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心目中的音乐理想课堂

浅谈心目中的音乐理想课堂概要:理想的音乐课堂是课堂里教师和学生用音乐对话、交流,让情感得到宣泄、个性得到张扬、人性得到回归,在音乐中享受阳光般美好灿烂的生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一、理想的音乐课堂是审美的课堂音乐以优美的音乐形象吸引人,感染人,使受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接受到美的信息,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响,动听的歌声,形象的表演,生动的语言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
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具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
二、理想的音乐课堂是有规则的课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想让孩子从审美能力上得到提高,必须要求音乐课上有严格的课堂教学常规。
我们要求从进音乐教室开始就要安静,唱歌要用小耳朵听伴奏、聆听音乐时要安静,用心。
表演时落落大方,表情自然,唱歌时背要直,头要正等等。
严格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走向音乐的殿堂,而我们音乐课追求的音乐性,也只是在这严格的、科学的音乐教学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
在严而有序的音乐课堂常规下,课堂里的生活才会精彩而有价值,课堂的音乐性才会有它坚实的基石,才能培养出具有音乐的耳朵、生活情趣的孩子。
三、理想的音乐课堂是师生都快乐的课堂这里的快乐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快乐。
在师生共同愉悦的课堂中,产生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以童心唤童趣,让孩子亲其师而信其道。
这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基础。
能让师生都感受到快乐的课堂就是理想课堂。
四、理想的音乐课堂是知识技能与审美情趣相得益彰的课堂儿童是天生的音乐家,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的,去唤醒,去促进的,去加强的。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契机,将儿童血液中的音乐元素不断放大。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关爱每位学生,欣赏每位学生,善待每位学生,唯有这样,音乐课才能成为儿童思维、想象、创造、表演的广阔天地,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敢说、敢唱、敢表演,成为有音乐灵性的孩子。
声乐课优秀教学计划(精选5篇)

声乐课优秀教学计划(精选5篇)声乐课优秀教学计划(精选5篇) ⽇⼦如同⽩驹过隙,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那么如何输出⼀份打动⼈⼼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声乐课优秀教学计划(精选5篇),欢迎⼤家分享。
声乐课优秀教学计划1 [教学⽬标] 1、培养学⽣对⾳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员队⾳乐的感受能⼒和鉴赏能⼒。
3、引导学员能⽤科学的发声⽅法演唱歌曲。
4、培养学员独⽴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
[教学安排] 1、每⼀个季度学校会下⼀份课表,使学⽣和家长很明了的知道每节课要讲的内容。
2、分别在寒,暑假进⾏声乐的期末考试,并在暑假期间进⾏统⼀的声乐考级,来检验孩⼦的学习成果。
3、每年学校会有⼀次专业汇课,并在艺术节期间举⾏⼀次⼤型的专场演出,给学⽣带来更多的锻炼,为学⽣提供⼀个展现⾃我的平台。
4、打造明星计划,实现个⼈梦想。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学校会提供⼀个展现⾃我的舞台,为学⽣承办个⼈演唱会。
给孩⼦录制个⼈MV专辑,个⼈海报,把他们打造成⼩明星。
使学⽣得到更多的锻炼,增强⾃信⼼,丰富舞台经验。
5、学校每年承办教师⾳乐会,学⽣个⼈演唱会。
6、为了使学⽣更快的得到进步,学校开设录⾳课。
学⽣定期在录⾳棚上课。
[教学内容] 1、练声: 训练学员正确的歌唱⽅法(包括:姿势、呼吸以及各个腔体产⽣共振的能⼒)、⾳量、强弱的控制及协调各声部⾳量的能⼒。
2、基础知识 视唱练⽿:能唱出六⼩节以上的简单旋律,并能了解常⽤的节奏型,能连续打出以8分⾳符、4分⾳符、2分⾳符组成的4⼩节以上的节奏。
乐理知识:初步建⽴⾳准概念。
⾳乐表情记号:能掌握歌曲中出现的简⾳乐记号。
3、录⾳课 学校每⼀季度会安排⼀次录⾳课,来检验孩⼦们⼀段时期学习的成果。
4、欣赏课 每⼀个季度学校会有⼀次⾳乐欣赏课,使学⽣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乐⽅⾯的知识,提⾼学⽣⾳乐素养。
[教学进程] 学校会根据学⽣年龄分为预备班,初级班,中级班,⾼级班和专业班。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音乐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音乐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音乐课堂?这是每位音乐教师实施新课程时都应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承载着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同时也引领着教师的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及质量。
笔者以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音乐课堂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是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
一、学习氛围宽松、和谐在以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为宗旨的音乐课堂里,教师需要营造的是一种紧张高效、严肃有序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努力排除各种干扰,抑制学生的个别需求与随机活动,尽力把他们的注意力与行为统一到计划中的学习要求上去,并通过种种奖惩手段来维持纪律。
试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怎能主动、愉悦地学习?而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音乐课堂所追求的是和谐、活跃、民主而平等的理想氛围,具体表现在:其一,课堂变成学习者的乐园,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者与教师各有区别的共同发展与教学相长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其二,学习者感到安全,能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积极主动地实现认知或情感深处的碰撞与融合,从自身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在40分钟的课堂里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获得益处。
其三,课堂中处处充盈着尊重,尊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权利,尊重差异,尊重多样选择,尊重每个生命体的独特价值,使每个学生都在一个关系融洽、大家都不必掩饰的环境中思考,人人都在急于参与表现和创造的心理环境中学习。
二、学习方式自主、多样传统音乐教学的每堂音乐课都是先练打节奏、发声练习,接着唱歌谱、读歌词,最后演唱歌词、处理歌曲。
学生们对这种传承式的音乐教学,尤其是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厌烦情绪,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学生越来越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音乐课堂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者通过听、唱、奏、创、跳、画为一体的音乐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集体与个别学习中,在感受、鉴赏、合作、争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实现学生多途径参与音乐学习实践的改革目标。
学校音乐课程创新方案

