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岩土工程地质分类详解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知识:岩土的分类

工程地质知识:岩土的分类

工程地质知识:岩土的分类1.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作为建筑物地基,除应确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外,尚应按规定划分其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

3.岩石的坚硬程度应根据岩块的饱和和单轴抗压强度按规定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当缺乏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资料或不能进行该相试验时,可在现场通过观察定性划分,划分标准可按本规范执行。

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分为为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和强风化。

4.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规定划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

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可按本规范执行。

5.碎石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碎石土可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

6.碎石土的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

7.砂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

砂土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8.砂土的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

9.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可分为粘土、粉质粘土。

10.粘性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11.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塑性指标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12.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

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粘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13.红粘土为碳酸盐岩系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粘土。

其液限一般大于50。

红粘土经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其液限大于45的土为次生红粘土。

14.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素填土为由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组成的填土。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 空隙率( porosity):岩石中空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水理性质
•吸水率:常压条件下,岩石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干 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率:高压或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分的质 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系数: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的比值。其值 越大,岩石的抗冻性越差。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变质岩 • 工程性质与其原岩密切相关。
• 动力变质岩的力学强度和抗水性均较差。 • 片理构造使岩石具有各向异性特征。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二、 岩体及岩体结构
岩石(Rock): 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体(Rock mass):
包含各种结构面的地质体。岩体的工程性质 首先取决于结构面的性质,其次才是组成岩体的 岩石性质。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力学性质
• 强度指标: 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岩石单向受压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 岩石单向受拉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剪强度(shear strength):
• 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强度特性
•最主要是抗剪强度
•c
m
PPT文档演模板

图 7—12 岩体抗剪强度包络线
•1-结构面强度线;2-岩块强度线;3-岩体强度包络线变化范围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四、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分类
1、分类的目的
(1)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 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便于施工方法的总结,交流,推广。 (3)为便于行业内技术改革和管理。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中国•宜昌2016年5月4日目录1.工民建工程 (3)2.公路工程 (5)3.港口工程 (10)4.铁路工程 (13)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地质工程岩土分类及描述

地质工程岩土分类及描述

1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mm mm))大d >800 800 中中400400<<d ≤800 800 小小200200<<d ≤400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mm mm))大6060<<d ≤200 200 中中4040<<d ≤60 60 小小2020<<d ≤4040;;3. 3. 圆砾(角砾)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mm mm))大1010<<d ≤20 20 中中5<d ≤10 10 小小2<d ≤5;4. 4. 砂粒砂粒砂粒粒径(粒径(mm mm mm))粗0.50.5<<d ≤2 2 中中0.250.25<<d ≤0.5 0.5 细细0.0750.075<<d ≤0.25 5. 5. 粉粒粉粒粒径(粒径(mm mm mm))0.0050.005<<d ≤0.075 6. 6. 黏土粒黏土粒粒径(粒径(mm mm mm))d <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TB10077-2001)执行)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10,且粒径大于,且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8 工程岩土学_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8 工程岩土学_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12
工程岩土学 第八章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
§1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3)根据有机质含量(按灼失量试验确定)可将士分为: 无机土(<5%)、有机质土(5-l0%)、炭质土(l0-60%)、泥炭(>60%) (4)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将士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 碎石上: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50%。根据颗粒级配和颗粒 形状,按表6-1分为僳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 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按表6—2分为砾砂、粗砂、 中砂、细砂和粉砂。 粉土:粒径大子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少 于或等于10的土。 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又分为粉质粘土(10<Ip<17)和粘土(Ip>17) 此外,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和结构特征的 土称为特殊性土,单独分出,包括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填土、多年冻土 13 、膨胀土、盐渍土、污染土
3
工程岩土学 第八章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
§1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一般原则和形式
国内外各种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方案很多,但都是按一定的原则,在充 分认识土的不同特殊性的基础上归纳其共性,将客观存在的各种土划分为若干 不同的类或组;不同类型的土有各自的地质特点,工程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要考虑到分类指标能反映土的特性,且测定方法简便。
(2学时)
1. 土的工程性质分类 2. 岩石的工程性质分类 ☆ ☆
2
工程岩土学 第八章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
§1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一、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基本类型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其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可以概括地分为三种基 本类型: 1.一般性分类。对包括工程建筑户常遇到的各类土,考虑土的主要工 程地质特性进行划分。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分类,有着重大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最常见的土分类就是这种分类,又称通用分类。 2.局部性分类。仅根据一个或较少的几个专门指标,粒度成分的分类 ,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按压缩性分类等。明确具体,是一般性分类的补充和 发展。或仅对部分土进行分类,例如按这种分类应用范围较窄。 3.专门性分类。根据某些工程部门的具体需要而进行的分类。它密切 结合工程建筑类型,直接为工程设计施工服务。如水利水电、地质、工业与 民用建筑、交通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土的分类,并以规范形式颁布,在本部门 统一执行。专门性分类是一般性分类在实际运用中的补充和发展。

