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施事主语:主语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是“主动者+动作”。例如:
02
鸟在水草边梳理 那晃眼的羽毛。
表情抓住了每个观众的视线。
注意:A 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又包括了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如例②。
05
B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施事主语句。这是汉语最常用的句式,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受事的成分。
01
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补语。
03
就、仅、单单、只等表示范围的,如:
05
才、就、好、大概、恰好等,如:
02
副词一般修饰谓词,有的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04
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
06
用了恰好50元。花了才五天。
2、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独成句。
2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3
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
4
他哪儿也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5
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如:
6
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不知道、不想说和说不出的)
7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明的对象)
8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列举不完全)
9
01
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包括五种基本类型: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偏正结构和联合结构。

1. 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谓语则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

例如:“阳光明媚”,阳光怎么样?阳光很明媚啊!
2. 动宾结构:干(动)什么(宾)了(动语和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也就是宾语是动语的支配对象)。

例如:“司机”,司的是啥?是“机”!“开车”,开的是啥?是车!
3. 中补结构:动词/形容词/名词吧啦吧啦(中)什么状况/程度/以什么方式(补)。

例如:“跑得快”,跑的怎么样?跑的很快!“很快”是跑的状况。

4. 偏正结构:啥样啥样的(定)+啥东西(中)。

例如:“灶台”,问自己:什么样的台?灶台。

啥样啥样的(状)+干啥(中)。

例如:“速去”,问自己:怎么去?快速的去!麻溜的!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十分复杂,以上只是最基本的几种类型,供您参考。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现代汉语语法+课件62张

现代汉语语法+课件62张
• 助词必须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后头或前头,凡是后附的(的、 着、似的)都读轻声,前附的(所、给、连)不读轻声。
• (四)语气词——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 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面有停顿的地方,它 本身念轻声。下面列出四种语气及其语气词:
• 1、陈述语气:的、了、吧、呢、啊、嘛、呗、罢了(而已)、也 罢、也好、啦、嘞、喽、着呢
• (五)数词——表示数目或次序。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 1、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可分为系数词(零或0、一至九) 和位数词(十、百、千;万、亿、万亿、兆),两种基数可以组成 复合数词。汉语计数是十进制,满十进位。基数词如果系数词 在位数词前,两者是相乘的关系,六十=10×6;反之,位数词在 系数词前,两者是相加的关系,十六(=10+6),六百六十六 (=6×100+6×10+6),都是复合数词。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倍数、 小数、分数、概数的短语。
• (二)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 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 系。例如:
• 1、和、跟、同、与、及、或(连接词、短语) • 2、而、而且、并、并且、或者(连接词、短语或分句) • 3、不但、不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与其、因
为、所以(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详见“复句”一节)
• 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坐标志,需要仔细辨别。如: 听清楚、去一趟、闷坏了、放松下来。
现代汉语语法——句法成分
• 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由若干词按语法规律组成的。 简单来说,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是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句法成分名称及其所对应的符 号如下:
生长、死亡、消失 • 4、判断动词:是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 语法

现代汉语 语法

(二)动词
1、动词的种类
(1)动作 (2)心理活动(3)存在、变化、消失 (4)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前面能加副词“不”,但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表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短暂。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 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组成BB式。
BB式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表示“每一”或“许 多 BB式重叠量词作谓语表示“多” BB式重叠量词作状语表示“逐一” 数量短语重叠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数量短语重叠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
所见所闻 不要被他的话所蒙蔽。 为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给——加强语气。 连——表示强调。 们——表示群体。
这事儿被他给办砸了。
我把房间都给收拾出来了。
我连想都没想过。
连三岁孩子都懂这理。
小弟弟小妹妹们。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
半夜未到家。
(四)语气词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啊、啦、也好、嘛
名、动、形、区别、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种类(1)表示人和事物 (2)表时间 (3)表处所 (4)表方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一般能加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有的名词能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状语。 方位名词组成方位短语表处所或时间,也可单用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词类、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语法学》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一、名词解释1.向心结构: 一个句法结构s由a和b构成, 如果a或b的功能同s的整体功能相同, 那么a或b就叫做s的核心, 有核心的句法结构就叫做向心结构。

