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利社会与欧洲福利国家之辨析_奥巴马医改述评
从奥巴马医改看美国与欧洲福利制度差异性
![从奥巴马医改看美国与欧洲福利制度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1de9b927ed630b1c59eeb508.png)
词。因此 , 福利 国家具有典型 的 “ 欧洲个 性” 。当然,欧洲既然是福利 国家 , 就可 以堂 而皇之地将其称为福利社会 , 但不能反过来 , 国已成为福利社会 , 美 但不是福利 国家。 福利 国家也好 , 福利社会也罢 ,它们 的福利制度 均 已覆 盖 了全社会 , 这是 它们 一个最 大 的共 同特征 。 同时 ,它们之 间有很 多不 同之处 。 第 一 ,在具 有典 型 “ 洲个 性” 的欧 洲式福利 制度 中,绝 大部分 福利 项 目的 欧 提 供者 是 国家 ,尤其 在 北欧 ,从摇 篮 到坟墓 ,从 医院到 医生 ,几 乎所 有福 利项 目 的提供 者均为 国家 ,即使 在 自治互助 型福利制度 中,例 如西欧 的法 国、德 国和奥地
略国 借 移 际 鉴 医改看 美国与欧洲福利制 度差 异性
中 国社 会 科 学 院 郑 秉 文
【 编者按 】日前,经过一年 多马拉松式的社会博弈和激烈的政 治谈判,美国医 改方案终 于在 众议 院以微 弱 多数获得通过 ,从此 ,在所 有发 达 国家中惟一没有 实行
《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 1 年第 0 期 00 9
利等 ,尽管提供 福利服 务 的机构 不是 国家公 共部 门,国家并没有 亲力 亲为 ,但其私 法地位 -公共服务 目 相结合 的特殊法律地位决定 了它只是公共部 门的一个延伸机构 9 标 而 已,从婴儿 到老 人 的所有社会 成 员均 以 国民资格为 惟一条件 而 “ 自动”成为 受益 人 。 与 “ 洲个 性 ”相 对 应 的 “ 国精 神 ”则 恰 恰 相 反 , 由国 家提 供 的 医疗 保 欧 美 障制度 仅仅 覆 盖 了总人 口的 1 3( 为儿 童和 老年 人 ) / ( / 仅 ,2 3 劳动人 口 )则 完全 由市场机制 下 的保 险公 司予以提 供并覆 盖 ,他 们必须 以 “ 买” 的方 式才能参保 并 购 成 为受益人 。本来 ,奥 巴马在 一年半 之前参加 竞选 时抛 出来 的医改方 案是扩 大 国家 举 办的 “ 年 医疗保 险制度 ” 老 ,将 其本来覆 盖 的 4 0 5 0万人扩 大到没有任 何 医保 的那 4 0 万人 ,这 意 味着 奥 巴马 的 改革 思路 是扩 大公 共职 能范 围,提 高 国家 干预力度 。 00 但 是 ,奥 巴马 遇到 了 “ 国精 神” 的坚决 反 对 ,最终 以相互 妥 协为 结局 :奥 巴马 美 摒 弃 了扩 大国家干预 的传 统思路 ,而是沿用 目前 14 劳动人 口到保 险公 司购买商业 .亿 医疗保 险的市场 化思路 ,如果 有人不去购 买,就将 受到 一定 的经济惩处 ,罚款 了事。 于是 ,各州建立 的 “ 健康交 易所”便应运 而生,由此将成为美 国福利社会 的一道特有
奥巴马医改困境和对策分析
![奥巴马医改困境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3257d5bed5b9f3f90f1cf8.png)
奥巴马医改困境和对策分析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实现医保全民覆盖的发达国家,但居高不下的医疗支出、过快的费用增长速度、人们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美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奥巴马医改在其竞选时就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然而在改革后又广受非议,在美国现行体制下发现医改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这对世界各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奥巴马医改;困境;对策1奥巴马医改进程的简介从罗斯福新政提出医疗保险的概念开始,医疗政策就是美国人关注的热点。
从二战之后开始,许多美国总统都在竞选时提出了进行医改的纲领,但大多不了了之。
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取得成功在于立法。
2009年11月,众议院通过了《使美国公民可支付的医疗保障法案》;2009年12月,参议院通过该法案;2010年3月,奥巴马正式签署了参议院通过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2010年3月末,最高法院就奥巴马政府医改法案举行听证会,判定其关键条款,即个人强制保险是否违宪。
2美国现有常见医疗保险模式的类型2.1IHI——损害赔偿型医疗保险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按项目支付的商业保险。
被保险人定期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给保险公司,在生病治疗后,可以要求保险公司予以赔偿。
这种保险下的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院和医生,但容易诱导卫生需求,造成浪費,而保险公司为了盈利,亦会提高保险金,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2HMOs——健康维护组织型医疗保险这是一种管理型保健,是商业保险的一种。
保险公司和医院商定预付价格,形成定向的就医网络,病人必须在网络内就医,而且在就医时必须遵从一定程序,不能跳过初级保健医师去直接找专科医生治疗。
这种保险对控制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着网络范围覆盖小、选择不自由、服务水平下降的现象,引起被保险者不满。
2.3PPOs——优先提供者组织型医疗保险也是一种网络型的就医模式,但比HMOs更加的自由和宽松。
保险公司与医院商定支付价格,将与其签订合约的医院作为优先提供者,而病人则可以在购买保险后,自由就医,既可以在网络内,也可以在网络外。
欧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比较与启示
![欧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比较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849db2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b.png)
欧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比较与启示受制于政治体制、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差异较大。
本文将就欧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比较展开探讨,并探究其背后的思想与价值观念。
一、欧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欧美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
当时,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为工人提供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服务。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出了“新政”,将社会福利政策上升为国家政策,并创立了社会保险、公共住房和劳工保护等制度。
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了“福利国家”模式,政府逐渐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保障职责。
随着社会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福利政策的意义与价值在不断加强。
二、欧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区别与影响因素1、政治体制欧洲地区一些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其政治体制均为议会制和君主制。
相较之下,美国拥有完全不同的政治体制。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有独立立法权。
这种联邦制给了州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使得各州间的社会福利政策有较大差异。
2、经济水平欧美国家的经济结构与阶层分布存在巨大差异。
欧洲地区的福利国家模式主要源自于工业革命后,各国经济实力很长时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美国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社会保障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面前变得相对较为辅助。
3、国家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不同。
在欧洲,信仰与爱国主义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反作用,因此社会保障措施被视为对资本主义的平衡措施。
