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d17a92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0.png)
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一、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产生背景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以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为导火线,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
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
新自由主义适应这一需要,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学者又称新自由主义为新保守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在与凯恩斯主义的论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政治经济领域内,它拒绝国家的干预和控制;在社会福利领域内,它反对福利思想的传播和福利国家的构建,主张通过自由市场机制和个人的自我负责来取代长期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借以减轻国家的负担,激发个人的进取精神。
二、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代表人物1、哈耶克(1)个人简介哈耶克(1899-1992)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
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
1938年加入英国籍。
(2)主要思想首先,提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他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
银行信贷的扩大刺激了投资,一旦银行停止信贷扩张,经济就会由于缺乏资本而爆发危机。
其次,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
他把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的出现归罪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再者,哈耶克一直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经济,认为社会目标是个人目标的总和,社会目标不能抑制个人目标。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47e82f1910ef12d2bf9e709.png)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一、新自由主义概述1、新自由主义的来源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长期以来,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
其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情况为: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密尔顿·弗里德曼;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等人;此外还有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2、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历了两次战后最深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而凯恩斯主义者却提不出有效对策,从而使他们信奉的经济思想陷入危机,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各种流派已经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准备迎接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的挑战。
伴随着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这一现象叫做“新古典复兴”。
其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基础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型危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反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会抬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
第四讲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讲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202eeb2195f312b3169a587.png)
第四讲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自由主义的(Liberalist)社会福利思想是西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流派。
在社会福利领域,传统的自由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典主义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穆勒(John Stuart Mill)以及格林(Green Thomas Hill)、霍布豪斯(Hobhouse Leonard Trelawny)等人的思想。
而在当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家中,举自由主义大旗者当以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与弗里德曼(Mildun Friedman)为代表。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举“反集体主义”大旗,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认为人的自由是不可侵犯的权利。
自由主义对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之福利的影响体现在:对制度化的社会福利持否定态度,主张实行剩余式(residual)的社会福利,极力推行志愿主义(Voluntarism),并突出市场与职业福利的作用。
一、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亚当·斯密、穆勒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说是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典型。
他们关于自由的观点深深影响了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社会问题是个人责任的结果,它的解决当然应该依靠自己而不是社会和政府。
政府应承担有限的职能,对社会问题进行有限的干预。
他们的思想对19世纪前期的济贫制和19世纪晚期的社会保险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出版。
在福利思想上,亚当·斯密一直是自由主义的一面旗帜。
(1)自由放任的经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贯穿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主线。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f1f75c34028915f804dc222.png)
的价值判断中, 自由是居于首位 的, 是最蕈要和
最可 宝贵 的。 而关 于平 等 , 耶 克认 为 “ 有 在 一 般 性 法 哈 只 律规 则和一 般性 行 为规 则 下 的平 等 , 是 有 助 于 才
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 系。新 自由主义
的经 济思想 和政 策 主 张表 现在 社 会 福 利领 域 , 可
水平的下降, 从长期看, 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政 策存在着缺陷。 新 关键词 : 自由主 义 ; 新 福利 思想 ; 策 实践 政
