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合集下载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通用1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近日有幸拜读了李镇西教师的《爱心与教育》,感触颇多。

李老师确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师,他的教育观念和育人思想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应学习的。

这本书让我强烈感受到了李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感受到了一名成功的教师是如何用他的爱培育他的学生,如何用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着每个学生的成长细节,并且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费劲自己的心血。

《爱心与教育》对我来说是一个发现,发现新的教育方法,发现新的教育途径,发现一颗真正的教育者的心。

让我深深地明白今后我所要做的就是在某些方面还得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寻找新的教育途径。

培养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每个人都需要爱,学生更需要爱,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也是获取为师之乐的最大保证。

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每个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敬爱的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会令人终身难忘。

师爱是阳光是雨露,学生是花朵是禾苗。

对学生的爱既要象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也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

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

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爱心与教育》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与顽童打交道,后进生的转化”这一节,尤其是李镇西老师教育万同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

比起其他学生,“后进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多一些,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会象常人那样有怒气,有情绪。

当学生犯错误时,如果是好生,也许老师的火气会小一些甚至只是责怪几句,但如果是“后进生”,教师也许会更加“恨铁不成钢”而火冒三丈!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曾碰到过象万同一样的孩子,我也像李镇西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们,谈心,讲道理,但我容忍不了他们太多的反复,我会伤心,会恨铁不成钢,会觉得他们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会用“我已经尽力了,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了,教育不是万能的”等等来安慰自己。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爱心与教育》是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座、代表作,他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是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的是鲜活的校园生活。

透过这些案例,折射出的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

讲到这里,我有点惭愧,回忆我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似乎真的像教育家们所说的那样,把学生当成了承载知识的容器。

我希望我的每个孩子上课能够认真听讲,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希望那些后进生们别考的太差,别把平均分拉动太大。

事实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理由让他们变成一模一样的产品啊。

其次,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感受到的是李老师对学生门的一腔爱心,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爱着他们学生们,才能无微不至的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写下这么多手记、札记。

说实话,我对教育类的书总是有排斥的心里,如若晚上睡不着,它可能是我最好的催眠曲。

很多教育类的书籍总是用高深的理论堆积而成的,可能是我还没有到达那个层次,所以领略不到他们所阐述的情境吧。

但是这本书通过记录校园中的生活,孩子们的日常表现,还有学生们的作文等夹叙夹议地讲述事例,用最真挚、朴质的文字阐述着高深莫测的理论。

李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确实跟别人有这不一样的地方,真正的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比如说有位后进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于是李老师就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没唱歌,你就给我来个喜报,好吗?”第一天,他没有来喜报,第二天他来喜报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没来喜报,第五天他来喜报了。

精选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精选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精选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篇1:精选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1、拥有一颗爱同学的心爱同学,就必需擅长走进同学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同学的情感世界,就必需把自己当做同学的伴侣,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怀和最感爱好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欢乐和苦痛。

老师对同学真挚的爱是感染同学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当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伴侣的爱。

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同学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同学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精彩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留意维护、敬重同学的尊严时,同学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老师对同学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同学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舞;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关心;同学哀痛的时候,给他一点劝慰;同学兴奋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共享欢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同学时,同学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

拥有一颗爱同学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专心灵赢得心灵教育要面对全体同学,面对全体同学就必定面对为数不少的后进生。

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势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同学,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妙的道德的萌芽。

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觉自己身上的和善之处、高尚之处,关心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

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

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同学心灵时,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放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胜利的港湾。

3、激励优生超越自我老师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育的,我们总是盼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由于他们有较强的学问接受力量,学习成果优异,各方面的工作力量突出,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手。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李镇西5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李镇西5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李镇西5篇一: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

我们老师却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学生,细细想来,他们个个都是那样可爱;有时候老师对学生好一点,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实那都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分内之事啊!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

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

二:李镇西老师特别勤奋。

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他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作为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性。

对比之下,我在学生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

我也常常把“天道酬勤”作为口头禅,但是实际上行动却不如心动。

曾经有过的成功都是勤奋与幸运牵手使然。

而寄希望于侥幸和偶然,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

我想,今后如思进取,“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

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

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黄金涛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黄金涛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七篇写范文网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七篇写范文网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七篇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篇1)很喜欢听李镇西老师讲的课,也听说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感人所以便买来阅读。