相比之下,美国的文化传统把个人自由和市场力量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强调个人责任,担心过度的社会福利会扼杀市场机制。
三、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的启示欧美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有着鲜明的特点。
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十分完备,涵盖范围广,被视为是相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有效支出。
相对而言,美国的福利政策较为薄弱,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险,政府承担的职责相对较少。
奥巴马的白宫内医改第二集观后感
![奥巴马的白宫内医改第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e6871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7.png)
奥巴马的白宫内医改第二集观后感《奥巴马的白宫内医改第二集》是一部极具触动力和深度的纪录片,通过深入剖析奥巴马执政期间的医疗改革政策,揭示了美国医疗系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感医疗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理解。
首先,本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医保问题的复杂性。
在观看过程中,这部纪录片详细讲述了奥巴马医疗改革政策的初始设想以及实际操作过程。
通过介绍政策制定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我认识到改革的实施要面临各种困难和阻力。
例如,医保计划的实施涉及到巨额资金的投入以及影响人们利益分配的问题,这使得改革过程变得极具挑战性。
通过了解政策制定者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困难,我更加理解了为什么医疗改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政府和民众。
其次,本片还展示了美国医疗系统面对的巨大问题。
在纪录片中,展现了许多民众因无法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得到合理治疗的真实案例。
这使我深感美国医疗系统存在的失灵之处。
在一个发达国家,无论是社会公正还是人道关怀都应该是医疗系统的基本要求,但在美国,巨额医疗费用导致大量人口医疗服务不均等的问题依然存在。
这个问题的存在让我深为震惊,并进一步坚定了医疗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最后,本片还展现了奥巴马政府在推行医疗改革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
虽然这些成果遭到了一些批评和抵制,但在整个国家争论的过程中,奥巴马政府坚持其医改政策的信念,此举让我深受启发。
不论医改的进程如何艰难,政府应当始终坚持其改革的初衷,为民众健康福祉而努力。
综上所述,《奥巴马的白宫内医改第二集》深入描绘了美国医疗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意识到医保问题并非轻易可解,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理解,以寻找能够全面解决医疗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在未来得到更好的解决,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可靠的医疗服务。
简析奥巴马医疗改革方案
![简析奥巴马医疗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29ce52cc58bd63186bd99.png)
简析奥巴马医疗改革方案2009年12月25日,美参议院通过医改法案,向着奥巴马倡导的“人人有医保”的承诺迈出了关键一步。
对内“医改”,对外“阿富汗”可谓奥巴马上任实施其“新政”的两大主攻方向。
奥巴马对作为“新政”标志性工程的医疗改革,倾注了大量政治资本。
如果医保改革案成功签署,将导致总额2.5万亿美元的美国医疗保障体系实行自1965年以来的最大变革。
如何解读奥巴马极力推动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这个被誉为“四十年来美国参议院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投票”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简要分析如下,供参考。
一、奥巴马医疗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美参议院以60:39票通过的医疗改革法案确定:美国将在未来10年内斥资8710亿美元推动医改,医保将覆盖96%的美国人口,绝大多数美国人必须购买医疗保险,联邦政府对困难群体提供适当补助,规模较大的公司必须为员工提供医保。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该方案将在未来10年中削减联邦政府预算赤字1320亿美元。
该法案加强了对保险业的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必须接受所有申请者;禁止以“先前病史”为由拒绝售保或提高保费,防止缩小报销项目;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提供联邦政府所要求的最低医疗保险组合。
该法案还提出,应压缩老人医疗保险支付给医院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巨额费用;应进行支付方式改革,以按价值付费代替传统的按服务项目和服务数量付费。
(一)医改法案的主要目标这份被称为六十多年来最全面的医改法案主要目标为:全民医保、降低成本、削减赤字。
全民医保即在未来10年内,使医保覆盖面达到总人口的96%。
目前美国医保体系由三部分组成:政府医保、雇主医保、个人投保。
政府医保即部分或全部由政府提供费用的医保,主要包括:联邦医疗保险计划1、联邦医疗援助计划2、联邦儿童医疗保险计划3以及军人及其家属和少数民族享受的免费医疗。
雇主医保是雇主为雇员提供的契约型医保关系,非法律强制。
个人投保由公民个人据己所需进行购买。
为了达到“全民医保”,美新医改方案提出:扩大政府医保覆盖面,要求大多数美国人购买医疗保险, 将雇主医保法律化,联邦政府为无力购买医保的个人和小公司提供补助。
奥巴马医改
![奥巴马医改](https://img.taocdn.com/s3/m/421918d96f1aff00bed51e08.png)
一、医疗改革的背景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
近些年来,批评美国医疗保险体制负面效应的声音越来越多。
尽管美国早已实施了“管理式医疗”的保险模式,但这种号称先进的医疗保险模式,不仅没有能够覆盖全体国民,七分之一国民的医疗风险未能得到任何形式的保险保障,而且导致了那些享有医疗保险保障的人的医疗费用不断上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覆盖不全,公平性差。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健康保险或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国家。
美国政府专门为军人和退伍老兵建立了医疗机构,直接提供服务;专门为老人和穷人的健康风险提供了保险保障。
美国普通居民的健康风险可以通过购买私人健康保险的方式获得保障。
据官方资料统计,目前美国有4400万人享受着政府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的优惠医疗保险“M (医疗照顾制度);有6100万贫困人口享受着“(医疗补助制度)优惠医疗保险;有1.63亿65岁以下的人通过雇佣关系获得了医疗保险;另有1800万人在保险市场上自行购买了医疗保险。
然而,在美国还有4600万左右的人缺乏医疗风险保障。
其比例占美国人口的15%以上,其中80%为工薪家庭。
第二,费用升高,效率低下。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2005年的医疗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人均医疗支出达到6350美元。
相比之下,其他高收入国家同期的这两组数据分别为11.2%和3830美元。
美国的医疗服务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效果不甚理想。
在美国,国民的出生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同期欧洲多数国家。
2006年,美国人的出生平均预期寿命为77.8岁,而同期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意大利等国的出生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9.1、80.6、79.1、79.7和81.1岁。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公布的191 个会员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排行榜,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水平位居榜首。
