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详解论文
2.3.3等高线地形图解析
![2.3.3等高线地形图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55f18bdd88d0d233d46ad8.png)
综合练习:
• 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上最高处的海拔在( ) 米以上。 最低处在( )米以下。 (2)图上a、b两条虚线中,表示山脊的是 ( ),表示山谷的是( )。 (3)图上A、B、C三处,表示陡崖的是 ( ) 处,表示鞍部的是( )处。 (4)从C.b两点到A点,较容易的是 ( )点,原因是( )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D )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4.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5.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A) D.398米 (D) D.山脊 ( D) D.④
2.3.3
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
定义: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叫等高线地形图。
山顶
山顶
缓坡
鞍部
陡坡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三、等高线的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一点的海拔高度相等。 (同线等高)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的两条等高线 之间的相对高度相等,即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相隔的 高度差相同,称为等高距。(同图等距) 3、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 坡度越较缓,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疏缓 密陡) 4、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5、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但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 闭合。 6、除陡崖外,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 合、不中断。
甲
乙
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 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
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 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原创1:等高线地形图
![原创1: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4c57f2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b.png)
疗养院
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向阳坡、背山面水、气 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 利
宿营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 洪暴发
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航空港
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
凸坡
凹坡
等高线疏密均匀 等高线下密上疏 等高线上密下疏
均匀坡、凹坡通视情况好,凸坡通视情况差,地势高且无障碍物 通视情况好
河流流向的判断
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 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 走向,再根据“水往 低处流”即可判断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 向进行判断,河流的 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 方向相反
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 进行判断,河流干流 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 于一致的,知道某支 流的流向,干流的流 向也可判断
铁路、公路线
铁路、公路线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建在坡度和缓的地区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尽量通过鞍部 陡坡处线路要呈“之”字形弯曲,以降低坡度,保证运输安全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避免跨越河流建隧道,避免通
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 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
考 向 等高线图中“点状地理事象”的选址
3.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为该地气候资料图。该地计划在图幅所
地形图中等高线与高程点矛盾检查方法探讨刘渤
![地形图中等高线与高程点矛盾检查方法探讨刘渤](https://img.taocdn.com/s3/m/c5ac71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7.png)
地形图中等高线与高程点矛盾检查方法探讨刘渤发布时间:2021-07-28T11:50:02.37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刘渤[导读] 地形图数据等高线的点线部分存在矛盾会普遍发生在地形图制作中,本文通过综合整个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地形数据进行总结分析身份证号码:43252219820522xxxx摘要:地形图数据等高线的点线部分存在矛盾会普遍发生在地形图制作中,本文通过综合整个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地形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根据地形图数据点线矛盾的问题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检测方向以及办法,对提出的办法也结合基本原理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VB.NET最终实现。
关键词:地形图;等高线;高程点引言高程的定义就是点沿铅垂线进入绝对基面的距离;而等高线指的是连接所有高程一致且相邻的点,形成的闭合曲线。
以上两个部分是制作地形图的关键,绘制地形图的主要方式就是人工勾勒、描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差异和冲突也就是点线矛盾。
传统的逐点排查方式工作量大且繁琐,尽管如此还是经常发生错误或者遗漏,因为是全人工排查所以也容易形成新的差错。
特别是当接收到海量数据时人工仅通过眼睛进行排查既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更没有工作效率。
一直以来都有相关学者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但都没有能真正符合实用性或规范性的算法。
所以本文结合一些特殊地形和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关于等高线点线矛盾检测的新算法,既满足效率要求也能通过NET编程得以实用。
1高线的特性和常见错误等高距就是邻近等高线中相差的距离(h)。
一幅地形图上的所有等高线都具有一样的等高距。
通过总结等高线的定义以及类别能够得到等高线在地貌方面的规律,具体如下:(1)只要点都在一条等高线上,那它们的高程一致,即等值性;(2)等高线没有在地形图中闭合就一定会相交于内图廓(除间曲线、助曲线外),即局部闭合性;(3)地形图上的各个等高线既不会重合也不会相交(除特殊地貌外),即连通性:(4)邻近的各条等高线之间遵循等距递变的原则,即高程递变性。
地理知识精讲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地理知识精讲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5c51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3.png)
地理知识精讲等高线地形图在生
产实践中的应用
点
1、水库
应该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最窄的出口处,然后要避开地质破碎带,还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2、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避开含沙量较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3、水电站
水电站选择建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带
4、宿营地
露营地应避开河谷和河流,防止突降暴雨引发山洪;避开陡峭的悬崖和陡坡,防止崩塌落石造成的伤害;你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平坦的马鞍上露营。
