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_李蕾

合集下载

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

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
科 文化 教育 l I 运动减肥 的研 究进展
卢 春红 任 伟 飞
(、 1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东阳 3 2 0 2 浙江三 门小雄小学, 2 10 、 浙江 三 门 3 7 0 ) 1 13
摘 要: 肥胖 已日益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 类健康 的重要 因素 , 肥胖不仅影响人的形体美 , 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而且还是 j 发 高血压, 糖尿病 , 冠心病等重大疾病 的主要 因素。因此 , 减肥 已成为Y 4 关注的社会 问题 。 ,1 ," - l
关 键 词 : 胖 ; 肥 ; 动 ; 动 处方 肥 减 运 运
肪组织主要分布在肩胛间, 颈背部和肾脏周围, 外 存。 .2 3 .运动对肥胖基因表达 的影响。 2 有关肥胖研 运动可以引起肥胖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 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肥胖的发生率呈 观浅棕色, 细胞体积相对较小, 被认为是一种专司 究表明, 逐年上升的趋势。WH O资料表明, 全球肥胖者的 热的组织。 当机体摄食或受刺激时候 , 脂肪组织细 动可以使机体肥胖基因的表达降低, 运动后又会 数量每 5 年增长 1 。 0 4 l 月国务院公布 胞内脂肪“ 倍 20 年 0 燃烧”从而决定机体代谢水平 , , 分别称 回到原来的代谢水平。 运动使机体代谢率提高, 能 《 中国居 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的检查结果是 : 为食放诱导 我国 产热和还冷调节产热。 量消耗增加 ; 肥胖基因表达下降 , 从而脂肪组织合 运动抑制肥胖基因的表达可以解释为 : 成人超重率为 2 . 肥胖率为 71 2 %, 8 . %。运动可增加 B厂 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分布脂肪组织 、 小 成也减少。 能量消耗 , 平衡调节能量 , 预防各种疾病发生 , 肠 、 因 胆囊等部位 , B厂肾 上腺素功能受损 , 若 内脏 当运动后能量出现负平衡时 , 机体保持质量所做 而运动在各种减肥方式 中应用最广。大量的科学 脂肪分解减少 , 导致内脏型肥胖。 出相应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由脂肪和下丘脑之间 证明 , 运动作为~种无副作用、 经济、 非药物成分 2 3生活方式导致肥胖 。大量的科学研究发 负反馈机制调节的。 从内分泌机制上说 , 运动使胰 预防措施 , ^ 已是 们生活必不可缺的~部分。 现, 在食物缺乏和大体力运动 隋 况下, 即便带有肥 岛素水平下降、 交感神经兴奋等增加。 胰岛素促进 1 肥胖的指标与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胖遗传基因的个体也不会出现日胖 ; , 巴 相反 无肥胖 肥胖基因的表达 , 其他许多方面和胰岛素正好相 肥胖是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的表现。 常用的 遗传基因的 个体 , 在大热量食物摄入和没有体力 反, 以运动对肥胖基因表达有综合的作用。因 所 肥胖诊断指标是体重 的指数( MI, B )即体重 (g/ 运动情况下 , k) 也会出现肥胖。 此, 科学运动在减肥 中运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身高( 2 1 9 年世界卫生组织( 0 制定了 m) 9 8 。 wH ) 肥 _3 2 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大量高热量的食物摄入, 运动量不足且工作 3 .运动与心肺功能。 胖诊断的推荐标准 , B I 将 M 大于 2 (g 5k / ) m 定义为 压力大 , 使人们内分泌出现异常, 非胰岛素 、 内脏 形成心肌运动性肥大 ,增强了血管对血液的运输 超重, 3 (g 2 大于 0k/ ) m 定义为肥胖。 O亚太区 WH 办 素等内分泌受阻, 代谢垃圾堆积物增多, 必然引起 功能 , 增强呼吸肌收缩力 , 增加胸部和内 脏器官的 事处 、国际肥胖研究协会 以及肥胖的专家组与 肥胖 ; 同时, 药物的副作用 , 各种疾病引起病理性 活动强度 , 加深呼吸 , 肺活量提高 , 改善呼吸功能 , 2 0 年联合发布了《 02 亚太区肥胖的重新定义或处 变化也会导致肥胖。