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_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郭晓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时间:2012-04-28;修回时间:2012-08-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6)作者简介:郭晓东(1971—),男,甘肃通渭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区域发展等。
E-mail:gxd@ 。
乡村聚落又称乡村居民点,是指乡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口居住场所,即村落。
中国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目前仍有7.13亿农村人口以及上百万个村落与集镇,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53.4%,农村聚落依然是中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形式[1]。
然而受重城轻乡思想的影响,中国乡村聚落研究远远滞后于城市聚落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乡村聚落发展过程中建
房占地与聚落空废化现象并存、村镇发展无序、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聚落研究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从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国外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起步较早。
19世纪,法国地
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
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郭晓东1,张启媛1,马利邦2
(1.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甘肃兰州
730000;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口居住场所,是乡村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
以地跨陇东黄土丘陵区与西
秦岭山地的天水市麦积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GIS 与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麦积区乡村聚落的景观指数、规模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①麦积区乡村聚落斑块面积相差悬殊,中小型聚落占主体;②分布呈现“北密南疏”格局,聚落分布的河流与道路指向性十分明显;③海拔和坡度对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拔1000—1500m 和坡度5°—15°的范围是聚落的密集分布区,聚落随高程和坡度呈显著的正态分布;④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及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是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文社会因素是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麦积区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2)10-0114-07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Transition-region between Mountain and Hilly
GUO Xiao -dong 1,ZHANG Qi -yuan 1,MA Li -bang 2
(1.School of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Gansu ,China ;2.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Gansu ,China )
Abstract:Take Maiji district in TianShui that across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east Gansu province and west Qinling
Mountains as a case,using G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Landscape indices,scale levels and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The research shows that:(a)the area of rural settlements plaques differ greatly ,and the plaques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obviously higher than other types;(b)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shows the pattern of "thick in the north and sparse in the south",and the directive property of the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of rivers and roads is very apparent;(c)elevation and slope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s,the range of elevation about 1000~1500m and slope 5°~15°is the intensive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rea,settlements present a significant normal distribution along with the elevation and slope;(d)the forming,developm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is influenced by many combined factors.The Natural factor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while the humanities social factor is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Key words:rural settlements;spatial distribution;influence factors;Maiji District
第32卷第10期经济地理Vol.32,No.10
2012年10月ECONOMIC GEOGRAPHY Oct.,2012
