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密与鉴别技术
保密知识竞赛题目保密技术与设备的分类及应用场景分析
保密知识竞赛题目保密技术与设备的分类及应用场景分析保密技术与设备一直扮演着国家安全和商业机密保护的重要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保密技术和设备也相应涌现出来。
本文将对保密技术与设备的分类以及应用场景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保密领域的了解。
一、保密技术的分类保密技术可根据其使用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保密技术分类:1. 密码学技术密码学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的技术。
常见的密码学技术包括对称密钥加密算法、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哈希函数等。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采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适用于密钥交换困难的场景。
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则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适用于密钥交换便捷的场景。
哈希函数则通过将大量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散列值,实现数据完整性校验。
2. 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用于控制对系统资源和机密信息的访问权限。
常见的访问控制技术包括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审计功能等。
身份认证是通过验证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确保其合法性。
授权管理则是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限制其对系统资源和敏感信息的访问。
审计功能则用于监控和记录用户的操作,以便追溯和分析安全事件。
3. 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技术主要用于保障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常见的数据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遗漏防护和数据鉴别等。
数据加密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操作,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用于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恢复。
数据遗漏防护技术则用于监控和阻止对数据的非授权泄露。
数据鉴别技术则通过数字签名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干扰和破坏。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
防火墙是网络边界上的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则用于实时监控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密码技术
(4)可以完成数字签名和数字鉴别。发信人使用只有自己 知道的密钥进行签名,收信人利用公开密钥进行检查,既方 便又安全。
置换选择函数PC-1
Ci(28位)
Di(28位)
14 3 23 16 41 30 44 46
17 28 19 7 52 40 49 42
11 15 12 27 31 51 39 50
24 6 4 20 37 45 56 36
1 21 26 13 47 33 34 29
5 10 8 2 55 48 53 32
难以解决数字签名验证的问题。
解决密钥分发的困难 数字签名的需要 依据数学问题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基于整数分解问题:RSA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DSA,DH 基于椭圆曲线点群上离散对数问题:ECDSA
【RSA密码体制】 密钥产生
假设Alice想要通过一个不可靠的媒体接收Bob的一条私人讯息。她 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产生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 随意选择两个大的质数p和q,p不等于q,计算n=p×q。 根据欧拉函数,不大于N且与N互质的整数个数为(p-1)(q-1) 选择一个整数e与(p-1)(q-1)互质,并且e小于(p-1)(q-1) 用公式计算d:d× e ≡ 1 (mod (p-1)(q-1)) 将p和q的记录销毁。 e是公钥,d是私钥。d是秘密的,而n是公众都知道的。Alice将她 的公钥传给Bob,而将她的私钥藏起来。
用户2 (保存自己的私钥、公钥)
Internet
用户4 (保存自己的私钥、公钥)
信息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2部分 采用可鉴别加密技术的机制-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符号 (2)5总则 (2)6要求 (3)7不涉及在线可信第三方的机制 (4)7.1概述 (4)7.2单向鉴别 (4)7.3相互鉴别 (5)8涉及在线可信第三方的机制 (7)8.1概述 (7)8.2机制TP.TS——四次传递鉴别 (7)8.3机制TP.CR——五次传递鉴别 (8)附录A(规范性)对象标识符 (10)附录B(资料性)文本字段的使用 (12)附录C(资料性)实体鉴别机制的特性 (13)信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可鉴别加密技术的机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可鉴别的加密技术实现实体鉴别的机制。
其中有四种是两个实体间无可信第三方参与的鉴别机制,这四种机制中有两种是由一个实体针对另一个实体的单向鉴别,另两种是两个实体相互鉴别。
其余的机制都要求有一个在线可信第三方参与,以便建立公共的秘密密钥,实现单向或相互的实体鉴别。
附录A定义了本文件指定机制的对象标识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843.1—2017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1部分:总则(ISO/IEC 9798-1:2010,IDT)GB/T 25069—2022 信息安全技术术语GB/T 36624—201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可鉴别的加密机制(ISO/IEC 19772:2009, MOD)3 术语和定义GB/T 15843.1—2017、GB/T 25069—2022、GB/T 36624—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可鉴别的加密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一种可逆的数据转換,利用密码算法产生数据对应的密文,非授权实体无法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对该密文进行修改,同时提供了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与数据源鉴别。