在是否以病人为中心的反应度指标的排序上名列第7。
美国的医疗卫生总体表现排名在会员国的第37 位,而在健康水平上的名次则位列第72位。
从奥巴马医改看美国与欧洲福利制度差异性
![从奥巴马医改看美国与欧洲福利制度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4faeb137eefdc8d376ee328b.png)
文稿/2010.08◎郑秉文从奥巴马医改看美国与欧洲福利制度差异性日前,经过一年多马拉松式的社会博弈和激烈的政治谈判,美国医改方案终于在众议院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从此,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惟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美国终于“补”上了这一课。
于是,人们不禁会问道:美国从此就变成福利国家了吗?福利国家诞生在欧洲,集中在欧洲,改革在欧洲,甚至成为欧洲国家的代名词,因此,福利国家具有典型的“欧洲个性”。
当然,欧洲既然是福利国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其称为福利社会,但不能反过来,美国已成为福利社会,但不是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也好,福利社会也罢,它们的福利制度均已覆盖了全社会,这是它们一个最大的共同特征。
同时,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
第一,在具有典型“欧洲个性”的欧洲式福利制度中,绝大部分福利项目的提供者是国家,尤其在北欧,从摇篮到坟墓,从医院到医生,几乎所有福利项目的提供者均为国家,即使在自治互助型福利制度中,例如西欧的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尽管提供福利服务的机构不是国家公共部门,国家并没有亲力亲为,但其私法地位与公共服务目标相结合的特殊法律地位决定了它只是公共部门的一个延伸机构而已,从婴儿到老人的所有社会成员均以国民资格为惟一条件而“自动”成为受益人。
与“欧洲个性”相对应的“美国精神”则恰恰相反,由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制度仅仅覆盖了总人口的1/3(仅为儿童和老年人),2/3(劳动人口)则完全由市场机制下的保险公司予以提供并覆盖,他们必须以“购买”的方式才能参保并成为受益人。
本来,奥巴马在一年半之前参加竞选时抛出来的医改方案是扩大国家举办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将其本来覆盖的4500万人扩大到没有任何医保的那4000万人,这意味着奥巴马的改革思路是扩大公共职能范围,提高国家干预力度。
但是,奥巴马遇到了“美国精神”的坚决反对,最终以相互妥协为结局:奥巴马摒弃了扩大国家干预的传统思路,而是沿用目前1.4亿劳动人口到保险公司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市场化思路,如果有人不去购买,就将受到一定的经济惩处,罚款了事。
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f20a83b67ec102de2bd898e.png)
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2010年,美国国会投票通过了《病人保护及可负担得起的保健法案》以及《医疗保健与教育调和法案》,标志着美国开始进入福利国家的时代。
奥巴马政府进行医疗改革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减少每年巨额的医疗保障费用支出,扩大保险覆盖率,让更多的民众都能享有健康保险。
然后受到美国固有的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大宗利益集团的干涉和阻挠,全面健康保险最终由国家型转向了市场型,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合作保障全体公民。
虽然,奥巴马总统的改革有所让步,但是其改革的一些方向和措施还是值得我国借鉴学习的。
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加之全球老龄化的到来,对世界各国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面对这一局势,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揭开了医改的序幕。
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作用的两个大国,在同一时期内进行医疗改革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和问题是一样的,甚至在对于医疗进行修正时也会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本文从奥巴马政府医改前美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入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背景及动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改革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总结了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述评启示【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847.12;F842.6【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引言10-141.1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1.2文献综述11-131.3研究方法与思路13-141.4创新之处142医疗保险相关理论14-172.1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概述14-162.2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理论16-172.2.1福利经济学162.2.2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16-173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述评17-363.1奥巴马政府医改前美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简介18-273.1.1美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18-193.1.2美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19-243.3.3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24-273.2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背景及动因27-323.3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内容与评价32-363.3.1扩大医疗保险覆盖率,健全补偿机制32-333.3.2加强法律强制力,规范保险“三方”行为33-343.3.3节约成本,降低无效率费用的支出34-353.3.4提高健康保险效率35-364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述评36-494.1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36-384.2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体系38-454.2.1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结构38-404.2.2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管理体制40-424.2.3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基金的筹集运营42-454.3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内容评价45-494.3.1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医疗费用的影响45-464.3.2医疗保险公益性受到挑战46-474.3.3医疗保险的在保障过程中的效率问题47-495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改革的适应性分析49-565.1中美两国社会医疗保险实施影响因素的比较49-505.1.1中美政治经济因素的比较495.1.2中美社会文化因素的比较49-505.2奥巴马政府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对我国改革的启示50-565.2.1群体分类优化医疗卫生服务515.2.2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51-525.2.3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法规和监督机制525.2.4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建立新型补偿机制52-535.2.5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管理型竞争”机制53-545.2.6大力推动医疗技术的革新以及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54-56结论56-57参考文献57-61致谢61-6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2-6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从罗斯福新政到奥巴马医改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从罗斯福新政到奥巴马医改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4646daa1c7aa00b52acb4b.png)
