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中药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引言:中药刺五加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草药,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将刺五加列为优质药材之一,并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发现刺五加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提高认知能力、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以增加人们对这种传统草药的了解与认识。
第一部分:刺五加的概述刺五加,又称五加皮、划五加、钩五加等,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和根皮。
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和保健。
刺五加的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被用于治疗疲劳、壮阳等症状。
现代研究证实,刺五加富含多种混合型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包括五加苷、刺五加甙、乙酰刺五加甙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刺五加多种功效与作用。
第二部分: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1. 抗疲劳作用刺五加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研究表明,刺五加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体力和耐力。
这是因为刺五加中的多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
此外,刺五加还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的应激耐力,缓解疲劳感。
2. 抗衰老作用刺五加具有抗衰老作用。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五加苷和刺五加甙等成分能够促进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减少DNA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提高细胞的活力和抗衰老能力。
此外,刺五加中的多种黄酮类物质还能够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酪氨酸的氧化,保护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3. 免疫调节作用刺五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刺五加中的五加苷和刺五加甙等成分能够促进机体产生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免疫调节因子,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此外,刺五加还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防止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4. 提高认知能力作用刺五加具有提高认知能力作用。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五加甙能够通过提高脑血流量和增加脑血管的灵敏度,改善脑功能和认知能力。
六味地黄丸组方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六味地黄丸组方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结合现代疾病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通过寻找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确定六味地黄丸研究的多系统靶点,明确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方向及有效成份。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疾病谱;临床应用;综述Abstract: It explores the disease range of Liuwei Dihuang Pill from formulae source,ancient clinical application,modern study and application angles,combining with modern diseases,to define its multi system targets,main pharmaceutical function and effective components by seeking for common mechanism.Key words:Liuwei Dihuang Pill; disease spectrum;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六味地黄丸是著名方剂,经历代医家临床反复验证,组方严谨合理,功效显著,其后许多滋阴补肾的方剂由此方衍化而来。
多年来,除丸剂外,亦被改为汤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口服液等用于临床,运用范围逐渐扩大,主治病证相应增多,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方剂的溯源1.1 六味地黄丸方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条。
方中药物六味: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原书用以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气不足、目白睛多、面色晄白以及肾疳、骨疳、筋疳及肝疳等证。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线粒体凋亡在抗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线粒体凋亡在抗肿瘤中的研究进展1.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线粒体凋亡在抗肿瘤中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由于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和复发性,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寻找新的抗肿瘤靶点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控线粒体凋亡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线粒体是细胞内负责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的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以及线粒体DNA损伤等。
这些异常导致肿瘤细胞无法正常进行能量代谢,从而加速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通过调控线粒体凋亡,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和独特的药理作用。
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已经证实具有调控线粒体凋亡的作用,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调控线粒体凋亡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黄芪、当归、人参等中药也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关于中药活性成分调控线粒体凋亡在抗肿瘤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如何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以及如何优化给药途径等。
随着对中药活性成分调控线粒体凋亡机制的深入研究,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将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1.1 线粒体凋亡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现状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线粒体异常活跃,尤其是线粒体凋亡受到抑制。