岩土工程的分类以及环境岩土工程介绍

岩土工程的分类以及环境岩土工程介绍

岩土工程的分类以及环境岩土工程介绍岩土工程(GeotechnicalEngineering)是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灾害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术语标准》)。

简单地说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和地下水的极少量,岩土工程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流体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

当建设工程可能需要建一个建(构)筑物时,建(构)筑物的上部结构中必须上半部通过基础与大地连接,岩土工程就是解决建(构)筑物的上部结构,类同如何通过其基础同地基相互作用衔接成为一体的。

岩土工程解决各种类型的建(构)筑物包括隧道、桥梁、水坝、民用建筑、道路、铁路、港口和垃圾填埋场等与大地的衔接的问题。

无论土壤或岩石的类型如何,地层分布情况几乎也许多种多样的,因此岩土工程是非常令人兴奋工程力学和具有挑战性的,因为没有两个拟建场地遇到问题会是完全一样的。

岩土涌泉工程又可行业龙头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工程检验、监测以及环境岩土工程和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咨询。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训练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管理体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制图、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法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岩土工程研究报告必须满足相关勘察规范的要求,满足必须满足设计不同阶段使用的承诺。

岩土工程设计(Thegeotechnicalengineeringdesign)是指对指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完成后,根据总包承揽的施工要求以及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市场条件,所需要进行的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桩基工程等岩土工程施工范畴的方案设计与方案设计设计。

工程施工岩土分类

工程施工岩土分类

工程施工岩土分类一、岩土的性质岩土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固体材料,常见的有砂土、黏土、粉土、砂质土、粉砂土、淤泥等。

岩土的性质受到原材料的成分、粒度分布、压实度和水分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1. 粒度分布:岩土中的颗粒大小以及颗粒之间的排列方式对其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岩土可以通过粒径大小将其分为砾石、砂、泥、壤四种。

其中,砾石颗粒大于2mm,砂颗粒在0.05-2mm之间,泥颗粒小于0.002mm,壤在砂与泥之间。

不同颗粒的含量比例不同,会对岩土的工程性质产生影响。

2. 压实度:岩土的压实度是指岩土颗粒之间的紧密程度,影响了岩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压实度越高,岩土的强度也越大。

3. 液塑性指数:岩土的液塑性指数反映了其在水分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是评价岩土水泥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液性降低,代表岩土在吸水过程中产生变形的能力减弱,而塑性增加,代表岩土在被水湿润后可塑性增加。

4. 岩土含水量:岩土的含水量会影响其强度和变形性能。

过多的水分使得岩土变得疏松,导致容易发生流失和液化等现象;而过少的水分,则使得岩土变得干硬,容易发生开裂等问题。

二、岩土的分类根据岩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可以将岩土分为不同的分类,为施工提供依据。

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颗粒大小分类:(1)粗颗粒土:包括砂、砾石等,颗粒较大,不透水性能好。