肥胖的行为因素还表现在饮 增强氧的运输能力, 有利于氧化燃烧多余的脂肪。 理》将 B I , M 大于 2(g 2 2(g 2 3k/ ) 5k/ ) m和 m 分别定义 食习惯上, 每餐主食摄人量大, 进食速度快 , 暴饮 运动员的体脂要 比别的人群少得多 , 进行有氧运 为超重和肥胖。 暴食是肥胖发生 的危险因素, 早餐不规律 , 吃水果 动的运动最为明显 。可见 , 通过运动 , 完全可以达 肥胖不仅影响人的形体美 , 还影响了人们的 少, 经常吃荤油炸食品都会引起肥胖。 到 自己的理想体型。 正常的 生活和心理健康。 肥胖能引发的高血压, 糖 3肥胖的控制 4运 动减 肥 处方 尿病, 病 , 冠 高脂血症, 痴呆病等重大疾病。 据统 3 减肥现状。 . 1 减肥其实就是减少体内多余的 运动处方是健身活动者进行身体活动的指 计, 因各种疾病而 死亡的患者中有 1 ~ ∞冶 并有 脂肪的过程。减肥的过程不是~朝一夕的就能达 导性条款。它是根据活动者的健康状况的形式确 52 肥胖症。 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冠 芮 的诱 到明显效果的。 因此, 减肥并没有捷径可言。 有许 定其运动强 度、 时间、 频率 、 活动方式 、 和注意事 发原因之一。总之,肥胖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 多人在短时间的运动减肥后未达理想的效果 , 便 项,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 隋 开出不同的 便, 如动作迟缓, 工作疲劳等。 急功近利的寻找药物减肥、 依赖节食减肥以达到 药物和不同的用量的处方一样 , 故称运动处方。 2肥胖的产生机制 速成减肥。 速成的结果会使人 适得其反, 而对 ^ 、 体 4 运动的强度。 . 1 运动强度实际 E 是指运动消 许多人的肥胖表现为遗传倾向 , 但主要 因素 的健康造成危害。长期的节食造成了人体营养不 耗的热量, 原则上对于肥胖者, 运动所消耗 的热能 有: 摄入过多的能量、 运动不足、 内分泌功能失调 足, 出现内分泌失调 , 人的免疫力智力的发育都受 应该大于摄入的能量. 动的强度必需要达到合适 运 等。 现代社会生活中, 快节奏的生活 , 人们压力加 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节食使人体的摄人的食量 的刺激强度 般肥胖者以6 % i 一 o t 大摄氧量的中等  ̄ 大, 天忙于工作 , 白 晚上还忙于应酬社交 , 造成运 减少 , 体内消化的能量也随之减少, 多余的能量又 强度为宜。 动不足 , 摄取食物的能量加大, 睡眠不足, 内分泌 会变成脂肪储存于体内。 市场上的减肥药物, 从调 4 运动项 目 . 2 的选择。 运动减肥的方式多种多 失调, 从而引起了肥胖。 节人体内分泌和代谢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得了 样, 肥胖者可参 加的项 目要根 据患者 的年龄 、 体 2 下丘脑神经食欲功能变化。人的下丘脑 , 暂时的成效, 1 抑制脂肪的堆积, 这些药物对人体健 力 、 个人运动习惯 、 所处 的运动环境与条件, 以及 存在着直接作用调节食欲的神经细胞群。即下丘 康改善只是弊大于利。 不同的患者要选择不同的而又合适的运动方式。 脑腹内侧核( 又称为饱中区和) 和下丘脑腹外侧核 3 2运动的减肥机制。3 .能量的平衡调节 。 .1 2 般来说 , 肥胖较重者以散步 、 下楼梯 、 平道骑 自 ( 叉称为饥中区) ,刺激前者或破坏后者可以产生 体重的平衡取决于人体能量的摄人与消耗之间的 行车、 打羽毛球 、 跳舞、 打太极拳 以及轻微的劳动 饱胀感 , 引起进食量下降或拒绝进食 ; 刺激后者或 平衡 , 在运动过程中 , 因强度 、 运动时间 、 运动项 等低强度运动; 一般肥胖者 , 可进行慢跑、 上楼梯 、 破坏前者会产生食欲提高 , 从而进食量也增多。 下 目、 运动方式的不同, 从而消耗的能量也不尽相 登山运动、 坡道骑 自 行车、 、 、 排球 足球 滑冰等中等 丘脑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 , 给予下丘脑处或外周 同。例如—个女性肥胖者, 这样可以减 每周进行 4 次运动, 每 强度运动为宜。选择多项 目运动为好, 组织一些神经肽 , 神经递质和药物, 可改变食物摄 次平均 l , 周以后平均体重减少 2 k o因此 , h8 .g 5 运 少对运动的乏味感 , 增加运动的乐趣。 减肥最佳运 取情况。 动对肥胖者来说,大大增加了他们体内的能量消 动的项 目 是有氧运动 ,大量肌肉群参与的动力型 2 2肥胖遗传基因。在肥胖的形成因素研究 耗。运动可消耗大量热能, 以达到减肥的 目的。运 节 律有 氧运动 。 中, 遗传因素一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动所摄取的能量是由脂肪和糖提供的, 运动时机 4 运动的 - 3 频率和运动时间。 运动应该经常进 据报道 , 父母 中有��

