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概述

合集下载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分离现象:肝细胞大量坏死 无能力产生转氨酶,血清中ALT可轻度升 高,而黄疸升高明显) ②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肝病时其同工酶LDH5增加为主且LDH5 >LDH4 心肌病变时LDH1为主。
on
分期
一期 (前驱期)
精神状态
轻度性格改变 和行为失常
神经体征
可有扑翼(击)样震颤
脑电图
多数正 常
二期
以意识错乱、 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
(昏迷前期) 睡眠障碍、
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Babinski 征阳性等。扑翼样震颤存在。可出
行为失常为 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特征性异常
对称性θ慢 波
(Wilson病); ○ 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
(Dudd-Chiari综合)肝动脉 栓塞和化疗。
感染
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感染过程中,肝脏作为全身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而成为最易受伤的靶器官之一。 感染及脓血症,是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主要问题。 特别是长期呆在ICU的病人有很高的危险性,实际上也是这些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
药物与有毒物质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最主要场所,很多药物在体内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 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各种类型的药物性肝损害。 可分为剂量依赖性肝损伤(直接毒性作用,为A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过 量及体内蓄积有关,如扑热息痛)和 特异质性肝损伤(B型药物不良反应,取决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
三期 (昏睡期)
四期 (昏迷期)
以昏睡和精 神错乱为主
神志完全 丧失,不 能唤醒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 有异常波
加重
形,对称性 θ慢波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 明显异常

重症急性肝衰竭

重症急性肝衰竭

AHI/AHF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缺血缺氧 ①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或严重的低心排血量导致的缺血; ②充血型心力衰竭; ③急性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伴血管内溶血; ④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Budd—Chiari 综合征),肝静脉突然闭塞引起肝脏淤血性坏死; ⑤施行肝动脉栓塞和(或)化疗。
3.肝脏排泄功能监测 (1)血清胆红素成分测定 (2)血清胆汁酸测定 (3)吲哚氰绿测定 4.胆汁淤积监测 内源性的胆红素、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异常外,还存在一些血清酶试验异常。 (1)血清碱性磷酸酶 (2)γ-谷氨酰转肽酶 5.肝免疫防御功能监测 血清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IG)、补体和鲎试验(LLT)可以反映肝免疫防御功能变化。
2.脑水肿 ①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高渗性脱水剂,如 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但肝肾综合征患者 慎用; ②人工肝支持治疗。
3.肝-肾综合征 A 密切注意AHF患者的液体复苏及血管内血容量的维持。 B 伴AKI如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建议采用持续性而不是间断性。 C 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考虑应用肺动脉导管以保证适当补充血容量。 D 如果补充液体不能维持平均动脉压在50~60mmHg,应使用升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 E 可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二)全身性感染 TNF–α在感染级联反应和感染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药物与有毒物质中毒 剂量依赖性肝损伤和特异质性肝损伤两种 (四)创伤与手术打击 (五)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 (六)肝移植及部分肝叶切除 (七)其他 高热、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脏重度幼稚细胞浸润等
重症患者AHI/AHF 的预后
目前最常用的AHF 预后评分系统是英国皇 家医学院(KCH)标准 影响预后的因素 1.病因 2.年龄 40 岁以下者的预后比40 岁以上者的预后好。 3.中毒症状 4.肝脏大小 5.HE 程度 Ⅰ~Ⅱ期预后相对好,Ⅲ~Ⅳ期预后差。 6.并发症 严重感染伴有感染性休克,DIC 或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肾衰竭,是促进AHF 死亡的常见并发症。 7.生化及血液学检查

