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指南解读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版)》解读PPT课件
患者认知度提高途径探讨
加强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普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知识 。
提高患者依从性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指南的认同度和依从性。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诊治过程,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照顾。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调脂稳定斑块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脑卒中复发 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危险因素,降 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长期随访管理要求
定期随访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定期评估患 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 及药物使用情况。
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体化 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生活自 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龄、家族史、肥胖等也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 障碍、偏瘫、失语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分为轻型卒中、中型卒中和重型卒中等不同类 型。其中,轻型卒中症状较轻,恢复较快;重型卒中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
溶栓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 合适的溶栓药物,如rt-PA、尿
激酶等。
溶栓治疗时间窗
严格掌握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一般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
溶栓禁忌证
了解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如近 期颅内出血、严重高血压等, 确保患者安全。
溶栓后护理
加强溶栓后护理和监测,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
Hale Waihona Puke 症。介入手术时机与适应证03
2023版缺血性卒中临床指南要点及解读PPT课件
长期随访内容及频率安排
要点一
长期随访内容
包括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药物使用、复发风险等方 面。
要点二
随访频率安排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之后每半年 或一年随访一次。
家属教育和心理支持重要性
家属教育
培训家属掌握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 技能,提高家属对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展的认 知水平。
rt-PA和UK是目前常用的溶栓药 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院 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于有颅内出血、近期大手术、 活动性内出血等禁忌症的患者, 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急性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种类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使用时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可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预测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和预后。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与血脑屏障破坏和出血转化相关,有助于预测出血 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Hcy)
高水平Hcy与卒中复发风险增加相关,可作 为预防复发的监测指标。
诊断标准和流程优化
诊断标准更新
结合神经影像学和生物学标志物检查结果,对急性缺 血性卒中诊断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关注患者心理康复
加强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能力。
加强康复管理和长期随访工作
重视早期康复介入
尽早启动康复治疗,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 者生活自理能力。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
定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复 发风险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缺血性卒中的认知和自我 管理能力,促进康复进程。
医学专题中国脑卒中急性期指南解读
(一)诊断流程
1
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2
是否(shì fǒu)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
卒中严重程度?可参考CSS、NIHSS或SSS量表评分(píng fēn) 判断
4
能否进行(jìnxíng)溶栓治疗?核对适应症和禁忌症
5
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
第二页,共四十九页。
中国脑血管病疾病(jíbìng)管理 – 新指南的发布
2015年,针对(zhēnduì)缺血性卒中的新指南
第三页,共四十九页。
指南(zhǐnán)内容提纲
前言(qián yán) I 院前处理:尽量减少时间延误 Ⅱ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尽快做CT,溶栓准备 Ⅲ 卒中单元 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住院期间)
(二)急性期一般处理:血压调控
1
2
3
4
准备溶栓者,血压 应控制(kòngzhì) 在收缩<180mmHg舒 张<100mmHg
缺血性脑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升
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 应先 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 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