中图分 类 号 :0 14 F6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7— 74 20 )6— 0 3— 6 10 93 (06 0 0 1 0 自由主 义者认为 , 会 福利 是 国家控 制 和 下 涉个 社
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来 , 自F 主义 在 西 方 兴 新 f 1
起并在政治经济领域 占据 了主导地位 , 构成 了该
时期 一个 重 要 的理 沦范 式 。新 自由主 义在 政 治
人 自由的一种隐蔽手段。通过福利 的供给, 国家 逐步 转变 成一个 无 所 不能 的控 制 者 ; 过 福 利 的 通
自由的唯一平等 , 也是我们能够在不摧毁 自由的 同时所确保的唯一一种平等” 因为世界本来就 。
以概括为反对福利 国家理论及 其政策实践。新
收稿 日期 :0 6一 8— O 2 0 O 3
基金项 目:S P资助项 目( G E一12 0 EC BU 3 05—1 ,0 20一 8 I C 9 100 C 一A D O) 作者简介 : 马晓强 ( 92~) 男 , 17 , 陕西旬 邑人 , 士 , 博 主要研究方 向为 区域经济学。
Vo.2 . 1 4 No 6 De .2x6 c 【】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24afa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d.png)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思潮,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调节社会和经济活动。
其社会福利思想强调市场的有效性,主张让市场自发地提供公共福利,而不依赖于政府的干预。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最早由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于20世纪40年代发起,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得到广泛传播和实施。
他提出,个体自由和自主选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市场机制能够根据供求关系自动调整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福利效益。
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和市场失真。
因此,它主张减少政府的规模和干预,推动市场的自由化和私有化,以增加经济效率和创造力。
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和利益,通过竞争激发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选择和机会,但并不承诺结果的平等。
它将个体的责任和自由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主张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来追求成功和富裕,而不依赖于政府的救济。
它认为,通过个体的竞争和自主选择,社会将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机会,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提升。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承认,市场存在局限性和失灵现象,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纠正。
它主张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有限的角色,主要是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市场的透明度和制度的稳定性。
政府应该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同时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并建立社会安全网以应对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
然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有人指出,市场并不总能够实现最优福利分配,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公平。
此外,新自由主义忽视了环境和公共品的价值,过分强调个体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的福利。
还有人认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导致了经济的不稳定和金融危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修正和补充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例如,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福利体系,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的问题。
新自由主义思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思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66c845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2.png)
新自由主义思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崛起,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了近几十年来的主流政治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市场经济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自由,主张减少政府干预,提倡市场竞争。
其中包括了对社会福利的思考和重新定义。
本文将从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新自由主义对社会福利的理念是以个人自由和财产权为核心。
新自由主义认为,个人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而国家的干预会限制个人的自由权利。
因此,社会福利政策应该以保护个人财产权和个体自由为前提。
其次,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可以提供最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他们认为,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促使企业提高效益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
因此,新自由主义主张将市场经济视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来源,而不是通过政府的纳税和再分配政策来实现。
第三,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应该通过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来实现。
他们主张通过减税和降低政府开支来激发经济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们认为,就业是解决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因此,社会福利应该以就业为核心。
然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理念可能会导致资源和财富的不平等。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机制会使得优势企业越来越强大,而较弱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
这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增加社会不公平现象。
其次,新自由主义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人自由,新自由主义对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有所忽视。