急性肝衰竭的急救处理与案例分享

急性肝衰竭的急救处理与案例分享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有 效治疗方法。
急性肝衰竭的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人工肝支持等措 施,改善患者的循环、水肿和肝功能。
保肝治疗
应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类、水飞蓟素等,以 减轻肝细胞损伤,保护残余肝功能。
控制并发症
根据患者病情,积极控制感染、出血、脑病等 并发症,改善预后。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规律作息,积极进行适度运动。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例如 保肝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以促进肝脏 修复。
急性肝衰竭的案例分享1
患者是一位28岁的男性,因不明原因腹痛、黄疸、腹水就诊。经检查确诊为 急性肝衰竭,并伴有肝性脑病。患者病情危重,曾一度陷入昏迷状态。经过 积极的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最终恢复健康。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信息,例如肝脏脂肪含量、炎症 程度、纤维化程度等。此外,MRI还可以帮助判断肝脏是否发生 肝硬化、肝癌或其他并发症。
急性肝衰竭的鉴别诊断
急性肝炎
肝炎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常见原因。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慢性损伤,最 终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药物性肝损伤
某些药物会导致肝脏损伤,进而发展为 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的肝移植适应证
1 1. 终末期肝病
肝衰竭进展至晚期,无法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改善, 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2 2. 肝功能衰竭
肝脏无法执行正常功能,导致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 等严重并发症。
3 3. 肝脏疾病
肝硬化、急性肝炎、肝癌等疾病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预 后不良。
4 4. 肝移植风险
计算,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

《护理课件:急性肝衰竭护理》

《护理课件:急性肝衰竭护理》
护理课件:急性肝衰竭护 理
本课件旨在介绍急性肝衰竭的护理,包括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 表现、诊断方法、护理重点、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护理评价、护 理目标和护理计划。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和病因
1 定义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并导致肝脏功能丧失的临床综合 征。
2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药物中毒、肝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 等。
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
1 肝功能受损
肝脏功能受损,包括代谢、解毒、合成和排泄功能的丧失。
2 血液循环紊乱
引起肝淤血、低灌注,导致肝内缺氧和损伤。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
包括黄疸、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2 诊断方法
包括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重点及护理干预
护理重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 等。
护理干预
提供膳食支持、控制伤害因素、监测病情变化 等。
急性肝衰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 理
1 并发症预防
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2 并发症处理
如感染、肝肾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的处理。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评价与护理 效果
1 护理评价
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肝功能指标等进行护理评价。
2 护理效果
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等。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目标与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护理计划
2
解除症状等。
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提供饮食支持、协 助康复等措施。

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常常导致患者需要急救和肝移植。

ALF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ALF诊断标准,但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经验,可以制定一套相对合理的诊断标准,以便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ALF患者。

一般而言,ALF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首先,患者需要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

其次,需要排除慢性肝病和其他慢性肝功能不全的可能,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此外,还需要排除药物、毒物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对肝功能的影响。

最后,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病毒学检查、自身免疫指标等,以确定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ALF诊断标准包括美国急性肝炎研究组(ALFSG)的标准和欧洲急性肝衰竭联盟(EFALD)的标准。

ALFSG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需要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如血清胆红素升高、ALT和AST升高等;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等;排除其他可能的肝功能不全原因,如慢性肝病、药物中毒、病毒感染等。

EFALD的诊断标准与ALFSG类似,但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如对病因的判断、实验室检查的内容等。

总的来说,ALF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的肝功能不全原因,以确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制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加统一和规范的ALF诊断标准,以便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ALF患者。

急性肝衰竭——精选推荐

急性肝衰竭——精选推荐

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南京市第⼀⼈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章⽂豪重症⾏者翻译组Lancet 2019; 394: 869–81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于突发的肝细胞损伤⽽导致的罕见且严重的结果,并可在数天或数周内演变为致死性结局。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均可表现为转氨酶快速升⾼、精神状态改变和凝⾎功能紊乱。

⽬前缺乏将急性肝衰竭与失代偿性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急性加重相区分的肝脏疾病。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包括扑热息痛毒性、肝缺⾎、病毒性和⾃⾝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包括处⽅药、中药及保健品)。

