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计说明书
排水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1 设计原始资料 (3)1.1城市概况 (3)1.1.1概况 (3)1.1.2规划人口 (3)1.2自然条件 (3)1.2.1地理位置 (3)1.2.2气象资料 (3)1.2.3水文资料 (3)1.2.4工程地质与地震资料 (4)1.3城区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 (4)1.3.1排水现状 (4)1.3.2排水规划 (4)1.3.3布置原则 (4)1.4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4)2 污水管道系统 (5)2.1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组合 (5)2.2计算街区面积 (5)2.3划分设计管段 (6)2.4计算设计流量 (6)2.5水力计算 (7)3 雨水管道系统 (9)3.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9)3.2划分设计管段 (9)3.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10)3.4 确定各排水流域平均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地面集水时间 (10)3.5管段的设计流量 (10)3.6雨水干管水力计算 (11)3.6.1水力计算设计数据 (11)3.6.2 水力计算步骤 (11)4 主要设计管材及构筑物 (13)4.1 管材 (13)4.2 接口形式 (13)4.3. 基础形式 (13)4.4 构筑物 (14)参考文献: (14)1 设计原始资料1.1城市概况1.1.1概况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南临长江,与鄂州市隔江相望,处在鄂、豫、皖、赣四省的交界地区。
黄州区现为黄冈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以发展纺织、机械、地方性轻加工工业及旅游业为主的历史文化古城。
拟建黄州新区(现路口镇)位于黄冈市城区东北部,建成后将成为黄州区政府所在地,是未来黄州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黄州新城区南隔106国道与白潭湖相望,北依余家潭、蔡家潭,东起谢家小湾、西抵三台河。
1.1.2规划人口《黄冈市黄州新区分区规划(2010~2020年)》中确定新区的性质将是以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适当发展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
给排水设计说明书
前言1、该设计为长春市鸿运星城小区[1号]商住楼给排水设计,住宅类型:类;楼房层数:五层。
2、该方案为室内给排水设计方案,满足室内用水和室内的排水。
3、给水管道地上部分采用PPR塑料管,地下部分采用镀锌钢管。
其布置要求是:满足最佳水力条件;便于维护管理;保护管道不受损伤;满足经济、美观的要求。
4、排水管道地上部分采用PVC塑料管,地下部分采用铸铁管。
其布置要求是:形成最优水力条件;便于维护管理;保证使用安全;经济美观要求;无特殊要求的排水系统,在力求短直配管基础上应尽量将管道设置于不明显墙、梁、柱间交角处;管道穿过墙基础时,必须预留孔洞,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应按规范要求实施,并在必要时设套管防护。
5、本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给水管接自南侧道路,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北侧道路污水管道。
6、关键词:住宅给水排水设计目录第1章概述 (3)1.1 设计任务 (3)1.2 原始资料 (3)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4)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2.2 给水管道的布置及管材的选取 (5)2.3 给水系统的计算 (5)第3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9)3.1 排水系统的选择 (9)3.2 排水管道的布置及管材的选取 (9)3.3 排水系统的计算 (11)附录一、给水管路系统图 (13)二、给水管路水力计算表 (14)三、排水管路系统图 (18)四、排水管路水力计算表 (19)主要参考文献 (22)第一章概述1.1 设计任务设计题目:长春鸿运星城小区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方案方案力求:适用、安全、可靠、经济。
2、图纸要求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给水系统图、排水系统图各1张。
图纸尺寸为标准二号图或标准二号图一次加长。
图纸标注:相应的管道尺寸、标高、坡度、定位尺寸、引用的图集号等。
设计说明:如流量、水压、管材、阀门、防腐、图例、施工要求等。
3、设计计算书用统一的16开专用纸书写。
包括:设计题目、目录、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绘制草图、流量计算、水力计算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计算说明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L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任务 (1)1.2条件 (1)2.设计过程说明2.1给水工程 (1)3 .设计计算3.1 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3.1.1 相关参数的确定 3・1.2最高日用水量Qd ........3∙1∙3最大时用水量Qh 及平均时用水量Qp 3∙L4进行水力计算3-1.5水表选择及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3∙1∙6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确定 ......3.3消防系统的计算3.L7住宅给水最不利点水头损失计算 10 3.L8商场给水最不利点水头损失计算 11 3.1.9管材、附件及水表的选择总说明 11 附:给水系统原理图;给水系统计算表12 3.2室内污废排水系统的计算24 3.2.1排水系统方案选择及布置 24 322卫生器具排水当量263.2.3管道水力计算 ..... . (27)324排水管水力计算 27 325化粪池设计28 附:污废排水系统原理图;污废排水系统计算表30 40331相关参数的确定 3.3.2 消火栓保护半径的计算 ....................................... 41 3.3.3 水枪喷嘴所需水压Hq 计算3.3.4 水龙带水头损失hd .................................................................................... 42 3.3.5 消火栓口所处需水压Hxh .......................................................................... 43 3.3.6 水力计算 .................................................. 43 3.3.7 校核 ....3・3.8.灭火器的计算 ............................................... 