黎族风俗习惯
黎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黎族风俗习惯有哪些黎族的风俗习惯篇一由于黎族先民很可能就是古越人,所以他们的一些习俗其实和古越人一致,比如古越人断发文身、巢居等,即使是在现在,一些地区依然沿用着这些习俗。
我们知道,少数民族都比较喜欢跳舞,而黎族的风情舞蹈就是舂米舞,其实一开始,这舂米舞并不是作为舞蹈而存在,它是由“舂堂”发展而来。
就连舂米劳动都能编成舞蹈,引人观赏,可见黎族妇女们是真的很喜欢跳舞,很热爱生活了!黎族的春节与汉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都是大宴客人,不过尤其注重与客人饮酒,黎族人喜欢饮酒。
和傣族一样,黎族也有泼水节,想来是生活在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泼一泼凉水比较凉快吧!说完了黎族人的生活习俗,我们就来说说黎族人的婚嫁习俗吧!要谈结婚,肯定要先恋爱啊,黎族人从古到今恋爱都还算自由,就算是寡妇也不会受到什么不公平待遇。
黎族有三月三爱情节的风俗,农历三月三又被称为“孚念孚”,既是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又是对爱情幸福的向往。
其实原本黎族人是母系氏族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而且还有了儿女成年后住“寮房”,婚后妻子在夫家定居后与父母分居别炊的不成文规定,也算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吧!黎族的婚庆形式其实和汉族的一样复杂,定亲、放槟榔、结婚问日、结婚、鸳鸯圆梦一步都不能少,而且和一些走亲“坐妹”类似,黎族女子嫁人后也要在娘家住上一阵子。
结婚那天是悲喜交加,有哭婚之俗,结婚第一天也有棒打和抹黑的有趣活动,反正挺隆重。
人生婚礼重要,葬礼也重要。
黎族人觉得鬼魂无处不在且怕鬼魂害人,所以用独木棺土葬死者,且并不筑坟立碑祭扫。
黎族的风俗习惯篇二黎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海南省五指山区,地处亚热带,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
“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黎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黎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一、黎族的宗教信仰黎族自古以来信仰自然灵崇拜,崇奉太阳、月亮、森林、山川等自然神灵。
他们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黎族的宗教信仰中融入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如对祖灵的敬仰、对土地神的崇拜等,这些信仰使得黎族人民与大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
二、黎族的民俗风情黎族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如丰收祭祀、踩高跷、摆酒宴、唱山歌等。
丰收祭祀是黎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踩高跷、进行歌舞表演,庆祝丰收的喜悦。
踩高跷是黎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向大地神灵祈福的仪式。
黎族人民还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竹编、芦苇编等,这些手工艺品展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巧手。
三、黎族的服饰文化黎族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男子多穿白色长衫,女子多穿长袍。
他们喜欢用鲜艳的颜色和复杂的花纹来装饰服饰,使得黎族服饰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黎族人民还会在节日和婚礼等重要场合穿戴传统的银饰,如银耳环、银胸针等,这些银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有着祈福的寓意。
四、黎族的传统音乐黎族人民热爱音乐,他们有着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演奏方式,如竖琴、竹笛、葫芦丝等。
黎族的音乐富有节奏感,激情四溢,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黎族人民会在婚礼、丰收祭祀等重要场合演奏音乐,用音乐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神灵的敬仰。
总结:“黎族”的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独特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和动听的传统音乐而闻名。
这些传统特点展现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黎族人民自古以来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精神风貌。
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黎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更多的宣传和保护,以保持其独特魅力和传承下去。
黎族的习俗
黎族的习俗
赤道几内亚的黎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黎族的习俗深深
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社会结构。
黎族的家庭是他们社会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
持是黎族家庭的基本原则。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会在一起庆祝重要的节日,比如新年、圣诞节和复活节。
黎族的宗教信仰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信仰一种叫做“萨拉”的宗教,这种宗教认为,人
