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和皂苷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和皂苷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萜类化合物形成的真正前体是(B)。
A.异戊二烯B.甲戊二羟酸C.焦磷酸异戊烯酯D.焦磷酸γ,γ -二甲基烯丙酯2.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C)。
A.5个B.6个C.4个D.3个3.樟脑的结构属于(C)。
A.二萜B.倍半萜C.单萜D.二倍半萜4.游离的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含物通常具有的性质是(A)。
A.挥发性B.水溶性C.溶血性D.无旋光性5.中药地黄经加工炮制后变黑,是因为该药材中含有(A)。
A.环烯醚萜类B.倍半萜类C.黄酮类D.蒽醌类6.鉴定萜类化物结构中存在共轭双键,可选用的化学反应是( C )。
A.卤化氢加成反应B.溴加成反应C.顺丁烯二酸酐加成反应(Die1s-Alder反应)D.亚硝酰氯加成反应7.区别油脂与挥发油可利用下述哪项性质较为可靠( D)。
A.气味B.折光率C.相对密度D.油斑试验8.挥发油中的芳香化合物多为(D)的衍生物。
A.苯酚B.苯甲醇C.苯甲醛D.苯丙素9.挥发油在低温下析出的结晶,一般称为:(C)。
A.胨B.腙C.脑D.复合物10.挥发油不具有的性质是(D)。
A.挥发性B.旋光性C.折光性D.稳定性11.挥发油中不存在的化学成分类型是(D)。
A.单萜和倍半萜醛类B.单萜和倍半萜醇类C.单萜和倍半萜酯类D.单萜和倍半萜苷类12.挥发油的皂化值是指( A)。
A.皂化1克挥发油所需KOH毫克数B.皂化1克挥发油所需NaOH毫克数C.皂化10克挥发油所需KOH毫克数D.皂化10克挥发油所需NaOH毫克数13.自挥发油中分离醛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化学反应是(A)。
A.与NaHSO3加成反应B.与亚硝酰氯加成反应C.与硝基苯肼衍生物的缩合反应D.与NaHSO4加成反应14.冷浸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C)。
A.乙醇B.氯仿C.石油醚D.甲醇15.自中药中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C)。
A.加热回流法B.共水煮沸法C.共水蒸馏法D.浸渍法16.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 C )。
2011-2012(2)七-十章习题答案
2011-2012(2)七-十章习题答案第七章萜和挥发油一、香叶醇,链状单萜;橙花醇,链状单萜;香茅醇,链状单萜;薄荷醇,环状单萜;龙脑,环状单萜;樟脑环状单萜;青蒿素,环状倍半萜;穿心莲内酯,环状二萜三、1. 甲戊二羟酸2. 环状单萜,发汗、防止虫蛀、冠心病、心绞痛3. 环状单萜,神经痛,强心剂,π-氧化樟脑,对氧化樟脑4. 二萜,癌症/肿瘤5. 青蒿,倍半萜,抗恶性疟疾6. 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7. 亚硫酸氢钠试剂,吉拉德(Girard)试剂,亚硫酸氢钠试剂8. 脑,樟脑/ 薄荷脑9. 棕色,低温,空气和光线四、1. X 2. √ 3. X 4. X五、1.C 2.B 3.C 4.D六、A 碱性成分 B 强酸性成分(如萜酸或挥发性性酸) C 弱酸性成分(酚、稀醇或某些酯)D醛酮等羰基化合物 E 除去羰基的中性油第八章三萜及其苷类二、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环菠萝蜜烷型四环三萜苷,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
三、填空题:1.甘草酸,甘草甜素,钾或钙,水,酸性。
2.泡沫,皂苷具有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3.酸性4.大,无定型,大5.弱于6.正丁醇萃取四、选择题:1.D 2.C 3.A 4.B 5.D 6.D 7.E 8.D第九章甾体及其苷类二、螺甾烷醇型甾体皂苷,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三、1.毛花洋地黄,西地兰,酶。
2.激素类药物3.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甾体,中性,27,三萜类,酸性,304. 溶血指数,最低浓度5. 水,糖、蛋白质、有机酸等水溶性成分,乙醇四、1. X 2. X 3. √ 4.√五、1.B 2.B 3.D 4.D 5.B 6. C 7. B 8.C六、A、B、C、D、E第十章生物碱二、1. 小檗碱,治疗细菌性痢疾和一般炎症,并具有局部麻醉、止泻、降压等作用。
2. 阿托品,具有镇痛、散瞳作用,也可作有机磷农药解毒剂等3. 麻黄碱,能兴奋神经,升压,抗疲劳,治疗支气管哮喘等。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重点总结及习题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重点总结及习题本章复习要点:1.了解萜类化合物的含义、生源途径、分布和生理活性。
2.熟悉萜类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3.掌握萜类的提取、分离方法。
4.熟悉挥发油的组成、通性和检识。
5.掌握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一节萜类【含义】凡由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 MVA)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特点:骨架庞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结构千变万化、生物活性广泛。
【生源途径】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Wallach于1887年提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首尾相连形成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活性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戊烯酯(IPP),焦磷酸γ,γ-二甲基烯丙酯(DMAPP)生物合成前体:3(R)-甲戊二羟酸(MVA)【分布】萜类化合物在中药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尤其在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中萜类化合物分布更为普遍。
【生理活性】萜类化合物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比较明显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生育、杀虫以及作为甜味剂的作用。
【结构特点和分类】★化学结构特点:大多具有异戊二烯结构片断,其骨架以5个碳为基本单位。
1.单萜---以两分子异戊二烯为单位的聚合体。
多是植物挥发油的的组成成分。
(1)链状单萜常见结构如: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2)单环单萜常见结构如:桉油精、薄荷醇、胡椒酮(3)双环单萜常见结构如:龙脑、樟脑、芍药苷(4)环烯醚萜类来源: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
分布: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及龙胆科结构特点:具有半缩醛及环戊烷环,半缩醛C1-OH性质不稳定。
分类依据:据其环戊烷环是否开环分为环烯醚萜苷和裂环环烯醚萜苷。
常见结构如:栀子苷、梓醇、龙胆苦苷(5)倍半萜生源上的前体均为焦磷酸金合欢酯,是挥发油高沸程部分的主要组成成分。
含氧衍生物多具有香气和生物活性,骨架繁杂,种类较多。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一、名词解释:1.挥发油2.析脑、脑、脱脑油3.皂化值4.吉拉德(girard)试剂二、填空题:1.挥发油由()、()、()及()四类成分组成,其中()所占比例最大。
挥发油与脂肪油在物理性状上的相同之处为,室温下都是()体,与水均(),不同之处为,挥发油具(),可与()共蒸馏。
2.挥发油低温冷藏析出的结晶称为(),滤除析出结晶的挥发油称()。
3.常温下挥发油多为()色或()色的(),具较强的()气味。
4.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等。
三、单选题:1.从中药中提取二萜类内酯可用的方法是()A.水提醇沉B.酸水加热提取加碱沉淀法C.碱水加热提取加酸沉淀法D.升华法2.地黄、玄参等中药在加工过程中易变黑,这是因为()A.环烯醚萜类B.愈创木酚C.卓酚酮类D.穿心莲内酯3.奥类可溶于()A.强碱B. 60%—65%硫酸C.水D.弱酸4.环烯醚萜类多以那种形式存在()A.酯B.游离C.苷D.萜源功能基5.气相色谱通常用于分离分析()A.皂苷元B.多糖C.脂肪油D.挥发油6.挥发油TLC常用的显色剂是()A.香草醛—浓H2SO4B.AICIC.变色酸D.磷钼酸四、多选题1.属于萜类性质的是()A、多具手性碳 B.易溶于水 C.溶于醇D.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E.具挥发性2.一般可供评价挥发油品质的理化指标有()A.折光率B.酸值C.比重D.皂化值E.酯值3.保存挥发油时的一般方法是()A.低温保存B.与AgNO3络合C.密闭D.置棕色瓶中E.用胶塞封口五、简答题:1. 环烯醚萜类有何结构特点?分为几类?2. 挥发油常用提取方法有那些?答案:一、名词解释:1.挥发油(volatile oil)也称精油(essential oil),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
2. 析脑:冷却条件下挥发油主要成分常可析出结晶,称“析脑”,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
FreeKaoYan萜类和挥发油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一、名词解释1.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2. 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3. 挥发油4. 萜类化合物5. 酸值、酯值、皂化值6. 奥类化合物二、填空题1. 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_________ 衍变而来。
2.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凡是由 _______ 衍生而来的成分统称为 _______ 萜类。
3. ________________ 环烯醚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缩醛衍生物,分子都带有键,属衍生物。
4. 根据结构,可将环烯醚萜类成分分为二大类,即________ 和______ ,分布较广的是_______ 类,例如,玄参中的_____ 苷,栀子中的_______ 苷。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挥发油在低温条件下析出的固体成分俗称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化合物常采用 _______ 和 ______ 法。
7. ______________ 龙脑又称____ ,俗名 ___________________ 。
其左旋体主要得自;其又旋体存在于挥发油中。
合成品为_______ 体。
8. ____________________挥发油应密闭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色瓶中温保存,以避免的影响发生分解变质。
9. 穿心莲含有多种 _____萜内酯,其中主要有 _______ 、______ 、 _____ 。
冬凌草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 该成分属于______ 环萜。
10. 薄荷油来自____ 科植物,用作________ 药和 ___ 药。
