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使用操作规程
![液氨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8111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d.png)
液氨使用操作规程液氨使用操作规程第一章-概述1.1 目的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液氨的使用操作程序,旨在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液氨的操作人员。
1.3 定义和缩略语液氨:指氨气在低温下冷凝成液态。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2.1 液氨的危害液氨具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长时间接触或吸入高浓度液氨可引起严重的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损伤。
2.2 个人防护措施2.2.1 穿戴防护服,包括防化服、防毒面具和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2.2 使用工作手套和护目镜等辅助防护装备。
2.2.3 严禁在操作区域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2.2.4 携带自救器或紧急呼吸器。
第三章-操作程序3.1 液氨的储存和保管3.1.1 液氨应储存在专门的氨气储罐中,储罐应定期检查并保持清洁。
3.1.2 储罐应设置在良好通风的区域,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3.1.3 储罐应配备完善的液位报警系统和泄漏报警系统。
3.1.4 储罐周围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靠近。
3.2 液氨的输送和使用3.2.1 输送和使用液氨的管道应定期检查,严禁使用老化或损坏的管道。
3.2.2 输送和使用液氨的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2.3 连接和断开液氨管道应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发生泄漏。
3.2.4 液氨的使用应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荷使用。
3.2.5 液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阀门并清洗操作区域,确保没有液氨残留。
第四章-应急处置4.1 液氨泄漏的处置4.1.1 若发现液氨泄漏,立即关闭液氨供应阀门,并尽快撤离泄漏区域。
4.1.2 启动泄漏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和派遣救援队伍。
4.1.3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进行泄漏的封堵,避免液氨进一步扩散。
4.1.4 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和清洗,确保环境安全。
4.2 液氨中毒的急救措施4.2.1 若发现工作人员出现液氨中毒症状,立即将其移出泄漏区域,避免继续接触液氨。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8ede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c.png)
液氨操作规程液氨操作规程液氨是一种高压、易挥发的气体,对人体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液氨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以下是液氨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一、液氨的存放与保管1. 液氨的存放场所应设在独立的封闭场地内,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2. 液氨储罐应选用高强度材料制造,且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3. 液氨储罐应远离明火、高温物质,周围禁止吸烟,场地内禁止使用明火。
4. 液氨储罐应设有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液氨储罐应定期进行液位和密度的检测,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 液氨储罐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严禁未经许可靠近液氨储罐。
7. 液氨储罐和液氨管道上应安装防止静电积聚的接地设施。
二、液氨的操作1. 液氨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并接受过液体氨操作的培训。
2. 液氨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服、防护面具、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液氨液体的装卸应使用专用的装卸设备,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 液氨液体的装卸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避免产生积聚的液氨浓度。
5. 液氨操作过程中切勿使用脏、损坏的容器,也不得将液氨倒入带有其他物质的容器中。
6. 液氨泄漏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有关部门。
7. 液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三、液氨的防护措施1. 液氨操作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告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 液氨操作区域应设有洗眼器、应急淋浴等保护设备,并保持畅通。
3. 液氨操作区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消防器材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4. 液氨操作区域应配备专业的监控设备,及时监测液氨浓度,如超过安全范围应及时报警。
5. 液氨操作区域的出入口应设有防护门,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6. 液氨操作区域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是液氨操作规程的一些重要内容,操作人员在进行液氨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确保人员的安全。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6ffd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1.png)
液氨操作规程一、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领域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为了确保液氨的安全操作,本文旨在制定液氨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液氨的性质和危害1. 性质:液氨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高度可燃性和爆炸性。
它在室温下压缩成液态,密度较大,易于液化和储存。
2. 危害:液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均具有危害。
接触液氨可能导致眼睛和皮肤灼伤,吸入高浓度的液氨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喉咙痛和肺损伤。
三、液氨操作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准备:操作人员应接受液氨操作培训,并了解液氨的性质、危害和应急措施。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设备准备:确保液氨储存和输送设备的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设备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准备好液氨储罐、输送管道、阀门、泵等操作所需设备。
3. 通风准备:操作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液氨气味。
四、液氨操作步骤1. 液氨储罐操作:(1)检查储罐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2)确保储罐周围无可燃物质和易燃物质。
(3)打开储罐进气阀门,调整进气流量。
(4)根据需要,打开储罐排气阀门,释放多余的液氨。