学校音乐课程创新方案1. 背景音乐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传统的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才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学校音乐课程需要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
2. 引入音乐风格传统的音乐课程通常只包含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
为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应该引入更多音乐风格,如民族音乐、爵士乐以及世界音乐等。
通过接触不同的音乐风格,学生们能够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 演奏与乐器音乐课程应该更加注重乐器演奏的训练。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乐器供学生选择,例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演奏技巧,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合奏和独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4. 创作与编曲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编曲,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
通过创作音乐,学生们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表达内心的情感,并体验到自己作品的成就感。
5. 合唱与合团合唱和合团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良好途径。
学校应该组织合唱和合团活动,让学生们在音乐中互相配合和合作。
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技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对集体荣誉的认同感。
6. 音乐理论与历史学习音乐理论和历史是构建学生音乐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音乐课程应该增加对音乐理论和历史的教授。
通过了解音乐乐理知识和学习音乐历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7. 音乐欣赏与评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析能力是音乐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们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讨论其特点和风格。
这将帮助学生们培养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8. 音乐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科技应用在音乐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引入音乐软件和设备,如音乐合成器、音序器等,让学生们亲自体验音乐科技的乐趣和创造力。
这样的应用将让音乐课程更加丰富多样。
初中音乐高效课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拍、旋律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训练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理论知识:音符、节拍、旋律等。
2.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
3. 实践操作:学习演唱、演奏、指挥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乐理。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音乐欣赏心得。
4. 实践法:分组演唱、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音符、节拍、旋律等基本乐理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
3. 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欣赏心得。
4.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或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分组进行演唱、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分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本节课的音乐收获,总结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2. 音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
3. 音乐欣赏能力:评价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感受、表达能力。
4. 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配合、协作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课本及相关辅导资料。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3. 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给予个别指导。
2.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它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过程。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首先,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听音乐、观看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其次,音乐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器乐合奏、独唱等形式的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另外,音乐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让他们通过创作音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使他们在音乐教学中不仅仅是接受者,更是创造者。
此外,音乐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乐理分析、作曲技巧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总之,音乐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教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创作能力和音乐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从而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达音乐。
希望本文介绍的音乐教学方法能够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他们的音乐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