线
1、公路和铁路线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坡度较缓、路线较短、少走弯路的路线,尽量避开寒冷地区、沙漠地区、沼泽、冻土地区和地下洞
穴。
尽量少修建跨河桥梁,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保证运营安全。
2、引水管道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3、输油线路
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66adc4d15abe23492f4d07.png)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等高线历来是文综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常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名称、河流流向;或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
它能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计算能力。
一、了解等高线的性质: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相同;把海洋深度相同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同一幅图上等深距不一定完全相等。
1、同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相同。
2、等高线不能相交,可以重合。
特殊地形用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用来表示山坡方向的小短线)表示。
等高线重叠处表示悬崖,用一组与重叠处等高线垂直的示坡线表示。
若按等高线注记不易判别坡向时也采用示坡线。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如山峰;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如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但不一定在一幅地图范围闭合。
4、在等高距相等情况下,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二、阅读等高线的方法和技巧:1、三看:①看极端值的大小。
平原:海拔200 m以下;丘陵:海拔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m;山地:海拔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边缘等高线十分密集,顶部明显稀疏。
某地低于海平面则用负值表示,如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为-155 m。
②看疏密程度。
它表示坡度的陡缓。
③看弯曲方向。
它表示地形走向。
2、掌握等高线判断的基本规律:(1)、等高线的高低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等高线凸向低值处为山脊,凸向高值处为山谷。
(2)、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阅读:①山顶与山峰:数值“中高周低”;②盆地与洼地:数值“周高中低”;③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即若某处闭合等高线夹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盆地;若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较高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山峰。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最新详解版)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最新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8a53dab14e852458fb5763.png)
• A、10<H<30 B、30<H<50 C、20<H<30 D、
40<H<50
• (3)图中的a曲线可能是
• A、等高线 B、河流 C、集水线 D、分水岭
• (4)夏季时,甲地白天吹的是
风。
(1)图中M、N两地地形分别为 和 。
(2)N处与甲处的高差为H,那么H值的可能 范围为
A、10<H<30 B、30<H<50 C、20<H<30 D、40<H<50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3、等高线的应用
二、等高线地形图
2.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大家想一想: 如何才能把高低不平的地形准确 的表示在地图上 ?怎样用平面图 形来表示立体?
等高线地形图
我们动手来画一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D
E
河流
500
D陡坡、E缓坡
不妨一试: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 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 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峡谷:两条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 较狭窄地平的河谷或谷地。
F峡谷
G陡崖
400 300
300 400
F
河 流
两组山脊线相对
400 300
(5)画出乙山的山脊线,并判断走向。 西北—东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拓展)
4、确定视线范围
P
300
200
A 100
P
100
200
B
如何利用等高线判断地表形态(知识讲解)
![如何利用等高线判断地表形态(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53662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c.png)
如何利用等高线判断地表形态考纲解读考点提示理解并掌握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其应用复习建议综合野外考察、旅游等生产生活活动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绘制地形剖面图及判读通视问题等知识清单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2.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稀疏密集程度判断: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等高线密集处,坡度。
3.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可判断五种地形部位,即山峰、、鞍部、山脊和。
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地势的和坡度的。
参考答案:1.海平面、相对高度2.小(缓)、大(陡)3.洼(盆)地、山谷4.起伏、大小考点聚焦等高线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相邻的三条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300米、400米、5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特别说明的除外。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如果有重合,则说明该处是陡崖。
5、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19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
【典型例题】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山顶向下看,线圈越大,海拔越高B.等高线在有山顶和盆地的地方闭合,其他地方不闭合.C.等高线之间相互平行,永不相交。
D.等高线间距越小,说明地形坡度越大。
解析:从山顶向下看,线圈越大海拔越低;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副图上并不一定全部闭合。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_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精品
![_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5a7c2ad0029bd64783e2c81.png)
(2)判断两点间的降水差异
迎风坡(湿润气流)多于背风坡 例:根据图中岛屿的地理位 置和山脉走向分析,降水最多的 城市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3)判断两点间的光照差异
②东坡上午的光照比下午好。
①阳坡好于阴坡(北半球南坡为阳坡)。
(4)比较获取热量或蒸发量的大小 先根据当地的南北半球位置,结合等高线确定是阳 坡还是阴坡,进而得出阳坡太阳高度角较大,单位面积 获取热量较多,蒸发量大,比较干燥;阴坡获取热量较 少,蒸发量小,比较湿润的结论。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
E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是
800 600
B
地,原因
。
B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E