三、选择题1 •罗勒烯经氧化后,可得到2分子HCHO 2分子CH3C0CH及1分子一羰基戊二醛,反应所用的氧化剂应是A. KMnO4B. H2O2C. SeO2D. O32. 某一化学成分能使溴水褪色,能和顺丁烯二酸酐生成晶形加成物,该化合物中具有A. 羰基B. 共轭双键C. 环外双键D. 环内双键3. 在挥发油的高沸点馏份,含有一类可溶于强酸并能和三硝基苯生成兀络合物沉淀的化学成分,该成分可能是:A. 草酚酮类B. 奠类C. 环烯醚萜类D. 强心苷类4. 某一类化合物,甙键易被水解,能和Shear 试剂产生特殊颜色反应,水解过程常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该类化合物可能是:A. 强心甙B. 鞣酸甙C. 黄酮甙D. 环烯醚萜甙5.采用分馏法分离下列挥发性成分,各成分馏出的先后顺序为:A. ①一②一③一④①异戊醇B. ②一③一④一①②柠檬烯C. ④一②一③一①③薄荷醇D. ③一④一①一②④杜松烯6. 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作吸附剂,苯:无水乙醚(5 :1)做洗脱剂,分离下列化合物,各成分流出的先后顺序为:A. ①一②一③B. ②一③一①C. ③一②一①D. ②一①一③7. 白豆蔻挥发油含有下列成分,用9%OV—17 做固定相,程序升温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各成分的保留时间顺序( 小大)应为:A. ①一②一③一④B. ②一④一③一①C. ①一②一④一③D. ①一③一②一④8上题中各成分用硅胶G薄层层析,用己烷做展开剂,各成分Rf值顺序应为:A. ② >@,④ >®B. ① >®,④>@C. ① >@,③ >®D. ④ >@,② >®9. 从艾叶油中分得一新的平喘有效成分IR(cm-1) :3350,2970,2920,1640,1375,890,810。
第七章 萜类习题教材
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历年真题精选考前强化训练: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考前强化训练A型题1.萜类化合物由哪种物质衍生而成A.甲戊二羟酸B.异戊二烯C.桂皮酸D.苯丙氨酸E.酪氨酸A2.倍半萜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A.10B.15C.20D.25E.30B3.青蒿素属于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B4.具有抗疟活性的是A.乌头碱B.马桑毒素C.雷公藤内酯D.紫杉醇E.青蒿素E5.三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A.5个B.6个C.4个D.3个E.2个BA.邻苯二甲酸酐法B.邻苯二甲酸法C.亚硫酸氢钠法D.Girard试剂法E.浓硫酸法A9.下列化合物不属于二萜类的是A.银杏内酯B.穿心莲内酯C.雷公藤内酯D.紫杉醇E.七叶内酯E10.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类成分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具有半缩醛结构,C1-0H性质不稳定B.具有环戊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C.具有环己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D.在植物体内多以苷的形式存在E.骨架结构属于单萜类C1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环烯醚萜苷的是A.龙胆苦苷B.栀子苷C.桃叶珊瑚苷D.甜菊苷E.獐芽菜苷D12.环烯醚萜苷具有的性质是A.苷键不易被酸水解B.苷元遇氨基酸产生颜色反应C.与氨基酸加热不产生反应D.苷元稳定E.与葡萄糖产生颜色反应B13.环烯醚萜类难溶于A.水B.甲醇C.乙醚D.乙醇C14.提取环烯醚萜苷时,为抑制酶的活性、中和有机酸,常需加入A.碳酸钙B.氢氧化钠C.碳酸钠D.氢氧化钙E.碳酸氢钠A15.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成分是A.桂皮醛B.丁香酚C.鱼腥草素D.桉油精E.异桂皮醛C16.含有奠类成分的挥发油多显A.蓝色B.绿色C.无色D.红棕色E.黑色A17.分离挥发油中的乙基酮类成分,可用A亚硫酸氢钠B.Girard试剂C.邻苯二甲酸D.邻苯二甲酸酐E.丙二酸B18.挥发油不具有的性质是A.挥发性B.亲脂性C.折光性D.旋光性E.稳定性E19.下列挥发油的物理或化学常数不能被直接测定出来的是A.相对密度B.沸点D.酯值E.皂化值D20.用溶剂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有机溶剂是A.乙醚B.乙醇C.氯仿D.水E.丙酮A21.C0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不包括A.提取效率高B.无有机溶剂残留C.可防止挥发油氧化分解D.较常规提取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E.可用于提取性质不稳定的挥发油D22.分馏法分离挥发油时,主要的分离依据是A.密度的差异B.溶解性的差异C.沸点的差异D.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差异E.酸碱性的差异C23.Girard试剂法主要用于挥发油中哪类成分的分离A.碱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醛、酮类成分D.醇类成分E.醚类成分C24.石菖蒲挥发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三者的分离最好采用A.纸层析B.聚酰胺层析C.硅胶层析D.硼酸一硅胶层析E.硝酸银一硅胶层析E25.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时,主要优点中不包括B.灵敏度高C.样品用量少D.分析速度快E.样品不破坏E26.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各组分进行定性鉴别时,常用色谱峰的A.峰面积B.峰高度C.相对保留时间D.离子丰度E.裂解碎片C27.下列有关紫杉醇的论述,错误的是A.含有N原子B.不显碱性C.对碱不稳定D.对酸不稳定E.难溶于水D28.下列有关穿心莲内酯的论述,错误的是A.属于二萜类化合物B.对碱不稳定C.对酸稳定D.为穿心莲抗炎主要活性成分E.难溶于水CB型题[1~4]A.柠檬烯B.鱼腥草素C.龙胆苦苷D.穿心莲内酯E.丁香酚1.能与氨基酸加热产生有色沉淀的是C2.属于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的是B3.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E[5~9]A.氢氧化钠B.盐酸C.Girard试剂D.邻苯二甲酸酐E.碳酸氢钠5.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羧酸类成分,加E6.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酚性成分,加A7.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碱性成分,加B8.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醛类成分,加C9.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醇类成分,加D[15~18]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15.薄荷醇属于A16.青蒿素属于B17.冰片属于A18.银杏内酯属于C[l9~22]A.丁香酚B.细辛醚C.(-)薄荷醇D.(+)薄荷醇E.癸酰乙醛19.薄荷挥发油主要含有C21.石菖蒲挥发油主要含有B22.丁香挥发油主要含有E[23~27]A.单萜烯B.单萜酸C.单萜醇D.单萜醚E.含氧倍半萜采用分馏法分离上述5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时,23.最先馏出的是A24.第二个馏出的是D25.第三个馏出的是C26.第四个馏出的是B27.最后馏出的是E[28~32]A.紫杉醇B.薄荷醇C.胡萝卜烯D.齐墩果酸E.青蒿素28.属于单萜化合物的是B29.属于倍半萜化合物的是E30.属于二萜化合物的是A31.属于三萜化合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是D32.属于四萜化合物的是C[33~37]D.栀子苷E.穿心莲内酯33.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化合物是D34.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化合物是A35.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是B36.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化合物是E37.具有抗疟活性的化合物是C[38~42]A.1%盐酸萃取法B.5%碳酸氢钠萃取法C.亚硫酸氢钠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38.挥发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是D39.对热敏感的贵重挥发油可采用E40.从挥发油中分离碱性成分可用A41.从挥发油中分离酸性成分可用B42.从挥发油中分离醛酮成分可用CX型题1.挥发油的组成中主要有A.单萜B.二倍半萜C.倍半萜D.三萜E.四萜AC2.下列结构单元中与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关的是D.C-13位侧链E.C7-8-OHADE3.栀子苷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B.苷键易为酸水解C.与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D.与铜离子显蓝色E.与Shear试剂显特殊颜色ABCDE4.分离挥发油中的醛酮类成分可用A.碳酸氢钠B.亚硫酸氢钠C.Girard TD.Girard PE.磷酸BCD6.属于单萜的是A.薄荷脑B.龙脑C.冰片D.青蒿素E.栀子苷ABCE7.具有抗癌作用的萜类成分是A.青蒿素B.雷公藤甲素C.雷公藤乙素D.紫杉醇E.马桑毒素BCD8.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分离可用A.硝酸银硅胶层析B.硅胶层析C.聚酰胺层析D.氧化铝层析E.气相色谱1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二萜类的是A.丹参新醌甲B.乌头碱C.穿心莲内酯D.银杏内酯E.雷公藤内酯ABCDE11.环烯醚萜类成分常见于A.玄参科植物B.龙胆科植物C.唇形科植物D.茜草科植物E.芸香科植物ABCD1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的是A.栀子苷B.桃叶珊瑚苷C.獐芽菜苷D.龙胆苦苷E.獐芽菜苦苷CDE13.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A.含有N原子,具有碱性B.含有酯键,对碱不稳定C.含有苷键,对酸不稳定D.容易还原,丧失活性E.含有环氧丙烷结构,具有抗癌活性BE14.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的论述,正确的是A.属于单萜类化合物B.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C.可溶于亲水性溶剂D.可溶于亲脂性溶剂E.具有旋光性ABCE15.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A.水蒸气蒸馏法B.乙醚连续回流提取法C.石油醚冷浸法E.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ABCDE16.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是A.挥发油得率高B.挥发油品质好C.适用于易热解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D.无毒无污染E.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提取ABCD17.从挥发油中分离醇类成分,可选用的试剂是A.丙二酸单酰氯B.邻苯二甲酸C.