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梳理分析

合集下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CHAPTER
02
债务风险及其形成原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往往通过过度举债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债务规模过大增加了公司的偿债压力和违约风险。
过度举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举债主体多元化,包括银行、信托、债券等,这使得债务规模难以控制,加大了债务风险。
举债主体多元
债务规模过大
短期债务占比过高
这些公司的特点通常包括:政府背景支持、融资能力强、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等。
定义与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融资平台公司的历史与发展
在2009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增长,并带动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规模和债务规模逐渐扩大,债务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部分地区债务风险较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较大,存在债务风险隐患。
研究展望
THANKS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2. 调整债务结构
4. 提高偿债能力
总结词
1. 压缩债务规模
3. 加强风险管理
01
02
03
04
05
06
总结词
2. 优化项目选择
3. 加强风险管理
4. 加强与政府合作
1. 严控债务规模
详细描述
案例三
该开发区融资平台公司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但通过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成功化解了风险。
该开发区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较大,负债率较高,且部分项目收益较低。为防范风险,该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背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指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用于融资的平台公司,以筹集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项目。

这些平台公司通常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或参股,并依托政府背景和信用优势,通过发行债券、吸收社会资本等方式进行资金融通。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我国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地方政府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

它们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融资平台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增强,其资金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了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一特殊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而深入探讨其资金管理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对策。

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利于保障资金安全,推动其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2 探讨资金管理问题的重要性资金管理问题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良好的资金管理还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成本,最大化资金价值。

资金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融资桥梁”,承担着重要的融资职能,一旦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将导致融资渠道受阻,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资金管理问题可能会导致公司资金的挪用和滥用,进而损害企业利益和声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融资,一旦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资金被挪用于非法用途,造成巨额损失,甚至引发财务危机。

资金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应当高度重视资金管理问题,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并加强监督和审计,以确保公司的资金安全和稳健运营。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化解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化解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化解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凸显。

为了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规范融资行为、推动债务置换等,努力实现债务风险的化解和防范。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化解进行探讨,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债务规模过大。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规模庞大,远远超出了其承受能力。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余额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亿元,其中不乏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超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情况。

2. 偿债压力加大。

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偿债压力不断增加。

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到期面临着较大的偿还压力,有的甚至出现了违约情况。

3. 风险隐患暴露。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行为常常存在着不规范和违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隐患逐渐暴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

以上表现表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

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借款行为常常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其债务透明度较低。

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用途存在不规范和不透明现象,导致债务规模膨胀。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主要依靠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不规范。

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管理不规范,存在偿债计划不完善、偿债来源单一等问题,导致债务风险加大。

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

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

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方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及其下属各级机构以及它们设立的各类融资平台,通过融资平台间接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融资平台的膨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日益严重,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加强监管,推动转型,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加强监管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关键。

一方面,要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监管缺位。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权责、规范行为。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地方政府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通过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因此,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也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必要条件。

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防止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金融机构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不当支持。

其次,推动转型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重要手段。

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普遍面临着债务负担过重、无法及时支付利息和本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融资平台自身的问题。

因此,地方政府要推动融资平台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债务融资方式转向多元化融资方式。

一方面,要鼓励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方式筹资,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

另一方面,要引导融资平台积极开展投资经营,寻求市场化运营收益,减轻对地方政府财政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建设,从而通过收益提供偿债资金。

最后,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必要条件。

在推动融资平台转型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一定的风险。

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确保债务风险的可控。

首先,要加强对项目的风险评估,避免投资过度依赖政府支持和担保,减少风险暴露。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浅谈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浅谈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浅谈近几年,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城市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和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设施更加完善,城市道路更加宽阔,园林景观更加秀美。

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地方财力薄弱,资源匮乏、资金短缺和城市建设欠账较多的现状,导致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多方面筹集资金,满足大批项目的上马需要。