从罗斯福新政到奥巴马医改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事实上,自从 20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保障模式就地位和意义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与欧洲社会保障模式并列的资本主义福利模式。
(1)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的结果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进入大萧条时期。
在罗斯福之前的胡佛总统信奉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始终认为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因此联邦政府并没有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而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如马里兰州,1902 年颁布了美国第一个《工伤赔偿法》,1916 年颁布了规定工人工作时间的《亚当孙法令》等。
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政府必须改变胡佛总统实行的政策。
而罗斯福本人则是一个新自由主义者。
在他执政后,美国国会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并拨款 5 亿美元作为各州实施紧急事业救助的资金。
然而,以工代赈和直接救济保障等模式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1935 年,美国国会在人们提出各种社会保险方案的影响下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这是世界第一部以社会保障为内容的全面性法律,规定了社会保险包括下列 4 个方面内容:1.养老金;2.失业保险;3.老年保险;4.对盲人、需赡养的儿童和其他遭遇不幸者的救济。
法案致力于减少财政的负担、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新政”是经济危机的结果,它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但覆盖范围仍不够广,它的受益者主要是中产阶级、农民和那些有组织的具有优势的城市工薪阶层中的白人,黑人、印第安人的遭遇仍然很悲惨,他们深受种族歧视、失业、贫困的折磨。
(2)20 世纪 60 年代“伟大社会”计划——社会运动的助推“伟大社会”计划开展的背景是老人、黑人、单亲家庭的女性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南部诸州大约 80%的黑人依然生活在通过地方性立法(吉姆克劳法)和恐怖主义白人暴力强制施加的种族隔离制度之中,当时有大量的黑人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并采取较为激烈的暴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1461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4.png)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政府对于社会经济弱势群体的关爱与支持。
不同的国家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有着不同的倾向与偏好,本文将比较分析一些典型的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措施,并探讨其优点和缺点。
一、挪威的社会福利制度挪威以其全面而慷慨的福利制度闻名于世。
挪威政府通过高税率和强大的社会保障系统,确保了每个公民享受医疗保险、失业救济金和养老金等基本福利。
这种全面覆盖的福利制度使得挪威的社会保障水平非常高,保障了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平等。
然而,挪威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高税率和大量的福利支付给政府带来了巨大负担,给国家财政产生了压力。
而且,有人担心过于慷慨的社会福利可能会削弱人们自主努力的动力,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二、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相比挪威的全面福利制度,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更为部分化和有选择性。
美国政府并未提供全民医疗保险和全民福利,而是通过政府补贴和私人机构的参与来实现。
这使得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更加灵活,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此外,美国重视个人责任和自助努力的理念,强调人们应该依靠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然而,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福利依赖于私人机构,导致福利覆盖面不够广泛,一部分弱势群体可能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
此外,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富人与贫穷人之间的福利差距较大。
三、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部分方面与挪威的类似,但更加注重提供公正且可持续的福利。
德国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机制提供医疗保险、失业救济和养老金等福利。
这种社会保险机制要求德国公民在工作期间缴纳保险费,以确保他们在需要时可以受到相应的援助。
然而,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随着德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社会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挑战。
其次,德国福利制度在纳税人之间的负担分配上并不十分公平,高收入者的纳税率偏低,而低收入者相对较高。
浅析奥巴马医改
![浅析奥巴马医改](https://img.taocdn.com/s3/m/39ea9f3158fb770bf78a55bc.png)
一、奥巴马医改方案提出的前提(一)、20世纪中期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为了缓和当时社会存在的阶级矛盾,保障民生稳步发展,维护社会秩序,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医保制。
同时期,美国伴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快速从一个依赖手工制作的农业国过渡到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市场经济逐渐演变成美国经济运行的核心,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显露。
为了维护经济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美国开始将改革的重心逐步转移到社会保障方面,其中,医保的改革尤其具有代表性。
