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应渗透感恩教育
党校思想政治教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党校思想政治教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感恩教育对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学感恩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感恩教育对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在党校思想政治教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呢?一、深化对感恩及感恩教育的认识“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也可说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
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与不幸,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一句话,感恩即善待了自己又快乐了自己。
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大自然对我们有滋养之恩……所以从感恩的内容来看,感恩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感恩父母的教育。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先要提倡感恩父母。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着许多传统美德,尤其在孝敬父母方面留下许多佳话,并有二十四孝图传世,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感恩实践的最大途径.因此,感恩父母是作为感恩教育的最重要内容。
第二、感恩师长、朋友的教育。
师长和朋友都是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人。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在学生阶段建立的和老师以及同学间情感联系是弥足珍贵的,把握好这一阶段,让学生懂得老师给予的这份指导和教育不止是工作,更是融入了其情感与努力的给予过程。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普遍面临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空虚的现象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成为了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课程。
其中,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是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培养他们感恩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以“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过故事渗透感恩教育故事是人类传承和传播价值观的一种形式,是我们获取感知、思考和理解的有力工具。
在思想品德课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生动的感恩故事,如《感恩母亲》、《感恩教师》、《感恩父母》等,并通过细致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感恩的情感。
二、通过活动渗透感恩教育感恩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口头表述,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在思想品德课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感恩主题的活动,如义务劳动、爱心捐赠、拾金不昧等,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刻领会感恩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情怀。
三、通过课堂活动渗透感恩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活动,如“感恩追溯”、“感恩日记”等,让学生通过回忆和记录,发掘生活中的感恩点滴,培养感恩的习惯和感知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感恩的本质和作用。
四、通过课堂布置作业渗透感恩教育老师可以在思想品德课中布置一些关于感恩教育的作业,如感恩主题的读书笔记、感恩主题的作文、感恩主题的绘画等,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好地参透感恩的内涵和意义,形成感恩意识的自觉和习惯性。
五、通过课外拓展渗透感恩教育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开展一些感恩主题的适宜活动。
例如,组织参观福利院、孤儿院等,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人生的不易和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增强感恩之心。
六、通过文化艺术渗透感恩教育文化艺术是一种可以引导情感和认知的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和培育感恩文化的方式。
在思想品德课中,可以选用一些相关的影视、音乐、文学作品,共同探讨感恩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从中体悟和领悟。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1. 引言1.1 引言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感恩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可以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
而在品德课堂中,感恩的渗透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感恩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
只有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中深刻体会并实践感恩的精神,才能真正使他们变得更加善良、正直。
本文将深入探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探讨如何通过品德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以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探究感恩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有通过感恩教育,才能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引言结尾】2. 正文2.1 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品德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感恩他人的帮助。
品德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利己主义盛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只有通过品德课堂教学,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成为有德有才的社会栋梁之才。
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培养未来人才的基础。
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2.2 感恩教育的意义感恩教育在品德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培养。
感恩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交流方式。
通过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他人的帮助与关爱,从而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社会责任感。
感恩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不抱怨不埋怨,包容他人的不完美,感恩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中学政治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研究
中学政治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研究摘要:作为学校道德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感恩教育的实施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感恩教育有很多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政治教学;感恩教育;渗透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来文化积淀的精髓,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品质。
思想政治课程与感恩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些教材内容,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产生内在的认同感。
一、感恩教育的实施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意义(一)有利于巩固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感恩教育对于巩固思想政治课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恩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感恩身边的亲人、感恩社会上老师、同学乃至国家和自然,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感恩教育的材料和内容必须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享受的恩情,自然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感恩是整个人类推崇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对道德教育的有力补充,是对整个思想政治课内容的丰富。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一)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感恩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感恩情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教学内容阶段和讲授新课阶段。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以选择在恰当的阶段贯彻感恩教育。
第一,导入教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
在导入教学阶段,应该及时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起学生求知欲的方法很多,可以对学生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可以讲述有趣的故事,可以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等等。