2. 液氨输送管道操作:(1)检查输送管道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2)确保输送管道无堵塞和泄漏。
(3)打开输送管道进气阀门,调整进气流量。
(4)根据需要,打开输送管道排气阀门,释放多余的液氨。
3. 液氨泵操作:(1)检查泵的工作状态和密封性。
(2)确保泵的电源连接正常。
(3)打开泵进气阀门,调整进气流量。
(4)根据需要,打开泵排气阀门,释放多余的液氨。
4. 液氨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2)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液氨积聚。
(3)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火源。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e4f1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c.png)
液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冶金等领域。
然而,由于液氨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操作液氨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氨操作规程,包括液氨的安全储存、运输、使用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一、液氨的安全储存1.1 储罐选择- 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储罐,以防止液氨泄漏。
- 储罐应具备防腐蚀、耐高压和耐低温的特性,确保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 储罐应设置在通风良好、无火源和易疏散的区域。
1.2 储罐安装- 储罐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固定,以防止因外力引起的倾覆。
- 储罐与周围建筑物、设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事故发生时的扩散。
- 储罐应设置液位报警装置,及时监测液氨的液位,以确保储罐内液氨的安全。
1.3 储罐维护- 定期对储罐进行检查,检查储罐的密封性能、防腐蚀性能等是否正常。
- 定期清理储罐内的杂物和沉积物,保持储罐内的清洁。
- 储罐周围应保持通风畅通,防止液氨气体积聚。
二、液氨的安全运输2.1 运输工具选择- 选择具备液氨运输资质的运输公司,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 运输车辆应具备防腐蚀、耐压和密封性能,以确保液氨不会泄漏。
2.2 运输过程中的措施- 运输过程中应严禁吸烟、明火等火源,以防止液氨发生爆炸。
- 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碰撞和颠簸,以防止液氨泄漏。
2.3 运输事故应急处理- 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 在液氨泄漏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阻止他人靠近,确保人员的安全。
- 运输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总结教训,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液氨的安全使用3.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液氨前,应进行必要的培训,了解液氨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规程。
- 使用液氨的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液氨浓度过高引起中毒。
3.2 液氨的操作规程- 操作液氨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beaa1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f.png)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液氨安全操作,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液氨的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理等环节中的相关操作人员。
第三条液氨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并且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液氨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液氨的储存和运输第五条液氨储存和运输的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防爆设备。
第六条液氨储存和运输的容器必须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保证其完好无损。
第七条液氨储存和运输的容器必须标识清晰,禁止将其与其他容器混淆。
第八条液氨储存和运输的容器必须放置在稳固的底座上,避免发生倾倒或倾斜。
第九条液氨储存和运输的容器必须远离易燃物和可燃物,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第十条液氨储存和运输的容器必须远离湿度过高的环境,避免生锈和腐蚀。
第十一条液氨储存和运输的容器必须定期检查液位,保证液氨的充足和及时补充。
第三章液氨的使用第十二条液氨使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
第十三条液氨使用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和装备,并且检查其完好无损。
第十四条液氨使用人员必须熟悉液氨的特性和危险性,严禁违规操作和滥用液氨。
第十五条液氨使用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避免发生意外或事故。
第十六条液氨使用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第四章液氨的处理第十七条液氨处理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排气系统,防止氨气浓度过高。
第十八条液氨处理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和装备,并且进行适当的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液氨处理人员必须了解液氨的处理方法和操作流程,严禁作任何违规操作。
第二十条液氨处理人员必须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第二十一条液氨处理人员必须按照规程中的要求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二十二条液氨泄露或泄漏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e99d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d.png)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液氨使用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液氨的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
第二条液氨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正规液氨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第三条液氨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液氨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严禁违反规定操作。
第四条液氨操作人员应该掌握液氨的特性、危害性以及急救措施等相关知识,并做好事故应急预案。
第五条使用液氨的单位应当建立液氨操作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人员培训和事故预防。
第二章运输环节第六条液氨运输车辆必须经过政府监管的运输车辆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并持有效合格证明。
第七条液氨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速度行驶,严禁超载、超速行驶。
第八条液氨运输车辆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包括灭火器、泄漏报警装置、急停装置等,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九条液氨运输车辆在装卸过程中必须使用专业装卸设备,并由专业操作人员进行装卸作业。
严禁操作人员将液氨直接接触皮肤。