等高线
陡崖
河流
240
B
600
800
0
20km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下面两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 的坡度比较( C )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 D. 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的生长情况好于甲坡, 其原因为乙坡的( ) B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 2、闭合曲线 3、等高线间距一致
等高线的特点
4、相邻两线相等或差一个等高距 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陡崖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
难点突破
如上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高中地理论文: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高中地理论文: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9c32765acfa1c7aa00ccd9.png)
【解析】(1)据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区域为低山丘陵区,①、②两河汇入南部湖泊区(200米等高线围绕部分为湖泊),且湖泊面积大约占本区域的1/4。综上所述,本区最突出的旅游资源应是湖光山色。(2)据题干知图示区域为亚热带低山丘陵区,适合茶树生长;丁处为海拨300米的缓坡,种植茶树可保持水土,且有经济效益。(3)由于图示南部湖区与北部广大低山区热力性质的不同,白天,风从湖区吹向陆地,常吹偏南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湖区,常吹偏北风。这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昼夜风在盛夏表现得更为明显。
(3)居民区:应建在地形平坦、靠近水源、向阳背风的地方(注意考虑街道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注意考虑主要街道走向与盛行风的方向一致,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注意远离污染源,居民区应建在污染企业的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4、其他方面的应用,如: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判断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四、典例剖析
【典例1】(2010年江苏地理)图1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答案】(1)A (2)C (3)D
第 1 页 共 6 页
2、 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881c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确定比例 尺:根据 实际地形 和地图尺 寸确定合 适的比例 尺
绘制等高 线:根据 地形特征 和等高线 间距,用 铅笔绘制 等高线
标注地形 特征:在 等高线上 标注山峰、 山谷、河 流等地形 特征
检查和修 改:检查 等高线的 准确性和 地形特征 的标注是 否正确, 如有错误 及时修改
完成绘制: 将绘制好 的等高线 地形图进 行整理和 美化,使 其更加清 晰易读。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显示地形的起伏 和变化,为灾害预警提供依据
等高线地形图还可以帮助确定灾害 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可以预测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结合其他地理信息,如降水、气温 等,可以更准确地进行灾害预警和 评估
准备工具: 铅笔、尺 子、橡皮、 绘图纸等
注意河流的流向与 等高线的弯曲方向 一致
等高线地形图: 表示地形高低和 坡度的地图
风向:风的来向, 可以通过等高线 地形图判断
风力大小:风的 强度,可以通过 等高线地形图判 断
应用实例:在航 海、航空、气象 等领域,通过等 高线地形图判断 风向和风力大小, 为航行和飞行提 供安全保障。
利用等高线地形 图了解地形地貌, 选择合适的种植 区域
准备数据:收集地形、地貌、地物等信息
建立坐标系:确定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
绘制等高线:根据数据绘制等高线,注意线条的疏密和走 向
标注地形特征:在地图上标注山峰、山谷、河流等地形特 征
调整细节:对地图进行美化和调整,如添加图例、比例尺 等
保存和输出:将绘制好的地图保存为合适的格式,以便于 打印和分享
数字化:等高线地形图将更加数字化,便于存储、检索和共享。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38c9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4.png)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地形高程和地势变化的地图,通过等高线的连续线条来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山峦的轮廓。
在地理学和地图学中,等高线地形图是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地球上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分布。
本文将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点。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等高线(contour line)又称等高线线,是连接等高点的线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采用固定的间隔表示不同高程的地形特点,例如每条等高线代表10米或者20米的高度差。
等高线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每一条等高线都是一个闭合的曲线,它代表了相同高程的地点。
2.等高线的间距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
等高线间的间距越小,表示地形的变化越陡峭;等高线间的间距越大,表示地形的变化越平缓。
3.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复杂程度。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的变化越复杂;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的变化越简单。
二、等高线的使用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形的特征和变化,进行地形分析和解读。
以下是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和解读的要点:1.分析地形特征。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起伏和分布,可以分析地形的特征,例如确定山脉、河流、峡谷等地貌特点。
2.计算高程差。
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表示高程差,可以通过测量等高线的间距计算出某一区域的高程变化。
3.判断地形陡峭度。
等高线间距越小,表示地形的变化越陡峭;等高线间距越大,表示地形变化越平缓。
4.识别地形要素。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可以识别出山峰、山谷、岭等地形要素,有助于进行地形导航和探险。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和使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借助遥感数据和地形测量数据,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生成。
等高线地形图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农业规划、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使用等高线地形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解读图例。
等高线地形图上通常会有一幅图例,用于解释等高线的间距和高程变化的单位,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图例。
等高线的看法
![等高线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2eea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e.png)
等高线的看法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以下是等高线的主要特点: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
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不一定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
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陡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3.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平距成反比,等高线平距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线平距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
