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常见质量缺陷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020e1f34011ca300a6c3909d.png)
钢材质量分析一、钢板常见质量缺陷12345678910二、带钢外观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带钢外观质量是带钢质量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企业轧钢技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产品品牌的缩影。
在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中,由于外观质量发生的异议不在少数,它不仅会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造成影响,还会损害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降低产品竞争力。
因此,各大钢厂对钢材外观质量尤为重视,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结合我公司带钢外观质量缺陷预防攻关项目,通过搜集相关信息情报,编写了本期调研,希望能有一些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热轧板材外观质量的主要问题根据热轧板带材的发展形势,板带的外观“美”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钢铁产品氧化铁皮卷、主要包括:卷形不良、钢铁企业板带产品的外观质量问题比较普遍,生产的特殊性,结疤、折边、辊印、划伤、边裂、浪形、规格偏差、其他等。
111、卷形不良(1)塔形卷塔形卷是一种带钢边部卷绕不平齐,一处或多处呈螺旋状出边的不良卷形。
主要分为头塔和尾塔两种。
头塔是由于带钢头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尾塔是由于带钢尾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2)塔形卷形成原因①带钢自身原因来料镰刀弯、楔形、异常凸度以及波浪、气泡、头部温度低,材质硬度大等都容易产生头部塔形。
对策是要求精轧调整压下水平,卷取操作方面应尽早打开助卷辊。
②操作上的原因导板夹力过大,带钢弓起,运行不平稳,以及带钢中心偏离导板中心进入卷取机。
对策是采用适当的夹紧力、夹紧方法,以及适当的导板开口度。
③设备上的原因侧导板的部分松动以及动作不一致,夹紧力不足、侧导板偏心、下夹送辊不水平、夹送辊左右辊缝不平衡。
由于带钢尾部从精轧抛出时,带钢张力比正常状态低,因此,平时因为高张力而未能表现出来的使带钢横向移动的力就变得明显,使带钢横向移动后卷取,有时可以通过改变减速点来达到控制尾部张力。
(3)松卷松卷是指钢卷没有卷紧,处于松散状况的缺陷卷。
压型钢板的质量通病
![压型钢板的质量通病](https://img.taocdn.com/s3/m/5f1c43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4.png)
压型钢板的质量通病压型钢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用于建造屋顶、墙壁和其他结构中。
然而,在使用压型钢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压型钢板的质量通病及其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1. 镀层脱落压型钢板的镀层是为了防止腐蚀而添加的,如果镀层脱落,则会导致钢板腐蚀并损坏。
造成镀层脱落的原因包括:•镀层不均匀或过厚造成的应力大;•焊接后未进行防护导致的腐蚀。
为了避免镀层脱落,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压型钢板,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生产,避免因为生产工艺不规范导致镀层厚度不均匀或过厚。
在使用时,应注意对钢板进行防腐蚀处理,如要进行焊接,则应对焊接处进行特殊的防腐蚀处理。
2. 开裂压型钢板有时会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发生开裂,其原因可能包括:•生产工艺不规范,导致材料内部有裂纹;•运输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冲击或振动,容易造成开裂。
避免压型钢板开裂的方法包括在采购时选择有资质的生产厂家、检查板材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纹,以及增加装卸时的注意力,防止因运输过程中的损伤导致开裂。
3. 凹陷凹陷是指压型钢板表面出现凹痕或不整齐的情况。
凹陷的原因可能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设计缺陷;•机器问题或操作人员的错误。
为了避免凹陷,应注意选择有经验的厂家生产,避免设计缺陷。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压型钢板的表面凹陷。
4. 尺寸不准压型钢板在生产时,具有一定的尺寸标准。
如果尺寸不准,则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如难以组装或安装,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尺寸不准的原因可能包括生产工艺不规范或机器故障。
为了避免尺寸不准的问题,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压型钢板,保证生产符合标准,并且在使用时要注意检查钢板的尺寸。
压型钢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于生产工艺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镀层脱落、开裂、凹陷或尺寸不准。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采购和使用时应注意选择正规厂家和注意生产标准,检查钢板表面和尺寸,并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钢结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钢结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f7ec9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8.png)
