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青春的心弦》教学设计4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青春的心弦》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青春的心弦》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主要围绕着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展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带来的心理波动,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的描述,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烦恼,掌握解决烦恼的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青春期的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带来诸多烦恼。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以健康的方式度过青春期。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谈话了解学生对青春期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青春期的烦恼。
2.培养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应对青春期带来的挑战。
3.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烦恼,并找出解决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解决办法。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小组竞赛法:设置有关青春期知识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青春期心理变化。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学生进行表演。
4.制作小组竞赛的游戏规则和奖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谈话,了解学生对青春期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应对烦恼的。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在集体中生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他们对集体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集体生活经历,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在集体中生活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3.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在集体中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和意义;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2.设计情境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集体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集体生活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以及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集体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国家的变化》说课稿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国家的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在这些成就背后,我国人民是如何艰苦奋斗、不断探索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他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国家的发展历程。
2.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特点、烦恼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的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和富有启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青春期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这个阶段充满好奇和期待,同时也面临着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挑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体验到一些青春期的烦恼,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既能产生共鸣,又能获得实用的应对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烦恼,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
2.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青春期的问题。
3.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4.提高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的特点和烦恼。
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青春期的问题。
3.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烦恼及其处理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和解决策略。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
4.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讨论话题。
2.设计情景剧剧本。
3.准备相关教学PPT。
4.安排课堂活动时间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性故事或图片,引出青春期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烦恼。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和解决策略。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青春的邀约》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规则与秩序》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青春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青春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这个阶段有着期待和困惑。
他们希望能够在青春期找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但又面临着生理、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他们对《青春的邀约》这个主题有着强烈的共鸣,同时也需要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重要性,以及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重要性,以及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重要性,以及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青春期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自我反思法:通过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2.准备案例和讨论题目。
3.准备自我反思的工具和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意义和挑战。
2.呈现(15分钟)通过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重要性,以及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
3.操练(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飞扬》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飞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青春飞扬》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烦恼,学会克服烦恼,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和烦恼。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挑战,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
因此,他们对这一章节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也很有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的烦恼,学会克服烦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珍惜青春,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的烦恼,学会克服烦恼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青春期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的烦恼。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的青春期烦恼,探讨如何克服烦恼。
4.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习青春期烦恼的解决方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青春期的特点,强调正确对待青春期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学生编写一篇关于青春期烦恼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说课稿4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品出情感的韵味》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情感的类型及特点,学会正确对待和调控情感,培养丰富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他们对情感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探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调控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情感的类型及特点,学会正确对待和调控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丰富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关爱他人,关注社会。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情感的类型及特点,调控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板书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情感的韵味,引发学生对情感的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情感的类型及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和调控情感,培养丰富的情感。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情感失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情感体验:进行情感训练,让学生学会调控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情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