线粒体在细胞周期、能量代谢、DNA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往往导致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调控线粒体凋亡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国内外学者在肿瘤线粒体凋亡调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从而抑制线粒体凋亡。
一些中药活性成分也显示出调控线粒体凋亡的作用。
中药抗肿瘤药理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中药抗肿瘤药理常用的技术和方法1. 细胞毒性实验:使用各种肿瘤细胞株进行细胞毒性实验,观察中药抗肿瘤药理的抑制效果。
2. 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免疫染色技术观察中药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活性和杀伤作用。
3. 病理切片观察:采用组织病理切片技术观察患有肿瘤的动物组织在给药后的变化,评估中药对肿瘤组织的影响。
4. Western blot分析: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中药对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和信号通路的影响。
5. 内源性酶活性测定:测定肿瘤细胞中相关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评估中药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效果。
6.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株,检测中药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7. 流式细胞仪分析: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中药对肿瘤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率的影响。
8. 分子对接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预测中药分子与肿瘤相关蛋白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
9. 组织工程技术:将中药与支架材料结合,应用于三维细胞培养系统,模拟体内环境评估抗肿瘤作用。
10. 核磁共振成像: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中药对肿瘤动物模型的瘤内代谢和组织学变化。
11. 质谱分析:通过质谱技术分析中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寻找对肿瘤有效的活性成分。
12.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中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性。
13. 乙醇沉淀法提取: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评价其抗肿瘤药理活性。
14. 超声辐照提取:利用超声波技术辐照中药提取,增加有效成分的释放率和药效。
1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对中药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16. 纳米载体技术:利用纳米技术将中药有效成分载入纳米载体,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
17. 载脂蛋白封装技术:利用载脂蛋白封装技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
18. 化学修饰法:通过化学修饰改善中药的药物性质,提高其抗肿瘤效果。
19.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激活实验: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激活体系,评估中药对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中药材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研究_刘方
1. 1 材料
1. 1. 1 试剂 DNA ( Ⅰ型 ,小牛胸腺) 、硫酸博来霉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970023)
·442 ·
Chin Pharm J , 2001 July , Vol . 36 No. 7
中国药学杂志 2001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
性以下式计算 :抑制率 ( %) = ( A - A1) / A ×100 % 。 其中 A 为对照的吸光度 , A1 含待测样品体系的吸光 度。
1. 2. 4 博 来 霉 素 造 成 DNA 损 伤 的 测 定 按 Aeschlach 等[13]的方法稍作改进进行 。0. 5 mL 的反 应体系包括 0. 5 mg·mL - 1 DNA ,0. 05 mg·mL - 1硫酸
的蒸馏水稀释 , 以达到红细胞完全溶血 , 并在 540 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 (表 2) 。白芍 、白菊花 、杜仲 、
nm 测定上清的吸光值 B 。维生素 C 作为阳性对照 。 千里光 、丹皮和淫羊霍均具有很高的超氧阴离子 (表
抑制溶血百分率按下式计算性 。尽管七叶一枝花和
300071 , China ;2.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Hong Kong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at whether the extracts of ten herbs tested having antioxidative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2 ities. METHODS Biological assay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hibitions of erythrocytes hemolysis ,lipid peroxidation of brain hemogenates and DNA damage. Chemical assay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hibitions of free radical generation. RESUL TS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 Eucommia ulmoids Oliv. , Senecio scandens Buch2Ham , Paeonia suff ruticosa Andr. and Epimedium sagit2 tatum (Sieb. et Zucc. ) Maxim. among ten herbs had strongly antioxidative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and low side2effects. CON2 CL USION There were antioxidative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omponents in several herbs. Therefore ,it is worthy to research further. KEY WORDS :herb ;antioxidant ;free radical
DNA损伤检测和修复机制的研究
DNA损伤检测和修复机制的研究DNA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一种生物大分子。
它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细胞增殖和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
然而,由于自然界中各种原因的干扰,DNA分子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这些损伤包括化学性修改、辐射损伤、物理性断裂等等。
如果没有及时检测和修复,它们就会导致染色体突变、损伤修复机制失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个体健康以及后代的遗传质量。
因此,对于DNA损伤检测和修复机制的研究,在生物科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NA损伤包括化学性损伤和物理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包括碱基化、氧化等改变,对DNA显著的影响包括引起碱基对的变异、致癌等。
物理性损伤则包括曝露于辐射、X射线、化学物质等压力源的引起的损伤,其中核糖体损伤是常见的DNA物理性损伤。
因此,对于这些DNA损伤的检测,是科学家们研究DNA修复机制的前提。
DNA损伤检测是指在细胞内或体内对DNA分子进行检测,以发现和诊断DNA损伤的存在、位置、类型和程度,为人们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最常见的检测DNA损伤的方法是摄影,这是一种原位检测方法,通过染料簇,能够从染色体上看出DNA的损伤状态。