读上这本书,我就有一种被磁石吸引的感觉,书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震撼着我。

“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让我明白了当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孩子的心,也让我明白了应怎样去爱这些孩子。

“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镇西老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会引起他的兴趣,如孩子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孩子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们的快乐和痛苦有哪些,他都了如指掌,如: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高考落榜宁玮情绪波动很大。

他总是能及时地发现孩子们哪里需要他的帮助和指点,他把学生当成朋友,学生也把它当成朋友。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我认为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

当然,“不是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的心和教师贴得更紧。

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

”他坚持每天利用午休,给学生读《红岩》《爱的教育》《凤凰琴》……,学生笔记本上写上小诗,李老师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童心,使他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拨动着他的心弦。

他常说:“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的爱更能体现他爱孩子的心。

他说:“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万同,一个典型的“后进学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集锦1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1999年,《爱心与教育》本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拒道传播,时至今日,因为广大教师的追捧,《爱心与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经典。

李镇西,1958年9月生,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出版了19部著作。

他的书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教育教学类畅销书。

本人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

20xx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初读这本书,感悟颇深。

李老师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确实如此,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会真诚地与学生们交朋友,切身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学习困惑和心理障碍。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的,从古到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

但是有一点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切教育都不能离开情感。

我们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走进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

在这一点上,李镇西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李老师给学生举行生日晚会;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

对于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

对于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情绪波动很大的宁玮,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等等。

李老师为我们重新解读了什么是“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都不应仅仅止于班级内部,而应该有爱的扩展和升华。

这种爱的扩展,是对周围其他人的爱——同学、邻居,以及一切素不相识但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爱的升华是对我们祖国的爱!这才是爱的教育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4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4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4篇《爱心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李镇西。

该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篇一翻开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一名教师,只有深爱他的职业和学生,教育才会有火花和灵感,才能有智慧,才会不辞劳苦一篇篇记录和总结反思,才会从内而外散发出满满的幸福感。

从“忧生”到“优生”,从执教的学生到已毕业的学生,李镇西老师始于爱心,却不止于教育。

在教育里,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爱流淌在李老师的字里行间。

他整整一个月给一个学生每天煮一个鸡蛋;背着学生去医院在医院里陪护;给学生送生日礼物……爱有是相互的,李老师发自肺腑的爱不求回报,但孩子们却经常“秘密行动”给他惊喜,在李老师住院的时候,大家集体来看他;在李老师不在家的情况下,还爱屋及乌给他刚生过孩子的爱人送鸡蛋;全班同学给秘密给他准备生日礼物……李镇西老师向我们诠释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爱,请深爱!李老师还是有教育智慧的。

让我们颇为头疼的“后进生”,在李老师那里却迎刃而解。

他认为“后进生”教育指导思想应该是科学、民主与个性,要用心灵赢得心灵,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以分数论英雄;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们,分析“后进生”家庭、学校及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后进而去寻找办法。

培养优等生李老师的方法也颇值得学习,李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是优生,对优生不能只注重分数,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和人格;优生培养有六大方法:树立志向、认识自己、保持童心、超越自我、训练“受挫”心理、培养创造能力……李老师的教育智慧对于我们普通老师来说具有极强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又是深远的。

学生毕业后给他的信中说:“李老师,您放心,不管以后怎样,我永远会做一个正直的人,至少不能有愧于自己的良心”;还有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也成为了教师;还有一些人因为报纸等媒体认识了李老师,向他写信求助,李老师悉心回信开导谈心……“父母爱之则为之计深远”,李老师为他接触到的每个孩子负责,为之计深远,在学生心里,无论走到哪里,李老师也早已是他们内心牵挂的家人。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3篇_读后感作文_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3篇_读后感作文_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3篇《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作者是鼎鼎大名的李镇西。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我由衷地佩服蒋老师,尊敬蒋老师,因为她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

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蒋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蒋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

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蒋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她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是对我们思想的洗涤,心灵的震撼。

蒋老师的爱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无私,我深深地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书中“与顽童打交道,后进生的转化”一节,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幼苗。