2.直接成分: 一个句法结构s, 如果由a和b两个成分直接构成,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或: 对一个句法结构s进行切分, 得到两个构成成分a和b,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3、狭义同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 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同模。

②相对应的成分的功能都相同。

那么它们狭义同构。

4.语义特征:一组词或一类词共有的, 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这组词或这类词的语义特征。

5.语义指向: 句法结构中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6、区别词: 属于实词中的饰词部分的词类, 只能充当定语修饰名词, 同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的词类。

7、变换: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也指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

8、异类同构: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满足如下条件: ①核心的功能相同;②它们的推导式有部分对应关系。

那么这些句法结构异类同构。

9、语义属性: 定中结构中的定语所表示的语义, 这是以名词为主体而确定的语义性质, 包括形态属性、质料属性、数量属性、来源属性等等。

10、语义格:以谓语动词为中心, 根据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同谓语动词的语义联系而确定的成分性质及其类别。

如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词组是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答:①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 词同句子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②词组是静态的结构单位, 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到比句子平面较为严格的制约, 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的区别。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徐阳春第一节语法和语单位一、语法(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语法”这个术语,在人们的实际运用中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语言结构规则本身;一是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语法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语法
〔用途〕
〔二〕论元角色和论元结构 三、成分意义和结构意义 〔一〕语义特征的制约作用 句法结构的制约往往与词语的语义特征有关。 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对句法结构也有限制作用。 〔二〕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 句法成分通常要和句中的某个成分发生联系。
四、句子的焦点
重读的不同背后实际反映的是焦点不同。焦点是 句子在信息包装中予以突显、强调的成分。
单位。 二是系统性原那么,即对于具有同一性的单位来
说,如果某种语法功能在某一词类中很常见,这 种语法功能在这个词类中就具有系统性。
〔四〕词的兼类 即使划分了词类,有时有些词的归类仍然不是很
明确,即有些词从语法功能看是跨类的,这种兼 属两类或以上词类的词叫做兼类词。 〔五〕现代汉语词类系统概貌
三、语法单位 〔一〕语流切分和语法单位的类别 要建立不同的语法单位,需要两个根本手续:一
个是“切分〞,一个是“归类〞。 所谓“切分〞,就是要对一串串说出来的话即语
流进行切分,所谓“归类〞,就是根据语音和意 义的同一性把切分出的片段分成不同类单位或归 并成同一类单位,并根据片段的语法性质进行类 的划分。
〔六〕状语的顺序 一是状语类别的限制,二是状语的辖域限制。
五、复谓结构 复谓结构分三大类: 递系结构 连锁结构 连谓结构
第四节 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一、句子的类型 〔一〕句子的结构类型 单句是由一个自由成分〔即独立的语段成分〕构
成的。即“S=语段成分+超语段成分〔语调〕〞。 其中语段成分可由几种成分构成:一是主谓词组,
五、语法结构的层次分析 〔一〕语法结构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法〞 既然语法结构有层次性,在分析语法结构的构造
时,就可以按照语法结构本身的层次对其构造进 行分析,找出各个层次上的直接成分,这种分析 语法结构的方法叫“层次分析法〞或“直接成分 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