第2章 信息加密技术
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一般包括口令、
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象输 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 保护。
2017/6/25
计算机网络安全
12
密钥管理
数据加密在许多场合集中表现为密钥的应用,以达到保密 的要求,因此密钥往往是保密与窃密的主要对象。密钥的 管理技术包括以下各环节上的保密措施: 密钥的产生 分配保存
I love you
J mpwf zpv
-为解密算法 1为解密密钥 解密过程
-1
名词解释:
明文(plaintext):未被加密的消息。
密文(ciphertext):被加密的消息。 密码算法:密码算法也叫密码(cipher),适用于加密和 解 密 的 数 学 函 数 .( 通 常 情 况 下 , 有 两 个 相 关 的 函 数: 一个用于加密,一个用于解密)。
公钥密码学是密码学一次伟大的革命
1976年,Diffie和Hellman 在“密码学新方向”一文中提出
使用两个密钥:公钥、私钥
公钥密码算法(public-key algorithm,也叫非对称算法)
公钥(证书) 认证中心 私钥(智能卡)
加密密钥
发方
解密密钥
收方
方案
明文
2017/6/25
&#
密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
&# 密文
方案 明文
17
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
DES概述 DES的原理 算法主要步骤 DES的安全性 DES的特点
2017/6/25
计算机网络安全
18
Feistel密码结构:
2017/6/25
6可信计算基础-加密与认证技术
数字证书(续)
• 证书的内容(证书格式遵循 X.509国际标准) —证书的数据:版本信息、证书序列号、CA使用的签名算 法、发行证书CA的名称、证书的有效期、被证明的公钥信 息 —发行证书的CA签名:CA签名和签名算法 • 证书的有效性 —证书没有过期 —密钥没有修改 —用户仍然有权使用这个密钥 —CA负责回收证书,发行无效证书清单 • 证书使用 证书帮助证实个人身份,你的证书和你的密钥就是你是谁 的证据
加密技术
明文P
加密算 法E
密文C
解密算 法D
明文P
加密密钥Ke
解密密钥Kd
单钥(对称密钥、秘密密钥)加密算法
• 对信息的加密、解迷密使用相同的密钥
– C=E(P, K), P=D(C, K)
• 代表:DES、3DES、和 IDEA • 优点:简单、速度快 • 问题:
– 密钥的分发 – 密钥的管理
CA的基本功能
• 生成和保管符合安全认证协议要求的公共和私 有密钥、数字证书及其数字签名 • 对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 对数字证书进行管理,重点是证书的撤消管理, 同时追求实施自动管理(非手工管理) • 建立应用接口,特别是支付接口。CA是否具有 支付接口是能否支持电子商务的关键
证书的树形验证机构
信息认证(Authentication)
内容
—确认信息的来源
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 时间戳 消息的流水作业号
—验证信息内容的完整性
—确认信息的序号和时间
身份认证
• 目标: 可信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访问控制 • 基本方式
—用户所知道的某个秘密信息(如口令) —用户所持有的某个秘密信息或硬件(如智能卡) —用户所具有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如指纹)
消息鉴别码的原理及应用
消息鉴别码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现代社会中,信息随处可见,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保传输的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在互联网和通信领域中,消息鉴别码被广泛应用于确保消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消息鉴别码的原理及其应用。
2. 消息鉴别码的原理消息鉴别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MAC)是一种用于验证消息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技术。
它基于对消息使用密钥和特定算法进行处理,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鉴别码。
通过比对接收到的鉴别码和生成的鉴别码,可以判断消息是否被篡改。
2.1 密钥消息鉴别码的原理中,密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密钥是一个保密的参数,只有合法参与方知道。
对同一消息使用不同的密钥会生成不同的鉴别码。
2.2 算法消息鉴别码采用的算法通常是基于散列函数或是加密算法。
常见的散列函数包括MD5、SHA-1、SHA-256等,而加密算法包括AES、DES等。
这些算法都具有不可逆性,即无法从鉴别码反推出原始消息。
2.3 鉴别码生成过程鉴别码的生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将原始消息和密钥输入到鉴别码算法中。
2. 经过算法处理,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鉴别码。
3. 将鉴别码附加到原消息中一起发送。
2.4 鉴别码的验证接收方在接收到消息后,进行鉴别码的验证。
验证的过程如下: 1. 从接收到的消息中分离出鉴别码。
2. 将接收到的消息和鉴别码输入到同样的鉴别码算法中。
3. 生成一个新的鉴别码。
4. 比对接收到的鉴别码和新生成的鉴别码,如果一致,则消息完整和真实。
3. 消息鉴别码的应用消息鉴别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和真实性,采用消息鉴别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前,生成鉴别码并将其附加到数据中。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验证鉴别码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2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常见的消息鉴别码的应用。
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
• 145•ELECTRONICS WORLD・技术交流1.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是门综合型学科,要求学习人员掌握计算机科学,密码学,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其最大的目标是保护数据的安全,使得网络系统可以健康运转,服务不会突然间中断。