对学生的爱既要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对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

蒋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

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她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

如果我们能还她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蒋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

但是她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让我感触很深。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1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1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1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从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

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

打开这本书,一个个充满温情、行云流水的故事映入眼帘,让人感动。

默默的把汪斌父亲送的鸡蛋每天煮一个带给汪斌吃;夜里背周慧到山顶的住院部治疗;给学生过生日、送书籍、写祝辞,为贫困的学生买彩票;跋涉三十多里带着学生来到伍健劳作的田头大声呼喊“伍健你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后进学生关爱与引导;与陌不相识朋友的书信交往、心灵对话……并且越读越感到这种师生之爱,在逐渐扩展!“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为李老师及所有被老师影响的人的共识,可谓达到了爱的最高境界。

在读故事中再来反刍咀嚼书名,他无非是把孩子当作人,当作完完整整的人,不只是分数、不只是成绩单,并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

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爱去赢得爱,用爱去化解许多的矛盾。

爱我们身边的人,无疑是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也懂得去爱护和关心别人,尤其是当老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爱的滋润,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心也一定会影响到日后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

曾几何时,看到书上有几句话:“不会对别人宽容的人,对自己也不会宽容的;不会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总相信你负出的爱越多,你也会获得越多的爱。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有幸买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细细捧读,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就这样,在陶醉中、感叹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

当我静静地阅读他的一个个小故事时,像走入了他的班级,跟他一起经历了那一桩桩平凡但又耐人寻味的事情。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五篇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一)最近这段时间我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整本书阅读下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

”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与伟大,我十分想做孩子们的天空、大海和春天,可以让孩子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可以在大海中尽情遨游,可以在温暖的春天中慢慢发芽成长。

也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和无私的付出。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的”三颗心”给了我许多的感触,这“三颗心”分别是爱心、耐心和恒心。

作为一名教师,这三颗心缺一不可。

第一颗心“爱心”,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爱我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的天真无邪,干净的如同一张白纸。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张白纸上画上五彩斑斓的颜色,希望孩子们能够每天开开心心的健康成长。

作为老师,给他们最好的爱不仅仅是照看好他们,最好的爱莫过于传授知识给他们,教会他们一些明辨是非的能力,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第二颗心“耐心”,孩子们有无限的想象力还有求知欲,每每碰到新奇事物便会跑来询问我。

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耐心回答,但是当孩子越来越多的来问我为什么时,耐心解答但不像刚开始那么详细。

看了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是如何耐心的,李镇西老师希望学生们向他提问,为学生解答疑难是他最高兴的事情。

我自愧不如,作为教师,我还是应该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自省。

第三颗心“恒心”,李镇西老师对教育事业有一颗恒心,他希望他的孩子们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带着这样的信念,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们,李镇西老师选择因教施才的方法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工作中,我也会碰到调皮的孩子,但是我做的不够好。

今后,我会继续努力赶上,我也应该像李镇西老师一样拥有一颗“恒心”,让每位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孩子。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孩子包括老师也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

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

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

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

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

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

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

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

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

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一)“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似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

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

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平安送达,将是我们最根本的责任。

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效劳,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

〞——题记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

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

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那么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通用6篇)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通用6篇)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通用6篇)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1在弥漫着浓浓年味儿的春节期间,除了大饱口福,还不忘加餐精神食粮。

这不,拿在手里的是这样一本书,书名是《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作者是鼎鼎大名的。

打开书,一页页翻看下去,因为是手记,所以读的过程并不艰涩。

相反一个个充满温情、行云流水的故事开篇了就想一读到底:把汪斌父亲送的鸡蛋每天煮一个带给汪斌吃;夜里背周慧到山顶的住院部治疗;给学生过生日、送书籍、写祝辞,为贫困的学生买菜票;跋涉三十多里带着学生来到伍健劳作的田头大声呼喊“伍健你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后进学生关爱与引导;与陌不相识朋友的书信交往、心灵对话……并且越读越感到这种师生之爱,在逐渐扩展!“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为李老师及所有被老师影响的人的共识,可谓达到了爱的最高境界。