这可能导致一些弱势群体无法获得基本的社会福利,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此外,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存在着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由于新自由主义强调经济增长和利润追求,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成为了难以避免的问题。
这给社会带来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6bb7a2aaaea998fcc220e6a.png)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社发-10-社工-2郑梦苑哈耶克和弗里德曼都坚决捍卫自由市场机制在协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哈耶克社会福利观1、有限度的保障与绝对的保障哈耶克分析了弱势群体的产生过程。
由于地方社区中的生活纽带断裂了,又由于高度流动和开放的社会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人与特定群体之间不再有紧密的联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在蒙受不幸的情况下再指望从这些群体中得到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不应当由于目光短浅而不通过增加收入的途径,而是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法去救治贫困。
主张实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
在他看来,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就是应对遭受市场影响的弱势群体的反抗的有效手段。
但也有先决条件,即只有证明他存在这一需要,他才能有权享受这一最低福利。
因为这个思想他提出了有限保障和绝对保障,前者是大家都能获得的,是为了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的保障;后者是不也能让所有的人都得到,是为了魔种社火水准的保障,是一个人或集团相对于其人或集团的地位保障。
2、社会保障政策选择在市场之外提供保障而让竞争自然进行且不受阻挠。
一方面,必须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方式。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本身的提供也应体现出竞争原则,他强烈反对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垄断行为。
对社会保障的资源及时性进行评估。
给个人责任的发挥留下空间。
各种新方法自发产生且迅速发展,多种多样的实验都会进行,这些都肯定会找到解决当前一些紧迫问题的新答案。
弗里德曼社会福利观1、负所得税的主张弗里德曼认为负所得税就是划定一条收入线,收入高于这条线的人,高处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向政府交税;低于这条线的人,差额部分按一定比例从政府得到补贴。
而这个政策好像现在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实施。
各国都是想透过这个方法来调节贫富差距。
而按照他自己的理解:第一,他可以使公共基金集中用于穷人;第二,他将贫穷的人当做认真尽责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当做无能、受国家保护的人来对待;第三,他使穷人有自助的动力。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47e82f1910ef12d2bf9e709.png)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一、新自由主义概述1、新自由主义的来源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长期以来,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
其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情况为: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密尔顿·弗里德曼;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等人;此外还有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2、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历了两次战后最深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而凯恩斯主义者却提不出有效对策,从而使他们信奉的经济思想陷入危机,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各种流派已经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准备迎接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的挑战。
伴随着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这一现象叫做“新古典复兴”。
其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基础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型危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反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会抬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95522906bec0975f465e218.png)
简述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是在与凯恩斯主义的论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政治经济领域内,它拒绝国家的干预和控制;在社会福利领域内,它反对福利思想的传播和福利国家的构建,主张通过自由市场机制和个人的自我负责来取代长期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借以减轻国家的负担,激发个人的进取精神。
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英国和美国分别实施了社会福利改革,短期内在减少社会福利开支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从长期看,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政策存在着缺陷。
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化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表现在社会福利领域,可以概括为反对福利国家理论及其政策实践。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社会福利是国家控制和干涉个人自由的一种隐蔽手段。
通过福利的供给,国家逐步转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控制者;通过福利的获得,个人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与自由。
新自由主义者坚信自由高于一切,而公平和公正仅仅是自由的附属品。
平等仅仅是一种规则和过程的平等,而非最终结果的平等,自由社会能够向个人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机会但不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而且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不平等,这个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平等激励着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体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西方经济以及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交替选择的历史。
当国家干预过度导致经济停滞不前时,自由放任主义便成为医治政府失灵的首选良方,当经济中自由主义的因素过多导致市场无效时,国家干预便成为矫正市场失灵的主要措施。
因此,新自由主义作为战后国家干预主义的批判者,其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合理性。