运动和营养干预在减肥中的研究进展

运动和营养干预在减肥中的研究进展

Food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第55卷(第6期)Vol.55,No.6收稿日期:2019-07-04作者简介:邹圆(1987-),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

运动和营养干预在减肥中的研究进展邹圆(成都文理学院,四川成都610400)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人群比例不断增加。

肥胖不仅会改变人们的面貌和身体形态,从而引发其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同时还易诱发其发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癌症等多种疾病。

可见,肥胖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为改善这种现象,就需采取科学的运动和营养方案对肥胖者进行干预,以将其体重和体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主要简述了减肥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运动和营养干预在减肥中的应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总结了运动和营养干预在减肥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运动;营养干预;减肥中图分类号:TS2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6X (2019)06-0106-0004Research Progress in Exercise and Nutrition Interventionin Weight LossZOU Yuan(Chengd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Chengdu Sichuan 6104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oder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changes in diet structure ,the proportion of obese people is increasing.Obesity will not only change people ’s appearance and body shape ,but also cau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inferiority.It is easy to induce high blood lipids ,hypertension ,diabete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It can be seen that obesity has serious harm to people ’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o improve this phenomenon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scientific sports and nutrition programs.Intervention of obese people to control their body weight and bodyweight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us protect people ’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weight loss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exercise and nutrition intervention in weight loss.Finally ,through practical cases ,theapplication effects of exercise and nutrition intervention in weight loss are summarized.Key words :exercis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weight loss doi :10.3969/j.issn.1674-506X.2019.06-020相关数据表明,全球肥胖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其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不仅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形体美,从而引发其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同时还会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第55卷(总第214期)邹圆:运动和营养干预在减肥中的研究进展和智力,并且,肥胖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和对人体多项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发生[1]。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探讨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探讨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探讨作者:王兰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26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逐渐跨入营养型,加上劳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饮食过多,活动减少,肥胖者日益增多。

肥胖可以引起人体生理的一系列变化及其并发症已成为21世纪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问题,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及危害。

