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练习题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统计指标培训课件

统计指标培训课件

统计指标培训课件统计指标培训课件统计指标是衡量和评估某一现象或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各个领域,统计指标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统计指标,本次培训课件将介绍统计指标的基本概念、常用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应用统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一、统计指标的基本概念统计指标是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量化和描述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趋势和关系,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统计指标通常包括中心趋势指标、离散程度指标和相关性指标等。

1. 中心趋势指标中心趋势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常见的有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

平均值是将所有数据求和后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数值,它可以反映数据的总体水平。

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它可以减少异常值对数据的影响。

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它可以反映数据的典型特征。

2. 离散程度指标离散程度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常见的有方差、标准差和极差等。

方差是每个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它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可以衡量数据的波动程度。

极差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

3. 相关性指标相关性指标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等。

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它的取值范围为-1到1,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接近0表示无相关。

回归分析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常用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常用的统计指标,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1. 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数据求和后除以数据个数,即平均值 = 总和 / 数据个数。

例如,有一组数据为1、2、3、4、5,那么平均值 = (1+2+3+4+5) / 5 = 3。

统计指标培训讲义

统计指标培训讲义

2020/9/26
大连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4
三、动态数列
➢ 年动份态数列8-将8 某一个89指标在不90同时间上91 的数 值,原煤按产其量时间9.8(亿如吨年1,0.5季亿,吨月1等0.8)亿的吨先1后0. 6顺亿序吨排
列起年来份 。 88
89
90
91
年末第绝三对数99列49:万一人 系1列014统7万计人绝对105数33,万人按时110间15顺万人序 加产业以人排数列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您生活愉快!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可变的数值叫变量值 离散变量(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小数如人数、机器台数) 连续变量(整数之间有无限数值如身高、年龄)
2020/9/26
大连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3
总论(二)
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指标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 例如我国93年全国钢产量8868万吨。 表明所指产品性质是钢,又表明数量特征8868 万吨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最新统计学试题1培训讲学

最新统计学试题1培训讲学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

这里语种属于()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

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B所有居民是总体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1.推断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如何科学地确定总体B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C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D怎样消除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E由所抽取样本去推断总体特征2.下面属于定序尺度的有()A学生的智商等级 B学生到达教室的距离C学生按考试成绩的位次 D学生按出生地的分组E学生统计学成绩的分数3.下表是《财富》杂志提供的按销售额和利润排列的500强公司中10家公司的数据。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指标(题库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指标(题库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指标(题库版)1、单选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单位指标(江南博哥)正确答案:C2、单选?已知甲乙两个企业月产量(千件)的资料,甲企业一共20名工人,月产量的数据如下,根据给出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乙企业的数据如下:甲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千件)()。

A.26.8B.28C.25.7D.27.8正确答案:A3、多选时期指标的特点是()。

A.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C.某时期的指标数值与该期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D.某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该期时间长短无关E.更长时期的指标数值可通过连续相加得到正确答案:A, C, E4、单选设甲、乙两单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表4-2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有关甲、乙两企业工人月平均工资的代表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甲企业标准差160元,乙企业标准差170.5元B.甲企业标准差大于乙企业标准差,甲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大C.甲企业标准差162.96元,乙企业标准差175.19元D.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可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正确答案:C5、判断题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愈大。

()正确答案:错6、判断题数量指标一般用相对数的形式来表示。

()正确答案:错7、多选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

A.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B.北京常住人口1695万人C.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D.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9亿元E.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590个正确答案:A, D8、单选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而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极差D.均方差正确答案:A9、单选常用的位置平均数包括()。

A.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正确答案:D10、单选甲:2009年底某地区户籍人口6675.7万人,常住人口6118万人;乙:2009年某地区人口出生人数为82万人,则()。

《统计学基础》理论训练题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

《统计学基础》理论训练题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

《统计学基础》理论训练题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

2.统计工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3.标志是说明()具有的特征。

4.统计指标值用()表示。

5.质量指标值用()和()形式表示。

6.统计总体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7.()标志表示总体单位的性质和属性特征,要用()来表示。