但是,新自由主义理论也包含了诸多不足与瑕疵。
新自由主义的福利观及英国实践-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
![新自由主义的福利观及英国实践-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69d20519e8b8f67d1cb9db.png)
新自由主义的福利观及英国实践-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新自由主义简介西方存在着New Liberalism 和Neoliberalism 两种新自由主义,前者称为新自由主义,后者称为经济新自由主义。
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经济新自由主义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在此之前,需要区分Neoliberalism 和New Liberaliam.New Liberalism 涉及、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它旨在揭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带来的非正义和,试图缓解贫富差别和阶级对立。
[1]New Liberalism是对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批判,也有学者认为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Neoliberalism 与New Liberalism 存在两方面的不同:一是范围的不同,Neoliberalism 是一种经济学理论,虽也涉及到社会伦理观念,但却并没有形成涉系统的理论;二是观点的不同,Neoliberalism 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福利国家与集体福利。
经济新自由主义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部分复兴,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的一种再批判。
二、经济新自由主义的福利观20 世纪70 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建立的福利国家暴露出了各种弊端。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新自由主义在与其他理论的博弈中获得了胜利,逐渐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新自由主义者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有:第一,福利国家这一国家形态。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福利国家高水平的福利政策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热情,削弱国家的竞争力,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由此带来的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会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
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只提供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
第二,人为分配财富的合理性。
作为经济新自由主义的代表,认为在市场上进行的财富分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任何想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行为都会侵犯个人自由,阻碍社会的前进。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014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014](https://img.taocdn.com/s3/m/7d32cf3787c24028915fc3c1.png)
第六章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一、自由主义(一)自由主义的源流●.自由主义的不同理论取向: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1)消极自由●个人自由或选择的绝对性。
自由应该定义为消极的和受法律保障的,即禁止对私人领域特别是私人财产的干预行为,以避免个人受专横的压迫;同时,个人可以自由地做任何法律和社会规范没有明确禁止的事情。
●(2)积极自由●只有平等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使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在经济上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障个人的收入和生活安全;政治上主张公平的社会正义观。
(二)新自由主义的含义●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与复兴的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的主张:● 1.哲学上:坚持个人主义、消极自由● 2.经济上:提倡市场自由与竞争,反对政府干预与调控;反对社会民主主义和凯恩斯主义● 3.政治上:强调个人的独立与自由,拒绝国家的干涉与控制二、新自由主义的理念●(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个人自由与生俱来,不可剥夺●个人有权利按照自己的判断设定自己的追求目标与实现手段,只要不伤害到他人●个人优先于社会●个人具有理性思考能力●(二)反功利主义的个人权利论●个人权利不能被集体的目标或效益所否定●(三)对经济不平等的辩护●私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是个人自由的唯一坚实基础●反对人为改变市场竞争的结果●(四)限制国家的作用●国家是“必要的恶”,是用来保障个人自由的手段●必须限制国家的作用第二节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哈耶克代表作:《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1929)、《价格与生产》(1931)、《资本纯理论》(1941)、《走向奴役之路》(1944)、《致命的自负》。
●一、自由主义的成功与衰退●(一)英美的古典自由主义(进化论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的首要性,强调要用法律来保护个人,使其免受任何专断强制;法律下的自由、法律下的政府●(二)欧陆自由主义(唯建构论型自由主义)●个人理性的绝对性;试图通过理性重新建构社会制度。
第七章--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七章--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765df4376a20029bc642d73.png)
积极的自由
• 代表人物或思想:边沁,罗尔斯,功利主义 • 观点:反对社会不平等,主张社会正义。在他们
看来,只有平等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使 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 表现:经济学上的表现就是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 障个人收入和生活安全;在政治学上的表现就是 主张公平的社会正义观。 • 正是这些鼓吹积极自由主义的思想,与社会民主 主义思潮一起 ,对推动现代社会福利的发展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 • “只有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
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权利,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 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 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独裁 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会有全权控制我们。”
哈耶克(1899-1992)
哈耶克的理论体系
一个自由的社会如何可能?
哈耶克的自由观