45 3.3.9 水泵接合器 ................................................. 46 附:消防系统原理图;消防系统计算表 ........................... 47 3∙4雨水系统的计算 ............................... 49 3.4.1 雨水排水方式选择 ........................................... 49 3.4.2 雨水管道的布置 ............................................. 50 3.4.3 每根立管汇流面积 . (52),径 (53)3.4.5 溢流口的计算 ............................................... 55 附:雨水排水系统计算表 . (57)4•结论 ........................................... 56 5.心得体会4042♦♦♦♦♦♦♦♦4558L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任务1.根据要求完成一栋商住两用建筑给排水工程初步设计。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等)方案一(1)初期排水初期排水为围堰闭气后,基坑内的积水,初期排水水位按正常高水位考虑,并考虑排水期围堰的渗水及地下渗水。
基坑长约300m,考虑分段围堰后,每次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约1500m3。
初期排水按2 天内排干考虑,并考虑基坑渗水量10m3/h,排水强度为100m3/h,共选用2 台5.5kw 潜水泵向堤外排水。
在基坑水位抽排下降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围堰的边坡稳定和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危及围堰安全的问题,应立即停止排水或降低水位下降速度,并对围堰进行处理。
(2)经常性排水经常性排水主要排雨水、围堰渗水和地基渗水。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经常性排水考虑上下游围堰之间的经常性排水,主要包括降水、围堰渗水、基坑开挖施工期施工弃水和其它来水。
由于经常性排水水量较小,考虑分段围堰后,考虑每个子基坑分别配置2台4.5kw 潜水泵抽排即可满足要求。
方案二2.1施工排水措施公司按招标条款的规定提交的施工措施计划,对本合同工程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作出详细规划,针对施工区域的以下范围和内容编制施工排水措施,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1)施工区内冲沟、山洪和地下水的引排措施;(2)永久边坡开挖的施工排水和保护措施;(3)施工排水系统的布置;(4)施工排水设备配置计划。
2.2、基坑排水(1)我公司负责基坑水的排除,工程建筑物施工所需的经常性排水(包括排除降雨、堰体和基坑渗漏水、地下水和施工废水等)。
(2)我公司负责提供施工排水所需的全部排水设施和设备,并负责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维修,应保证排水设备的持续运行,必要时应配置应急的备用设备和设施(包括备用电源),以避免施工场地造成积水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3、边坡面排水永久边坡面的坡脚以及施工场地周边和道路的坡脚,均应开挖好排水沟槽和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边坡坡角的稳定。
2.4、设置集水坑(槽)排水对影响施工及危害永久建筑物安全的渗漏水、地下水或泉水,就近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槽,并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将水排至不回流到原处的适当地点。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书
第二节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河北农业大学科技中心,位于农大西校区。
总建筑面积:14100.82m本工程建筑等级Ⅱ级,耐火等级:Ⅱ级首层层高4.2m,2--5层为3.9m,水箱间和电梯机房层高为3.9m,室内外高差为0.45m。
每层均设卫生间。
给水水源: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为0.32MPa,DN200,埋深1.2m一.设计内容生活给水、生活排水、消防系统二.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3.《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纸》05S1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6.《建筑设计防火规划》三.系统划分1.给水系统:生活给水利用外网压力直接供水。
2.排水系统:直接排到室外管网。
3.消防系统:消防给水利用外网压力直接供水。
四.管材1.生活冷水管道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2.排水管采用U-PVC管(防酸),粘接,排水管伸缩节详见05S1六.防腐及保温1.吊顶内的给排水管道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品保温,保温厚度:20mm,七.给水配件的选择1.实验室水龙头采用化验水龙头。
2.本设计水嘴采用陶芯不锈钢水嘴,坐便器水箱配件采用节水型,3.小便器采用红外线自动冲洗阀。
八.设计参数1.单位用水定额:45L/人d,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1.25吨/日最高小时生活用水量:3.2吨/小时,小时变化系数2.3,九.其它说明1.本设计标高以米计,其余以毫米计。
2.排水支管大于2米增设伸缩节。
3.排水立管与排水出户管连接处采用两个45度弯头相连接,以利于排水顺畅。
4.地漏篦子比相应地面低10mm。
5.给水系统试验压力1.0MPa,详见《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
6.隐藏或埋地的排水管应做闭水试验,其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地面高度,满水15分钟7.液面下降后,再灌满延续5分钟,液面不下降为合格。
8.所有三通均采用90度顺水斜三通。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沈阳市王家庄地区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1.王家庄地区位于沈阳市南部,二环路以南,浑河套堤以北,东起沈营公路,西、南至浑河套堤。
规划面积152.77公顷。
实际计算雨水汇水面积为168.60公顷,生活区用地142.43公顷。
该地区地形狭长,依据规划及甲方要求,污水自流排出,雨水经泵站提升后排入浑河。
二.设计依据1.沈阳市规划设计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沈阳市王家庄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线及基础设施规划平面图,以及用地编号及控详指标图。
2.甲方提供的《南三好街延长排水工程》平面、纵断图。
3.该地区采用污、雨水分流制排水体制。
(1)污水标准: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生活用水量标准400升/人·天,规划人口9万人。
