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管理学发展史汇总

管理学发展史汇总

管理学发展史汇总1. 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是一门对组织和管理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组织和管理的重要性,并尝试着制定一些管理原则和方法。

然而,真正系统地研究管理学的始祖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和欧洲。

2. 经典管理学理论2.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工作流程的观察和测量,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工作分析、标准化工作程序和激励措施等,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2.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兴起,关注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行为学派的学者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员工激励、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情感、态度、人际关系等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3. 现代管理学理论3.1 现代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强调了组织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奥斯汀·尼尔等学者提出了系统理论、复杂性理论等,通过分析组织内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来解释组织的运作模式和行为规律。

现代组织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组织。

3.2 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和环境的匹配和协调。

迈克尔·波特等学者提出了五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通过分析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来制定组织的战略和决策。

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和实施战略规划。

4. 现代管理思潮4.1 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21世纪的新兴管理思潮之一。

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理念应用于商业模式,推动了商业行为的转变。

共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还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管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

管理学发展简史

管理学发展简史

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理论
• 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理论》
• 研究重点: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
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 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来管理。 – 非人格化管理是指去除人为因素对管理行为的影响,让管理技术 化、制度化、理性化的管理机制 – 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人们进行 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
• 影响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 保健因素指“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 • 激励因素指"得到后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的因素 • 管理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
麦克莱兰(D.C.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
• 任何一个组织及每个都代表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集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 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 要点:
– 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
–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分工、职员与职权、纪律等管理十四条原则; – 管理五要素问题,其中,关于管理组织与管理过程职能划分理论,对 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管理学发展简史
廖开际
管理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9世纪初到30年代)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费根堡母(A. V. Feigenbaum) 的全面质量管理 (TQM)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探讨了组织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的国家和王朝,通过有效的管理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实现国家治理。

早在公元前5000年,古代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就记载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规范,包括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和财务方面的规定。

在现代的管理学历史中,最早被公认为管理学奠基人的是亨利·费约尔。

他于1911年出版的《工业和一般管理的原则》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这本书深入阐述了组织设计、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今后的管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在20世纪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主要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1. 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他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泰勒的追随者如亨利·加里特和弗兰克·吉尔伯斯等人进一步完善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

2. 行为科学时代行为科学时代强调关注员工的人性及其影响。

马克斯·韦伯、埃尔顿·梅奥等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强调了员工的动机和行为对管理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的建立以及激励理论的提出。

3. 系统与控制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管理者开始关注整体系统和组织控制。

利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管理学开始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和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这一时期的重要理论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决策理论等。

4.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致力于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管理需求。

知识管理、团队建设、创新管理等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同时,全球化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管理学的方法更加注重系统论、协同理论等综合性方法。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引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探讨和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管理学从最初的简单规则和实践逐渐发展为涵盖广泛领域的复杂学科。

本文将深入研究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里程碑和主要观点。

一、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早期的管理实践主要集中在军事、农业和政府机构等领域。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均有管理组织的实践,如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执行、军队组织和统一的税收制度等。

然而,这些管理实践并没有被整合成系统的学科。

二、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管理学的现代化。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之一,他的《科学管理法》(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一书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勒强调通过分析工作流程和任务来提高工人的效率,并提出了工作测量和绩效奖励等创新方法。

与此同时,亨利·福特的生产线模式也为科学管理运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行为科学的兴起随着人类行为和心理学的发展,对于管理中人的因素的关注逐渐增加。

埃尔顿·梅奥的哈桑工厂实验是行为科学的重要研究之一。

该实验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照明条件,对工人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

这项研究引发了对工作动机、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关注,并为管理学引入了人的因素。

四、系统和控制理论20世纪50年代,系统和控制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理论关注组织作为一个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管理学家利用系统和控制理论来理解和解决组织中的复杂问题,如决策制定、组织设计和绩效评价等。

此外,控制理论也强调反馈和调整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现代管理理论的多样性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表现为多样性和丰富性。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概念,如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管理等。