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音乐课是学生们最期待的一堂课之一,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引入活动、音乐游戏、互动学习、多样化的音乐资料和演示。
引入活动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引入活动。
例如,通过播放一段具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们跟随节拍拍手或跳舞。
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音乐课堂。
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介绍不同乐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用声音模仿不同乐器的音调和节奏。
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种乐器及其特点。
互动学习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音乐课中,我们可以通过问答环节、小组讨论和学生演示等方式进行互动学习。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就某个音乐风格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这种互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
多样化的音乐资料为了使音乐课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多样化的音乐资料。
除了传统的音乐作品,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和流行歌曲,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民族音乐等。
通过呈现多样化的音乐资料,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体验,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们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兴趣。
演示展示在音乐课中,我们可以利用演示的方式展示一些音乐技巧和乐器演奏等。
例如,我们可以请一位专业音乐人士现场演奏乐器,向学生们展示技巧和演奏过程,使他们对音乐的表达和创造有更直观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请学生们进行个人或小组演奏,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总结通过引入活动、音乐游戏、互动学习、多样化的音乐资料和演示展示等手段,我们可以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本(5篇)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本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
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就应在更多的方面帮忙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向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____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状况分析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潜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1、初一级学人教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
安排19课时,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三级学人教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
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1、初一、三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____教育和群众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潜力。
4、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必须的音乐鉴赏的潜力。
六、教学措施1、初中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到达提高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资料,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潜力。
七、具体安排:第一单元3课时第四单元3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第五单元3课时第三单元3课时第六单元3课时(共计:18课时)这就是本学期我要教授的课程了。
小学音乐课堂教案分享

小学音乐课堂是孩子们接触音乐的第一步,也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成为了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几个小学音乐课堂的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歌曲教学——《小白船》《小白船》是一首非常适合小学生学唱的歌曲,它既优美动听,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教学时,我会先让学生们听歌曲,让他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我会给他们分发歌词,让他们自己朗读歌词,帮助他们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接下来,我会教他们唱歌曲,并注重学生们的发音、音准和节奏感。
我会让学生们一起演唱这首歌曲,共同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二、舞蹈教学——《小苹果》舞蹈教学也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小苹果》是一支非常流行的舞蹈,很多小学生都非常喜欢。
在教学时,我会先放上歌曲,让学生们自己跟着歌曲动起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我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舞步,并不断强调他们的姿势和动作的准确性。
我会让他们在课堂展示他们的舞蹈,让他们感受到得到欣赏和鼓励的喜悦。
三、乐器教学——口琴乐器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众多的乐器中,口琴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乐器。
在教学时,我会先向学生们介绍口琴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并带领学生们一起演奏一些简单的旋律,帮助他们了解口琴的音乐特点。
我会逐步教他们一些更加复杂的演奏技巧和曲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我会让学生们在课堂表演自己所学的口琴曲目,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和快乐。
以上是我分享的几个小学音乐课堂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符合自己教学风格和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我眼中理想的小学音乐课堂

新写作师说心语我眼中理想的小学音乐课堂文/李 莉小学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教师通过音乐用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每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眼中理想的音乐课堂是这样的: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
所谓的扎实,它的意义性体现在课堂是符合当前课程标准要求的,符合相应教学任务和要求的,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
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该突出学科特点,应该明确音乐教学“审美”与“育人”的教育宗旨。
例如,有的音乐课只是片面追求课堂热闹,而忽视了对音乐本身的学习。
这样的音乐课是被异化的音乐课。
例如,在《龟兔赛跑》一课的教学中,有的老师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去扮演龟和兔的角色,看似热闹,但没有与音乐结合起来,没有把音色、速度与龟兔的形象结合。
如刮风、雷鸣,没有让学生把这些声响与音乐要素相联系,如音的强弱对比等。
有的课用好长时间做律动,让孩子们觉得快“乐”,却忽视了音“乐”。
因此,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还其音乐教学的本质,在传授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一节扎实的音乐课应该高度关注教学过程。
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告诉学生音乐知识、音乐结论,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音乐新知识的体验,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应“重结果更重过程”。
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对音乐的共鸣与起伏、感悟与领悟、体验与发掘上,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学到的知识。
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
所谓的充实指的是有效率的,即教师在音乐课上可以广泛运用教学资源,充分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音乐课堂