提出了有效的减肥运动处分,为大家树立一个健康减肥的理念。

关键词:肥胖减肥运动处方探讨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9(b)-0169-031 肥胖概述1.1 肥胖的概念肥胖就是指当人体进食适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常生理需要量且达到一定值时,演变为肥胖症,它是一种常见古老的代谢症群,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为由于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机能的下降而导致内分泌紊乱,饮食异常,能量代谢异常,形成肥胖。

正常情况下,成人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重的15%~18%,女性约占20%~25%称为肥胖症[1]。

具体说,男性体质量若超过其体重的25%,上与背部皮下脂肪超过45 mm,女性体重若超过其体重的30%,即为肥胖[2]。

1.2 肥胖的分类临床上将肥胖其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肥胖;另一类是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食物摄取过多引起的生理机制紊乱,从而导致脂肪蓄积;后者主要由于病理原因而造成,常继发于与物质代谢有关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疾病。

单纯性肥胖控制饮食与结合运动可受到明显的减肥效果,继发性肥胖通过运动调节改善体内新陈代谢紊乱,提高整整体机能水平,也能达到较好的减肥效果,但是只有当病理因素去除以后才能达到真正有效控制体重的目标,也就是说减肥效果必须建立在行之有效的病因治疗的基础上[3]。

1.3 肥胖的判断标准肥胖的测量方法有许多种,如:标准体重法、体重指数法、生物电阻抗法等,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出和结果有所不同。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

351文|阿布都克依木・阿布都热合曼 张跃军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摘要:肥胖症主要是因为代谢系统的紊乱造成的。

人体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时的热量,热量的剩余形成了脂肪,当人体的体脂率高于正常水平时,就造成对脂类代谢系统的破坏,随着人体防线的破坏加深,逐渐导致代谢系统的大面积紊乱。

本文通过对肥胖症的产生病理、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提出更加健康科学的减肥计划和降低运动减肥产生的副作用,从而给运动减肥的人们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肥胖症;运动减肥;方法;副作用;理论依据一、肥胖症肥胖症是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引起体脂调控神经网络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被称之为“代谢综合征”,常伴随着II 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合并存在,并成为其重要致病因素。

单纯性肥胖占到肥胖症的95%以上,主要是内分泌的失调导致代谢疾病的发生。

目前科学研究关于引起肥胖症的产生有下面几种学说,主要是高胰岛素学说、脂肪细胞增殖学说、嗜食学说、运动量不足学说、褐色细胞功能不全学说等。

现今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肌纤维类型对肥胖症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肥胖症带的危害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

生理方面:主要是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三高”的产生极大的增加相应疾病的综合发病率。

心理方面: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外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人对自己的好感程度,然而,外表形象的不佳直接影响着身心健康的发展,臃肿的体型给人带来自卑感,也会成为他人娱乐的对象给自己内心带来抑郁和身心障碍。

这也是全世界都在攻克“肥胖症”这一社会难题的关键所在。

二、运动减肥方法现今社会上流行的减肥方法各种各样,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导致身体内环境稳态失衡、效果不佳、反弹性极高、还存在生命危险的因素等等,而运动减肥是通过科学健康的运动练习,它以其安全系数高、有效性显著的优点越来越受得到社会的认可。

目前运动减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运动改变肥胖基因蛋白表达、胰岛素抵抗作用、高胰岛素血症,此外,运动可以通过调节内环境的稳态,使身体的体脂率降到正常水平内,保证身体的各种物质的占有率分配合理,促使身材比例均衡。