管理学的发展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真正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则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管理活动就已经存在。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中国古代的长城修筑等大型工程,都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然而,这些早期的管理实践更多是基于经验和直觉,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大规模的生产和复杂的分工协作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先驱。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罗伯特·欧文则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管理学进入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泰勒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致研究和标准化,提出了通过科学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

他主张对工人的工作进行时间和动作分析,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实行标准化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以及差别计件工资制等。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当时的工厂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过于强调物质因素,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需求。

与泰勒同时代的亨利·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并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如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等。

他的理论为管理的系统性和普遍性提供了基础。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则从组织形态的角度对管理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理想的官僚组织应该具有明确的职权等级、正式的规则和程序、非人格化的关系等特点。

官僚组织理论对现代组织的构建和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逐渐兴起。

这一理论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梅奥的霍桑实验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起点。

管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管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管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组织管理和领导技能的学科。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它的研究仅在不久的过去才开始受到严密的关注和探讨。

一、管理学的初期阶段管理学起源于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孔子和墨子早已提出了一些管理思想,他们强调领导艺术和使用人员的技能。

另一方面,希腊的众多哲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也对管理学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管理学。

在工业革命时期,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所谓的“科学管理”理论,这是一种关注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优化方法。

他的方法论以“工作分解”为主要框架,通过逐步分解一项工作为多项较小且容易完成的步骤,最终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流程。

二、管理学的中期阶段20世纪的管理学进一步推动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产和经济效益的追求愈加强烈。

这需要管理方面的新技能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业化和人口增加带来的挑战。

在这个时期,赫尔佐格提出了“行政学”理论,这是一种注重组织结构和流程管理的模式。

行政模式可以进行更好的计划、整合和控制,并确保生产线和公司各部门的运作协调一致。

另一位知名学者彼得·德鲁克则关注组织的战略发展和管理方法。

他提出了“管理革命”的概念,认为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组织的目标和愿景,并制定相应计划和管理方法,以确保目标的达成。

三、管理学的现代阶段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到来,管理学不断发展和前进。

管理科学的重点已经转向组织的可持续性和创新,以应对日益增加的全球化压力和新兴科技带来的变化。

现代管理学已经强调管理者必须关注员工的创造性和领导和沟通的技能。

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了管理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理论和应用、管理教育、人类心理学、政治和经济学等各种学科结合起来,形成了新一代管理学。

例如,弗雷德里克·赖博(Frederick Raiborn)、迪维·阿克曼(Davie Ackerman)和弗利德里奇·黑布(Friedrich Hiebler)等著名学者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型、理论和方法,例如开放式创新、企业战略管理、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20世纪初以来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管理学的历史发展,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趋势。

一、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了诸多问题,人们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优化生产过程,并通过分工和时间研究提高劳动生产力。

这一理论为管理学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管理学开始从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规律和原则,形成了经典管理理论。

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福尔(Henry Fayol)提出了通用管理原则,包括分工、权威、纪律、统一指挥等,为管理学奠定了基本框架。

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则提出了官僚理论,阐述了组织结构和权威关系的重要性。

这些经典理论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行为科学对管理学的贡献在20世纪中期,行为科学的兴起推动了管理学的发展。

行为科学研究关注个体和群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动机,重视人的因素对组织效果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的哈桑实验揭示了人性因素对工作动力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情感和需求。

四、系统理论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兴起20世纪后半叶,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到来,管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系统理论被引入管理学领域,强调了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管理者需要全局思考,综合各种因素来进行决策和管理。

同时,现代管理思想也逐渐兴起。

经营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了管理者应以理解为基础进行决策,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需求。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方法。

五、管理学的影响和未来趋势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简略分为三个阶段:1) 古典管理2) 现代管理3) 当代管理1. 古典管理理论1.1 科学管理弗莱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把管理看作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人。

泰勒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分析了工作任务,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从而开创了工业管理的新纪元。

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仅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同时也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1.1 任务管理法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三个问题:1) 要做什么2) 怎样去做3) 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

