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合集下载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作者:常纪文来源:《中国报道》2018年第06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3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实施大部制改革,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体制基础。

近日在京召开的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一个涉及资源、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大会,可以说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在全国形成强大生态文明共识基础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攻坚期也是重大机遇期。

也是到了我国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自然生态保卫战,为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好发展和执法、统筹好环境保护目标设定和提质增效进程,实现共同提升是新阶段必须解决的几个大问题。

首先,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六大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二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村庄规划的要点

村庄规划的要点

村庄规划的要点村庄规划是指对农村地区进行合理布局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个良好的村庄规划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环境,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庄规划的要点,包括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规划的目标村庄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环境,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实现村庄的合理布局,提高农村的空间利用效率;2. 保护和修复农村的自然环境,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3.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4. 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5. 保护农村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促进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规划的原则村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性原则:规划应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和利益;2. 综合性原则:规划应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实现多方面的协调发展;3. 可行性原则:规划应具有可行性,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实施;4.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应注重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 参与性原则:规划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农民的广泛参与。

三、规划的内容村庄规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农村各个区域的用途,包括农田、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等;2.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求;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以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4. 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农田的保护、水源地的保护、生态景观的规划等,以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5. 经济发展规划:包括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等经济方面的规划,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6.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包括农村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生态文明六项原则的内容

生态文明六项原则的内容

生态文明六项原则的内容
生态文明六项原则通常是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六个基本原则,包括:
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3.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 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调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5.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调要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6.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趋势,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这六项原则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遵循。

理论文章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十大原则”

理论文章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十大原则”

理论文章美丽乡村建设须遵循“十大原则”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

为了顺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证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下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十大原则”。

第一,以生态为基础。

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改善水体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只有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以农民为主体。

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通过农民的自愿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和受益者。

第三,以产业发展为核心。

乡村建设需要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村的发展动力。

第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

乡村建设需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改造,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

只有改善基础设施,才能提高农村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

第五,以文化传承为支撑。

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乡村成为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场所,提升乡村魅力和吸引力。

第六,以社会管理为保障。

乡村建设要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

要加强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社会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第七,以制度建设为引导。

乡村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要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第八,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乡村建设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应用,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第九,以教育培训为支持。

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要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让农民学有所教、学有所用。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计划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题目及答案(之一).pdf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计划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题目及答案(之一).pdf

2020年包头专技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计划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题目及答案(之一)单选题1.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5%B.1.5%~1.8%C.1.8%~2%D.2%~3%2.()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3.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0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5.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主要依靠的是()。

(1.0分)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6.()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1.0分)A.1986B.1987C.1988D.19897.()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8.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0分)A.十九大B.十八大C.十七大D.十六大9.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

(1.0分)A.发展低碳经济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D.发展共享经济10.()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

(1.0分)A.室内空气污染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C.混合型污染D.特殊型污染11.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

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

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是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实现。

以下将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八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护环境优先原则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将环境保护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推动绿色发展,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原则资源是有限的,节约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应当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三、坚持自然恢复原则自然具有自我修复和再生的能力,生态文明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依靠自然力量,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和恢复,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

四、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宝贵财富,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应当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五、坚持全民参与原则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培养,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公众对环境事务的认知和责任感。

六、坚持社会协同发展原则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个领域的协同合作和整合资源。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应当形成合力,加强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

经济的发展必须符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能牺牲未来的利益。

应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坚持全球合作原则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应当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了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遵循以下七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村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形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根本生活来源。

因此,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收入水平。

第二个原则是坚持农村多元化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发展,还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要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个原则是坚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要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个原则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乡村振兴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又需要市场的推动。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产业扶持和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乡村振兴。

同时,要鼓励农民和企业家积极创业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五个原则是坚持全民参与和共建共享。

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建共享。

政府应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与合作,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社区建设,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同时,要注重农民的权益保护,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让广大农民真正从乡村振兴中受益。

第六个原则是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

乡村振兴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

第七个原则是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培养和引进农村创业人才,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村多元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全民参与和共建共享、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的原则,才能实现新时代农村的全面振兴。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坚持哪些原则农村生态环境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首要原则。