现代运动减肥方法研究进展

现代运动减肥方法研究进展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肥胖症 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 生活质量。运动减肥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法,可以改善身体成分和代谢,预防肥 胖症及其相关疾病。本次演示将对肥胖症和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 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2、肥胖症的原因和危害
肥胖症的病因包括遗传、环境、行为等多种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主要影响 体重和脂肪含量的增加,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生活压力等。肥胖症对身体 健康的危害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慢性疾病外,还会增加关节负担,影响心理健 康等。
3、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及其优缺 点
3、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当今社会,减肥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许多人选择通过运动来减 轻体重,保持健康。本次演示将探讨现代运动减肥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有氧运动
一、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减肥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助于提高心率,增强心肺功能,并通 过燃烧卡路里来减少体重。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60分钟。
标题:现代运动减肥方法的研究
标题:现代运动减肥方法的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肥胖不仅影响 个体的健康,也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减肥方法成为了 公众的焦点。本次演示将探讨现代运动减肥方法的研究,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 练和团体运动等。
标题:现代运动减肥方法的研究
有氧运动是减肥的一种有效方式。有氧运动主要通过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 使身体的能量消耗增加,从而促进脂肪的燃烧。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 骑自行车等。研究显示,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 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肥胖与运动减肥的研究综述

肥胖与运动减肥的研究综述

肥胖与运动减肥的研究综述作者:张帆来源:《教育界》2012年第13期【摘要】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肥胖的发生则与遗传因素、摄食中枢的功能异常、能量代谢异常、营养因素以及运动过少等有关。

运动是最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运动可从基因、能量代谢及内分泌等方面影响人体达到减肥的目的。

【关键词】肥胖减肥运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症越来越多。

肥胖症将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肥胖症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对引起肥胖症的因素进行研究,这对于探寻有效的减肥方法有重要意义。

采用科学的运动方法,可以从多方面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一、肥胖的分类及成因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代谢失调症,主要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是食欲和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与遗传、膳食结构、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肥胖的分类肥胖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的内分泌紊乱和代谢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或营养过度等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体内新陈代谢失调,常继发于与物质代谢有关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又叫新陈代谢失调性肥胖。

(二)肥胖的成因分析1.遗传因素肥胖受遗传影响,往往父母肥胖,子女也容易发生肥胖。

统计显示:父母均肥胖者,子女70%肥胖;父母一方肥胖者,子女40%肥胖;父母均瘦者,子女仅10%肥胖。

有人对1974对同卵双生子和2017对异卵双生子进行样本调查,经研究同卵双生儿体重过重,与其肥胖父母的一致性为异卵双生儿的2倍以上。

这表明肥胖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性。

2.摄食中枢的功能异常肥胖的中枢机制认为:肥胖的产生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及过食。

血液中胰岛素增高可使摄食中枢兴奋,食欲亢进,促进多食,使热量摄入增多,促进脂肪合成。

若摄食中枢功能异常,饥饿中枢兴奋,会使人过食而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3.热量代谢异常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由4个方面组成: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机体的产热作用及体力活动。

单纯性肥胖者有效减肥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的研究

单纯性肥胖者有效减肥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的研究
结构变化、 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共 同作用下 , 肥 胖者 日益增多。肥胖常诱发合并高血压、 冠心病 、 高 脂血症、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以及 某些癌症, 影响身心健康 , 削弱机体抵抗力, 增加 死亡率, 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我
1 作者单位: 0 0 0 4 1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 形外科医院营养科
1 0 0 0 4 1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I O b j e c i t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e c t i v e a n t i o b e s i t y p r o j e c t i n d i e t a n d p h y s i c a l e x e r c i s e f o r p a t i e n t s
p r o t e i n p e r d a y i n o b e s i t y g r o u p b e f o r e t e s t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a f t e r t e s t ( P< 0 . 0 5 ) . B M I , T h e w a i s t l i n e , t h e h i p , t h e l i n e o f u p p e r a r m w 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b e f o r e t h a n a f t e r t e s t ( P< 0 . 0 5 ) i n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u g g e s t e d t h a t d i e t r i c h i n h i g h e n e r g y a n d f a t , b a d d i e t h a b i t s o f a l w a y s e a t i n g t o o m u c h a n d f a v o r i n g s w e e t m e a t , l e s s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w e r e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s o f t r i g g e r i n g o b e s i t y .