钢结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原因,钢结构质量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以帮助消除或减少钢结构质量问题。
首先,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质量通病包括:1.焊接缺陷:钢结构的连接通常通过焊接来实现,焊接缺陷可能会导致连接点强度不足,甚至发生开裂、脱离等问题。
2.材料缺陷:钢板、钢管等材料可能存在缺陷,如裂纹、夹层、气孔等,这些缺陷可能会降低钢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3.腐蚀:由于工程环境的特殊性,钢结构常常暴露在潮湿、有腐蚀性的环境中,长期暴露容易导致钢结构的腐蚀问题。
4.不合理设计:一些钢结构存在不合理的设计,如受力不均匀、局部刚度不足等问题,导致钢结构整体承载能力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加强质量监控: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钢结构的施工质量监控,包括材料的检验、焊接工艺的合格认证、焊缝的非破坏性检测等,确保钢结构施工过程的质量。
2.加强材料检验:在采购钢材时,应对每批次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确保采购到优质的钢材。
3.防腐措施:在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如涂层、喷涂、防腐处理等,以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4.合理设计:在钢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环境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并负责任地进行结构性能验证。
5.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应加强对钢结构施工过程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总之,钢结构质量问题的防治需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只有在每个环节严格控制,从设计、材料采购到施工、验收等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钢结构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钢结构的安全可靠。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34dcdad5bbfd0a7856730e.png)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一、热轧钢板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
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
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测与分析
![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2d2b8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5.png)
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测与分析热轧钢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表面缺陷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成本增加。
因此,对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测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类型及对产品的影响热轧钢板表面缺陷主要包括凹坑、麻点、龟裂、氧化皮以及斑纹等。
其中凹坑是表面缺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直径通常不超过2mm。
麻点是一种颗粒状的表面缺陷,由于其分布不规则,对产品外观产生明显的影响。
龟裂是一种纵向裂纹,可能会导致磨损、开裂或断裂等问题。
氧化皮是由于表面未被充分清理而形成的一层轻微氧化层,对产品表面的涂层质量产生影响。
斑纹则是一种颜色不均匀的表面缺陷。
这些表面缺陷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问题:表面缺陷对产品的外观产生明显的影响。
对于一些高端产品来说,外观质量尤为重要,因此表面缺陷自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2. 磨损和勾边问题:由于表面缺陷可能会导致产品表面更容易受到磨损,因此,这些表面缺陷也可能会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更短。
3. 性能问题:表面缺陷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强度、硬度、弯曲性等方面的性能下降,这可能会对产品的应用带来负面影响。
二、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对热轧钢板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方法:1. 眼识法: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但是准确性低。
该方法要求对热轧钢板表面进行肉眼观察,以判断是否存在表面缺陷。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可能漏检或误判。
2. 磁粉检测法:这种方法通过在表面涂上一种磁性粉末,并通过施加磁场来发现表面缺陷。