(2)细颗粒土:包括粉土、黏土等,颗粒较小,透水性能差。

2. 按松实度分类:(1)密实土:颗粒间排列整齐,密度大,强度高。

(2)疏松土:颗粒间排列松散,密度小,强度低。

3. 按液塑性指数分类:(1)非塑土:液塑性指数小于0.075,可塑性较差。

(2)塑土:液塑性指数大于0.075,可塑性较好。

4. 按原材料分类:(1)天然土:岩土的组成主要来自于自然形成的土壤或矿石。

(2)填土:岩土的组成主要来自于人工填充的土壤或砂石料。

每种类型的岩土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在工程施工中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处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稳定。

0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0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GM
粉土质砾
35
GBJ145-90 砂类土的分类
土代 号 SW
土类
粒组含量 Cu≥5且 Cc=1~3 不同时满足上 述标准
土名称 级配良好 砂 级配不良 砂 含细粒土 砂 粘土质砂 粉土质砂
36

细粒含量 <5%
SP
含细粒 土砂 细粒土 质砂
细粒含量5%~15% 细粒为粘土 细粒为粉土
SF SC SM
40
5.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42
5.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1)黄土 ①黄土的成因和分布 黄土是第四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颜 色多呈黄色、淡灰黄色或褐黄色。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运和重新沉积而形成的为次生黄土 。 ②黄土的成分和结构 i)黄土的颗粒组成 黄土以粉土(0.075-0.005)为主,平均含量达50%以上。这一粒级 又可分为细砂、粉土和粘粒。 ii)黄土的矿物成分 粗矿物一般为次棱角状到棱角状,表面比较新鲜,较少受到风化; 细粒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 ⅲ)黄土的化学成分 黄土的化学成分与黄土的矿物成分和风化有关。主要有Si02、A1203、 CaO,其次为Fe2O3、MgO和K20,此外尚含微量分散元素。 黄土中的易溶盐类以碳酸盐为主,氯化物和硫酸盐次之。 iv)黄土的结构特征 黄土孔隙率高达40%-50%,除粒间小孔外,黄土中还发育各种特 有的大孔隙,如虫孔、植物根孔、裂隙、封闭空洞和巨大的潜蚀空洞等, 使黄土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湿陷性。一般地层越老,孔隙率越低; 坡积、残积黄土的孔隙率比冲积黄土高。
29
ii)粒度成分的累计曲线 土颗粒组成特征应根据土的级配指标的不均匀系数(Cu)和 曲率系数(Cc)确定: d60——限定粒径: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 60%; d10——有效粒径: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 10%; d30: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30%。

岩土分类与承载力

岩土分类与承载力

沉积岩
沉积岩是原始的岩石 ,被各种地质作用破坏 为颗粒大小不同的的破 碎物质,再经流水、风 力等各种营力搬运到地 表低洼地带,经过胶结 、压密、硬结等成岩过 程沉积形成的。沉积岩 经过地壳运动后,大多 形成倾斜岩层,其岩层 产状要素为 走向、倾向 和倾角。
沉积岩的形成
1、压固脱水作用
——在上覆沉积物形成的静压力作用下,使 松散沉积物紧密结合失去水分的作用。
1
岩土分类
岩土是指岩石和土,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自然产 物。岩土分类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其目的在于把不 同的岩土分别安排到具有相近性质的组合中去,使人们 有可能依据同类岩土的已知性质去评价其性能或为岩土 工程师提供一个比较确切的描述方法。 岩石:自然界中在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 岩屑组成的集合体。简单的讲即矿物的天然集合体称为 岩石。 土:岩石风化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 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土的含义.doc
结核——指在成分、颜色、结构等方面与周围沉积岩 具有明显区别的矿物集合体。有球形、椭球形、透明状 以及不规则状等。
沉积岩中的波痕
砂岩中的波痕
化石——是在自然作用下,保存在沉积岩中的古代 生物遗体、遗骸及遗迹、遗物的总称。
沉积岩的产状
走向及走向线:倾斜岩 层的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 直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 的方位角称为走向。 倾向:在层面上沿着岩 层倾斜的方向向下引出垂 直走向线的一条直线的方 向。 倾角:岩层层面与任一 水平面相交所夹的最大锐 角,称为倾斜岩层的倾角 。
1.碎石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根据颗粒 级配和颗粒形状碎石土又可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 砾和角砾。
名称 漂石 颗粒形状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组含量 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 50%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PPT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PPT