7.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情感的类型及特点1.情感的类型–正面情感:喜、爱、美、乐–负面情感:怒、恨、丑、哀2.情感的特点–情感与认识相联系–情感具有感染性–情感具有稳定性调控情感的方法1.认识情感:了解自己的情感,正确对待情感2.表达情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关爱他人3.调节情感: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情感体验等方面。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情感的类型、情感的作用以及如何调控情感等知识点。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讨论,让学生了解情感的多样性,认识到情感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如何正确调控情感,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但对情感的认识和调控能力较弱。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情感上的困扰,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情感,学会调控情感,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情感的类型,认识到情感的作用,学会调控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情感,正确处理情感困扰的态度,促进身心健康。
四. 教学重难点1.情感的类型及作用。
2.情感调控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情感的多样性和作用。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培养情感调控能力。
3.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情感调控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情感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
2.相关案例材料。
3.分组讨论的道具(如小纸条、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感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情感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情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情感类型及其作用。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
3.操练(10分钟)根据案例,让学生设想自己处于类似情境,尝试运用情感调控方法,解决情感困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5分钟)小组内互相分享的情感调控方法,总结出有效的情感调控策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情感调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问题。
2024年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整册教案
2024年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整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长的道路第1课:青春的足迹第2课:偶像与榜样第3课:面对挫折2. 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4课:尊重劳动第5课:公平竞争第6课:诚实守信3. 第三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7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8课:维护消费者权益第9课:遵守交通规则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挑战,学会积极应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劳动,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3. 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提高法律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教案。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经历,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成长的道路第1课:青春的足迹第2课:偶像与榜样第3课:面对挫折2. 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4课:尊重劳动第5课:公平竞争第6课:诚实守信3. 第三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7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8课:维护消费者权益第9课:遵守交通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第1课内容,谈谈你对青春的理解。
以教材第4课为例,举例说明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分析教材第7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2. 答案: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要珍惜青春,努力成长。
尊重劳动是体现一个人素养的表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得因身份、地位等因素而受到歧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六课《“我”和“我们”》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六课《“我”和“我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我”和“我们”》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认识到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作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与集体的概念、个人在集体中的成长、集体的力量、集体规则与个人权利、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共处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他们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模糊,对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认识到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和谐共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的成长,集体的力量。
2.难点:集体规则与个人权利的平衡,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共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案例: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教学素材:收集与个人与集体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青春的情绪》教学设计4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青春的情绪》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青春的情绪》,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学会正确对待和调控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理解情绪,并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丰富、波动较大,他们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兴奋或沮丧,情绪变化莫测。
因此,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调控的需求更为迫切。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情绪的认识和调控也有一定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理解情绪对人的影响。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3.提高学生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情绪的类型及特点2.正确对待和调控情绪的方法3.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以及如何调控情绪。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情绪对人的影响,学会正确对待和调控情绪。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3.视频材料:与情绪相关的视频材料4.道具:用于角色扮演的道具5.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材料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情绪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情绪对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调控情绪。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____年____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
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
初中道德与法治_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看到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这些语句中的“格”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正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有激情,有力量。
积极实践,敢于尝试,体验着成长,并且非常希望证明自己;那么,如何证明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努力呢?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以及诗词句引导学生分享对“格”字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导入本课课程。
讲授新课第一目青春飞扬不张扬一、青春飞扬不张扬1.行为有则《小明的一天》系列情境情景一:上午数学考试,小明有几道题不会做。
他抓耳挠腮,害怕考不进前三名,还可能会被父母批评。
于是,小明偷偷的看了同桌的卷子……提问:1)小明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可能也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学生,也想考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但是他用错了方法。
行为有则: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不能违反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界限。
2.行己有耻情境二:中午小明去食堂吃饭,可是饭菜不和自己的口味,小明挑着吃了两口就把饭菜倒掉了。
提问:你认可小明的做法吗?理由是什么?活动:阅读感悟,出示教材中卢梭的案例提问:材料说明卢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你有何启发?行己有耻: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情境三:考试完后,几个同学邀小明去网吧打游戏放松一下。
面对同学的邀请,小明觉得很纠结,但是,他还是说服了自己,独自回家了。
