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民族顽强的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一个民族的文化,唯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维持其先进性。而这就更需要我们做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胡锦涛同志曾说道:“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往往是最好的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并不排斥创新,相反,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文化都是民族

性和时代性的结合。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的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绝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自己替代的创造,这是绝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在我看来,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因此,真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的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的予以取,反之则舍。但创新是绝对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事物中所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是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的统一起来。

另外,继承与创新不单单是一个民族的任务,它更需要的是这个民族的每一个分子去实践。而当一个民族能够做到每一

分子都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那么,这个民族的昌盛与富强也就只成了时间问题而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