邻苯二甲酸酐D.丁二酸E.丁二酸酐ACE18.存在于薄荷油中的是A.(-)薄荷醇B.(+)新薄荷醇C.(-)新薄荷醇D.(+)新异薄荷醇E.(+)异薄荷醇AB19.纯化分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方法有A.正丁醇萃取B.活性炭柱色谱C.聚酰胺柱色谱D.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E.离子交换柱色谱ABD20.莪术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有A.莪术醇B.莪术二酮C.莪术酮D.莪术二醇E.薄荷醇ABCD第八章皂苷考前强化训练1.单皂苷、双皂苷的分类依据是A.糖的数目B.糖链的数目C.皂苷元的数目D.端基碳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子的数日E.端羟基的数目B2.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颜色反应是A.香草醛-浓硫酸反应B.三氯乙酸反应C.五氯化锑反应D.茴香醛-浓硫酸反应E.茴香醛-高氯酸反应B4.组成甾体皂苷元的碳原子数是A.30B.27C.25D.28E.20B5.甾体皂苷的螺原子是A.C-22B.C-27C.C-25D.C-3E.C-17A6.异螺旋甾烷C-25位上甲基的绝对构型是A.25SB.25LC.25αD.25βE.25DE7.三萜皂苷元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A.5个环B.30个碳原子C.8个甲基E.4个环B8.呋甾烷醇类皂苷均为A.双糖链皂苷B.单糖链皂苷C.双糖苷D.单糖苷E.酯皂苷A9.呋甾烷醇类皂苷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F环开环B.多为次皂苷C.均为双糖链皂苷D.C26有β-OH且连有糖E.有甾体母核B10.猪苓酸A属于A.羽扇豆烷型B.乌索烷型C.羊毛甾烷型D.齐墩果烷型E.达玛烷型C11.齐墩果酸的结构类型属于A.羽扇豆烷型B.乌索烷型C.α-香树脂烷型D.β-香树脂烷型E.达玛烷型D12.皂苷的通性不包括A.多为无定形粉末B.多具辛辣味C.多具吸湿性D.多呈酸性E.多为水溶性D13.下列有关皂苷溶血性的论述,错误的是A.皂苷口服无溶血作用C.溶血指数越大,溶血作用越强D.皂苷的溶血活性与糖部分有关E.人参总皂苷无溶血作用C14.从中药中提取纯化皂苷常用的方法中不包括A.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B.乙醇提取,乙醚沉淀法C.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D.碱水提取,加酸沉淀法E.盐酸水解,氯仿萃取法E15.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皂苷A.皂苷元结构类型的差异B.皂苷元极性的差异C.皂苷极性的差异D.皂苷酸碱性的差异E.皂苷分子量大小的差异C16.分离皂苷时常不使用的色谱分离方法是A.硅胶吸附色谱法B.硅胶分配色谱法C.大孔吸附树脂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D17.可用于分离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是A.正丁醇提取法B.明胶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胆甾醇沉淀法E.乙醇沉淀法D18.分离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首选A.胆甾醇沉淀法B.铅盐沉淀法C.明胶沉淀法D.雷氏铵盐沉淀法E.乙醇沉淀法BA.浓硫酸B.浓硫酸-重铬酸钾C.五氯化锑D.三氯乙酸E.香草醛一浓硫酸D20.鉴别甾体皂苷C-25的构型属于25D还是25L,可选用A.Liebermann反应B.胆甾醇沉淀法C.UV光谱D.IR光谱E.质谱D21.含C12=0的甾体皂苷元与浓硫酸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后,其UV光谱的吸收峰在A.200~600nmB.270~275nmC.350nm左右D.415nm左右E.310nm左右C22.甾体皂苷元的质谱中均会出现l个很强的基峰,其质荷比为A.139B.115C.126D.155E.137A23.螺甾烷醇类皂苷元的13C—NMR谱中,出现在δ109.5处的信号属于A.C-3B.C-12C.C-20D.C-22E.C-25D24.属于A型人参皂苷的是A.人参皂苷ReB.人参皂苷Rg1C.人参皂苷RfE.人参皂苷RcE25.属于五环三萜的人参皂苷是A.人参皂苷RcB.人参皂苷RdC.人参皂苷ReD.人参皂苷RfE.人参皂苷Roe26.人参皂苷中具有抗溶血作用的成分是A.A型人参皂苷B.B型人参皂苷C.C型人参皂苷D.A型人参皂苷元E.B型人参皂苷元A27.A型人参皂苷用2~4mol/L HCl水解,得到的苷元是A.人参二醇B.人参三醇C.20(S)-原人参二醇D.20(s)-原人参三醇E.20(R)-原人参二醇A29.下列有关人参皂苷R0结构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A.属于双糖链皂苷B.属于酯皂苷C.属于四环三萜皂苷D.属于酸性皂苷E.属于葡萄糖醛酸苷C30.人参总皂苷用7%HCl的稀乙醇溶液进行酸水解,得到的产物中不包括A.人参二醇B.人参三醇C.齐墩果酸D.熊果酸E.糖D31甘草皂苷具有的生物活性是A.止痛作用C.利胆作用D.解热作用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E32.甘草皂苷的苷元是A.甘草酸B.甘草次酸C.齐墩果酸D.熊果酸E.鸟索酸B33甘草酸的性质不包括A.能被中性乙酸铅沉淀B.易成盐C.易溶于热冰乙酸中D.易溶于氨水E.易被酸水解E34.柴胡皂苷元母核属于A.螺旋甾烷B.异螺旋甾烷C.达玛烷D.齐墩果烷E.乌索烷D35.属于原生苷的是A.柴胡皂苷aB.柴胡皂苷b1C.柴胡皂苷b2D.柴胡皂苷b3E.柴胡皂苷b4A36.知母皂苷AⅢ属于A.螺旋甾烷B.异螺旋甾烷C.呋甾烷D.变形螺旋甾烷E.异呋甾烷AA.黄芪皂苷B.黄芪苷C.黄芪苷ID.黄芪苷ⅣE.黄芪皂苷甲D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历年真题精选考前强化训练:B型题[1~4]A.柠檬烯B.鱼腥草素C.龙胆苦苷D.穿心莲内酯E.丁香酚1.能与氨基酸加热产生有色沉淀的是C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属于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的是B3.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E4.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的是C[5~9]A.氢氧化钠B.盐酸C.Girard试剂D.邻苯二甲酸酐E.碳酸氢钠5.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羧酸类成分,加E6.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酚性成分,加A7.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碱性成分,加BC9.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醇类成分,加D[15~18]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15.薄荷醇属于A16.青蒿素属于B17.冰片属于A18.银杏内酯属于C[l9~22]A.丁香酚B.细辛醚C.(-)薄荷醇D.(+)薄荷醇E.癸酰乙醛19.薄荷挥发油主要含有C20.鱼腥草挥发油主要含有E21.石菖蒲挥发油主要含有B22.丁香挥发油主要含有E[23~27]A.单萜烯B.单萜酸C.单萜醇D.单萜醚E.含氧倍半萜采用分馏法分离上述5类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合物的混合物时,23.最先馏出的是24.第二个馏出的是D25.第三个馏出的是C26.第四个馏出的是B27.最后馏出的是E[28~32]A.紫杉醇B.薄荷醇C.胡萝卜烯D.齐墩果酸E.青蒿素28.属于单萜化合物的是B29.属于倍半萜化合物的是E30.属于二萜化合物的是A31.属于三萜化合物的是D32.属于四萜化合物的是C[33~37]A.梓醇B.紫杉醇C.青蒿素D.栀子苷E.穿心莲内酯33.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化合物是D34.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化合物是A35.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是B36.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化合物是E37.具有抗疟活性的化合物是[38~42]A.1%盐酸萃取法B.5%碳酸氢钠萃取法C.亚硫酸氢钠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38.挥发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是D39.对热敏感的贵重挥发油可采用E40.从挥发油中分离碱性成分可用A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1.从挥发油中分离酸性成分可用B42.从挥发油中分离醛酮成分可用C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历年真题精选考前强化训练:X型题1.挥发油的组成中主要有A.单萜B.二倍半萜C.倍半萜D.三萜E.四萜AC2.下列结构单元中与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关的是A.环氧丙烷环B.酰胺键C.酯键D.C-13位侧链E.C7-8-OHADE3.栀子苷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B.苷键易为酸水解C.与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D.与铜离子显蓝色E.与Shear试剂显特殊颜色ABCDE4.分离挥发油中的醛酮类成分可用A.碳酸氢钠B.亚硫酸氢钠C.Girard TD.Girard PE.磷酸BCD6.属于单萜的是A.薄荷脑B.龙脑C.冰片D.青蒿素E.栀子苷ABCE7.具有抗癌作用的萜类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是A.青蒿素B.雷公藤甲素C.雷公藤乙素D.紫杉醇E.马桑毒素BCD8.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分离可用A.硝酸银硅胶层析B.硅胶层析C.聚酰胺层析D.氧化铝层析E.气相色谱AE1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二萜类的是A.丹参新醌甲B.乌头碱C.穿心莲内酯D.银杏内酯E.雷公藤内酯ABCDE11.环烯醚萜类成分常见于A.玄参科植物B.龙胆科植物C.唇形科植物D.茜草科植物E.芸香科植物ABCD1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的是A.栀子苷B.桃叶珊瑚苷C.獐芽菜苷D.龙胆苦苷E.獐芽菜苦苷CDE13.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A.含有N原子,具有碱性B.含有酯键,对碱不稳定C.含有苷键,对酸不稳定D.容易还原,丧失活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含有环氧丙烷结构,具有抗癌活性BE14.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的论述,正确的是A.属于单萜类化合物B.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C.可溶于亲水性溶剂D.可溶于亲脂性溶剂E.具有旋光性ABCE15.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A.水蒸气蒸馏法B.乙醚连续回流提取法C.石油醚冷浸法D.压榨法E.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ABCDE16.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是A.挥发油得率高B.挥发油品质好C.