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文化及其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
析
日
韩
文
化
及
其
差
异
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安全10—01班
姓名:陈军
学号: 311001010105
日期: 2012年10月
浅析日韩文化及其差异
日韩两国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和国民性格。在此,我们可根据一些粗泛的方面来探讨日韩文化的特色。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日韩两国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儒家文化很早就传入了日本。公元645年日本“大化革新”从酝酿到发动,始终是在儒学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奈良时期,日本颁布了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的成文法。其中就根据儒家“百行孝为先”的思想,在757年的敕语中,强调孝为“百行之本”,并效法中国唐玄宗的做法,“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令地方官推荐孝子,对不孝者要予以流放。江户幕府成立以后,日本又以儒学(即朱子学)为“官学”,以此作为巩固幕藩体制的精神支柱。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虽然脱亚入欧,但儒家文化的影响仍随处可见。日本各地建有许多孔子庙,其中有的称“圣堂”,有的称“圣庙”,有的称“学校”,有的就叫“孔子庙”。孔子庙是学庙一体,既是庙堂,又是学校,主要作用是普及儒学,利用儒学为政治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各地现存孔子庙30多座,主要有长崎孔子庙、冲绳孔子庙、名古屋孔庙、东京附近的汤岛圣堂、水户孔子庙等。日本孔子庙现在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孔,以此来增强日本的民族精神,建立一个健全和稳定的社会。日本人的家庭观念和集体观念比较强。日本的民法规定,夫妻成婚后应统一姓
氏,其中多数采用男方的姓氏。这无疑与儒家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有密切的关系。
同样,儒家文化对韩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韩国人影响最大的是儒学的三纲五常,尤其是长幼有序和恪尽孝道。韩国从“孝”派生出了家长制的集体主义,从长幼有序派生出了权威主义。儒家文化里没有契约观念,但重视人际关系上的义理、人情,重视以家族为中心的集团的共生,强调家族、民族的同质性与同甘共苦等,并且将家的原则扩大到国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对家的孝必然要求对国的忠,由此建立的国家组织,是按有系统的位序伦理维持的上下级人际关系。韩国社会几乎照搬了中国儒家那种家长制的社会结构。崇尚儒学的朝鲜王朝长达五百年的统治,以及随后日本的殖民统治和美国的军政统治都给韩国社会烙下了集权的印记。即使在韩国独立后,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儒学思想中的国家观和权威观在韩国被转化为“秩序原理”。受儒学国家观和权威观影响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韩国社会较为普遍的认同和遵从,这对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由此可见,可以看出日韩两国具有一定的共性。
但是,日韩文化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几个方面:
一:色彩
日本人避免鲜艳的颜色,喜欢灰和淡褐色等中间色。日本年轻女性的时装,多为淡褐色的套装和藏青色的制服;日本男性的时装也和
女性的一样有同样的杂色倾向。
韩国人在服装和色彩感觉上比较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比如,赤、橙、黄、绿、青等,全是原色。崇尚个人主义的韩国人,是用鲜艳夺目的时装来突出自己的个性,强调自我的主张;在东亚,日本人最无个性,习惯于集团主义,所以色彩偏于杂色,款式趋于统一。
二:饮食文化
日本人主食以白米为主,并且以海鲜多为特色。由于日本经济相对发达,欧美和其他国家的饮食习惯对日本的影响相比于中韩两国更为明显。日本人的日常饮食经常会出现意大利面,咖喱饭这些食物。也可以这么说,日本的饮食较于中韩更为国际化。
韩国人的主食相比于日本显得比较单一,除了白米,比较难见到其他的种类。而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八珍菜的主料是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椿梗、藏菜、蘑菇八种。韩国人的蛋白摄入来源也比较单一,以猪牛肉为主。
其次,日本饮食是以生食为特色。韩国人对他们自己的烧烤文化很是自豪。由于韩国人平时以泡菜和酱汤为主,比较节约,也比较健康,“烤肉”是隔三差五打牙祭的方式,算改善生活了,韩国话叫做“肉补”,就是补补肉,解解馋的意思。
三:性格差异
在韩国在店铺的陈列窗里,肯定摆着华丽的、高级的、大的货物,也就是尽摆好东西。在顾客出入的地方放着好东西,里边放普通的小
东西。有一家脸谱店也是前面摆着最大最贵的,越往里去东西就越小。从这个现象里,可以发现了潜藏其中的民族性差异。就是说,韩国人有重表现的性格。
和韩国人的表现意识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具有一种“被动”意识。日本人没有韩国人那么旺盛的表现力。但是,不善于自我表现的日本人,在善于接受对方这一点上确实很优秀。在世界上,大概极少见到像日语这般“被动”表达方式极发达的语言吧。“れゐろれる”这一表现,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难的表达方式。
在自我介绍时,韩国人总是在如何幽默地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上下功夫;而日本人却总是为了不显示自己而表现慎重,并以此为美德。
除此之外,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也导致了日韩两国的性格有较大差异。韩国既有一种沉重的自卑感,但又有一种自强不息的自尊自傲感,韩国人总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总是要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使韩国人很自然地形成了特别重视“面子”的心理特征。韩国人典型的处世哲学是“不行,装行;困难,装容易;没有,装作有;干不了,装作干得了。”
相比之下,日本人较为崇尚“实用主义”,他们既不向往来世,也不迷信天堂,惟以现世利益为重,其价值取向和民族性格明显带有实用主义倾向。只要实用,“拿来”就是,而不顾其内容和形式。“有用时即用之,无用时即弃之。根据需要而变形。”例如,日本人的信仰是儒教、神道教和佛教的“三位一体”;日本的文字是汉字、假名、外来语各当一面;日本人的饮食也是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