类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神灵,尊重他人。
黎族的社会结构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有一个叫做“长老会”的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结构
由一群长老组成,他们负责社会的管理和维护。
黎族的文化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传统歌曲和舞蹈,他们还有
自己的传统服饰,比如黎族的传统服饰“萨拉”。
总之,赤道几内亚的黎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他们的家庭、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文化都是他们的一部分,这些都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族民俗
黎族 民俗
五、黎族的社交礼仪 1、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 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 “给好眼色”。如有双方械斗,若 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 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双方同时 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妇先把若干个 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 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 的眼睛,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 往脑后抛掉,最后,互相敬酒,以 示和解。 2、待客礼仪 3、婚姻习俗 4、居住习俗 5、礼仪禁忌
黎族 民俗
三、黎族的服饰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 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 簪,批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 胸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 绣花纹的筒裙 筒裙,有的地方穿套 筒裙 头式上衣 。 儋耳、文面、文身 黎锦
黎族 民俗
四、黎族的饮食特点 一日三餐,主食以大米为主, 也吃玉米、番薯和木薯等杂粮。 喜欢吃各种鼠肉。 “竹筒香饭”、“山栏香 糯”、爱喝“山栏糯米酒”、 爱喝五指山茶 喜嚼“槟榔”
六、黎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 三月三 敬牛节
黎族 民俗
பைடு நூலகம்
七、黎族的游艺活动 黎族射弩 攀藤摘花 拉乌龟 打狗归坡 跳竹竿舞
黎族 民俗
一、黎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 有约124万人口,90%分布 于海南省保亭、琼中、白沙、 昌江等县,其余散居海南省万 宁、琼海、澄远、儋县、定安 等县。 黎族,俚、赛、孝、岐、美 孚、润、僚等。
黎族 民俗
二、黎族的宗教信仰 未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但 封建迷信很重,流行祖先崇拜 和自然崇拜,且传统宗教中鬼 神种类繁多,敬畏特甚。如: 山鬼、地鬼、灶鬼、雷公鬼和 祖先鬼等。 此外,崇拜青蛙和牛等。 黎族还流行鸡卜和蛋卜。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里,黎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深深地烙印在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一、服饰文化黎族服饰是海南岛最具特色的民俗之一。
黎族妇女善于纺织和染织,她们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黎族服饰分为上衣、下裤、围裙和头巾,以麻、棉、毛为原料,做工精细,独具匠心。
上衣多为无领对襟短袖,下裤多为宽松的长裤,围裙则多以红、黄、绿等鲜艳色彩制成,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黎族妇女的头巾更是独具特色,通常用五颜六色的细丝线编织而成,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黎族男子的服饰也别具一格,他们通常穿着宽松的长裤和短袖上衣,上衣多为黑色或蓝色,衣领和袖口有彩色的图案。
二、饮食文化黎族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黎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喜欢食用各种热带水果和海鲜。
他们善于烹饪,擅长制作各种美味的菜肴。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黎家酸菜鱼”了,这道菜选用新鲜的鱼肉和黎家自制的酸菜一起烹制而成,酸爽可口,鲜美无比。
此外,黎族人民还善于酿酒,他们用山兰糯米和天然的泉水酿制而成的米酒醇厚甘甜,是黎家人的待客佳品。
三、居住文化黎族的居住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他们居住在自家的船形屋内,这种船形屋既是他们的居所,也是他们的活动场所。
船形屋设计独特,冬暖夏凉,非常适合海南岛的气候环境。
在黎族的村庄里,房屋排列有序,周围种满了各种热带植物和花卉,整个村庄环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
四、音乐舞蹈文化黎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黎族的民间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常常以歌唱爱情、生活和劳动为主。