因此,也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企、政事不分,风险失控和融资管理混乱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产质量低,变现能力差为了使融资平台公司正常运转,地方政府向融资平台公司注入相应土地、特许经营权或其他可变现的资产,以满足其项目建设和偿债的资金需要,其中有些是根本没有变现能力的资产,比如道路、桥梁、公园等公益性资产。

融资平台公司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以间接或直接地获得融资,对注入资产进行包装,因此有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净资产量非常大,但实际相当一部分资产对于公司来说毫无意义,资产流动性普遍不足。

(二)债务负担重、偿债风险高对于融资平台公司来说,资产质量低,变现能力差只是影响偿债能力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承担着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相当一部分债务也就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承担这些公共项目建设所背负的债务。

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代表的是政府信用,如果融资平台公司出现违约,就表明政府违约,所以融资平台公司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债务如期偿还。

一边要还旧债,一边又新增债务,这些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挪用项目资金,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融资难度大当前,各融资平台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融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公司本身经营,也关系到政府信用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目前,多数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的支持主要靠给予一定政策资源,如土地、特许经营权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但近年来受征地拆迁、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等影响,收储土地很少能及时出让,甚至土地频频流拍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是当前中国财政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张,地方政府对资金需求的逐渐增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债务造成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传统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来支持政府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庞大,债务期限较短,还款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由于融资平台的债务分散在不同的机构之间,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传导。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体系,提高债务管理效率,防范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财政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只有加强监管,加大债务信息的透明度,完善债务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确保债务风险的可控和可持续。

1.2 问题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管理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提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制定有效的改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只有找准问题的症结,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确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债务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通过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债务规模不断膨胀。

2. 债务结构复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结构复杂多样,既有一般债务,也有专项债务、隐性债务等。

这种复杂的债务结构使债务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容易出现混乱和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问题及应对措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问题及应对措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问题及应对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飞速变化,地方政府面临对区域经济治理的需求变化与应对挑战。

不同发展时期,政府与融资平台公司的角色,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随着行业细分日趋下沉,多地政府也相应成立专业化融资平台公司,旨在区域经济中各重点行业领域,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对产业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当前“政府兜底,平台公司依赖于政府信用”的模式,产生了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和融资平台公司高负债杠杆的“副作用”,已不符合国家在当今的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提出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方针政策,以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战略需求。

因此,重新厘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妥善降低相应潜在风险,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背景(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由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模式是平台公司的核心职能是融资,根本不以盈利为目的;它最大客户是当地政府,不能盈利;融资主要用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孵化、发放工资、费用支出,无法盈利。

融资需要平台公司盈利,利润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项目包装、关联交易。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投融资体制下的产物,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公共预算支出(财政直接出资)转变为由地方政府出资加上信贷,地方政府出资是由它的财政收入包括税费收入做支撑。

到九十年代,随着加大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在城市基建中引入建设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从投资筹资到运营都参与在里面,这个是融资平台的一个雏形。

随着分税制改革到来,这个模式就加以推广。

因为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从近22%,大幅提升到50%,然而支出责任却下放给了地方政府。

以往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没有举债权,同时也无法有赤字。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建设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重要渠道和工具,承担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职责。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凸显和金融风险的加剧,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问题愈发凸显。

如何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债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

一、债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过度转移至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二是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履行政府性职能,承担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其融资规模巨大;三是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融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承受利率风险;四是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项目盈利能力较低,债务偿付能力较弱。

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25.8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较大。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规模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务风险不容小觑。

为了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需要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实现转型发展。

二、债务风险的控制思路1. 多元化融资渠道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减少对银行信贷融资的依赖,降低利率风险。

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发行股票、拓展私募股权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与此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还应该积极开拓国际融资市场,吸引外资,分散融资风险。

2. 加强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在进行融资项目时,应该加强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

在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和运营阶段都需要严格把控,降低项目的盈利风险和债务偿付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做到项目风险可控、收益可预期。