第十条液氨运输车辆在停车时必须远离火源、烟源和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密闭空间停放。
第三章储存环节第十一条液氨储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二条液氨储罐周围必须设置防火墙和护栏,防止外界火源的侵入。
第十三条液氨储罐必须设有泄漏报警装置和监控系统,并定期演练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液氨储罐周围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和明火。
第十五条液氨储罐进行维修和保养时,必须停止供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四章使用环节第十六条使用液氨进行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第十七条液氨使用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第十八条液氨使用单位必须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九条液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液氨使用记录,包括液氨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等。
第二十条液氨使用单位必须及时清理和处理液氨泄漏和溢出物,严禁将其直接排放到水源中。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fc411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4.png)
液氨操作规程一、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制冷、冷冻、化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液氨的安全操作,减少事故风险,制定液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液氨的操作流程,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液氨的基本性质液氨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其化学式为NH3,分子量为17.03g/mol,沸点为-33.34℃,密度为0.681g/cm³。
液氨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
三、液氨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2.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及时清除可能存在的火源和易燃物。
3. 检查液氨容器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4. 检查液氨容器的压力,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5. 准备好应急处理设备,如泄漏处理器、氨气探测器等。
四、液氨操作流程1. 打开液氨容器阀门前,先确保周围没有明火,并将容器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
2. 缓慢打开液氨容器阀门,释放出所需的液氨量。
注意,不要过度开启阀门。
3. 在液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距离液氨容器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液氨。
4.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具,以防止液氨进入呼吸道。
5. 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液氨容器的压力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6. 液氨操作完成后,应及时关闭液氨容器阀门,并确保密封良好。
五、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理1. 发现液氨泄漏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封闭泄漏源,如可能的话,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封堵,避免液氨进一步泄漏。
3. 启动泄漏处理器,将泄漏气体吸收或中和。
4. 使用氨气探测器检测泄漏区域的氨气浓度,确保泄漏已得到控制。
5. 在处理液氨泄漏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六、液氨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 液氨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液氨。
2. 液氨具有一定的爆炸性,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与易燃物接触。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2ecb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d.png)
液氨操作规程1. 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毒性和腐蚀性。
为了确保液氨的安全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氨操作规程。
2. 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液氨的安全操作,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规范液氨的操作流程。
3.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液氨操作的场所和人员。
4. 安全措施4.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同时,应配备呼吸器材,以防止液氨蒸气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4.2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液氨操作的专业培训,了解液氨的性质、危险性和操作规程。
4.3 液氨操作区域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4.4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紧急停止操作、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泄漏源控制等。
4.5 液氨操作区域必须配备紧急洗眼器和紧急淋浴设备,以应对液氨泄漏导致的眼睛和皮肤灼伤。
5. 操作流程5.1 准备工作5.1.1 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液氨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没有泄漏。
5.1.2 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液氨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蒸气浓度。
5.1.3 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操作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5.2 液氨装填5.2.1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液氨装填区域没有明火。
5.2.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液氨容器的使用说明进行装填,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5.2.3 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液氨装填完毕后,密封容器,防止泄漏。
5.3 液氨使用5.3.1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液氨,严禁超过规定的使用量。
5.3.2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液氨使用设备的安全性能,如阀门、管道等,确保没有泄漏。
5.3.3 操作人员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防止液氨的泄漏和溅洒。
5.4 液氨储存5.4.1 操作人员必须将剩余的液氨储存到指定的容器中,并密封好。
5.4.2 液氨储存区域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4ecf1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e.png)