该方法可以检测出一些微小的缺陷,但对于一些更深的缺陷或者色素较浅的缺陷则无法做到有效的检测。
3. 磷酸色泽检测法:这种方法通过在热轧钢板表面涂上一种含有钯的磷酸液体,钯会与表面缺陷处的氧化皮反应并产生一种黑色沉淀物,从而揭示出表面缺陷。
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42a7191f18583d049645998.png)
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钢材质量问题1、钢材表面裂纹、夹渣、分层、缺棱、结疤(重皮)、气泡、压痕(划痕)、氧化铁皮、锈蚀、麻点裂纹——钢材表面在纵横方向上呈现断断续续、形状不同的裂纹;夹渣——钢材内部有非金属物掺入;分层——在钢板的断面上出现顺钢板厚度方向分成多层;缺棱——沿钢材某侧面长度方向通长或局部出现缺少金属棱角,缺棱处表面较粗糙。
结疤(重皮)——钢材表面呈现局部薄皮状重叠;气泡——钢材表面局部呈现沙丘状的凸包;压痕——轧辊表面局部不平或有非轧件落入而经轧制后在钢材表面呈现的印迹,分布有一定规律性;氧化铁皮——钢材表面粘附着以铁为主的金属氧化物;锈蚀——钢材轧制后受潮氧化产生的氧化物;麻点——钢材表面呈凹凸不平的粗糙度,有局部的也有持续和周期性分布的。
【规范规定】《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5条文规定:1、钢结构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 m的缺棱。
2、钢结构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3、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
4、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 B8923规定的C级及C级以上。
5、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 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G B3274—2007条文规定:钢材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拉裂、折叠、夹杂和压入的氧化铁皮;【原因分析】1、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钢材轧制冷却过程中产生应力而造成。
2、夹渣主要是锭胚粘有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时未脱落,也可能是在冶炼、烧铸过程中带入夹杂物,轧制后暴露出来的。
3、分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金属夹杂物存在于钢材内部,又称夹灰;另一种是厚度方向拉力不足,使用时造成的分层。
4、结疤中有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或氧化皮,不规则地分布在轧件上,而且局部与基本金属相连接。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47a3dae34afe04a1b071defa.png)
带状不光亮痕迹。
钢带表面因油膜破裂,钢带与工作辊直接接触而造成。
乳化液斑
经退火的钢板表面呈现不规则的或小岛状的黑色、褐色图形。
1在轧机出口处乳化液未加尽,加热时碳化,形成斑点;
2末机架出口吹风机压力小,吹不净;
3穿带时风机未开,甩尾时风机关闭;
4装炉后,预吹洗时间不足,加热时乳化液碳化形成斑点
4气刀的缝隙发生局部堵塞;
5气刀局部缺口或损坏;
6板形不好。
边厚(花纹)
镀锌钢带边沿的锌层比中间或其它部分的锌层厚称边厚,一般边部呈条状花纹。
1气刀角度调整不佳;
2边部冷却快;
3当钢带速度低于30米/分以下时,由于喷咀两端的气流向外散失一部分,这样减少了边部气流冲量,造成边部刮锌量比中部小;
4原板板型不好,有边浪;
油焦
轧延油由于氧化在钢带表面形成淡黄色或茶褐色的痕迹。
粘胶
钢带上附有黑色的胶状物体。
锈斑
钢卷运输过程中进海水或雨水,后经冷轧退火后呈一块块的水责状缺陷。
亮度不够
钢带的光泽度不足。
光泽度差异
表面光泽度不同,局部较亮,局部较暗,有时上下表面间的光泽度也会不同。
条纹
沿着钢带表面轧延方向的直线,其色泽与钢带不同。
3连铸时,保护渣带入钢中;
4钢水罐、钢锭模或注管内的非金属材料未清扫干净。
介在物
缺陷呈点状,一般色泽与钢带不同,多呈白色、灰白色。长度不是很长,多存在于钢带的头、屋部,程度严重时即形成剥片、孔洞。分为闭口状和开口状。
由于炼钢时钢水中有夹杂物,或热轧时钢带表面存在刮痕、凿痕等缺陷,经过冷轧时,在钢带表面即形成点状之痕迹。
三、镀锌板
露钢(漏镀)
在镀锌钢带上有露出原钢的黑点或黑块称露钢。这些黑点或黑块未镀上锌,形状不定,大小各异,有时遍班布整个钢带上下表面。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e465c71a102de2bd97058842.png)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缺陷名称特征一、热轧板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
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
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折迭(折钢板表面有局部互相折合印、折皱、的双层金属称折迭,其外形折边、折与裂纹形似,深浅不一,在角)横截面上一般呈现锐角。
沿原因分析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 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 3 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1因板坯上存在较多达到气泡气囊类缺陷,经多道轧制没有愈合,残留在钢板上;2板坯在炉时间长,气泡暴露。
钢板桩验收中的常见缺陷与质量评定标准
![钢板桩验收中的常见缺陷与质量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c87e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8.png)
钢板桩验收中的常见缺陷与质量评定标准钢板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材料,用于支撑或围堰地下工程。