≥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或伴有严重(yánzhòng)心功能
血小板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4)轻型卒中/TIA的双重抗血小板问题:见二级预防指南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三)特异性治疗(zhìliáo)-改善脑血循环
抗凝-推荐意见(yì jiàn)
(1)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
行抗凝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关于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
中国脑卒中相关指南解读2024
内科治 疗
七、并发症治疗 1.颅内压增高的处理 推荐意见: 颅内压升高者,应卧床、适度抬高床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Ⅰ级推荐, C级证据)。 需要脱水降颅压时,应给予甘露醇(Ⅰ级推荐,C级证据)和高渗盐水(Ⅱ级推荐,B 级证据)静脉滴注,用量及疗程依个体化而定。同时,注意监测心、肾及电解质情况。 必要时,也可用呋塞米、甘油果糖和(或)白蛋白(Ⅱ 级推荐,B级证据)。对伴有意 识障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以缓解颅内压增高(Ⅱ级推荐,B级证据)。
出血性脑卒中诊治
院前处理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 急救人员应 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 院(Ⅰ级推荐,D级证据)。
诊断与评估
推荐意见:
(1)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有 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Ⅰ级推荐,C级证据)。 (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Ⅰ 级推荐,A级证 据)。 (3)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应密切监测(Ⅰ级 推荐,A级证据)。CTA和增强 CT的“点征”(spot sign)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风 险,必要时可行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肿瘤或CAA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行CTA、 CTV、增强 CT、增强 MRI、MRA、MRV、DSA、GRE-T 2 或 SWI 检查,以明确 诊断(Ⅱ 级推荐,B级证据)。 (5)可应用GCS或NIHSS等量表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内科治 疗
五、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止血药rFⅦa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 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 荐常规使用(Ⅰ级推荐,A级证据)。氨甲环酸有助于限制血肿体积扩大和降低早 期病死率, 但长期获益不确定,不推荐无选择性使用(Ⅱ 级推荐,A级证据)。神 经保护剂、中药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Ⅱ 级推荐,C级证据)。
2023脑卒中指南解读
2023脑卒中指南解读脑卒中(Stroke)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全球范围内的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指导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和诊治脑卒中患者,各国学者和专家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脑卒中的诊疗指南。
2023年发布的脑卒中指南,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23脑卒中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南中的内容。
一、指南概述2023脑卒中指南的发布旨在更新和整合最新研究成果,提供最佳的脑卒中临床实践指导。
指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病因分析与分类:指南详细介绍了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分类,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颅内出血等。
2. 早期评估与处理:指南强调了早期评估的重要性,包括神经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脑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在评估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等。
3. 并发症预防与治疗:指南针对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如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等,提供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此外,还对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4. 康复与护理:指南强调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护理,包括功能康复、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康复方案和护理措施。
二、指南亮点2023脑卒中指南与以往的版本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亮点:1. 个体化治疗:指南鼓励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按病因分类、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和治疗反应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综合干预策略:指南提倡综合干预策略,即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结合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3. 多学科团队合作:指南明确提出脑卒中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康复医学和心理科等,以实现全面、个体化的治疗。
4. 技术更新与推广:指南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包括血管内溶栓技术、颅内血流重建术和旁路手术等,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要点(全文)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要点(全文)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我国现有卒中患者超过1700万例,高居全球首位。