液氨操作规程一、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冷冻、制冷、化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液氨的安全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氨的操作规程,包括液氨的存储、运输、使用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液氨的存储1. 液氨的存储场所应建立在远离火源、高温和易燃物的地方,并保持通风良好。
2. 液氨存储容器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容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存储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吸烟和明火进入。
三、液氨的运输1. 液氨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驾驶员应具备液氨运输资格证,并接受专业培训。
2. 在液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稳定,避免剧烈碰撞和摩擦。
3. 液氨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4.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易燃物和氧化剂接触,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
四、液氨的使用1. 在使用液氨前,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液氨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液氨的使用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尽量避免在密闭空间中操作。
3. 液氨的使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4. 液氨的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5. 液氨的泄漏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停止泄漏源、疏散人员和通知相关部门等。
五、液氨的处理1. 液氨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排放到环境中。
2. 液氨泄漏后的处理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使用吸附剂和化学中和剂进行处理。
3.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和报告。
六、液氨的应急措施1.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停止泄漏源、疏散人员和通知相关部门等。
2.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七、液氨的安全管理1. 液氨的安全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和权限。
2. 液氨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液氨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b19c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c.png)
液氨操作安全操作规程液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具有高毒性和腐蚀性。
在工业生产中,液氨广泛应用于制冷、合成氨、冶金和化工等领域。
为了保证液氨操作的安全性,必须遵守一系列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液氨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
1. 液氨的储存和运输:a. 液氨应储存在密封、防腐蚀的容器中,并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仓库中;b. 液氨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密封性和安全性;c. 液氨运输车辆和容器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d. 在搬运和运输液氨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眼镜、防护服、手套等。
2. 液氨的操作准备:a. 在进行液氨操作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了解液氨的性质和操作要求;b. 在操作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应急设备,如洗眼器、紧急通风设备等;c. 获悉操作的安全数据表,了解液氨的危险特性和应急措施;d.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安全鞋等;e. 液氨操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中液氨浓度低于安全标准。
3. 液氨的装卸操作:a. 由专业人员操作,确保装卸过程安全;b. 对装卸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c. 液氨容器放置在平稳的地方,避免发生倾倒或冲击;d. 在装卸过程中,应戴着呼吸器具,并注意防止液氨泄漏;e. 液氨泄漏后,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紧急通风、使用吸附剂等。
4. 液氨的使用操作:a.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b. 液氨使用前,应检查使用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c. 使用液氨时,应避免产生静电,使用防静电设备或方法;d. 注意避免液氨与可燃物质接触,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e. 液氨使用完毕后,应将设备和容器彻底清洗,并确保无液氨残留。
5. 液氨泄漏应急处理:a. 发生液氨泄漏时,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确保人员安全;b. 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和救援;c. 封锁泄漏区域,防止液氨扩散;d. 使用合适的吸附剂、堵漏剂等物质,进行紧急处理;e. 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清理和修复。
化工厂液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厂液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3631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7.png)
化工厂液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概述:液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和冶金行业的重要化学物质,但由于其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液氨的使用需要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的液氨使用操作能够确保化工厂的员工安全,保护环境,避免事故和生产中断。
本文将介绍液氨使用的一般规则,并详细讨论液氨存储,供应,处理和泄漏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液氨存储1. 液氨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密闭容器中,容器应设有压力开关、安全阀和泄漏报警装置,以便监测和控制液氨压力和泄漏情况。
2. 液氨容器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严禁在容器附近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焊接等高温作业。
3. 液氨容器周围应设有明显标识,标明“易燃气体”和“毒性气体”,并设有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的警示标志。
二、液氨供应1. 液氨供应管线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无泄漏和堵塞。
2. 液氨供应管线两侧应设有手动和自动运行状态监测装置,能够及时报警并切断液氨供应。
三、液氨处理1. 液氨处理过程应有专门的装置和设备,确保液氨的分离和净化,避免毒气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2. 液氨处理过程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设备正常运行。