为确保工程质量,钢板桩在施工完成后需要经过验收。
然而,在钢板桩的验收中,常见缺陷和质量评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缺陷1. 锈蚀:钢板桩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锈蚀。
锈蚀会导致钢板桩的强度下降,影响其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2. 焊接缺陷:钢板桩通常是由多片钢板拼接而成,焊接是关键的连接方式。
焊接缺陷如焊缝不牢固、焊接质量不合格等可能导致钢板桩的脱焊、变形等问题。
3. 分层或断裂: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层或断裂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钢板桩材料质量不佳等原因所导致。
4. 尺寸偏差:钢板桩的尺寸偏差是一个常见的缺陷,尺寸偏差过大可能会导致其他施工工序难以进行或造成结构紧密性不好。
质量评定标准1. 强度和刚度:钢板桩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水压、土压等外部力的作用。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钢板桩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2. 防腐性能:钢板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以防止锈蚀等问题。
钢板桩的表面处理和防腐涂层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3. 焊接质量:钢板桩的焊接连接是一个关键环节。
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焊缝应均匀牢固,没有明显的焊接缺陷。
4. 尺寸偏差:钢板桩的尺寸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尺寸偏差过大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施工工序,或者让钢板桩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钢板桩验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 检查表面质量:对钢板桩的表面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锈蚀、划伤、变形等缺陷。
2. 检查焊接质量:对钢板桩的焊缝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焊缝不牢固、焊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3. 测量尺寸偏差:使用测量工具对钢板桩的尺寸进行测量,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合格。
4. 进行质量评定: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对钢板桩的质量进行评定,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5. 缺陷处理:对于不合格的钢板桩,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镀锌钢板常见缺陷及原因
![镀锌钢板常见缺陷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21207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f.png)
镀锌钢板常见缺陷及原因镀锌钢板常见的缺陷包括尺寸偏差、锌层不均匀、锌层脱落、氧化铁皮、云纹、涂层不良等。
这些缺陷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问题、生产工艺不完善、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
首先,尺寸偏差是指镀锌钢板的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之间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的尺寸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切割、冷拔、矫正等工艺操作不精确造成的。
其次,锌层不均匀是指镀锌钢板表面的锌层在厚度或分布上存在不均匀的现象。
原因可能包括镀锌工艺参数控制不当、镀锌槽液中镀锌剂浓度不稳定、镀锌速度过快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区域锌层过厚,部分区域锌层过薄,影响了镀锌钢板的质量。
锌层脱落是指镀锌钢板表面的锌层存在脱落或剥落的情况。
锌层脱落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原材料表面含有油污、尘埃等杂质,使得镀锌层与基材附着力不足;二是镀锌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不当,如镀锌溶液温度过高、镀锌时间过长等,导致锌层与基材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完全,附着力减弱。
氧化铁皮指镀锌钢板表面出现铁锈或氧化物覆盖的现象。
这通常是由于原材料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湿润或潮湿环境中造成的。
在镀锌过程中,氧化铁皮会阻碍镀锌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导致锌层不均匀或局部缺陷。
云纹是指镀锌钢板表面产生的一种纹理或痕迹,这通常是由于镀锌时锌液流动不均匀或工艺参数调整不当所引起的。
云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镀锌钢板的外观质量。
最后,涂层不良是指在涂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漏涂、偏涂、涂层孔隙等。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涂料质量不过关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的。