重症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负担的主要原因,减少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针对重症脑梗死、重症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重症监护与管理、神经专科管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为重症卒中临床规范化诊治和研究提供指导。
关于卒中的重症管理,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01气道管理(1)应重视患者的气道管理,维持氧饱和度>94%(Ⅰ级推荐,C级证据)。
(2)出现急性意识障碍、呼吸功能衰竭时,应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辅助机械通气(Ⅰ级推荐,C级证据)。
(3)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评估拔除气管插管(Ⅰ级推荐,C级证据)。
(4)当患者拔管失败或插管超过14 d,应选择时机行气管切开(Ⅱ级推荐,C级证据)。
02血压管理(1)重症卒中血压管理尚缺乏充分证据,应密切监测血压,积极寻找和纠正导致血压升高的可逆原因,遵循现行指南进行个体化管理(Ⅱ级推荐,C级证据)。
(2)无研究证明LHI与其他脑梗死降压治疗不同,溶栓取栓患者应降至<180/100 mmHg,应减少血压变异,避免低血压,无出血转化的患者维持平均动脉压>85 mmHg(Ⅰ级推荐,B 级证据)。
(3)脑出血患者降压至130~140 mmHg是安全的,可能改善预后(Ⅱ级推荐,B级证据);针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降压目标尚缺乏证据,应个体化治疗和进一步研究(Ⅱ级推荐,C级证据)。
(4)目前尚缺乏证据推荐SAH的血压目标值,对已发生动脉瘤破裂者,应维持收缩压<160 mmHg且保持平均动脉压>90 mmHg,严格避免低血压(Ⅲ级推荐,C级证据)。
03体温管理(1)发热是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重症卒中患者的体温监测(Ⅱ级推荐,C级证据)。
(2)体温升高时应全面寻找发热原因,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可考虑降温治疗,脑梗死患者体温超过38 ℃,可采用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式;物理降温应注意监测和预防寒颤,如发生寒颤,应考虑调整物理降温为药物降温(Ⅰ级推荐,C级证据)。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新指南解读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新指南解读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疾病。
它会对患者的身体和认知能力造成长期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对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最近,国际上发布了一份关于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新指南,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这份指南总结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并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首先,这份指南明确了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标。
它指出,康复治疗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让他们能够重新恢复到疾病发作前的状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被医学界重视的就是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通过运动和身体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这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例如运动疗法、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等。
指南建议,物理疗法应该在脑卒中发作后的一周内开始,并持续进行至少3个月。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支持,证明物理疗法确实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更好的运动功能。
另外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语言和认知训练。
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言语不清、语言理解困难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的问题,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指南指出,在康复治疗中需要加强对患者语言和认知能力的训练。
这可以通过语言疗法、记忆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来实现。
这些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认知功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
除了物理疗法和语言认知训练,指南还介绍了其他康复治疗的方法。
例如,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和照顾来提高他们的康复效果。
此外,心理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康复进度。
因此,指南建议,应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
总的来说,这份最新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为医生、患者和康复治疗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脑卒中美国指南解读课件
谢谢
美国指南解读
指南的主要内容
脑卒中的定义和分类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和预后评估 脑卒中的研究和进展
指南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美国 境内的脑卒
中患者
适用于美国 境内的脑卒 中预防和治
疗机构
适用于美国 境内的脑卒 中研究和教
育机构
适用于美国 境内的脑卒 中政策制定 和监管机构
脑卒中美国指南解读课件
演讲人
01
脑卒中的概述
02
美国指南解读
目录
脑卒中的概述
脑卒中的定义
01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
血管疾病,包括缺血 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 卒中。
03 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