该地区住宅用地分为高层住宅区,多层与高层混合住宅区和别墅区三种,因而人口密度按三种地区分别乘1.2,1,0.8三个系数进行计算。
(2)雨水标准:a.暴雨强度公式:q=1825(1+0.774lgp)/(8+t)0.724式中:重现期P=1年,径流时间t=t1+mt2 t1=8分钟b.设计流量公式:Q= ΨⅹqⅹF式中:径流系数Ψ=0.6,汇水面积:F=168.60公顷c.浑河水位:42.33m(重现期50年)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
5.管线位置: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东西路污水管线位于雨水管线北侧,南北街污水管线位于雨水管线以东。
三.污水系统设计1.污水管线布置:由于该地区变台地后地势由东西两端向三好街方向降低,因此根据规划污水自流排出的原则,污水沿地面坡向由两端汇合后排入南三好街现有D=1.0m的浑河截留管中。
2.污水量计算:根据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经计算王家庄地区设计总污水量为679.91升/秒。
污水管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按非满流进行水力计算,(粗糙系数n=0.014),总变化系数按《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的取值表查得。
南京市栖霞区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南京市栖霞区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南京市栖霞区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一、前言为了保障住宅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栖霞区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
本说明书的目的就在于规范设计过程,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二、工程概述本工程是针对栖霞区某住宅小区的给排水工程设计,总用水量约为500吨/天,总排水量约为400吨/天。
主要工程包括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降雨管网等。
三、设计依据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
2. 地方性政策:栖霞区《住宅区排水设计规范》等。
3. 工程需求:根据小区总户数及每户平均用水量等数据计算所需供水量、排水量等。
四、设计内容1. 自来水管网自来水管网的设计应满足小区用水需求,同时要防止水压过高或过低,保证水质合格。
其中,水管材质应选择合适的PVC管材或PE管材,管径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2. 污水管网污水管网的设计应考虑小区排水量,防止管道过长或管径过小,导致排污不畅。
同时,也要保证管道的耐久性和密封性。
在污水管网设计中,可以采用集中处理方式或分散处理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降雨管网降雨管网的设计应考虑到小区内雨水的分流汇集,以及管道的排水能力。
在管材选用上,可选择合适的钢筋混凝土管、高密度聚乙烯管等。
五、设计要点1. 管网布置合理在设计管网时,要保证管线的布置合理,避免出现交叉或重叠等情况,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管径选择适宜在进行管径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径,以保证供水和排水的质量和效率。
3. 设备配置科学在水泵的选择和排污设备的配置上,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设备性能指标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六、设计标准1. 管道长度符合规范要求水、污水和雨水管道长度均不应大于150m;若存在需要大于此长度的情况,应进行专业管道计算,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2. 排放标准符合国家规定所有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
排水设计说明书样本
目录一 .设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设计水质水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污水水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设计污水水质污染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设计人口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方法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构筑物的设计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隔栅的设计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隔栅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集水池提升泵房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水泵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集水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书一、格栅各部尺寸设计计算Qmax=0.02m3 ,K总=3设栅前水深h=0.3,过栅流速取v=0.8m/s,用细格栅,栅条间隙e=8mm,格栅安装倾角α=60°.栅条的间隙数:=10栅槽取栅条宽度S=0.01m.B=S*(n-1)+en=0.01×9+0.008×10=0.17 m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B1=0.1 m,渐宽部分展开角α=60°,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67m/s.L1===0.10 m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L1/2=0.05 m过栅水头损失:栅条为矩形截面。
取k=3:h1=kh0 ,h0=sina ,式中 h1——过栅水头损失,m;h0——计算水头损失,m;g——重力加速度,9.81m/s²;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3;ζ——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h1=2.42sin60°×3=0.276 m栅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0.3 m,H1=0.6 mH=0.6+0.276=0.876 m栅槽总长度L=L1+L2+0.5+1.0+=2.00 m每日栅渣量,取W===0.06/d (采用人工清渣)二、沉淀池的设计计算由于该处理站规模较小,故选用竖流式沉淀池,它具有占地面积小,排泥方便,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