沉积年代
老粘土 一般粘性土
塑性指数
粉质粘土
新近沉积的粘性土
粘土
34
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黄土 红粘土 软土 膨胀土 冻土 盐渍土
35
1、黄土的成因
气候条件:第四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颜色:多呈黄色、淡灰黄色或褐黄色
成因分类
原生黄土:不具层理 次生黄土具有层理,并含有砂砾和细砾。
天然状态下土质坚硬、压缩性小、强度较高
下更新世Q1 中更新世Q2
老黄土大孔结构已退化,一般仅在黄土的上部有轻微 的湿陷性,或在大压力下有湿陷性;而离石黄土分布 普遍,厚度为50—70m,在黄河中游最厚可达170m。
40
马兰黄土 10万—0.5万 新黄土
晚更新世Q3
Q41黄土 5000年以内 全新世早期Q4
马兰黄土Q41黄土土质相近,均匀、疏松,大孔和 虫孔发育,具垂直节理,有较强烈的湿陷性,与工 程建设关系最为密切。
61
软土的工程性质
触变性
流变性
高压缩性
低强度
低透水性
不均匀性
62
触变性 当原状土受到振动以后,破坏了结构连接,降低了土
的强度或很快地使土变成稀释状态。 流变性
软土除排水固结引起变形外,在剪应力作用下,土体 还会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
63
高压缩性 软土是属于高压缩性的土,压缩系数大,反映在建
45
7.2 土的工程分类
2、红粘土的定义 碳酸盐岩系出露区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
红、褐黄等色的高塑性粘土称为红粘土。其液限一般大 于50,上硬下软,具明显的收缩性,裂隙发育。经再搬 运后仍保留红粘土基本特征,液限大于45小于50的土称 为次生红粘土。

岩土标准

岩土标准

附录1.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等。

1.1 岩石的分类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岩石的分类有地质分类和工程分类。

地质分类主要根据岩石的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可用地质名称加风化程度表达,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砂岩等。

岩石按成因的类型,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工程分类主要根据岩体的工程性状加以分类。

地质分类是一种基本分类,工程分类是在岩石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1)根据岩石的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岩浆岩。

岩浆岩的分类见表12-1-1。

表12-1-1 岩浆岩的分类━━━━━━━━━━━━━━━━━━━━━━━━━━━━选编:张志良续表12-1-1注: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表1-4-4。

沉积岩是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的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再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分类见表12-1-2。

表12-1-2 沉积岩的分类注: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表1-4-5。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分类见表12-1-3。

表12-1-3 变质岩的分类注: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表1-4-6。

(2)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岩石的分类见表12-1-4。

表12-1-4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注:摘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以下简称GB 50007-2002)表4.1.3。

(3) 根据岩体完整程度的分类见表12-1-5。

表12-1-5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注:①完整性指数为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②摘自GB 50007-2002表4.1.4。

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地层划分的标准及原则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地层划分的标准及原则分析

岩性特征
岩性:地层中岩石的种类、成分 和结构
岩石物理性质:如硬度、抗压强 度、韧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岩性组合:不同岩性之间的相互 关系和组合特征
岩石化学性质:如耐腐蚀性、稳 定性等
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描述岩层的倾 斜角度和方向
褶皱:描述褶皱的类型和 形态
断层:描述断层的性质和 特征
PART 5
地层划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通 过机器学习算法, 自动识别地层特征, 提高地层划分的准 确性和效率。
遥感技术:利用卫 星或无人机获取地 表信息,对大面积 区域进行地层划分, 提高工作效率。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利用物理方法探 测地层结构,为地 层划分提供更准确 的数据支持。
3D打印技术:在地 层划分中,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 ,帮助更好地理解 地层结构和特征。
地层划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地层划分应 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采 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生 态系统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地层划分 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
岩土的工程地质勘察:通过地质调查、勘探、试验等手段,了解岩 土的分布、性质和变化规律,为地层划分提供依据。
PART 2
地层划分的原则
科学性
科学性:地层划分应基于地质学原理和科学方法,确保地层划分的合理性 和准确性。
实用性:地层划分应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便于工程人员理解和应 用。
统一性:地层划分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工程之 间的地层划分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完整性:地层划分应全面考虑各种地质因素,包括岩性、结构、含水条件 等,确保地层划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岩石工程地质与分类