这意味着在规划农村发展、引进项目和开展生产活动之前,就要充分考虑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规划新的农业产业园区时,要提前评估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避免因盲目开发而破坏生态平衡。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问题,不能忽视或拖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污染的危害降到最低。

比如,对于农村的污水排放,要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对于农业面源污染,要推广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二、生态平衡,尊重自然农村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在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要保护农村的生物多样性,不随意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滥采滥挖野生植物。

同时,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利用。

比如,在山区农村,要合理规划森林采伐,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要科学规划水利工程,保障河流的生态流量,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还要尊重农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特色。

不盲目追求城市化的建设模式,保留农村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让农村的生态环境与农村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统筹规划,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整治。

要将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农村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如下: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生态优先保护。

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保护农村的生态资源,推进生态农业,建立绿色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动力,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培育乡村创新人才,激发乡村创新活力。

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要实施积极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

六、坚持政策引领和市场化运作。

政策引领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七、坚持国际合作与交流。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完成的任务,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进入农村领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模式,推动乡村振兴的国际合作与发展。

这七个原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只有在坚持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生态环境优先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基础,因此必须保护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要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培育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农民参与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依靠农民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因此要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同时,要注重发挥农民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农民在农村建设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四、农村土地利用原则新农村建设要遵循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农村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农田、林地、草地、水域等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

同时,要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五、基础设施建设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公共服务均等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农村地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场所,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相等的公共服务。

七、产权保护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产权保护的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1. 综合规划,注重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原则是进行综合规划,注重产业发展。

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特点和资源禀赋,制定全面、长远的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同时,要聚焦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增加值。

这将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乡村经济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2. 人才引领,注重教育培训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个原则是人才引领,注重教育培训。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支持,因此要注重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农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同时,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和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和综合素养。

3. 基础设施,优化农村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三个原则是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农村环境。

乡村振兴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以提升农村的生产、居住和生活条件。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营造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

4. 共享发展,注重社会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第四个原则是共享发展,注重社会保障。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确保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

这包括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同时推动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平等化,让农民享受到公平和合理的社会保障。

5. 生态宜居,注重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五个原则是生态宜居,注重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护好耕地资源;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确保农村的生态环境宜居。

6. 政策支持,注重政府引导乡村振兴战略的第六个原则是给予政策支持,注重政府引导。

政府要出台有利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以促进农村创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乡村振兴的统筹和引导,推动相关部门、行业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合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一,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分类指导。

各地区的发展特点、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存在差异,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振兴策略和政策。

不同地区的规划和指导应相互融合、有机衔接,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

第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注重生产方式的和农民素质的提升,推动农业从传统型向绿色、智慧型转变,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三,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吸引城市劳动力和资本流入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互利共赢。

第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放在首位。

要强化生态保护,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向生态友好型转变,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系统,建设美丽乡村。

同时,要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第六,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要建立健全农村振兴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要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保障。

还要加强对乡村振兴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人心共同推动农村振兴的实施。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科学规划、全面发展、城乡融合、农民增收、生态优先和政策支持的基本原则。

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态文明建设可是大事一桩!谁不想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中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这些原则背后的深意。

1. 尊重自然1.1 适应自然首先,咱们得懂得“尊重自然”这块。

想想看,老天爷可不是随便好欺负的,咱们得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比如说,种树时不妨多看看周围的生态环境,别瞎种一堆不适合的树种,这样只会让大自然“翻白眼”。

咱们应该像老一辈人说的那样,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1.2 保护生态再者,保护生态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觉得,环保就是放着不管,结果越放越乱,最后自己反而受害。

比如,水源保护得好,咱们喝水才有保障,这不是自作聪明,而是明理的表现!说到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咱们自己的家园。

2. 节约资源2.1 珍惜每一滴水说到节约资源,首先想到的就是水了!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家里一开水龙头就能流出清澈的水?这可不能视作理所当然哦!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那简直就能为环境贡献一份大力气。