其计算草图如下:图5沉淀池总有效断面面积:A = Q / v式中:A——初沉池总有效断面面积,m2;Q——设计流量, m3/h;v——废水上升流速。
设废水上升流速 v=0.5mm/sA = Q / v = 63/ (0.0005*3600) = 35 m2中心管断面面积 f=q/ v式中: f——中心管断面面积,m2;q——池子设计流量,m3/s;v ——中心管内流速,取30mm/s 。
设计流量为0.02m 3/s ,则f = q / v= 0.02/ 0.03 = 0.67 m 2水力表面负荷 q = f A Q+=67.03563+=1.76 <2 m 3/(m 2·h)中心管直径 D =πf4=π67.0*4= 0.9m喇叭口直径 d 1 = 1.35D= 1.35*0.9 = 1.22m反射板直径 d 2 = 1.30d 1= 1.30*1.22 =1.58m喇叭口与反射板间的高度 h 3 = 11d v qπ式中 : q ——池子设计流量,m 3/s ;v 1————缝隙出流速度,一般不大于20 mm/s ;d 1——喇叭口直径, m/s 。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排水工程设计总说明1.设计规范●《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2.设计原则(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道路雨水采用市政排水管道形式,按重力流排入规划出水口。
(2)排水管水力计算结合道路设计坡度,合理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服务)面积,合理设计管道坡度及管径,以降低工程造价。
(3)考虑到发展的不可预见性,雨水系统布置在管径和高程上适当留有余地。
(4)管渠基础、雨水检查井等构造物设计荷载按汽车-超20级计算。
(5)管材及管道基础的设计考虑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局部为软土地基等不利因素。
3.流域面积雨水管道设计,本工程的雨水管道主要负责收集和排除路面积水,结合当地现状自然沟渠及现状市政排水管渠的分布情况、水体水位高的特点以及本工程道路、桥涵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设计情况,按照雨水就近排放的原则,就近接入沿线排洪渠或自然沟渠。
4.平面定线根据《国道321线K32+600~K33+960市政配套工程》中的“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对本工程道路排水的情况分路段进行布置(如下列图所示)。
5.竖向标高的确定竖向标高确定原则:流域范围内最远点或最不利点的雨水能接入本工程管线内。
雨水管道的埋深主要根据接入水体的水位和道路路面(地面)高程进行控制。
并结合本道路沿线构筑物的位置和高程等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管道和涵底的安全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和排水顺畅。
6.设计规模本工程雨水管道总长3510m(不包含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达D600,最大管径D1800。
7.工程材料、管道基础及接口形式、施工方法(1)管材选型及基础形式目前市政排水管的主要管材由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等。
钢筋混凝土管的强度和刚度高,抗渗性较好,价格较为便宜,施工安装工艺成熟等优点,但是钢筋混凝土管易断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建筑概况某城市拟建一幢多层宿舍楼,共有7层,均在地上。
建筑总高度为22.45米。
每层均为3.2米高,每层有11间宿舍,每个宿舍各有自闭式冲洗蹲便器一个,洗衣机用水管一个,淋浴器一个,盥洗槽一个,灶台一个,洗脸盆一个。
室外常年可以保证的水压为30—35米。
建筑内的供水要求保证安全和稳定。
既要有足够的水量,又要有良好的水质和稳定适宜的水压。
该宿舍楼不需设置热水供应系统。
现要求设计出该宿舍楼的给水排水以及消火栓系统。
1.2 设计任务与内容本设计包括给水、排水、消防三部分。
根据所给的建筑图做出:1、街区或庭院的管路平面图(包括建筑总平面图)1:500。
2、逐层楼的给水、排水管路平面布置图1:100。
3、管路轴测图。
包括给水及一个单元排水立管的轴测图1:100。
4、排水庭院管网纵断面图。
水平1:200、1:300、垂直1:100。
5、必要的大样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1.3 设计依据1.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3.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1.2.10.11分册)4.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4S204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原始资料1、建筑所在街区位置。
2、各层楼平面图。
3、建筑层高:(见图)4、建筑层数:(见图)5、建筑总平面图(包括建筑附近给水、排水管道位置、窨井位置、地面等高线等)。
6、城市给水管道管径200mm,管顶标高-1.5 m。
7、城市排水管道管径300mm,窨井沟底标高-2.5 m。
城市给水管网的可靠水头0.30~0.35MPa。
8、冰冻线深度无m。
9、室内一层地面标高(见图)m。
10、地下室地面标高(见图)m。
11、室外地面标高(见图)m。
12、水箱房净空高(见图)m。
13、每户需装设水表,并装设总表。
排水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
1工程概述本次施工图设计为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东北大马路。
设计范围起点为东辽路,终点止于东建街,改造污水主管线D400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长为32米,D500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长为286米, D600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长为936米,,Ф900混凝土模块井(检查井及沉泥井)共8座,Ф1100混凝土模块井(检查井及沉泥井)共28座,1800×2000mm矩形四通混凝土模块式污水检查井共1座。
1。
2项目现状情况现状东北大马路(东辽路~东建街)污水主管线均位于北侧车行道上,按排水出口分为2段,第一段污水管线起于东北大马路与东辽街交叉口东侧(未与该交叉口内污水管线相连),止于东站街污水主管线,向北侧排放,该段管线主要收集圆缘家园、万和顺景及德邻家园三个小区的污水,集中排入东站街污水主管网;第二段污水管线起于东北大马路与东站街交叉口东侧(未与该交叉口内污水管线相连),止于东建街污水主管线,向北侧排放,收集枫景瑞阁及万科蓝山两个小区污水,集中排入东建街污水主管网,现状管线为90年代初建造已投入使用多年且管线近些年腐蚀,老化严重,部分管段坍塌多次,造成全线不同程度积水、经过现场勘测多处检查井已经淤积,现状污水排放情况已经影响到沿线两侧小区正常污水排放,污水管线急需改造.1。
3设计改造方案本次设计改造东北大马路污水主管2段。
管道位于道路靠北一侧,改造后污水维持原排水方向不变,两段污水管道均为自西向东排放,第一段污水出口位于东站街污水主管,第二段污水出口位于东建街污水主管,均向北侧排放。
本项目为改建项目,综合考虑污水管线线位维持原位置不变,对原已建管线进行更换处理,尽量减少非必要开挖对沿线居民及道路车辆通行的影响。