2.密码学2.1 密码学概述密码学借助加密技术对所要传送的信息进行处理,防止其它非法人员对数据的窃取篡改,加密的强度和选择的加密技术、密钥长度有很大的关系。
2.2 密码学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算法的保密;第二阶段主要依赖于密钥的保密程度;第三阶段数据加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信双方之间支持无密钥的传输。
3.古典加密3.1 古典加密的特点古典加密主要是替代和置换的思想,数据安全主要依赖于算法的安全。
3.2 维吉尼亚密码维吉尼亚密码是多表代换,明文和密文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利用密钥字母所对应的的x行,明文字母对应的y列共同映射得到加密后的数据。
利用多表代换,即使同样的明文加密后会得到不同的密文,掩盖了单字母出现的频率,破解难度大大增加。
4.现代密码技术现代加密不再关注算法的保密性,算法公开,它的数据安全与密钥的保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4.1 对称加密4.1.1 对称加密特点(1)对称加密的密码算法思想是替代和代换,运算速快;(2)对称加密的加、解密的密钥一般相同或者通信双方彼此很容易推出来;(3)密钥是私密的,通讯双方通讯之前要传递密钥;(4)在通信双方人数很多时,密钥的管理很困难;(5)Feistel结构是对称加密的通用结构,融合了扩散和混乱的基本思想。
混乱是用于掩盖明文和密文之间的关系,使得密钥和密文之间的统计关系尽可能繁杂,从而导致攻击者无法从密文推理得到密钥,扩散是指把明文的统计特征散布到密文中去,令明文每一位影响密文的多位的值。
4.1.2 DES算法DES是一种分组加密算法,输入的明文分组长度和生成的密文都是64位。
在初始置换中,将输入的64位明文按位重新组合分为左右各32位,经过扩展变换,将右边的32位扩展成为48位,用于和48位的密钥进行计算得到48位的输出结果,这个结果作为S盒的输入,替代成为32位的输出用于增加混乱,这32位的输出经过P盒置换,增加了扩散性,经过16轮迭代后得到64位数据,经过最终逆置换后生成的比特串就是密文。
计算机通信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通信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网络中存在着黑客入侵、信息泄露等不安全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计算机通信安全防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通信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防范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安全计算机网络通信具有迅速、灵活、开放、共享等特征,满足了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的要求,也为信息交流和共享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带给人们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为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仍然是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一、分析计算机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设备和通信网络两个部分组成,计算机设备室计算机通信的信源和终端,通信网络是指计算机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手段和方式,正是二者的密切配合才实现了计算机的通信网络的共享功能。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外来的以数据和行为为主要形式的攻击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硬件、应用软件等,使其出现一定程度的被更改、被破坏、被泄露、被盗用等现象,从而使得计算机通信网络难以正常运行。
一般说来,计算机通信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由以下两种:(一)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安全问题计算机的硬件安全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置安全和设备的物理安全。
系统设置安全是指网络路由器等关于网络设置连接设备的安全,而物理安全是指具体的计算机物理设备的安全,如路由器、交换机、网络服务器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安全问题是计算机安全问题最重要的问题。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中:第一,系统安全漏洞。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操作中存在着一些安全漏洞,一方面为编程人员管理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给网络黑客提供了攻击机会,从而造成网络漏洞被攻陷,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第二,计算机网络病毒。
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感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和触发性,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且随着网络病毒的种类和技术的发展,其传播越来越广阔和隐蔽,的确是网络软件安全最大的问题。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商用密码技术要求》使用指南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商用密码技术要求》使用指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商用密码技术要求>使用指南》编写组目录一、引言 (5)二、密码框架保护 (9)1、信息系统密码保护框架 (9)2、密码保护技术体系 (10)2.1、密码基础设施 (13)2.2、密码设备 (13)2.3、密码服务 (13)2.4、密码技术支撑的安全服务 (14)三、密码保护实施要求 (16)1、集成单位选择 (16)2、方案设计、产品选型与集成实施 (16)2.1商用密码系统建设方案的设计 (16)2.2产品选用 (17)2.3商用密码系统建设方案的实施 (17)3、系统安全测评 (17)4、日常维护与管理 (19)5、安全监督检查 (19)附录一:第一级信息系统密码保护 (20)1、第一级基本技术要求中的密码技术应用需求分析 (20)1.1物理安全 (20)1.2网络安全 (20)1.3主机安全 (21)1.4应用安全 (21)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22)1.6总结 (22)2、密码通用技术要求 (23)2.1功能要求 (23)2.2密钥管理要求 (23)2.4密码实现机制 (24)2.5密码安全防护要求 (24)3、典型示例 (24)3.1信息系统概述 (24)3.2密码保护需求 (24)3.3密码保护系统设计 (24)3.4密码保护系统部署 (25)附录二:第二级信息系统密码保护 (27)1、第二级基本技术要求中的密码技术应用需求分析 (27)1.1物理安全 (27)1.2网络安全 (27)1.3主机安全 (28)1.4应用安全 (29)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30)1.6总结 (31)2、密码通用技术要求 (31)2.1功能要求 (31)2.2密钥管理要求 (32)2.3密码配用策略要求 (33)2.4密码实现机制 (33)2.5密码安全防护要求 (33)3、典型示例 (34)3.1信息系统概述 (34)3.2密码保护需求 (34)3.3密码保护系统设计 (34)3.4密码保护系统部署 (36)附录三:第三级信息系统密码保护 (37)1、第三级基本技术要求中的密码技术应用需求分析 (37)1.1物理安全 (37)1.3主机安全 (39)1.4应用安全 (40)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42)1.6总结 (43)2、密码通用技术要求 (43)2.1功能要求 (43)2.2密钥管理要求 (45)2.3密码配用策略要求 (46)2.4密码实现机制 (47)2.5密码安全防护要求 (47)3、典型示例 (48)3.1信息系统概述 (48)3.2密码保护需求 (48)3.3密码保护系统设计 (50)3.4密码保护系统部署 (51)附录四:第四级信息系统密码保护 (54)1、第四级基本技术要求中的密码技术应用需求分析 (54)1.1物理安全 (54)1.2网络安全 (54)1.3主机安全 (56)1.4应用安全 (58)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60)1.6总结 (61)2、密码通用技术要求 (62)2.1功能要求 (62)2.2密钥管理要求 (64)2.3密码配用策略要求 (66)2.4密码实现机制 (66)2.5密码安全防护要求 (66)3.1防伪税控系统概述 (67)3.2密码保护需求 (68)3.3密码保护系统设计 (70)3.4密码保护系统部署 (72)附录五:第一至四级基本技术要求中的密码技术应用需求汇总 (74)一、引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
通信加密与鉴别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20 06年 3月
吴
班 等: 通信加密 与鉴别技术在 电子商务 中的应用
利用特 定 H s ah函数 对 信 息 处 理 产 牛 的一 串 固定 长 度
散列码 ( a H s ) 起到 了数字 指纹 的作用 ] a h值 , 。H s h 值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 向性 , 可能 由 H s a单 不 ah值反 推出信息的内容 。b 唯一性 , . 信息的丝毫改动 , 都会造
维普资讯
第3 6卷
第 2期
航 空 计 算 技 术
Ae o a t a C mp tn e h iu r n ui l o u i g T c n q e c
V 】3 . o . 6 No 2 Ma . 0 6 r20
20 06年 3月
行为的发生。因此 ,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 必须通过一定 的技术手段方保证信息的收发各方都有足够的证据证
明接 收或发 送 的操 作 确 实发 生 了 , 能 够 确 定 发 送方 并 或 接 收方 的身 份 , 即信 息 的防抵 赖性 。
l 电子商务 的安全 需求
1 1 信 息传 输 的安全 性 .
称加密技术 , 其原理如图 1 所示 。对 6 4位二进制数据 加密, 产生 6 4位密: 数据 , 使用 的密钥为 6 4位。 对称密钥加密 系统 中, 发送方 T利用对称密钥 s 加密 明文 M, 得到密文 c后通过 网络传送给接 收方 R 。
接 收 方 R用 同 样 的 密 钥 S 密 密 文 c 到 明 文 M 。 解 得
要使网上交易成功 , 参与交易的人首先要能确认 对方的身份 , 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与对 方在 网上交易
的身份是否一致 。凶此 , 能够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埘方
计算机安全-密码学(3)
鉴别函数分类2 鉴别函数分类
鉴别技术分为对称技术和非对称技术:
对称技术分为两种
基于密钥散列函数的MAC 基于分组加密算法得MAC
使用非对称技术分为两种
数字签字技术
对称加密-保密和鉴别 对称加密-
A B
A与B共享密钥k A : Ek ( M ) → B B : Dk ( M ),查看M是否为有意义的明文
网络信息安全
密码学理论及应用:鉴别技术
鉴别技术
信息安全中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消息鉴别,用户 通过网络传输大量的消息(或报文),因此,必 须对消息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鉴别或认证. 防范信息伪造和篡改则需要消息鉴别技术.消息 鉴别提供了一种证实的报文来自可信源且未被窜 改的手段. 鉴别的主要目的:
– 验证信息的发送者是真正的,而不是冒充的,此为 信源识别.(实体或身份鉴别) – 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 重放或延迟等.(消息鉴别)
基于DES的报文鉴别码 的报文鉴别码 基于
算法来源
FIPS publication (FIPS PUB 113) ANSI standard (X9.17)
使用CBC(Cipher Block Chaining)方式, 方式, 使用 方式 初始向量为IV=0 初始向量为
基于DES的报文鉴别码 的报文鉴别码 基于
数字信封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网络信息安全
密码学理论及应用: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
鉴别用以保护双方之间的数据交换不被第三方侵犯; 但它并不保证双方自身的相互欺骗和抵赖.假定A发 送一个认证的信息给B,双方之间的争议可能有多种 形式:
B伪造一个不同的消息,但声称是从A收到的. A可以否认发过该消息,B无法证明A确实发了该消息
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的要求
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的要求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是现代信息安全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止未授权使用和非法入侵。
为了确保身份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的要求。
首先,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要求信息的保密性。
身份信息是个人的隐私,必须被严格保密。
任何接触和处理身份信息的人员都应该受到严格的审查和监控,确保信息不被泄露给未授权的个人和组织。