四、液氨泄漏应急响应1. 发现液氨泄漏时,首先需随即切断液氨供应,避免泄漏扩大和事故危害加剧。
2. 当液氨泄漏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采取紧急疏散措施,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3. 在进行液氨泄漏应急处理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爆服和安全帽等,并根据泄漏情况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喷洒水雾、覆盖泄漏点等。
结语:化工厂液氨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厂员工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液氨存储、供应、处理和泄漏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规程都应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同时,化工厂应加强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使液氨使用能够达到最大的安全性和效益。
工厂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评估液氨使用的安全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023年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液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fbb50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4.png)
2023年液氨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液氨操作过程的安全,预防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氨的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理等所有环节,涉及所有使用液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定义液氨:指液态氨,物理状态为常压下的液体。
操作人员:指参与液氨操作的工作人员。
泄漏:指液氨以非正常途径从容器中泄出的现象。
第四条主管部门液氨安全工作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并委托相关行业协会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液氨的储存第五条储罐的选址1. 液氨储存罐的选址应满足相关安全要求,远离人口集中区、居民住区、交通干道等地区。
2. 储存罐应远离明火、热源和易燃物品,周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六条储存设施的选择1. 液氨储存罐应选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设备,设施应定期检验、维护和更新。
2. 储存罐应配备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液氨泄漏的情况。
第七条储存环境的监测1. 储存罐周围的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确保没有液氨泄漏。
2.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定期进行分析。
第八条操作人员的培训1. 储存罐的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液氨的性质、危险性以及紧急处理措施。
2.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有关液氨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
第三章液氨的运输第九条运输车辆的选择1. 液氨运输车辆应选用专用车辆,并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2. 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第十条运输容器的选择1. 液氨运输容器应选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设备,容器应定期检验、维护和更新。
2. 运输容器应配备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液氨泄漏的情况。
第十一条运输操作人员的培训1. 运输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液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2. 运输操作人员应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四章液氨的使用第十二条使用场所的准备1. 液氨使用场所应配置适量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中液氨浓度的限制范围。
2. 使用场所应避免明火、热源以及易燃物品的存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9070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c.png)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制冷等领域。
然而,液氨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一旦操作不当,将对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维护生产环境的稳定,制定液氨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液氨储存1. 液氨储存应选择专用的集装箱或储罐,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2. 液氨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远离明火及其他易燃物。
3. 液氨储存区域禁止吸烟,严禁使用明火及产生火花的设备。
二、液氨运输1. 液氨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驾驶员应具备相应驾驶技能和液氨安全操作知识。
2. 液氨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摩擦等造成容器破损的行为。
3. 液氨运输车辆装卸液氨时应确保操作人员配戴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三、液氨使用1. 液氨使用前需进行工作许可和风险评估,操作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2. 液氨使用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3. 液氨使用过程中应使用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四、液氨泄漏应急处理1. 发现液氨泄漏应立即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迅速撤离现场。
2. 闪电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按照现场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在处理液氨泄漏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进行正确有效的泄漏处置。
五、液氨管理1. 液氨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保证身体健康,避免因疾病导致操作不当造成意外。
2. 液氨存储区域应进行定期巡检和检修,确保设备完好,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3. 建立液氨操作记录,记录液氨的使用情况、泄露情况等,便于事故发生后的追溯。
六、液氨废弃物处理1. 液氨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封存和处置。
2. 液氨废弃物的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破损和泄露,使用专用容器进行运输。
七、液氨事故预防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
3. 制定液氨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类事故。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0852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6.png)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液氨的使用和操作人员。