试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管理困境与对策

试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管理困境与对策

试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管理困境与对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而设立的金融机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投融资平台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困境,需要加强对策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平台公司的健康发展。

1. 资金来源单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拨款。

这种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使得平台公司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和发展。

2. 债务风险加大: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通常以地方政府的名义进行借贷,使得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较大。

一旦出现经营不善或者市场波动,就会对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

3. 财务透明度不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公开程度较低,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缺乏对投资者和公众的有效沟通。

这样容易造成投资者的信任危机,影响平台公司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

4. 资金运作风险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通常会涉足多个行业和多个项目,资金运作复杂,存在风险多发的问题。

一旦某项投资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平台公司的资金运作造成影响。

5. 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导致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金融市场变化。

1. 多元化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应该积极开发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发行债券、吸引社会资本等,减少单一来源的资金风险,确保平台公司的资金链稳健。

2. 优化债务结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应该合理规划债务结构,积极推进债务置换和优化,减轻债务压力,提高平台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3. 提高财务透明度: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应该加强财务信息披露,提高财务透明度,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各界说明平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4. 严格风险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应该严格控制资金运作风险,加强对各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隐患。

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主导或控股的融资实体,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承担债务、进行财政投融资及政府性基金融资的平台。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在资金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资金使用不透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使用不透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债券发行、贷款、政府性基金等,而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往往难以得到公开透明的信息。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使用范围广泛,包括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因此资金的使用情况难以清晰掌握。

2. 风险管理不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这些领域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公司在资金运作中存在风险控制不足、信贷风险高、项目可行性不足等问题,导致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受到威胁。

3. 资金监管不到位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特殊性,其资金来源和使用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直接或间接管理和监督,而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监管不到位。

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着资金管理混乱、资金流失等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法行为,这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金的安全和合法性。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制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资金来源、使用情况、项目进展等信息,使公众和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到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效果,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升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力度,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项目的评估和审查,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融资平台化解债务(3篇)

融资平台化解债务(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

融资平台债务问题不仅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本文将分析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成因、现状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化解对策。

二、融资平台债务问题概述1. 成因(1)政策背景: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国家在一段时间内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地方政府行为:部分地方政府过度依赖融资平台进行投资,导致债务规模膨胀。

同时,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如信息披露不透明、债务风险控制不力等。

(3)金融市场环境:近年来,金融市场流动性宽松,资金成本低,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了便利。

然而,这也导致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上过于放松,风险意识淡薄。

2. 现状(1)债务规模庞大: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总额超过30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超过60%。

(2)债务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中,短期债务占比过高,流动性风险较大。

此外,高成本、高风险的债务占比也较高。

(3)债务分布不均:融资平台债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债务压力相对较小。

3. 挑战(1)系统性金融风险:融资平台债务问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地方财政压力:融资平台债务过高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增加,降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社会稳定风险:融资平台债务问题可能导致部分地方政府陷入债务困境,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融资平台化解债务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1)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发行、使用、偿还等环节的规范要求。

(2)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债务信息,提高债务透明度。

2. 调整债务结构(1)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增加长期债务占比,提高债务流动性。

平台公司化解债务方式(3篇)

平台公司化解债务方式(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依赖举债发展,平台公司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为有效化解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平台公司化解债务的方式。

二、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成因1. 政策导向:在以往的政策背景下,平台公司承担了大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规模不断攀升。

2. 盈利模式单一: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土地出让收入等渠道融资,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3. 内部管理问题:部分平台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财务管理混乱、项目决策失误等问题,导致债务风险加大。

4. 市场环境变化: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平台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严峻。

三、平台公司化解债务方式1. 优化债务结构(1)调整融资期限:合理调整平台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提高长期债务比例,降低融资成本。

(2)优化债务品种:合理选择债务品种,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2. 提高盈利能力(1)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出售、租赁、租售结合等方式盘活平台公司闲置资产,增加收入来源。

