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端午粽》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课文内容,掌握故事主要情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带有适当的情感表达。
3.能理解端午节和端午粽的来历。
4.能够朗读节选课文并能够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理解。
二、教学准备1.课文《端午粽》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小组练习材料。
4.学生绘画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通过简单的谈话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和端午粽的相关信息。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课文学习(15分钟)1.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整合小组答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第四步:课文练习(15分钟)1.学生进行个人朗读练习,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自由绘制端午粽的图像,展示给同学。
第五步:拓展活动(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端午粽,体验端午节氛围。
2.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小短文。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准备,确保课堂活动流畅进行。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
3.对学生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反馈1.结合学生的表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2.收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结语通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希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端午粽的故事,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
(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教师反思: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
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米”和“真”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
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正确书写“午”“豆”“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
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时间与课前准备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传统佳节导入新课1、做个小游戏:小吃货猜节日。
游戏:小汤圆、圆又圆——元宵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反过来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读题:端午粽。
(1)课题里有两个新偏旁,谁认识?(2)粽子吃过了吧,想一想:粽为什么是米字旁?3、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设计意图:揭题小游戏,创设“节日与美食”的情境,不仅为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在语境中学习了生字“午”,认识本课两个新偏旁。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音。
(1)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
出示:总 ?米 ?间分 ?豆 ?肉带 ?知 ?据 ?念(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3)开火车读。
(4)赛跑齐读:生字全躲到粽子里了,快把它们叫出来!3、学写生字“豆”。
(1)你还知道哪些豆?老师也带来几种豆,认识吗?蚕豆 ?红豆 ?毛豆豇豆(2)小豆子大变身,变成了什么?(3)读儿歌,记住“豆”。
毛豆短,蚕豆扁,红豆圆圆像两点,豇豆长长托上面。
(4)师边说儿歌边范写“豆”,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生字“豆”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通过各种豆的巧妙组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4、咱们快去听这个故事,一起走进端午节。
5、指名分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6、我们读着读着,脑海里一定还留下了温暖的画面:(出示三幅图)师: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生:煮好一锅粽子师: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生:咬一口粽子师:临走时还生:装一小篮粽子设计意图:统编教材对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能找出课文中的信息。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粽》的故事内容和背景。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情节。
4.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活动。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创作和表演活动的引导和指导。
难点1.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表达课文内容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音响设备、教案、活动道具等。
2.学生准备:课文复述或朗读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问答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课文《端午粽》,唤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合理安排提问,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 活动一:《端午粽》简短表演(20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表演课文中的一个片段。
2.引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情节,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4. 活动二:自由创作(20分钟)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由创作,可以是续写故事、画画或做手工等形式。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创作,增加表达机会。
5.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作业布置1.复述《端午粽》故事。
2.完成课文中的习题。
3.完成创作任务,并展示给同学。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公开课的教学,学生对《端午粽》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次教学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1.课文以儿童的口吻,以家庭过端午节吃端午粽的事由,向学生介绍了端午粽的由来、样式、色香味等,实际是一篇说明文。
课文贴近生活,能很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这个中华传统习俗。
2.课文长句子较多,学生正确朗读有一定困难,且读好长句子是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应安排教学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落实。
学情分析: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要通过学生实践尝试,然后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不但要培养学生不读破句的能力,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感。
切不可采用范读简单的模仿来达到目标。
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找动物。
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
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5)词语填空读课文。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端午粽》的内容,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背诵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教案、黑板、粽子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让学生谈谈他们知道的端午节和粽子有关的知识。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解释生字和句子。
2.请学生跟读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引导他们理解课文主题。
第三步:学习活动(20分钟)
1.学生分组,表演课文。
2.学生绘制端午节和粽子相关的图片。
第四步: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简要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粽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课堂延伸
1.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制作粽子或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2.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端午节和粽子的视频资料。
六、家庭作业
1.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背诵关键句子。
2.鼓励学生向家人介绍端午节和粽子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端午粽》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
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4、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交流。
(课件问题)(二)分段学习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制作和风俗。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懂得尊重传统文化,珍惜传统节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
•难点: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端午节的习俗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整理好课文内容,准备好教具和教辅材料。
2.指导材料:准备好图书、图片或视频材料,以便展示介绍端午节和粽子的相关知识。
3.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端午节氛围,布置相关装饰品。
4.其他准备:为学生准备粽子的实物或图片,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粽子的形状和制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A. 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B. 学习课文(15分钟)1.跟读课文,学生自读、小组读、整体跟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介绍端午粽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
C. 操作学习(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制作简易粽子,体验制作的过程,加深对粽子的了解。
2.学生齐声朗读端午节习俗,增强记忆。
D. 拓展活动(10分钟)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粽子或端午节习俗的展示板。
2.通过活动加深对端午节和粽子的了解。
E. 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端午节和粽子的感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小感想。
2.教师布置相关阅读内容,让学生继续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端午节和粽子的了解更加深入,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性学习和互动性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学设计的安排,希朿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1、有湿度的碎泥2、粽叶若干、橡皮筋3、范例、课件三、活动过程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
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精选7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精选7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外形和品种,鼓舞幼儿与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主动的回答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力量。
4、培育幼儿英勇、活泼的个性。
5、鼓舞幼儿大胆说话和主动应答。
教学预备:1、故事录音。
2、各种外形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一、引出话题。
T:小伴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知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师也为小伴侣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外形真好玩!二、品尝粽子,并讲解并描述。
1、熟悉粽叶。
T:粽子的外形真好玩,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3、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教学反思:幼儿的爱好特别浓,能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争论的这个阶段,我应当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育幼儿对民族文化感爱好。
3、包粽子的。