第三条液氨的使用和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液氨的使用和操作人员应当了解液氨的基本性质、安全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方法。
第五条液氨的使用和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第二章液氨的基本性质和安全措施第六条液氨又称为氨水溶液,是一种无色气味刺激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
第七条液氨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性,操作人员应当做好防火、防爆和防毒措施。
第八条液氨具有挥发性,操作人员应当密封容器,并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
第九条液氨应存放在防爆、防火、防尘、防湿的仓库或储存设施中,并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隔离。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液氨的危险特性和操作注意事项,并穿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防爆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三章液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液氨前,应先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工具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流程正确和安全。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液氨的供应装置,确保供气管道畅通,并做好防冻和防漏措施。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确保液氨的储存容器处于正常压力状态,不得超压或低压操作。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随时监测液氨的浓度和压力,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
第十六条液氨的加热和冷却操作应当小心谨慎,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事故。
第十七条液氨的运输和搬运应当使用专用设备和工具,避免容器破损或泄漏。
第四章液氨的事故应急处理第十八条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止供气、隔离事故区域和报警等措施。
第十九条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和互救,并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第二十条在液氨泄漏事故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戴好全面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液氨。
第二十一条当液氨泄漏导致火灾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如能控制不住,要迅速撤离。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35b2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e.png)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液氨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性的化学物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液氨操作的一般规程:一、操作前:1.在进行液氨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接受液氨安全操作培训,并具有相关的操作证书。
2.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排除火源和明火,确保操作区域没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3.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服、安全眼镜、化学手套、防滑鞋等。
二、液氨容器操作:1.液氨容器应放置在平稳的位置上,并确保容器稳定。
2.容器上必须有标志明确的液氨安全标志,包括警示标志和应急联系电话等。
3.液氨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密封性和安全性,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容器。
三、液氨装卸操作:1.液氨装卸操作必须由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控。
2.液氨装卸区域应设置防护栏杆,确保不授权人员无法进入。
3.液氨装卸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的安全连接器,并确保连接器的安全可靠。
四、液氨泄漏应急处理:1.在发生液氨泄漏时,应立即将液氨容器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并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和应急救援部门。
2.避免直接接触泄漏液氨,应戴上合适的呼吸器具和防化服,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
3.封锁泄漏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源或下水道。
五、液氨存储和处理:1.液氨应存放在专门的储罐或储存设施中,确保其密封性和安全性。
2.液氨存储区域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3.在处理液氨废弃物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排放。
请注意,以上是一份液氨操作规程的一般要求,具体的操作规程应根据液氨使用的具体场景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严格遵守当地和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液氨操作涉及较高风险,请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151f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f.png)
液氨操作规程一、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制冷等领域。
为了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制定液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氨的操作规程,包括液氨的存储、运输、使用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液氨的存储1. 存储场所选择:液氨应存放在专门的氨气库中,库房应远离火源、易燃物和可燃物,距离建筑物和人员密集区域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2. 储罐安装:储罐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防漏、防爆、防静电等安全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储罐标识:储罐应明确标识容量、压力、氨气纯度等信息,以便操作人员正确使用。
三、液氨的运输1. 运输工具选择:液氨应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车辆应具备防漏、防爆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 装卸操作:液氨的装卸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确保操作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和事故。
3.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运输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车距,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在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液氨容器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四、液氨的使用1. 操作人员培训:液氨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应掌握液氨的性质、特点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2. 使用设备选择:液氨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进行操作,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