诊断需要仔细检查服⽤的药物,并对可能的病毒暴露进⾏⾎清学检测。

由于其罕见性,急性肝衰竭尚未进⾏⼤型随机试验研究,⼤多数治疗建议来源于专家意见。

尽管近30%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了肝移植,但是管理上的改进导致死亡率的降低,为临床处置提供了救命的选择。

前⾔急性肝功能衰竭是⼀种独特的、罕见的肝细胞严重损伤综合征,表现为在没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情况下出现的凝⾎和精神状态的改变。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是难以预测,发病迅速,影响先前健康个体,往往导致致命的结果。

尽管病因多种多样,但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常相似(图1)。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为凝⾎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率(PT-INR)的延长和肝性脑病,在1970年ALF⾸次被描述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但这⼀术语现在已基本被抛弃。

急性肝功能衰竭不应与慢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相混淆,慢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加重是急性肝硬化失代偿所导致的肝外器官系统衰竭。

慢性肝病急性失代偿,出现以下三个原因时,仍然可能被认为是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状核变性、慢性⼄型肝炎感染的再激活和⾃⾝免疫性肝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其他常见特征包括⾎流动⼒学不稳定、感染、急性肾损伤,以及在肝病中表现⽐较特别的,脑⽔肿。

尽管急性肝衰竭很少见,但它影响到所有器官系统,需要利⽤⼤量的资源,并且有30%的死亡率,因此引起了多个学科的兴趣和研究。

急性肝衰竭ppt课件

急性肝衰竭ppt课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感染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01
在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外源性感染的风
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
02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以
预防和治疗感染。
加强患者免疫力
03
通过营养支持、免疫调节等措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
染发生率。
肝肾综合征预防和处理
发病原因
包括病毒感染(如甲型、乙型、 丙型肝炎病毒等)、药物或毒物 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异 常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急性肝衰竭患者可出现乏力、纳差、 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症状,严 重者可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感染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和亚急 性肝衰竭;根据病因可分为病毒性、 药物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等类型 。
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监测血钾、血钠、血氯及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判断肝肾综合征等并 发症的发生。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超声检查
MRI检查
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回声等改变, 评估肝脏损害程度及有无并发症。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急性肝衰竭,如 药物性肝损害等,MRI可提供更详细 的诊断信息。
CT检查
更准确地显示肝脏形态、密度变化及 并发症情况,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 征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纠正代谢紊乱。
02
肝性脑病的预防和处理
降低血氨水平、维持酸碱平衡等措施有助于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对于
已发生肝性脑病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降血氨、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措施。
03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急性肝衰竭健康宣教

急性肝衰竭健康宣教

临床表现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 包括疲劳、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 腹痛、黄疸等。
01
04
急性肝衰竭的治 疗包括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肝移 植等。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 包括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酒
精性肝病等。
02
03
急性肝衰竭的诊 断需要结合病史、
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01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在短时间 内(通常为2周内)出现肝功能 急剧恶化,导致肝功能衰竭。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应对 压力和情绪波动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 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评价指标
健康知识知晓率:了解健康知识的程度 健康行为形成率:形成健康行为的比例
健康效果:健康改善的程度 满意度:对健康促进计划的满意程度
成本效益: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可持续性:健康促进计划长期实施的可能性
评价方法
目标人群:明确健康 促进计划的目标人群, 如肝衰竭患者及其家
属。
成本效益分析:分析 健康促进计划的成本 投入与实际效果,评
估其经济性。
干预措施:评估健康 促进计划所采取的干 预措施,如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调整等。
持续改进:根据评价 结果,对健康促进计 划进行持续改进,提
高其效果。
效果评价:通过问卷调 查、访谈等方式,了解 健康促进计划对目标人 群的健康知识、行为、
遗传代谢性肝病:某些遗传代 谢性疾病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 引发急性肝衰竭,如威尔逊病
等。
其他原因:如严重感染、休克、 创伤等也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检查方法
血液检查: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等指标