适用于易热解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D.无毒无污染E.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提取ABCD17.从挥发油中分离醇类成分,可选用的试剂是A.丙二酸单酰氯B.邻苯二甲酸C.邻苯二甲酸酐D.丁二酸E.丁二酸酐ACE18.存在于薄荷油中的是A.(-)薄荷醇B.(+)新薄荷醇C.(-)新薄荷醇D.(+)新异薄荷醇E.(+)异薄荷醇AB19.纯化分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方法有A.正丁醇萃取B.活性炭柱色谱C.聚酰胺柱色谱D.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E.离子交换柱色谱ABD20.莪术挥发油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有效成分有A.莪术醇B.莪术二酮C.莪术酮D.莪术二醇E.薄荷醇ABCD。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药材中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癌活性a薄荷b丁香c温莪术d八角茴香2、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备抗疟促进作用的活性基团就是a碳基b过氧基c醚键d内酯环3、下基准化合物可以做成油溶性注射剂的就是a折光率b沸点c比重d比旋度5、开链萜烯的分子女团合乎以下哪项通式a(c6h8)nb(c4h8)nc(c3h6)nd(c5h8)n6、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a四萜b三萜c二萜类d单萜、半倍萜7、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物较好的展开,且被分离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该选择的展开方式为a径向进行b下行进行c双向二次进行d单项二次进行8、挥发油经薄层展开后,欲了解挥发油的整体组成情况,常选用的显色剂是a三氧化铁试剂b高锰酸钾溶液c香草醛-浓硫酸试剂d异羟酸铁试剂9、挥发油经薄层进行后,喷药2%高锰酸钾水溶液,在粉红色背景上产生黄色斑点说明所含a过氧化合物b不饱和化合物c饱和状态烃类化合物d脂类化合物10、以溶剂抽取法抽取挥发油时,新宠地试剂就是a95%乙醇b三氯甲烷c石油醚(60~90)d乙醚11、以下化合物必须属a双环单萜b单环单萜c奥类d环烯醚萜12、抽取某些含油量较低,且是新鲜药材中的挥发油,常采用的方法就是a水蒸气酿造法b升华法c榨取法d浸取法13、分离挥发油中羰基成分,采用亚硫酸氢钠试剂,其反应条件为a流入抽取b酸性条件下冷却流入c碱性条件下冷却流入d低温短时振摇提炼14、薄荷醇的结构就是15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亚硫酸氢钠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c2%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酸铁试剂16具备抗疟促进作用的成分就是a皂苷b黄酮c青蒿素d强心苷17、薄荷醇结构属于a开链单萜b单环单萜c双环单萜d双环倍半萜18、挥发油的共同组成成分中,能够被65%硫酸乳化的成分就是a芳香族化合物b脂肪族化合物c奥类化合物d含氮化合物19、区别油脂和挥发油,通常可以使用a升华试验b挥发性试验c泡沫试验d溶血试验20、挥发油经薄层进行后,喷药三氯化铁试剂例如斑点显出绿色或蓝色,说明所含a不饱和化合物b脂类化合物c奥类化合物d酚性化合物二、多项选择1.以下哪些类型化合物就是挥发油的共同组成成分a鞣质b脂肪族c芳香族d萜类e 香豆素2.挥发油具备的性质存有a难溶于水b具挥发性c升华性d易溶于有机溶剂e能水蒸气蒸馏3.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是a莪术素b青蒿素c环烯醚萜苷d薄荷醇e植物醇4.抽取挥发油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a水蒸汽蒸馏法b冷压法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d溶剂提取法e升华法5.挥发油氧化变质后,一般表现为a相对密度减少b颜色增进c丧失香味d共聚合成树脂样物质e无法随其水蒸气酿造6.以下哪些化合物属单贴a樟脑b青蒿素c薄荷醇d冰片e植物醇7.薄荷油含有的成分是a樟脑b乙酸薄荷酯c薄荷酮d植物醇e薄荷醇8.挥发油中主要所含萜类化合物就是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9.在硝酸银薄层色谱中,影响化合物与银离子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a双键的位置b双键的数目c双键的有无d双键的顺反异构e含氧官能团的种类10.挥发油易溶的溶剂有a乙醚b苯c水d石油醚e酸水三、问答题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各类萜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什么?2、挥发油可由哪些化合物组成?其中哪些成分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3、青蒿素属哪类化合物?具备何生物活性?为了提升临床疗效制取了哪些主要衍生物?4、挥发油如何留存?为什么?。
萜类与挥发油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萜类与挥发油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戊二烯聚合而成的天然烃类及其衍生物称之为A.生物碱B.黄酮C.甾体D.强心苷E.萜类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分子中具有二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天然烃类化合物称为A.三萜B.二萜C.倍半萜D.单萜E.异戊烯单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3.下列化合物属于双环单萜的是A.薄荷醇B.薄荷酮C.冰片D.梓醇E.莪术醇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4.青蒿素具有抗恶性疟疾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属于A.单环单萜B.双环倍半萜C.三环二萜D.四环三萜E.五环三萜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5.属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是A.梓醇B.龙脑C.薄荷醇D.莪术醇E.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6.属于双环二萜类化合物的是A.青蒿素B.紫杉醇C.穿心莲内酯D.甜菊苷E.人参皂苷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7.具有甜味的萜类化合物是A.蔗糖B.葡萄糖C.芸香糖D.甜菊苷E.银杏内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8.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A.冰片B.莪术醇C.薄荷酮D.穿心莲内酯E.银杏内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9.三萜类衍生物,其基本骨架是由几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A.4个B.5个C.6个D.7个E.8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0.三萜类化合物其基本母核是由多少个碳原子组成A.21B.24C.27D.30E.35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1.一般所说的酸性皂苷主要是指分子中含有什么基团A.醇羟基B.酚羟基C.羧基D.羰基E.羟甲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2.人参皂苷Rbl是属于哪类化合物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四环三萜E.五环三萜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3.通常将三萜类化合物分成几小类A.2B.3C.4D.5E.6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4.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大多在C17位连接有A.5个碳侧链B.6个碳侧链C.7个碳侧链D.8个碳侧链E.9个碳侧链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5.属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是A.银杏内酯B.甜菊苷C.紫杉醇D.甘草甜素E.黄芪皂苷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6.甘草酸经酸水解,能生成几分子D-葡萄糖醛酸A.1B.2C.3D.4E.5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7.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活性,临床上作为哪类药应用A.抗癌B.抗炎C.止痛D.抗疟疾E.降血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8.其主要组成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是A.油脂B.挥发油C.蜡D.橡胶E.蛋白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9.环烯醚萜属于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三萜E.甾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0.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又与水不相混溶的一类成分是A.生物碱B.黄酮C.三萜D.甾体E.挥发油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1.化合物丁香酚属于哪类成分A.醌类B.香豆素类C.挥发油中萜类D.挥发油中芳香族类E.挥发油中脂肪族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2.挥发油中其主要组成的萜类成分为A.单萜B.二萜C.甾体D.氨基酸E.蛋白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3.樟脑油和桉叶油均为挥发油中的A.萜类成分B.芳香族化合物C.脂肪族成分D.甾体类成分E.有机酸类成分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4.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多为苯丙素类含氧衍生物,如A.桉油精B.樟脑C.桂皮醛D.鱼腥草素E.癸酸乙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5.挥发油大多为五色或A.白色液体B.淡黄色液体C.浅灰色液体D.淡蓝色液体E.棕色液体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6.挥发油在低温放置时可能会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通常称为A.沉淀物B.脱脑油C.不溶物D.精油E.脑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7.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A.香味B.甜味C.咸味D.腥味E.异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8.挥发油均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利用该性质可用以区别A.薄荷油B.桉叶油C.蛋白质D.脂肪油E.脱脑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9.挥发油难溶于A.高浓度乙醇B.二硫化碳C.乙醚D.石油醚E.水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30.通常挥发油的比重区间为A.0.250~0.525B.0.552~0.850C.0.850~1.065D.1.105~1.350E.1.385~1.505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