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三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1.1.2 行为指导泰勒把某一特定工作分成两个部分,被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以及管理者要做的工作。

为了找出管理某项工作的科学方法,泰勒需要事先调查以建立一个实施的样本,调查包含以下五个步骤:1) 找到适合完成这一特定工作的适量的工作者2) 仔细研究并分清每一个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环节,以及他们完成相应环节所需使用的工具3) 用秒表记录下他们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具体时间,选择其中最快的方法4) 去掉那些错误的、节奏慢的、无用的步骤5) 最终整理出一套最快最好的工作流程和最适用的工具泰勒的目的是让管理者努力把工作任务分成相对明确环节的同时,用可以量化的标准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管理工作就是监控所有的环节。

此外,泰勒注意到要了解工作者的期望值,并且要提供培训使他们适应并满足他们所做的工作。

科学管理理论的奖励机制与工作者完成的工作有关,因而工人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

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理论下,与培训教师合作融洽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个人的发展,当所有的问题由他单独面对时,他会比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做得好”。

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重新协调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

1.1.3 工作定量系统泰勒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模式来规范并检验工作者的工作表现。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

精选ppt
3
一、经验管理阶段
1776 年 英 国 经 济 学 家 亚 当 ·斯 密 发 表 了 专 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在该书 中指出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1832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出版 了《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该书一是开 创了生产过程时间研究的先例;二是提出了对劳 动者按分工不同付给不同报酬的原则。
精选ppt
18
小结
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科学
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在此期间产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流派,主要有
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理想的行政
组织体系、行为科学理论、经验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理论、人类行为理论、社会系统理
论、决策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管理科
学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系
精选ppt
4
二、科学管理阶段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 学 管 理 理 论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泰 罗 (1856—
1915),美国人,1911年他发表了《科学管理
原理》一书,这是资义管理学最早的代表著作,
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
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
为“科学管理之父”。著作还有《计件工资制》
3.领导:领导作风、领导方格理论等。
4.群体:动力、规范、凝聚力、效率。
精选ppt
17
四、现代管理阶段
(一)经验管理理论 (二)管理过程理论 (三)人类行为理论 (四)社会系统理论 (五)决策管理理论 (六)组织管理理论 (七)管理科学理论 (八)权变管理理论 (九)战略管理理论 (十)系统管理理论
10
6.劳资双方密切合作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经世致用之学,涉及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管理学的基石。

其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和法家的“法、术、势”三宝等思想,成为后世管理学的核心思想。

汉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管理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管理思想著作,这些著作对于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管理学开始与西方管理学相互融合。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著作,如《天下郡国利病书》、《古今图书集成》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管理学思想的传入和影响,中国管理学逐渐开始与国际接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体系,如曾国藩、毛泽东、邓小平、张瑞敏等人都为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融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管理学体系。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管理学发展史概述1、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

2、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零碎,没形成体系。

3、管理理论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至今,逐渐形成管理理论管理发展三阶段关系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1、管理的活动或实践自古以来就存在,它是随人类集体协作、共同劳动而产生的。

2、有关管理思想的最早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

我国古代典籍中也有不少有关管理思想的记载。

3、在中世纪,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很大发展。

三、管理学理论的萌芽1、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这方面的学说散见于当时经济学家的一些著作,大体上说来,所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关于工商关系;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包括劳动的地域分工、劳动的组织分工、劳动的职业分工;关于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所谓“劳动效率递减等级论”;关于管理的职能。

理论形成启蒙是亚当斯密“生产合理化”概念2、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求和方法方面1)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主要观点如下①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②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使不肯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来全面分析与计划;③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根据,管理要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根据。

2)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3)工业革命后的管理实践:苏霍制造厂,运用科学管理最早。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罗伯特·欧文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进行的“纽兰纳克”、“新协和村”的试验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的实践与思想却对管理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四、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1、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及其意义1)“管理运动”(主要部分是科学管理)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过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大体上有四五十年的时间。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
著《国富论》,提出劳动分工论和劳动价值论。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英国数
学家和机械学家。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发展 了斯密的观点,分工后不同的劳动支付不同的工资。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32-1792),英国空想社
25
❖ *古典管理理论总结:泰罗与法约尔的比较