急性肝衰竭病情评估与处理

急性肝衰竭病情评估与处理

第二十一章急性肝衰竭病情评估与处理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突然而严重的损伤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以进行性胆红素升高、凝血机制障碍以及意识改变为主要特征,病死率极高。

重视分析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资料,及早识别和及时治疗逐渐出现肝衰竭的患者,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和加快肝移植筛选决策,都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其生活质量。

一、临床资料分析(一)定义与分类根据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急性肝衰竭推荐意见,急性肝衰竭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为:既往无肝硬化者在26周内出现由肝功能恶化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INR)≥1.5]及任何程度的意识改变(脑病)。

对于Wilson病、HBV垂直感染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如果疾病在26周内发现,即使有肝硬化的可能,也可包括在ALF之内。

曾经用于描述ALF的其他名词还有:暴发性肝衰竭、暴发性肝炎、暴发性肝坏死等。

急性肝衰竭的名称是由O’Grady及其同事于1993年提出,目前仍然用于描述成人的严重急性肝损伤。

他们根据患者出现黄疸到肝性脑病阿生之间的间隔时间将ALF进一步分为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分别为0~1周,1~4周,4~12周)3类,并且指出肝性脑病的发生机肝损伤后意识状态的改变在判断疾病预后中的重要地位。

这个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确定急性肝衰竭的病因、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判断预后(表21-1)。

Bernuau等提出的分类方法也获得认可,他们同样依据黄疸出现到肝性脑病发生之间的间隔时间将ALF分为暴发性和亚暴发性肝衰竭(分别为<2周和2周~3月)2种类型。

这种分类有利于更早一些时候警醒临床医师肝炎恶化进展的危险并因此进行肝移植。

表21-1 急性肝衰竭三种亚型的分类、临床特征和预后注:+++=高度严重性,++=中度严重性,+=低度严重性,+/—=存在或不存在在幼儿中,临床可能不出现或者直至疾病后期才出现脑病,因此不应根据脑病的症状来定义该病,仅有的依据是肝损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

2024版肝衰竭PPT课件

2024版肝衰竭PPT课件

肝衰竭PPT课件•肝衰竭概述•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目录•肝衰竭并发症及处理•肝衰竭的预防与康复•总结与展望01肝衰竭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分类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

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原因肝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

发病机制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严重受损、内毒素血症、免疫功能紊乱等多个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肝脏合成、解毒等功能严重障碍,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等消化道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出血倾向、感染等全身症状。

诊断肝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病史方面,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临床表现方面,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实验室检查方面,应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病原学等相关检查。

综合以上信息,可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类。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诊断VS02急性肝衰竭病因及危险因素药物或毒物缺血性损伤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酒精等。

如休克、心力衰竭等导致肝脏缺血。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如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等。

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

如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豆状核变性等。

临床表现早期: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黄疸、肝臭、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表现。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指南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指南

急性肝衰竭是指既往无肝硬化和其他肝病的患者发生伴有肝性脑病和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的严重急性肝损伤。

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的病程不一样,常以疾病持续时间小于26周为界限,国内分为急性肝衰竭和亚急性肝衰竭,治疗原则类似。

以下,本文针对近年的国内外治疗指南要点做相应的解析。

一、一般治疗措施发生急性肝衰竭患者,首先要确定所在的医院有合适的技术条件使患者接受治疗,并且有能力监测肝衰竭是否发生恶化,同时能提供并发症的治疗和营养支持等。

二、急性肝衰竭的实验室检测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情变化,必须实时监测,每日监测一次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每隔3~4天监测凝血指标、血常规、代谢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同时也要注意监测感染、血糖和电解质等情况。

三、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急性肝衰竭最常见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体循环血管阻力低,加上患者经口摄入减少和液体外渗至血管外间隙,患者可能出现血容量不足,大多数患者需要液体复苏。

对于低血压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复苏,合并酸中毒者可用碳酸氢钠,低血糖要注意补充葡萄糖。