另外,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也是一种常见的DNA损伤检测手段,它通过一定的电子特性,将染色体等物质分离拉开,以检测出DNA的损伤程度。
此外,以PCR为基础的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和单颗粒凝胶电泳技术也是常用于检测DNA损伤的手段。
但是,DNA损伤的检测远远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
由于DNA损伤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修复机制也需要考虑到多个环节,因此,对于DNA修复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DNA损伤修复机制是指对于DNA损伤的主要修复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修复、间接修复和重组修复三种类型。
直接修复是指通过一个专门的酶对某些比较小且常见的DNA损伤进行修复,如UVR光酶对于顺式环烷基脱氧胸腺嘧啶(cisplatin)、DEO酶对于甲基N7-鸟嘌呤等链断裂进行修复。
厚朴对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调控
厚朴对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调控引言:氧化性损伤是指在机体内发生的一系列由于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反应,导致细胞膜、核酸、蛋白质等分子受损的过程。
氧化性损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厚朴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本文将探讨厚朴的对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
一、厚朴的抗氧化性损伤作用厚朴具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包括姜黄素、莫尼司他维、姜黄素等。
这些物质可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减少细胞内损伤。
研究表明,厚朴提取物可以有效降低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此外,厚朴还可以激活多种抗氧化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Nrf2/ARE和SIRT1等,从而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二、厚朴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心血管疾病是氧化性损伤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氧化反应引起的胆固醇氧化和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厚朴具有降血脂、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厚朴提取物可以抑制胆固醇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此外,厚朴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管内膜炎症水平,减少血管损伤。
厚朴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三、厚朴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保护作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也与氧化性损伤有关。
活性氧自由基的积累会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厚朴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性损伤。
研究发现,厚朴中的姜黄素可以调节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促进神经细胞的生存和功能恢复,减少神经元凋亡。
此外,厚朴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神经胶质瘢痕形成来保护神经细胞。
四、厚朴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厚朴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是通过多种分子信号通路调节实现的。
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可以达到杀菌、消炎、干预细胞凋亡及诱导细胞自噬的作用。
因此,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抗病机制的研究,为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中药配伍比例的设定与优化、中药复方抗病的机制探索提供依据。
本文综述了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诸多疾病中的抗菌作用、干预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研究现状,并进行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中药单体;抗茵;细胞凋亡;细胞自噬[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56-03中医中药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理论基础,以中药复方为主要方法治疗疾病,其疗效在几千年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现代中医药的研究开始从验方临床疗效评估向中药复方抗病机制的体内及体外实验转型,但中药汤剂如何在体内外实验中精准造模往往成为难点。
近年来,中药单体的研究成为中医抗病机制研究的主要手段。
本文就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抗炎、杀菌、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等方面做一综述,并对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与展望。
1.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疾病中的作用中医中药根据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思想制定中药组方,在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雷公藤内醇酯可以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双链DNA的损伤,促进其细胞凋亡;唐英等发现丹参多酚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表达而起到抗纤维化作用,还有研究证明丹参多酚可以有效的逆转慢乙肝肝纤维化。
中药单体不仅可以调节自身免疫系统和干预器官纤维化,还在心血管疾病及抗肿瘤方面发挥作用。
目前已有部分中药单体成分证实具增强脑供血、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抗细胞凋亡等临床效果:杨磊发现中药单体黄芩苷与细胞膜受体结合,作用于心肌细胞,并缓解衣霉素介导的内质网应激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单体,如三七总皂苷、川芎嗪、白藜芦醇、丹参多酚酸盐、银杏黄酮苷元、葡萄籽原花青素、桔梗皂苷D等可以通过抑制Ox-LDL生成,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标签: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机制;中医药;综述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90%以上的肿瘤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耐药[1]。
肿瘤细胞耐药可分为原药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两大类。
其中,PDR指仅对诱导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性;而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现象,是肿瘤化疗最大的障碍之一。
研究MDR的产生机制、寻找有效低毒的逆转剂及其逆转措施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有关MDR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1.1 转运蛋白介导药物外排药物在细胞内的减少是通过药物的细胞内流减少或外排增多所产生,细胞外排可以通过细胞膜上转运蛋白功能而发挥作用,如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及肺抗药性相关蛋白(LRP)等,其中P-gp外排泵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