现场调查发现东北大马路两侧机关、商业写字楼及高层小区较多,固管径参照原已建管径,根据服务面积及人口密度计算所需管径.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及图集1、《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中标通知书》沈阳市大东区城市管理局(2016年2月15日);2、《任务委托书》沈阳市大东区城市管理局(2016年2月20日);3、《东北大马路(东辽街至东建街)1:500地形图》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2015年12月21日);4、《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计划表》沈阳市大东区城市管理局(2015年12月28日);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7、《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8、《给水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0、《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国家标准》(GB/T11836—2009);15、《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18、《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194—2013);1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修订版);21、《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22、现场实地勘测所得数据及资料(沈阳施泓图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2016年2月);23、《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项目建议书》(上海千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12月28日);24、关于《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沈东发改审[2015]XX号);2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及第五版);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其他现行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三、建设条件3。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施工排水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和场地排水。
方案一中的初期排水考虑了围堰闭气后基坑内的积水,以及排水期围堰的渗水和地下渗水。
基坑长约300m,分段围堰后,每次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约为1500m3.初期排水按2天内排干考虑,并考虑基坑渗水量10m3/h,排水强度为100m3/h,共选用2台5.5kw潜水泵向堤外排水。
在基坑水位抽排下降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围堰的边坡稳定和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危及围堰安全的问题,应立即停止排水或降低水位下降速度,并对围堰进行处理。
经常性排水主要排雨水、围堰渗水和地基渗水。
考虑分段围堰后,每个子基坑分别配置2台4.5kw潜水泵抽排即可满足要求。
方案二中,施工排水措施计划包括施工区内冲沟、山洪和地下水的引排措施,永久边坡开挖的施工排水和保护措施,施工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施工排水设备配置计划。
基坑排水包括排除降雨、堰体和基坑渗漏水、地下水和施工废水等。
公司负责提供施工排水所需的全部排水设施和设备,并负责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维修,应保证排水设备的持续运行,必要时应配置应急的备用设备和设施以避免施工场地造成积水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永久边坡面的坡脚以及施工场地周边和道路的坡脚,均应开挖好排水沟槽和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边坡坡角的稳定。
对影响施工及危害永久建筑物安全的渗漏水、地下水或泉水,就近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槽,并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将水排至不回流到原处的适当地点。
不应将施工水池设置在开挖边坡上部,以防由于渗漏水引起边坡的滑动或坍塌。
为了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和清除场地渗水,本计划在隧洞进出口布设一个泵坑。
我们将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坑口尺寸不小于2×2×1.5m,并且每个泵坑都配备2台潜水泵以进行排水。
在管线部分,我们将每隔50m布设一个泵坑,同样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坑口尺寸也不小于2×2×1.5m。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
施工排水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等)方案一(1)初期排水初期排水为围堰闭气后,基坑内的积水,初期排水水位按正常高水位考虑,并考虑排水期围堰的渗水及地下渗水。
基坑长约300m,考虑分段围堰后,每次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约1500m3。
初期排水按2 天内排干考虑,并考虑基坑渗水量10m3/h,排水强度为100m3/h,共选用2 台5.5kw 潜水泵向堤外排水。
在基坑水位抽排下降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围堰的边坡稳定和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危及围堰安全的问题,应立即停止排水或降低水位下降速度,并对围堰进行处理。
(2)经常性排水经常性排水主要排雨水、围堰渗水和地基渗水。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经常性排水考虑上下游围堰之间的经常性排水,主要包括降水、围堰渗水、基坑开挖施工期施工弃水和其它来水。
由于经常性排水水量较小,考虑分段围堰后,考虑每个子基坑分别配置2台4.5kw 潜水泵抽排即可满足要求。
方案二2.1施工排水措施公司按招标条款的规定提交的施工措施计划,对本合同工程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作出详细规划,针对施工区域的以下范围和内容编制施工排水措施,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1)施工区内冲沟、山洪和地下水的引排措施;(2)永久边坡开挖的施工排水和保护措施;(3)施工排水系统的布置;(4)施工排水设备配置计划。
2.2、基坑排水(1)我公司负责基坑水的排除,工程建筑物施工所需的经常性排水(包括排除降雨、堰体和基坑渗漏水、地下水和施工废水等)。