第二,新课教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
比如,学习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自然界的现象。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ZHONGXUE JIAOXUE CANKAOE 鄄mail:zxjxckwz@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的实践中才能形成习惯。
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在家尊老爱幼,自觉参加家务劳动,自觉为邻居,特别是五保户、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等。
2.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校为社区服务,为教育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们要充分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到社区清理垃圾、清理“牛皮癣”(非法小广告)、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等。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
3.与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共青团、班级和少先队活动是思想品德课在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又一有效途径。
当前以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学校德育活动,有较强的计划性,因而它的目的性更强,活动效果也较好。
四、坚持科学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没有正确的评价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克服重知识轻行为习惯的弊端。
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历来重视“知行统一”,这应成为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之一。
思想品德课程需要有分数的评定,但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同时,要将家庭评价、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也重视他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的表现。
2.评价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是评价可操作的重要前提。
为了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懂得操作,在每一次教学之前,我们都要对学生给出明确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并交代评价的细则。
3.强化学生的自主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不仅重视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
在评价方法上强化学生的自主评价(含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感恩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教育内容。
感恩渗透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感恩渗透可以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父母是每个人最亲近的人,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获得支持和帮助的人。
而孩子往往容易忽视和忽略父母的付出和关心。
通过感恩渗透,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父母,要尊重和珍惜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心,要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让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要善待和尊重父母。
感恩渗透可以教育学生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而有些学生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时,可能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感谢之情,甚至有些学生会忘记或者忽视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感恩渗透,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要对他人的付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要珍惜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让学生懂得感恩他人,懂得帮助他人。
感恩渗透可以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社会。
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大舞台,是我们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地方。
而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安全和保障的环境。
通过感恩渗透,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社会,要关心和尊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学生懂得感恩社会,懂得回报社会。
感恩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
通过感恩渗透,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一切,要珍惜拥有的一切,要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感恩渗透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感恩渗透,可以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和感恩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品德课堂教学应该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通过感恩渗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试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何为感恩,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
当今社会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数由于父母的溺爱,变得自私自利,娇生惯养,缺乏感恩意识,把祖国人民、社会、父母、朋友、老师、同学、兄弟姐妹的帮助关爱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丝毫感恩之心。
这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开展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人世界观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于初中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思想品德》作为初中生品行规范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讲授《思想品德》课时如何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感恩之心,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呢?通过我的肤浅认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因素,在讲授教材时渗透感恩教育初中阶段《思想教育》(陕教版)七至九年级教材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成长历程编制的,教材的很多章节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因索,如:正确认识自我、珍惜生命等章节,都包含了珍惜生命,感恩大自然、感恩父母、感恩祖国和社会、感恩人民的思想内涵。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每个人来到世界都只有一次,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健康快乐,长大成人,一生平安。
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之壤、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珍惜生命,就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
再如:在讲授承担社会责任报效祖国章节时,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要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顾全大局,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要敢于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二、注重思想品德课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渗透感恩教育思想品德课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据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和关爱的情况,在授课时结合生活实际渗透感恩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感恩伴我行----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讨每一年新学期开学,校门口就会停满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汽车;寝室前,家长大包小包,满头大汗,而作为主角的学生,双手插袋,耳朵里听着MP3、MP4,轻松自在,任由家长帮忙其打扫寝室,整理内务…… 眼前亲眼所见的,和在与学生的交流进程中,从家长反馈的信息和新闻媒体的报导中,咱们都会发此刻当前中学生身上发生的很多难以想象乃至惊心动魄的情形:家长为其“效劳”是理所固然的,家长的关切明白得是罗嗦的;教师的教育是跟自己过不去;对同窗崇尚武力;拿家长的血汗钱随意浪费;敲诈偷盗抢劫时有发生……“别让中国此刻小孩成为不懂感激、不肯感激、可不能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
”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繁重的现实。
“感恩”这一名词也愈来愈多的在报纸和网络上显现,在Google、百度中搜索“感恩”这一词,约有13,600,000个结果符合这一主题,这说明缺少感恩之心的年轻一代的表现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与关注。
那么,究竟是什么致使今世青青年缺乏感恩意识呢?一、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缘故分析第一与家里长辈的溺爱、溺爱脱不了关系。