泰罗
法约尔
❖ 所处文化
新教伦理、开放
传统
❖ 所受阻力
来自劳资双方
未遭反对
❖ 工作起点
徒工
副经理
❖ 理论侧重
提高劳动生产率
高层管理理论
❖ 矛盾所在
职能工长制
统一指挥
❖ 总结论:二者的理论互相补充。
26
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4) *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30年代~60年代)
13
一个工人在制成成品前反复进行一项工作, 而该工作只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一道必要的工 序;未完工的零件传递给下一个工人,再由 这个工人继续加工。福特取得了惊人的效率。 尽管第一批T型车每12.5小时出产一辆,到 1920年时,即仅过了12年,每分钟就生产出 一辆T型车。到了1925年,在达到顶峰时, 曾经每5秒钟就有一辆T型车开下福特生产线。
5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 ~30年代)续
❖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工程师。“The father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 著作:《计件工资制》(1895),《工厂管理》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

有史料记载的西方管理实践和观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但直到19世纪末管理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并颁布了有282条法规的“汉漠拉比法典”,其中有许多条款对人的行为和活动作了规定,以此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规范个人的行为。

19世纪末,管理学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

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可以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和综合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重视物质技术因素,忽视人及社会因素。

他将工人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工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强调严格的服从,他没有看到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认为人们只看重经济利益,根本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

2.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的正式产生和盛行时期为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的公共行政学的早期研究时期。

特点在于把人看作是机器的附属物,强调的是等级、命令和服从,并且用一种封闭模式的观点来对待组织,忽视了人的因素和环境的作用。

3.综合古典管理理论:控制职能就是运用指挥原则,支配与监督下属的活动。

控制职能包括配备人员、选择安排、纪律和训练,与此项适应的原则集中、报酬和公平。

(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60年代,它可分为人际管理理论、激励理论和领导效能理论。

1.人际管理理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2.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3.领导效能理论:领导者境遇理论、行为连续带理论、领导方式系统理论、领导四象限模式、管理方格论领导行为权变理论(三)现代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方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管理理论,形成许多学派。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

Part 3
21世纪初至今
21世纪初至今
全球化管理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21世纪初至今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学开始向全球化、多元化和敏捷化的方向发 展 企业需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包括跨文化交流、多元团队管理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等 同时,企业也需要应对多元化的挑战,包括员工多元化的背景、技能和需求 代表人物包括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波特(Michael Porter) 德鲁克提出了现代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目标管理、创新、自我管理和知识管理等 波特则提出了全球竞争战略的理论,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三种基本战略
科学管理
工业革命时期到20世纪初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 中叶。这个阶段的管理学思想主要基 于科学和效率,追求通过标准化和量 化的方法来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效率 。代表人物包括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甘特(Henry Gantt)。泰勒 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也称为泰勒主义 ),包括工作定额、差别计件工资制和 标准化等概念。甘特则发明了甘特图 ,为项目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
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
这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受到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影响 这个阶段的管理学思想主要关注员工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强调通过激励、沟 通和团队建设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表现 代表人物包括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 实现五个层次 赫茨伯格则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强调了满足员工的 需求对于激励他们的重要性
20XX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表现为集体的协作劳动形式,有集体协作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活动,随之形成各种管理思想。

应该说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与人类社会一样历史久远。

作为管理理论的管理学的形成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初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二、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三、管理理论丛林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四、战略管理阶段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剧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五、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世界瞩目,由此日本企业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和学习,1987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颁布的ISO 9000系列标准为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实施指南,2000年修改颁布的ISO 9000系列标准提出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遵循的八项原则;六、学习型组织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90 年代以后,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管理理论出现了,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6))、业务流程再造(BPR)、标杆超越法(benchmarking)等。