他们的舞蹈更是丰富多彩,既有欢快的广场舞,也有优美的民族舞。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打柴舞”了,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舞者手持柴棒,边跳边唱,动作简单而富有节奏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民间工艺文化黎族的民间工艺文化也是非常有名的。
黎族结婚风俗
黎族结婚风俗
黎族是中国南方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其结婚风俗也有其独特的传统。
男方提亲:男方要先派人去女方家中提亲,一般是由男方的父亲或哥哥代表提亲,也可以由亲戚或朋友代为提亲。
聘礼:提亲成功后,男方要准备聘礼送到女方家中,聘礼的内容包括豚肉、鱼、米、茶叶、烟草等物品。
黎族人认为,送聘礼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婚期确定:女方家收到聘礼后,就会和男方商定婚期。
迎亲:在婚期到来的前一天,男方要准备好迎亲的队伍,由男方父亲或长辈领队,手持狮子头或鼓点节奏,引导迎亲队伍前进,同时,女方也会准备好接亲的队伍,穿着黎族传统的服饰,迎接男方。
敬茶:在女方家中,男方要向女方父母敬茶,以示尊重和感激,女方的父母也会回敬一杯茶给男方。
饮宴:婚礼当天,男方要在女方家中设宴招待亲友和宾客,庆祝婚礼的顺利完成。
新房入洞房:在婚礼的最后,男方要带领新娘进入新房,进行洞房花烛夜,象征着两人白首偕老,相互扶持。
以上就是黎族结婚风俗的主要流程,这些传统仪式和习俗代代相传,至今仍为黎族人所珍视。
海南五指山黎族风俗
五指山黎族的待客习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五指山的黎族人民,对待来宾猪独具特色。主人先 取槟榔盆,让客人吃槟榔,表示欢迎。接着,主人把客人随身携带的东 西拿进屋保管好。然后,安排客人休息,主人开始做饭菜。若是女客, 先吃饭后喝酒,如果是男客,先饮酒后吃饭。在酒席上有规矩,不能乱 坐,要面对面就坐。接待客人以杀鸡佐酒为厚礼。佐饭菜不重视,只要 有酒醉就认为以礼相待。 有的地区,黎族待客礼节很特殊,主人不陪客人吃饭,认为主人在场, 客人会讲客气,吃不饱饭。若是女客到黎家,不能在一家吃饱,必须留 有余地,好应酬其他家主人的邀请,这样才算客人有礼节。是男客,就 没有这个规矩了,只在一家吃饭就行了。黎族习俗规矩,客人吃完饭, 由自己洗涤碗筷,并放回原来的位置。主人请客吃饭,不能将筷子义叉 放碗上,交叉筷子是对客人的不尊敬或有意见。也不能将两根筷子首尾 放碗上,倒放意味着是“抬死人棺材的竹杠”,是对客人的极大侮辱, 客人则将碗口倒盖起来,并在上面放一根筷子,表示"埋死人的坟墓"以 达到报复的目的,从此,主客就断绝交往了。
海南五指山黎族的待客习俗
海南岛的少数民族黎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
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生活习惯,使海 南的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黎族有自己独 特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口规模较大的少数 民族之一。黎族数千年来漫长的历史发展, 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并以其 强大的生命力长期延续下来。
五指山黎族的待客习俗
五指山黎族的待客习俗
五指山黎族的待客习俗
黎家人向客人敬酒,先双手举碗向在座的众人表示 起碗敬酒,客人双手接过酒并将酒饮尽,接着主人 用筷子夹一块肉送进客人口中,即表示主人有诚意 有礼貌。 客人辞别时,不得由自己拿走行李或其他东西。如 果这样做了,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重,或者是对接 待有意见。主人送客,不能在屋内就将东西交给客 人,更不能主人在屋内、客人在门外,将东西递给 客人。这样会被认为主人不许客人第二次进家门。 必须将客人送出村寨路口,才将东西给客人。
黎族传统节日
黎族传统节日黎族的民族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反映。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黎族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黎族传统节日一、春节是黎族比较隆重的节日。
黎族民间过春节称为过旧年,从除夕至初四止。
黎历把元月称为年月,是过年的休闲月,是一年的开始。
春节节日的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
黎族各家老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欢天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黎族习惯不在异地过年,大年三十都要回家吃年饭。
年初一,大清早要给牛栏、猪舍、谷仓、果树贴红符,表示财物有主。
还要在河边或水井喧放一个铜钱和年糕,祭祀河神才可挑水。
这一天一般全日闭户不外出,不许打骂人,不讲污秽语言,只能说吉利的话,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互贺新喜,敬酒对歌或开展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气氛活跃,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杀鸡宰猪,裹糯米粽子,跟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
当天祭祀祖先,是夜在家祖先神位前燃灯通宵达旦。
解放前,没有手表时,就由村中长辈在除夕傍晚时分,在菜地的瓜藤尾端做记号,夜里大家到瓜棚下去看,如果发现瓜藤尾端超出原来的标记,即表示新的一年到来了,大家鸣炮迎春,住在娘家的出嫁女要回丈夫家过年。
大年初一,杀鸡裹粽,祭祀祖先,当日全村男子集体上山打猎,女子集体下河捕鱼。
行猎前请“道公”作一次鸡卜,吉凶不管,只是一种仪式而已。
捕到猎物的前后腿肉各1份,余下的腿肉分给猎狗主人,其余的平均分配。
大年初一至初三,忌闯他人住宅和过邻村串门,男女不能同床。
初四开始亲戚朋友互访。
二、小年(过年仔元宵节)正月十五是黎族的小年,这一天家宴丰盛,全家大小齐集,共商新一年的生产活动或家里一年要办的事情。
正月十五不作生产,家家户户杀鸡买肉放爆竹,并裹粽祭祀祖先,加茂地区则分为汉人年仔节和黎人年仔节两种,汉人年仔节即元宵,黎人年仔节要举行两次,第一次是除夕后12天(按照生肖属日计算,如除夕为牛日,12天后逢此日即第二次除夕日),当天要裹糯米粽,不外出生产,男子上山行猎,女子下河捕鱼。
“黎族”是否有传统的美食和饮食习惯?
