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中地理(地球公转、黄赤交角、温度带、地带性)考点详解

合集下载

知识点 地球公转-高考地理知识手册(全国通用)

知识点 地球公转-高考地理知识手册(全国通用)

知识点05 地球公转一、地球公转的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约每日1度。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并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即二者之和为90°。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回归运动的周期:1个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注意恒星年比回归年长)※直射点运动速度大约1个月移动8°,4天移动1度例如,求5月1日、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方法技巧】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时间判断(先通过找直射点判读左右两图,再通过公转运动方向判读上下两图)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 点近日点1月初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较慢(1)看日地距离:参照近日点和远日点判断时间。

如图中C在近日点附近。

(2)看地轴倾向:地轴北段“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即若地轴北段朝上且向右倾斜,则地球公转至右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冬季,如图中C位置;公转到左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夏季,如图中A位置。

向左倾斜时相反。

(3)看直射点位置:将AC两处地心与太阳连线示意直射光线,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则为夏至,如图中A 位置;若在南回归线,则为冬至,如图中C位置。

☀直射点的规律:1.直射点决定了昼夜长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相同的两天是昼夜长度、正午太阳高度完全相同的两天;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1.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1)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2)冬至日(图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北半球此时昼长达一年中最短;南半球相反。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讲解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讲解
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
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
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 夜现象发生。
2.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 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 回归线)移,则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于大气的散 射作用,实际的昼长比理论昼长要长。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
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
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③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 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之间
回归线 上
正午 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
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 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最大值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 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 至极点 之间
【规律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 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
图 (四 )
侧 视 图 图 (五 ) 图 (六 ) 图 (七 ) 圆 图 (八 )

投 影 图
图 (九 )
图 (十 )
图(十一)
图(十二)
判读方法 虽然光照图的图形变化多,但只要抓住光照图中“特殊点、线、
面、角和方向”这些关键,就能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一、知识讲解1.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

在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时,无论其公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均为自西向东。

当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时,地球的地轴上端指向北;反之上端指向南,下端指向北。

(2)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二、例题分析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15° B.105° C.195° D.285°答案C解析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恒星年,全年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地球绕行约15°。

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春分日至寒露日为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2~3题。

2.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3.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答案 2.D 3.D解析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1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

第2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

第3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
交角
(1)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3)周期:1个恒星年
(4)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5)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全]高中地理(四季、昼夜交替)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四季、昼夜交替)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四季、昼夜交替)考点详解
太阳直射点
一、黄赤交角
1.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度数
(1)都是23°26′
(2)这个特殊的角度,即为黄赤交角2. 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的赤道面与公转的黄道面的夹角
二、春分秋至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并不是只照射一个地区,
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 以北半球的春季开始:
北半球春季:照射赤道
北半球夏季:照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秋季:照射赤道
北半球冬季:照射南回归线
3. 小结
(1)太阳直射点离我们越远,越冷,越近,越热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运动4. 注意
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
昼夜交替
1. 昼夜交替的原因:
(1)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不停的自转
昼半球:白天
夜半球:黑夜
2. 昼弧和夜弧的区分:
(1)记住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2)由西向东,由白变黑,是夜弧(3)由西向东,由黑变白,是昼弧3. 白天和夜晚的时间长度的记忆技巧:(1)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2)夏季: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3)冬季:
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极圈以南,极昼;北极圈以北,极夜(4)春季秋季:
地球上所有地方,昼夜平分。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现象。

下面将从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公转轨道和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的现象。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称为地球公转轨道,地球每年公转周期为365.24天。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接近于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因素地球公转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力作用: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沿着公转轨道运动。

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昼夜变化,进而影响地球公转的观测和计算。

3. 黄赤交角:地球公转轨道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该值的变化会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季节的变化。

三、地球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于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较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较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时间为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时间为远日点。

地球每公转一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的黄赤交角变化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季节的交替变化。

当地球公转轨道上某一地区偏离太阳较远时,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处于冬季;而当地球公转轨道上某一地区偏离太阳较近时,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处于夏季。