8.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和()两种。

9.要了解某银行全部金融产品的情况,总体单位是()。

10.当我们研究某银行职工的工资水平时,该银行全部职工构成(),每一职工是()。

11.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每一居民是()。

1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13.银行职员的年龄.银行设备的价值属于()标志,而职员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某高校教师的工资,总体单位是()。

A.该校全体教师B.该校每一名教师C.该校的教师人数D.该校的工资总额2.某校在校本科生为2500人,这里的“在校本科生为2500人”是()。

A.指标B. 变量C. 标志 D . 标志值3.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标志。

4.下列变量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学生人数B. 年龄C.身高D.所学课程数5.有三名工人,他们的日产量分别为20件.21件.18件,这三个数值是()。

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6.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工种C.及格率D. 平均成绩E.日产量7.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企业B.每一个职工C.全部工业企业D.每个企业的职工8.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指标)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指标)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指标)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 某市对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该市某一高校师生有8000人,其中学生6500人,教师有1500人。

该校最大的系有学生700人,教师48人。

上述数据中有( )个是统计指标。

(A)5(B)3(C)1(D)02 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产量(B)劳动生产率(C)人171密度(D)资金利税率3 下面的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GDP(B)商业企业增加值(C)人均销售收入(D)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 调查2009级统计系62名同学学习成绩,获得部分信息,其中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是( )。

(A)班级学生人数62人(B)全班“回归分析”平均成绩为75.6分(C)全班“高等数学”成绩总和为4340分(D)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5 甲:2009年底某地区户籍人口6675 .7万人,常住人口6118万人;乙:2009年某地区人口出生人数为82万人,则( )。

(A)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C)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D)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6 不同时间上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指标是( )。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7 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床),则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4,这个指标属于( )。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8 相对指标数值的计量形式是( )。

(A)无名数(B)有名数(C)复名数(D)复名数和无名数9 某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应是( )。

(A)4%/8%(B)8%/4%(C)108%/104%-1(D)104%/108%-110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是( )。

统计学习题第4章综合指标

统计学习题第4章综合指标

第四章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刻状况不同,能够分为:( ) ①整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②整体总量和时期指标 ③标志总量和时期指标 ④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能够分为( ) ①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②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 ③整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④整体总量和时点指标。

3.某厂的劳动生产率打算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8%,那么劳动生产率打算执行提高程度为( ) ①8%-5%=3% ②5%+8%=13% ③%78.2%100%108%105-=- ④%86.2%100%105%108=-。

4.在5年打算中,用水平法检查打算完成程度适用于( )①规定打算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②规定打算期末应达到的水平③规定5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④规定打算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

5.总量指标是( )①有计量单位的; ②没有计量单位的;③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的; ④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无计量单位; ⑤抽象的无什么经济内容的数字。

6.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整体内部各部份之间内在的( ) ①打算关系; ②质量关系; ③强度关系; ④数量关系;7.在相对指标中,要紧用名数表示的指标是( ) ①结构相对指标; ②强度相对指标; ③比较相对指标; ④动态相对指标。

8.某厂1991年的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钱计算为60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钱计算为632万元,该厂1992年工业总产值实际为65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钱计算),完成昔时打算的102%,那么该厂1992年打算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钱计算)应该是() ①02.1652606632÷⨯ ②02.1652632606÷⨯ ③02.1606652632÷⨯ ④02.1652632606÷⨯。

9.某种产品按五年打算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0万吨,打算执行情形如下:该产品五年打算任务( )①提早一年完成; ②提早9个月完成; ③提早半年完成; ④提早3个月完成; ⑤按打算要求完成。

2013年统计基础与统计实务学习指导培训

2013年统计基础与统计实务学习指导培训

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 组距和组数( D )。
A.没有关系 B.关系不确定 C.有正向关系 D.有反向关系
12
第三章 统计整理(单项选择题)