提问:1.你觉得小明为什么纠结?2.小明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同学们进行分享活动,畅谈自己的想法同学回答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并分享答案。
通过同龄人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念。
从学生日常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用卢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知廉耻,懂荣辱的观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一课《青春的邀约》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一课《青春的邀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青春的邀约》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理解青春的价值,从而积极面对和接纳自己的青春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困惑,对青春期的理解不够全面,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的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青春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理解青春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和接纳自己的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和板书,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青春期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品出情感的韵味》教学设计4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品出情感的韵味》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品出情感的韵味》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情感的类型、情感的作用以及如何调控情感。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情感有强烈的体验,但往往缺乏对情感的理性认识和调控能力。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交流,我发现他们在情感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对情感的认知不足,往往将情感等同于情绪,缺乏对情感类型的了解。
2.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尊重,容易因为情感问题产生矛盾和冲突。
3.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调控情感的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情感的类型、情感的作用以及如何调控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韧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情感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2.情感调控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情感的类型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情感的能力。
3.实践锻炼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学会调控情感。
4.情感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关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素材,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
3.准备课堂PPT,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
4.准备情感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情感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情感的类型,让学生初步了解情感的多样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情感的韵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青春的邀约》说课稿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青春的邀约》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青春的邀约》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题是青春期的邀约,主要涉及青春期的烦恼、友谊、爱情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和富有启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青春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注重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同时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
因此,他们对《青春的邀约》这个课题具有浓厚的兴趣,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青春期的烦恼,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爱情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烦恼及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爱情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故事视频、图片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导入新课《青春的邀约》。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春期的烦恼及其原因。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烦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爱情观。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
5.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处理青春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友谊观、爱情观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介绍
单元 设计
由于当前教育对学生的情感生活缺乏关照和引导, 另一方面,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生情感生活的内容点, 尚未被较好发掘。教材将“情感”作为学习主题,内 容设计关切初中学生在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教材认为情感伴随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持 续且具有稳定倾向地影响着学习和生活,着力引导初 中学生的情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更加丰富、深 刻,倡导初中学生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传递情感正能量。这些内容恰恰是青少年时期将核心 价值观植入心灵,形成健全人格和性格、涵养宽广博 大情怀的重要基础。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教 材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主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题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教材如何引导“教”与“学”?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一、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专题内容——“共奏和谐乐章”
以“和谐”价值观为引领,以“集体主义”为依据,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集体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不同情形的个人 与集体、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材如何引导“教”与“学”?
四、依托知识、超越知识, 力图处理好“知识” “生活”“价值”之间的关系
• “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正文等)、有助于道德 的知识(相关链接等)、道德知识(实践知识)
• “生活”:个体化的生活经验(起点、资源、实践) • “价值”: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憧憬美好集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憧憬美好集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憧憬美好集体》是本学期的一篇重点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集体与个人的相互作用、集体的力量、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等。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开始关注集体。
他们对集体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来深入理解。
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喜欢互动和参与,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教学方法会比较有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的力量。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课文案例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的力量。
2.难点:培养学生对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认识,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案例的相关材料。
2.准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3.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和讨论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集体活动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活力。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集体?集体对个人有什么意义?2.呈现(15分钟)呈现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案例包括集体与个人的相互作用、集体的力量、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集体的力量在哪里?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如何培养?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集体生活成就我》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集体生活成就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集体生活成就我》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渴望得到集体的认同。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有时会表现出独立性,有时又会依赖集体。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他们为集体发展贡献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更加热爱集体,愿意为集体的发展付出努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集体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分享、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思考。