总结: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现象,它受到引力作用、地球自转和黄赤交角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接近于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季节的变化取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黄赤交角变化。

通过对地球公转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一)-黄赤交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一)-黄赤交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度数为 15° (一年 24 个节气),寒露与春分之间相差 13 个节
气,所以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195°。答案:C
(2016·枣庄期末考试)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2~4 题。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 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A.甲—乙段 C.丙—丁段
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判读 1.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
(1)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左右;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左右。
(2)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 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2.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要把握“四个一致” (1)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 (2)地轴指向要一致。 (3)近远日点与直射半球一致。(近日点太阳直射南半球, 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半球) (4)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对应要一致。冬至日靠近近日 点,夏至日靠近远日点。
影响的方面 太阳直射范围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五带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季节的变化
若黄赤交角变大(小) 扩大(缩小) 扩大(缩小)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赤道与寒带除外) 变化明显(不明显)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 34°S)夏季昼变长
[解题知能培养]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A
一、高考真题集中研究—究高考之“神韵” (2014·江苏高考)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 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 1 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 图 2 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 1~2 题。

[全]高中地理(温度带、地球自转、太阳高度角、昼长)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温度带、地球自转、太阳高度角、昼长)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温度带、地球自转、太阳高度角、昼长)考点详解(1)领土“四至”点最北端:53°57′N,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4°52′N,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西端:73°40′E,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135°30′E,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南北跨度:约5500公里;东西跨度:约5200公里。

图1 领土的四至点(2)温度带我国主要有六个温度带,由南到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图2 我国的温度带分区(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规律: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15°/h),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南北极的线速度为0。

(4)正午太阳高度角α公式:α=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例题图3 例题例题答案:B、C、A精讲精析:(1)判断疆域范围。

我国大陆的最南端在20°N左右,最北端在53°N左右,中间间隔了33°,在图中最南面省会与最北边的大约间隔6个格子,因此经纬线的间距大约是5°。

(2)判定温度带。

②为青海的省会西宁,处于高原气候区,③为宁夏的省会银川,为中温带。

(3)比较角速度。

地球上所有位置-,都是24h内绕着地轴,旋转360°,因此都是15°/h,各个地区的角速度相等。

(4)判断昼长的变化。

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昼长不变。

距离赤道越远,昼夜长短的变化越大,例如北极点,在夏季时昼长24h,冬季时昼长0h,变化幅度最大。

①比④距离赤道更远,因此昼长变化更大。

(5)比较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由于②和⑤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因此去掉绝对值符号,太阳高度角=90°-(②或⑤)+23°26′(夏至)或0°(秋分)。

[全]高中地理(地球公转、黄赤交角、温度带、地带性)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地球公转、黄赤交角、温度带、地带性)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地球公转、黄赤交角、温度带、地带性)考点详解• 1. 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做公转。

公转的周期为一年(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轨道为近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在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公转速度最快;七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公转速度最慢。

地球公转的平面称为“黄道面”,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

由于地球沿着地轴自转,而地轴是倾斜的,因此赤道面与黄道面并不重合,而是存在着一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角度为23°26′。

图1 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昼夜长短也发生着变化。

根据太阳是否直射和昼夜长短,将地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①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最充足,一年当中会受到1~2次太阳直射,没有极昼极夜现象;②温带:包括北温带和南温带,位于热带的两侧、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热量一般,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没有极昼极夜现象;③寒带:位于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热量最少,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图2 地球的五个温度带• 2. 纬度地带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移动。

从赤道到两极,接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热量和温度越来越低,因此从赤道到两极,地表植被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赤道向两极,热量逐渐减少,植被也会发生变化。

如下图所示,以亚洲东部为例,从赤道向北极,植被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图3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地带性)例题图4 例题答案:A精讲精析:(1)分析三种地带性的成因。

①纬度地带性,是由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太阳辐射不均(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经度地带性,是由于从沿海到内陆的水汽分布变化(海陆位置);垂直地带性,是由于从山麓到山脚的海拔变化,引起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海拔);②题干说,该种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因此应该是纬度地带性。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7: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和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7: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和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7: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和地理意义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平面成66°34′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