几位同学 十几所大学
不同学 很教师 很绅士
(3)名词一般不能用重叠表达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 谓词和其他少数名词是重叠形式,属于语素重叠,是构 词形态,不是构形形态。
* 教室教室
文化文化
羊羊
妈妈 星星
家家
人人
(4)经常用在介词后,组成介词短语。 用桶盛水
在黑板上写字 把书翻开
(5)名词单复数同形,部分指人名词或代词在表复数时, 可加后缀“们”。师范加“们”后不能再受数量短语修饰 。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们”字表定指,一 般名词加们不做宾语。
“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两 大部分
1.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词的构成,词形变 化(形态学)。
2.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 型。
(四)语法体系也有两重含义
1. 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 规律的系统性。
2.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不同 的语法学说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系统。
(三)划分词类的标准
b.实词和实词组合时的方式如何。
我的老师
我老师
我和老师
*我老师
c.实词之间组成怎样的句法关系。 火车开出站了。 开出了一列火车。 开出的是一列火车。 开出的火车是到重庆的。
(三)划分词类的标准
3)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a. 名词与虚词的组合。
学校的实验楼。 在学校
学校的 师
学校和老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
包括4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 1. 词名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名称的词。
1)专有名词 老子 周恩来 重庆 大学城
2)普通名词 外汉 飞机 游船 文化 政治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区别词
1.意义: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分 类的作用。这种属性往往有对立的性 质,所以常常成对或成组出现。如: 万能 野生 独生 袖珍 公共 日用 男 — 女 正 —副 公 —母 金 —银 单 —双 国有—私有 急性—慢性 初级—中级—高 级 短程—中程—远程
2.功能和形态: (1)区别词只能作定语,修饰名词。如“副主 席”“万能钥匙”“袖珍词典” “国有资产”。 区别词除作定语外,本身不能再充当主、谓、 宾、状、补或主、谓、宾中的中心语。像“初级 的比较容易学”“这条狗是公的”中的主语、宾 语不是由区别词本身来充当的,而是由“区别词 +的”构成的短语充当。 (2)区别词不能受“很”“不”修饰,比如不能 说“很慢性”“不急性”。如果表否定,只能用 “非”,如“非国有(资产)、非民用(电 价)”。区别词也不能受数量成分修饰。
都|观看(十) 一个|观看(一) 不|剪除(十) 两个|剪除(一) 也|办理(十) 三个|办理(一)
(2)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观众、剪子、办法、观看、剪除、办理”可以 充当句子成分,而“和、如果、从、对于、的 、吗”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观众、剪子、办法”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不 能单独充当谓语或谓语中的中心语,而“观看 、剪除、办理”可以充当谓语或谓语中的中心 语,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充当主语、宾语。
突然VS忽然 <突然>出现 (十) <忽然>出现 (十) <非常突然>地出现 (十) <非常忽然>地出现 (一) 出现得<非常突然> (十) 出现得<非常忽然> (一) <突然>事件 (十) <忽然>事件 (一) 这件事<很突然> (十) 这件事<很忽然> (一) (2)意义不变,词类不变。 你支持他——你的支持会让我有信心 我领导他——我的领导来了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语法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语法词类一、 词类划分依据词类: 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 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 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实词或短语) 形态: 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 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 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语法意义。