在读故事中再来反刍咀嚼书名,其实的素质教育探索并不空洞,并不理论化。

他无非是把孩子当作人,当作完完整整的人,不只是分数、不只是成绩单,并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

所以当有人问他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时,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思想决定行动。

的可贵更在于他始终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并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的观念、丰厚着自己的思想。

这里特别推荐的是他转化后进生“万同”的故事。

万同来自于离异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荒废了万同,使他在整个街道具极高的“知名度”。

而对这样的孩子,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行动:抓住教育的良机经常与万同聊天,让万同体会“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注重“集体”这个有力的教育工具,帮万同赶走了社会上的小痞子,召唤回万同那颗孤独流浪的心,使万同感受到“每位同学才是我真正的哥儿们”;为抑制他课堂上的好动行为,独具匠心地布置给他手抄长篇小说的任务,万同整整抄了五本作文本;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又差异对待万同,为他一个人制定了学习要求,如语文课只要“能读完全文,会读写三个以前不认识的字”便是成功,并和科任老师一起合作大幅度降低评价要求从而让万同体会自己每天的进步,体会得“优”的喜悦。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通用2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1几年前就拜读过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就感受到了李老师对学生很有爱心,对后进生有耐心,有很好的教育方法,现在再次品读,又有新的收获。

李老师工作二十多年了,对教育事业的心始终如一,他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的热爱使我很汗颜,他对教育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两种情感融成了他对教育的事业心,而我只是把教育当成了一种职业,并没有多大的教育热情,从书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最大不足。

不管哪一行业,不投入热情,是都不会取得成功的。

我们应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而不单单把它当成一种职业,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李老师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

”今后,我会真诚地热爱我的事业,热爱我的学生,把教育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工作,我不管能否有所成功,但我会努力的!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李老师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技巧或者教育艺术而言,我有许多致命的弱点,因而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有不少至今想起来还令我脸红的失误,但是,只有一点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使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个学生;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我的'琴弦。

”这段话道出了他走进学生心灵的秘密:童心。

这也让我深思:自己到底还保留几分童心?能否经常和学生一起游戏?能否和学生一起看儿童书籍?能否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习惯了经常板着面孔教训学生,却不知这在不知不觉地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

李老师主张“用心灵赢得心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孩子的感情世界。

而要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最新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汇总10篇)

最新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汇总10篇)

最新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汇总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汇总10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爱心与教育》作者是李镇西。

该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篇1)在假期,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的成名作、代表作,他以手记的形式,分为“爱心和童心”、“与顽童打交道”、“优秀生的培养”、“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和“沉重的思考”几个部分。

说实在的,这本书我只是大致地、粗略地浏览了一番,并且节选了其中的一些故事精读。

但是不难看出一位对教育充满热情的老教师那种对事业的执着和专情;不难感受到在李老师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后,闪烁出那种智慧和爱心的光芒是那样的灿烂夺目。

读了这本书,让我最有感触,最让我感动的是——与顽童打交道。

李老师转化学生万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心和耐心。

万同,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可怜的孩子,物质和情感上的缺失,让万同便成了一个人见人怕的坏孩子,可万同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李老师,这个像父亲一样的班主任,在别人已经放弃他的.时候,却给他信心和鼓励。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让同伴的爱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

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有这样一群集体,才让万同的人生轨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大后的万同是一位光荣的有志气的人民解放军。

我想,如果没有李老师的坚持和执着,万同的人生可想而知。

对于“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

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这是李老师在书中有关后进生的转化中的精辟之言。

李老师对“后进生”万同的教育经历,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一个深深的记号。

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后进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在暑假闲暇之余,我有幸读了《爱心与教育》。

这是一本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之间一则则深动感人的故事。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教育手记,让我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李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一个基本条件去做好老师的。

他说:“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身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每个孩子都会引起他的兴趣,如孩子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孩子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们的快乐和痛苦有哪些,这使李老师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连他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为了他的朋友,可想而知李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多么富有影响力的一位老师啊!在书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深深吸引了我。

有一个学生是一个典型的双差生。

它父母离异,家庭复杂,先后和父母的新家庭居住过,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过,也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有过一段流浪的生活。

