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正在崛起的钒钛之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正在崛起的“钒钛之都”
中共攀枝花市委副书记
刘晓华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市长
攀枝花是一座年轻的城市,43年前,它还是金沙江畔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渡口。这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全市98%的城市人口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这是一座资源得天独厚的城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富集,钒钛资源优势突出。四十多年来,这片热土上的人民依托优势资源、战略地位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攀枝花精神,在金沙江畔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钢城,并确立了西南钢铁工业基地的地位,正在崛起的钒钛工业更让攀枝花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攀枝花人的钒钛情节
攀枝花人的钒钛情结,源于曾一度被国外冶金专家称为“呆矿”的攀西钒钛磁铁矿。攀枝花人经过艰辛努力,自主创新突破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西南建成了一座新兴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改变了建国初期我国钢铁工业多数集中在沿海和东北、西部地区钢铁工业基础差的发展格局。但在四十三年开发建设取得令
人瞩目成就的同时,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固有的矛盾与问题日益突出,钢铁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产业格局犹存,但其承载能力却已难堪市场冲击之重。攀枝花人由此踏上了第二次创业的里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突破口,决定以在中国、在世界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钒钛资源为支撑,走以钒钛产业为支点的特色经济强市之路,通过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延伸优势钒钛产业链,进而带动特色农业、特色生物产业、旅游、生产性和民生性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发展,扩大城市辐射能力,实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
“钒钛之都”建设之基
——资源能源优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73.37亿吨,钒资源储量(以五氧化二钒计)1547万吨,占全国的61%、世界的11%,居世界第三位;钛资源储量(以二氧化钛计)5.38亿吨,占全国的75%、世界的35%,居世界第一位。根据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成因和分布特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进一步勘查,加之对尾矿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再利用,预计有钒钛磁铁矿潜在资源量41~55亿吨、潜在钛资源储量3.7~4.9亿吨、潜在钒资源量887~1180万吨、钛砂矿远景资源量1000万吨,钒钛磁铁矿采矿剥离围岩、选铁尾矿、冶金渣中钒可利用量50万吨、钛可利用量7000万吨。攀枝花水能资源富集,现有电力装机容量448万
千瓦(二滩发电厂330万千瓦,米易、盐边已建成合计17.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小电站,火电装机容量101万千瓦),60万千瓦桐子林水电站、300万千瓦观音岩水电站、50万千瓦金沙水电站、34.5万千瓦银江水电站和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等建设快速推进,煤炭保有储量5.6亿吨,周边可利用煤炭资源达550亿吨。优势资源禀赋为攀枝花钒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资源能源保证。
——发展基础优势。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全市建成了攀钢、二滩、攀煤、中冶实久、钢城企业总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钒钛、能源、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群,以攀钢为主体、国有和民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钢铁钒钛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围绕钒钛主业已诞生了一批专业化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新的生态型钒钛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具备了年产钢610万吨、原煤900万吨、钒渣26万吨、氧化钒产品2.4万吨、钒氮合金2500吨、钛精矿100万吨、钛渣14.55万吨、钛白粉9万吨、海绵钛500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建的钒钛产业项目完工后,钒钛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将大大提升。目前,攀枝花钒制品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70%左右,占世界的18%,钛精矿超过国内总产量的40%,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钒钛原料生产基地、世界第二的钒产品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钒钛钢生产基地,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科研实力优势。攀枝花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全市拥有独立科研机构9所、科技人员790余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7400余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才量位居全省第一,为钒钛之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同时,与中科院等20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2个国家级钒钛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钒钛工程技术中心、7个市级钒钛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个国家级钒钛重点实验室、 2个省级钒钛重点实验室、 2个市级钒钛重点实验室,转炉提钒、电铝热法冶炼高钒铁、焦炉煤气还原制取三氧化二钒、钒氮合金生产、低品位含钒弃渣提钒等多项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钒产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直接还原新工艺流程取得阶段性突破。
——市场前景优势。我国目前钒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钢铁工业中钒消耗强度仅为20~25公斤/1000吨钢左右,而发达国家的钒消耗量平均为50公斤/1000吨合金钢左右,随着钒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特别是钒在非钢铁领域的应用,钒电池、钒铝合金、氧化钒薄膜等已引起广泛重视,市场潜力极大,据预测,2010年中国钒需求量将达到5万吨以上。全球钛白粉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随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提升,大飞机等项目的上马,中国的有关企业和欧洲空客集团联合在天津所设立A320系
列总装厂建设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钛白粉、钛材等传统钛产品消费市场将不断拓展,需求量将快速增加,我国钒钛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发展环境优势。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材料战略,省委提出“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思路,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授予我市“中国钒钛之都”称号,标志着攀枝花跻身中国“矿业名牌城市”行列,对于钒钛之都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近些年来,我市明确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进入了以钒钛产业带动钢铁等其他产业的新时期,明确了“十一五”钒钛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规划了钢铁、钒钛资源开发循环产业链和相关的副产物利用产业链,明确支持、鼓励发展钒钛产品、工艺和技术。积极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百亿工程”、“小巨人”项目计划中,注重引导资金、项目向钒钛产业倾斜。制定了钒钛资源开发产业化项目奖励办法,鼓励加快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扶持钒钛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出台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励办法,努力营造高层次的技术创新环境。
“钒钛之都”建设之路
——加强综合开发,建设钒钛资源科学利用城市。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