郭声健|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音乐课堂课堂是育人的场所,教学是育人的途径,音乐课堂和音乐教学概莫能外。
育人离不开课堂,育人不能没有教学,但课堂与教学并不等同于育人。
换句话说,我们天天在上音乐课,但并不一定是天天在育人,于是才有了好的课堂与不好的课堂的区别。
课堂教学必须以育人成效论英雄。
什么是我理想中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呢?我这里总结了十句话,试图对理想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做一个全景式的描述,可能这里面有交叉,可能相互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很清晰,我只是把自己想到的十个点陈述出来。
因为教育本身是很复杂的,教育和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教学包含方方面面,它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一定是综合性的。
就是说,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但最终的指向是唯一的,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育人。
一、这是一个音乐面前人人平等的地方理想的音乐课堂,一定是在音乐面前人人平等的,这种平等既体现于在音乐面前师生平等,也体现于在音乐面前生生平等。
老师你的专业水平当然比学生强,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有应该更多的音乐话语权,欣赏一首器乐曲,你有你专业化、成人化的理解,我有属于我们童年自己的感受;演唱一首歌曲,你有你专业化的技巧,我有我业余化的表演。
你是音乐特长生,你可以把课堂看成是你的舞台,但课堂这个音乐舞台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是零起点无门槛的,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享用的,老师没有权力把这个舞台优先对你开放。
在音乐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必须植根于教师内心的观念。
尊重学生的音乐基础差异和音乐喜好特点,特别是关注音乐课堂上的弱势群体,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这是理想的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一个民主平等、温暖有爱的地方。
二、这是一个所有学生都能受益的地方当音乐课堂能够真正成为人人平等的地方时,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受益的。
当然,受益的程度有高有低,但受益普及率一定是100%。
具体说,音乐优生能受益,弱势学生也受益。
音乐课堂360度无死角,一个都不能少。
一堂音乐课的设计理念

一堂音乐课的设计理念
音乐课设计理念,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音乐是一门充满魔力的艺术,它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情感,甚至改变生活。
在
一堂音乐课的设计中,我们应该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乐趣,感受到美好。
首先,我们要注重音乐的体验。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音乐课上,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唱歌、演奏乐器、跳舞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从而愿意去深入学习和探索音乐。
其次,我们要注重音乐的实践。
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在音乐课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去创作音乐、演奏乐曲,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魅力,从而更加热爱音乐。
最后,我们要注重音乐的传承。
音乐是一种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历史和传统。
在音乐课上,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他们明白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而丰富自己的音乐修养。
总之,一堂音乐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体验、实践和传承,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从而让音乐真正地融入他们的生活中。
这样的音乐课设计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可以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音乐课三维目标的教案模板

音乐课三维目标的教案模板场景本教案适用于音乐课,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设定,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身心的平衡和全面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音乐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概念。
•技能目标: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的实践,学生能够发展和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培养音乐创造性思维和音乐批判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文化的尊重。
教学内容1.音乐基本要素的介绍:音高、音长、音色、音响。
2.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节拍、拍子、速度等基本概念。
3.音乐的表达方式:声音的高低、音调的变化、表情的运用等。
4.音乐鉴赏和欣赏: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5.音乐创作与表演:通过个人和小组创作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吸引人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步骤二:知识讲解依次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音长、音色、音响,并通过示范和演奏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要素对音乐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讲解。
步骤三:技能实践1.音乐节奏感知与表达:利用节奏器材和身体动作,让学生感知和表达不同的节奏,学习节奏的基本概念和记号。
2.音乐表达方式探索:让学生通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变化和表情的运用等方式,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感。
步骤四:音乐欣赏与鉴赏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步骤五:音乐创作与表演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可以使用各种制作音乐的工具和材料,例如乐器、声音合成器等,并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表演。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反馈。
此外,可以利用小测验、听力测试、作品欣赏、创作评选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设计一堂充满趣味的音乐合唱课