李镇西从激励其自信心入手,让自身和班集体共同关心他,用爱感化他,使其脱离过去那种不良的生活,从最初的勉强接受,到后来自觉的去除身上的不良习惯,行为反复,以致后来坚决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断绝往来。

然后再想方设法从万同的学习基础出发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为其留特殊的作业,进行特殊的考试,让一个在绝望、孤独中长大的孩子看到了希望,成为一个因为自身活着而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人。

实际上,李老师的做法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爱,也可以说是他对学生所做的越过我们一般教师能做到的。

尤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功利的社会里,作为教师还是应有最为纯洁的思想,用一颗纯净的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为学生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泉。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31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31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31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31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篇1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最大感受是崇敬,李老师的教育智慧、爱心令我折服。

李镇西老师教育智慧令我折服。

读《爱心与教育》,常常被李老师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教育设计、教育艺术所折服。

他对顽童的转化与优秀学生的培养与提高上他独到的一套。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教师也有有权发泄他的愤怒,任何一个有涵养的、受过教育的人也在所难免)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他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等,所有这些都是李老师教育智慧的表现。

他的这些做法,时时处处体现了一个名师的高明,他总是以自己特别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来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爱的真挚令我折服。

李老师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

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

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动很大,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

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

假期,李老师带着学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

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流。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范文1几年前就有幸买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只粗粗地过了一遍,让它在书柜沉默了很久,最近,重拾这本书,细细捧读,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就这样,在陶醉中、感叹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

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

踏上三尺讲坛六年有多,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

只到捧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真正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三大方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爱心,二是他的做有思想的教师,三是他的对教育的反思。

(一)爱心“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的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他爱得真实,爱得彻底,爱得伟大。

只有爱,才能激起学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温暖与和谐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的血脉,才有有生命的教育。

这是我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书中主要用采用书信的方式,列举了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从而表现出老师对于学生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对于一个工作年仅半年,没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年轻老师来说,我还太年轻,太缺少经验,更多的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阅读,但是通过阅读每一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书信,我深刻的感受到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令人感动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用自己的爱给学生带去幸福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动的场面并不难,但是像李老师那样能够长时间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很难。

虽然工作没多长时间,但是读到书中的事例,我也对照我自己,我也收获了感动。

我觉得对与一个老师,只要你仔细的体会就能够感受到学生对你的关心,学生一句问候就能让我很感动;我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他们像朋友一样给予我意见,我觉得这是我自己所看不到的自己的缺点,他们在伴随着我成长;有的时候又会在潜意识里把他们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太过于追求老师的威严,但是最后我告诉我自己跟随自己的心走,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人一等。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
是发自肺腑对朋友般的爱,我想和他们融入到一起,愿意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谈心。

眼下,有人老爱抱怨别人欠自己的太多,进而埋怨社会和别人对不起自己。

社会不公的现象当然是存在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的期盼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在一个社会里,人人都觉得别人欠了自己,而自己丝毫不欠别人的,那么,这样的社会永远不会进步,作为老师这个职业,永远都是在默默的无私奉献,在我的身边,富有爱心的老师就有很多,他们不辞幸苦的默默奉献着,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披星戴月的陪伴着学生,对学生的爱总是看着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心里却是厚重的,我们不能抱怨学生不爱自己,并不是学生对我们缺乏爱,而是我们缺乏感受爱的心领。

我觉得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所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许多人看了觉得“满脑子感动”但我却从心底真诚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我们享受了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要对得起学生对我们的信任。

我永远认为老师只有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学生是能够感受的到的,会回馈给你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觉得这是作为教师的最大的乐趣。

现在的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学生们特别渴望和珍惜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我们爱学生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用我们的赋予给他们的爱能够收货更多的爱,用爱去化解矛盾。

在学生的心目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能够懂得爱去爱护和关心他人,我们给予他们的爱也会影响着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

在这短短的半年的工作时间里,我觉得我是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班级里学生在本学科上学习有了困难,我会主动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把成绩提上来,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我从情感上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我相信,学生都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能衡量一切,教师应该都是好老师,只要工作得法,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会更好。

我虽然还很年轻,但是我有信心我会做的更好,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作为一名教师,这非常重要,因为能力、经验都源于此。

高一化学
吕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