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课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范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选修课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范围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已初步具备了“教育学的雏形”。《学记》辑于《礼记》之中,作者不祥,一般认为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期,全篇1229字,篇幅虽短,内容却涉及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许多方面,是对先秦时期教育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

古罗马着名演说家、教育理论

家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约35—95)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着作。

二、独立形态时期

三、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理论深化阶段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把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作为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问题。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即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中西教育可以从词源上看到两者区别:

中国的“教育”有“外铄”的渊源

西方的“教育”有“内发”的传统

教育在形态上的发展

教师的含义

广义: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

狭义:指学校的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专职人员。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教师的专业地位(二)教师的经济地位(三)教师的政治地位(四)教师的职业声望

(二)学生

1。学生的本质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学生的特点

主动性;未完成性;开放性;独特性;创造性

3.两种不同的学生观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儿童中心论——杜威4.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二)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三)学生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学生的义务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依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就读学校的不同类别,学生的具体义务各有差别。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学生有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的义务。

五、学生的发展与教育

1.学生发展的内涵

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

○2.学生发展的特点

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最佳发展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发展的不平衡性

⑴生理和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2)发展速度的不平衡

教育: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2、发展的顺序性

(1)身体发展(2)心理发展教育: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3、发展的阶段性

教育:分段进行

4、个体差异性

个体学生的发展速度、水平、优势领域千差万别。教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教育:对差生树立信心、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

1.亲子关系:依恋关系理论

2.家庭自然结构:残缺家庭、不和谐家庭、留守儿童

3.家庭经济条件:经济条件的两面性

4.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育观、价值观、对孩子期望、教养方式。

二、学校

1.教师的影响

2.校园文化

3.校规校纪

期望效应并不是只有好的一面,它应分为两种:

一种是积极向上的,又被称为“盖拉蒂效应”模式。

还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称为“戈莱姆效应”模式。

三、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征

1.平等性: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相近,地位平等;

2.趋同性: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大体相同;

3.开放性:成员之间的交流在语言、方式、话题等方面不需要限定形式;

4.互动性: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间交流各种社会信息、看法的平台。

同辈群体的影响

保护和发展功能:

(1)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2)促进青少年学习和兴趣爱好发展

(3)是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4)对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影响

(5)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行为规范(6)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消极影响

(1)与社会主流文化存在着相悖(2)一定的自卫性和排斥性

(3)行为规范非正式性(4)单一的感情纽带(5)易导致盲目性

(三)教育影响

教育内容

含义:是经过课程设置和编制而具体化了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对象和客体,是教师活动、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学生活动所作用的全部对象。

表现形式的变化:

1.生产经验和群居生活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3.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