4.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或者其他图幅内闭合。
5.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或者山谷线应垂直于等高线转折点处的切线,即等高线与山脊线或者山谷线正交。
因此,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和标注,可以判断出地形的高低、坡度、山脊、山谷等特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阅读地图学相关书籍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范文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03400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9.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范文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下面是豆花问答网分享的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资料,欢迎参阅。
一、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地图反应内容详略: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等高距越小,对地形反映得越为详尽。
2、判读等高线数值给与计算: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⑵有关等高线图的计算问题①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②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
6℃、100米)可以计算出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H相、1000。
6。
③坡度计算:在考查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公式tanα=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间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度可由h、L的值,再从数学三角函数表中查出。
④打井深度计算: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线计算至少要打多深井才能出水h=a-b,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⑤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ⅰ陡崖顶部的高度(海拨高度)H顶,其公式为:a≤H顶其中a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大值,d为等高距),如图1-2中陡崖D处顶部的海拔高度为500米≤H顶<600米。
ⅱ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其公式为:b-d顶≤b(其中b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小值,d为等高距),如上图中1-2陡崖D处底部的海拔高度为200米底≤300米。
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3d9488af1ffc4ffe47acec.png)
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作者:刘晓梦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年第2期等高线地形图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识非常丰富,是承载地理事物的重要工具,从多年的高考地理试卷看,无不涉及到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它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全面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阶段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因而,正确分析等高线地形图是解题的关键。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地貌类型的识别由等高线构成的地形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是指海拔高度相同各点的连线(即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
我国的海拔高度是指高出黄海海平面的高度,黄海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规定为零米,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等高线不能相交,只在断崖处出现重叠现象。
1.数值大小的判断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数值的大小按“小于大的,大于小的”法则判读,在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按“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法则进行判读。
2.等高线疏密与地形坡度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等高距,其数值相同。
两地之间的海拔高差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疏密程度看,等高线越密,地面坡度越大,相反地面越平坦。
在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上,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坡度越大。
比值越小,坡度越小。
3.示坡线与坡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的短线;坡向朝向低纬的为向阳坡,指向高纬的为背阴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为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为背风坡。
4.等高线地形图上地貌类型的判断①地表形态的判断:闭合曲线数值内部高外部低则为山地或山峰。
在地表形态特征上表现为地形起伏大,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闭合曲线数值内部低外部高则为盆地或洼地,地表形态特征是四周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低值凸出则为山脊,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岭)。
等高线向高值凸出则为山谷,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则为陡崖或悬崖。
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为鞍部,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等高线地形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判断研究
![等高线地形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判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c68b3fbd64783e09122b7f.png)
本科生毕业论文 等高线地形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判断研究 ——以桦甸市辉发河等高线地形图为例学生姓名:刘佳鑫 指导教师:杨令宾 所在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所学专业:地理科学等高线地形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判断研究——以桦甸市辉发河等高线地形图为例刘佳鑫(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摘要:等高线是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不同的弯曲状况可以判读出一般的地形分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理解辨识基础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布,在此基础上,将其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篇文章会简单的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知识,再以桦甸市辉发河段的等高线地形图为例,详细的阐述等高线地形图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辅以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基本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分析。
关键词:等高线地形图,辉发河,基础地形,生产生活应用。