岩石工程地质与分类
评价和衡量岩石质量好坏至今712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目前多沿用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来反7122岩体的完整性一般来说岩体工程性质的好坏基本上不取决于或很少取决于组成岩体的岩块的力学性质而是取决于包括受到各种地质因素和地质条件影响而形成的软弱面软弱带和其间充填的原生或次生物质的性质
象时,应用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按表7.8对岩体质量进 行详细定级。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
值的计算式如下: [BQ]=BQ—100(K1+k2+k3)
式中 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 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 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7 . 2 . 1 概述
7 . 2 土的工程分类 7 . 2 . 1概述
以松散土为对象,以服务于工程建筑为目的的分类称为土的 工程分类(也称土质分类)。土的工程分类的任务是将用于工程建 设目的的各种自然土,按其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异划分为类或组。 土质分类在土质学、土力学中一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题, 就土质分类的系统而言,应属于普通分类。松散土具有区别于岩 石的独特性质,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多,研究历史悠久。
水对岩石的影响主要还是表现在对其强度的削弱方面,这种 削弱的程度深受岩石成因的影响。一般来说,水对火成岩类和大 部分的变质岩类以及少部分的沉积岩类的影响要/J、些;而对部 分变质岩、少数火成岩和大多数的沉积岩类的影响较大,尤其对 那些泥质岩类的影响则甚为显著。水对一些特殊岩类,如石膏、 岩盐等的影响,则需作专门的研究。
7.1.2 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
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目前多沿用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来反 映。
7.1.2.2 岩体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岩体工程性质的好坏基本上不取决于或很少取决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新近堆积的黄土:全新世 Q42
(一)黄土
黄土的特征
I. 颜色为淡黄、褐色或灰黄色;
II. 粒度成分以粉粒为主,约占有60%~70%,一般 不含>0.25mm的颗粒;
III. 含各种可溶盐,富含碳酸盐(CaCO3),可形 成钙质结核(姜结石);
IV. 孔隙多且大,结构疏松;
V. 无层理,但有垂直节理和柱状节理。天然条件 下能保持近于垂直的边坡;
② 细粒土(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的的土称细粒土) 按塑性图所含粗粒类别以及有机质多寡可划分为16种土类。(表 7-17)
二、土的工程分类方案简介
土的分类标准(GBJ-90)
一般土的分类 表示土类的代号按下列规定构成:
a) 一个代号即表示土的名称
b) 由两个基本代号构成时第一个基本代号表示土的主成分,第二个 基本代号表示副成分或土的级配或土的液限。
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黄土湿陷性的判定方法
黄土的相对湿陷系数 δs=(h1-h2)/h0
δs < 0.015,
非湿陷性黄土
0.015 ≤ δs ≤ 0.03,弱湿陷性黄土
0.03 < δs ≤ 0.07,中等湿陷性黄土
δs > 0.07,
强烈湿陷性黄土
(一)黄土
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湿陷性黄土分类
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 而发生湿陷的黄土。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其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 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黄土。
➢是简明的原则
土的分类体系采用的指标,既要能综合反映土的主要工程性质, 又要其测定方法简单,且使用方便。
一、土的工程分类概述
土的分类体系
➢普通分类
对粗粒土按粒度成分来分类;对细粒土按土的Atterberg界限来 分类