其次,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要求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没有被非法篡改或修改。
为了保证身份鉴别的准确性,计算机系统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防止数据被篡改,例如使用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
第三,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要求技术的可靠性。
计算机系统必须使用可靠的身份鉴别技术,确保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身份鉴别技术包括密码学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
这些技术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确保其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四,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要求用户的可用性。
用户在进行身份鉴别过程中,应该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避免繁琐的操作流程和复杂的验证方式。
同时,用户应该能够方便地更新和维护自己的身份信息,确保身份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最后,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要求系统的监控与审计。
系统应该具备监控和审计的能力,记录和留存鉴别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例如登录时间、登录地点等,以便后期的审计和追踪。
同时,系统应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防止未授权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入侵和攻击。
总之,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的要求是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用户可用性和系统监控与审计。
只有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才能发挥作用,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对于涉密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者来说,理解并满足这些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指导。
第4章 信息加密与鉴别技术
撒密码变换为:
加密:
C Ek ( P) ( p 3) mod 26
解密:
P Dk (C) ( p 3) mod 26
一般的凯撒密码变换
加密:
C Ek ( P) ( p k ) mod 26
解密:
P Dk (C) ( p k ) mod 26
凯撒密码的安全性
5.1.2 加密算法的模型
加密密钥 安全信道 明文(P) 加密(E) 发送端 密文(C) 公共信道 解密(D) 接收端 明文(P) 解密密钥
发送端和接收端对数据的处理
发送端对数据的处理可以用下式描述:
C EK加密 (P)
接收端对数据的处理可以用下式描述:
P DK解密 (C)
密码学研究的内容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凯撒密码加密的原理
凯撒密码加密的原理是把明文中的每一个字母都用该字 母在字母表中右边的第k个字母替代(这里k就是加密密钥 ),并认为Z后边又是A。 例如,假如k为3,其替代表(在这里,为了不出现混淆 ,明文使用的是小写字母,密文使用的是大写字母,在实
际使用中可不作这样要求)如下:
凯撒密码举例
明文为:network security 则密文为:QHWZRUN VHFXULWB 如果将26个字母分别对应于整数0~25,可得凯
信息系统安全
c=MFRDPFDR
加 密 技 术
2.转换加密法 例 3: m = it can allow students to get close up views itcan allow stude ntsto getcl oseup views
C1=IASNGOVTLTTESICLUS TEEAODTCUWNWEOLPS
3.病毒的种类
(2)蠕虫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的传染机理 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电
子邮件以及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熊猫烧香”就是蠕虫病毒。这一病毒利用了微软视 窗操作系统的漏洞,计算机感染这一病毒后,会利用文 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网络共享进行传播,最终破坏用户 的大部分重要数据。
加 密 技 术
基于公开密钥加密的运用实例 1. 数字信封
公钥
私 钥 Internet
公钥 私 钥
对称密钥
加 密 技 术
2. 数字签名
公钥
私 钥
Internet
公钥 私 钥
四、 鉴 别 技 术
数据完整性需求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数据被篡改 (2)部分数据丢失
4.病毒实例
(1)黑色星期五(1987年秋) (2) CIH病毒 1999年4月26日大规模爆发的病毒, 与此前的病毒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改 写bios数据,导致主板无法启动开机 黑屏。在此病毒爆发之后,主板厂商 增加了很多bios保护措施,如写保护 选项、开关、双bios等。病毒作者是 台湾人,大同工学院学生 Chen Ing Hao (陈盈豪),cih是姓名拼音首个 字母简写 。第一个破坏硬件的病毒。
信息加密与鉴别
航空母舰
4 赤城、加贺、苍
龙、飞龙 1
约克顿号
飞机 (架) 322
147
人员 (人) 2000
307
2、基本概念
(1)消息和加密
遵循国际命名标准,加密和解密可以翻译成:“Encipher(译成密 码)”和“(Decipher)(解译密码)”。也可以这样命名: “Encrypt(加密)”和“Decrypt(解密)”。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 …
加密案例
列换位法将明文字符分割成为五个一列的分组并按一组后面跟着另 一组的形式排好。如明文是: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IS BOOK
分组排列为:
WHA T Y
O UC A N L EA R N F RO M T H ISBO O KX X X
明文: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
2、 矩阵换位法
矩阵换位法是将明文字符按给定的顺序排列在
一矩阵中,然后用另一种顺序选出矩阵的字母
来产生密文。密钥为矩阵的行数、列数以及给
定的置换矩阵。
矩阵换位
明文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 密文 CC33 CC11 CC22 CC66 CC44 CC55 C9 C7 C8 …….