Abstract:The contour line is a closed curve which is connected by the adjacent points on the map. In the contour ma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bending conditions can be interpreted in general terrain distribution. In the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errain contour map in the dis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it will be applied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can solve the simple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article will simply introduce contour map based knowledge in Huadian City Huifa River contour topographic map as an example, detailed describes contour map of actual production and life impact, as well as its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 The contour map, Huifahe, basic terrain, production and life applications.未找到目录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详解
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是高考的必考点。
需要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点,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一、等高线的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相等或者为零。
3.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只有在陡崖处,等高线才可以相交或者是重合在一起。
4.等高线曲线必定闭合。
等高线曲线无论如何迂回曲折,但必定环绕成圈。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1.通过等高线图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弯曲闭合形状及等高线上数值大小,可判断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表示山峰或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外面数值低里面数值高,则表示山峰或山顶。
(2)等高线表示盆地或洼地:等高线呈封闭状,外面数值高里面数值低,则表示盆地或洼地。
盆地面积大,洼地面积小。
(3)等高线表示平原:等高线数值很小,一般不超过200米。
而且等高线的数量极少,等高距数值很小,表示在这个地方海拔低,起伏极小为平原;
(4)等高线表示高原:等高线的数值大,一般超过500米。
里面的等高线稀疏,边缘的等高线密集。
表示内部起伏小,边缘起伏
大为高原。
(5)等高线表示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则表示山谷,中心海拔较两侧海拔低即凸高为谷。
山谷为集水区,容易发育成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6)等高线表示峡谷:两侧是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狭窄而且低平的河谷,则表示峡谷。
(7)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则表示山脊,中心海拔较两侧海拔高即凸低为脊,剖面呈倒v字型,成为分水岭,山脊两侧的水背向流。
(8)等高线表示鞍部:鞍部即两座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也叫山口。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剖面像骆驼背。
(9)等高线表示陡崖:两组等高线相交于一条短横线即表示陡崖。
陡崖上往往有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两组等高线实际上是一组,只不过在这里相交而已。
(10)等高线表示大陆和海洋:由于规定0米表示海平面,海岸线即陆和海之间的分界线,故在等高线地形图,0米线就是海岸线。
等高线数值高于0是陆地,低于0是海洋。
(11)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高度判地形:平原海拔500米,1000米以上称为高山,3000米以上称为极高山。
高原海拔>500米。
山地和丘陵除了海拔上的不同外,它们的坡度也不同。
山地坡陡等高线密集,丘陵坡缓等高线稀疏。
(12)山坡上水流的方向: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流向地处。
因为垂直于等高线才是坡度降低最大地方。
2. 等高线表示坡度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间隔相等的地方则是均匀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是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是凹形坡。
人站在凸形坡上不能看见坡底。
坡度的计算公式:tan α=h/l,h是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l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可通过图中比例尺与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算出。
α为坡度,可由tanα=h/l 的值从数学表中查出。
3.相对高度的计算
(1)相对高度计算的通用办法
相对高度的计算通用办法适合于任何一种等高线地形,如下图所示,需要计算ab之间的相对高度
a的高度范围:400>a>300b的高度范围:100>b>0
则ab之间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是a的海拔最大值减去b的海拔最小值为400,ab之间的相对高度的最小值是a的海拔最小值减去b的海拔最大值为200,所以400>ab>200
(2)相对高度计算的简便办法
确定这个图上等高距为100米,ab之间有3条等高线,则ab之间的相对高度为(3+1)×100>ab>(3-1)×100
这种相对高度计算的简便办法的应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从a到b 是一路降低,或一路增高。
其具体方法即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
用下面公式计算:(n+1)×d>h>(n-1)×d
4.相对温差的计算。
一座山的山麓7月6日的最高气温为38℃,已知山麓海拔500米,山顶海拔3000米,求山顶此日的最高气温。
5.海拔的计算。
一座山的山麓7月6日的最高气温为38℃,山顶最高气温为23℃,山麓海拔500米,求山顶海拔。
6.打井深度的计算。
在有等高线和等潜水线的地图上计算至少要打多深的井才能出水。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 水库坝址位置确定。
在水库库区应选在高山峡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库容大,上游集水面积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淹没的耕地少,移民搬迁量小。
库区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这儿大坝工程量小,投资省。
2.公路线路选线问题。
山区的公路应选择坡度平缓,距离较短,弯度小的线路为最好。
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平行于等高线,只有在必需时才可以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切忌直接穿过山脊;尽量少穿越河流,以少建桥梁;避免穿过沼泽、断崖。
3.河流流向问题:
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如果有指向标,则将指向标平移到河流上即可判出。
注意河流流向的叙述语句是自xx流向xx,不能光讲一个方向。
4.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即从某个方位看某点,是否会被挡住的问题。
先把该点和目标点连接起来,沿该路线看,如果有山峰、陡崖或山脊视线就要被挡住,就不可以。
5.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坡度陡缓,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实行农业的合理布局,如,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水域面积宽广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6.山区村庄、城镇的选址问题。
山区村庄、城镇也应该选择在那些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地方。
这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应该是等高线稀疏,有河流流经地方。
这两个方面是每个等高线地形图考村庄、城镇的选址问题都要涉及到的。
有些等高线地形图上面还有公路和矿产资源,这些可以看地图下面的图例。
不过,在回答矿产资源时要答出是什么资源,不能光讲一个矿产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