2.学习教材: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4.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总结集体生活的经验和教训。
5.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模拟集体生活中的场景,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过程,认识到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实现全面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成长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了解自己,认识世界。
但同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挑战,如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感波动等。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实现全面发展的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实现全面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过程,认识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3.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困难。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视频: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成长故事视频。
4.讨论题: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如身高、体重、声音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成长仅仅是身体的变化吗?”让学生思考成长的其他方面。
2.呈现(15分钟)展示一个关于成长故事的视频,如《少年的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七年级下册教材的设计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研究主题。
在具体设计中,教材致力于帮助学生开启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引领学生步入青春时光,体会成长的喜悦,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
同时,教材也引导和鼓励学生珍惜青春,积极作为,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育积极情感,遵法行事。
二、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
一)全书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专题内容和部分落实或渗透都体现了共奏和谐乐章、走进法治天地等主题,以及文明、自由、爱国、友善、公正、平等、敬业等价值观。
二)凸显生命教育底色,隐含公民意识教育,加强法治教育。
教材关注青春生命,凸显生命教育底色。
同时,教材也隐含公民意识教育,主题内容设计逐步从共同生活中渗入公共生活的要素,教材活动设计着力搭建平等对话的脚手架,留有对话、探讨、磋商空间。
此外,教材还拓展生活内容领域,加强法治教育。
三)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每一单元,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
教材语言、阅读感悟、相关链接、内容主题等都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四)依托知识、超越知识,力图处理好知识、生活、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材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个体经验的表达、交流、碰撞、分
享、扩展等为线索,以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形成的知识为脚手架,促进学生道德知识(实践知识)的生成。
五)在青春成长、共同生活和集体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惑、矛盾和冲突。
我们应该将这些问题视为重要的道德探讨和对话议题,为学生提供提升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的机会。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强调真实的经验分享、不同观点的讨论和通过讨论获得共识。
六)我们要关注学生在青春期身心发展方面的特点,特别是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方面的特点。
教材应该引领学生的思想,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单元设计力求体现思想性,希望教材呈现能够引领学生思想认识的路径,包括经验导入、聚焦主题、正面陈述、揭示矛盾、进一步分析和更为普遍的通则。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活动设计,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七)我们强调行动意愿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应该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知和理解走向行动。
我们希望通过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策略,指引学生“如何做”。
同时,我们
也要增加实践性的活动设计,并专设“拓展空间”栏目,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延伸研究和探索。
八)我们注重引导初中生自我意识在逐渐扩展的生活中获得健全发展。
教材设计应该在各种关系的互动中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我们将学生在发现自己、学会与同学相处、学会与师长相处、学会处理各种生命关系后,进一步扩展生活圈层。
我们强调青春生命的自我意识在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过集体生活和参与更多关系的互动中获得健康发展。
同时,这也为八年级进入公共生活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单元设计与立意解读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是七年级下册的起始单元,为整个下册的青春生命教育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的主题是“青春”,不仅关注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还强调从“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状态来看待青春成长。
我们不仅关注初中阶段的研究和生活,还希望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基础。
本单元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相呼应。
在青春发育期,七年级学生的教育引导应该更加积极,不仅关注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还应包括精神和思想的发展。
本册教材的设计旨在肯定青春,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时期的生命成长,强调青春的积极和美好要素,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热爱、珍惜、把握青春。
同时,本册教材弱化过去对青春期负面心理的强调,更关注步入青春期的正面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和体验获得正面情感经验,将青春活力导向生活中的正能量。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情绪情感的掌控。
本单元聚焦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和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通过“情绪—情感—情操”这一完整的链条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研究,
以及教学在道德与价值观层面的引导。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出现极端,心理情绪偏差容易导致行为偏差。
因此,本单元的设计与编写将情绪管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交往中具有伦理学意味的情绪表达和情绪感染,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
本册教材的设计关注初中学生在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着力引导初中学生的情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更加丰富、深刻,倡导初中学生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
这些内容恰恰是青少年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心灵,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性格、涵养情怀的重要基础。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在集体中成长。
对初中生而言,日常的研究小组、班级、社团、学校等都是能够带来归属感的“集体”,集体生活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园地,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
本单元设计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教育,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同时重视集体中的民主与自治,发掘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强调集体对个性的丰富与完善,引导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使集体主义教育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方向拓展。
集体的发展需要个体的参与和建构。
教材不仅强调集体对个体成长的价值,还强调集体的进步与个人的责任担当和不懈努力相关。
集体的进步也体现着个体的锻炼成长。
在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历史性重大战略抉择。
党的十八届
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法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因此,法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之一。
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必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本单元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背景,带领学生了解社会的法治进程,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感受法律对青少年自身的关爱。
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尊崇法律,激发学生研究法律的责任感,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教材最后设计了一个“拓展空间”活动,从研究法律、遵守法律、依法维权等方面考查学生的法律意识,既是对学生研究法律知识的拓展,又为后面各册研究相关法律知识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起到统领法律版块研究的作用。
教学建议包括激发学生自己的、真实的表达,直面学生带来的教学挑战,着力课堂创造,注重教学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