设计一堂充满趣味的音乐合唱课在设计一堂充满趣味的音乐合唱课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创意和互动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且培养他们的合唱技巧。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方案。
一、音乐之旅在开始课程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一段音乐之旅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播放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如古典、民族、流行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身体与声音的联结合唱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达,也需要身体的配合。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身体活动来让学生体会到身体与声音的联结。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来唱歌,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能力,还可以增进他们对自然界的了解。
三、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合唱技巧的有效方式。
例如,可以进行一个“音乐倒数游戏”,老师从1倒数到10时,每个数字对应一个音符。
学生需要准确地唱出对应的音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这个游戏既能够提高学生对音高的敏感度,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合作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四、奇妙的和声和声是合唱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创意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和声。
例如,可以请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演唱同一首歌曲的不同声部。
之后,将各个小组的声部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和声。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和声,还可以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力量。
五、合唱创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合唱创作。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合唱段落的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创作出独特的合唱作品。
之后,每个小组可以表演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六、音乐会表演在课程的最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音乐会表演。
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同学来观看,并与他们分享我们学到的合唱技巧和创作成果。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这堂充满趣味的音乐合唱课将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合唱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走向完美的音乐课堂教学状态的理想王国——浅论小学音乐课程改革

为 我们 的唱 歌 教 学 基 本 上 是 采用 循 序 渐 进 、由易 到 难 的方 法 进行 教 学 , 音 乐 教 学 最 大 的 困 惑 还 是 欣 赏 教 学 。 总 的来 说 , 而 唱 歌教 学 的效 果要 优 于欣 赏教 学 。让 学 生 在 音 乐 欣 赏 中提 高 学 习音 乐 的 兴 趣 , 欣 赏 中得 到 审 美 体 验 , 欣 赏 中丰 富 情 感 在 在 体验 , 在欣 赏 中 提 高 自己 的 修 养 , 欣 赏 中理 解 人 类 文 化 的 多 在 元性 , 在欣 赏 中不 断 提 升 自己 的 精 神 和情 感世 界 , 才 是 欣 赏 这 教学 的 目标 。 我们 始 终 充 满 困 惑 , 不 到 一条 符 合 儿 童 欣 赏 但 找 规律 的路 , 期 陷 入 了 教学 欣 赏 之 误 区 中 。 视音 乐 文 化 的多 长 重 样 性 不 能 忽视 音 乐 主题 的主 要 特 征 .帮 助 学 生 了 解 音 乐 的 风 格 , 是 把 大 量 风 格类 似 的 音乐 材 料 堆 积 在 一 起 让 学 生 感 受 。 不
乐观的。 课 堂上 . 师所 采 用 的音 乐 材 料 大 部 分 是 世 界 名 曲 . 经 教 是 过 几 十年 甚 至 上 百 年 的 考 验 ,并 得到 大 家 的认 同得 以流 传 至 今 的 。但 是 , 什 么原 因影 响 了音 乐欣 赏教 学 的效 果 昵 ?是 因 是
课 标 ” , 是 教 师 教 学 规 范 的 标 准 , 是 学 生 学 习 的 规 范 标 )既 又 准 , 涉 及 课 程 的结 构 、 念 、 其 理 目标 、 内容 、 材 、 价 等 几 个 方 教 评 面, 已成 为 理 想 的 音乐 课 堂 教 学 的 行 动 指南 。 在 新课 程 标 准 中 . 程 目标 ( 目标 和 学 段 目标 ) 现 出 课 总 体 了 课 程 的 性 质 与 价 值 。 众 所 周 知 , 感 态 度 的 价 值 观 是课 程 情 始 终 关 注 的 重 点 。 识 技 能 为 培 养 学 生 具 有 健 康 向上 的 情 感 知 态 度 、 立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提 供 了 一 定 的 帮 助 和 支 持 作 用 。 新 树 确 立 的 音 乐 教 学 目标 把 音 乐 教 学 准 确 地 定 位 为 传 授 音 乐 知 识 技能 的学科 , 唱歌课 、 赏课 , 是一 门文化 艺术课 , 是 欣 更 一 门 面 向全 体 学 生 普 及 艺 术 、 冶 学 生 情 操 、 高 学 生 人 生 修 陶 提 养 的 人 文 学 科 。这 种 定 位 明 确 了音 乐 课 程 标 准 中 . 程 与 方 过 法 是实 现 和 完 成 课 程 价 值 的 桥 梁 和 关 键 , 接 体 现 在 音 乐 教 直 学 领 域 中 的 感 受 与 鉴 赏 、 现 、 造 、 识 与相 关 文 化 等 四 大 表 创 知
创造理想的音乐课堂教学状态