3. 操作环境控制:液氨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避免氨气积聚,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4. 操作流程:液氨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包括液氨的开启、关闭、调节等步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安全。
五、液氨的应急处理1. 泄漏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液氨泄漏,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封锁泄漏点、迅速疏散人员、通知相关部门等,同时佩戴防护设备进行处理。
2. 氨气中毒处理:如发生氨气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进行急救处理,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b42a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b.png)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一、液氨概述液氨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的化学物质,常用于制冷、化学工业和农业。
液氨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液氨可能导致严重的化学灼伤和眼睛损伤。
因此,在液氨的存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
二、液氨存储和标识1. 液氨应储存在专用的储罐中,储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漏油防止装置和避雷设施。
2. 储罐应定期检查和保养,如发现泄漏或损坏,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3. 储罐周围应设置防火墙,以防止火灾蔓延。
4. 液氨储罐应醒目标注“液氨”、“易燃”、“高压”等标识,以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三、液氨搬运和使用1. 搬运液氨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 在搬运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防毒面具、安全鞋等。
3. 液氨容器应完整无缺,严禁在有泄漏的容器上进行搬运。
4. 液氨容器应垂直放置,并使用专用的输送工具进行搬运,避免摇晃和撞击。
5. 在搬运过程中严禁把液氨容器滚动或拖曳。
6. 液氨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其他易燃物。
7. 对于液氨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超过容器承受压力。
8. 使用液氨的工作人员应在操作区域内穿戴防护装备,以防止液氨接触到皮肤和眼睛。
9. 液氨使用后的容器应妥善处理,及时封存,避免泄漏和污染。
四、液氨泄漏处理1. 一旦发现液氨泄漏,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2. 在撤离时要保持冷静,避免乱跑,以免增加伤害风险。
3. 如果泄漏量较小,可以使用防护装备进行封堵,如化学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但必须要有足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4. 如果泄漏量较大,应立即通知专业人员,采取安全措施进行泄漏处理。
5. 在处理液氨泄漏时,应避免使用明火和产生火花的设备,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五、液氨事故应急处理1. 在液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 当液氨泄漏造成火灾时,应立即启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组织相关人员疏散。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b571e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3.png)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液氨制冷企业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方式,其具有制冷效果好、稳定性强的特点。
然而,在使用液氨进行制冷过程中,液氨的毒性和易燃性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液氨制冷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制冷工作。
下面是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个示例,供参考:一、液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1. 建立液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和具体职责。
2.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安全培训等工作。
二、液氨制冷设备的安全管理1. 严格按照液氨制冷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液氨制冷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停用进行修理。
3. 对于液氨制冷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比如设置区域划分和安全标志,避免非授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三、液氨的储存和使用1. 设立专门的液氨储存区,储存区要与其他危险品储存区分开,禁止放置易燃物品。
2. 液氨储存设施应与明火或高温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液氨的灌装和放氨的操作必须由专门的人员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和防腐服等。
四、液氨的泄漏处理1. 在液氨泄漏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报警。
2. 组织专门的应急队伍,定期演练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和人员疏散等工作。
3. 在液氨泄漏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如紧急关停泄漏设备、切断电源等,并对泄漏现场进行隔离和通风。
五、人员防护和培训1. 为液氨制冷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不定期组织液氨制冷设备的操作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液氨制冷的安全操作技能。
3. 对液氨制冷企业员工进行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以上是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个示例,企业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同时,企业还需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检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2024年液氨制冷管理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液氨制冷管理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8153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a.png)
一、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液氨安全生产条例》及各项国家规范性文件。
2、定期检查、考核、监督液氨安全管理工作。
3、检查、查看、监督液氨安全设施和设备,重点检查管道、密封结构,确保安全可靠。
二、个人防护
1、做好防护工作,穿戴防护服、防护面具、手套、靴等专用防护装备。
2、严禁吸烟、食用液氨或接触到可能受液氨污染的物品和表面。