脑部血管破裂,导致 脑组织出血,进而导 致脑细胞死亡。
02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
脑部供血不足,导致 脑组织缺血、缺氧, 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脑卒中的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由 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 血、缺氧,但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通常在24小时内恢复。
脑卒中的危害
01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
02
脑卒中可能导致残疾, 影响生活质量
03
脑卒中可能理 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04 脑卒中的症状包括肢
体无力、言语不清、 意识障碍等。
脑卒中的分类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供血不 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
而引起脑细胞死亡。
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破 裂,导致脑组织出血,进而引起
脑细胞死亡。
混合性脑卒中:同时存在缺血性 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部既有缺 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又有出血性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2024年6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布了更新版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
该指南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诊治的最新推荐意见,涵盖急性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多个方面。
本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推荐,结合AI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解读。
01、血压及血糖管理应谨慎缺血性卒中后70%的患者可见血压升高,多数患者的血压水平在发病后数天内可自行恢复。
血压过高可能增加出血转化风险,血压过低则可能加重缺血损伤。
但是,目前对于AIS的降压目标和时间窗仍没有明确结论。
《指南2023》建议,对于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维持术后收缩压在140~180 mmHg可能是合理的,应避免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以下(Ⅱ类推荐,B级证据)。
30%~4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见血糖升高,但急性期血糖控制方案尚不明确。
相比于高血糖,低血糖引起的损伤尤为严重,可导致脑损伤。
因此,加强AIS患者的血糖监测是合理的,但不推荐过于积极的进行降糖干预,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02、静脉溶栓时间窗有效拓宽随着“缺血半暗带”理论的完善和推广,基于时间窗的溶栓适应证得到了“组织窗”的有效补充。
WAKE-UP试验提出了一种“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不匹配”模式,可用来筛选能够从静脉溶栓获益的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患者。
EXTEND试验则借助灌注影像提出了“梗死核心-低灌注不匹配”,旨在筛选出有足够缺血半暗带的患者,成功地将静脉溶栓时间窗拓宽到9 h。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未来将会惠及更多患者。
另外,由“缺血半暗带”衍生出的“组织窗”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静脉溶栓的适应人群,并强调了AIS个体化精准诊疗的重要性。
03、替奈普酶获得非劣效证据TNK是一种改良的溶栓药物,与阿替普酶相比,具有更强的血管再通能力和更低的出血风险,单次短时推注后患者即可进行转诊。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解读最新研究和治疗方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解读最新研究和治疗方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nfarction)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为了提高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医学界制定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9年版)》。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并介绍最新的研究和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和大脑供血动脉栓塞两种类型。
其中,血栓形成是指动脉病变、血栓形成导致血流减少或堵塞,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栓塞是指由外源性栓子(如心脏瓣膜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供血动脉内栓塞,导致脑血供不足。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9年版)》的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采集主要关注患者的既往病史、主诉、发病时间等信息;体格检查则主要通过测量血压、体温、脉搏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病情;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脑CT、MRI等,用于明确诊断和评估脑梗死范围;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在治疗方面,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指导。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抗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利用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抗栓治疗则是通过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发展来减少患者的脑梗死风险。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血管内操作的手段,清除导致脑梗死的栓塞物或血栓。
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此外,最新的研究也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于基因、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治疗方法。