岩土的性质描述及各种分类

岩土的性质描述及各种分类

定义:由地壳中 的岩石在高温、 高压等条件下发 生变质作用形成 的岩石
特点:具有明显 的变质结构、变 质 可以分为低级变 质岩、中级变质 岩和高级变质岩
应用:广泛应用 于建筑、道路、 桥梁等工程建设 中
特点:具有高温高压形成的 结晶结构
定义: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的岩石
岩土的性质描述及各 种分类
汇报人:
目录
岩土的性质
岩土的分类
岩土的工程分类
岩土的工程地质分 类
岩土的性质
密度:岩土的密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硬度:岩土的硬度决定了其抗压能力 渗透性:岩土的渗透性决定了其对水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热导率:岩土的热导率决定了其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电导率:岩土的电导率决定了其对电荷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磁导率:岩土的磁导率决定了其对磁场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碎石土的应用:广 泛应用于建筑、道 路、桥梁等工程领 域
砂土的定义:由砂粒和黏土粒组成的土 砂土的性质:颗粒粗大,孔隙率高,透水性好,但抗压强度低 砂土的分类:根据砂粒的粒径和形状,可以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砂土的应用: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
粘性土的定义:具 有粘性的土,通常 含有大量的粘土矿 物
分类:根据成分和结构分为 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建筑、道 路、桥梁等工程领域
岩土的工程分类
定义:硬度高、 强度大、不易
变形的岩石
特点:抗压强 度高、抗拉强 度低、抗剪强
度中等
分类:花岗岩、 玄武岩、辉绿
岩等
应用:建筑、 桥梁、隧道等 工程中的基础
和结构材料
硬度:介于硬岩和 软岩之间
酸碱性:岩土的 酸碱性会影响其 稳定性和耐久性
溶解性:岩土的溶 解性会影响其抗侵 蚀性和渗透性

tmch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tmch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CH7- 22
红黏土(laterite):
红黏土(laterite):
工程特性:浸水后膨胀
பைடு நூலகம்
由碳酸盐类岩石在湿
量小,但失水后收缩剧 烈。
热气候条件下,经强烈
风化作用而形成的高塑
性黏土。
分布:
云贵高原、四川东部、 广西、粤北及鄂西、湘西。 低山丘陵地带顶部和山间
盆地、缓坡及坡脚地段。
CH7- 23
黄土(loessal soil):
➢ 内部因素(岩石的地质特征)
• 矿物成分 • 结构 • 构造
➢ 外部因素
• 水的作用 • 风化作用
CH7- 4
Ch7.2 岩体的工程性质
一、几个基本概念
岩石(Rock)矿物的集合体。
岩体(Rockmass)是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 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 中的地质体。
CH7- 2
力学性质
强度指标: 抗压强度:岩石单向受压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拉强度:岩石单向受拉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剪强度: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变形指标 弹性模量: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变形模量: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 泊松比: 是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比值。
CH7- 3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
定级方法:初步定级、详细定级
分成I~V级,性质好 →差
CH7- 14
7.4 土的工程分类
地表岩石破坏
搬运
沉积
CH7- 15
7.4 土的工程分类
将用于工程建设目的的各种自然土,按其 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异划分为类或组。
分类: ←普通分类:《土的分类标准》 ←专门分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90)中土的分类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工程用土的鉴别、定名和描述,以便于对 土的性状作定性评价,是土的通用分类标准。

将土分为一般土和特殊土两大类。

一般土,按其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可划分为巨粒土和含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巨粒土和含巨粒土、粗粒土,按粒组、级配、所含细


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将土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 土四大类,并结合堆积年代、成因和某种待殊性质综合定名 。
其划分原则与标准分述如下:
(1)土按堆积年代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老堆积土 一般堆积土 新近堆积土
(2)根据地质成因可将土分为: 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风积土和海积 土等。 (3)根据有机质含量可将土分为: 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 (4)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将土分为: 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 (5)特殊性土分为: 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污染土。
第七章 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7.1 岩土工程地质分类的基本类型及其意义 7.2 岩土普通工程地质分类 7.3 土质分类