1、医改首倡者罗斯福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候选人竞选纲领中率先提出建立全国性医疗保险制度的主张,后来,因为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简称AMA)的强烈发对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世纪末,美国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市场机制过度强调效率第一、竞争为上的弊端逐步成为阻碍社会稳定的不安分因素,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以政治稳定为前提的,为了维护经济的持续发展,罗斯福开展“新政”改革,并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险法》。
该法案以增进社会公共福利为宗旨,通过初步建立联邦老年救济金制度,为一部分州的老人、盲人、被抚养的以及残障儿童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女幼儿的保健、公共卫生以及失业补助法的能够实行做出合理的安排。
这无疑给大萧条一记重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恢复,政府开始以“领头羊”的身份干预经济包括福利的开支和调整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此外,该项法案也成为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依据,并开创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
2、医改开拓者肯尼迪、约翰逊60年代初期即肯尼迪执政期间,政治民主运动席卷美国,当时社会反响比较剧烈的是“向贫穷开战”的口号,这也预示着“福利社会化”的到来。
奥巴马医改介绍
![奥巴马医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61cdc5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b.png)
奥巴马医改介绍一、奥巴马医改主要措施(一)增加医疗可及性1.增加财政投入让符合医疗照顾计划处方药条件的老年人获得回扣,鼓励老年人参保,向老年人提供免费的疾病预防服务,实施自愿性长期护理保险。
提高医疗援助计划(medicaid)对初级医疗服务医师的资金投入;对州立儿童健康保险计划投入预算外资金。
2013年9月10日,美国卫生部宣布拨款250万美元,用于帮助农村地区的美国人参加医疗保险。
获得这些资金的是那些与农村医疗相关的组织,每个单位获得2.5万美元,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医疗保险计划的好处、资格条件及各州可以获得的计划情况。
这些组织包括大学、医院以及农村的非政府组织。
2013年12月11日,美国卫生部拨款5 800万美元,用于全美1 157个医疗中心帮助未受保的美国人参加医疗保险。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政府援助的种种努力,包括延长医疗中心工作时间,雇用临时性的员工。
到2013年12月为止,医疗中心已经在全美9 000多个注册点开展了服务,帮助了2 100万美国人。
2013年12月,美国卫生部拨款5 000万美元用于帮助社区医疗中心建立或扩大对精神患者的医疗服务。
这些社区医疗中心可以用这笔基金雇用精神医师,提供额外的精神医疗服务。
2.加强对私人医疗保险管理医疗保险竞争加剧,而且选择机会增加。
根据卫生部的报告,消费者平均有53个保险计划可供选择,而且往往有数家保险公司可供选择。
保费比原先预计的低了16%,95%的受访者表示保险下降了。
近年来,由于医疗保障改革,保费一直在下降。
2014年,医疗保健计划的保费仅比2013年增加1.64美元,总保费为32.60美元。
99.1%的符合标准的美国人参加了该保险。
自从《平价医疗保险法案》通过以来,医疗保健计划的保费已经下降了9.8%。
美国医疗保障增加保险公司责任:要求所有的医疗保险公司对所有人销售医疗保险,不论该人是否有严重疾病,而在过去有的公司不愿为危重患者投保。
对超额完成控制医疗成本任务的保险计划给予回扣。
浅谈奥巴马医改
![浅谈奥巴马医改](https://img.taocdn.com/s3/m/139963c7c1c708a1294a440a.png)
析 了美 国 医 改 的主 要 内容 及 存 在 的 问题 以 期 对 我 国 医改 对
深入 提 供 借 鉴 。
关键词 : 医改; 奥巴马; 美国
最先进 , 医疗资源最丰富 , 民众 的平均健康 水平 和医疗质 量 却相 当低 , 2 0 0 8年人 均寿命仅 列世界第 2 7位 。据统 计 , 美
二、 奥 巴马 医改 的 内容
奥 巴马医改 的核 心是 2 0 1 0年 通 过并 获得 法律 认 町的 《 患者保护与合理医疗费用法案》 。主要 内容如下 :
3 .美 国人 口中有约 1 5 %的人 没有参 加任何 健康保 险 。 虽然美 国每年 在 医疗保健 方 面 的投 入很 高 , 但仍 然有 超过
4 0 0 0万 人 ( 全国人 口 1 5 % 以上 ) 没 有 医疗 保 险 。究 其 原 因 , 主要 是 由于 美 国 的 医 疗 保 险 并 非 强 制 参 加 , 同时 , 对 于 一 些
医疗 诉 讼 。 出于 保 护 自 己免 于 不 必 要 的 医 疗 纠 纷 ,减 少 因 诊 断错 误 而 引 发 的诉 讼 , 美 国 医 生 会 尽 可 能 多 的 对 患 者 进
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有健 康保险 。美 国现存 的医疗保 障体 制
种医疗保障体制由于缺乏统一协 调管理 , 导致 医疗 服务市场 逐利性 目标扩 张 , 造 成 了极大 的资 源浪 费和严 重 的公平 缺 失 。因此 , 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已经成为美 国亟待解决的重
美 国健康保健的主要 问题是许多美 国人没有健康保 险 , 而许多 比美 国人均收入低 的国家 和地区 , 如加拿 大 、 台湾及
奥巴马医改计划
![奥巴马医改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85ef34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3.png)
奥巴马选举时提出的政纲三大议题之一
内容摘要
奥巴马医改计划,这位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选举时提出的三大政纲之一,终于在2010年3月得 到了国会的通过。这一改革的目标,是为那些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公民提供医疗保障。 初看起来,这个法案似乎仅仅是在成立公营医疗保险,管制私人市场转保,由私人健保转到公营 健保。然而,深入探究,大家会发现,这个法案的真正野心远不止于此。 现在,这个法案建议的,是限制美国全民购买医疗保险,不容许保险公司以疾病等借口对受保人 拒保,或擅自增加保费。这无疑是对整个保险行业的深度改革,也是对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保障 的强有力保障。 你瞧,这就是奥巴马医改计划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保障方案,更是一个对整个社 会制度进行深度改革的伟大尝试。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总统的伟大,不在于他做了多少事,而 在于他能为人民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能为这个社会带来多少正面的改变。
内容摘要
在这一点上,奥巴马总统做到了。他的医改计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总统形象。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他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 因此,当我们回顾奥巴马总统的医改计划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评价一个医疗保障方案,更是在评 价一个总统对人民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热爱。这就是奥巴马医改计划的真正价值, 也是它对我们的启示。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191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对德国总理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40年前提出的改革表示赞同,从而想要通过新的医疗保险政策。但这些政策由 于其后辈——1913年起担任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反对未能得以实 施。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如何?比欧洲国家更好还是更差?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如何?比欧洲国家更好还是更差?](https://img.taocdn.com/s3/m/b72d6e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c.png)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如何?比欧洲国家更好还是更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尤其是与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相比。