密钥不断重复
密钥字母决定移位的次数
假设密钥为deceptive:
key:
de cep tivedecept ived eceptive
plaintext: we are discovered save yourself
2023年保密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保密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保密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
保密技术主要涉及到信息的加密、解密、认证与鉴别等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保密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重视的重点领域之一。
保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加密以及密码学等多个方面。
由于信息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保密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
以下为保密技术专业的介绍及就业方向。
一、保密技术专业介绍1.保密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涵盖了密码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主要包括:(1)计算机安全技术:例如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应对等等;(2)密码学:例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HASH、签名等等;(3)通信安全技术:例如传输层安全协议TLS、IPsec、SSL等等;(4)移动安全技术:例如移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数据隔离、VPN等等;2.保密技术专业的实际应用保密技术专业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
除了政府、军事、电信等部门,保密技术还涉及到国家安全、金融、能源、医疗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保密技术被广泛运用,从而保障信息的安全。
保密技术专业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网络安全:在网络安全领域,运用保密技术进行加密处理,保障网络安全。
(2)数据加密:对机密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确保未经授权的人无法获取解密信息。
(3)访问控制: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限制访问者能够看到的信息范围。
(4)安全审计:通过记录日志、分析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二、保密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1.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包括国家安全部门、国家信息中心、公安局以及各地派出所、城管局等组织。
在这些机构中,保密技术专业的人员会负责安全管理、数据通信安全、安全测试以及密码学等方面的工作。
2.金融行业金融行业需要保密技术,以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安全。
1.3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结构
1.3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结构1.3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技术是⼀门综合的学科,它涉及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等多⽅⾯知识,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络内信息的保护⽅法以实现系统内信息的安全、保密、真实和完整。
⼀个完整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结构由物理安全技术、基础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络安全技术以及应⽤安全技术组成。
1.3.1 物理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在整个计算机⽹络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机信息系统物理安全的内涵是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灾、⽕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为导致的破坏。
包含的主要内容为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电源系统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
(1)环境安全。
计算机⽹络通信系统的运⾏环境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计实施,应具备消防报警、安全照明、不间断供电、温湿度控制系统和防盗报警,以保护系统免受⽔、⽕、有害⽓体、地震、静电的危害。
(2)设备安全。
要保证硬件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作状态,建⽴健全使⽤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备运⾏⽇志。
同时要注意保护存储介质的安全性,包括存储介质⾃⾝和数据的安全。
存储介质本⾝的安全主要是安全保管、防盗、防毁和防霉;数据安全是指防⽌数据被⾮法复制和⾮法销毁,关于存储与数据安全这⼀问题将在下⼀章具体介绍和解决。
(3)电源系统安全。
电源是所有电⼦设备正常⼯作的能量源,在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电源安全主要包括电⼒能源供应、输电线路安全、保持电源的稳定性等。
(4)通信线路安全。
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的装置安装要稳固牢靠,具有⼀定对抗⾃然因素和⼈为因素破坏的能⼒。
包括防⽌电磁信息的泄露、线路截获以及抗电磁⼲扰。
1.3.2 基础安全技术随着计算机⽹络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密码学的应⽤也随之扩⼤。
数字签名、⾝份鉴别等都是由密码学派⽣出来的新技术和应⽤。
密码技术(基础安全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技术。