在补液的时候,要注意避免水中毒,以免加重脑水肿。

四、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治疗。

对氨基酚中毒引起的肝衰竭,是欧美国家的急性肝衰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可能不太受重视。

如果明确和对乙酰氨基酚有关,推荐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

用法是:初始负荷剂量每公斤体重每小时150毫克,持续一小时;随后,每公斤体重每小时12.5毫克,持续4小时;在剩下的67小时,以每公斤每小时6.25毫克的剂量持续静脉输注。

五、凝血功能障碍引发出血的预防肝衰竭时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减弱,容易发生严重的凝血紊乱和出血,对于有凝血因子缺乏的人来说,可谨慎使用新鲜冰冻血浆,但要防止引起液体过剩。

消化大出血的防治,可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应激性溃疡。

六、防止感染感染是急性肝衰竭病情加重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需要积极诊断和治疗感染。

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尿路和血液的细菌感染,同时也要注意真菌感染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药网官方网站:此文档由中华药网收集整理,更多关于文档的信息,请访问:急性肝衰竭概述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其功能繁多而复杂,就肝实质细胞而言,大体归纳为代谢、分泌、合成与生物转化等功能。

Kupffer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参与调节肝内微循环,参与某些生化反应(如脂类的分解代谢、合成尿素与胰岛素的降解等)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对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各种肝损伤因素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障碍。

严重的肝实质细胞和Kupffer细胞功能障碍可导致肝功能不全,并可进一步加重为肝衰竭。

而肝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旺盛而活跃,在肝脏损害严重并且肝细胞再生能力又受到严重抑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肝功能不全。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直接或间接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关,而Kupffer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其清除内毒素的能力降低,可加重内毒素血症。

因此,应将肝功能不全视为肝实质细胞和Kupffer细胞功能严重障碍综合作用的结果。

凡各种损伤因素使肝细胞(肝实质细胞和Kupffer细胞)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障碍,机体出现黄疸、出血、继发感染、肾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之为肝功能不全。

肝衰竭是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

急性肝衰竭(AHF)病情凶险,发病12~24h后发生黄疸,2~4d后即由嗜睡进入昏迷状态并有明显的出血倾向。

AHF患者的抢救治疗颇为棘手,因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严密监护,早期诊断,控制病情发展,积极防治并发症以提高生存率,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型急性肝衰竭(AHF)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突然出现的大量肝细胞坏死和(或)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其定义和命名至今未统一。

本病发病急、病死率高(80%~97%),可引起MODS。

一般根据从发病到出现黄疸、肝性脑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时间来分型(表5-5-1)。

为了统一各种命名和分类,1996年国际肝病学会专题委员会对肝功能衰竭推荐了新的分型和命名。

其基本意见是:①将AHF和亚急性肝衰竭(SHF)作为两个独立体,而不是一个综合征的两个亚型。

②AHF指起病4周内出现的肝功能衰竭,以肝性脑病为主要特征,其中起病10d内发生肝性脑病者称为超急性肝衰竭,起病10d至4周发生肝性脑病者又称为暴发性肝衰竭。

③肝性脑病仍然是AHF的重要特征。

④SHF指起病4周至6个月发生的肝衰竭,以腹水和(或)肝性脑病为重要特征。

近来有学者认为AHF不一定均发生肝性脑病,有的可出现假性肝性脑病;不能认为发生肝性脑病才是AHF,而AHF的后期可发生肝性脑病,也可不出现肝性脑病。

因此,肝性脑病并非AHF必备条件;有学者主张AHF也可发生在慢性肝损害的基础上,特别是无症状的慢性肝损害者,AHF可以是慢性肝损害的首发表现。

因此,只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肝性脑病的肝病患者,就可以诊断为AHF;判断AHF抑或慢性肝衰竭主要依据是肝功能衰竭发生的时间、性质和病理基础,而不是有无肝硬化。

二、病因(一)感染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引起AHF的主要原因,以乙型、丙型、甲型肝炎病毒引起者最常见(约占90%),其他病毒(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病毒及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引起者偶见。