许多人认为美国的福利制度不如欧洲的先进,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情况,以及它与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异同。
一、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1. 养老保险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和私人保险组成。
社会保险是从工资与薪金的总收入中扣除的,而私人保险则是个人自愿购买的。
虽然社会保险制度相对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对于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者来说,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就更为困难。
2. 医疗保险美国的医疗保险主要由医保和医疗救助两部分组成。
医保是联邦政府支持的全民医保制度,而医疗救助则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医药救助,但是这些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医保的等待时间较长、医疗救助的资助标准不够公平等,导致人们对其评价并不高。
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美国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福利制度,失业者可以获得财政补贴,并且在寻找新的工作上获得一些帮助。
但是,失业保险只能提供短期的救济,在失业者的失业时间过长时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二、美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欧洲国家的异同1. 养老保险相比欧洲国家的养老保险,美国的制度更加依赖私人保险。
而在欧洲国家,养老保险是政府的一项基本福利制度,国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缴纳公共养老保险。
2. 医疗保险欧洲国家的医保制度相对完善,政府投入比例较高,因此医疗资源比美国更充分。
且基本医保覆盖率也更高,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获得维护健康的基本服务。
3. 失业保险相比较欧洲国家的失业保险,美国的失业保险救助金少、救助时间短,而欧洲国家的失业福利制度有比较完善和长效的救济方式,能够帮助失业者渡过难关。
三、总结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与欧洲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方面,美国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经验做得更好。
但是相较于欧洲国家,美国的财政投入更少、更注重市场经济和私人保险,这也许是导致两者制度差距的主要原因。
奥巴马“医改”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奥巴马“医改”的政治经济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e4853543b3567ec102d8a0e.png)
奥巴马“医改”的政治经济学解读经过一年多马拉松式的社会博弈和激烈反对,美国医改方案日前终于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
美国医改进程曾遭到美国人的激烈反对,引起全球关注。
人们一定会非常奇怪:其他国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示威都是为了反对削减福利项目,向国家要求福利制度,为什么美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总统为他们建立全民医疗制度却反倒得罪了他们?此前,国内有媒体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美国人反对奥巴马医改的医疗体制原因、社会原因、政治原因、历史原因,见仁见智,比如,认为美国医疗费用太高,承受不起;认为医改触动了诸多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反对;认为医改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等等。
但是,更为深层的原因似乎更加玄妙。
奥巴马“医改”的目标是什么?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的国家,没有任何医保的美国人多年来维持在5000万人左右。
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便提出要为5000万人建立起医保制度。
那么,美国的医疗制度是什么样子?美国的医保制度有三个:第一个制度是“老年医疗保险”,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基本保险制度,年轻时参加并按月缴费,到65岁退休时才开始享受待遇。
“老年医疗保险”分为“住院保险”和“门诊保险”两个部分,其中,“门诊保险”又分为B和D两部分,B部分包括门诊、出诊、家庭护理和老年人与残疾人的医疗,D部分指药物保险部分;此外还有一个C 部分,可供参保人员自愿选择,只要参加C部分即通过与“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签订协议的方式,便可享受私人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
截至2008年12月底,“老年医疗保险”覆盖人口为4520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3780万,残疾人740万;只有22%的参保人与“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签订了享受私人医疗机构服务的协议。
就财务可持续性来说,美国“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在发达国家中是最好的制度之一:截至2008年年底,“老年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高达3810亿美元,并全部存入财政部特殊账户,用于购买国债投资,没有任何市场化投资。
关于奥巴马的医改政治
![关于奥巴马的医改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487288c4aaea998fcd220e91.png)
关于奥巴马的医改政治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中,曾向美国人民作出了许多许诺,医疗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于它是美国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政治角逐的焦点之一。
美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人均寿命也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
因为种种原因,这一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通过进行医改,奥巴马实现了克林顿努力去做,却以失败告终的事情,实现了一项突出的政治成就。
历史背景在美国建立全国性健康保险的思想最初是一个叫做美国劳工立法协会的团体于1915年提出的,其在一些州议会提出保险议案的努力不成功,但却引起了关于全国性保险的争论。
1935年,当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时,回避了医保问题。
罗斯福总统也想在社会保障法中包含某种全国性保健条款,但也认为美国人民还没有思想准备,这种想法不会受欢迎。
杜鲁门总统重提全国性医疗保健,企图将这一思想融入他的公平政治项目,但不成功。
然而,在这一时期,老年人口开始特意争取全国性医疗保健。
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期间,1960年,通过科尔一密尔斯法案,设立了对老年人的医疗资助项目,使州政府有权为某些病人提供资助,联邦政府提供配套资金。
但有些州没有参与或厉行这一法案。
1962年,在约翰・肯尼迪执政期间,众议院捐税委员会讨论了为65岁及以上老人提供医院和护理费用的金一安德森议案。
虽然,该委员会没有通过这一议案,但12比11的接近票数显示政界态度的转变。
1964年,随着林登・约翰逊当选总统,民主党在国会两院都占据了压倒性多数,众议院捐税委员会变得更加同情健康保险改革。
1965年7月30日,约翰逊总统签署了社会保障法案。
这一法案开创了美国政府为老年人和穷人提供医疗保险的历史,整个过程是民主党中的政治新自由主义政治派别与以共和党为代表的保守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政治角力。
然而,美国走向全民医保的进程却落后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
二战后,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实行了全民医保。
在其他国家,社会福利如何?与中国相比有何异同?