一方面,此刻的小孩都是独苗中的独苗,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穷不能穷小孩”的娇宠中长大,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长辈们把他们看成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到大,长辈们给予他们的太多太多,从来不让他们吃苦,以至于他们感觉长辈们的付出、他们的同意是理所固然、天经地义的,因此很少体谅父母的艰辛。
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考试成绩“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情形父母都能够代劳,造成个别小孩由娇而横,唯我独尊,由爱生恨,乃至有的还恩将仇报。
第二,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必然的缺点。
一方面,此刻很多中小学在升学、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往往轻忽了对小孩的道德、修养等的引导和教育。
“五育并举、道德为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小学思想政治课中感恩教育的渗透探讨
小学思想政治课中感恩教育的渗透探讨在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中,感恩教育意义重大。
本文从目前小学生感恩行为的现状出发,就感恩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感恩教育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加强小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感恩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标签:小学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的美好品德,也是人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是健全人格的体现,其内容包括尊重长辈、老师,关系社会他人,真爱生命等。
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感恩教育对其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中蕴含着大量的感恩教育内容,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契机。
近年来,中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思想政治课应该主动承担起感恩教育的使命,让感恩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
一、小学生感恩行为现状感恩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生命、自然、社会等,现在大多的孩子都属于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忽略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为探究出目前小学生的感恩行为,李文萍[1]对小学生的感恩行为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在家里,部分孩子由于父母的过分宠爱,其对父母的索取意识较多,理解并感恩父母的行为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学校,小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行为表现良好,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懂关心同学,不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在生活上,部分小学生不懂健康合理生活;在社会上,谱遍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却缺乏对人的理解和宽容。
可见,学校很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态度和感恩行为。
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1.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恩教育能够让学生细心体会生活和学习中的点滴,从细微的地方发现人和事物中存在的真善美,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利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2]。
例如:通过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父母的白发体会父母的艰辛;通过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珍惜生活;通过帮助他人,学会团结;通过挫折和困难体会宽容和理解。
浅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感恩教育
良师导学89浅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感恩教育★李葆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部门对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德育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把握住当下有力机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感恩教育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的高尚品格和行为习惯,使其深知感恩、知恩的道理,塑造一个有修养、有内涵、懂得知恩图报的优秀青年。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感恩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从身上散发出的叛逆、个性、自我的特征一目了然,这个时期的学生不服管教,自尊心非常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渗透感恩教育一定要把控好尺度,从点点滴滴、日常小事着手,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搭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人文熏陶,培养学生们的感恩意识,懂得知恩图报,无论对待家人、同学、教师、社会等都要怀揣感恩之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感恩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本着“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的思想理念。
在每个学生的思想意识里都要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念,将感恩的行动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学会善待与尊重,懂得谦卑与反思,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就要从细节抓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出发,那些细微之处平时不在乎的事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使课堂换发全新的光彩,不仅让学生懂得感恩,还要让学生懂得表达感恩,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教导之恩。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理念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感恩的概念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一、感恩的概念及意义感恩,是指对他人给予的帮助、支持、关爱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珍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态度。
感恩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人心存感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更加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在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因此在教育中注重渗透感恩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涵养高尚情操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现代社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确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途径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渗透感恩教育的具体途径。
1.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品德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树立感恩之心。
教师可以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示范感恩之道,鼓励学生珍惜他人的帮助和关爱,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感恩的表现。
在互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感恩父母、老师和朋友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2.案例分析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感恩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真实的感恩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感恩之道,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的渗透体现
感恩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体现修水县黄沙中小学郑小银感恩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感恩教育的涵义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每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每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永久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打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之善唤起人性之善的人性教育。
感谢天地,感谢命运,感谢一切一切的所有,天地虽宽,道路坎坷,但是只要心中有爱,心存感恩,就会努力做好自己,花开花落也一样会珍惜。
2、对初中生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
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我们美丽的人生!对初中生来讲,感恩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当前的初中生可塑性较大,所以在初中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应该培养和传承的品德之一。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渗