“黎族”是否有传统的美食和饮食习惯?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黎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和独特的饮食习惯。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黎族”的传统美食和饮食习惯。
一、丰富多样的主食黎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他们擅长种植水稻,并且以粳米为主要食用品种。
黎族的传统美食以丰富多样的主食为特色,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黎族主食:1. 黎族油饭:黎族油饭是黎族人民常吃的一道传统美食,主要以糯米和椰子油为主要原料,搭配肉类、海鲜等食材烹饪而成。
黎族油饭香糯可口,口感丰富,是黎族节日宴席上的必备美食。
2. 黎族粽子:黎族粽子是一种传统的黎族美食,与其他地区的粽子相比,黎族粽子的特点是糯米清香,同时内馅多为咸味,如咸鸭蛋、肉类等。
3. 黎族炒粿条:黎族炒粿条是一道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主要由黎族人民自种的小米面制作而成。
炒粿条在黎族的饮食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作为早午晚餐的主食。
二、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方法黎族的美食文化离不开丰富多样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法。
以下是黎族的一些特色食材和烹饪方法:1. 椰子:椰子是黎族重要的食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黎族的烹饪中。
黎族人民善于利用椰子榨油,加入菜肴中增添香气和滋味,同时椰子的果肉也是他们常常享用的零食。
2. 芋头:芋头是黎族的传统食材之一,他们善于用芋头制作各种美食,如芋头粥、芋泥等。
黎族芋头食品的特点是糯、香、软,营养丰富。
3. 藕:黎族人民常用藕烹饪美食,如藕汤、藕粉等。
藕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滋补食材。
三、传承的烹饪技巧和饮食习俗黎族的传统烹饪技巧和饮食习俗也是其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烹饪技巧:黎族人民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如煮、炒、蒸、炖等,更注重原料的新鲜和食材的原汁原味。
黎族的主要烹饪方式是简单而不失精细,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
2. 餐桌礼仪:黎族人民在饮食过程中注重礼仪,崇尚和谐共享。
在宴席上,他们尊重长辈、敬重客人,并重视家庭团聚。
黎族的饮食特色和节日风俗
黎族的饮食特色和节日风俗黎族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
那么你知道黎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黎族的饮食特色和节日风俗。
黎族的重要节日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
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
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
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
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
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
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
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
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
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
这种习俗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
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
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
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
妇女爱嚼槟榔。
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
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黎族的葬礼仪式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
因黎族相信鬼魂无处不在且会害人,所以对包括祖先鬼魂在内的所有鬼魂都十分惧怕。
因此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
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即一种年糕,也吃糯米饼,做法是:将煮好的糯米饭倒入臼中,舂至副有弹性,然后捏出一块,揉拍成巴掌大小,即可尝新)。
黎族婚丧的风俗,你知道多少?
黎族婚丧的风俗,你知道多少?“大杂居,少聚居”是黎族居住的显着特色,因此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黎族文化。
黎族向来就是一个注重礼仪的民族,因此婚丧习俗更是独具黎族地方特色,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黎族婚丧的风俗吧,你会懂得很多哦。
陵水黎族的婚姻,就某种意义上说,比其他民族尤具进步性。
首先,黎族的情侣,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通过对唱山歌,串“布隆闺”,俗称“顾隆闺”(海南话叫“放寮”,即到闺女独居的小草房旁唱山歌求爱)培养感情,选意中人。
当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之后,才分别告诉父母,由男方托媒上门求婚。
“布隆闺”是父母为女儿安排的,而女婿却是女儿自己挑选的。
苗族的婚姻习惯,长期形成一夫一妻制,同血缘不能通婚。
男女青年的婚事,由父母包办,但必须征得女儿的同意。
因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订婚前必须先问卜合命,看双方的命是否相克,如男女命克,婚姻就告吹。
如八字相合,男方便可送聘礼,择日结婚,结婚的第一天,新娘子在新郎家与伴娘住一夜,第二天新郎新娘一同回到岳家拜见岳父母。
在岳家住一、二天后才回夫家定居,开始过苗族的婚姻生活。
如男方家境困难,送不起聘金,女婿要在岳家做工三、五年抵顶(聘金视为父母养育女儿和抚养年幼弟妹的费用,可用劳力顶替)。
相对于婚姻的习俗,陵水丧葬习俗也有明确说法。
葬丧:停尸。