3、在液氨现场工作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并定期进行气体检测。
4、液氨安全用完后,将防护装备洗涤、消毒或更换。
三、检查安装
1、在安装液氨制冷系统之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系统按照图
纸设计、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安装。
2、对液氨安装位置要求严格,不得安装在有可能发生火灾或可能对
生命和财产带来危险的地方。
3、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防火、防污染措施,并要求管道连接处充
分密封,不得存在泄漏。
四、操作管理
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熟悉制冷系统操作规程,并定期考核。
2、定期检查管道系统、密封件等,确保液氨系统安全可靠。
3、禁止不认识和不懂得安全措施的人员进入液氨现场。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4cce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5.png)
液氨操作规程一、引言液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冷冻、制冷、化学合成等领域。
为了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氨的操作规程,包括液氨的存储、运输、操作和紧急处理等内容。
二、液氨的存储1. 存储设施:液氨应存放在专用的储罐或者储存容器中,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存储环境:储存液氨的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33℃至-40℃之间,避免与可燃物质、氧化剂等接触。
3. 标识标志:液氨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志,包括液氨的危(wei)险性质、存储容量、应急联系电话等信息。
三、液氨的运输1. 运输工具:液氨的运输应使用专用的运输车辆或者容器,运输工具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运输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液氨容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避免碰撞和磨擦。
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如泄漏报警装置、防火设施等。
3. 监测控制:运输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液氨的温度和压力,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或者其他安全问题。
四、液氨的操作1. 操作人员:液氨的操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操作环境:液氨的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操作区域应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堆放和火源存在。
3. 操作流程:液氨的操作应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包括开启和关闭阀门、调节液氨流量和压力等。
操作人员应注意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
4.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五、液氨的紧急处理1. 泄漏事故: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应即将采取应急措施,包括迅速撤离人员、切断液氨供应源、通风排气等。
同时应及时报警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2. 中毒事故:如有人员中毒症状浮现,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进行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同时应及时报警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必须熟悉岗位操作规程,了解掌握液氨使用要求,持证上岗;
2、液氨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3、充氨管道上的接头,阀门、仪表不能与油脂接触;
4、运行中的设备严禁擦洗、敲击、冲撞、挤伤和发生火花,以防触电;禁止用水冲洗电气设备,保持周围干燥清洁;
5、开压力阀时,切勿面对阀门,应站在阀门一侧,以防人身事故。
充氨作业,必须穿戴好防护服、眼镜、口罩、手套、胶鞋;
6、开机前仔细检查设备以及所有阀门无误方可启动;
7、严禁各种泵的空转运行;
8、严禁氨气由压力设备及管道内急剧放出,以防止流体急速流动而产生静电,发生爆炸;
9、液氨罐在充装前必须保证正压,防止内存空气;
10、液氨罐充装中和充装后压力不超过;
11、液氨罐充装量不得超过安全警戒线。
备注:(1)、氨的特性:
A、分子式:NH3;分子量:;CAS编号:7664-41-7;熔点:-77.7℃;沸点:-33.4℃;蒸汽压力:992kPa
(20℃);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液氨相对密度(水=1):(25℃);自燃点:651.11℃;爆炸极限:
16%~25%;1%水溶液pH值:。
B、一是液氨具有毒、腐蚀等理化特性;二是液氨的生产、储存、充装设施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三是系统的操作与管理要求严格,其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
面:①、介质易挥发扩散:液氨在充装过程中,稍有泄漏就会在空气中迅速挥发扩散,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将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②介质腐蚀性:液氨具有腐蚀性,大量泄漏时极易对设备、贮罐区地面造成腐蚀,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
因此,要求管道、贮罐能抗腐蚀,并且充装管线接口要绝对密封。
③氨蒸气爆炸极限低,空气中氨蒸汽浓度达到%~%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
有油类存在时,将增加燃烧的危险性。
④毒性:低浓度氨对人的粘膜有刺激性作用;高浓度氨除可因组织溶解性坏死,造成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灼伤外,还可引起肺部充血,严重时可致死亡。
液氨接触皮肤,可引起灼伤和冻伤,溅入眼内时,可出现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体混浊,甚至造成角膜穿孔而失明。
液氨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烟。
2、防爆区内不准带进小孩。
3、禁火区不准无阻火器的车辆行驶。
4、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5、不按公司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严格禁止穿钉子鞋,化纤服以及带火种和热源操作。
6、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动用。
7、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不准动用。
8、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检修。
9、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0、没有办理动火手续,落实消防措施,或动火分析不合格时,严禁动火。
11、非本岗人员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与车间联系同意,并交出火种由本单位人员陪同,方可进入现场参观。
12、液氨罐区前道路必须保持畅通,门关闭封锁及区内严禁堆放其它易燃物品。
13、液氨报警装置警示超标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及处理。
14、在液氨罐设备15m距离内,严禁明火和热源。
15、液氨罐在高温时段应急喷淋冲洗水源进行降温处理。
16、针对液氨的特殊性和在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必须系统预防液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腐蚀及火灾危害,实施安全操作。
(1)加强设备维护,消除跑冒滴漏。
(2)一旦发生液氨泄漏,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发生重大泄漏时,立即向各级主管部门报告,启动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