教 师作 为教学 的主导者 、 教材 的开发 者和 再生者 , 的选 用 材料
样的反 映 , 对节 奏罗兹 必须 跟时代 跟 生活接 轨 , 教材 的补 充 、 这种 这便 是 延伸 和拓展 . 因此应 选择 体 态律 动理论 的基础 , 自己的 身体律 动体 验 音乐 。 用 感受音 乐 的快 符合 学生特 点 的 。 既有 时代 性 、 经典 性 、 生活 性的 又能得 到 儿童认
其 一 ,从 课堂教 学直 接体现 的外在 的教 学状 态看 ,主 要表现 在 : 师的教态 是否 自然亲切 , 教 有亲 和力 、 吸引力 ; 教学 是否 充满 激 伏有 高潮 . 能从规 范走 向 自然状 态。
采 用的音 乐材料大部分是世界名 曲。 经过几十年甚 至上百 年的考验 , 情, 善于 激发 和调 动学 生 的情 感 : 学 的过 程是 否 有层次 感 、 起 并得到大家的认同得 以流传至今 的 。 教 有 是什 么原 因影响了音 乐欣赏教 学 的效 果呢? 现在 . 我们的 唱歌教学基本 上是采用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音 总 唱 其 二 。 堂教 学反 映出来 的内在 的教学 科学 性看 , 否符合 的方法进行教学 , 乐教学最 大的 困惑还 是欣赏 教学 。 的来说 , 从课 是 课程 标准 的要求 , 它包括 教学是 否符 合音乐 教学 的规律 , 是否 适合 歌教学要优于 欣赏教学。 实际上 , 我们如何 在音 乐欣赏中提高学生学
可 以通过 外在和 内在 两个方 面进行 评价 。
的影 响 , 尤其是 教 师的人格 、 态度 、 方法 、 识结构 对学 生的学 习兴 知 趣 、 习态度、 学 学习方法、 学习效果和质量能够产生非 常重 要的作用 。 造 成的后果是学生消化不 了, 似懂非懂 , 乐作 品成 了奢侈 品。 音 教学的现状 : 该说 , 乐作品的 可听性是不容 置疑 的 , 应 音 我们所
理想音乐课堂之我见

理想音乐课堂之我见作者:胡馨之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年第15期参与“理想教育”课题后,经过实践研究发现,理想的音乐课堂具有如下特点:一、让音乐课堂成为充满热爱、彼此尊重的课堂课改之初,学生习惯于“边讨论边听音乐”,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责怪”学生,但现在我会诚认真地告诉孩子们,音乐要用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只有这样,你的心灵才会和作者发生碰撞,也只有这样你才能踏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我的认真的分析触动了他们,学生们开始地尝试着去细心聆听,逐渐形成细心的聆听习惯。
如果现在听音乐时发现学生之间交头接耳时,大家都会提醒对方说:“嘘,不要做音乐的杀手。
”开学第二周的一节唱歌课,我发觉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孩,他上课时总是在讲话,声音微弱,并且一边讲话一边偷窥我,我估计这个学生自尊心较强甚至有点拗,课堂上没有立即批评他,等到音乐响起的时候,我故意走到他旁边,用眼光的微笑着看着他,乐声结束时。
我温和地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叫什么名字?”他立刻有些不高兴地说:“王飞,怎么了?我是在听的。
”我说:“我没有说你讲话呀?老师今天是想表扬你,因为……”我的话话还没说完,学生们哄堂大笑。
这个情况似乎让他有些始料不及,生气的对我说:“我是在认真听课,没有说话!”我温和地注视着学生并对同学们说:“大家知道吗?刚才我们听音乐时我被王飞感动了,他一直在认真地听,我乐意看到王飞在第二节音乐课上就已经养成了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我相信王飞同学肯定对这部作品有他自己的理解,你能给大家谈谈吗?”他的脸唰得红了,学生们也立即静了下来,同学们立即用友善的目光注视着他。
在学生们的热忱注视下,他说这首歌曲中所讲的同学之间的情谊他的最大感受。
他的回答立刻获得了同学们的热诚掌声。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不断给他展示的机会,他的信上课越来越配合了,容易逆反的心理得到很大的转变。
二、让音乐课堂成为追求情趣、完善人格的课堂上周是感恩节,我问“从小到大和父母顶过嘴的同学请举手”,99%的学生举起了手。
2024年优秀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4篇)