当老人寿终时亲属为死者脱去尸衣,用清水为死者洗面洗脚,然后换上新衣裳(换新衣服忌双数,意为不吉利),全部剪下衣服纽扣,并把一只银戒指或光洋放在死者口中,随后移尸在家室厅堂正中,把一张新的睡席铺于地上,有一匹黑布遮掩尸体,再在停尸体前面设立一香炉,烧着佛香,供上鸡、干饭、水酒等祭品,以示请死者起程阴间之前吃最后一顿阳间薄酒淡饭。
报丧。
报丧的程序是先报出嫁女,后报母舅家,再报三亲六戚,当噩耗传来,女儿即煮干饭五碗,杀鸡一只,水酒一瓶,纸伞3把,黑布七尺及香烛等祭品,偕同女婿至家奔丧,至家时供上祭品,将黑布盖在死者身上,随即抚尸鸣号。
海南黎族风俗文化介绍-小学PPT必备
春节是海南黎族最重要的传统 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祭祀祖
先的时刻。
春节前,黎族人会进行大扫除 ,布置家居,制作新衣,准备
丰盛的食物。
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隆重的 祭祀仪式,祈求祖先保佑,同 时也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
福。
黎族春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 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各种口味的
粽子来庆祝节日。
海南黎族的“三月三”
男子传统服饰以青布或蓝布为料 ,上衣为直领、无纽扣、短衣长 裤,裤腿扎紧,头缠红巾。
黎族女子传统服饰
女子传统服饰上衣为右开襟,以 青布或蓝布为料,下穿长裤,头 戴绣花头巾。
海南黎族服饰的特点
01
02
03
色彩鲜艳
黎族服饰多采用红、黄、 蓝、绿等鲜艳的颜色,具 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图案精美
黎族服饰上常绣有各种精 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 山水风景等,寓意吉祥如 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爱情节”。
在这一天,黎族青年男女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相聚在山间、河边、广场等地方, 举行对歌、跳舞等活动,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三月三”也是展示黎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时刻,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精彩的 表演和展示。
海南黎族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海南黎族另一个重要的传统 节日。
海南黎族的历史背景
黎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 汉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黎族 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 俗习惯。
黎族在古代是海南岛的原住民,后来 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逐渐形成了与 汉族相互融合的文化格局。
海南黎族的民族特点
语言
服饰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 族,不同地区和不同部落的黎族方言有一 定的差异。
海南黎族习俗及社会
海南黎族习俗及社会黎族多同姓聚居,过去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
黎族妇女穿对襟无扣上衣和筒裙,有的地方穿套头式上衣,束发脑后,扣以骨管,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锡。
妇女纹身,一般纹面部、手背及脚裸。
四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女子已经不纹身了。
男子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襟。
人死后,鸣枪报丧,用独木棺葬于本村公共墓地。
五指山中心地区旧时住传统的船形屋,山区黎族的住房,从侧面看呈金字形,以茅草作顶、竹子作房架,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篱笆上面再糊泥作墙。
这种房子的房檐很矮,离地面仅一米。
黎族主要从事农业,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
黎族居住地方,处于亚热带,水稻可一年三熟,也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
由于四面环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水产业和林业。
历史上纺织业比较发达,所织“黎锦”驰名中原。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与苗族联合建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习俗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要搬到“隆闺”去居住,不与父母同住。
“隆闺”是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
男子自己上山备料盖“隆闺”,女人由父母帮盖,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边较偏僻的地方。
“隆闺”有男女之分,大小之别,男子住的称“兄弟隆闺”,女子住的叫“姐妹隆闺”,大的住三五人,小的仅住一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识到定情的小房子。
隆闺”的式样和住屋相似,不过要狭小得多,室内一般不间隔。
“隆闺”仅开一个非常矮小的门,只可弯腰而入。
禁忌:平常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婚俗“夜游”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
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们便穿戴整齐,跋山涉水到远山别村的“姐妹隆闺”去,通过对歌和吹奏口弓、鼻箫来寻找情人。
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由恋爱。
进入“姐妹隆闺”需要有一番才智,首先。
男子要以歌叩门,女方若同意他进来,就回应一首歌;若不同意,就丢去一首不开门歌,男子只得另找它枝。
待到男子进得门来,还不可随便乱坐,要对唱见面歌和请坐歌才行。
黎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黎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黎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黎族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国度中的一员,他们最为主要就是尚礼,而礼仪在黎族中拥有非常高的心理地位,当然这也是受到黎族的传统文化所影响,与黎族的生活等多个方面有重大的影响!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黎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黎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1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