P-gp高表达导致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被认为是产生MDR最主要的原因。
研究表明,MDR-l基因与P-gp的表达水平越高,MDR 细胞内药物浓度越低,则耐药性越强[2]。
该研究结果被称作经典肿瘤MDR机制。
1.2 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酶表达异常在MDR细胞的胞质、胞核中存在一些与MDR产生有关的酶,主要是蛋白激酶C(PKC)、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的改变。
韩氏等[3]研究发现,PKC-2α在胃癌细胞SGC7901呈阳性表达,在其长春新碱(VCR)耐药株SGC7901/VCR呈强阳性,其表达强度随耐药剂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
在MDR细胞中因TopoⅡ数量及其活性下降所导致的耐药机制被称为非典型MDR,其特点是药物在细胞内积聚与保留没有变化,无P-gp的过度表达,膜活性药物不能逆转其耐药性。
研究发现,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P<0.05),表明TopoⅡ是胃癌产生内在性耐药的影响因素之一[4]。
中药当归抗衰老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当归抗衰老保健作用研究进展衰老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
近代对衰老机制深入研究的同时,对抗衰老药物(当归)的开发也在逐步深入。
中药在抗衰老方面有很悠久的历史,且以其整体均衡调节以及副作用少等优势在延缓衰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在我国有上千年的用药历史,而且当归用于抗衰老的历史也源远流长。
《本草正》曰:“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
”现代药理学实验也证明当归可从多角度发挥抗衰老作用。
1.清除自由基目前最经典的衰老学说是自由基学说,该学说认为生物代谢过程中,细胞就会产生自由基,同时机体内存在相应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正常的情况下,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疾病和周围环境的改变,机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机能减退,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产生氧化应激损伤。
目前,通过一系列的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了当归及其有效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徐露等观察不同剂量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脑细胞凋亡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ASP可增强血清和脑组织SOD活力,减少MDA含量,提高GSH-PX活性,降低脑细胞凋亡指数,拮抗脾脏的萎缩。
贾敏等通过体外培养Hela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当归多糖硫酸酯(APS)孵育24h后,用H2O2或紫外线照射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然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胞浆内SOD 活力、GSH和MDA。
结果表明:未加药组与加药组相比,Hela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胞浆中的GSH、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人参根总皂甙的抗DNA损伤与抗突变效应
人参根总皂甙的抗DNA损伤与抗突变效应
高铭鑫;隋自洁
【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
【年(卷),期】1998(010)002
【摘要】用FADU法,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细胞PCE微核试验检测了人参根总皂甙(GRS)的抗DNA损伤与抗突其效应,结果表明GRS具有明显的抗DNA损伤及抗突变效应。
【总页数】3页(P110-112)
【作者】高铭鑫;隋自洁
【作者单位】吉林省卫生防疫站;吉林省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5
【相关文献】
1.人参根总皂甙的抗DNA损伤与抗突变效应 [J], 高铭鑫
2.人参根总皂甙抗诱变性实验研究 [J], 卢尧;徐桂珍
3.人参根总皂甙与人参根乙醇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及抗突变效应的研究 [J], 高铭鑫;徐淑文;王凤英;隋自洁;赵生友;杨洪群
4.人参根总皂甙对效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吴英良;程秀娟;袁文学
5.人参总皂甙与人参二醇组皂甙抗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对比研究 [J], 袁茂昆;姜亦忠;赵洪序;张柏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多成分共同调控多靶点的疾病治疗机制研究
中药多成分共同调控多靶点的疾病治疗机制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中,中药复方一直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多种药物组合使用可以协同作用,从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可以作用于多靶点,并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从而发挥更多的药理效应。
对于这种复杂的疾病治疗机制研究,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中药多成分共同调控多靶点的疾病治疗机制研究。
一、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共同作用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可以共同作用于多种靶点,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举例来说,天麻、赤芍、黄芩、红花等多种药材组成的川芎茶调节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多成分共同作用可以协同发挥多种作用机制,如抗炎、抗氧化、抗预防等,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二、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调节多靶点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具有调节多种靶点的作用,从而发挥更好的药理效果。
举例来说,黄芩、黄连、首乌等多种药材组成的龙胆泻肝丸,可以作用于多种靶点,如调节NF-κB、TNF-α等炎性因子、调节细胞周期、调节抑郁、抗缺血等。
这些调节作用可以作用于多种生物学过程,从而综合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换言之,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可以调节多个靶点,从而协同发挥药理效果,更好地治疗疾病。
三、中药多成分调节多种生物机制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不仅可以作用于多种靶点,还可以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调节细胞凋亡、调节DNA损伤、调节氧化损伤等。
例如,当归、桂枝、白术、人参等多种药材组成的四物汤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相作用下,可以调节SOD、GSH、MDA等多种氧化损伤相关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多成分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不仅可以综合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还可以避免因单一靶点作用导致的副作用和毒性问题。
四、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共同发挥的疾病治疗机制中药复方中的多成分共同发挥的疾病治疗机制,是研究中药治疗机理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药复方_益糖康_药效学实验研究_杨晓阳