(一)名词 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③时间名词所名词位名词 语法特征: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

2.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

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

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

(二)稳固性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

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

(三)民族性三语法单位1.什么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

2.语法单位的分类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的单位。

3.语法单位之间的层级关系III.句子 III级语法单位→使用单位II.词和短语II级语法单位—构句材料备用单位I.语素 I级语法单位—构词材料4.语法手段(1)什么是语法手段(2)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A. 语序①我们理解(主谓关系)——理解我们(述宾关系)②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B. 虚词③爸爸妈妈——爸爸的妈妈我的弟弟——我和弟弟④鲁迅先生——鲁迅的先生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二语法体系和语法学体系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家对于语法现象的观点,及其根据这些观点作出的一切阐述”。

三语法学的种类(一)从研究目的角度分类1.历史语法学用历史观点来研究某一语言的语法构造的发展、演变的学问叫做历史语法学。

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语法

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语法

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语法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包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包括现代汉语各方面。

那么你对现代汉语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现代汉语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现代汉语的简介
形成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哪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言的基础方言,取决于该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

形式
书面语和口语构成了语言的不同存在形式。

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叫书面语,口语指的是日常口头应用语。

特点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音节整齐简洁
(4)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
(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同音语素多
(三)语法方面
(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
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区分
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和熟语的总汇。

现代汉语的语法
定义
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

性质
1、抽象性
2、稳固性
3、系统性
4、民族性。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语法1.语法:有两个含义,⼀个指语法构造规律本⾝,即词、短语、句⼦等语⾔单位的结构规律这种语法事实,⼀个指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2.历史语法学:⽤历史观点来研究某⼀语⾔的语法构造的发展、演变的学问。

3.⽐较语法:⼴义的包括多种形式的⽐较,狭义的指历史⽐较语法,或称为⽐较历史语法,指的是有亲属关系的语⾔之间的语法⽐较。

4.描写语法学:研究某⼀语法在发展中⼀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学问。

5.传统语法:从⼗⼋世纪直到今天还在应⽤的语法,它把语法看成是⼀套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写,所以⼜称为规范语法。

6.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每种语⾔的语法都是作为⼀个系统⽽客观存在的;另⼀个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7.实词的语法意义是伴随着词汇意义⽽存在的;虚词⼀般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都是抽象、概括的,⽽且总是处于严格的对⽴、互补的系统之中。

8.是通过词和词结合时排列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不同虚词在语法结构中可以表⽰各种语法意义;语调在书⾯上只能借助标点符号,在⼝语中具有表义作⽤;不同的词类、重叠⽅式可以表⽰不同的语法意义。

9.的规律,指明词的⽤法。

对汉语的词进⾏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10.*词类活⽤:是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出格⼀下,⽤作⼄类,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不同功能之间的意义具有内在联系11.1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表⽰什么样的意义和关系12.词的语法功能。

同⼀类别的词⼤体有相同的语法特征和功能,所以可以将语法特征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13.14.15.16.、“了”、“过”17.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_第三章_语法

现代汉语_第三章_语法
语素、词、短语是语法的静态单位、备用 单位,句子、句群则是语法的动态单位、 使用单位。
语法结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按照一定的方 式组合起来,就是语法结构。
分析语言的各种语法结构体的结构,就是 对语言进行语法分析。
自由形式和粘着形式
可以作为一句话单说(包括回答别人问题 时单说)的形式是自由形式,不能单说的 是粘着形式。如“天”、“高”、“说 明”、“碗筷”是自由形式;“阿”、 “吧”、“袖”、“高射”、“人造”是 粘着形式。
黑板/误伤
黑色西服/特别严格
碰壁/动员
吃盒饭/高唱凯歌
提高/说明
洗干净/说清楚
很多词组加上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吃盒饭。 说清楚! 年纪小。
*句子和短语
英语: 有明显区别。例如: He flies a plane. To fly a plane is easy. Flying a plane is easy.
无限的句子,有限的规则。
稳固性
语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演变,但是 语法 的变化比词汇、语音的变化缓慢得多,而且语法很 难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与上古相比,语音面貌、所用的词汇都发生了很大 变化,但是语法变化很小。
例如,语序和虚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重 要的语法手段;古代汉语中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 语在中心语之前,现代汉语也是如此。
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
语法是人们说话时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里组词造句的规则。因此语法包括 词法(构词法、词类)和句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 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成大的音义 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语法的特征
同语音、词汇、修辞、语用等相比,语法 具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你要去哪儿?“哪儿”是()A名词 B人称代词 C 指示代词 D 疑问代词2、“我在读书”中的“在”是()A介词 B副词 C 能愿动词 D趋向动词3、“走向深渊”是()A 偏正短语B 方位短语C 动宾短语 D动补短语4、“没有条件上学”是()A主谓短语 B 连谓短语 C兼语短语 D同位短语5、“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中“奉献”属于()A 施事宾语B 名词性宾语C 谓词性宾语D受事宾语6、“墙上挂满了画。

”中的“挂满”是()A情态补语 B结果补语 C可能补语 D程度补语7、“你说,他这样做有道理吗?”中的“你说”是()A状语 B主语 C 同位语 D插入语8、“他眼睛真大。