透感恩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和行为习惯,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能够
怀着感恩的心,对人表达感激之情,对事物抱有敬畏之心。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名言等方式来讲述感恩的重要性和价值。
讲
述《感恩的心》这样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当我们受到他人的帮助时,应该表达感谢之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尊重和回
报。
可以开展感恩主题的班会活动或选修课程。
班会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感恩教育主
题演讲、感恩家长座谈会等,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感恩的内涵和重要性。
品德课程
中也可以设置感恩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感恩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可以通过校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地进
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感受到别人帮助自己时的感激之情。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形成内化于心的感
恩意识。
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来推动感恩渗透到品德课堂教学中。
可以组织学生
之间进行感恩礼仪的训练,教授学生如何向他人表达感谢之情。
在学生之间也可以鼓励互
相感谢和帮助,让学生们从小事开始培养感恩之心,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谈谈感恩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谈谈感恩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近来有关中国人缺乏感恩意识的报道在各种媒体频繁出现,国人是否有感恩意识我们暂且不论,但从事中学教育工作这些年里,却能够深刻体会到感恩教育在中学德育中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虽然现代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各学课的教学目标中也强调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德育目标。
但鉴于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本身的特点,往往效果并不明显。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探索。
基于政治课本身就承载着德育功能的学科特点,我认为可以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教材的知识中,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则能够起到很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形成感恩意识。
在政治课中渗透感恩教育,首先是了解教育的对象——学生。
十六、七岁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但是未能形成固定、成熟的思维方法。
他们不喜欢、甚至排斥外来的说教式教育,而更青睐自己的亲身体验。
因此,了解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
例如在学习《财政的巨大作用》这一框题时,教材从两个方面共列举六点作用,学生可能对其中某些观点感到不解,或者不以为然。
在解释财政对科教文卫的作用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学校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学生显得很怀疑,他们认为我们学校就是靠收取他们的学杂费来支撑的。
为纠正这种观点,我让学生课余的时候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教育成本。
从学校的硬件建设、维护,教职工的工资等方面作粗略的计算,然后对比自己每学期所交纳的学杂费。
这一对比学生着实吓了一跳:自己的学杂费远远不能支撑一个学校的正常运作。
于是老师因势引导学生从新认识财政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自己所享受的教育是要靠政府的财政,而财政又是取之于民的,因此我们能够做到课堂上来还要感谢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
通过这一教育,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对这个社会产生感恩之情,提高了其以后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意识。
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熟知的知识点,为了避免学生忽视,我们可以通过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加深印象,如《新时代劳动者》这一框题,就业的意义书本阐述得比较详细,学生应该能够明白,但往往也很容易忽视。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与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与途径1.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感恩是一种美德,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心灵的修养和情感的培养。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将懂得感恩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育之恩、朋友帮助之恩,培养孝亲敬师、友爱他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感恩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知足常乐,懂得感恩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感恩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的恩情,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社会为他们提供的一切。
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感恩。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感人的事迹和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付出和社会的恩情,激励学生树立感恩之心。
2.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恩。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恩情,了解社会的不易,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3.通过亲身示范注重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要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感恩之道,让学生从教师的榜样中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4.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感恩。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个人发言、主题演讲等形式,展开感恩之路,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家庭、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重要性。
三、教师在感恩教育中的角色定位1.教师是感恩教育的导师。
在感恩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要以自身的行为和言行从师示范感恩之道,引导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
2.教师是感恩教育的组织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融入感恩教育的理念,组织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感恩之道。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感恩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感恩 教育的认识和感受。
收集学生的书面反馈
可以设计一些问卷或调查表,收集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 学生对感恩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评估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
制定评估标准
可以根据感恩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制 定相应的评估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 感恩意识水平。
促进家庭和睦
懂得感恩的学生更懂得关 心家人,珍惜家庭,从而 促进家庭和睦。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感恩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 的社会风尚,增强社会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
思想品德课与感恩教育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是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
等。
提炼感恩教育元素
从教材中提炼出与感恩教育相关的 元,如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 教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等。
融入课堂教学
将提炼出的感恩教育元素融入课堂 教学,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 性。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恩情感
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 体验到父母的辛勤付出、老师的 无私奉献、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学校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如帮助孤寡老人 、关爱留守儿童等,以回报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参加社区、企业等组织的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04
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的 实施策略
制定明确的感恩教育目标
确定感恩教育目标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激和尊重的情感。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感恩渗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而且可以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渗透,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习惯。