45第15卷 第7期 2013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7 Jul .,2013中药复方益糖康胶囊以黄芪、黄柏、黄连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阴活血功效。
我们现对其降糖、降脂及修复糖尿病DNA 损伤作用进行实验研究,从而来肯定其疗效,为三期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实验动物选择Wistar 大鼠86只,体重210~240 g,雄性。
购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1.2 主要药品试剂低溶点琼脂糖:美国Sigma 公司产品,由辽宁中医药大学病毒室提供。
普通琼脂糖: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产品。
EDTA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化学试剂厂产品。
Tris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产品。
DMSO :沈阳市新西试剂厂产品。
Tristonx-100: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产品。
EB 染液,链脲佐菌素:北京邦定泰克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大鼠淋巴细胞提取液:天津灏洋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达美康:法国施维雅药厂产品,国药准字号H10910053。
1.2 实验方法1.2.1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Wistar 大鼠86只,雄性。
按体重随机取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余用链脲佐菌素,以53 mg/kg 体重单剂量腹腔注射。
1周后,测血糖<16.7 mmol/L 者淘汰。
将成模后的大鼠分为5组,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造模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实验前造模各组间无抽样误差存在。
1.2.2 受试药物益糖康胶囊(黄芪、黄精、丹参、枸杞子等12味药组成),临用前将胶囊剪开,以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中药复方“益糖康”药效学实验研究杨晓阳,杨宇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复方“益糖康”对STZ-DM 型大鼠血糖、血脂及抗DNA 损伤的影响,评价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疗效。
生精散对损伤精子DNA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_杨丽霞
数、可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精子密度、活力、活率及 DFI 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中药组精子活力、活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DFI 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
下降(P<0.05)。中药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31.3% vs 15.3%,46.4% vs 2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01,Shan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hengjing San prescription on sperm DNA repair of infertile patients. Methods:56 patients with oligoasthenospemi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as 28 cases for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the other 28 cases for control group.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ere given Shengjing San prescrip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itamin C and vitamin E. Routine semen exam and sperm DNA fragment index(DFI)were reexamined after 1~3 months of treatment. Observations of retrieved oocyte number in IVF-ET cycle,number of MⅡEgg,number of fertilized eggs, number of cleavage egg,number of available embryos and planting rate,clinical pregnancy rate and abortion rate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groups. Results: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erm concentration,vitality, and the DFI valu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 A remarkable improvement were observed in sperm vit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roup,which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P<0.05). And there is als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perm DFI of Chinese medicine group compared with it was in control group and before(P<0.05). Planting rate and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in Chinese medicine group is markablely higher than it in control group(31.3% vs 15.3%,46.4% vs 21.4%,respectively). The abortion rate i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15.4% vs 33.3%). Conclusion:Shengjing San prescription
葛根的天然抗氧化剂活性研究
葛根的天然抗氧化剂活性研究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氧化应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天然抗氧化剂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对抗氧化应激的方法。
葛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本研究旨在评估葛根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的机制。
引言:氧化应激是一种由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物质引起的细胞损伤现象。
自由基的过度积累会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性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因此,寻找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葛根是中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拥有千年的历史。
葛根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调节等领域。
早期研究表明,葛根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然而,对于葛根中天然抗氧化剂的具体成分和其抗氧化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
方法:本研究选取优质的葛根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和提取等工艺得到葛根提取物。
然后,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对葛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