DOI:10.15957/ki.jjdl.2012.10.018
理学家就开始了对乡村聚落的研究,随后德国地理学家对乡村地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聚落地理学逐步发展为独立学科;1980年代以后,西方乡村地理学研究范式也从空间分析逐渐向社会和人文方向转型,研究内容涉及到乡村聚落模式的演变、乡村人口与就业、乡村交通、聚落政策、乡村规划、乡村危机与乡村聚落变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乡村聚落的研究内容日益多元化[2-8]。
中国有关乡村聚落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相地术,有关“卜宅之文”早在商周之际的《尚书》、《诗经》等文献的若干篇章里已经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乡村聚落和乡村空间、聚落体系、城镇化等问题研究开始为国内学者所关注。
进入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还就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居住用地变化、城郊村镇分布、乡村聚落空废化、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乡村聚落景观格局、聚落形态和农村居民点规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9-14]。
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学者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区域农业格局与环境、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乡村发展转型与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空心化过程与驱动力、乡村转型发展评价、典型农区农业转型特征与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5-17]。
从研究现状分析,国内有关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陕北黄土丘陵区[18-20],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聚落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及空间演变特征等方面。
本文以天水市麦积区为实证研究区域,运用GIS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深入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提出优化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和促进乡村聚落发展的对策措施。
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概况
天水市麦积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部,东接陕西省宝鸡市,南邻秦州区、两当县、徽县,西靠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
地处东经105°25′—106°
43′,北纬34°06′—34°48′之间,全区总面积3452km2,东南部绵亘百余里的秦岭山峦叠翠,西北部黄土丘陵区川墚沟峁纵横交错,境内森林覆盖率52.6%,年平均降水量600mm,全年无霜期170多天,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
麦积区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秦岭为分水岭,岭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流域
面积2180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2.6%,渭河在境内长181km;岭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
300km2,占全区总面积37.4%。
麦积区地处陕、甘、川之要冲,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现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476个村民委员会。
2009年全区总耕地面积71.17万亩,总人口60.04万人,其中乡镇总人口45.14万人,乡村户数9.9万户,村民小组1988个,农业人口30.98万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81.22亿元。
1.2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于四个方面:①1995—2009年相关数据来自麦积区统计年鉴;②麦积区2008年的SPOT5卫星影像(分辨率10m),经过几何校正、坐标配准,并经解译分类处理,提取乡村聚落及河流、道路等要素;③麦积区1∶250000地形数据来源于甘肃省测绘局;④麦积区30m分辨率的地形图和坡度图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镜像网站()。
2乡村聚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1聚落景观指数与规模等级
2.1.1聚落景观指数。
利用Arcgis9.3,从2008年麦积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提取乡村聚落用地,生成乡村聚落分布矢量图,并选取斑块数(NP)、最小斑块面积(MINP)、最大斑块面积(MAXP)、斑块总面积(CA)、平均斑块面积(MPS)、斑块密度(PD)等景观指数(表1)。
在此基础上,本文计算了麦积区聚落斑块景观的破碎度。
景观破碎度表征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计算公式如下:
C
i
=N
i
/A
i
(1)式中:C i为景观i的破碎度;N i为景观i的斑块数;A i 为景观i的总面积。
由表1可知,2008年麦积区共有聚落斑块1980个,总面积为6008.5835hm2,平均斑块面积3.0346 hm2。
其中最小斑块面积0.0401hm2,最大斑块面积为47.8112hm2,两者相差1192.98倍。
2.1.2乡村聚落的规模等级。
麦积区聚落斑块面积变化较大,聚落大小相差悬殊。
根据聚落斑块面积大小,可将聚落划分为独院聚落、小型聚落、中等聚落和大型聚落四个等级(表2)。
由表2可见,麦积区聚落在数量上以中小型聚落为主,两者合计占聚落
第10期郭晓东,张启媛,马利邦: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5
斑块总数的75.76%;大型聚落数量相对较少,占聚落斑块总数的20.76%;独院聚落数量最少,仅占聚落斑块总数的3.48%。
总体来看,麦积区聚落斑块的规模等级差异十分显著。
2.2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2.2.1聚落分布北密南疏,空间分异特征显著。
运用Arcgis 9.3将麦积区聚落斑块矢量图与地形高程图进行叠加生成图1,同时运用Arcgis 9.3中的Fea⁃ture To Point 模块,提取2008年乡村聚落斑块的中心点,采用Kernel 方法生成麦积区乡村聚落分布的密度图(图2)。