从管理理论百年发展历史来看,质量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而全面质量管理也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90年代以后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标杆超越法等都可以看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有关人的认识和假设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到人际关系学说的社会人假设,以及后来的“复杂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等。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一、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以提高组织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对组织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

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统治者需要管理庞大的国家和人民,因此出现了一些管理理论和实践。

但是,真正的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才开始形成的。

二、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初,管理学进入了科学管理时期。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泰勒强调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如分工、高效率和奖励机制等。

他的理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人文关怀时期科学管理的方法虽然在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忽视了人性因素。

20世纪20年代,人文关怀时期的管理学兴起。

埃尔顿·梅奥是人文关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表明,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表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关怀时期注重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情感,提倡人性化管理,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来提高组织绩效。

四、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学开始兴起。

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学主要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试图解释员工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和亨利·门西尔。

他们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认为员工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种。

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学为组织提供了更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五、系统理论时期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进入了系统理论时期。

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

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管理学开始关注组织内部的协调和整合问题。

彼得·德鲁克是系统理论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管理学的五个基本功能: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

六、现代管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管理学开始兴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存在和沉淀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一门科学,管理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因而就有了管理。

到了公元前约17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已经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组织,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成的权利结构。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大的国家之一。

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秦朝就形成了与现代中国国土相近的统一国家。

在以后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国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和多次外国入侵,经历了数百次改朝换代,虽然也曾有过短暂的分裂,但历代统治者都能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和众多的人口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曾创造过辉煌业绩,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横跨欧亚的大国都分崩离析、烟飞云散了。

唯有中国自古至今基本保持着完整的领土和主权,至今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并且在迅速的崛起。

历代统治者的功过是非应当由历史学家去研究和评述,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帅军队、阻止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等方面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其中也包含着许多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的管理思想。

中国有许多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

长城就是其中最令人赞叹不已的例子。

早在春秋战国时(公元前七世纪),为了防御战争,在形式险要的地方开始修筑长城,后来经过秦朝、明朝历代修缮,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终于形成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六千七百多公里,连为一体的万里长城。

这一工程历时两千多年,投入的劳动力达到数百万人,动用的土石方如筑成一条一米高、一米宽的墙可以绕地球13.5圈。

筑城墙所用的砖都按统一的规格由全国各地烧制后运送到工地。

为了监督检查制砖的责任和质量,每块砖上都刻有制造州县府及制造者的名字。

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当时,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中国在其漫长历史中,所经历的战争之多、规模之大、也是世界各国少有的。

早在初秋战国时,就经常发生投入几十万军队的大规模战役。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死亡和灾难,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良知。

但战争也推动了如何治理军队,如何带兵作战的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著作中阐述的“为将之道”、“用兵之道”,以及在各种及其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为了取胜所采用的各种战略、策略,看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对我们今天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都有着极其现实的参考价值。

在竞争的时代,企业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怎样才能集聚人才,团结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长处?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应当怎样去对付着众多的竞争者,怎样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顺利时可能潜伏着何种危机,挫折时可能孕育着何种希望?这些不朽的名著将会告诉我们一个组织怎样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着重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研究。

中国历代的思想家,从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管子等诸子百家起,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反复论述的基本主题就是人的本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反复论证的基本主题就是人的本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他们提出“三纲”,即“君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道德规范。

提出“无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处理个人和国家、社会、家庭及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长达数千年的超稳定组织的过程中起了极
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应全盘否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也不能全部继承,走上国粹主义的道路。

而应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的发展,古为今用,使中华文化永葆美妙的青春。

中国的儒家思想实际上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至少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越出国界,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成为世界东方文化的渊源之一。

在近一百年来特别是最近三十年间,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都相继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社会经济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企业管理也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他们都没有走否定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实行全盘西化的道路。

而恰恰是在吸收东西方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与本国或本地区实际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面取得了成功,他们成功的把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家庭观引进了企业,把“企业大家庭”作为企业组织的理想目标,把对君和父的忠诚心用于建立企业中上下级的楷模,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塑造企业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与西方企业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色。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

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都割不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并且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在研究现代管理思想的时候,不能不首先研究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