![在其他国家,社会福利如何?与中国相比有何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7a8150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3.png)
在其他国家,社会福利如何?与中国相比有何异同?1.欧洲的福利体系欧洲的福利体系主要是由国家提供服务,而不是靠个人缴纳保险来获得福利。
欧洲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儿童教育等社会福利方面给予很高的重视,这些服务通常免费或者收取很少的费用。
不同于中国政府主要注重城市居民的福利,欧洲福利覆盖的面更为广泛,政府会提供教育、医疗等福利服务给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所有人群。
2.美国的福利体系美国的福利体系则不同于欧洲,美国是直接或间接提供保险服务,以便个人能够自行选择服务。
比如说,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
同时,美国政府对于福利制度的投入和管理相对较少,导致美国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和深度较欧洲国家较小,不同阶层的人们享受福利的程度差异较大。
3.日本的福利体系日本的福利体系则可以说是三种模式的结合,既有政府主导提供服务的模式,也有个人自行选择保险的模式,而且政府与企业也会共同承担一部分负担。
日本福利覆盖面较广,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救济和社会救助等福利服务。
4.中东地区的福利体系中东地区相较于欧美更为注重传统文化与宗教,福利制度多建立在私人组织或者慈善机构上,也有分配一定比例的国家财政支持,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沙特阿拉伯,该国的福利体系主要以利益部族为主,即政府向沙特阿拉伯王室和一些民间租赁的群体进行提供。
5.总结综合来看,欧洲国家相较于其他国家,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和重视度较高,保障的面更为广泛,而美国则更侧重于个人在保障方面的责任,中东地区也有着自己的特色,重在私人组织和政府财政的分摊。
中国的社会福利大力推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在公司退休、医疗保险等方面还有优化空间,但是值得肯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加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以此来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从罗斯福新政到奥巴马医改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从罗斯福新政到奥巴马医改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c57d16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2.png)
从罗斯福新政到奥巴马医改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曾舒珩
【期刊名称】《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既能体现公平又能促进效率、既能提高社保水平又能不增加政府负担的
社会保障制度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保障制
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变化,70年代后期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欧美国家面临着福利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亟待改变。
近年来,奥巴马以医改为突破口,力图完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然而受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制约,面对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与削减政府开支这对矛盾,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曾舒珩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7
【相关文献】
1.从罗斯福新政到奥巴马医改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2.美国促进就业的联邦立法对我国的启示——以罗斯福新政和奥巴马新政为例
3.从奥巴马医改看美国与欧洲福利
制度差异性4.美国奥巴马政府新医改法案及启示5.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5月第3卷第5期
・医改评论・美国福利社会与欧洲福利国家之辨析———奥巴马医改述评
郑秉文3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 100007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22982.2010.05.001
A com para ti ve ana lysis between Am er i can welfare soc i ety and European welfare st a te———com2 m en ts on O bama hea lth care reform
ZHEN G B ing2w en
Institute of L atin Am erican,Chinese A cade m y of Social S ciences,B eijing100007,China
日前,经过一年多马拉松式的社会博弈和激烈的政治谈判,美国医改方案终于在众议院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从此,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美国终于“补”上了这一课。
半个世纪以来,学者和政客们对福利社会的共识就是社会保险的诸多项目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或说基本实现了全民保障。
从这个特征来看,只要美国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那么,在养老、失业、工伤、生育、残疾等其他所有社保项目早已实现了应保尽保的前提下,美国从此就变成福利国家了?本文认为,美国昨天不是福利国家,今天实行了全民医保也还不是福利国家,并且,离福利国家还相差很远,充其量,我们可以称之为福利社会。
“福利社会”与“福利国家”完全是两回事。
福利国家诞生在欧洲,集中在欧洲,改革在欧洲,甚至成为欧洲国家的代名词,因此,福利国家具有典型的“欧洲个性”。
当然,欧洲诸国既然是福利国家,就可以将其称为福利社会,但却不能反过来,美国已成为福利社会,但却不是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也好,福利社会也罢,他们的福利制度均已覆盖了全社会,这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特征。