综上所述,镀锌钢板常见的缺陷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原材料、工艺控制、设备、操作等各个环节。
为了提高镀锌钢板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执行,并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筛选。
此外,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以减少缺陷的发生。
钢板桩施工质量验收的常见缺陷与处理办法
![钢板桩施工质量验收的常见缺陷与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16d64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8.png)
钢板桩施工质量验收的常见缺陷与处理办法钢板桩是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然而,在钢板桩的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缺陷。
了解这些缺陷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对于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工程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常见缺陷1. 挤压变形挤压变形是指钢板桩的形状产生了变化,常见的有龙骨、边缘的变形。
这种变形可能是因为施工中挤压力不均、施工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挤压变形严重,会影响桩身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端部变形端部变形是指钢板桩的一端或两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
这种变形可能导致桩的强度减弱、变形不均匀等问题。
端部变形的原因有多种,如施工时桩身上部受到较大的负荷、施工振冲力过大等。
3. 接头开裂钢板桩是由多个桩片连接而成,在桩片的接头处容易出现开裂情况。
接头开裂主要是由于焊缝质量不过关、钢板桩的内部应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接头开裂会降低桩片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
4. 密封性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地进行密封处理,会导致桩身内部发生渗漏。
渗漏会使桩身内部的土壤流失,影响钢板桩的承载能力。
渗漏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时没有采取适当的密封材料或密封不严密。
二、处理办法1.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钢板桩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和施工速度,可以有效预防挤压变形和端部变形。
确保振冲力的均匀施加,避免过大的振动力对钢板桩造成损坏。
2. 加强焊缝质量控制对钢板桩的焊接缝进行严格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焊缝的质量符合要求。
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加强焊缝预热和后热处理工作,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3. 进行适当的预制桩处理在施工前,对钢板桩进行预制处理,如涂覆防腐涂料,提高钢板桩的耐腐蚀性能。
同时,预先进行桩片的密封处理,采用适当的密封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桩身的密封性。
4. 做好施工资料的归档针对已完成的钢板桩施工项目,要做好施工记录的保存和归档。
包括施工过程的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焊缝质量检验报告等。
复合钢板容易产生的缺陷
![复合钢板容易产生的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10b545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c.png)
复合钢板容易产生的缺陷
复合钢板是一种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而成的板材。
由于其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会产生以下一些常见缺陷:
1.脱层(脱接):这是复合钢板中常见的一种缺陷,发生于复合层与母材在界面处复合不良,有可能会导致材料性能的降低。
2.板芯发黑,四周发白:这主要是由于胶布可溶性含量及挥发分含量过大,预热阶段板料四周挥发物容易逸出,而中间残留多,呈现出板芯发黑,周围发白的状况。
这可能会影响复合钢板的外观和质量。
3.胶布滑出压制:在压制过程中,胶布可能会从钢板中滑出来。
这种情况在压制环氧玻璃布板时比压制环氧酚醛玻璃布板较为常见,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复合钢板的一些常见缺陷。
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工艺参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缺陷的产生,从而保证复合钢板的质量和性能。
钢板超声波检测
![钢板超声波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186a4cffdd3383c4bb4cd25f.png)
在轧制完成后,钢板表面粘附一层灰黑色或红棕色氧化铁皮,一般呈块状或条状。 折叠的产生主要是操作不当,而使轧件刮框,或碰撞异物造成局部卷凸,或轧辊掉皮
四、钢板横波检测
3. 2 厚度大于50mm~150mm的钢板 将探头声束对准试块背面的槽,并找出第一个1/2跨距反射