密码技术在古代就已经得到应⽤,但仅限于外交和军事等重要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提纲– 信息安全技术一、概述1. 安全基本目标有哪些?其含义分别是什么?答:保密性:对信息的访问和公开进行授权限制,包括保护个人隐私和秘密信息。
保密性缺失的定义是信息的非授权泄露;(数据保密性:确保隐私或者秘密信息不向非授权者泄露,也不被非授权者使用。
隐私性:确保个人能够控制或确定与其自身相关的哪些信息是可以被收集、被保存的、这些信息可以被谁公开以及向谁公开。
)完整性:防止对信息的不恰当修改或破坏,包括信息的不可否认性和真实性。
完整性缺失的定义是对信息的非授权修改和毁坏。
(数据完整性:确保信息和程序只能以特定和授权的方式进行改变。
系统完整性:确保系统以一种正常的方式来执行预定的功能,免于有意或者无意的非授权操纵。
)可用性:确保对信息的及时和可靠的访问和使用。
可用性的缺失是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访问和使用的终端确保系统能工作迅速,对授权用户不能拒绝服务。
真实性、认证/鉴别(Authentication)认证就是确认实体是它所声明的。
适用于用户、进程、系统、信息等可追溯性、审计(Accountability)确保实体的行为可以唯一追溯到该实体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 )要求无论发送方还是接收方都不能抵赖所进行的传输关键目标(CIA):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2. OSI安全框架定义了哪三个方面?其中安全攻击被分成哪两个类别,有什么特点?分别有哪些实例?答:(1)OSI安全框架定义了: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安全服务三方面。
安全攻击:任何危及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安全机制:用来检测、组织攻击或者从攻击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实现该过程的设备)安全服务:加强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的一种处理过程或通信服务。
其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进行反击。
(2)安全攻击被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
主动攻击:包括对数据进行修改和伪造数据流。
可分为四类:伪装、重播、消息修改、拒绝服务。
(2.1)伪装:指某实体假装别的实体,伪装攻击还包含其他形式的主动攻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3
RSA算法的安全性
RSA算法的安全性主要是基于大数分解困难的假设,因为是 否等同于大数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不过目前RSA算 法的一些变种算法已被证明等价于大数分解。不管怎样,分解n 是最显然的攻击方法,它经历了各种攻击,至今未被完全攻破。 现在,人们已经能分解多个十进位的大素数,而且随着人类计 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原来被认为不可能分解的大数已被成功分 解,这对RSA算法的安全性构成了潜在的危险,对于大整数分解 的威胁除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外,还有来自分解算法的改进,因 此,使用RSA算法时其密钥大小的选取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情 况下模数n 选得大一些为好,但还要因具体适用情况而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5
密钥管理与交换
4.5.1 密钥分配
1.常规加密密钥的分配
(1)集中式密钥分配方案。 在集中式密钥分配方案中,由一个中心节点负责密钥的产生并分配 给通信双方,或者由一组节点组成层次结构负责密钥的产生并分配给通 信的双方。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需要保存大量的会话密钥,只需要保 存中心节点的加密密钥,用于安全传送由中心节点产生的即将用于与第 三方通信的会话密钥。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通信量大,同时需要较好的鉴 别功能以鉴别中心节点和通信方。 (2)分散式密钥分配方案 使用密钥分配中心进行密钥分配要求密钥分配中心是可信任的,并 且应该保护它免于被破坏。如果密钥分配中心被第三方破坏,那么所有 依靠该密钥分配中心分配会话密钥进行通信方将不能进行正常的安全通 信,如果密钥分配中心被第三方控制,那么所有依靠密钥分配中心分配 会话密钥进行通信的所有通信方之间的通信信息将被这个入侵的第三方 轻而易举地窃听到。如果把单个密钥分配中心分散成几个密钥分配中心, 将会降低这种风险。更进一步,可以把几个密钥分配中心分散到所有的 通信方,即每个通信方同时也是密钥分配中心,也就是说每个通信方自 己保存同其他所有通信方的主密钥。
4.3.2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
国 际 数 据 加 密 算 法 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是瑞士联邦技术学院开发的一种面向数据分组块的数 据加密标准。它使用128位密钥,每次加密一个64位的数据块。任 何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算法,其安全性与DES算法一样并不隐藏算法 本身,而在于保存好密钥。 IDEA算法被认为是当前最好的、最为安全的加密标准算法, 可用于加密和解密。IDEA用了混乱和扩散等操作,主要有3种操作: 异或、模加、模乘,容易用软件和硬件实现。 IDEA算法运算时间与DES的速度一样快。IDEA算法的安全性 有很大的提高,其密钥128位,在穷举的情况下,需要经过2128次 加密才能恢复出密钥。对于每秒检查10亿个密钥的计算机,它将 检测10年。
2.MD5报文摘要算法 算法大致的过程为: (1)填充。 (2)附加长度值 (3)初始化MD缓存器 (4)处理报文分组 (5)输出。即输出128位的报文摘要。
4.9 身份认证
4.9.1 身份认证系统原理
身份认证指的是对用户身份的证实,用以识别合法或非法的 用户,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一般来说,用户身份认证 可通过三种基本方式或其组合方式来实现: (1)只有该主体了解的秘密,如口令、密钥等。 (2)主体所持有的某个秘密信息(硬件),即用户必须持有合 法的随身携带的物理介质,例如智能卡中存储用户的个人化参数, 以及访问系统资源时必须要有的智能卡等。 (3)主体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或能力,如指纹、声音、DNA 图案、视网膜扫描等等,这种认证方案一般造价较高,多半适用 于保密程度很高的场合。
4.5.3
密钥交换