由图1、图2可明显看出,乡村聚落分布北密南疏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
通过进一步计算分析可知,北部黄土丘陵区平均聚落密度为1.05个/km 2,其中石佛乡、中滩镇聚落密集核心区聚落密度达到2.14个/km 2,南部西秦岭山地平均聚落密度为0.2个/km 2,南北平均聚落密度相差达5倍以上。
与聚落分布的空间差异相对应,麦积区各乡镇的人口密度差异也十分显著,可划分为人口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三个基本类型(表3)。
通过将麦积区地形图与政区图进行叠加,可明显看出人口高密度乡镇全部分布在北部的黄土丘陵区,人口密度
均高于350人/km 2;人口低密度乡镇全部或大部分
布于麦积区南部的西秦岭山地,多数乡镇人口密度低于50人/km 2,其中党川、利桥两个全部位于西秦岭山地的乡镇人口密度更是不足10人/km 2;地跨黄土丘陵区与西秦岭山地的乡镇属人口中密度乡镇,人口密度介于150—350人/km 2之间。
表32008年麦积区各乡镇人口密度比较/人/km 2
Tab.3The density of population of each towns in Maiji
District in 2008
低密度<150乡镇党川乡利桥乡立远乡吴砦乡东岔镇麦积镇元龙镇人口密度6.589.7449.1950.1225.4060.83101.71
中密度150—350
乡镇五龙乡凤凰乡街子乡伯阳镇甘泉镇南河川乡琥珀乡人口密度273.91197.28220.32167.44167.63315.91298.8
高密度>350
乡镇西山坪乡石佛乡渭南镇新阳镇社棠镇马跑泉镇花牛镇人口密度367.27423.19472.11453.45388.17477.02350.44
注:由于麦积区中滩镇位处渭河与葫芦河的交汇处,镇域全部位于
黄土丘陵区河谷川道地区的三阳川,区位优势明显,农业产业化水
平较高,人口密度高达1249.88人/km 2
,远高于其它乡镇,故未在表中列出。
2.2.2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河流与道路指向性。
河流与道路是影响聚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应用Arcgis9.3中的缓冲区功能,对麦积区河流水系
表1麦积区2008年乡村聚落景观指数
Tab.1Landscape indic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Maiji District in 2008
斑块数(NP )/
个1980
最小斑块面积(MINP )/hm 2
0.0401
最大斑块面积(MAXP )/hm 2
47.8112
斑块总面积(CA )/hm 26008.5835
平均斑块面积(MPS )/hm 2
3.0346
斑块密度(PD )个/km 2
32.95
景观破碎度(C )0.33
表2麦积区乡村聚落分级统计表
Tab.2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Maiji District
分级
独院聚落小型聚落中等聚落大型聚落
范围/hm 2
≤0.10.1—11—5≥5
斑块数量(NP )/个
69813687411
斑块数量比重/%
3.4841.063
4.7020.76
斑块总面积(CA )/hm 2
4.7250362.57281750.06213891.2237
平均斑块面积(MPS )/hm 2
0.06850.44602.5474
9.4677
图1麦积区不同高程聚落斑块的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plaque in different
elevation in Maiji Disrict 图2麦积区乡村聚落密度图Fig.2The density of rural settlement
in Maiji District
116经济地理第32卷
第10期郭晓东,张启媛,马利邦: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7
及主要道路以500m为间隔做缓冲分析,将结果图层与乡村聚落分布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不同缓冲区内的乡村聚落分布情况(表4)。
由表4可知,不同缓冲区内的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差异显著,随着距河流及道路距离的增大,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河流500m缓冲区内分布的聚落斑块数量占聚落斑块总数的比重高达60%以上,聚落斑块面积所占比重也高达50%以上,而在距河流2000—2500m范围内,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占总数的比重均不足3%,特别是在距河流
2500m之外的较大区域范围内,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占其总数的比重不足10%。
需要指出的是,与河流缓冲区分析相比,道路缓冲区分析反映的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随距离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黄土丘陵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弱。
2.2.3聚落随高程和坡度呈显著的正态分布。
麦积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北部黄土丘陵区,海拔和坡度对聚落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运用Arcgis9.3软件,将30m分辨率的海拔高程与坡度数据分为6个等级(表3),将分类结果转换成shp格式,运用Arcgis的overlay模块将乡村聚落属性数据分别与海拔高程及坡度属性数据叠加,得到不同海拔与坡度上的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表5)。
由表5可知,麦积区聚落斑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500m和坡度5°—15°的范围。
在海拔1000—1500m范围内分布的聚落斑块,其数量占斑块总数的67.58%,面积占斑块总面积的75.64%;在坡度5°—15°范围内分布的聚落斑块,其数量占斑块总数的49.07%,面积占斑块总面积的5
3.03%。
由图3、图4可明显看出,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呈显著的正态分布。
3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1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是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和发展演变的表52008年麦积区不同海拔与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及面积Tab.5The quantity and area of settlement at different slope and altitude in Maiji District in2008
海拔
<1000
1000—1250
1250—1500
1500—1750
1750—2000
>2000
斑块数
/个
179
732
825
525
43
1
斑块面积
/hm2
272.35
2568.16
1975.60
1119.98
70.31
0.43
坡度
<2°
2°—5°
5°—10°
10°—15°
15°—20°
>20°
斑块数
/个
451
971
1634
1701
1249
791
斑块面积
/hm2
722.59