2024年优秀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一、学段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具体目标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思路分析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学思路: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音乐课三维目标的教案模板

音乐课三维目标的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了解音乐的不同风格和类型,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3.能够分辨不同音乐曲目的节奏、旋律和和声;4.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并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音乐的不同风格和类型。
难点1.能够分辨不同音乐曲目的节奏、旋律和和声;2.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并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例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步骤二:学习音乐的不同风格和类型1.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风格的音乐,并提供相应的音乐示例,让学生欣赏并体验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情绪和感受。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包括节奏、旋律线索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步骤三:分辨不同音乐曲目的节奏、旋律和和声1.教师选取不同的音乐曲目,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听。
2.学生鉴赏音乐,带着问题如“这首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旋律线索有哪些?”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学生集体讨论,分享彼此对音乐的感受和观察。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总结和分析音乐曲目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特点。
步骤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并表达感受1.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音乐,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通过形容词、动词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3.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分享自己的感受,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五:巩固和拓展1.教师布置音乐欣赏作业,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音乐,用文字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下节课带上作业并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观察:观察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活动,包括欣赏和讨论。
2.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的作业完成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理想中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
①设境致导──自我调控
借助语言、动作、形象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
②技趣一体──自主体验
教师通过设计游戏、巧用媒体、创设情景、指导创编、加入器乐、即兴表演、注重综合、积极评价等形式,融基本技能于听、唱、玩、动、奏、创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兴趣支持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③分层导学──自行提高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制订不同层次的目标,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环环递进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实施分层评价,降低学习难度,使各层次的学生普遍得到提高。
④启发诱导──自我感悟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应对音乐进行描述,并结合音响进行正确诱导、启发,使他们在有情感投入和兴趣支持的学习过程中寻找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最佳结合点,体验音乐情感,感悟知识真谛。
⑤审美创造──自求创新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对知识适度延伸,并依据学生的心理结构、生理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应用先前学习经验获得新的音乐体验和知识技能,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
一、设计理念: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其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育灵魂、塑造人格、优化情感,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但长期以来,受以知识传递、技能训练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主宰,教师形成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定势,轻视主体活动给予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师生之间只有知识传输、缺乏情感交流,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激情和兴趣。
这种教学的后果,压抑了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削弱了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扼杀了他们丰富活泼的个性和爱乐天性。
音乐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和历史发展潮流,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学思结合”和“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指出:“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确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深刻转变,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他更是“催化剂”,使学生乐学、会学。
为此,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行的教育体系,端正教学主体思想,积极汲取以往教育中的思想精华和一切可继承、可借鉴的东西。
可以说,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主体性教学的策略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
过去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
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
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
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初中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活动模式: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
1、“导入”
“导入”即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
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手段,通过影视、画面、音像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对音乐背景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和达到视听效果。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2、“活动”
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音乐世界。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唱、范奏以及师生合作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心去感悟音乐,穿透音乐和领会音乐背后的故事。
在反复聆听、想象、歌咏、演奏的音乐实践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景。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3、“创造”
“创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进行创作,包含二度创作及一度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创作”还应在“导入”及“活动”中得到体现。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必然涉及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
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
引导创造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
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舞蹈构思、节目编导等。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4、“表演”、“评议”
“表演”、“评议”是指将创作进行交流汇报,并进行评议、评价。
“表演”、“评议”将相关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
不仅如此,还与艺术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通过“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的音乐课堂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感,使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