的最大波幅。调节仪器,使反射波幅为满刻度的80%,在 荧光屏上记下这个信号的位置。不改变仪器调整状态,在 3/2跨距上重复该项操作。 不改变仪器调整状态,把探头再次置于试块表面,使波束 对准试块表面上的槽,并找出全跨距最大反射波的位置。 在荧光屏上记下这一幅值点。 在荧光屏上将上述所确定的点相连接,此线即为距离-波幅 曲线。
六、钢板自动超声检测
6、缺陷的评判 对于有自动判定缺陷大小的超声波自动
探伤设备,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由设 备自动计算。对于无自动判定缺陷大小 的超声波自动探伤设备,当发现可疑缺 陷后,缺陷的定位、定量由人工方法进 行。
缺陷的评判与接触式钢板探伤方法一致 。
七、钢板超声检测应用实例
1、用水浸法检测厚度为40mm的钢板,为使钢板的第四次底波与水界面 的第二次回波重合,水层的厚度应为(水中纵波波速为1480m/s,钢中 纵波波速为5900m/s):
三、钢板超声检测标准及缺陷评定
三、钢板超声检测标准及缺陷评定
四、钢板横波检测
根据钢板产生缺陷的特点,用横波超声检测方法 检测钢板中非夹层性缺陷,作为直探头检测的补 充。
1、 探头的选用 一般选用K1斜探头,圆晶片直径应在13mm~
25mm之间,方晶片面积应不小于200mm2。如有 特殊需要也可选用其他尺寸和K值的探头。探头 检测频率为2 MHz~5MHz。
超全整理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超全整理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019a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9.png)
超全整理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范本一: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钢材质量问题1. 钢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现象- 问题原因:生产过程中的激光对切不均匀- 防治措施:优化设备维护保养和操作规范,确保切割质量。
2. 钢材表面爆皮、起疙瘩- 问题原因:材料在加工运输过程中碰撞引起- 防治措施:加强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避免碰撞。
3. 钢材表面出现裂纹- 问题原因: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均匀引起- 防治措施:控制冷却速度,避免温度变化过快。
4. 钢材出现棱角剥蚀- 问题原因:镀锌层不均匀- 防治措施:优化锌液浓度和喷涂工艺,确保镀锌均匀。
二、焊接质量问题1. 焊缝出现裂纹- 问题原因:焊接参数设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调整焊接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2. 焊接接头出现未焊透或焊透度不够- 问题原因:焊接操作不规范- 防治措施:加强焊工培训,确保焊接质量。
3. 焊接产生气孔- 问题原因:焊接材料含有水分或油污- 防治措施:使用干燥的焊接材料,确保焊接质量。
4. 焊缝出现焊渣、氧化物等杂质- 问题原因:焊接过程中未进行清洁- 防治措施:加强焊接前的工件清洁和焊后的清理工作。
三、涂装质量问题1. 涂层出现剥落- 问题原因:底材表面处理不当- 防治措施:加强底材表面处理和涂装工艺控制。
2. 涂层出现气泡、麻点等缺陷- 问题原因:涂料质量不合格或涂装过程中环境不良 - 防治措施:选择合格的涂料,确保涂装环境的干净和温湿度条件。
3. 涂层出现沙眼、流挂等瑕疵- 问题原因:喷涂过程中喷枪不正、喷涂速度不均匀 - 防治措施:培训涂装工人,确保喷涂操作规范。
四、其他质量问题1. 锚固点安装不牢固- 问题原因:锚固点设计不合理或安装不到位- 防治措施:加强设计和安装监管,确保锚固点牢固可靠。
2. 结构尺寸偏差超标- 问题原因:制造过程中测量错误或工艺控制不严格- 防治措施:加强测量过程和工艺控制,确保结构尺寸精确。
本文档涉及附件:1. 钢材质量检验报告2. 焊接工艺评定书3. 涂层质量检验报告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激光对切:使用激光切割技术将钢板切割成所需尺寸。
钢板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
![钢板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a323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c.png)
钢板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钢板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钢板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就钢板常见的缺陷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常见的钢板缺陷。
1. 表面缺陷,钢板表面常见的缺陷包括划痕、凹陷、氧化、斑点等。
这些缺陷会降低钢板的外观质量,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耐腐蚀性能。
2. 内部缺陷,钢板内部的缺陷主要包括气泡、夹杂物、裂纹等。
这些缺陷会降低钢板的强度和韧性,影响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3. 尺寸偏差,钢板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尺寸偏差,包括厚度偏差、长度偏差、宽度偏差等。
这些偏差会影响钢板的加工和安装质量,导致浪费材料和人力成本。
二、防治措施。
1. 加强生产管理,钢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生产工艺的参数。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钢板的质量稳定。
2. 表面处理,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除锈、喷漆、镀锌等,以提高钢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3. 检测手段,对钢板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超声波探伤、X射线检测、磁粉探伤等,及时发现和修复钢板的内部缺陷。