首先,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葛根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葛根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其次,使用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葛根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葛根提取物有效清除ABTS自由基,表明其在抗氧化方面具有潜力。
进一步,采用还原力实验评估葛根提取物的电子供体能力。
结果显示,葛根提取物在逐渐增加浓度下,呈现出与标准还原剂相仿的还原力,表明其能够提供电子供体。
最后,使用Fenton体系模拟实验评估葛根提取物的抗过氧化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葛根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过氧化反应,减少羟基自由基的生成,表明其具有抗过氧化能力。
结果与讨论: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发现葛根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进一步分析表明,葛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其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密切相关。
DNA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DNA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DNA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DNA是构成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而药物则是用于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研究DNA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DNA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多个层面上。
首先,药物可以通过与DNA结合来影响DNA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与DNA的碱基对结合,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这种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癌症等快速增殖的疾病。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以与DNA的双链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阻止DNA的进一步解旋和复制。
这种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等需要阻断DNA复制的疾病。
其次,DNA的序列和结构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方式和效果。
DNA序列的不同会导致药物与DNA结合的亲和力和选择性的差异。
例如,某些药物对富含特定序列的DNA结合更紧密,从而更有效地抑制相关的生物过程。
此外,DNA的结构也会影响药物与DNA结合的方式。
DNA可以形成双螺旋结构,也可以形成其他形式的结构,如四链结构和三链结构。
不同结构的DNA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和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除了上述直接的相互作用,DNA和药物之间还存在间接的相互作用。
DNA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与药物的作用密切相关。
当DNA受到损伤时,细胞会启动一系列的修复机制,以保证DNA的完整性和功能。
某些药物可以干扰这些修复机制,从而增加DNA的损伤程度,进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突变。
这种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癌症等需要抑制细胞增殖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DNA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
例如,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DNA序列的差异,从而预测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
此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还可以精确地修改DNA序列,以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总之,DNA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领域。
中医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中医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摘要】分析中医药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和抗癌植物类中药的研究进展,提出临床证明中医药中有很多成分具有抗癌、治癌活性。
中医药治疗癌症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能从患者全身考虑,副作用少,经济方便,固本康复。
【关键词】癌症;中医;中药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为70万,九十年代为117万,二十一世纪初则上升为150万[1]。
而治疗水平大致可概括为:仅有部分患者能够治愈,大多数患者为症状缓解,而全部患者均需要关怀和照顾。
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传统中药和生物治疗等,二十世纪现代医学所形成的三大常规疗法(即手术、放疗、化疗),使癌症的治疗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临床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手术治疗对早期及部分中期患者确实可以起到“手到病除”的作用,但那些全身转移患者或癌症晚期患者就不能进行手术。
此外,对于高龄癌症患者来说,手术风险增加。
放疗主要适用于癌细胞全身扩散前、相对局限、对射线敏感的肿瘤,但癌细胞一旦扩散或局部广泛浸润,放疗就达不到治疗效果,且放疗本身也会带来一些近期或远期副作用[2]。
化疗多用于某些癌症的中、晚期治疗,但该疗法同放疗一样,会对人体正常细胞和内脏器官造成极大的损伤。
近几年来,在应用中医中药抗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对术后或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能有效地抑制残留癌细胞增殖,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3]。
1 中医药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中医药在治疗癌症方面较为肯定的临床作用有:减轻癌症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减轻化疗和放疗造成的副作用;提高放疗或化疗的治疗效果,抑制或延缓肿瘤的生长;促进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机体机能状况如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4-5]。
1.1 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留滞客邪(致病因子),致使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蕴郁而成肿瘤。
不同治则延缓衰老中药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不同治则延缓衰老中药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
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钱汝红;丁镛发;姜莹;常冬梅;蒋文娟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7(0)11
【摘要】实验通过紫外线(UV)损伤、同位素3H-TdR掺入等方法,观察比较补肾。