2.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学.科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三、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上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ppt课件

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ppt课件

C.北寒带的范围将扩大两个纬度
D.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俄罗斯专家曾因为冬天太冷提出“炸掉月球”的疯狂计划。他们认为如果把
月球炸掉,地轴可能会垂直于黄道平面,黄道平而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会变为 0°。下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如果地轴垂直于黄道平面,则( ) A.地球自转速度会加快 B.A→C日数多于C→A C.北半球丙节气为立秋 D.极地地区极昼现象消失
(2)地轴倾向法(连线法)
①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 ②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垂直)。 ③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若在北半球(B处)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
归线);若在南半球(D处)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垂线法(晨昏线法)
1. [地理实践力]在左下图中标注地球公转方向、自转方向和二分二至日、近日点 、远日点。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Fra bibliotek)A.①
B.②
C.③
D.④
3.读图,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26′
B.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90°-极圈度数 ②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影响方面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五带的范围
黄赤交角变大(小) 扩大(缩小) 变快(变慢)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除极点外(极点=0),任 何地点都相等,约15°/h。

高中地理课件-地球的公转

高中地理课件-地球的公转

3.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A点
远日点
7 月初
B点
近日点
1 月初
公转速度 _较__慢__ _较__快__
[温馨提示] 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前后; 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 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与 赤道面 之间的夹角, 约为 23.5°。
[链接·拓展] (1)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 (2)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
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如下图:
a 与 b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 与 d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 长也是相同的;b 与 c 两个时间中,b 时间的昼长等于 c 时间的夜长。
[特别提醒]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将
不存在四季的变化,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 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也会消失。
1.(2014·江苏高考)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 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 1 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 2 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2.看“移动”,定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 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 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 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链接·拓展]
1.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 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
[温馨提示] 太阳直射该地(除赤道外),该地昼长夜短,但不一定昼 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 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自转、公转、黄赤交角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自转、公转、黄赤交角
地球的自转、公转及黄赤交角
EARTH MOVEMENT
地球运动专题
01
地球的自转
EARTH'S ROTATION. ……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地轴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除极点外(极点=0),任何地点都相等,约 15°/h。
由赤道至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极点=0; 60°纬线约为赤道的一半。
黄赤交角是23° 26'
-01
Obliquity of the ecliptic

北极星 Polaris
23°26′
1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轴空间指向 一定时期 黄赤交角的大小 内不变
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 点的变化
日期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 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北移动 直射北回归线,开始向南移动 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南移动
俯视为 逆时针,从南极上空 俯视为顺 时针,即南顺北 逆
速度:7月初,地球位
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轨道:近似正圆的 椭圆 ,太
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公转中心:地球的
公转中心是 太阳
速度:1月初,地球
位于 近日点,公转 速度 最快
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 位是1年,其时间长度是365日
6时9分10秒,叫恒星年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直射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黄赤交角变化及其影响
随堂训练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条纬线上。据此完成3~4题。
3.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
A.南半球低纬度

黄赤交角示意图

黄赤交角示意图

四区区时为2013年12月20日12时42分,正值中午,排除A项;卫
星发射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赤道正午太阳高 度角接近一年中的最小值(66°34′),排除B项;南极昆仑站的 纬度约为80°S,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南极圈以 南地区几乎全部为极昼,C项正确;12月21日,地球接近公转轨 道的近日点,排除D项。 【尝试作答】 C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 短,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 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物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 大,物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影越长, 且物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图中各点旗杆杆影 长度(实线)及杆影所在方向(图中是6月22日 前后,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2)北温带国家的四季:一般把 3、4、5 月划分为春季,其他
季节依次类推。
考点深化
考点一
图解原理
解疑难
提知能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
1.黄赤交角的数据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
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温馨提示
不同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①赤道地区:23°26′。
②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
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 ③南北半球温带地区:46°52′。 ④南北半球寒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也就 是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2)太阳直射点应用
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
①给出日期,判断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
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③给出日期,推算直射点纬度
思考: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的半球位置?此时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五一劳动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
①回归线之间,一年内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内直射一次回归线以外,太阳不直射
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南半球情况相反
2.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
A.32°B.58°C.66°D.79°
【解析】
【答案】2.D
题型01
地球公转轨道的特殊性,导致地球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阳日长度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为公转轨道上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方法如下:
(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C.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国庆期间苏州日落逐渐提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2.3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2.3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每次发放的特权有 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
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效不清零。自动续费, 前往我的账号-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服务特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累积特权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载
在购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及其意义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 中EF线表示晨昏线。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答案 3.B 解析 第3题,由“途经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知, EF为晨线。推断出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结合图 示,此时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而不是整个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 直射点纬度与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互余,所以太阳直射点接近15°S。 又因为穿越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侧的经线分别为120°E、150°E,故 晨线EF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35°E(其地方时为6时),由此可计算太阳 直射点经线(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为135°W。故应选B。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每次发放的特权有 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的VIP类型决定。