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B )。
A.重合 B.间断 C.不相等 D.相等


12.某企业职工月收入最高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 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B )。
4
第二章 统计调查(单项选择)

学习指导P19 1.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 B )。
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 料


5.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 查。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 D )。 时间间隔通常为一年
A.越多 B.可能多也可能少 C.越少 D.是固定的
5

第二章统计调查(单项选择)
14.统计调查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划分的根据是( C )。
A.调查的内容 B.调查的领导机关 C.调查的组织方式 D.调查的报告单位
21.下列属一次性调查的是( A )。
BCD为连续调查
A.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B.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 C.商品购销季节变化 D.单位 产品成本变动



15.将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为( B )。
A.单项式分组 B.组距式分组 C.既可以是单项式分组,又可以是组距式分 组 D.以上均不对

《统计分析基础》项目四 统计常用指标分析 习题

《统计分析基础》项目四 统计常用指标分析 习题

《统计分析基础》项目四习题统计常用指标分析知识认知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

A.人口出生率B.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D.工农业产值比2.属于不同总体的不同性质指标对比的相对数是( )。

A.动态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3.2020年,某市GDP的年增长率10.9%,该指标是()。

A.绝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4.计算平均数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数的总体单位应是( )。

A.大量的B.同质的C.差异的D.少量的5.某公司下属10个企业,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求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五午日D.企业数6.假如各个标志值都增加1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 )。

A.增加到原来的10倍B.增加10个单位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7.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8. 加权算术平均数中权数的实质是( )。

A.各组单位数B.总体单位数C.各组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D.各组的单位数与标志值的乘积9.对于一个样本,如果样本方差越大,表明( )。

A.样本观察值的分布越集中B.样本观察值的分布越分散C.趋中程度越好D.观察值与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越小10. 某商店在制订男式村衫进货计划数时,需要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1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12.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B.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C.无法进行正确判断 D.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13.某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30644万元,季末总资产为478294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统计学综合指标习题讲课教案

统计学综合指标习题讲课教案

第四章 综合指标一、单选题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的( ) A. 97.9% B. 140% C. 102.2% D. 2%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 4.受极大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数是( )A. 位置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成立。

A.x > e M >o MB. x <e M <o MC. x >o M >e MD.x <o M <e M6.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J 形分布7.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8.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的影响。