(2)我公司负责提供施工排水所需的全部排水设施和设备,并负责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维修,应保证排水设备的持续运行,必要时应配置应急的备用设备和设施(包括备用电源),以避免施工场地造成积水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3、边坡面排水永久边坡面的坡脚以及施工场地周边和道路的坡脚,均应开挖好排水沟槽和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边坡坡角的稳定。
2.4、设置集水坑(槽)排水对影响施工及危害永久建筑物安全的渗漏水、地下水或泉水,就近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槽,并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将水排至不回流到原处的适当地点。
给排水毕业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毕业设计说明书给排水毕业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负责处理建筑物内部的废水排放和供水,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卫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排水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二、设计目标1. 建筑物类型和用途:明确设计的建筑物类型和用途,例如住宅、商业建筑或公共设施。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给排水系统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设计目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环保和节能: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同时,考虑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安全和可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避免漏水、堵塞等问题的出现,保证用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和健康。
三、设计内容1. 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是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基础。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确定供水管道的布置和规格。
考虑到供水压力和流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和水箱进行配备。
同时,应考虑给水水质的保证,采取适当的净水和消毒措施。
2.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是处理建筑物内部废水的关键。
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确定排水管道的布置和规格。
合理设置下水管道的坡度和截面积,以确保废水能够顺利排出。
同时,应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和阀门,防止臭气逆流和污水倒灌。
3. 雨水系统设计:雨水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合理利用和排放雨水。
根据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和降雨量,确定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方式。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罐、雨水花园或雨水渗透系统等设备和技术,减少雨水对排水系统的负荷。
4. 废水处理设计:废水处理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环节。
根据废水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技术,将废水处理成符合排放标准的水质。
同时,应考虑废水的再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四、设计方法1. 现场调研: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现场进行调研。
给排水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设计说明书给排水设计说明书1.项目概述本文档是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目标、设计范围和设计要求等内容。
2.设计目标2.1 来水压力和流量要求在设计水系统时,需要满足建筑物内所有出水点的合理供水需求,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人数确定来水压力和流量要求。
2.2 污水排放要求污水排放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考虑到建筑物内各种排水设施的使用情况,合理布置排污管道,并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2.3 防水要求设计考虑建筑内外防水问题,确保其密封性和防水性能,防止地下室、地下管道等处出现渗漏和漏水现象。
3.设计范围3.1 给水系统设计①基本水源供应设计设计确定建筑物的水源供应类型,如自来水、地下水或其他水资源,并预测未来的供水需求。
②建筑内给水管道设计根据建筑物类型和用途,设计合理的给水管道布局,确定管道的材料、直径和斜度,并对管道进行合理支撑和固定,确保供水稳定。
③出水设备和阀门选择根据建筑物内需要的出水设备,选择合适的水龙头、浴缸、洗手盆等,并合理安装和布置相应的阀门,以保证供水安全性和节水。
3.2 排水系统设计①建筑物内污水排放管道设计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管道布局,根据各种排水设备的使用情况,确定管道的材料、直径和斜度,并确保排水畅通。
②降雨排水系统设计根据降雨量和建筑物类型,设计合理的降雨排水系统,包括屋顶排水、地面排水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③排水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和管道附件,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设计要求4.1 设计标准和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