2.其他罕见于黄热病和立克次体感染。

(二)药物、化学物质及毒物是引起AHF的第二位病因。

引起AHF的药物很多,国外以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最常见,国内则以抗结核药异烟肼和利福平最常见。

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常见药物和毒物有对乙酰氨基酚、氟烷、异烟肼、利福平、四环素、磺胺类、四氯化碳、黄磷、砷剂、毒蕈等。

因此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肝功能,一经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三)缺血缺氧可见于急性循环衰竭、肝血管阻塞、严重感染、休克等。

多数情况下仅引起血清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严重缺血缺氧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时,可发展为AHF且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四)代谢异常遗传代谢障碍疾病所致者,绝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包括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半乳糖血症、Reye综合征、遗传性酪氨酸血症、果糖失耐受、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新生儿血色病、α1妊娠急性脂肪肝主要病变是肝细胞内微泡性脂肪浸润,线粒体功能严重障碍是引起AHF的主要原因。

多见于妊娠后期,有子痫或先兆子痫的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中度升高,尿素氮、尿酸均升高,伴血小板减少者,均应疑诊本病,一经确诊即应终止妊娠。

(五)其他肝移植术后发生AHF多见于肝移植术后早期,其发生机制:①移植肝的储备功能差;②急性排异反应引起移植肝衰竭;③肝缺血缺氧:肝动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循环衰竭引起的缺血性肝损伤。

此外,AHF尚可见于部分肝切除、自身免疫性肝炎、恶性肿瘤以及一些不明原因者。

三、病理学改变AHF的肝脏病理改变因病因不同而表现各异,大体上一般可分为两型。

(一)由病毒、药物或毒素引起者肝细胞多呈广泛性坏死,病变呈弥漫性分布,整个肝小叶肝细胞溶解坏死,网状支架塌陷,残存的肝细胞肿胀变性并伴有淤胆,汇管区及其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粒细胞浸润。

(二)由急性妊娠期脂肪肝、Reye综合征、四环素等引起者由于肝细胞器功能衰竭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肝细胞内有均匀分布的小脂滴,肝细胞肿胀苍白,往往无肝细胞坏死,亦缺乏炎症细胞浸润。

四、发病机制AHF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以肝炎病毒和药物导致的肝损害为代表归纳如下。

(一)肝炎病毒AHF归纳起来为两次攻击和3个环节。

第一次攻击是原发性肝损伤,包括免疫病理反应和病毒本身的作用(第一环节),是指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和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病毒基因变异等均可加重肝细胞损伤进而导致肝衰竭。

第二次攻击是继发性肝损伤,包括细胞因子过度激活和细胞代谢紊乱(第二、三环节),细胞因子过度激活是指免疫反应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通过对肝内皮细胞的损伤,引起缺血性肝细胞损伤并且通过损伤肝细胞的浆膜而致肝细胞坏死。

肝损伤的最终环节是破坏肝细胞代谢进而导致肝细胞死亡,细胞代谢紊乱机制包括自由基过量生成、谷胱甘肽的耗竭、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钙自稳调节机制障碍。

(二)药物性AHF是由药物本身或其中间代谢产物的直接肝毒性,或与肝细胞分子共价结合形成新抗原,或损伤肝细胞而暴露自身抗原,引起免疫性肝损伤。

五、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一)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全面衰退,虚弱、极度乏力、生活不能自理,反映患者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患者食欲极差,厌食、恶心呕吐、呃逆,明显腹胀,这是由于肝脏灭活肠源性毒性物质的功能障碍导致胃肠功能抑制的结果。

(二)黄疸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每日上升幅度往往>17~34μmol/L,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巩膜、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偶见无明显黄疸而出现意识障碍,易误诊为精神病。