(2)优化业务结构:调整业务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盈利能力。

3. 加强内部管理(1)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2)加强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降低财务风险。

4. 争取政策支持(1)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用于偿还债务。

(2)争取政策优惠:争取政策优惠,如税收减免、土地出让金返还等,降低运营成本。

5. 创新融资方式(1)发行专项债券:发行专项债券,用于特定项目融资。

(2)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平台公司优质资产转化为可交易证券,降低融资成本。

6. 债务重组(1)协商债务重组:与债权人协商,通过减免部分债务、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所设立的一种特殊实体。

它是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纽带,可以通过债务发行筹集资金,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着各种债务风险。

如何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同时实现转型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一)债务规模庞大。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债务规模较大。

资金需求的增加导致了公司债务规模的扩大,一些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债务规模,难以偿还。

(二)融资成本较高。

尽管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利用地方政府信用为自身融资提供了保障,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公司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加大了公司还债的压力。

(三)还款压力较大。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多是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按期还本付息成为一大难题。

受到经济周期、行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其还款能力,导致还款压力较大。

(四)债务隐性风险。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存在一定的隐性风险,如隐性担保、违规担保等问题,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可能对地方政府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二、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的对策(一)规范融资行为。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应当加强对自身融资行为的规范,不得违规担保,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避免盲目扩张债务规模,确保资金用途合法合规。

(二)加强财务管理。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序,避免盲目投资项目,导致债务规模扩大。

(三)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思考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而设立的金融实体,承担了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和公共服务职能。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矛盾的加剧,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了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并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思考,下文将对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及转型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通常是地方政府筹资的平台,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项目。

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压力也日益增加。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25.6万亿元,其中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占比较大。

而在国际上,一般认为债务规模与GDP比值超过60%就构成了债务风险,中国目前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这一标准。

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一是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二是债务用途不清晰,部分资金被挪作他用;三是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监管不严,导致了大量的违规违法行为。

这些因素导致了债务风险的持续积累,给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严峻形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控制。

应该加强公司治理,明确董事会的职责,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杜绝违规违法行为。

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要优化融资结构,多元化融资渠道,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可以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等债券产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可以开展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参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压力。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管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改善策略两个方面阐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1.1 债务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不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非金融类债务余额达到25.71万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的75.9%。

这种债务规模的增长,不仅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财务压力,也对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1.2 基础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管理基础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融资逐渐走向市场化,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管规则不够严格,容易出现监管盲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管理缺乏长期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容易出现债务过度积累和无序运作的问题。

1.3 风险暴露问题较为突出在债务管理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存在一些风险暴露问题。

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信贷融资和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而对于其他融资渠道的开发利用不足,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结构不够多元化,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市场出现风险,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财务压力。

二、改善策略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中存在的基础制度不完善问题,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规范其融资行为,防范市场风险。

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2 提升债务管理水平在债务管理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升债务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债务融资计划,合理控制债务规模,规范债务融资行为,避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探析:现状问题与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探析:现状问题与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探析:现状问题与建议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财务风险、监管不足、道德风险等。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深入探析,分析其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财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债务风险、信用风险等。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以地方政府或政府背书为基础,其债务风险极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规模庞大,一旦出现偿债困难,将对地方政府造成巨大财政压力。

2.监管不足: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不足,存在监管空白、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运作不透明,存在较大的监管隐患,容易造成违规操作、滥用资金等问题。

3.道德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包括乱收费、虚报资产、高杠杆运作等问题。

这些行为一方面损害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誉,另一方面也会直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加强监管: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技术手段、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等方式,确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

2.规范融资行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规范,加强对融资项目的审核和审查,防范财务风险。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融资平台的财务公开,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3.改善政府融资结构:调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结构,优化融资渠道,降低杠杆率,减少债务压力,提升融资效率。

通过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实现地方政府融资的稳健发展。

4.加强信息披露: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加强信息披露,做好财务公开工作,及时披露相关融资项目的资金投向、债务状况、流动性状况等重要信息,增强社会公众对融资平台的监督能力。