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
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
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
黎族人在不同场合的礼仪
黎族人在不同场合的礼仪黎族人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黎族人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礼仪传统,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黎族人在不同场合的礼仪。
一、黎族人的婚礼礼仪黎族人结婚有一套完整的礼仪程序,主要包括提亲、过门、娶媳、迎亲等环节。
在提亲环节中,男方的父亲要亲自前往女方家中提亲,并带上一些礼物,如糖果、茶叶、布匹等。
过门环节中,男方的家人要在女方家前摆放祭品,女方则要准备食物和饮料招待客人。
娶媳环节中,男方要穿上新婚服并由家长带着走到女方家,女方则要为男方准备一些餐饮。
迎亲环节则是男方和女方家族的女性分别在门口堵截,通过答题和猜谜语等方式得到女方的准许后进入新房。
二、黎族人的祭祀礼仪黎族人信奉的神是土地神和山神,每年都会进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游神节。
游神节是黎族人每年都会举行的一项重要的祭祀仪式,祭祀对象是山神和海神。
在游神节前,首先要进行祈福仪式,祈求神明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游神节当天,黎族人要穿上传统的服装,并按照固定的仪式让神明下凡接受人类的供奉。
在游神节上,黎族人会打击锣鼓、舞狮、唱戏等,庆祝神灵的降临,表达人们的敬意和祝福。
三、黎族人的葬礼礼仪黎族人对待死者的礼仪非常严谨,主要包括喊扯、布施、丧主披麻等环节。
喊扯是黎族人丧礼中重要的环节,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人带头唱哭、咒骂等方式安慰死者,帮助亲人感受到悲痛。
布施是黎族人为死者送行的方式之一,常常是向贫民施舍钱物,以求得神明的庇佑。
丧主披麻则是黎族丧礼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代表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哀思。
四、黎族人的节日礼仪黎族人的主要节日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
在端午节中,黎族人要吃粽子、赛龙舟、踏青等。
在中秋节中,黎族人要烧香祭月、吃月饼、赏月等。
在春节中,黎族人要贴春联、过年货、拜年等。
在各个节日中,黎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仪传统,如粽子的包法、月饼的制作等。
以上就是黎族人在不同场合的礼仪分享,黎族人的礼仪传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表现了黎族人的文化精神和生命力。
【传统文化】黎族人在饮食方面都有何习俗有何禁忌
【传统文化】黎族人在饮食方面都有何习俗有何禁忌食肉类方面:黎族地区普遍不吃猫肉,认为猫是家门灶神,家猫死了就埋葬。
五指山市合亩制杞方言和东方市美孚方言,视牛为崇拜物,禁止牛日杀牛。
按生肖推算,牛日杀牛会损牛的灵魂。
合亩制的亩头和妻子,不吃狗、猫、蛇、鹩哥鸟和乌鸦的肉,并禁止在家里煮此类食品。
认为狗是家门卫士和狩猎帮手,猫是家神,蛇是鬼神,鹩哥鸟要骑在牛头上是牛的灵魂,乌鸦是吃死人肉的凶魂,吃了它们的肉不吉利。
黎族民间,怀孕妇女不吃蛇和猴子肉,认为吃了会生怪胎。
五指山地区黎族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期间,禁止吃鱼肉和鸡蛋等,认为吃腥味食品,会得妇科病。
惟有乐东哈方言对吃肉没什么禁忌,无论家禽家畜,还是飞禽走兽均可食用。
吃饭:黎族人吃饭时禁止用筷子或口哨打饭碗,否则会不吉利。
我觉得敲饭碗会招来饥饿的鬼魂,吹口哨会赶走米魂。
在家吃饭时,不要戴草帽或狼吞虎咽。
你认为这种行为就像强盗一样,会影响来年的丰收。
请客人吃饭时,不要把饭碗倒过来。
像坟墓一样失去工作是很不幸的。
如果客人吃完后把筷子放在碗上,那就意味着他和主人有问题。
通史河木地区的黎族人民宴请客人时,主人不得观看客人用餐。
白沙南开地区部分润方言习俗,入新屋或年节,全家吃饭不用碗,只用手抓饭或以勺子舀饭菜进食。
以此方式感念先祖的恩赐。
饮酒:黎族男女都喜欢饮酒,不同地方的饮酒方法和禁忌也不同。
齐国方言用酒杯盛满酒,双手举起酒杯向客人致意;哈萨克方言和美孚方言应在向客人敬酒时向客人送肉,并让客人喝醉以示好客。
在穆系地区,祝酒词应该成对唱,唱得不好的人将被罚喝一大碗葡萄酒。
料酒时,把树叶挂在门口。
禁止外人进入,否则会酿坏酒。
在穆系地区的黎族,当有人在村里或家中死亡时,成年人被禁止在三天内吃米饭和喝饮料以示哀悼。
在通常的饮酒宴会上,人们会问死者的名字,然后把碗里的酒倒在地上,表示好运。
“黎族”是否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
“黎族”是否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黎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广东省等地。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民族,黎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反映了他们的文化特色,也是传承和弘扬黎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黎族传统节日1. 三月三节三月三节是黎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黎族最具代表性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着传统的黎族服饰,参加各种庆祝活动。
比如,互送贺年禾,人们互相赠送带有吉祥寓意的黎族传统饰物。
此外,还有歌舞表演、龙船竞渡等文化活动,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2. 忄逖节忄逖节是黎族的农历新年,是黎族人民庆祝丰收、祈福新年的节日。
在这一天,黎族人民会进行祭祀、合家欢聚等活动,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互送贺年品也是这一节日的传统习俗。
3. 忥牙节忥牙节是黎族人民纪念祖先的节日,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坟扫墓,并举行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此外,还有舞狮表演、杂耍等文化表演活动,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二、黎族庆典活动1. 嬉水节嬉水节是黎族一年一度的传统庆典活动,通常在农历五月举行。