萜类与挥发油试题
萜类与挥发油
1、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是
A、升华法
B、超声提取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浸渍法
E、冷压法
2、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多元酚类
B、糖类化合物
C、脂肪族化合物
D、单萜和倍半萜
E、芳香族化合物
3、挥发油易溶于
A、水
B、丙酮
C、乙醚
D、正丁醇
E、甲醇
4、以化学分离法分离挥发油,以Girard试剂分离出的化合物为
A、碱性成分
B、酸性成分
C、醇类成分
D、羰基成分
E、醚类成分
5、挥发油的沸点为
A、70~300℃
B、95~300℃
C、250~300℃
D、200~300℃
E、150~300℃
6、下列关于挥发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与水混溶
B、可以随水蒸气蒸馏
C、具有芳香嗅味
D、挥发性液体
E、具有止咳平喘等多种作用
7、稳定结构挥发油组分的提取方法是
第1页。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一)选择题 [1-100]A型题 [1-30]1.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A.(C n H n)nB.(C4H8)nC.(C3H6)nD.(C5H8)nE.(C6H8)n2.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A.黄酮类B. 生物碱C. 皂苷D.香豆素E. 环烯醚萜3. 下列化合物应属于OOHA. 双环单萜B. 单环单萜C. 薁类D. 环烯醚萜E. 倍半萜内酯4. 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A. 羰基B. 过氧基C. 醚键D. 内脂环E. C10位H的构型5. 下列化合物可制成油溶性注射剂的是A. 青蒿素B. 青蒿琥珀酯钠C. 二氢青蒿素甲醚D. 穿心莲内酯磺酸钠E. 穿心莲内酯丁二酸单酯钾6. 评价挥发油的质量,首选理化指标是A. 折光率B. 酸值C. 比重D. 皂化值E. 旋光度7. 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A. 脂肪族化合物B. 芳香族化合物C. 二萜类D. 二倍半萜类E.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8. 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多为下列哪种衍生物。
A. 苯酚B. 苯甲醇C. 苯甲醛D. 苯丙素E. 苯甲酸9. 挥发油折光率一般在A. 1.330~1.430B. 1.440~1.530C. 1.430~1.610D. 1.510~1.610E. 1.330~1.61010. 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合物较好地展开,且被分离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选择的展开方式为A. 径向展开B. 上行展开C. 下行展开D. 双向二次展开E. 单向二次展开11.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一般情况下选择的显色剂是A. 三氯化铁试剂B.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C. 高锰酸钾溶液D. 异羟肟酸铁试剂E. 2,4-二硝基苯肼试剂12.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喷洒2%高锰酸钾水溶液,如在粉红色背景上产生黄色斑点表明含有A. 过氧化合物B. 不饱合化合物C. 饱合烃类化合物D. 酯类化合物E. 薁类化合物13.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喷洒三氯化铁试剂如斑点显绿色或蓝色,表明含有A. 不饱合化合物B. 酯类化合物C. 薁类化合物D. 酚性化合物E. 过氧化合物14. 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A. 95%乙醇B. 氯仿C. 石油醚(30~60℃)D. 石油醚(60~90℃)E. 四氯化碳15. 提取某些贵重的挥发油,常选用的方法是A. 通入水蒸气蒸馏法B.吸收法C.压榨法D.浸取法E.共水蒸馏法16. 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能被65%硫酸溶出的成分为A. 芳香族化合物B. 脂肪族化合物C. 含氧化合物类D. 含S、N的化合物E. 薁类17. 用吸收法提取挥发油时,选用豚脂与牛脂比例为A. 4﹕3B. 2﹕3C. 3﹕2D. 5﹕4E. 3﹕418. 吉拉德试剂的反应条件为A. 弱碱性条件加热回流B. 弱酸性条件加热回流C. 中性条件加热回流D. 低温短时振摇萃取E. 高温、长时间回流19. 分离挥发油中碳基成分,采用亚硫酸氢钠试剂,其反应条件为A. 回流提取B. 酸性条件下加热回流C. 碱性条件下加热回流D. 低温短时振摇萃取E. 加热煮沸20. 挥发油中的薁类化合物,用硫酸或磷酸提取时,选用酸浓度为A. 65%B. 50%C. 30%D. 80%E. 90%21. 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A. B. C. D. E.O COOH OCOCH3OH22. 指出茴香脑的结构是A. B. C. D. E.OCH3CH2CHCH3OCH3CH CHCH3CHOOCH3COOHOCH3OCH3O23. 下列中草药均含环烯醚萜成分,除哪种外A. 玄参B. 桅子C. 地黄D. 龙胆草E. 甘草24. 穿心莲内酯叙述不正确项A. 无色方晶、味苫B. 属于倍半萜内酯化合物C. 具有内酯通性D. 微溶于水、乙醇、丙酮E. 具有活性亚甲基反应25. 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 亚硫酸氢钠试剂B. 三氯化铁试剂C. 2%高锰酸钾溶液D. 异羟肟酸铁试剂E.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26. 挥发油显绿色、兰色或紫色可能含有A. 芳香醛类B. 脂肪族类C. 薁类D. 含氮化合物E. 含硫化合物27. 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A. 皂苷B. 黄酮C. 青蒿素D. 强心苷E. 蒽醌28. 典型单萜烯的结构中,应具有的不饱和度数是A. 1B. 2C. 3D. 4E. 529. 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B. 有机酸类C. 黄酮类D. 木脂素类E. 萜类30. 用AgNO3-硅胶柱色谱法分离α-细辛醚(a)、β-细辛醚(b)、欧细辛醚(c),最先洗脱和最后洗脱的分别是A. b与aB. c与aC. b与cD. c与bE. a与cB型题 [31-75][31-35]A. 单萜B. 二萜C. 三萜D.四萜E. 多萜31. 构成苦味素的成分主要是32. 构成皂苷的成分主要是33. 构成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是34. 构成橡胶主要成分是35. 构成挥发油主要成分是[36-40]A. 植物醇B. 维生素AC. 龙胆苦苷D. 樟脑E. 柠檬烯36. 叶绿素水解可得到的成分是37. 能升华的成分是38. 属于单环单萜的化合物是39. 属于环烯醚萜的化合物是40. 存在于动物体内,特别是鱼肝中含量丰富的成分是[41-45]A . 三氯化铁试剂B . 2%高锰酸钾溶液C . 异羟肟酸铁试剂D . 2,4-二硝基苯肼试剂E . 硝酸铈铵试剂41.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化合物常选用42.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碳基成分常选用43.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酚羟基成分常选用44.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酯或内酯成分常选用45.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醇类成分常选用[46-50]A . 20~35℃B . 35~70℃C . 70~l00℃D . 100~140℃E . 140~200℃46. 单萜烯类在何温度下收集47. 单萜含氧化合物在何温度下收集48. 倍半萜烯类在何温度下收集49. 倍半萜含氧化合物在何温度下收集50. 薁类化合物在何温度下收集[51-55]A . 65%磷酸B . 邻苯二甲酸C . 吉拉德试剂D . 2%氢氧化钠E .冷冻法51. 挥发油中醇类成分的分离可采用52. 挥发油中薁类成分的分离可采用53. 挥发油中羰基成分的分离可用54. 挥发油中“脑”的分离可用55. 挥发油中酸性成分的分离[56-60]A .B .C .D .E . OH O OH OCH 3HC CH CH 3OH OCH 3H 2C CH CH 256. 樟脑是上述哪种结构57. 龙脑(冰片)是上述哪种结构58. 薄荷醇是上述哪种结构59. 茴香脑是上述哪种结构60. 丁香酚是上述哪种结构[61-65]A. B. C. D. E.61. 皆烷是指62. 莰烷是指63. 蒎烷是指64. 异莰烷是指65. 守烷是指[66-70]下列成分进行TLC检识,硅胶G-板,展开剂为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A. B. C. D. E.OOCOOH66. R f值最小的成分是67.R f值最大的成分是68. R f值处于第三位的成分是69. R f值处于第二位的成分是70. R f值处于第四位的成分是[71-75]71. 挥发油中含酸性成分应在何部得到72. 挥发油中含醛类成分应在何部得到73. 挥发油中含酚性成分应在何部得到74. 挥发油中其他中性成分可在何部得到75. 挥发油中含碱性成分可在何部得到水层或沉淀乙醚液乙醚萃取乙醚液乙醚液乙醚萃取乙醚液乙醚液A B C D EC 型题 [76-90][76-80]A . 亚硫酸氢钠法B . 吉拉德试剂法C . 二者均可D . 二者均不可76. 分离挥发油中的醛类成分77. 挥发油中醛与非甲基酮的分离78. 挥发油中醇与酸的分离79. 挥发油中甲基酮与醇的分离80. 挥发油中酯与醇的分离[81-85]A . 薁类B . 萜烯类C . 两者均有D . 两者均无81. 可溶于65%磷酸的是82. 可溶于20%乙醇的是83. 可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的是84. 可与溴的氯仿溶液发生反应的是85. 可与氨性硝酸银试剂发生反应的是[86-90]A. 青蒿素B. 穿心莲内酯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86.具有内酯特性的化合物是87.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是88.属于二萜类化合物的是89.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90.属于三萜类化合物的是X型题 [91-100]91. 挥发油主要由下列哪些类型化合物组成A. 环烯醚萜B. 脂肪族C. 芳香族D. 萜类E. 香豆素92. 下列天然药物中,主要含环烯醚萜类成分的是A. 大黄B. 甘草C. 地黄D. 玄参E. 桅子93. 挥发油具备的性质A. 难溶于水B. 具挥发性C. 升华性D. 易溶于有机溶剂E. 能水蒸气蒸馏94. 提取挥发油可采用的方法是A. 水蒸气蒸馏法B. 压榨法C. 吸收法D. 溶剂提取法E. 升华法95. 挥发油氧化变质后,一般表现为A. 相对密度增加B. 颜色加深C. 失去香气D. 聚合成树脂样物质E. 不能随水蒸气蒸馏96. 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萜类内酯A. 穿心莲内酯B. 青篙素C. 冬凌草素D. 冰片E. 植物醇97. 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是A. 甘草酸B. 雷公藤内酯C. 紫杉醇D. 丹参酮E. 薄荷醇98. 薁类的性质是A. 可溶于水B. 可溶于乙醚C. 有色D. 具有一定的芳香性E. 可溶于60%~65%的硫酸99. 挥发油中主要含有的萜类化合物是A. 单萜B. 倍半萜C. 二萜D. 二倍半萜E. 三萜100. 属于二萜类化合物的是A. 雷公藤甲素B. 银杏内酯C. 穿心莲内酯D. 植物醇E. 薄荷醇(二)名词解释[1-6]1.挥发油2.萜类3.环烯醚萜4.薁5.脑6.脱脑油(三)填空题[1-34]1.萜类化合物常常根据分子中进行分类,根据各萜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一步分为萜、萜、萜、萜等。