4.2 管道和设备的规格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物类型,确定管道和设备的规格,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3 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设计要考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4 节能与环保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合理利用新能源和节水技术,降低系统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设计任务 (2)2.设计要求 (2)3.设计原始资料 (2)3.1地理资料 (3)3.2工程资料 (3)3.3气象资料 (3)3.4水文资料 (3)3.5地质资料 (3)4.污水设计方案和管道定线 (3)4.1污水管道定线 (4)4.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6)4.3污水管段设计流量 (8)4.4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9)6. 设备、材料、接口和管道基础的选用 (17)6.1检查井设置 (17)6.2管道材料 (17)6.3排水管道接口的选择 (19)6.4基础的选择 (20)7. 材料表 (20)8. 致谢 (21)参考资料 (21)设计计算书附表 (22)1.设计任务排水不考虑雨水,雨水直接排入水体,城市污水通过管网进入污水厂。
2.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①设计任务;②设计要求;③设计原始资料;④设计方案和管道定线⑤设备、材料、接口和管道基础的选用;⑥材料表;⑦其他。
(2)设计计算书:(附在设计说明书之后)①街坊生活污水平均日流量计算表。
②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主干管及四条干管)。
③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主干管及四条干管)(3)设计图纸2张①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图中应注明:a.所有污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b.计算管道的编号、管径、长度、坡度;c.图例;e.设计说明。
②污水主干管纵断面图:(2#或2#加长图),图中应标明与之交叉管道的相对位置、管径和标高。
3.设计原始资料3.1地理及地质资料3.2工程资料基本条件关中某地区城市污水处理,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渭河≤250mg/L,SS≤200mg/L,对污排放标准要求:出水水质COD≤450mg/L,BOD5泥进行稳定化处理、脱水后泥饼外运卫生填埋。
处理后的污水纳入河流。
设计规模:设计应不远期城市发展情况,说明建设各构筑物及建筑物有哪些,并阐明理由。
4.污水设计方案和管道定线4.1污水管道定线(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是指排水系统对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是针对污水和雨水的合与分而言的。
a)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收入同一套排水管渠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因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
这种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邻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较低侧建造一条沿河岸的截流总干管,所有主干排水管的混合污水都将接入截流总干管中,合流污水由截流总干管输送至下游的排水口集中排出或进入污水处理厂。
在合流干管与截流总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需设置溢流井。
溢流井的作用是,当进入管道的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总量超过管道的设计流量时,多余的雨水(实际上是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混合物)就会经溢流井排出,截流总干管的下游通常是市政污水处理厂。
由于雨天初降雨的汇集量较小,一般都在截流总干管的设计雨水截流能力范围内,故晴天的城市污水和雨天的初降雨都会排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当降雨过程延续,进入管道的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总干管的设计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国内外改造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常用的方式。
这种系统比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所进步,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而使水体遭受污染。
b)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的排水体制。
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相互完全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雨水就近排入水体。
不完全分流制是指只有污水排水系统,而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街道边沟、水渠、天然地面等原有雨水渠道系统排泄,或者在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不足之处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后再修建完整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逐步改造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同时排水系统的建设是逐步进行和完善的,有时会出现混合制排水系统,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
混合制排水系统在原为合流制的城市进行排水系统的改造扩建时常常出现。
在工业企业中,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和性质的复杂性,与生活污水不宜混合,而且彼此之间也不宜混合,否则将造成污水和污泥处理复杂化,给废水重复利用和有用物质的回收造成、困难。
(2)排水管网布置原则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将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b)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该按照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
c)从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
d)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企业内部管理的衔接e)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f)要保证近期和远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期施工(3)管线布置该城市地形相对平坦,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高差约为3.5米。