5.加强风险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债务风险、信用风险的预警和控制,确保融资平台的风险可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下行,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加剧,地方债到期还款压力增加,为缓解地方政府还债压力,2015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发行地方债券置换到期债务。

为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F中支对辖区商业银行融资平台债务置换状况开展调研。

调查显示:F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换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银行资金流动性,增加资金供给,降低不良贷款率,缓解银行系统性风险,并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但同时存在收益下降、置换债券利率难以市场化、部门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一、F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换基本情况(一)F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特征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重要举债主体,截至2015年末,F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576.66亿元,同比减少4.97%。

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贷款期限以中长期为主。

贷款期限在1年内、1-3年、3-5年、5年以上分别为2.72亿元、27.08亿元、71.85亿元和450.66亿元,分别占比0.72%、4.82%、12.46%和78.15%。

二是市县两级政府债务占主导。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按隶属关系分类,省级1、地市级、县级的政府债务分别为19亿元、192.50亿元、365.16亿元,分别占比 3.30%、33.38%、63.32%,市县两级政府债务合计占比达到96.70%。

三是债务资金投向以基建类项目为主。

F债务资1省级(含自治区、直辖市)平台指隶属于省级政府或行政管理部门的平台。

平台公司的项目级别以承债主体的级别为准。

例如,某家省级平台公司向商业银行贷款以后,资金运用于地市或县区,则该项目贷款级别仍为省级。

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较好地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推动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36.72%)、公路建设(28.44%)、土地收储(21.95%)所占比重分列前三,占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的87.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研究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备受瞩目。

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一种政府融资的渠道,有效缓解了政府融资不足的问题,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负担的不断加重,已经成为制约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从其形成原因、管理机制、风险控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借鉴和思路。

一、形成原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吸引外来投资和扶持本地企业,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等领域,导致投资规模过大、效益不佳,加剧了债务风险。

2. 财政压力加大。

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紧缩,地方政府为了协调财政压力,放松了借债管理,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借贷,多年累积下来的大量债务成为隐形障碍。

3. 市场失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券发行、评级等机制存在失灵问题,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化融资机制难以形成。

二、管理机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早期管理方式主要集中在财政、审计和政策调控等方面,但限制力度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包括:1. 银行间债券市场。

在这一平台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发债方式进行融资,实现流动性管理和市场化监管。

2. 债务限额和审批制度。

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限额,审批制度更加严格,有效控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扩大的趋势。

3. 多重资金渠道贴补债务。

政府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财政补贴和拨款,充分利用国债等资金渠道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避免其债务违约问题的影响扩散。

三、风险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出现必然面临风险问题,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将有助于保障经济稳健发展,应对风险的常见控制策略包括:1. 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度。

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开透明度,让更多市场参与者了解债务风险,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地方投资平台债务化解(3篇)

地方投资平台债务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债务风险日益凸显。

地方投资平台债务化解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地方投资平台债务现状、债务化解的必要性、路径与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方投资平台债务现状1. 债务规模庞大:截至2023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达到55.04万亿元,其中隐性债务14.3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2. 债务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债务以显性债务和城投平台债务为主,其中显性债务余额约为44.7万亿,城投平台债务余额约为59万亿。

债务结构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

3. 债务风险较高:地方投资平台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债务期限错配,短期债务占比过高;二是债务集中度较高,部分平台债务集中度超过70%;三是债务质量下降,部分平台存在债务违约风险。

二、地方投资平台债务化解的必要性1. 保障地方财政安全:化解地方投资平台债务,有利于降低地方财政风险,保障地方财政安全。

2.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投资平台债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3.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化解地方投资平台债务,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地方投资平台债务化解的路径与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1)控制新增债务规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确保新增债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优化债务期限结构,提高债务偿还能力。