萜类和挥发油习题
是一种非苯环芳烃化合物,但分子结构中具有高度的共轭体系,奥类化合物溶于石油醚、乙醚、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溶于强酸,预试挥发油中的奥类成分时多用Sabety 反应,即取挥发油1滴溶于l ml氯仿中,加入5%溴的氯仿溶液,若产生蓝紫色或绿色时,表明有奥类化合物存在。
4.挥发油的性质和提取方法①挥发油又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大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②挥发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浸取法和冷压法。
5.挥发油的分离方法①化学分离法:根据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结构或特有功能基团的不同,可用化学法逐一加以处理,使各成分达到分离的目的;②色谱分离法:一般将分馏的馏份溶于石油醚或己烷等极性小的溶剂,使其通过硅胶或氧化铝吸附柱,依次用石油醚、己烷、乙酸乙酯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进行洗脱;③硝酸银色谱:除采用一般色谱法之外,还可采用硝酸银柱色谱或硝酸银TLC进行分离。
这是根据挥发油成分中双键的多少和位置不同,与硝酸银形成π络合物难易程度和稳定性的差别,而得到色谱分离。
【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2.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3.Girard试剂4.挥发油5.萜类化合物6.酸值、酯值、皂化值7.脱脑油8.奥类化合物9.环烯醚萜10.硝酸银络合色谱1 1.脑二、填空题1.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_________衍变而来的。
2.环烯醚萜为_________的缩醛衍生物,分子都带有_________键,属_________衍生物。
3.在挥发油分级蒸馏时,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见到蓝色或绿色的馏分,这显示有_________成分。
4.挥发油中所含化学成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类: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为多见。
5.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所谓“香脂”是用_________提取的。
天然药物化学-萜类与挥发油练习题
天然药物化学-萜类与挥发油练习题一、A11、下列有关甘草酸、甘草次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甘草酸也称为甘草皂苷或甘草甜素B、甘草酸经酸水解生成2分子D—葡萄醛酸和1分子的甘草次酸C、甘草酸、甘草次酸都属于四环三萜的结构D、甘草酸、甘草次酸都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活性E、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二胺(甘利欣)作为抗肝炎药已应用于临床2、甘草酸及其苷元甘草次酸都具有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活性B、发汗、止痛、镇痉和防虫腐作用C、松弛平滑肌的作用D、镇痛、止痒、局部麻醉作用E、降血糖的作用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单环单萜类的是A、青蒿素B、穿心莲内酯C、葛根素D、玄参苷E、薄荷醇4、属于萜类的抗疟药为A、磷酸伯氨喹B、乙胺嘧啶C、磷酸氯喹D、青蒿素E、奎宁5、二萜分子异戊二烯数目是A、2个B、4个C、6个D、3个E、5个6、下列化合物中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是A、黄酮类B、有机酸类C、萜类D、苯丙素类E、蒽醌类7、组成三萜基本骨架的碳原子个数是A、10B、15C、20D、25E、308、二萜相当于A、两个异戊二烯聚合B、三个异戊二烯聚合C、四个异戊二烯聚合D、五个异戊二烯聚合E、六个异戊二烯聚合9、稳定结构挥发油组分的提取方法是A、95%乙醇回流B、甲醇回流C、乙酸乙酯回流D、热水提取E、水蒸气蒸馏10、下列关于挥发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与水混溶B、可以随水蒸气蒸馏C、具有芳香嗅味D、挥发性液体E、具有止咳平喘等多种作用11、挥发油的沸点为A、70~300℃B、95~300℃C、250~300℃D、200~300℃E、150~300℃12、以化学分离法分离挥发油,以Girard试剂分离出的化合物为A、碱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醇类成分D、羰基成分E、醚类成分13、挥发油易溶于A、水B、丙酮C、乙醚D、正丁醇E、甲醇14、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多元酚类B、糖类化合物C、脂肪族化合物D、单萜和倍半萜E、芳香族化合物15、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是A、升华法B、超声提取法C、水蒸气蒸馏法D、浸渍法E、冷压法二、B1、A.紫杉醇B.甘草酸C.穿心莲内酯D.紫草素E.芦丁<1>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是A B C D E<2> 、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问“错误”的是哪项,甘草酸属于五环三萜,C项错误。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药材中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癌活性A薄荷B丁香C温莪术D八角茴香2、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活性基团是A碳基B过氧基C醚键D内酯环3、下例化合物可以制成油溶性注射剂的是A折光率B沸点C比重D比旋度5、开链萜烯的分子组合符合下列哪项通式A(C6H8)n B(C4H8)n C(C3H6)n D(C5H8)n6、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A四萜B三萜C二萜类D单萜、半倍萜7、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物较好的展开,且被分离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该选择的展开方式为A径向展开B上行展开C双向二次展开D单项二次展开8、挥发油经薄层展开后,欲了解挥发油的整体组成情况,常选用的显色剂是A三氧化铁试剂B高锰酸钾溶液C香草醛-浓硫酸试剂D异羟酸铁试剂9、挥发油经薄层展开后,喷洒2%高锰酸钾水溶液,在粉红色背景上产生黄色斑点表明含有A过氧化合物B不饱和化合物C饱和烃类化合物D脂类化合物10、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地试剂是A 95%乙醇B三氯甲烷C石油醚(60~90)D乙醚11、下列化合物应该属于A 双环单萜B单环单萜C奥类D环烯醚萜12、提取某些含油量较高,且是新鲜药材中的挥发油,常选用的方法是A水蒸气蒸馏法B升华法C压榨法D浸取法13、分离挥发油中羰基成分,采用亚硫酸氢钠试剂,其反应条件为A回流提取B酸性条件下加热回流C碱性条件下加热回流D低温短时振摇萃取14、薄荷醇的结构是15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亚硫酸氢钠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 C 2%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酸铁试剂16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A皂苷B黄酮C青蒿素D强心苷17、薄荷醇结构属于A开链单萜B单环单萜C双环单萜D双环倍半萜18、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能被65%硫酸溶出的成分是A芳香族化合物B脂肪族化合物C奥类化合物D含氮化合物19、区别油脂和挥发油,一般可采用A升华试验B挥发性试验C泡沫试验D溶血试验20、挥发油经薄层展开后,喷洒三氯化铁试剂如斑点显绿色或蓝色,表明含有A不饱和化合物B脂类化合物C奥类化合物D酚性化合物二、多项选择1.下列哪些类型化合物是挥发油的组成成分A鞣质B脂肪族C芳香族D萜类E香豆素2.挥发油具有的性质有A难溶于水B具挥发性C升华性D易溶于有机溶剂E能水蒸气蒸馏3.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是A莪术素B青蒿素C环烯醚萜苷D薄荷醇E植物醇4.提取挥发油可采用的方法是A水蒸汽蒸馏法B冷压法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D溶剂提取法E升华法5.挥发油氧化变质后,一般表现为A相对密度增加B颜色加深C失去香味D聚合成树脂样物质E不能随水蒸气蒸馏6.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单贴A樟脑B青蒿素C薄荷醇D冰片E植物醇7.薄荷油含有的成分是A樟脑B乙酸薄荷酯C薄荷酮D植物醇E薄荷醇8.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萜类化合物是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9.在硝酸银薄层色谱中,影响化合物与银离子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A双键的位置B双键的数目C双键的有无D双键的顺反异构E含氧官能团的种类10.挥发油易溶的溶剂有A乙醚B苯C水D石油醚E酸水三、问答题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各类萜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什么?2、挥发油可由哪些化合物组成?其中哪些成分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3、青蒿素属于哪类化合物?具有何生物活性?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制备了哪些主要衍生物?4、挥发油如何保存?为什么?。