但同时,他们之间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第一,福利项目的提供者不同。
在具有典型“欧洲个性”的欧洲式福利制度中,绝大部分福利项目的提供者是国家,尤其在北欧,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所有福利项目的提供者均为国家,即使在自治互助型福利制度中,例如西欧的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尽管提供福利服务的机构不是国家公共部门,但其私立法人地位与公共服务目标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公共部门的一个延伸机构,所有社会成员均以国民资格为唯一条件而“自动”成为受益人。
与“欧洲个性”相对应的“美国精神”则恰恰相反,由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制度仅仅覆盖了总人口的1/3(儿童和老年人),大多数劳动人口则完全由市场机制下的保险公司覆盖,他们必须以“购买”的方式参保并成为受益人。
奥巴马在一年半之前参加竞选时提出的医改方案计划扩大国家举办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Medicare)的范围,覆盖没有任何医保的4000万人,这意味着奥巴马的改革思路是扩大公共职能范围,提高国家干预力度。
但是,奥巴马遇到了“美国精神”的坚决反对,最终以相互妥协为结局:奥巴马摒弃了扩大国家干预的传统思路,沿用目前1.4亿劳动人口到保险公司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市场化思路,如果有人不去购买,将受到一定的经济惩处。
第二,筹资渠道不同。
欧洲式福利国家的融资渠道主要来自税收,人人享受统一的免费医疗待遇,
1
3作者简介:郑秉文,男(1955年2),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保基金投资和企业年金等。
E2mail:zhengb w@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M ay2010,Vol13No15
与工资收入水平和纳税多少没有关系。
相比之下,美国福利社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个人和企业双方共同缴费,医疗待遇水平的高低与购买产品的品种与多寡具有高度相关性。
欧洲式福利国家的高福利必然导致高税收,而美国医疗保险本来就属于私人部门(除老年和贫困群体以外),并没有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
于是,在欧美之间便出现两个明显区别。
一是欧洲福利国家的税收水平非常高,而美国则较低。
欧洲税率最高的意大利为64%,德国和法国均为59%,加拿大52%。
相比之下,美国的税率仅为40%,在发达国家中属于低水平行列。
[1]二是由于福利刚性等原因,欧洲福利国家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且效率越来越低。
欧洲福利国家不得不大幅削减福利水平,有些国家改革效果较好,但在很多国家,福利改革则频频引发社会的广泛抵制,甚至引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和社会骚乱。
在福利社会的美国,由于福利水平适中,福利项目来源的多样化和福利制度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瘦身”改革不是很多,改革比较顺利。
此外,欧洲福利国家的高税负和高福利导致劳动供给减少,失业率高、社会流动性较差、职业隔离和社会排斥现象严重。
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平均失业率在5%左右,还不到欧洲的一半,社会流动性强,职业隔离和就业路径等指标也好于欧洲。
第三,美国的福利社会是一个福利供给多元化、既有国家提供又有市场提供的混合型福利供给制度,并且,市场供给的覆盖率占总人口的2/3,而欧洲的福利国家则是一个国家单方提供、市场作用很小的国家医疗福利制度,如北欧90%的医生受雇于国家(公立医院),而美国90%的医生则受雇于市场(私立医院)。
[2]
鉴于上述分析,即使美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美国仍然仅是一个福利社会,而不是一个福利国家,这就是欧式与美式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
换言之,尽管人人都被医保覆盖,但是,欧美之间的区别在于:强制性+私人保险公司=美国福利社会,即市场机制主导着美国福利社会;相反,强制性+国家医疗保险=欧洲福利国家,即国家干预统治着欧洲福利国家。
限制和反对国家干预,最大限度地保持市场机制在医保制度中的作用与地位,这就是一年来“美国精神”对抗奥巴马医改的深层原因,也是“美国精神”和美式福利制度的特质所在。
10年前的《里斯本议程》中,欧洲福利国家努力提高竞争力,追赶美国福利社会。
那么,美国补上全民医保这一课,打造福利社会,是否意味着在追赶欧洲福利国家?就国民福利的结果而言,欧美均可实现人人皆福利,人人皆社保,殊途同归。
但是他们实现人人皆福利的路线图则不完全相同,效果也不尽一致,效率(质量)也必定存在差异性。
尽管美国医改方案通过的最终版本与奥巴马上任前的医改方案相去甚远,尽管美国福利社会远不是欧洲福利国家,但是,美国政府补上全民医保这一课之后也为美国社会带来沉重代价,民意测验显示,美国民众态度已完全分裂为两派,赞同和不赞同医改法案的比例大约各占一半。
政府与社会的博弈过程可被视为美国福利制度的嬗变进程。
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案》和1974年通过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都经历了长达多年的社会辩论,反对者众,辩论激烈,例如,《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从1962年肯尼迪政府开始酝酿到1974年最终通过并生效用了12年时间。
在美国,每一次福利“增肥”都会导致一个社会分裂。
但是,美国福利社会还是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此次美国全民医改方案的通过从一个侧面显示,以美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势力也好,以欧洲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也罢,美国的福利增肥趋势与欧洲的福利瘦身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似乎存在着某种规律,那就是,人类文明社会似乎存在某种趋同趋势。
参 考 文 献
[1]Prescott E C.W hy do AmericansWork So M uch More Than
Eur opean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 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2004,28(1):2213.
[2][丹麦]考斯塔・艾斯平2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
世界[M].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0204206 修回日期:2010204230]
(编辑 何 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