这一节日源自于黎族人民的传统生活和水上文化,以水为媒介,通过水上竞技和娱乐活动,来庆祝丰收和祈福。
嬉水节期间,人们可以参与泛舟、划龙舟、泼水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富有民俗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参与。
2. 祈年祭典祈年祭典是黎族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上旬举行。
这一庆典活动旨在祈求来年农作物丰收、风调雨顺。
人们会进行祭祀仪式,向土地神、五方神等神灵祈福。
此外,还有舞狮表演、杂耍等节目,为庆典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三、黎族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的意义黎族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不仅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黎族人民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方式。
这些活动丰富多样,既蕴含着对丰收、吉祥的美好祈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黎族的禁忌有哪些
黎族的禁忌有哪些
黎族的禁忌有哪些
在千百年的生活生产中黎族形成了独特的.禁忌,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黎族的禁忌有哪些吧。
黎族的禁忌有哪些
(1)忌日不事农。
家中死人,其亲属3年内逢忌日(死者去世之日)均不得下田,若死者为组织、领导生产的“亩头”,其亩众须同守此忌(黎族以十二属相记日月,故每十二天便逢忌日)。
海南合亩地区黎族逢鸡、牛、虫、马日忌生产;牛日男子不犁田;鸡日妇女不插秧、拔秧;马日、虫日妇女不插秧、捻稻。
(2)婚姻禁忌。
同血缘禁婚。
订婚忌用白鸡,以为如是会使夫妻不和睦。
婚嫁择吉日,避忌虎、猴、牛日。
据《清稗类抄》云:“虎猴牛,黎人以为恶兽,避之则吉。
”婚后禁忌再有私情,若犯禁违忌则群黎立杀之。
(3)产忌。
孕妇忌吃狗肉,否则以为会难产或流产。
保亭、琼中等地黎族,产妇分娩时,以门前挂树叶为忌门标志,禁止外人入产室,以免将鬼神带入。
分娩3天内,产妇不得外出,不得与外人说话,不得洗身。
产后1个月或百日内,禁食鱼、蛋;认为鱼会“寒”身,蛋使子宫下垂。
产后忌坐男人凳子,忌与丈夫同房。
(4)丧葬禁忌。
丧期死者亲属不得正面穿衣,须反穿;不得洗头洗身;不得唱歌、奏乐、敲锣鼓、放鞭炮;禁忌耕作。
丧宴忌吃米饭,可以肉下酒,可吃杂粮;众人不得在丧家吃猪肉粥、牛肉粥、鸡肉粥和米饭;忌中午出殡,认为午葬会招灾。
(5)生活习俗禁忌。
忌头朝门口睡觉,因尸体才头朝门口待抬出埋葬。
若客人犯忌,主人亦不悦,认为可能有祸事临头号。
海南合亩地区黎族,除杀牲祭
祖时可提及祖先名字。
黎族民俗文化特点与意义
黎族民俗文化特点与意义摘要:一、黎族民俗文化特点1.语言特点2.服饰特点3.饮食特点4.节日习俗5.民间艺术二、黎族民俗文化意义1.历史传承意义2.民族认同感3.文化多样性意义4.旅游资源价值5.文化交流意义正文:黎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特点与意义独具魅力。
一、黎族民俗文化特点1.语言特点:黎族的语言独具特色,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黎族方言种类繁多,内部差异较大,但无论是哪个方言,都表现出丰富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特点。
2.服饰特点:黎族服饰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男子传统服饰为对襟无扣衫,妇女则穿着筒裙、花衬衫等。
服饰上的图案、花纹独特,展示了黎族民间工艺的高超技艺。
3.饮食特点:黎族饮食以米饭、薯类为主,兼食鱼肉、禽肉等。
独特的烹饪手法,如烤、炖、煮等,使黎族饮食味道鲜美,富有营养。
4.节日习俗:黎族节日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三月三”、“赛龙舟”等独具特色的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黎族人民通过祭祀、歌舞、竞技等活动,展现了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间风情。
5.民间艺术:黎族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歌舞、戏曲、雕刻、绘画等。
其中,黎族歌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竹竿舞”、“打柴舞”等,既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黎族民俗文化意义1.历史传承意义:黎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通过对黎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内涵。
2.民族认同感:黎族民俗文化是黎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民族团结。
黎族民俗文化传承了民族优秀传统,使黎族人民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文化多样性意义:黎族民俗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黎族民俗文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风俗习惯
(俄查村是目前海南黎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形态最原始的黎族聚居的村落。
)
自唐朝开始,黎族和岭南其他民族一起被泛称为“里”、“蛮”、“俚”、“僚”等。
“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下来。
黎族也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
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
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黎族人以前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若不绣面、纹身,死后先祖不相认。
当然,这种习俗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
黎族有语言无文字。
黎语属汉藏语系的一种语言,不同地区方言不同。
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
文化各方面新词汇就更多了。
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
黎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及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地创造了黎族传统独具特色的居住房屋--船形屋,它是以茅草为盖、竹木为架的简易茅草屋。