”这三个熟语应该属于()A名词性谓语句 B动词性谓语句 C形容词性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9、“鞋呢?”是()A特指问 B 选择问 C 正反问 D是非问10、“他站着不动。

”是()A连谓句 B 兼语句 C存现句 D 名词谓语句11、“昨天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是()A连动句 B兼语句 C省略句 D存现句12、“面善心不善。

”是()A复句 B 紧缩句 C 省略句 D 单句13、“好大的鱼啊!”是()A省略句 B 名词性非主谓句C动词性非主谓句 D形容词性非主谓句14、对下列紧缩复句的结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1)敢说不敢做(2)她来了我才能走(3)电脑一学就会。

A转折关系;条件关系;顺承关系B转折关系;顺承关系;条件关系C并列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D 并列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在他身上,使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B消息传出后,群情哗然。

C 在掌声中,焦刚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

D 本市植树造林15000颗。

二、填空题1、语法这一术语可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著作。

2、分析语句的结构和功能的目的在于()。

3、对现代汉语的词进行语法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4、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5、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加词三类。

6、现代汉语特殊的词类有两类,一是(),另一类是拟声词。

7、加词包括()和区别词两类。

8、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和插说语两种。

9、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子一般叫()。

10、假设条件复句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句、必要条件句和()三类。

11、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四种。

12、谓词的主要功能是做(),一般能受“不”修饰。

13、对于语法的性质,可以从()性、()性和()性三个方面来认识。

14、汉语中常用的四种语法手段是:()、()、()、()。

15、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主要有三个:()之间、()之间和()之内。

三、判断题1、“快出来吧,你这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我被他说服了”,前一句是倒装句,后一句不是倒装句。

()2、语气的表达主要依靠语气词。

()3、语气词可以连用,但连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

()4、句子都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

()5、动词所带的宾语都是名词性的。

()6、“祖国的山河多壮丽啊,我为她感到自豪”中,虽然后面有指示代词指称,但仍属于复句。

()7、同一句型可以是不同的句类,同一句类可以是不同的句型。

()8、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在句子中必须带两个宾语。

()9、“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根据句子的特征划分出来的。

()10、程度副词是不能修饰所有的形容词的。

()11、“他还真不简单呢!”“你到底是谁呢?”中所用的语气词“呢”虽然一样,但表示不同的语气。

()12、肯定与否定一般是就陈述句说的,所以其他语气的句子没有肯定与否定的说法。

()13、“只生一个孩子好”是一个主谓短语。

()14、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句法结构不一定是谓词性句法结构()15、“培养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述宾短语。

()四、名词解释1语法2词类3动态助词4助词5句法结构6句型7非主谓句8关联词语9省略10联合复句五、分析题1、指出下列词的词性游行喜洋洋任何多少时常条唯一什么愿意有下面哎呦日常永远略微多会儿彩色会些所有潺潺2、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词性1.他过分激动。

2.火车从这儿通过3.决不勉强别人4.你买了多少礼物?5.任务完成得不理想6.任何事情都不能损坏公共利益。

7.里面黑咕隆咚的。

8.雨终于下起来了。

9.我们现在就结束。

10.他是生气了。

3、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西岳华山叫你去很容易愿意参加喜欢喝酒赖着不走写信唱歌跳舞弟兄俩请他留下老工人今天清明油盐酱醋一本我上学的时候来一下前途光明忙而不乱水声淙淙王宜林厂长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第一组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全校师生都在学习中央文件3.王局长仔细地把监狱巡查了一遍4.你应该在北京学习几门外语5.我们认为赵市长的报告符合实际第二组1.做一名有思想有文化的青年2.. 我不反对跟他谈一次3.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4. 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化学老师 5.我的邻居小王想和我一起打羽毛球5、分析下列句子,如果是单句,请根据谓语确定其句型;如果是复句,则分析分句之间的层次和关系。