780.73
1562.33
1623.06
737.77
580.96
图3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随海拔的变化趋势Fig.3The variation of settlement plaques quantity and
acreage along with
elevation
图4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随坡度的变化趋势Fig.4The variation of settlement plaques quantity and
acreage along with gradient
基础,地形地貌、植被、气候、土壤、河流等自然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一般而言,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临近水源以及气候、植被、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
麦积区位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跨黄土丘陵、秦岭山地两大地貌类型区,自然因素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
表42008年麦积区不同河流与道路缓冲区的乡村聚落分布
Tab.4Rural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in various river and road buffers in Maiji District in2008
缓冲区(m)0—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2500 >2500
河流
面积/hm2
3006.53
1360.43
549.69
349.29
169.70
572.95
聚落面积
比重/%
50.04
22.64
9.15
5.81
2.82
9.54
数量/个
1280
253
135
76
53
183
聚落斑块数
比重/%
64.65
12.78
6.82
3.84
2.68
9.24
面积/hm2
1936.68
791.85
585.54
463.19
387.82
1843.50
道路
聚落面积
比重/%
32.23
13.18
9.75
7.71
6.45
30.68
数量/个
677
166
165
143
147
682
聚落斑块数
比重/%
34.19
8.38
8.33
7.22
7.42
34.44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地形因素。
麦积区北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地貌发育,海拔750—2000m之间;南部为西秦岭山地,海拔2000—3000m之间。
南部西秦岭山地虽然气候条件较好,但由于山高谷深,山势陡峻(山体坡度平均30°左右,脊轴部位大于45°),谷地狭小,可开发利用的耕地及建设用地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北部黄土丘陵区地势相对平缓,耕地分布广泛,同时河谷阶地发育,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因而聚落密度较高。
但由于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川墚沟峁纵横交错,除河谷阶地分布有大型聚落外,丘陵山区破碎的地形极大限制了聚落的空间集聚与扩展,导致聚落不但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分散,而且规模较小。
3.1.2水源因素。
水源是影响聚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生活用水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是聚落选址的重要依据。
麦积区秦岭以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渭河在境内长达181km,较大的支流有藉河、葫芦河、牛头河、东柯河、东岔河等。
由于河谷阶地靠近河流,用水方便,驱使聚落沿河流呈带状、组团状分布。
由河流缓冲区分析可知,河流500m缓冲区聚落高度密集,聚落规模也较大,除了河谷阶地平坦地形条件的吸引之外,生产生活用水的便捷性是聚落高度密集不可忽略的重要驱动因素。
3.1.3海拔与坡度。
海拔与坡度因与聚落气候及耕作适宜性、用水及交通便利性等密切相关,因而也是影响聚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就有“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篇)等有关聚落选址的经验和思想。
实地调研发现,麦积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区位有河谷阶地区位、坡麓坪地区位、谷坡台地区位和墚峁区位共四种区位类型,而海拔1000—1500m 和坡度5°—15°的范围,为河谷阶地与坡麓坪地的主要分布区域,由于耕地资源丰富,交通用水方便,地形相对平坦,生产劳作便利,因而是乡村聚落的主要分布区域,使得聚落随高程和坡度呈显著的正态分布。
3.1.4气候与土壤。
麦积区地处半干旱与半湿润气候过渡地带,降水量由西北到东南为506—751mm,年平均降水量600mm,年均日照2090h,全年无霜期170多天。
由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在土壤因素方面,西秦岭山地久经构造侵蚀,山体陡峻,基岩裸露,土层薄,沙砾多,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聚落的形成;而在麦积区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黄绵土和黑垆土分布十分广泛,土壤肥力高,农业适宜性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3.2人文社会因素
人文社会因素是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口数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都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总体来看,影响麦积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社会人文因素主要有人口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
3.2.1人口与家庭因素。
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乡村聚落空间扩散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方面,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而在传统农业长期占主导地位的黄土丘陵区,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耕地面积的扩大。
为了方便生产,农户总是尽可能靠近耕地资源,导致乡村聚落在空间上不断扩散;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产生新的住房需求,而聚落住宅建设必然引起聚落的空间扩展与扩散。
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除大跃进时期之外,麦积区人口与户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人口数量与户数分别由1949年的21.2万人和