例如,干细胞治疗已被证明在促进脑组织修复和再生方面具有潜力。
此外,免疫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总之,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正确解读卒中指南
CAPRIE 亚组分析
Event rate per yr
RRR 95% CI P value
STROKE Clopidogre
l Aspirin
MI Clopidogre
l Aspirin
PAD Clopidogre
ESO 2008
• 病人都应接受抗栓治疗(I类,A级) • 未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需进行抗血小板治
疗。(I类,A级). 如若有条件,应给予阿司 匹林和潘生丁联合应用,或者单独应用氯 吡格雷。还可以选择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或 者三氟甲基乙酰水杨酸作为替代治疗方案。 (I类,A级)
ESO 2008
• 不建议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近 期出现缺血性卒中的病人,除非病人具有 特定的指征(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最近 12个月内出现过非Q波心梗,或近期做过血 管支架治疗);治疗需至少于此血管事件 的9个月后才可进行。 (I类,A级)
21.5% 17.7%
ASA Clopidogrel
10
5
0 不伴糖尿病的患者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 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n=15,233)
(n=3866)
(n=1134)
*MI, stroke, vascular death or rehospitalization for ischemic events/bleeding †Number of events prevented per 1000 patients per year compared with ASA
指南
• 原意指向南方,引申为指导等含义,比喻 辨别方向的依据。
• 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结合 2010 年版的医生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指南,阐述急性缺血性卒中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重要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全球第二位死亡原因,无论是发病人数、患病人数、死亡人数、还是伤残负担,上升速度非常快。
在中国,是居首位的致死原因,每年有 250 万人新发卒中, 160 万的人死于卒中,现存脑卒中患者近 700 万,卒中的致残率是 75% ,卒中的复发率是超过 30% ,每年我们国家用于脑卒中治疗费用大概是 400 亿。
09 年和 06 年相比,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这个整体的花费都上升 1.41 倍。
特点: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费用三、改善急性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Get With The Guideline 叫 GWTG , ( 跟着指南走 ) 目前是全球最成功的卒中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能改善急性期的治疗,就可以降低这个整个卒中急性期的死亡率。
减少住院的平均日,减少整体花费。
如果能够在急性期,尽早的进行溶栓治疗,能够完善进行Ⅰ级和Ⅱ级预防,能够早期的抗栓、抗凝、降脂、戒烟,做一些Ⅱ级预防教育,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甚至费用都会降低。
急性指南依从性越高,患者的愈后相对越好;宣传普及率越高,医疗负担就越小。
中国近十年,特别是在北京缺血性卒中的Ⅱ级预防很好。
(一)措施抗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键措施。
包括两个概念,一是溶栓,二是抗栓。
抗栓大部分是抗血小板,但有一部分房颤心源性的病人指的是抗凝。
(二)药物美国的心脏病协会和动脉粥样硬化指南协会的指南推荐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药是阿司匹林。
当时氯吡格雷不可以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它的疗效没有被证实。
2012 年的美国的胸科医师学会的《抗栓治疗和血栓形成预防指南》,中国目前应用的《 2010 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以及 08 年欧洲的指南,都推荐阿司匹林。
中国的指南指出,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症而且没有禁忌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该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剂量是 150-300mg/ 天。
在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就是50-150mg/ 天。
四、《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版》推荐意见(一)《指南》修订过程《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年版》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集体撰写。
2002 年开始写, 05 年初在全国开始推广, 07 年开始正式推出, 10 年得出修订版。
它修订的原则是循证医学证据。
那么我们除了就是要考虑循证、共识之外,也要参考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
(二)《指南》推荐意见我们应用卒中指南,推荐的急性期诊断和治疗的程序如下。
首先进行评估病史的询问、查体,然后进行脑组织和血管一些方面的检查、实验室的检查。
通过上述检查排除其它疾病,诊断脑梗死,之后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后续的治疗。
一般的处理是医疗护理都涉及到吸氧、呼吸支持、那么心脏、还有一个体温、血压、血糖、营养支持。
特异性治疗指的是抗血小板、抗脂,然后进行神经保护和其它的一些疗法。
急性期还有一些并发症,例如大面积的脑梗死的时候会有水肿,大面积梗死的时候合并出血。
有一部分的病人合并癫痫,会有吞咽困难,会有继发的呼吸道感染,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
指南里都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评估病情严重,国内或者国际通用的,就是 NIHSS 量表。
对所有的疑似卒中病人来,我们首选的第一步的检查就是平扫脑 CT ,这个 CT 是Ⅰ级推荐的,因为 CT 对于出血的识别优于核磁,对所有卒中的病人在不知道他是出血或者缺血的时,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头部 CT , CT 必须建立患者通道,只有 CT 没有出血,病人才能进入溶栓的渠道。
CT 三个小时没有得到结果的话,就错过溶栓时期了。
在急性期我们要进行血常规、血小板、凝血时间、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的检查、心电图的检查、要进行氧饱和度的监测。