活血、益气、健脾及上述治则复方等五类延缓衰老中药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发现补肾组、活血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而其他各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补肾与活血类中药有提高遗传物质DNA稳定性的作用。
【总页数】2页(P46-47)
【关键词】中药;延缓衰老;DNA损伤;修复;淋巴细胞
【作者】钱汝红;丁镛发;姜莹;常冬梅;蒋文娟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艾灸对衰老模型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陈波;吕宗华
2.菟丝子醇提液对衰老模型大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影响的研究 [J], 孙洁;魏晓东;欧芹;张鹏霞
3.中药复方962对老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J], 安文林;李林;等
4.某市饮用水原水、自来水及经不同浓度活性炭处理后自来水对大鼠原代肝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研究 [J], 蒋颂辉;施玮;朱惠刚
5.首乌对大鼠外周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 [J], 钱汝红;丁镛发;宋宇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抗辐射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药抗辐射药物的研究进展
李登科等研究发现与空白组相比,137Cs 辐射能引起实验红鲫肝脏和肾脏的热休克蛋白 70(HSP70)蛋白表达量的升高,人参煎剂能够预防或抑制因辐射引起的 HSP70 蛋白表达量 的升高 2.2黄芪 黄芪作为健脾益气的中药,用于各种疾病的改善和治疗。黄芪多糖(APS)是黄芪中最重 要的天然活性成分, 具有多种药理特性
中药抗辐射药物的研究进展
生殖系统对辐射高度敏感,过量辐射可能会影响生殖功能,导致不孕不育、染色体畸 变等问题。男性生殖系统中最敏感的组织是睾丸,电离辐射可以干扰其生精细胞的代 谢、增殖和分化,最终导致精子发育异常,精子数减少,活跃度降低以致不育等生殖 功能障碍;女性孕期受辐射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如胚胎畸形、流产和不孕等
中药抗辐射药物 的研究进展
-
目录 Content
01
包欣悦
中药抗辐射药物的研究进展
当今社会,由于科技不断发展,社会逐渐进步,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辐射,如医院 中的医疗器械、农业生产、核工业的应用,及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电脑,甚至影响巨大 的日本核废水排泄。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辐射污染,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为了一个重要 的问题。中药及天然产物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因其抗辐射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以 及成本低等特点,有望成为良好的辐射防护剂
中药抗辐射药物的研究进展
产生损伤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辐射损伤可导致 DNA链断裂、DNA 碱基损伤或 DNA 交联 。辐射损伤也可引起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这些改变可加重细 胞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控制功能,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包括细 胞死亡、丧失繁殖能力、突变等 [14]。因此,抑制辐射对 DNA 的损伤是防辐射研究的重 要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抗DNA损伤作用的研究DNA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遗传物质,也是环境因素攻击的靶分子。
DNA损伤可归纳为4种主要类型:①碱基损伤,包括嘧啶二聚体、碱基共价化结合物、碱基烷基化和碱基脱落;②糖基破坏;③键断裂,包括DNA双链断裂(DSB)、单链断裂(SSB);④DNA链交联,包括DNA链内交联、链间交联、DNA蛋白质交联。
DNA损伤可因DNA代谢、化学药物(试剂)诱变、电离辐射和活性氧损伤等原因而产生。
DNA损伤直接影响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合成,进而影响细胞生长、发育、遗传、代谢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是造成细胞突变、癌变、老化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有关中药及其方剂抗DNA损伤的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现就此作一综述。
1 抗DNA损伤与抗衰老研究基因是生物一切原发信息的来源,细胞老化的原发改变一定会在基因组水平上有所体现。
在细胞的生长过程中,细胞基因组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外源或内源DNA损伤因素的作用,不断有自发的DNA 损伤产生,同时被细胞识别并予以修复,以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DNA损伤监测及修复的相关机制退化,便会造成细胞中残留DNA突变的积累,从而导致细胞的衰老,这是细胞衰老的假说之一。
1979年Strehler提出衰老与基因位点有关,这些位点可以在正常二倍体细胞和永久性细胞系融合杂种中鉴定出来。
1980年Maciera-Caetho又提出衰老可能是由于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从染色体一部分转到另一部分,造成所需功能的失活。
按照这些观点,老化是受基因控制的。
资料表明,DNA随年龄增长,损伤增加,修复能力减弱。
DNA损伤与细胞老化的关系十分密切,DNA损伤是机体衰老的原发程序。
引发DNA损伤的因素很多,生物体氧化-还原反应的代谢产物——自由基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OH引发的DNA氧化损伤尤令人关注,在体外体系中已有证据表明·OH能引起DNA的氧化损伤,并是引起衰老和某些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寻找能清除·OH并能保护DNA氧化损伤的成分,从而保护DNA双链的完整性,防止基因的突变,是延缓衰老及防治某些疾病的新策略。
张志均等对金水宝胶囊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金水宝胶囊可以清除老年虚证者氧自由基以及增强DNA 损伤后的修复能力。
詹林盛等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研究了从褐澡海带中提取、制备的多糖——褐藻多糖(BSP)对活性氧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BSP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DNA损伤程度,有利于维护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提示BSP可作为一种预防性抗氧化营养素,用于预防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延缓衰老。
阿不旺都热依木等采用现代生物学发光分析技术研究5种维吾尔药: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ld.)、琉璃苣(Borago officimalis L.)、番泻叶(Cassiaangustifolia Vahl)、西青果(Terminalia chebula Retz.)、阿里红(Fomes officinalis Bres.)的醇提取物,对硫酸-维生素C-过氧化氢-苯基体系产生的·OH引发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它们抗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浓度之间存在正比性依赖关系,可能是其抗衰老、防治某些疾病的机制之一。
王晓雯等通过铜离子-苯基-过氧化氢-维生素C-DNA发光体系,发现肉苁蓉总苷对·OH、过氧化氢等活性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特别是能保护·OH引起DNA的氧化损伤,其清除自由基作用可能是其抗衰老、抗辐射损伤与保护心肌缺血的机制之一。
自由基除了在生物体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产生以外,在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也能产生。
电离辐射时生成大量电离对和高度活泼的游离基,这种游离基将与DNA和RNA等遗传物质发生共价结合,从而造成DNA损伤。
紫外线在320~400nm处主要通过其他分子产生活性氧等游离基间接损伤DNA的单个碱基。