4. 加强运输保护,在钢板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包装和固定措施,避免碰撞和挤压,减少钢板的表面和内部缺陷。
5. 加强安装监理,在钢板的安装过程中,应加强监理和验收工作,确保钢板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提高安装质量和使用效果。
6. 加强维护保养,对已安装的钢板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防腐、涂漆等,延长钢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三、结语。
钢板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其质量和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加强对钢板缺陷的防治工作,提高钢板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强对钢板缺陷的认识,提高对钢板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钢板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en10163-1钢板表面缺陷标准
![en10163-1钢板表面缺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adde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c.png)
en10163-1钢板表面缺陷标准
EN 10163-1是欧洲标准,规定了热轧钢板、宽扁钢和型钢表面状态的一般要求,其中包括表面缺陷的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热轧钢板、宽扁钢和型钢,包括未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处理的产品。
根据EN 10163-1标准,表面缺陷分为以下几类:
1.不连续性缺陷:包括裂纹、折叠、折叠痕迹、划痕、表面氧化物、表面脱碳、表面脱层、表面腐蚀等。
2.尺寸缺陷:包括尺寸偏差、形状偏差、表面不平整度等。
3.其他缺陷:包括夹杂物、气孔、夹渣、氧化皮等。
对于每一类缺陷,标准都规定了其允许的数量、尺寸和位置等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缺陷的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销售业务中经常会碰到客户的质量投诉,业务员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了解、分析、判断,并给予正确的反馈,本人根据工作中的经验,对常用的板材会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供有关人员作参考,如有错误的地方请予指正:冷轧钢板1表面夹杂:表面呈现点状、块状或线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沿轧制方向间断或连续分布,其颜色为好棕色、深灰色或白色。
严重时,钢板出现孔洞、破裂、断带。
原因:1)炼钢时造渣不良,钢水粘度大,流动性差,渣子不能上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多;2)铸温低,沸腾不良,夹杂物未上浮;3)连铸时,保护渣带入钢中;4)钢水罐、钢锭模或注管内的非金属材料未清扫干净。
2介在物:缺陷呈点状,一般色泽与钢带不同,多呈白色、灰白色。
长度不是很长,多存在于钢带的头、屋部,程度严重时即形成剥片、孔洞。
分为闭口状和开口状。
原因是由于炼钢时钢水中有夹杂物,或热轧时钢带表面存在刮痕、凿痕等缺陷,经过冷轧时,在钢带表面即形成点状之痕迹。
3轧入污物:缺陷呈块状,一般呈白色,易集中发生在钢带某段长度。
原因是由于外来物(如衬纸、胶粒)被轧入钢带表面,而形成大面积、块状之缺陷。
4气孔和夹层:切断面上呈上下两层裂纹,但无分离。
原因是由于炼钢、热轧时钢带表面残留有气泡。
5结疤: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舌状”、“鱼鳞状”或条状翘起的金属起层,有的与钢板本体相连接,有的与钢板本体不相连,前面叫开口结疤,后者叫闭口结疤,闭口结疤在轧制时易脱落,使板面成为凹坑。
原因:1)炼钢方面:锭模内壁清理不净,横壁掉肉,上注时,钢液飞溅,粘于横壁,发生氧化,铸温低,有时中断注流,继续注钢时,形成翻皮;下注时,保护渣加入不当,造成钢液飞溅;2)轧钢方面:板坯表面残留结疤未清除干净,经轧制后留在钢板上。
6氧化铁皮:缺陷呈点状、条状或鱼鳞状的黑色斑点,分布面积大小不等,压入的深浅不一。
这类铁皮在酸洗工序难于洗尽,当铁皮脱落时形成凹坑。
原因:1)板坯加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炉内呈强氧化气氛,炉生氧化铁皮轧制时压入;2)高压水压力不足,连轧前氧化铁皮未清除干净;3)高压水喷咀堵塞,局部氧化铁皮未清除;4)集鳞管道打开组数不够,除鳞不干净。
7欠酸洗:带钢上下表面整个板面呈现条片状、黑灰色条斑,无光泽。
原因:1)热轧带钢各部分温度和冷却速度不同,即沿带钢长度方向的头、中、尾以及沿宽度方面的边部和中部的温度和冷却速度不同,使同一带钢各部分的铁皮结构和厚度不同,一般说,热轧带钢的头、中部比尾部温度高30-50℃,因此,头部铁皮较厚,尾部铁皮较薄,因此,在酸洗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易产生局部未洗净;2)酸洗工艺不适当,如酸洗的浓度、温度偏低,酸洗速度太快,酸洗时间不足,或亚铁浓度过高未及时补充酸液等;3)拉伸除鳞机拉伸系数不够,使铁皮未经充分破碎、剥离,影响酸洗效果;4)带钢外形差,如镰刀弯、浪形等,使机械除鳞效果差,易造成局部欠酸洗。
8酸洗不良:表面有大面积点状缺陷,一般呈单面出现,全面性,退火后呈白色,平整后呈黑点状。
原因是热轧钢卷表面氧化不均匀,酸洗退火未完全去除其表面之氧化物。
9碱洗污染:表面呈点状污滓、块状污滓或水痕。
原因是碱洗不良。
10粘结痕:退火钢卷间相互粘合在一起称为粘结,平整后产生点状圆弧折痕是点粘;沿轧制方向呈现成排弧状折痕的是条状粘结;严重的面粘结,平整开卷被撕裂或出现孔洞成为废卷。
原因:1)轧钢卷取张力过大或张力波动,板形不好,造成隆起,在层间压力较大部位产生粘结;2)带钢表面粗糙度太小;3)钢质太软,碳、硅含量少;4热处理炉温过高或退火冷却速度过快;钢卷在装炉前碰撞受伤。
11氧化色:表面被氧化,其颜色由边部的深蓝色逐步过渡到浅蓝色、棕色、淡黄色,统称氧化色。