“自由即这样一种状态,其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 强制(coercion)被减少到社会所能达到的最低 限度。” “自由的前提条件在于,个人拥有某些确定的私 域,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有一些情势是他人不能 干涉的。”
哈耶克的自由观
1、自由仅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对自由的侵 犯也仅来自人的有意识的强制。 2、一个人是否自由,与他可选择的范围的大小没 有关系。 3、自由并不等同于政治自由。 4、民族的自由不等于个人自由。 5、个人自由与人的知识、理性无关。
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 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曾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 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 莱堡大学教授等。1938年加入英国籍。1974年与瑞典经济学 家缪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有《货币理论和 经济周期理论》《物价与生产》、《资本纯理论》、《通往 奴役之路》、《法律、立法与自由》、《货币的非国家化: 共存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等。
第七章:新自由主义
![第七章:新自由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ac7f20e2bd960590c67748.png)
第七章:新自由主义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
它秉承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以个人自由或权利为核心概念,针对社会民主主义和福利国家发展中的问题,重新阐述自由主义的哲学——社会价值观,形成一股强劲的思想运动和政治思潮。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一)自由主义诸形态对于自由和平等两个目标在自由主义价值体系中的顺序与地位的分歧造成了个人自由与社会平等两种不同的偏重,因而导致了不同历史时期自由主义两种对立的理论取向:(1)消极的自由:强调个人自由和选择的绝对性,自由应该定义为消极的和受法律保障的,禁止对死人领域特别是私人财产的干预,以避免个人受专横的压迫,个人可以做法律和社会规范没有明令禁止的任何事。
消极的自由强调保护个人自由比追求社会平等更重要。
(2)积极的自由:反对社会不平等,主张社会正义。
只有平等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使每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催生了功利主义)(二)“新自由主义”的含义:不同于20世纪初期英国的“新自由主义”。
Neo-liberalism,是复兴的自由主义之意,包含着经济学上的新自由主义和政治学上的新自由主义。
前者是针对社会民主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等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而进行攻击的现代自由放任主义。
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是相辅相成的。
二: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一)凯恩斯主义面临的挑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步攀升(二)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经济全球化(三)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四)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经济发展速度变缓,福利支出巨大。
(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加原因:(1)失业率增加,失业保险或失业救济的费用增加;(2)人口老龄化;(3)家庭结构变化,单亲家庭增加,家庭补贴的增加。
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首要性;新自由主义者大都坚持消极的自由观。
第六章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六章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e3f05dab9f3f90f76c61b4b.png)
第六章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教学目的:了解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新自由主义的哲学观点与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新自由主义的哲学观点与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新自由主义的与自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
它秉承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以个人自由或权利为核心概念,针对社会民主主义和福利国家发展中的问题,重新阐述自由主义的哲学一社会价值观,形成一股强劲的思想运动和政治思潮。
对当代西方乃至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共识遭到普遍质疑的情况下,新自由主义也以其强大的思想渗透力侵入到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各个领域,主导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成为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主流。
在社会福利领域,新自由主义的福利理念对西方社会福利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从经济自由主义的立场反对福利国家的自由放任主义,也有从政治伦理价值观的角度主张平等的自由的社会正义论,还有鼓吹个人责任和自由、反对国家干预个人生活的权利正义论。
这些理论反映了新自由主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思想混乱的状况,但同时也使我们看到,新自由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它自身并不是一种统一的思想。
在自由主义的旗号下面,不同的思想家把他们的自由主义观点同其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结合,在思想取向上表现出各自明显的特征。
因而,在对待社会福利的问题上,新自由主义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倾向。
本章所介绍的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就是包括了不同思想取向的理论。
在本章的第一节,主要介绍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基本情况和它的意识形态特征,在第二、三节里,我们主要介绍以哈耶克、弗里德曼和布坎南为代表的经济学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社会福利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而对新自由主义在政治学理论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则放到第四节来讨论。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新自由主义的有关思想是在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其他新右派的思想一起流行起来的,但是,其中有的思想观点是在70年代提出来的,而有些思想观点则是在社会自由主义思想、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居于主导地位30—40年代就提出来了,只是由手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潮流更多的是关注社会平等和分配的公正性问题,而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则是非常地“不合时宜”,因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新自由主义思想阐述及其对福利思想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思想阐述及其对福利思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1c566f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4.png)