(三)肝臭由于含硫氨基酸在肠道经细菌分解生成不能被肝脏代谢的硫醇,从呼气中排出一股似水果腐烂的臭味,称为肝臭,其程度可反应病情的严重性。

若肝细胞广泛溶解坏死,则肝脏进行性缩小,提示预后不良。

(四)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日渐加重,表现为食欲严重下降,不思饮食,可出现恶心呕吐与呃逆,腹胀明显,闷胀不适。

黄疸出现后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

消化道症状的出现与胆盐和消化酶的减少、毒性产物的蓄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胆道运动功能的改变有关。

伴随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时可出现腹痛,偶见剧烈腹痛,易误诊为胆囊炎等急腹症,但无急腹症的体征;当胆道痉挛时可诱发剧烈腹痛。

(五)肝性脑病其临床表现因原有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起病的缓急以及不同的诱因而有所不同。

AHF时毒性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蓄积引起可逆性脑功能改变。

最早出现性格改变,其次是行为改变。

早期还出现昼夜睡眠颠倒的现象,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有学者将其称为“迫近昏迷”,预示肝性脑病即将发生。

扑翼样震颤可出现在肝性脑病的早期、中期、昏迷前期,是一种相对特异的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震颤亦可见于舌、下颚及面部肌肉的微细震颤。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生智能改变,表现为定向力障碍、人物概念不清、颠三倒四、计算能力减退。

随后出现意识障碍,开始处于昏睡状态,但对刺激有反应,各种反射均可引出。

若患者进入昏迷期,各种反应、发射均消失。

肝性脑病一般分为4级,Ⅰ~Ⅱ级属轻度、可逆转,Ⅲ~Ⅳ级属重度、难逆转、预后差(表5-5-2)。

(六)脑水肿、脑疝与颅内出血脑水肿是AHF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瞳孔异常变化,呼吸不规则,视乳头水肿。

发生Ⅲ或Ⅳ级肝性脑病者,80%以上可发生脑水肿。

严重脑水肿可导致脑疝。

脑水肿临床表现具有颅内压(ICP)升高和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与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有重叠,难以区分,易漏诊。

肝性脑病合并脑水肿时,烦躁不安、激动、肌张力增高较单纯肝性脑病多见,若出现瞳孔、呼吸改变、抽搐或癫痫发作,应警惕脑疝发生。

AHF晚期可发生颅内出血,可导致患者呼吸循环骤停而猝死。

因此,一旦发生原因不明的心跳呼吸骤停,应考虑颅内大出血的可能。

(七)凝血功能障碍大多数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在肝脏合成,同时许多凝血活性因子及其抑制物也在肝脏代谢。

因此,凝血功能障碍的转归主要取决于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一些凝血指标和抗凝指标具有判断预后的意义。

AHF患者由于肝细胞坏死导致合成凝血因子(特别是Ⅱ、Ⅴ、Ⅶ、Ⅸ、Ⅹ等因子)减少,其中因子Ⅶ半衰期最短(10h),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因子Ⅶ;其次为因子Ⅴ(半衰期12~24h)。

临床上通过检测PT和因子Ⅴ作为诊断、判断预后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通常凝血功能障碍的程度与上述这些指标的降低程度成正比。

另外,AHF时抗凝血酶Ⅲ(AT-Ⅲ)合成减少,清除可溶性凝血物功能降低,激活物功能减退,可导致原发纤溶;由于脾肿大、消耗性凝血和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对衰老血小板的清除作用衰退导致血小板的质量减退;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出血。

最常见的是皮肤黏膜出血和胃肠道出血,还可出现注射或穿刺部位渗血,紫癜,瘀斑,牙龈、结膜、胃肠道、泌尿生殖道、肺、肾、腹膜后出血,甚至颅内大出血。

AHF时,出血的发生率达73%,其中严重出血可达30%以上。

(八)内毒素血症与感染肠道是机体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储存库。

肠道内革兰阴性杆菌过度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内毒素或由于肠壁通透性增加而吸收过多或由于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功能降低,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大多数AHF患者由于肝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功能急剧降低可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又可进一步损害肝脏,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可导致M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