就像在街上捡到一块钱一样,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最后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2.2 节能减排另外,节能减排也是个大话题。

咱们现在生活中用电的地方真是无处不在,关掉那些不必要的电器,就像给地球减肥一样,效果杠杠的!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光盘行动”。

大家都知道,吃饭时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干净,不仅省钱,还能减少浪费,真是一举两得嘛!3. 可持续发展3.1 绿色经济现在啊,很多人谈到经济发展就一脸兴奋,但如果这种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绿色经济就是强调经济和生态的双赢,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想想看,如果我们未来的生活都是在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中,那岂不是生活得意气风发,心情也随之飞扬?3.2 社区参与最后,社区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文明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

我们可以在社区里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大家一起动手清理环境,种种花草,搞搞绿化,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邻里关系,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儿!说不定有一天,咱们的小区就会成为“环保模范”,那多有面儿啊!结语总之,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就像是给我们生活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点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点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点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的六点原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提升为国家战略。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原则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以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六点原则。

一、以人为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把人放在首位,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珍视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资源节约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往往不可再生。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倡导节约资源的理念。

这包括节约能源、水资源、土地等各种资源,并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

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原则之一。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世代的需求。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注重长远规划和战略,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五、全面协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整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注重全面协调。

这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并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来实现各种资源的平衡利用。

六、法制保障法律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基础。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法制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严格执法来确保这些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结语以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六点原则。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普遍意义。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让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注重农村地区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本文将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七个原则。

第一,因地制宜。

乡村发展的基础是农村地区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禀赋。

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计划和政策,落实具体措施,从而更好地发挥当地的特长和优势。

第二,统筹兼顾。

乡村振兴工作必须将农业、乡村经济、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纳入考虑。

不能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需要。

要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就需要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需求,确保乡村的全面发展。

第三,产业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产业,要发挥其比较优势,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要支持乡村的非农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四,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土地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第五,基层自治。

乡村振兴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不能简单从上级层面对农村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而是要通过提升农村基层自治水平,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

第六,创新驱动。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引导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要积极支持乡村创业创新,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

第七,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地区的事情,也是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

要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乡城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的原则

乡村振兴的原则

乡村振兴的原则
乡村振兴是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其原则是:
1.生态优先: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
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好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营造宜居的乡村环境。

2.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农村现代农业发展。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城乡产业融合,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和乡村品牌。

3.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乡
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

要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推动农民参与农村发展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4.乡风文明:乡村振兴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传承
乡村文明风尚。

要注重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农村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治理有效: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治
理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以上原则为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需要各级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合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

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向

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向

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发展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村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向,以期为农村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村是国家的基础,农业是农村的核心。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保障粮食安全是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农村发展规划应当注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农村发展规划还应注重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农村发展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农村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农村发展规划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发展规划还应注重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民发展能力农村发展规划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民发展能力。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村发展规划应当注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

农村发展规划应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

同时,农村发展规划还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发展规划应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村发展规划应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农村发展规划还应注重推动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互补性和协调发展。

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农村发展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的原则。

政府在农村发展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同时,农村发展规划还应注重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新时代绿水青山生态文明思想战略解读

新时代绿水青山生态文明思想战略解读
赢全球观。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由此确立。 当前,这一思想成为我们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最高准则。
生态文明
1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
新时代 新思想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性
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 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时代 新思想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内涵和六个“新”
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六大原则。
原则
1 2 一是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放在首位,明确提出
二是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思想来处理发展与
通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
保护的关系,加快形成有利
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
新时代 新思想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内涵和六个“新”
新2035 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
目标
• 第一步:确保到 2035 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 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
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丽中国。
新时代 新思想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内涵和六个“新”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答案1、()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1、0分)A、五大B、六大C、七大D、八大我的答案:D丿答对2、在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 分)A、解决人民群众及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我的答案:D J答对3、x x年10月,党的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1、0 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我的答案:C J答对4、x x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

(1、0 分)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我的答案:A丿答对5、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 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我的答案:C 丁答对6、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1、0 分)A、13°CB、15°CC、17°CD、211我的答案:D答错7、在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