萜类与挥发油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萜类与挥发油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X型题1.具有较强的折光性和旋光性的物质为A.黄酮类B.香豆素类C.醌类D.挥发油E.鞣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挥发油的沸点范围大多在A.60~350℃B.50~200℃C.40~300℃D.30~300℃E.70~300℃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3.挥发油的化学常数,是检测挥发油在哪一方面的重要指标A.重量B.质量C.比重D.挥发性E.颜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4.用以表示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和酯类成分总量的指标,通常称之为A.酸值B.酯值C.皂化值D.酸值+酯值E.pH值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5.挥发油采用溶剂提取法时,通常选用的溶剂为A.甲醇B.正丁醇C.乙醇D.乙醚E.丙酮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6.分馏法分离,主要是利用挥发油中各组分所具有的何种性质不同而得以分离A.比重B.溶解度C.旋光性D.折光性E.沸点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7.挥发油采用分馏法分离组分时,在中沸程馏分(70~100℃/1.33kPa)中主要含有A.单萜烯类B.倍半萜烯类C.含氧单萜类D.三萜类E.苷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8.化合物的沸点高低与结构有关的因素是A.碳原子数不同B.碳环数不同C.所含单键数目不同D.均无关E.均有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9.分离挥发油中的醛类成分,通常加入何种试剂A.加1%.H2SO4B.加5%.NaHCO3C.丁二酸酐D.Girard试剂E.均可以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0.将挥发油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后,经酸碱处理,再进行皂化反应,其乙醚萃取物为A.酸性成分B.碱性成分C.中性成分D.醇类成分E.醛酮类成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1.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萜类化合物A.树脂B.挥发油C.橡胶D.胡萝卜素E.氨基酸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2.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有A.青蒿素B.莪术醇C.银杏内酯D.紫杉醇E.甜菊苷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3.挥发油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有A.萜类成分B.生物碱类C.芳香族化合物D.脂肪族成分E.具有羟基类成分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4.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是A.龙脑B.青蒿素C.莪术醇D.银杏内酯E.紫杉醇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5.具有甜味的萜类化合物有A.甘草酸B.银杏内酯C.甜菊苷D.穿心莲内酯E.人参皂苷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6.薄荷油具有的生理活性是A.镇痛B.止痒C.局麻D.抗肿瘤E.抗风湿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7.双环二萜类穿心莲内酯具有A.抗癌B.抗菌C.抗炎D.利尿E.止痛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8.挥发油又称之为精油,是指一类具有A.可随水蒸气蒸馏B.与水不相混溶C.具有芳香气味D.棕色液体E.具有抗菌活性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19.挥发油的物理常数包括A.比重B.旋光性C.沸点D.酸值E.酯值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0.挥发油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使其A.颜色加深B.颜色变浅C.增加香味D.失去原有的香味E.无变化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1.挥发油的质量检查通常是依据挥发油的A.气味B.挥发性C.物理常数D.化学常数E.化学反应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2.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为A.水蒸气蒸馏法B.溶剂提取法C.重结晶法D.加热回流法E.浸渍法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3.挥发油的分离方法有A.化学分离法B.色谱分离法C.分馏法D.冷冻法E.渗漉法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4.萜类成分沸点高低不同与结构有关的因素有A.分子量的大小B.双键多少C.含氧官能团的多少D.碳环数不同E.碳数的多少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25.分离挥发油中的醛酮类成分常用的方法是3</sub>法” value1=“A”>A.NaHSO3法B.Girard试剂法C.胆甾醇沉淀法D.均可以E.均不可以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萜类与挥发油。
中药化学练习题: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
1.由()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均为萜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结构种类虽然非常复杂,但其基本碳架多具有()结构特征,且其基本碳架中常有甲基、()、()、()及()类型的取代基。
2.实验异戊二烯法则及生源异戊二烯法则对萜类化学研究相同的贡献之处在于均可以用其进行萜类结构式的()。
不同之处在于,实验异戊二烯法则至今仍可用于萜类化合物的(),并且简单明了,而生源异戊二烯法则为萜类化合物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可将基本碳架结构不符合()的萜类化合物,合理的涵盖归属于萜。
3.从甲戊二羟酸出发,经IPP及DMAPP,由GPP、()、()及()这些简单的前体组成了萜类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这些简单的前体再经环化、Wagner-Meerwein重排、()及()的1,2—移位等异构化反应,可衍生出各种碳架类型的萜类化合物。
4.按基本碳架的碳原子数目,即()的多少,可将萜类化合物分成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及四萜等。
亦可按萜类化合物所连功能基的不同,将萜分成()、()、()、()、()、()、()及()等。
室温下,单萜及倍半萜多为()体,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及四萜等常为()体,萜苷因连糖故一般为()体。
5.GPP衍生而成的臭蚁二醛缩醛衍生物为(),此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且其苷元多不稳定,由于多具()及()结构特点,故C1—OH与()成()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并可分为()和()二大类。
6.环烯醚萜苷元结构中C3与C4多以(),除C1连羟基外,()、()、()也常连有羟基,C8常连有()、()及(),C6或C7可以形成(),C7和C8之间可形成()。
根据C4取代基的有无,可将环烯醚萜苷再分为()两小类。
裂环环烯醚萜苷C7—C8处(),且其C7还可与C11形成()。
7.具有环庚三烯酮醇结构的变形单萜类化合物为(),环上的羟基具有()的通性,其酸性强于()弱于羧酸。
由于羟基的邻位有羰基,故能与()形成有色的络合物结晶,而不能与一般羰基试剂反应,且在()及()区间分别有羟基及羰基的红外光谱吸收。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一、最佳选择题1、定性鉴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反应是A. 与Dragendorff’s 试剂呈阳性反应B. 乙酸-铜离子反应C. 与2%AlCl3 乙醇溶液呈黄色反应D. 与Libermann-Burchar d 试剂呈紫红色反应E. 其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烯醚萜类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聚合成各种不同颜色沉淀,可用于鉴别。
是含该类成分中药(如玄参、地黄)加工炮制容易变黑的主要原因。
鉴别反应:苷元遇酸、碱和氨基酸等能变色。
与皮肤接触使皮肤染成蓝色。
检识:乙酸-铜离子反应:苷元溶于冰乙酸溶液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显蓝色。
2、稳定结构挥发油组分的提取方法是A.95 %乙醇回流B. 甲醇回流C. 乙酸乙酯回流D. 热水提取E. 水蒸气蒸馏2、【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蒸馏法虽具有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出油率高等优点,但总体来说,挥发油与水接触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某些含有对热不稳定成分的挥发油容易产生相应成分的分解而影响挥发油的品质,因此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油不能用此法提取。
3、单萜的代表式是A.C5H8 B.(C5H8)2C.(C5H8)4D.(C5H8)6E.(C5H8)3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单萜:基本碳架由10 个碳原子,即2 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
4、最适合于CO2 超临界萃取的中药成分为A. 皂苷B. 多糖C. 挥发油D. 生物碱E. 蛋白质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二氧化碳(脂溶性)挥发油的方法。
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比较低(31.3℃),所以对热敏性成分比较理想,亦可提高挥发油的品质。
国外多用于香料的提取。
5、紫杉醇为三环二萜(C6-C8-C6) ,其生物活性与结构中密切相关的基团是A.C-4,5,20 的氧环和酯键B. 羟基C. 羰基D. 苯环E. 酰胺基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红豆杉属植物含有多种紫杉烷型三环二萜衍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一、最佳选择题1、定性鉴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反应是A. 与Dragendorff’s 试剂呈阳性反应B. 乙酸-铜离子反应C. 与2%AlCl3 乙醇溶液呈黄色反应D. 与Libermann-Burchar d 试剂呈紫红色反应E. 其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烯醚萜类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聚合成各种不同颜色沉淀,可用于鉴别。
是含该类成分中药(如玄参、地黄)加工炮制容易变黑的主要原因。
鉴别反应:苷元遇酸、碱和氨基酸等能变色。
与皮肤接触使皮肤染成蓝色。
检识:乙酸-铜离子反应:苷元溶于冰乙酸溶液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显蓝色。
2、稳定结构挥发油组分的提取方法是A.95 %乙醇回流B. 甲醇回流C. 乙酸乙酯回流D. 热水提取E. 水蒸气蒸馏2、【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蒸馏法虽具有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出油率高等优点,但总体来说,挥发油与水接触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某些含有对热不稳定成分的挥发油容易产生相应成分的分解而影响挥发油的品质,因此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油不能用此法提取。