公转

公转

4、读图并回答问题。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是______。
5、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运动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四季的形成 • 五带的形成
黄赤交角
(1)形成: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即A黄道 面与自转轨道面 即B 赤道 面之间的夹角。
(2)大小:目前约为 23.5° 。
(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运动。
什么?
五带的形成
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北温带
有阳光直射
热带
无 极 昼 极 夜
无阳光直射
南温带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五带的形成
五带 热带
范围 南北回归线之间
特征
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
多 的区域
四季更替明显
南北温带 热带与寒带 之间 寒带
南北极圈 之内 地球最寒冷的区域
地球自转
赤 道 平面 黄 赤 交角
地球公转
黄 道 平面
太 阳 直 射 点 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 季节 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 纬度 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四 季
五 带
同步练习
1、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地球公转、黄赤交角、温度带、地带性)考点详解
• 1. 地球公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做公转。

公转的周期为一年(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轨道为近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在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公转速度最快;七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公转速度最慢。

地球公转的平面称为“黄道面”,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

由于地球沿着地轴自转,而地轴是倾斜的,因此赤道面与黄道面并不重合,而是存在着一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角度为23°26′。

图1 黄赤交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昼夜长短也发生着变化。

根据太阳是否直射和昼夜长短,将地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①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最充足,一年当中会受到1~2次太阳直射,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②温带:包括北温带和南温带,位于热带的两侧、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热量一般,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③寒带:位于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热量最少,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图2 地球的五个温度带
• 2. 纬度地带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移动。

从赤道到两极,接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热量和温度越来越低,因此从赤道到两极,地表植被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赤道向两极,热量逐渐减少,植被也会发生变化。

如下图所示,以亚洲东部为例,从赤道向北极,植被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图3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地带性)
例题
图4 例题
答案:A
精讲精析:(1)分析三种地带性的成因。

①纬度地带性,是由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太阳辐射不均(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经度地带性,是由于从沿海到内陆的水汽分布变化(海陆位置);垂直地带性,是由于从山麓到山脚的海拔变化,引起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海拔);②题干说,该种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因此应该是纬度地带性。

(2)分析纬度地带性的景观。

①纬度地带性,即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呈现出不同的景观;②非洲从赤道向南北的景观变化,即为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景观变化;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的景观变化,应该是由海拔变化造成的垂直地带性;内蒙
古自治区从东向西的景观变化,应该为距海远近引起的经度地带性。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总结
纬度、经度、垂直地带性
不同地区的纬度、经度与海拔高度不同,所接受的光照、热量与水分条件不同,生长的植被也会存在差异:
①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南北两极,太阳辐射的热量逐渐减少,植被也会发生变化: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②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来自海洋的水汽越来越少,气候会变得更加干燥,温差更大,因此植被也会发生变化:森林——草原——荒漠;
③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并且阳坡和迎风坡的水热条件更好,因此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所生长的植被也会有差异,例如热带地区从山脚至山顶: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

注意:在山地的垂直地带性中,南坡≠阳坡,而要看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例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3°S),当太阳直射点在3°S以南时,南坡=阳坡;当太阳直射点在3°S以北时,南坡不是阳坡,北坡=阳坡。

图5 三种地带性的分异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