(1)无论谁,都不能不工作。

(2)你看,出太阳了。

(3)你请我就来。

(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因此,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六、简答题1、汉语语法的特点有哪些?2、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3、什么是“把”字句,“把”字句的特点有哪些?4、什么是复句?复句的类型有哪些?第四章语法部分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D 4B 5C 6B 7D 8C 9A 10A 11D 12B13B 14A 15C二、填空题1语法科学、2区别异同、辨明正误3、语法功能4、组合能力5、谓词6、叹词7、副词8、复说话9、复现句10、无条件句11、祈使12、谓语13、概括、层次、民族14、语序、虚词、语调、重叠15、句子成分、句法成分、句法成分、1√2×3√ 4× 5×6√7√ 8×9√10√11√12×13√14√15×四、名词解释1、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科学、语法著作。

语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中词组成短语、词或短语组成句子的各种规律,语法科学是人们对语法规律研究的结果,把研究的结果加以提取,得到的是语法著作。

2、词类是指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由语法功能决定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3、动态助词是附着在谓词后表示某一过程中动作变化的状态的词,如“着”、“了”、“过”等。

4、助词是指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大都念轻声,像结构助词、动态助词等。

5、句法结构是指词和词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构成的结构体,包括实词跟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词跟虚词的组合,也叫短语或词组。

6、句型是句子的格局,是从句子句法结构角度归纳出的句子类型。

7、非主谓句是指由单个的词或者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构成的句子。

8、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9、省略是指句子里原来该有的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没有出现的现象,是对语言理解而言的。

10、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不分主次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叫联合复句。

五、分析题1、指出下列词的词性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副词量词区别词代词动词动词方位名词叹词区别词副词副词代词区别词动词数词区别词拟声词2、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词性1.形容词2.动词3.动词4.代词5.形容词6.区别词7.名词、8.动词9.名词 10.副词3、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同位短语兼语短语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连谓短语动宾短语联合短语同位短语兼语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量词短语偏正短语动补短语4、(略)5、分析下列句子,如果是单句,请根据谓语确定其句型;如果是复句,则分析分句之间的层次和关系。

(1)单句,动词谓语句。

(2)非主谓句。

(3)紧缩复句。

(4)一层转折复句。

(5)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并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因果因此,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1、汉语语法的特点有哪些?答:第一: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一个词不管出现于什么位置上、与什么样的词语组合,形式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词类与句法成分非一一对应。

句法成分指的是构成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包括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有些语言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即某类词只能充当某种或某几种句法成分,反过来,某种句法成分只能由某类词充当。

由于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同一个词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反过来说,同一种句法成分可以由不同类的词语充当。

第三,词、短语、句子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中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以及词、短语构成句子的规则基本一致。

主谓、述宾、偏正、述补、联合是现代汉语词根复合构词的五种基本方式,也是词构成短语的五种最基本的方式。

第四,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

2、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答:词类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的类别,是词语法类别,分类的依据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3、什么是“把”字句,“把”字句的特点有哪些?答:把字句是一种动词谓语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它的结构特点是:第一,“把字短语”后边的动词是及物的,而且不是一个光杆动词。

第二,谓语动词管得着“把”的后置成分。

第三,“把”的后置成分所代表的事物,在主动者心目中是“定指”的,而不是“任指”的。

第四,“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放在“把”字之前。

4、什么是复句?复句的类型有哪些?答:单句和复句都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典型的单句是主谓句,它的直接成分是主语和谓语;非主谓句的直接成分或者是述语和宾语,或者是修饰语和中心语。

复句的直接成分类似单句,通常称之为分句。

分句之间没有主谓、动宾等句法关系。

所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根据复句中分句和分句的不同情况,可以归成若干类。

常见的是下列两大类:联合复句(并列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偏正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假设条件复句、让步复句)偏正复句的最大特点是切分时一律二分,不能多分;联合复句中的各类,原则上不限于二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