1.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 2.Diffie-Hellman算法的特征 (1)仅当需要时才生成密钥,减小了将密钥存储很长一段时间 而致使遭受攻击的机会。 (2)除对全局参数的约定外,密钥交换不需要事先存在的基础 结构。 3.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的缺点 (1)没有提供双方身份的任何信息。 (2)它是计算密集性的,因此容易遭受阻塞性攻击,即对手请 求大量的密钥。 (3)没办法防止重演攻击。 (4)容易遭受中间人的攻击。
传送到用户B。用户B用收到的报文(不包括报文鉴别码),使用
同样的密钥 K,再计算一次报文鉴别码,并与收到的报文鉴别码 相比较。如果二者一致,则鉴别此报文是真的。
4.8.2 散列函数
1.单向散列函数 报文摘要 MD(Message Digest),将可变长度的报文M作为 单向散列函数的输入,然后得出一个固定长度的标志 H(M)。H (M)通常称为报文摘要 MD。通常有三种方法来使用 MD。
(2)ROT13 ROT13是建立在UNIX系统上的简单加密程序。它是用字母表里 a -m的字符来代替n-z,用n-z的字符来代替a-m字符。它的原理和 凯撒密码非常类似。凯撒密码移了2位,而ROT13移了13位。ROT13通 常作为简单的手段使得我们的电子邮件不能被直接识别和阅读,也不 会被那些匹配程序用通常的方法直接找到。 如“v ybir lbh!” 这个句子实际上是“i love you!”。 ROT13字母对应关系: a b c d e f g h i … x y z n o p q r s t u v … k l m
第4章 信息加密与鉴别技术
4.1 信息加密基础
4.1.1 信息加密的发展
1.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 (1)第一阶段:传统加密技术,人工方式 (2)第二阶段:计算机密码学阶段(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和传统方法密 码体制DES) 2.基本概念 加密: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内容的过程 密文:被加密的消息 解密:把密文转变为明文的过程 密钥:是一种参数,是在明文转化为密文或由密文转化为明文时算法中输 入的数据
4.6.3
端-端加密
网络层以上的加密,通常称为端-端加密。端-端加密是面向 网络高层主体进行的加密,即在协议表示层上对传输的数据进行 加密,而不对下层协议信息加密。协议信息以明文形式传输,用 户数据在中间节点不需要加密。
4.7 数字签名
4.7.1 数字签名的原理
1.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通过一个单向函数对要传送的报文进行处理所得到的, 用以认证报文来源并核实其是否发生变化的一个字符串。目前的数字签 名是建立在公钥体制基础上的,是公用密钥加密技术的另一类应用。 2.数字签名的原理 (1)发送方对要发送的原始报文通过哈希算法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 字符串,称为报文摘要,并确保不同的报文所得到的摘要不同,而相同 的报文生成的摘要是惟一的。 (2)发送方用自己的私有密钥对报文摘要进行加密来形成发送方的 数字签名。 (3)发送方将数字签名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4)接收方首先从接到的原始报文中用同样的算法计算新的报文摘 要,再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报文附件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比较两个报文 摘要,如果相同,接收方就可以确认该签是发送方的。
2.同音替代密码 3.多字母组替代密码 4.多表替代密码 这种加密的加密表是以字母表移位为基础把26个英文字 母进行循环移位,排列在一起形成26*26的方阵。该方阵 被称为Vigenere表。采用的算法为: f(a)=(a+Bi)modn(i=1,2,…,n)
4.2.2
换位密码
1.列换位密码 2.周期换位密码
4.7.2
数字签名的功能
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为了辨别往来文书的真伪通常都是采 用亲笔签名或印章的手段来来实现认证、核准、生效的作用,以 规定和明确契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电子商务中,传送的文件 是通过数字签名证明当事人身份与数据真实性的。 数字签名用来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和提供信息 发送者的身份确认的功能。可以解决否认、伪造、篡改及冒充等 问题,即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能够核实 发送者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不能伪造发送者的报文签名、接 收者不能对发送者的报文进行部分篡改、网络中的某一用户不能 冒充另一用户作为发送者或接收者。
4.1.2 数据加密模型
X 系统分析者
Y
X 消息源 加密器 Y 解密器
X 消息宿
Z
密钥源 Z
安全信道
Shannon模型
4.2
4.2.1
传统加密技术
替代密码
1.简单替代密码 (1)凯撒密码 凯撒密码就是简单替代密码的一个著名的例子,也称 循环移位密码。这是一个古老的加密方法,当年凯撒大帝 行军打仗时用这种方法进行通信,因此得名。 凯撤密码加密的原理是把明文中所有的字母都用它右 边的第k个字母替代,并认为Z后边又是A,这种映射关系表 示为如下函数: F(a)=(a+k)mod n 其中:a表示明文字母 n为字符集中字母个数 k为密钥
4.8 报文鉴别技术
4.8.1 报文鉴别码
报文鉴别码 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是用一 个密钥生成的一个小的数据块追加在报文的后面。这种技术是假 定通信的双方共享一个密钥K,当用户A 向用户B发送报文M时, 就根据此密钥和报文计算出报文鉴别码 MAC = F(K,M),这里 F 就是加密算法的某一函数。此报文的报文鉴别码连同报文一起
4.4 非对称加密技术
4.4.1 公钥体制的原理
公钥体制的特点是采用两个相关的密钥将加密与解密分 开,其中一个密钥是公开的,称为公钥,用来加密;另一个 密钥为用户专用,称为私钥,用于解密。其算法的重要特点 是已知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求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 的。
4.4.2
RSA算法的基本思想
1.密钥对的产生 1)选择两个大素数 p 和 q ,计算: n = p * q 欧拉函数值: Φ (n) = (p – 1) * ((q – 1) 2)然后随机选择加密密钥 e ,要求 1< e <Φ ( n ) 且 (Φ (n),e) = 1 即:e 与 ( p - 1 )*(q – 1)互质。 3)最后,利用 Euclid 算法计算解密密钥d,满足 e * d = 1 modΦ (n) 注:其中,n 和d也要互素。数e和 n是公钥,d是私钥。两个 素数p和q不再需要,应该丢弃,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2.加密时作如下计算: (公钥加密) C = P^e mod n 3.解密时作如下计算: (私钥解密) P = C^d mo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