对成年女性肥胖症及运动与饮食减肥的探讨

对成年女性肥胖症及运动与饮食减肥的探讨

人体的能量代谢本来应该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即摄人与消耗 的能量 要相等 ,这样 ,人体的体重才能保持基本不变 ,假设机体摄人 量高于消 耗量 ,那么剩余 的能量就会积累起来 ,以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 ,为机体 需要时提供供能 。肥胖产生 的原因有很多 ,概括为如下几种 : 2 .1饮食及行为 习惯 引起 的肥 胖。女性 成年后 一般会 在饮食 和行 为方式等方面 的出现一些变化 。 2 .2产后肥胖 。女 性在 哺乳 期会 食 用大 量 的进 补品 ,如 肉制品 、 蛋奶类 、高能量类等 等各种 营养 品,使体 内产生过多 的热量 ,过剩 的热 量会转化为脂肪 ,加之 ,女性 在这段 时间运动 量较之 以前会大 大减少 , 这种摄入过大 ,运动量过少 的生活方式使得女性 的体重剧增 。 2 .3绝经后肥胖。女性进入 更年期 后 ,卵巢功 能衰 退 ,并伴 随下 丘脑 和垂体功 能的退化 。会使得雌性激素 的分泌量逐渐 下降 ,雌性激 素 可以影响脂肪 的代谢 ,能够促进 血中载脂 蛋 白 A l的分泌 ,并可 降低 血 胆固醇浓度 。假如雌性激素不足会 出现高脂血症 。
运动处方 。
关 键 词 :成 年 女 性 ;肥 胖 ;运 动 减 肥 ;饮 食控 制
前 言
常不能控制 自我 ,这些会 导致夫妻失和。
4 . 运 动 减 肥 的 机 理
近年来 ,随着肥胖人数的急剧增加 ,人们对 肥胖症 的关注也不 断升 温。众所周知 , 人一 生中最容 易产生 肥胖 的三个 阶段 :婴幼儿期 、5岁 之前 ,青春发育期 ,4 O岁以后 。成 年女性 以妊娠 哺乳 期和绝 经期 的肥 胖 最 为 显 著 。有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成 年 女 性 肥 胖 的 发 病 率 要 明 显 高 于 男 性 。虽然 ,肥胖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但也有所偏颇 ,大 多数 人对 儿童肥胖 ,成年男性的肥胖的关注颇多 ,却常常忽视了成年女性肥 胖的 问题 。为此 ,本文将对成年女性肥胖的成因 ,形 态特征 ,危害及减 肥措 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 1 .肥胖的定义 、分类 1 .1定义。肥胖是一 种非 常常见 的代谢 紊乱病症 ,它对 人体 正常 功能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其症状表现为体内脂肪过多或者脂肪组织 与某 些软组织过高 。 1 . 2分 类 。 肥胖 按 不 同分 类 方 式 可 以分 为 多 种 ,如 按 产 生 原 因 分 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按部位分为腹部肥 胖和臀部肥胖。 2 . 肥 胖 的 原 因

肥胖研究进展及减肥运动处方的实践应用

肥胖研究进展及减肥运动处方的实践应用

肥胖研究进展及减肥运动处方的实践应用近年来,肥胖问题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肥胖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

因此,对肥胖的研究及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肥胖的原因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归结为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三大因素。

其中,基因因素可以影响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如节食能力及脂肪吸收等,以及人体消耗热量的能力及对运动的反应等,而外界环境因素则可能导致人们摄入过多的热量和减少运动量。

生活方式因素也是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

肥胖的治疗也发展了很多,现在的治疗要点主要有减肥药物、节食指导、运动处方等。

在肥胖治疗过程中,运动处方一直是有效减少体重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提升循环系统功能、改善新陈代谢、减少不健康的体脂,有助于长期维持体重。

从运动处方的角度上来看,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身体状况和目标体重等因素,比如,高体重患者则可以选择侧重于有氧运动,而低体重患者可以在有氧运动之外加入抗肌肉力量训练。