4.95万户增长到2009年的60万人和17.2万户。
与此相对应,人均耕地由4.14亩/人减少到1.19亩/人(图5)。
人口数量与户数的增长、人均耕地的减少以及粮食供给的不足,在导致聚落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促使聚落由河谷阶地向耕地相对充裕的丘陵山区不断扩散,聚落数量不断增多,聚落密度不断增大。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传统聚落受宗族、家族等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极为深刻,历史时期“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较为普遍,家庭规模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两代家庭逐渐占据乡村住户的主体,加速了乡村聚落住户的增长,增大了聚落的居住需求。
统计数据也表明,近60年来麦积区乡村户数的增速明显高于乡村人口的增速。
3.2.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产业结构以及人口的产业分布等方面。
工业生产与商业活动的集中性,决定了城市聚落的空间集聚性,而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耕地资源的非集中性和农业劳作半径的有限性,决定了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分散性。
①从人口的产业分布状况分析,在1949—1999年的50年间,麦积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在80%以上(1999年农业人口数量
118经济地理第32卷
第10期郭晓东,张启媛,马利邦: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9
图5近60年来麦积区人均耕地变化趋势
Fig.5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per-capita plowland in
Maiji District in recent60years
达44.7万人),日益庞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导致乡村聚落数量不断增多,空间分布日益分散;②从产业结构分析,虽然麦积区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相对较高(2009年占GDP的比重为47.45%,2001年曾达到50.8%),但由于其工业化进程没有经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工业内部结构严重失衡,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导致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低,加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近10年来一直徘徊在40%左右),因此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③近10余年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麦积区农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明显降低(2009年农业人口所占比重降至52%)①,乡村聚落的跳跃性空间扩散过程(即新村庄的产生)明显收敛并趋于停滞。
但就已经形成的聚落而言,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明显的“两栖性”和不稳定性,加之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建设及土地整理明显滞后,现有聚落住宅不但未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出现相应减少②,反而在乡村居民收入增长驱动下的住宅更新建设中又产生出“一户多宅”、“外扩中空”、“建新不拆旧”等突出的村庄空心化问题。
3.2.3政策制度因素。
政策制度是影响乡村聚落发展与空间演变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等重大制度变革,土地制度的变革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对乡村社会和乡村聚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为乡村住宅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该阶段,人民公社化时期被压制的住宅需求极度释放,乡村人口持续增长和乡村社会变化所引发的家庭的分裂与增生空前加剧,农村兴起建房热潮,乡村聚落居住空间以填充式扩展与外溢式扩张的方式先后展开,引起乡村聚落空间的急剧扩张。
根据统计资料,2010年麦积区乡村住户已达9.9万户,大小村庄已发展到1988个。
近10余年来,我国实施的城镇化战略对乡村聚落的发展和空间演变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并引发了前已述及(3.2.2)的许多突出问题。
我国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战略,也必将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1.1麦积区聚落斑块面积相差悬殊,最大和最小聚落斑块面积相差1192.98倍。
在数量上,麦积区乡村聚落以中小型聚落为主,两者合计占聚落斑块总数的7
5.76%。
大型聚落数量相对较少,独院聚落数量最少。
4.1.2麦积区乡村聚落分布北密南疏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
北部黄土丘陵区平均聚落密度为1.05个/km2,南部西秦岭山地平均聚落密度为0.2个/ km2,南北平均聚落密度相差达5倍以上;从各乡镇人口密度分析,人口高密度乡镇全部分布在北部的黄土丘陵区,人口密度均高于350人/km2;人口低密度乡镇全部或大部分布于麦积区南部的西秦岭山地,多数乡镇人口密度不足50人/km2。
4.1.3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河流与道路指向性。
随着距河流及道路距离的增大,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河流缓冲区分析显示的聚落斑块数量与面积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
4.1.4麦积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北部黄土丘陵区,海拔和坡度对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
海拔1000—1500m和坡度5°—15°的范围,为河谷阶地与坡麓坪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聚落随高程和坡度呈显著的正态分布。
①根据实地调研,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省会城市,当地
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少。
②即聚落规模并未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