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与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加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端午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端午粽》教案教案:《端午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2)了解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情节及故事的含义;(3)能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并准确地朗读课文中的生词。
2. 过程与方法:(1)唤醒学生对端午节的记忆;(2)通过图片、图文结合等形式呈现粽子的制作过程;(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思考故事的含义;(4)通过分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兴趣,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2)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家人间的关爱、互助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的含义;2. 朗读课文,正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的含义;2. 运用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进行自由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用于呈现粽子的制作过程;2. 粽子的实物或图片,用于激发学生对粽子的联想;3. 粽子包装纸或手工纸、颜料、彩纸等材料,用于分组合作活动。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与学生谈论端午节,唤醒学生的记忆。
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端午节,你们还记得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以前过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2. 引入课文主题,介绍故事情节。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端午粽》,它讲的是端午节的一个故事。
你们猜猜故事讲的是什么?3. 引导学生合作,猜测故事的情节。
教师:请你们分组合作,猜猜这个故事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请每个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猜到的答案。
(学生发言)教师:很棒!你们的猜测都很有道理。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看看是不是和你们猜到的一样。
Step 2:讲授(20分钟)1.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大家刚才听了课文录音,有没有听懂呢?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课文的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 端午粽》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 端午粽》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认识端午节的重要意义。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学习《10 端午粽》这篇课文,掌握生字词和句子。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10 端午粽》这篇课文。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庆祝活动。
3. 教学难点•理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10 端午粽》•录音机或电脑播放设备2.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干净整洁,板书清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3. 听录音、朗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
•鼓励学生结对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 课文梳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5. 拓展活动•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示端午节的其他庆祝活动,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节日。
四、课堂评价1. 个人评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端午节和《10 端午粽》的情感小记。
2. 团体评价•学生结合团体表演形式,展示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五、课后作业•背诵课文《10 端午粽》。
•完成与端午节相关的手工制作作业。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以上为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 端午粽》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粽》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故事背景。
2.掌握词汇“端午节”、“粽子”等生词。
3.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端午节和粽子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端午粽》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生词。
2.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1.课文《端午粽》的教材。
2.教具:图片、粽子模型等。
3.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向学生介绍端午节和粽子,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
2)解释课文中生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情景再现
利用图片和粽子模型等教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端午节包粽子的场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端午节的习俗和粽子的制作过程,并分享自己的
理解。
5. 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要点。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短文,并准备下节课的朗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端午节和粽子有一定了解,但在阅读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巩固。
以上是关于《端午粽》这篇课文的教案,希朋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篇课文,同时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爱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教案针对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端午粽》进行教学设计。
该课文是一篇描写端午节习俗的散文,通过介绍包粽子的场景和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节日文化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中描述的包粽子过程,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难点:表达对端午节的情感体会,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端午粽》相关课件及教具。
2.粽叶、糯米、红枣、蛋黄等包粽子所需材料。
3.安排学生带来家中做好的粽子进行展示。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激发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兴趣。
2.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描写的场景。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包粽子的步骤,展示学生带来的粽子并介绍制作过程。
4.情感表达:学生就端午节的意义进行感悟,展示个人表达。
第二课时1.课文导读: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理解更深入。
2.语文拓展:教师扩展介绍端午节的其他传统活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3.创设情境:模拟包粽子的现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4.总结提升:学生分享包粽子的乐趣和心得,点评表达方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但在未来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活动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家长协助,亲自制作粽子,并写下制作过程感受。
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端午节场景,写上甚至新的心得体会。
八、拓展延伸1.组织生动有趣的端午节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文化。
2.邀请当地有名的包粽子师傅来学校现场示范,让学生亲眼目睹。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希望这次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端午节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端午粽》优秀教案设计_《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8篇
《端午粽》优秀教案设计_《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8篇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篇一1、知道粽子的来历和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的乐趣。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1、有湿度的碎泥、粽叶若干、橡皮筋2、范例、课件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2、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三角粽、四角粽、团盘粽等)。
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出示范例: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粽叶)。
在我们的太湖边也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2、师: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3、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边介绍: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评一评谁包的粽子最好,并请幼儿将粽子送到小吃街中开展角色游戏。
《端午粽》教学设计篇二1、认识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并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查找屈原的资料和端午节的习俗。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学生自由说端午节的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自读词语。
(2)开火车检测读词语。
4.检测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要求一字一词。
(2)生字卡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了这些生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了。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课文中“一”的变调。
《端午粽》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三、识记生字,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豆”和“真”要写得紧凑。
“午、真、豆、节”里都有长横。
2.教师范写, 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3.讲评与展示书写。
四、布置作业
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2.学做“粽子代言人”, 向家人介绍推荐粽子。
(2)谁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指名分句读课文。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词语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4)语言训练:补充“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5)自由读第一句话,思考:作者是怎么介绍粽子的?(抓住关键词:包、里面、中间)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外婆包的粽子的花样多)
(2)外婆包的粽子都有什么花样?(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3)读第三句话, 找出一个ABB式的词, 并拓展。
(4)指导朗读长句子。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回答问题: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3)课件出示图片、文字, 了解屈原。
2.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端午粽》,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由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读课文。
(1)听范读,学生认真听并圈出不认识的字、划出难读的句子。
(2)自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展示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师领读生字词。
(2)学生自己读生字词。
(3)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6)齐读第二句话,想想写了粽子的什么?(香味,清香)
(7)自由读第三句话,感受粽子又黏又甜的味道。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回忆课文内容
1.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练读。
2.生字卡片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要求一字一词。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
二、学习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粽子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粽子,范读并正音)你知道哪个节日要吃粽子吗?(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