在计算城市污水管网的管道流量,管道管径,坡度等时,选择了一部分来计算4.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1=3600 24⨯⋅⋅ZKNn式中Q1——居民生活设计流量(L/s)n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L/(cap.d)N ——设计人口数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a)居民生活污水定额污水量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种:数理统计法和供水量折算法。
由于区域内缺乏足够的历年污水量统计资料,从而难以采用数理统计法预测。
根据实际情况,只能采用城市供水量折算法预测污水量,折算系数按照规定取0.85。
深圳地区城市供水需水量预测一般采用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即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和相应的单位面积用水指标等因素确定给水量。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2004)关于用水标准的规定,结合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和《深圳市宝安区中心组团规划》及《深圳市西部工业组团规划》中间成果,确定本工程服务范围内用水标准如下:不同规划用地性质平均日用水标准表2-3b)设计人口指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期限终期的规划人口数,该值是由城镇(地区)的总体规则确定的。
在计算污水管道服务的设计人口时,常用人口密度与服务面积相乘得到。
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分布的情况,是指住在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以cap/ha 表示。
在规划或初步设计时,计算污水量时根据总人口密度计算。
而在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时一般采用街区人口密度计算。
在所取的计算区域中,设计面积为12.8 km 2,则服务区人口总人口数为 12.80.485 6.2N =⨯=万人 c)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由于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是平均值,因此根据设计人口和生活污水定额计算所得的是居民平均日生活污水量,而实际上流入污水管道的污水量时刻都在变化。
污水量的变化程度通常用变化系数表示。
变化系数分日(K d )、时(K h )及总变化系数(K Z )。
通常,污水管道的设计断面是根据最大日最大时污水流量确定,因此需要求出总变化系数。
K Z =11.07.2Q式中Q ——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
当Q<5L/s 时,K Z =2.3;Q>1000L/s 时,K Z =1.3本设计中,Q=3600246200085.0240⨯⨯⨯=146.4 (L/S) K Z =11.07.2Q =11.04.1467.2=1.56d)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 1=360024⨯⋅⋅Z K N n =36002456.16200085.0240⨯⋅⨯⨯⨯=228.37(L/S)(3)污水设计总流量 Q h =Q 1=228.37 (L/S)4.3污水管段设计流量设计管段污水设计流量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流量:①本段流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从本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 ②转输流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 ③集中流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从工业企业或其它产生大量污水的公共建筑流来的污水量。
管段设计流量 Q=(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K Z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q ——比流量(L/(s.ha))可用下式求得: AQ q =0 式中 Q ——居住区污水总量(L/s );A ——污水管网的服务面积(hm ) 本设计中,福永街道办现状污水量为16.6万m 3/d,而福永污水管网的服务面积为58.8km 2。
则设计的比流量 AQ q =0=0.33 L/(s.hm) 在正确设计流量后,便可从上游管段开始进行干管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
污水各个干管及主干管水力计算见附表4.4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1)设计管段: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如果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 的管径和坡度,则称它为设计管段。
(2)划分设计管段:只是估计可以采用同样管径和坡度的连续管段,就可以划作 一个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的平面布置图,凡有集中流量流入,有旁侧管接入的检查井均可作为设计管段的起止点。
设计管段的起止点应依次编上号码。
水力计算步骤如下:①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
②将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列入表中,设计管段起点检查井的地面标高列入表。
③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地面坡度=距离/地面高差),作为确定管道坡度时参考。
④确定起始管道的管径以及设计流速U,设计坡度I,设计充满度h/D。
⑤确定其它管道的管径D,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h/D 和管道坡度I。
通常随着设计量的增加,下一个管径一般会增大一级或两级(50mm 为一级),或者保持不变,这样便可据流量的变化情况确定管径。
然后根据设计流速的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大而逐段增大或保持变的规律设定设计流速。
根据Q和V即可在确定D的那张水力计算图或表中查出相应的h/D,I值;若 h/D 和I值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说明水力计算合理,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⑥计算各管段上端,下端的水面、管内底标高及其埋设深度,根据设计管段长度和管段坡度求降落量;根据管径和充满度求管段的水深;确定管网系统的控制点。
求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内底标高、水面标高及埋设深度。
管段上下端水面标高等于相应点的管内底标高加水深。
根据管段再检查井处来用的衔接方法,可确定下游管段的管内底标高。
⑦在本设计中,干管与主干管同时进行计算,再干管与主干管相接的检查井处,必然会有两个管内底标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