(1、0 分)A、敬畏自然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D、顺应自然我的答案:D J答对8、xx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O (1、0 分)A、四川成都B、重庆璧山C、新疆喀什D、内蒙古呼和浩特我的答案:B V答对9、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0 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我的答案:A丿答对10、XX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要制止简单套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模式来推进城乡“同质化”的乡村建设,坚持生态文明观的乡村规划建设原则,提高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这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度业务交流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中提出的要求。

在题为《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学术报告中,仇保兴从机遇与挑战、经验与教训、问题与成因、对策与模式、方法与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对策,与规划界的专家们交流探讨了生态文明时代与乡村建设这一学术界和实践者们都感兴趣的新课题。

仇保兴在报告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开展的,面临着如何实现有序健康的城镇化、生态环境的退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粮食和基本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务农劳动力过度流失等许多挑战。

但同时也迎来了如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碳汇林的大规模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猛发展的“农家乐”、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推广与复兴等许多新机遇。

这些新的机遇是在构建生态文明的框架之下,重新考虑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解决思路所带来的,也是构建我国整体健康发展的生态屏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已经实践了两年,在此过程中,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二是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片面追求“新形象”;三是盲目地进行牲畜的集中养殖,片面地进行人畜分离;四是盲目进行城乡无差别化的能源系统建设;五是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我国传统封建文化中的“为民做主”、“替民办事”,扼杀了农民创业自信心和民主意识的提高;决策者以城里人所拥有的东西才是现代化的,才是优越的;片面追求政绩和偏好“大工程”、大规模生产的习惯性思维;片面理解“城乡二元经济”,盲目追求“一元化”;片面追求GDP,忽视农民真实富裕程度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仇保兴在分析了各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利弊后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与城市差别化发展,从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生态文明观的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第一,村庄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加以保护。

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
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那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第二,乡村生活与生产在土地利用和空间的适用上的混合是一种有效率的存在。

不顾农村的特殊性,机械地应用城市规划、工业文明的牧师改造农村、农业,只导致失败。

第三,乡村居民的生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环境的健康。

维持干净的水、土壤、生态良好的生态系统应成为乡村规划的主要目的。

村庄周边的区域对农民资源的供应能力、与农业农村的生态共生能力和废物吸收分解能力是限定的,乡村规划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的承载力”。

第四,农民的心理健康是来自于对社区的认同感、友好感和安全感。

村庄的设计、建设、整治应该保留和传承他们熟悉的传统文化场景。

村庄的建设和规划要尽可能地向历史学习,尊重与保护村庄的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特征以及与自然特征的混合布局相吻合的文化脉络。

这不应该仅仅成为城市规划师参与村庄整治建设的守则,也不仅只是村庄整治的重要内容,而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吸引人的、农家乐基地的一个主要的方法。

第五,乡村生态的循环链、乡村生活与生产混合等特点必须加以完整细致的保护。

尽可能应用小规模、微动力与原有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适用性”环境保护技术和能源供应方式,而不能盲目照搬城市大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或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新技术”。

第六,村庄的“建成区”往往叠加在比它大几十倍的农田之中,规划应列明管制重点。

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不一样,村庄与自然环境是共生的,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村庄的生存发展环境。

仇保兴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村庄的整治,首先要明确“三先行”的工作方法。

即乡村整治规划的编制先行;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先行;自下而上明确整治建设的重点先行。

其次要设立村庄整治的底线。

即不劈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拆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筑,不破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风貌,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截弯河道。

再次要建立四种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乡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改造维护的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统一规划、各方参与、城乡联动、持续帮扶的长效机制。

三是建立从规划、整治、管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协同机制。

要通过乡村规划的编制实施,把规划、建设、整治和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地进行安排,而不能零敲碎打。

要通过规划来捆绑各个渠道的资金和物资,投到农民最需要的公共服务项目中去,而不是“天女散花”或者体现部门的政绩。

四是建立长期稳定的以奖代拨的城乡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