品德课堂教学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在进行感恩渗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发现身边的美好和他人的关爱。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可以懂得珍惜来自他人的帮助和关心,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主题的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品德课堂教学还需要注重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感恩习惯。
在品德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感恩计划和感恩规则,引导学生明确感恩的对象和方式,并要求学生定期检查和总结自己的感恩实践。
教师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感恩行为,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习惯养成,学生可以养成感恩的良好习惯,使感恩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品德课堂教学需要注重综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进行感恩渗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感恩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学生的感恩视野,激发学生的感恩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主题的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科普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综合发展,学生可以全面感知感恩的美好,提升自我成长和发展,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应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常怀感恩之心,从个人角度而言,会使人心胸恬淡、宽容广博,珍惜自己的生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常思回报,少索取,将使整个社会稳定、和谐,是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
通过感恩教育,可使受教育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然而,目前很多学生只知受恩,不知感恩。
他们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更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中等专业学生中已不是个例。
因此,对于中等专业的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我的做法是:
一、要坚持于以人为本
可以说,教师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真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其一,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教育引导学生,又要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严格的教诲、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其二、思想政治教学的本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本质。
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感恩。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懂得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生活中的朋友。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树立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
其三、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对学生要以诚相待,懂得宽容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
特别那些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和具有不良品行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护和帮助。
对学生的爱,可以唤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利益的要求,可以密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增强感情交流与互动,形成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
当我们对学生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
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他们去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要践行于生活实践
思想政治新课程是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职业中专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发展。
因此,感恩教育要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化问题入手,把感恩变成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体悟、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
老师要关注现实生活,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比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不良的消费观,如不顾家庭生活实际而盲目消费;抽烟、喝酒、沉迷上网;用手机等高档消费品;赶时髦、爱与同学攀比、开生日晚会到酒楼请宴等。
同学们列举的这些不良消费观都是属于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观。
这些“欠着学费买电脑,吃着白菜穿名牌,勒紧腰带挂手机”的同学,根本就没有理解到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也没有体验到家庭对待自己的温情。
我们趁热打铁,布置感恩作业。
让学生“算算自
己从小到大成长的经济帐”、“算算自己不应该花的钱有多少”、“算算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流水帐”。
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让学生体悟到父母无私的爱,从而能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期望,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不良消费行为,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要强化于活动载体
常言道,情靠情感染,心用心沟通。
感恩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用各种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形式,营造教育氛围,创设教育情境。
新课程标准强化实践能力,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促进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要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体验和感悟,从而把道德规范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习惯,并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
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系列化实践活动,逐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让学生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积极走向社会,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
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调查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区公益活动,义务劳动,植树造林,献爱心,送温暖,体验劳动者的艰辛;参加农业劳动,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促使学生养成节约粮食,尊重农民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品质;指导学生以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站在父母、老师、有恩于自己的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做一些教师家长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受曾经受过的恩情,有利于角色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利于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四、要利用多媒体手段
开发多种教学手段,把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实现师生的互动。
我们要利用多媒体器材,精心挑选与感恩意识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多媒体世界中接受熏陶、感染,从而达到强化感恩意识的目的。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一些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典型给予曝光与批评,播放有关感恩方面的影视或者公益广告,在校园里形成一种大力弘扬感恩精神的良好氛围;设计和利用各种感恩情境,把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
课堂教学中讲一些富有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的故事,结合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善根,使学生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播放感恩歌曲,用音乐来引导与感化学生,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他人的服务,感恩一切。
通过这些方法与手段,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涤荡,使他们更加懂得做人的道理,知晓处事的哲学,领悟人生的真谛,体会人间的真爱,回归教育之本。
感恩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迫在眉睫而又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构建。
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谢自然,我们将收获一个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