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A.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C.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D.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9.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简单调和平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10.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A.扩大2倍B.减少到1/3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11.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A.减少20B.减少到1/20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12.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和它们的频数都缩小到原来的1/2,那么众数()A.缩小到原来的1/2B.缩小到原来的1/4C.不变D.不能预期其变化13.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都增加一倍,而频数均减少一半,那么中位数()A.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不变D.不能预期其变化14.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15.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16.假如把分配数列的频数换成频率,则标准差()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17.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A.意义不同B.计算结果不同C.计算条件不同D.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18.为了测定组平均数变异,应计算()A.组内方差B.组间方差C.总方差D.组内方差平均数19.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A.平均数不一致B.离散程度不一致C.总体单位不一致D.离差平方和不一致20.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加以判断21.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A.极差B.标准差C.平均差D.标准差系数22.在下列成数数值中,哪一个成数数值的方差最小()A.0.8B.0.5C.0.3D.0.123.如果偏度值a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3,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A.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B.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C.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D.右偏分布,呈平顶峰度二、多选题1. 总量指标( )A.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B.是反映国情和国力的重要指标C.是实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D.可用来比较现象发展的结构和效益水平E.只能根据有限总体计算2. 某银行1999年底的居民储蓄存款额是( )A.综合指标B.单位总量指标C.标志总量指标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3.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B.销售收入C.职工人数D.设备台数E.固定资产原值4.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A.1992年末我国乡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37%B.1992年我国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2.17台C.1992年我国人口密度122人/平方公里D.1992年我国全部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711元E.1992年我国钢产量为美国同期的81.2%5. 分子与分母不可互换计算的相对指标是(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比较相对指标6. 平均指标( )A.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D.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7. 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人均国民收入B.人口平均年龄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人口密度E.人口自然增长率8. 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是( )A.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性是应用平均数指标的前提条件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D.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E.用各标志值补充说明平均数s-与1m s+的涵义表示( ) 9. 组距数列中位数的计算公式中,m1A.中位数组的累计次数B.中位数组前一组的较小制累计次数C.中位数组前一组的较大制累计次数D.中位数组后一组的较小制累计次数E.中位数组后一组的较大制累计次数10. 根据全距说明标志变异程度( )A.没有考虑中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B.没有考虑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状况C.能反映所有标志值的变异程度D.取决于平均数的大小E.仅考虑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的影响11. 不同总体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 )A.消除了不同总体各标志值测量单位的影响B.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消除了不同数列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D.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E.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大小无关12. 标志变异绝对指标( )A.可反映总体各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可说明变量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C.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尺度D.要受到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E.是衡量经济活动过程均衡性的重要指标13. 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甲>x乙,由此可推断( )A.乙组x的代表性高于甲组B.甲组x的代表性高于乙组C.乙组的工作均衡性好于甲组D.甲组的工作均衡性好于乙组E.甲组的标志变动度比乙组大14. 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使用()A.平均差B.全距C.均方差系数D.标准差E.平均差系数15. 应用动差法测定偏度的峰度,需要计算( )A.一阶中心动差B.二阶中心动差C.三阶中心动差D.四阶中心动差E.五阶中心动差三、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和;按反映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函授)练习题---答案

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函授)练习题---答案

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函授)习题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2、简述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一切间接的统计数据都是从直接的、第一手数据过渡而来的。

3、简述平均指标及其作用。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一种综合指标,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作用: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

3、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4、平均指标可作为某些科学预测、决策和某些推算的依据。

4、简述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

其区别是:序时平均数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是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表现,是从静态上将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5、什么统计指标?它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统计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指标名称、计算方法、时间限制、地点限制、指标数值和计量单位六个要素。

6、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其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方面?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

第3章《统计指标》练习题

第3章《统计指标》练习题

第三章数值性统计指标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成本比去年降低2%,实际降低3%,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 完成程度为:CA 、150%B 、1%C 、98. 98%D 、5% 2、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DA 、权数本身数值大小不B 、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 、权数数值之和的大小D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的大小 3、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前提)是社会经济现象的BA 、大量性B 、同质性C 、变异性D 、社会性 4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众数为:AA 、1B 、57C 、4D 、25、标准差系数抽象了:DA 、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 、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 、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D 、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6、 2000年某工厂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3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

2001年两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1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0年:B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做结论7、某企业产品第一批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该厂三批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 A )1.5% B )1.6% C )4.5% D )1.48%8、某工厂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车间制品合格率依次为0.95、0.9、085,由于全厂总合格率是合车间合格率的连乘积,所以平均车间合格率要采用C : A )85.019.0195.013++ B )385.09.095.0++C )385.09.095.0⨯⨯D )385.09.095.0⨯⨯8、某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的居住面积分别为7.3平方米和18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2.8平方米和6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AA 、城市大B 、乡村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两者不能比较二、多项选择题1、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A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B 、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C 、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D 、说明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E 、说明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2、均值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最主要的测度值,这是因为BCA、它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它反映了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和数据必然性的特点C、它有许多优良的数学性质D、它比众数和中位数更具有稳定性E、它在计算方法上也是最简单的3、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BCA、应该用均值来分析和描述地区间的工资水平B、宜用众数来描述流行的服装颜色C、考试成绩中位数的含义是有一半考生的成绩超过此数D、在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应该用中位数而不是用众数来作为平均数E、一般常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三、判断改错题1、若甲、乙、丙三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0%、100%和110%,则这三个企业平均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应为100%(F )2、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了4%,劳动生产率计划仅完成了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指标》练习题
第三章数值性统计指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成本比去年降低2%,实际降低3%,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
完成程度为:C
A、150%
B、1%
C、98. 98%
D、5%
2、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D
A、权数本身数值大小不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权数数值之和的大小
D、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的大小
3、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前提)是社会经济现象的B
A、大量性
B、同质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
4、调查某地区100户家庭,按家庭订购报刊份数分组如下:
A、1
B、57
C、4
D、2
5、标准差系数抽象了:D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6、 2000年某工厂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3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