新自由主义思想阐述及其对福利思想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思想阐述及其对福利思想的影响新自由主义继承和延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内核,同时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三个代表人物,即哈耶克、弗里德曼、布坎南。
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政治和经济理念基础上的,可以说他的社会福利思想恰是其政治和经济理论的体现。
他认为自由就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性状态。
”哈耶克指出,在社会经济领域引入一定程度的计划性是必须的,但是,这种计划性不能代替竞争占据资本主义经济调节手段中的主导地位。
哈耶克认为保障有两种,有限度的保障与绝对的保障。
他还认为市场带来的资源分配和财富分配是公正和有效的,而任何人为的财富分配要求都会导致社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平等只能是机会平等,而非财富分配上的平等。
对于养老制度,他认为政府因其政策不当造成的通货膨胀对养老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问题的解决不能通过强制性制度安排来解决。
哈耶克区分了失业的不同类型及原因,他认为失业救济制度不仅无济于失业问题的解决,相反倒成为加剧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强烈反对全面的失业救济制度。
哈耶克并不完全反对强制性保险。
他认为,某些意外事件个人无法防范其后果,政府采取减轻灾祸的公共行动无疑是正当的,它与维护个人自由也无必然冲突。
他认为,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应是为防止出现赤贫而提供适当保障,这种保障应在市场之外提供,竞争要自然进行而不受干扰。
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以其经济学和社会哲学为基础而产生,而他的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理论又以自由为出发点,倡导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珍视自由和权利。
弗里德曼十分重视自由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生活的地位和作用。
他指出,政治自由意味着一个人不受其他人的强制性的压制,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利的集中,国家的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我们的自由。
为了保护我们的自由,政府是必要的,通过政府这一工具,我们可以行使我们的自由,但是,由于权力集中在当权者手中,政府也有可能成为自由的威胁。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33d7b363169a4517723a37a.png)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社发10社工2班马倩 10200428 哈耶克认为社会保障是个相对概念,不能在过于绝对的意义上理解社会保障,因而他将社会保障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限度的保障,另一种是绝对的保障。
哈耶克认为绝对的保障对自由具有很大的威胁,在他看来这种保障忽略了个人在市场竞争中所应担负的责任。
他还认为这种保障通过政府的强制性权力给予某些个人或特殊群体,不但损害了个人自由而且还损害了市场的效率,所以政府凭借自己所拥有的强制性权力只能提供有限度的保障。
在哈耶克看来,根据一种先入为主的公平观来平均分配收入的制度,显然是与“自由秩序”不相容的。
当然他的社会福利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主张在社会保障中引入竞争机制,在提供服务时要尽可能的消除政府的这种排他性权力,即一些服务能由市场提供的就应该引入到市场中来,以市场化的方式提供,也就是说主张社会保障的个人私有化等等。
哈耶克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复兴以来,其关于社会福利的思想迅速在各个国家广为流传。
面对经济障碍西方福利国家纷纷开支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在改革中逐渐认识到个人责任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性,哈耶克及其所倡导的发挥市场效率和个人责任的理论主张正好顺应了这种需要。
哈耶克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撒切尔政府时期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而且对美国的社会福利改革以及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社会福利改革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5d19bad25fbfc77da369b109.png)
关于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通货膨胀的压力;税收较重; 老人应发最低限度津贴和适当津贴,而不论个人的实际需要 和贡献;养老保险演变成为一种政治工具;政治家为换取老 年选民的支持不断提高养老金许诺;由于较高的退休金还会 鼓励人们提早退休。
一、新自由主义的定义、发展历程(续) 2、发展历程
分期 背景 主张
哈耶克、米塞斯与波兰经济学家兰格 关于经济计算问题的大论战。新自由 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创立时期 (1)自由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20C192 过渡;(2)俄国十月革命、苏 维埃政治和计tr划经济建立 0-30S) 冷落与雕 琢时期 反大危机引致国家干预的兴起 (20C193 0-70S)
哈耶克对于福利国家的批判
—他认为福利国家不仅违背了自发秩序,违反了自义原则,而
‚所有保证‘公正’分配的努力,必然导致把市场的自发秩序变成一个 组织,或换言之,变成一种极权主义秩序。‛ ‚干预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强制行为,它‚始终是一种不正义的行为; 干预必然会干扰整个秩序并阻止整体秩序之各个部分进行相互调适的行为, 而自生自发的秩序正是以各个部分的相互调适为基础的。‛‛
‚以往使文明能够成长起来的,正是人们对市场的大量人为的力量的 服从。没有这种服从,文明就不可能有发展;通过这样的服从,我们才能 够每天协助建立某种比任何人所能充分了解的还要伟大的东西。‛—— 《通往奴役之路》第193页。 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而在非市场经济中则内 在没有自由可言。也就是说,自由是一种市场选择的自由。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 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 系和政策主张。 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并且通过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称于世;‚华盛顿共识‛ 的形成与推行,则是新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嬗变为国际垄断 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
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要素:个人主义、对私人财 产权和自由市场的推崇,尽可能的限制国家或政 府的作用的政府主张。
1.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 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 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一种以 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 表现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 主义等形式。