7.1 岩土工程地质分类的基本类型及其意义
岩土工程地质分类的任务是: 将作为建筑工程地基、围岩或材料的各种岩石和土, 按其工程地质的近似程度划分为类或组
(一)分类的基本类型 普通分类:原则上应包括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 岩土。适用于各类工程建筑,适用性广 专门分类:以某一种特定的建筑工程为对象,按着 某一个或某几个单项指标所提出来的分类,它密切结 合着建筑类型,直接为其设计或解决某以具体问题服 务
粒情况细分为16种土类;
细粒土按塑性图、所含粗粒类别及有机质情况细分为
16种土类。
各类土都给以一定命名和代号。
特殊土包括膨胀土等类。
粗粒土按粒度成分的分类
细粒土的分类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土的分类

该分类体系是结合我国土质条件和多年实践经验,经改进、 补充而形成的岩土工程专门分类。 首先按堆积年代和地质成因进行划分,并将某些特殊条件下 形成具特殊工程性质的区域性特殊土与一般性土区别开来。
7.2 岩土普通工程地质分类简介
(三)各类岩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三、松散碎屑土的主要特征和工程地质问的摩擦力所决定 变形快,不可逆 工程地质问题:
动荷载作用
7.2 岩土普通工程地质分类简介
(三)各类岩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四、松软粘土的主要特征和工程地质问题 特点:
7.1 岩土工程地质分类的基本类型及其意义
(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的应用 (1)根据分类确定岩土的工程地质名称,统一各种工程 地质图件上岩土的图示单元
(2)用于进一步开展区域性研究或研究某一具体类型岩 土时,制定合理的研究内容、试验项目、数量与方法 (3)概略地鉴别各类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预测各类岩 土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变化 (4)评价岩土作为建筑材料的质量 (5)直接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服务
7.3 土质分类

一、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基本类型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其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可以概 括地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一般性分类。又称通用分类; 2.局部性分类; 3.专门性分类。
7.3 土质分类

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一般原则和形式
1.将成因和形成年代作为最粗略的第一级分类标准,
7.3 土质分类

三、我国主要的土质分类简介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是我国工程建设所涉及土 类的通用分类标准.结束了无全国统一土分类的局面。 经过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规定的 “土的工程分类”是目前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而有重大影 响的一种专门分类标准。下面着重介绍这两种土质分类。
(二)罗姆塔泽分类 一个较为完善的分类,既反映了岩土的成因特征, 又反映了它们的物理-力学性质
7.2 岩土普通工程地质分类简介
(三)各类岩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一、坚硬岩石的主要特征和工程地质问题 特点:
饱水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一般大于20~50MPa,颗粒 与颗粒之间具有遇水稳定的刚性连接; 各向异性 工程地质问题:
7.2 岩土普通工程地质分类简介
(一)分类标准 ①岩石成因方面的特征 ②岩石矿物组成方面的特征
③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方面的特征 实际应用上,除考虑岩土成因特征外,在分类中还必须 考虑其工程地质性质方面的特征 按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划分岩土时,多是将岩土的结构连 接作为主要分类依据
7.2 岩土普通工程地质分类简介
即所谓地质成因分类。
2. 反映土的成分和与水相互作用的有关特征作为第二
级分类标准,即所谓土质分类。
3. 反映土的结构及其所处的状态的有关特征作为第三
级分类标准,即工程建筑分类
7.3 土质分类

土质分类有两种分类原则:


一是按土的粒度成分;
二是按土的塑性特性。 国内外已有的土分类方案很多,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体系: 一种是按粒度成分; 一种是按塑性指数; 一种是综合考虑粒度成分和塑性的影响。
粘土颗粒在水中能在自己周围吸附并保持一个水 膜 变形受其连接强度的破坏及结合水膜的变形控制 工程地质问题:
孔隙水压力对强度的影响 粘性土的流变特性
长期强度等
7.3 土质分类

土质分类目的:
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土,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门
别类,以便合理地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建 筑的要求,对不同的土给以正确的评价,为合理利用 和改造各类土提供客观实际的依据
风化、软弱夹层和构造破坏问题
7.2 岩土普通工程地质分类简介
(三)各类岩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二、半坚硬岩石的主要特征和工程地质问题 特点:
强度低、变化大、流变特性显著 单轴抗压强度0.5~1.0至15~50MPa,饱水后,强度 更低 工程地质问题:
软岩问题,特别是粘土岩遇水软化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