2001年两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1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0年:B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7、某企业产品第一批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该厂三批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
A )1.5%
B )1.6%
C )4.5%
D )1.48%
8、某工厂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车间制品合格率依次为0.95、0.9、085,由于全厂总合格率是合车间合格率的连乘积,所以平均车间合格率要采用C : A )
85.019.0195.013++ B )3
85
.09.095.0++
C )385.09.095.0⨯⨯
D )3
85.09.095.0⨯⨯
8、某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的居住面积分别为7.3平方米和18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2.8平方米和6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A A 、城市大 B 、乡村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两者不能比较
二、多项选择题
1、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
A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B 、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C 、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D 、说明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
E 、说明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2、均值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最主要的测度值,这是因为BC A 、它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B 、它反映了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和数据必然性的特点
C 、它有许多优良的数学性质
D 、它比众数和中位数更具有稳定性
E、它在计算方法上也是最简单的
3、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BC
A、应该用均值来分析和描述地区间的工资水平
B、宜用众数来描述流行的服装颜色
C、考试成绩中位数的含义是有一半考生的成绩超过此数
D、在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应该用中位数而不是用众数来作为平均数
E、一般常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年平均增长率
三、判断改错题
1、若甲、乙、丙三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0%、100%和110%,则这三个企业平均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应为100%(F )
2、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了4%,劳动生产率计划仅完成了一半。

(F )
3、加权算术平均数是以总体单位总量为权数的,而加权调和平均数则是以总体标志总量为权数的。

(T )
4、标志变异指标既反映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共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 F )
四、辨析题
1.在美国的近期辩论中,一位政治家声称,由于美国的平均收入在过去的四年中增加了,因此情况正在好转。

而它的政敌却说,由于在富人和穷人的平均收入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
差异,因此情况正在恶化。

这两种说法对吗?请用有关统计指标阐述你的理由。

2.下面的两个直方图,分别反映了200种商业类股票和200种高科技类股票的收益率分布。

在股票市场上,高收益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但投资于哪类股票,往往与投资者的类型有一定关系。

(1)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统计测度值来反映投资的风险?
(2)如果选择风险小的股票进行投资,应该选择商业类股票还是高科技类股票?
(3)如果你进行股票投资,你会选择商业类股票还是高科技类股票?
商业类股票高科技类股票
3.某公司下属两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
产量(吨)单位成本(元)
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企业乙企业1200
1800
2400
1600
600
700
600
700
合计3000 4000 660 640
试问: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公司下属各企业单位成本都没有变化,但该公司总平均成本却下降了20元,这是为什么?试用适当的统计学原理说明,无需计算。

4.某市本月招收各类职业人员男女分组资料如下:
男性女性
试分析是男性录用率高还是女性录用率高,什么原因?
五.计算题
1.安固物业公司需要购买一大批灯泡,你接受了采购任务。

假如有两个供应商,你希望从中选择一个。

为此,你从两个供应商处各随机抽取了一个灯泡样本,进行了“破坏性”实验,得到灯泡寿命数据如下:
你将选择哪个供应商?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某地20个国营商店,
2005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地区20个商店 (1)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2)总的流通费用率。

3、某市三个百货商店2003年上半年零售情况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空格的指标
(2)分析第三百货商店如能完成计划则将多销售若干万元?该市三个百货商店则将超额完成计划多少? 第三百货商店未完成计划对零售额计划完成影响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