(3)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 提高债务使用效率(1)优化投资结构:引导地方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提高债务使用效率。

(2)加强项目监管: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监管,确保项目质量,防止资金挪用。

(3)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3. 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1)剥离政府融资功能:推动融资平台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实现市场化运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梳理分析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梳理分析近年来,政府债务监管力度升级,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也日益凸显。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1〕18号)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也重申了剥离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实行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

本文主要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进行简要梳理。

一、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简述(一)概述融资平台公司最早见于《关于加快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9]631号),即“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融资平台公司不同于“一般类”公司,其天然使命并非市场逐利,而是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为政府投资项目筹集资金。

(二)债务表现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着举债规模缺乏控制、融资成本高、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为:1.债务管理风险资金的“借、用、管、还”存在脱节,形成了融资平台公司举借、政府主导资金使用和资金管理、融资平台公司偿还的问题。

2.债务清偿风险融资平台公司资金大多投向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缺乏经营性内容的公益性项目,资金回收性差;融资平台公司自身资产质量差、变现能力弱,债务偿还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地方财政支持或借新还旧等。

二、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宏观原因——财政事权不匹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与进程的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关于财权和事权不匹配或不清晰,导致地方财政事权不匹配,即“财权上收、事权下移”或“钱少事多”。

特别是受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自生财力下滑严重,中央转移支付捉襟见肘,但地方“六稳”、“六保”压力大,刚性支出不减反增,地方政府加码“基建”,项目资金来源及地方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二)中观原因——地方政府缺乏持续有效的举债融资机制《预算法》、《民法典》等法规规定,原则上,禁止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任何方式直接举债融资,也不得通过提供担保进行间接融资。

目前,地方政府现有的合规举债融资机制日显乏力。

1.PPP模式由于落地周期长、入(调)库难、融资难(贵)、超估/概等问题,PPP项目对地方政府而言,制度实施成本高,可控性差,部分地方主观上不愿意、甚至抵触PPP模式。

此外,受制于财承空间、地方政府债务率管控等因素,PPP项目在数量上大幅下滑,在类型上新建少、存量多、退(调)库多。

客观上,新建项目数量少,投资规模小,作为政府投融资渠道的空间有限。

2.政府债券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

一般债券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一般债券主要投向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专项债券限于“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债券期限与项目期限相匹配”的经营性项目。

一般债券可利用规模有限;专项债券无法覆盖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项目,也存在地方虚假配套、虚增收益等问题。

在疫情控制和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速度也均大幅下降,对政府投融资需求支撑有限。

(三)微观原因——举债融资观念与管理能力受“政绩冲动”、部分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未考虑财政可承受性和自身投资能力,导致举债融资规模脱离当地实际,继续由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二财政”承担着举债融资的重任。

同时,融资平台公司决策事项服从于政府意志,主要人员由政府任命,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僵化,缺乏持续经营动力,项目管理不专业,在实践中容易放大项目管理风险与债务风险。

基于上述原因,外观上,融资平台公司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能够起到一定的“风险隔离”作用,不至于风险直接传导至地方政府;在实质上,又服从于地方政府管理,借助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自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青睐。

三、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的“负面清单”(一)功能端:划清界限,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指出,“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

(二)资产端:禁止公益性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指出,“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注资必须合法合规,不得将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性资产作为资本注入融资平台公司”,“地方各级政府不得将储备土地作为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

《关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严格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8〕194号)指出,“严禁将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共文化设施、公园、公共广场、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市政道路、非收费桥梁、非经营性水利设施、非收费管网设施等公益性资产及储备土地使用权计入申报企业资产”。

(三)融资端:清理规范融资行为,区分合法与非法的融资担保《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等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指出,“金融机构应当严格规范融资管理,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落实企业举债准入条件,按商业化原则履行相关程序,审慎评估举债人财务能力和还款来源。

金融机构为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提供融资时,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提供担保。