原因:1)退火时保护罩密封不严或漏气,导致钢卷氧化;2)罩式炉退火工序,高温出炉(钢卷温度大于110℃),导致钢卷氧化;3)保护气体露点过高或氢含量过低,加热前予吹洗时间不足,炉内存在残氧,钢卷在氧化性气氛中退火。
12热烧伤:带状不光亮痕迹。
原因是钢带表面因油膜破裂,钢带与工作辊直接接触而造成。
13乳化液斑:经退火的钢板表面呈现不规则的或小岛状的黑色、褐色图形。
原因:1)在轧机出口处乳化液未加尽,加热时碳化,形成斑点;2)末机架出口吹风机压力小,吹不净;3)穿带时风机未开,甩尾时风机关闭;4)装炉后,预吹洗时间不足,加热时乳化液碳化形成斑点14划伤:表面呈现直而细、深浅不一的沟槽。
平行于轧向,连续或断续,疏密不一,无一定规律,平整前划伤较平滑,沟槽处颜色为灰黑色,平整后划伤,有毛刺,呈金属亮色。
原因:1)酸洗、轧钢、平整、精整各机组与带钢相接触的零件有尖锐棱角或硬物,产生相对运动;2)精整线的各种辊(夹送辊、压紧辊、导板)不运转产生划伤;3)开卷或卷取时,带钢速度变化或层间相对运动。
15折皱: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皱折,多发生在小于0.8mm以下的薄板,皱纹边部成一定角度,严重折皱成压褶。
原因:1)带钢跑偏,一边拉伸,另一边产生褶皱;2)板形不良,有大边浪或中间浪,带钢过平整机、矫直机或夹送辊时,有浪形处产生褶皱;3)矫直机调整不当,变形不均造成。
16分层:是基材内部的夹层,这种缺陷不一定出现在表面上,往往表现为单面或双面鼓泡。
原因是热轧时气泡未焊合或焊合不良。
17剥片:钢板表面翅起一小片未剥落且呈现山水状或线条状之重叠薄层。
18穿孔:材料有孔洞。
原因:1)材料中含有非金属夹杂物,在冷轧时,因局部的抗拉强度超限,从而使材料局部破裂,形成孔洞;2)热轧原料分条时产生了严重的刮痕、凿痕等缺陷,在冷轧后撕裂。
19边缘破裂:钢带边缘呈现裂缝并沿宽度方向深入钢带内部。
原因是钢带越薄越容易形成此缺陷。
20剪边:由于边缘破裂剪掉后的痕迹。
21运送损伤:钢带由于在吊运的过程中形成的损伤,多发生于钢带边缘。
22擦伤:1)钢带与其它物体(如辊子)之间摩擦或钢带由于板型不佳层间摩擦产生的短条状擦伤,以及钢带在退火时与石墨辊或羊毛毡摩擦造成的擦伤;2)沿钢带轧延方向呈钩状连续出现。
重轧料未垫衬纸的情况下,较容易出现该缺陷。
23辊印:表面出现周期性的凹坑或凸包,严重的辊印导致薄带钢轧穿。
原因:1)带钢焊缝过高或清理不平,连轧时引起粘辊;2)辊子上粘有硬金属物(焊珠、金属屑等)或污垢,轧制或整平时,硬物或污物压在带钢表面上,留下压痕;3)工作辊掉肉。
24压印(压痕):表面所呈现的一定深度的一面凹下,一面凸起,有节距的痕迹,有周期性,多少不一,缺陷处颜色较亮。
原因:1)生产过程中多种辅助辊(张力辊、压紧辊、夹送辊、矫直辊等)粘上铁屑,污垢后造成;2)铁屑、异物掉入钢板垛内。
25刮痕:钢带在冷轧时被硬质物体刮伤而造成之缺陷,通常呈条状,且与轧延方向平行,程度严重者可以用手感觉到所造成的沟槽;原因是由于退火炉进出口羊毛毡中夹杂硬质物体,而刮伤钢带。
26凿痕:在钢带表面存有流星状分布的尖锐、短促并深入钢带内部之缺陷,分布不均匀且较粗糙,带有突起物。
27焊道印痕:原因是焊接引带的接头收卷成钢卷时焊道在钢带表面留下的全宽度的直线状的痕迹,一般间距逐渐增大,程度逐渐减轻。
28辊痕:1)钢带表面形成的单面凸起,点状,沿轧延方向等距出现,间距约150mm;2)沿钢带轧延方向呈长条状或短条状等距出现,间距约150mm;3)沿钢带垂直方向呈长条状或短条状等距出现,间距约150mm。
29停机辊痕:由于换辊,停机辊子在钢带表面留下的全宽度的一条直线,一般其前后的厚度会有偏大。
30石墨辊痕:有时呈黑色,有时也呈白色,呈条状或波浪形,有时也呈块状。
有的用手摸之,手上会有粉末。
原因是热处理炉石墨辊与钢带接触而产生的痕迹。
31震痕:1)由于轧机或平整机的工作辊震动而在钢带表面留下有间距的全宽度的线痕;2)工作辊于研磨时即已产生之震动痕迹,既而转印到钢带表面,一般与轧延方向成某种角度。
32折痕:1)钢带折叠而留下的痕迹;2)钢带表面在宽度方向出现与轧延方向垂直之折痕。
33衬纸痕:1)由于衬纸起皱折而反映在钢带表面的线状条纹;2)衬纸的皱纹被印在钢带表面,经过碱洗未洗净之痕迹。
34线缝:距离钢带边缘20mm以内之断续黑条状痕迹35油斑:钢带表面残存轧延油之痕迹,其形状有彗星状、斑点状、扫把状。
36油污:钢带表面有润滑油的痕迹,为黑褐色或茶色。
37油焦:轧延油由于氧化在钢带表面形成淡黄色或茶褐色的痕迹。
38粘胶:钢带上附有黑色的胶状物体。
39锈斑:钢卷运输过程中进海水或雨水,后经冷轧退火后呈一块块的水责状缺陷。
40亮度不够:钢带的光泽度不足。
41光泽度差异:表面光泽度不同,局部较亮,局部较暗,有时上下表面间的光泽度也会不同。
42条纹:沿着钢带表面轧延方向的直线,其色泽与钢带不同。
43退火异常:1)钢带在炉内停滞过久、表面氧化过度,致使钢带表面呈灰色。
有时也会呈现麻脸粗糙状斑点;2)由于露点不足或炉内气氛不稳定,致使钢带表面泛蓝、泛黄、泛黑;3钢带表面呈现较光亮的色泽,机械性质不符要求44锯齿状边缘:由于裁剪造成毛刺粗糙边缘,使钢带边部产生锯齿状小裂纹。
45塔形:钢卷外形缺陷,在钢卷的端面一圈比一圈高(或低),连续不断,形如宝塔,多出现于钢卷的内(外)圈部分。
原因:1)卷取机对中装置失灵,带钢跑偏;2)带钢不平直,如镰刀弯、拉窄等;3)板形不良,出现大边浪,使钢带超出光电管控制极限;4)操作调整不当,卷筒收缩量小,推卷机推出钢卷时,内圈拉出。
46排骨纹:与轧延方向成某种角度,且以钢带宽度中心线成两边对称的波纹状痕迹。
47弧形:钢带边缘呈不连续小规模的边波状。
48边波:钢带边缘呈连续波浪形状。
49中波:钢带宽度方向的中间呈现波浪状,并沿着轧延方向延伸。
50厚度偏差:轧延后钢带厚度与派工不符,但可以归属于其它规格的。
51宽度偏差:由于张力等原因,使钢带局部的宽度与其它部位的宽度相差较大。
52冠状:钢带中间厚、两边薄。
53楔型板:钢带一边厚、一边薄。
镀锌钢板1露钢(漏镀):在镀锌钢带上有露出原钢的黑点或黑块称露钢。
这些黑点或黑块未镀上锌,形状不定,大小各异,有时遍班布整个钢带上下表面。
原因:1)因原板锈蚀,黄锈进入退火炉后未能充分还原;2)原板表面存在缺陷,如压入氧化铁皮、严重锈蚀、夹杂等;3)钢带进入退火炉预热段再次氧化,再进入还原段无法还原;4)保护气体不纯,露点高,氢含量低(<15%),钢带再次氧化;5)炉内管道破裂,漏水等;6)酸洗不足;7)助镀剂成分不合格;8)助镀剂烘烤过度。
2锌层脱落:镀锌试样,在进行机械咬口或球冲试验时,表面出现严重锌层与基板分离现象称锌层脱落。
在生产线上也可直接看见,锌层局部呈块状与基板分离、锌层掉落的现象。
原因:1)炉温不良;2)退火炉漏气、漏水或还原条件不好,使钢带表面残留有未被还原好的氧化物;3)原板含硅量高;4)操作条件不佳,如镀锌温度高,浸镀时间长和含铝时控制不当;5)原卷锈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