有不少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辐射诱发DNA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刘明哲等在人体外周血白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实验中,对体外有延缓细胞增殖能力的中草药提取物F-23和P-15对盐酸氮芥诱发的UDS的作用以及对电离辐射诱发的姐妹染色体交换(SCE)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F-23和P-15可使盐酸氮芥引起UDS明显降低,并且作用与药物剂量呈现依存关系,有降低电离辐射所致SCE的作用。
反映F-23和P-15对氮芥及电离辐射诱发的DNA损伤有保护作用,在延缓衰老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钱汝红等通过比较饲喂首乌的老年大鼠、对照大鼠和青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复制后合成(PRDS)的水平,探讨补益中药首乌在提高老年机体DNA 修复能力方面的作用。
结果表明:中等剂量的首乌乙醇浸膏可明显提高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修复能力。
提示中药补肾益精延衰的一个重要机制,可能就是提高了机体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杨新海等应用FADU法从DNA的自然损伤、抗损伤能力及损伤后的修复能力方面观察了补肾化瘀方药六味丹坤方对老年小鼠脾淋巴细胞DNA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该方可以减轻老年小鼠的DNA损伤,增强其对辐射的抗性,提高其修复DNA损伤的能力。
这些结果有助于探讨六味丹坤方的抗衰老的作用环节。
钱汝红等通过紫外线(UV)损伤、同位素3H-TdR掺入等方法,观察比较补肾、活血益气、健脾及上述治则复方等5类延缓衰老中药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发现补肾组、活血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提示补肾与活血类中药有提高遗传物质DNA稳定性的作用。
邓杨梅等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观察了螺旋藻多糖(PSP,从螺旋藻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对UV诱发的人胚肺二倍体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PSP能预防UV诱发的DNA损伤,并能促进UV诱发损伤后的DNA 修复合成,有增强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活性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它抗疲劳、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机制之一。
2 抗DNA损伤与抗突变、抗癌变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源性DNA损伤能完全修复,然而当存在外源性DNA损伤,或细胞修复损伤能力有缺陷时,则可能会有一些损伤不能及时正确修复,带有这种损伤的DNA,一旦进入半保留复制过程,极易发生碱基配对错误。
多数DNA损伤需要通过DNA复制过程来固化成碱基突变,然而某些DNA损伤本身就是一种突变。
例如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失活,典型的如野生型P53基因本为抑癌基因,突变后成为癌基因,细胞将因为增殖、分化、凋亡功能异常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恶性转化;又如突变的是DNA修复基因,则细胞内包括肿瘤相关基因在内的各种基因突变频率将大幅度增加,这种细胞将很容易老化和癌变。
在自由基、电离辐射、紫外线、化学毒物等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发生了从DNA损伤到突变形成的一系列本质改变。
随着这些突变的积累,细胞也逐渐老化,表现为各种功能减退,个别细胞在老化过程中转化为肿瘤细胞。
终致癌物分子上存在一个未配对的外层电子,是亲电子剂,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富含电子的基团(亲核位点,例如-SH、-OH、-N=等)发生共价结合,形成加成物或交联分子。
DNA上存在许多亲核位点成为终致癌物结合的靶位点。
例如,核小体之间的连接段DNA、处于转录状态或复制状态的DNA都是易被终致癌物损伤的靶部位。
DNA损伤是癌变发生的始动环节,癌变是DNA损伤不断积累的最终结果,癌变与突变和DNA损伤密不可分。
因此,深入研究DNA损伤及其修复的机制,寻找抗DNA损伤、抗突变的药物,将对最终攻克肿瘤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这方面,许多中药,尤其是补益类中药,具有广阔的挖掘潜能,已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报道。
严瑞琪等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DS),探讨甘草甜素(GL)在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致肝癌前病变发生过程中,对DNA 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GL能促进DNA损伤修复,提示GL在抑制DEN致肝癌的作用与其抗DNA损伤有关。
高铭鑫等用FADU法检测了人参根总皂苷(GRS)对DNA损伤剂4-NQO的损伤作用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该抑制作用明显且具有抗突变作用。
凌昌全等为探索四生汤减轻放射反应的作用机制,用羟基脲处理小鼠淋巴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加入3HTDR,以淋巴细胞非合成期掺入指数(LUI)为主要指标,观察四生汤对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后修复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预先加入四生汤能增强小鼠淋巴细胞DNA 损伤的修复。
此作用可能是通过与淋巴细胞共同孵育,引起DNA修复酶系统的变化而实现的。
赵景春等以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为指标,研究了中药丹参对丝裂霉素(MMC)诱发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防护效应。
结果表明丹参可以抑制MMC所致的生殖细胞突变,推测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合成与DNA修复所必需的酶类有关,并且这种作用可以通过血-生殖腺屏障而使得生殖细胞的损伤得以恢复。
郭宝江从硒化螺旋藻(S.platensis)中,分离出富硒的藻蓝蛋白,使患有急性放射病的NIH小鼠的生存率提高了68%,增强其骨髓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减轻其骨髓细胞辐射遗传损伤,大大降低辐射引起的突变率。
通过用富硒藻蓝蛋白做照射前后处理所得结果的比较,认为其抗突变作用与其增强细胞对DNA 损伤的修复能力有关,特别是与其抗氧化和对O2-阴离子的清除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关。
沈建伟、王明艳等分别以姐妹染色体交换(SCE)和微核为指标,观察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理中汤、桂枝甘草汤和益胃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细胞突变作用的影响,结果以上方药可明显抑制SCE及微核率的升高,表明它们具有预防和防止肿瘤发生的作用。
阿布都艾尼等用DNA化学发光法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剂(由大叶破布木实、大枣、琉璃苣、蜜蜂花、熏衣草、铁线蕨、地锦草等10味药组成)和清除剂(由西青果、菟丝、番泻叶、玫瑰花、铁筷子、盒果腾根、阿里红等13种药组成)对·OH引发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两个方剂能有效保护·OH引发的DNA氧化损伤,提高异常黑胆质型患者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它们成熟及清除异常体液、调节气质、防治肿瘤等疾病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刘同征等通过葡聚糖凝胶、TBA反应、紫外碱基吸收以研究番红花(Crocus sativus)的主要活性成分西红花酸(Crocetin)对自由基发生系统诱导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Crocetin具有很强的抗自由基作用,对DNA 具有保护作用。
陆茵等探讨葡萄核提取物原花青素癌化学预防的作用机制,以单细胞电泳法检测羟自由基对L929细胞DNA损伤的尾迹,用3H-TdR掺入细胞DNA中进行标记,测定上清液的放射强度来判定致癌物质(MNNG)对DNA 损伤的程度;从黑色素肿瘤细胞中提取拓扑异构酶Ⅱ,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