”合法的融资担保是允许的。

《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指出,“允许地方政府结合财力可能设立或参股担保公司(含各类融资担保基金公司),构建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依法依规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地方政府依法在出资范围内对担保公司承担责任”。

(四)行为端——规范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暂行办法》(财预〔2016〕175号)指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文件、会议纪要、领导批示等任何形式要求或决定企业为政府举债或变相为政府举债”。

同时,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的乱象,也被广泛规范并问责,主要情形如政府向企业举债、为融资平台公司借款出具担保函或承诺函、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等。

四、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分析(一)融资平台公司功能分析《关于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行业投入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743号)提出,“各地可根据发展实际,鼓励地方国有企业对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等公益性行业加大投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通过安排预算资金、划拨政府资产等,支持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更好地在公益性行业发挥作用。

”《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01号)提出,“合理保障融资平台公司正常融资需求,支持转型中的融资平台公司和转型后市场化运作的国有企业,依法合规承接政府公益性项目,实行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地方政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从政策文件的延续性而言,融资平台公司承接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的功能定位未曾改变,同时明确要求融资平台公司承接要“依法合规”。

(二)举债融资方式简要分析1.PPP模式国办发〔2015〕42号文明确去平台化后,融资平台公司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本级PPP项目。

虽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修订稿)》(财办金〔2019〕94号)指出,本级政府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企业不能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本级PPP项目,但该文件未正式发布,融资平台公司去平台化后,仍可以作为社会资本参与。

融资平台公司去平台化,一般至少需要满足:(1)通过当地政府官网发布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的公告;(2)退出银保监会融资平台名单,主要是满足银监发〔2013〕10号退平台条件;(3)通过省级审计部门债务审计,不存在政府隐性债务。

财金〔2019〕10号文将融资平台公司范围进一步扩大,即融资平台公司参股并能对其经营活动构成实质性影响的国有企业,也不得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本级PPP项目。

目前,存量TOT的项目居多,地方政府通过经营权或产权转让的方式融资,社会资本方多为去平台化或非平台的当地国企,所融资资金多用于“三保”支出或者政府债务化解。

2.特许经营关于PPP模式和特许经营的关系,本文不作理论讨论,仅从实践角度分析。

与PPP模式相比,关于特许经营的专门性政策文件较少,主要有2004年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发改委等六部委令第25号)。

总体而言,特许经营模式,操作简单,监管宽松。

实践中,为规避PPP模式操作、执行的复杂性以及监管的严格性等特点,不涉及政府运营补贴的经营性项目采取了特许经营模式,不少项目由融资平台公司作为项目承接主体。

采取特许经营模式,需要先与金融机构沟通项目融资问题;同时,对于需要政府提供运营补贴的项目,建议仍应执行PPP模式的有关规定。

3.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对于承接主体并无特殊要求,平台公司作为依法成立的企业可以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

但政府购买服务曾一度被泛化,由融资平台公司作为政府购买工程或金融服务的承接主体,该模式违反《预算法》,实质为借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已被规制。

4.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是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融资的又一途径。

但资本市场上发债门槛较高,对融资平台公司自身资产质量、债项评级、主体评级等内容均有着严格要求。

实践中,能够具备发债条件的融资平台公司并不多见。

发行企业债券,往往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措施。

根据国有企业监管要求,为防止债务风险交叉传导,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对与其无产权关系的企业提供担保,严控企业相互担保等捆绑式融资行为。

发债企业一般会寻求市场化的担保企业作担保,支付相应担保费用并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措施。

实践中,受部分大型或省属3A企业债券违约事件的影响,部分地区企业债券发行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5.其他模式(1)“F+EPC”模式政府投资项目项下,“F+EPC”模式系承接主体负责项目融资和工程总承包。

该模式实质为BT模式,由承接主体垫资或融资,违反了《预算法》和《政府投资条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和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垫资施工等规定,承接主体往往要求较高的资金成本对冲其垫资或融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