✓ (2)基本观点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 会,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斯大林的 共产主义,都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 。
计划经济不仅仅是没有效率的,也必然是 不自由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 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 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 是至关重要的。
➢ (1)古典自由主义 ➢ (2)新自由主义
第二节 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
(一)哈耶克生平与学术 ➢ 1.哈耶克(1899-1992)奥地利裔英国经济
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于奥地 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 科学博士学位 。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 。 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 、奥地利经济周期 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 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1938年加入英国籍。
➢ 2.哈耶克的主要思想
✓ (1)提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他认为经济 周期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 。银行信贷的扩大刺激了投资,一旦银行 停止信贷扩张,经济就会由于缺乏资本而 爆发危机。
✓ (2)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 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 的干预。他把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的出现 归罪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① 在经济领域:对民主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等 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而攻击的新自由主义。
② 在政治领域:对社会民主问题和所谓的极 权主义进行攻击
✓ (2)政治上的自由
围绕权利和平等而展开讨论 ① 平等自由主义 ② 权利自由主义
二、新自由主义的背景
1.凯恩斯主义的挑战 2.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 3.社会结构的变化 4.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
2.反功利主义的个人权利
➢ (1)古典自由主义:天赋人权(自然权先 于法律权)
➢ (2)功利主义:一切权利都是法律赋予的
➢ (3)新自由主义:从“个人权利”的角度, 论证自由的必要性,但批判功利主义。
3.对经济不平等的辩护
➢ (1)古典经济学:主要强调政治权利平等, 经济权利平等遵循私人财产的保护与市场 原则。
的《法律、立法和自由》
➢ 4.《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
✓ (1)评价
这本书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出版,哈耶 克称要将这本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 义者”读一读。该书的第50周年纪念版本 则由米尔顿·佛利民(另一名诺贝尔奖得主 )撰写序言。《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是对 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 中最著名、而又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二)有限度的保障和绝对的保障
哈耶克的自由观:自由不取决于其环境中 其他选择的机会和范围的大小,而仅取决 于他能否按他自己的决定和计划形式的可 能性。即自由意味着没有强制
➢ 1.与哈耶克自由概念相混淆的三种自由
✓ (1)政治自由 ✓ (2)内在自由 ✓ (3)做我想做的事情的实质能力
➢ 1.自由主义的起源: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说。
“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 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 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 “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 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 产。”( 洛克:《政府论》)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 的社会福利思想
学 习 内容——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 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社会正义与个人权
利的争论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
一、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
(一)自 由主义诸形态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 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认同个人自由与个人选 择。
✓ (3)哈耶克一直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 经济,认为社会目标是个人目标的总和, 社会目标不能抑制个人目标。而社会主义 贬低人的个人目标,而遵从于社会的目标, 限制了利己的动力。计划经济中的集中决 策没有市场经济中的分散决策灵活,所以 社会主义不可能有高效率;而且社会主义 违背人性 ,计划经济导致政府集权,是 “通向奴役的道路”。
➢ (2)福利国家
➢ (3)新自由主义:对经济不平等的辩护是 针对福利国家的经济平等观。
4.必须限制国家的作用
自由主义对国家的观点:国家是必要的的,没有 国家,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就不能得到保障;但是, 国家是用来保障个人自由的手段,其职责就是保 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所以国家又必须是 受限制的。
➢ 2.古典自由主义 ✓ (1)亚当·斯密 ✓ (2)大卫·休谟
➢ 3.现代自由主义的价值目标:自由与平等
✓ (1)消极自由:强调个人自由或选择的绝 对性,保护个人自由比追求社会公平更重 要Hale Waihona Puke (代表诺齐克、亚当·斯密、哈耶克)
✓ (2)积极自由:反对社会不平等,主张社 会正义。(代表边沁、罗尔斯)
✓ (4)他还反对西欧社会民主党和英国工党 的社会改良措施。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西 方国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1974年他与瑞 典经济学家缪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奖。
➢ 3.哈耶克著作
✓ 1944年《通往奴役之路》 ✓ 1960年《自由秩序原理》(《自由宪章》) ✓ 1973、1976、1979年先后出版了三卷本
(二)“新自由主义”的含义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再 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
➢ 1.20世纪初的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
➢ 2.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 (neo liberalism):“新近的、现代的、 复兴的”自由主义。
✓ (1)经济学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