3、单萜的代表式是A.C5H8 B.(C5H8)2C.(C5H8)4D.(C5H8)6E.(C5H8)3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单萜:基本碳架由10 个碳原子,即2 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
4、最适合于CO2 超临界萃取的中药成分为A. 皂苷B. 多糖C. 挥发油D. 生物碱E. 蛋白质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二氧化碳(脂溶性)挥发油的方法。
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比较低(31.3℃),所以对热敏性成分比较理想,亦可提高挥发油的品质。
国外多用于香料的提取。
5、紫杉醇为三环二萜(C6-C8-C6) ,其生物活性与结构中密切相关的基团是A.C-4,5,20 的氧环和酯键B. 羟基C. 羰基D. 苯环E. 酰胺基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红豆杉属植物含有多种紫杉烷型三环二萜衍生物。
药理研究表明,仅为分子结构中含有C4、C-5 和C-20 位环氧丙烷结构,且具有C-13 位酯基侧链的紫杉烷型化合物具抗癌活性,其中紫杉醇活性最强。
6、有甜味的糖苷为A. 人参皂苷B. 甜菊苷C. 黄芪皂苷D. 柴胡皂苷E. 环烯醚萜苷6、【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四环二萜类的甜菊苷是菊科植物甜叶菊叶中所含的甜味苷,因其高甜度、低能量等特点,在医药、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7、有挥发性的萜类是A. 单萜B. 二萜C. 三萜D. 四萜E. 多萜7、【正确答案】:A8、环烯醚萜苷易与某些试剂产生颜色反应,是由于分子结构中有A. 双键B. 半缩醛结构C. 糖残基D. 甲基E. 醇羟基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烯醚萜类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聚合成各种不同颜色沉淀,可用于鉴别。
是含该类成分中药(如玄参、地黄)加工炮制容易变黑的主要原因。
9、用于鉴定挥发油组成成分的有效方法是A. 纸色谱B. 气相色谱C. 紫外光谱D. 分馏E. 重结晶9、【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挥发油的气相色谱鉴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是研究挥发油组成成分的重要方法。
10 、属于倍半萜类的化合物是A. 龙脑B. 梓醇苷C. 紫杉醇D. 青蒿素E. 穿心莲内酯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倍半萜的化学结构特点及含萜常用中药的化学结构。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是倍半萜。
11 、紫杉醇的结构类型是A. 黄酮B. 多元酚C. 二萜D. 环烯醚萜E. 倍半萜1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紫杉醇的结构类型。
紫杉醇结构属于三环二萜类。
12 、某植物提取物遇皮肤呈蓝色,可能含有A. 蒽醌B. 鞣质C. 环烯醚萜D. 生物碱E. 强心苷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环烯醚萜苷的显色反应。
环烯醚萜苷元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
13 、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A. 相对密度B. 溶解性C. 皂化值D. 油迹实验E. 比旋度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挥发油与油脂的鉴别,间接考挥发油的通性。
挥发油:①颜色,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些挥发油含有薁类成分,或溶有色素,而显特殊颜色;②形态,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
低温放置,挥发油所含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③气味,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香味。
也有少数为挥发油具有异味,如鱼腥草挥发油具有不愉快的臭味;④挥发性,挥发油均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这是挥发油的重要性质,可以此区别脂肪油。
14 、挥发油的酸值是指A. 水解1g 挥发油中所含的酯基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B. 中和1g 挥发油中的酸性成分羧酸和酚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C. 皂化1g 挥发油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D. 皂化值与酯值之和E. 挥发油中酚类成分的含量指标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
以中和1g 挥发油中蝣离酸性成分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15 、通式为C10H16 ,有3 个不饱和度的化合物归类于A. 三萜B. 环烯醚萜C. 单萜D. 倍半萜E. 四萜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实际是考查萜类的分类:<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五味子味酸收敛,性温而不热不燥,临床上常用于敛肺、止汗、涩精、止泻等,都是取其收涩的功效。
现在其应用范围有所发展,还可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保肝和降GP T 等。
五味子中含木脂素较多约为5%,近年来从其果实中分得了一系列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不饱和度计算公式:Ω=(C 原子数×2+2—氢原子数)÷2;以二萜为例,Ω=(20×2+2—32)÷2 =5;其余类推,不需计算,不饱和度为其异戊二烯单位数加1;二、配伍选择题1、A. 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B. 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C. 主要含三萜皂苷类成分D. 主要含甾体皂苷类成分E. 主要含挥发油<1> 、五味子A.B.C.D.E.【正确答案】:B<2> 、薄荷A.B.C.D.E.<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五味子味酸收敛,性温而不热不燥,临床上常用于敛肺、止汗、涩精、止泻等,都是取其收涩的功效。
现在其应用范围有所发展,还可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保肝和降GP T 等。
五味子中含木脂素较多约为5%,近年来从其果实中分得了一系列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3> 、人参A.B.C.D.E.<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参含有皂苷、多糖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人参皂苷为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4> 、羌秦皮A.B.C.D.E.<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秦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有清热燥湿、凉肝明目等功效,主治痢疾、崩漏、带下等。
秦皮的原植物主要有两种,即木犀科植物大叶白蜡树及白蜡树,大叶白蜡树皮中主要含七叶内酯和七叶苷,而白蜡树皮中主要含白蜡素和七叶内酯以及白蜡树苷。
药理研究表明,七叶内酯和七叶苷对多种痢疾细菌在动物体内和体外都能显示强大的抑制作用,是其在临床上治疗痢疾的有效成分<5> 、知母A.B.C.D.E.<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知母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甾体皂苷和芒果苷,还含有木脂素、甾醇、鞣质、胆碱等成分。
2、A.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B. 二萜类化合物C. 肽类化合物D. 有机酸类化合物E. 倍半萜类化合物<1> 、银杏内酯是A.B.C.D.E.<1> 、【正确答案】:B<2> 、龙胆苦苷是A.B.C.D.E.<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萜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银杏内酯是双环二萜类化合物,龙胆苦苷是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3、A. 三萜B. 二萜C. 环烯醚萜醇D. 环烯醚萜苷E. 裂环环烯醚萜苷<1> 、獐牙菜苦苷是A.B.C.D.E.<1> 、【正确答案】:E<2> 、栀子苷是A.B.C.D.E.<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环烯醚萜苷类的化学结构特点。
獐牙菜苦苷是裂环环烯醚萜苷,栀子苷是环烯醚萜苷。
4、A.1 %硫酸溶液B.5 %盐酸溶液C.2 %氢氧化钠溶液D.20 %硝酸银溶液E. 氯化钠水溶液<1> 、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萃取酚性成分应使用A.B.C.D.E.<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 、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萃取酸性成分应使用A.B.C.D.E.<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两相溶剂萃取法。
酚类化合物的pK a 值一般都在9.2~10.8 间,酸类化合物的p K a 值一般不会大于5,故p H 在3 以下时,大部分酚酸性物质将以非解离形式存在,易分配于有机溶剂中,而p H 在12 以上时,易分配于水中。
5、A.AgN03-硅胶柱色谱B.60%~65%H3P04C. 吉拉尔试剂D. 氧化铝柱色谱E. 硅胶柱色谱<1> 、分离龙胆苦苷四乙酰化物和獐芽菜苷四乙酰化物用A.B.C.D.E.<1> 、【正确答案】:E<2> 、分离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用A.B.C.D.E.<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分离龙胆苦苷四乙酰化物和獐芽菜苷四乙酰化物用硅胶柱色谱,三氯甲烷洗脱,先洗下龙胆苦苷四乙酰化物,后洗下獐芽菜苷四乙酰化物。
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属于双键的顺反异构体,可用AgNO3-硅胶柱色谱分离,先洗下具反式双键的α-细辛醚,后洗下具顺式双键的β-细辛醚。
6、A. 酸值加皂化值B. 皂化值减酸值C. 酸值减皂化值D. 羧酸和酚类成分总和E. 酸值与酯值之和<1> 、皂化值是挥发油中的A.B.C.D.E.<1> 、【正确答案】:E<2> 、酯值是挥发油中的A.B.C.D.E.<2> 、【正确答案】:B<3> 、酸值是挥发油中的A.B.C.D.E.<3>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挥发油的有关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