如果病人诊断没有明确之前,要进行毒理学的筛查、血液酒精水平的筛查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腰穿、脑电图;还要做血糖的测定,排除病人有低血糖;还要做妊娠试验,病人在妊娠期不能溶栓。
血管方面检查,要做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的血管彩超、锁骨下血管超声;在急性期,如果做不上核磁,经颅多普勒的超声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血管的问题,而且现在的技术可以发现微分子;血管成像可以选择MRA ,还进一步选择 CTA 或者 DSA ; DSA 造影结果显示出现问题,就涉及做介入治疗。
脑梗死的诊断在我们指南里,是这么命名的:急性起病,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没有缓解, CT 排除了出血,可以诊断为脑梗死。
1. 综合推荐意见诊断成脑梗死之后,《指南》的推荐意见为:疑似卒中的患者进行头颅 CT 平扫(Ⅰ级推荐);进行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的检查、心电图的检查;进行 NIHSS 评分( NIHSS 评分溶栓 4 到 25 分,可以给患者溶栓,患者评分低于 4 分或者高于 25 分,不能溶栓,所以这个 NIHSS 评分是急诊必须要做);血管病变的检查(在症状出现的早期我们不着急做此类检查,因为过分强调此类检查,可能会耽误其它的治疗和处理)。
2. 抗血小板意见如果病人不符合溶栓适应症,应该立即给予阿司匹林 50 ~ 325mg/ 日( I 级推荐, A 级证据)。
急性期以后改为预防剂量 50 ~ 150mg/ 日;溶栓的患者要在溶栓 24 小时以后复查了头颅 CT ,超过 24 小时病人没有出血,没有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那么我们推荐是氯吡格雷( III 级推荐, C 级证据),但对中国人来讲还是首选阿司匹林。
3. 降脂治疗意见说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就是患者有明确的动脉硬化,但是没有确切易损斑块(指在超声报告里显示斑块是个低回声,或者混合微伤,说明斑块是个不稳定斑块,是破裂的),或者是 LDL 低密度胆固醇大于 2.07 时应该把 LDL 降到 2.07mmol/l 以下,或者使 LDL 下降 40% (这是 10 年卒中的指南,但是最新的 14 年的指南指出要把 LDL 降到 1.8 ,但在血脂方面有争议的。
因为 LDL 事实上在有些方面它是有益处的,所以也不能无限制的把它降低)。
4. 血压控制意见要结合患者的基础血压,区分患者脑梗死初期还是脑梗死稳定期,区分患者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还是小动脉闭塞型,还要结合患者颅内外血管的狭窄程度,侧枝循环的建立,心肾功能是否稳定,然后综合进行血压的防治。
如果进入恢复期Ⅱ级预防时,指南目前推荐血压的防治应该在控制在 140-80 。
5.超早期溶栓1 )《指南》关于超早期诊治的溶栓推荐意见2010 年版的《脑血管病诊治指南溶栓》建议收缩压 < 180 mm Hg ,舒张压 <100mmHg 。
缺血性脑卒中24h 之内血压升高谨慎处理,如果不溶栓,就放宽到 200/110mmHg 再降压。
血糖超过 11 . 1 mmol/L ,就做胰岛素治疗,血糖低于 2 . 8 mmol / L 应该马上给予高糖, 10 %~ 20 %注射液或者口服。
患者如果没有吞咽困难,无需补充额外的营养;如果不能经口进食,要做鼻饲或者做 PEG (胃肠的造瘘)。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 3 小时之内 , 所有检查结果必须都出来。
( 1 级推荐, A 级证据); 3 ~4 . 5 h ,是放宽的时间( B 级证据)。
时间越长,病人溶栓成功率越低,出血的风险也就加大。
根据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 rtPA0 . 9 mg / kg ,最大剂量按照 0 . 9 mg / kg ,但是患者如果体重超过限数,最大剂量不超过 90 mg 。
10 %是在最初 1 min 内静推,剩余的是 1 h 内滴完, 24 h 内严密监护患者( 1 级推荐, A 级证据)。
发病 6h 之内的,如果患者不能使用 rtPA 了,可以给予尿激酶,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尿激酶给予 100 万—150 万 IU ,然后溶于生理盐水 100— 200m 1 ,持续静脉滴注。
其他的溶栓药物不推荐,这是 1 级推荐, C 级证据。
发病 6h 之内如果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不能进行静脉溶栓的,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
还有发病 24 h 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如果说他不能做静脉溶栓,也可以进行动脉溶栓。
溶栓患者要抗凝治疗要推迟到溶栓药物的 24 h 之后才开始( 1 级推荐, B 级证据)。
否则出血的风险太大。
2 )溶栓适应症和禁忌证溶栓的适应证,年龄 18-80 岁。
年龄如果超过 80 岁,溶栓以后出血的风险就增加,是独立危险因素。
发病后 4.5h 以内 rtPA , 6h 之内可以给予尿激酶。
一般来讲 3h 给 rtPA ,后循环可以放宽到 4.5h 。
症状持续超过 1h 比较严重, NIHSS 评分 4 到 25 分,做了 CT 显示出血,检验显示没有禁忌症,患者家属签字同意以后,进行溶栓。
但是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要排除禁忌症。
了解既往史,包括出血的病史、外伤史、胃肠道出血的病史、2 周内的大的外科手术史、一周之内有过动脉穿刺史、近 3 个月之内有过脑梗死或者心肌梗死史、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糖尿病史,这都是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活动性出血和骨折也不可以溶栓。
如果患者房颤吃华法林,抗凝的 INR 如果大于 1.5 , 48h 之内接受过肝素治疗,不能再溶栓了。
血小板计数如果低于 100 × 109/L ,血糖小于 2.7 ,如果血压大于 180 和 100mmHg ,患者也不能溶栓。
在溶栓的整体的24h ,必须要严密监测的。
病人不合作,躁动,妊娠,都是溶栓禁忌症。
3 )溶栓后的监护及处理①尽可能将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
②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第 1 小时内 30 min 1 次,以后每小时 1 次,直至 24h 。
③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 CT 检查 D .定期监测血压,最初 2 h 内 15 min 1 次,随后 6h 内 30min 1 次,以后每小时 1 次,直至 24h 。
④如收缩压≥ 180mmHg 或舒张压≥ 100mmHg ,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
⑤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应延迟安置。
⑥给予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 CT 。
4 )溶栓时护理注意事项①拟行 rtPA 治疗的患者至少应建立 2 条静脉通道②溶栓之前确保所有通道放置完毕:导尿管、气管插管等内置管③ rtPA 的总量:总量为 100 mg ,每例患者的使用剂量为 0 . 9 mg / kg ,最大剂量不能超过 90 mg ,给患者前,抽出多余剂量与另一护士共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