它是黎族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
传统船形屋的构造,是以格木、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骨架
用竹木构成,十分原始和简单。
它属于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
黎族茅草屋主要有两
种样式。
它们为船形屋和金字形屋。
船形屋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
外形象船篷,拱形状。
用红、白藤扎架,上盖茅草或葵叶。
金字形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干编墙,再糊稻草泥抹墙。
房屋的大小一般由人口或经济能力来决定。
生活起居全部都容纳在这样的空间里。
(美孚黎族传统服饰)
黎族服饰风格也很独特,没有季节之分。
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
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
黎族女性习惯头带花巾,下身穿筒裙,
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黎族妇女以前有纹身的传统习惯,现已不多见。
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
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饰为大家展示他们独特的魅力的。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
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
别炊。
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
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
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
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由于地处亚热带,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
黎族传统美食有'竹筒饭'、'雷公根'、'祥',而且'祥'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黎家人还喜爱吃鼠肉,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家家都有竹制捕鼠器,一次安装几十付,第二天便可捕到几十只鼠。
黎族人在节日、婚娶、入新屋、生育、社交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
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
所有,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的
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
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
黎家人常用这种酒款待贵宾。
有的地方习惯以小竹管吸酒敬客。
海南省黎族在招待客人还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
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黎族同胞平时非常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丝,放入口中细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发红,精神焕发。
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
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即年糕,也吃糯米饼)。
灯叶可存放一段时间,即变得很坚韧,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别有风味。
有些地区的黎族同胞还包一种没有肉馅的过年粽子。
除夕傍开始祭拜祖宗,吃年饭,喝年酒。
初一都要闭门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摸虾,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
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是黎族三月三日(农历三月初三),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黎族“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每逢这天,青年男女要穿
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男的手执黑伞,携带山兰酒,女的手提小腰篓,巾藏糯米饼、晒干的腊肉等,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后一起吃带来的食物,共同娱乐,相看意中人。
相中后,男女双方对歌互诉心曲,吃一种嵌入糖心的“灯叶”糕饼。
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黎族人都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
这天,各家各户杀
鸡买肉并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
晚上,每户人家由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枝香,以祭那起无人供祭的祖先。
在海南省黎族地区还有一种特别的习俗礼仪,叫做“和解礼仪”,黎语称为
“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
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黎族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
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
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人认为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
人死后,要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
木。
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黎族人还相信鬼魂无处不在,而且会害人,所以对包括祖先鬼魂在内的所有鬼
魂都十分惧怕。
因此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