此外,为了确保患者能够长期坚持,运动处方应包括有趣、耐受度高的运动,而且不能训练过量,以免造成身体负担过重。

尽管减肥运动处方效果显著,但肥胖患者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如运动习惯的养成和维持、尊重自我的饮食习惯、调整情绪等,从而影响处方的有效性。

为此,患者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治疗意识,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便达成有效的减肥效果。

此外,医护人员也需要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和持续的指导,以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最大的胜利,实现肥胖减轻目标。

总之,肥胖治疗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如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运动处方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患者应积极进行减肥运动,在此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心态,而医护人员则要提供充足的支持和持续的指导,以帮助患者获得积极的治疗效果。

此外,科学的膳食调节及运动处方在肥胖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继续深入,切实帮助肥胖患者实现健康体重。

肥胖与运动锻炼效果研究

肥胖与运动锻炼效果研究

肥胖与运动锻炼效果研究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肥胖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轻体重和改善健康,很多人选择了进行运动锻炼。

但是,肥胖与运动锻炼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将对肥胖与运动锻炼的效果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中的相关因素。

一、肥胖的原因与危害肥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肥胖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美容问题,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肥胖与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

因此,减轻体重和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个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二、运动锻炼对肥胖的影响运动锻炼是减轻体重和控制肥胖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消耗:运动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根据研究,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显著提高基础代谢率,并且持续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

2.增加肌肉质量: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因为肌肉组织比脂肪组织代谢更活跃。

通过定期进行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含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

3.改善心血管功能:运动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益处。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并且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调节食欲:运动锻炼对食欲的调节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大脑中食欲控制中枢的敏感性,使人们更容易控制饮食,减少摄入的热量。

三、运动锻炼效果的个体差异虽然运动锻炼对减轻体重和控制肥胖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人在运动锻炼中所获得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影响个体运动锻炼效果的一些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于个体的新陈代谢率、脂肪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人天生就拥有较高的新陈代谢率,脂肪较不易堆积,运动锻炼对他们来说会更有效果。

运动减肥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心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运动减肥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心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不 明显( P>0 . 0 5 ) 。运 动减肥 训练 前后 体 重呈现 下 降 趋 势 ,约 平均 下降 3 . 8 2 ,占原体重 的 5 . 3 8 %;B MI
平均 下 降 1 . 7 1 ; 腰 围平 均减 少 l 3 . 2 5 c m; 臀 围平 均减
少 7 . 2 7 c m。
第3 4卷 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l 0I . 34 N O. 3 J un. 201 3
J 0U RNA L 0 F D ALI AN U NI V ER S I TY
运 动减肥 对肥胖女 大学生身体形 态和 心率影响的实验研 究
于 霞
关键词 :运动减肥 ;女大学生;身体形 态;心率
中图分类号 :G8 0 6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4 . 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2 3 9 5 ( 2 0 1 3 ) 0 3 . 0 1 0 1 . 0 3
作者简介: 于霞 ( 1 9 7 1 . ) ,女 ,硕士 ,讲 师,研究方向:体育教 学与训练 。
人 群 的生理 生长 的发 育 时期 ,且其每 人肥胖 指标 、程
度 、运动 中肌 肉增 长 都具有 个 体差异 , 运 动 减肥 训练 要 依据 实 际情况 ,采取 有针 对 的方式 ,实际 中简 单用 体 重 唯 一指 标 来 评 定肥 胖 女 大 学 生运 动 减肥 的效 果 是 非 常片面 的 。因此 ,实 际操作 中要 做 到有 的放 矢 ,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持续 增 长 , 全 民健 身计划 的逐步 实施 和人 们经 济 生活 水平 的提 高 , 人 们对 减肥 健 身 的

对肥胖女青少年采用运动加营养减重效果的研究

对肥胖女青少年采用运动加营养减重效果的研究

对肥胖女青少年采用运动加营养减重效果的研究摘要:通过对随机选取的宝迪沃第42 d减肥训练营2007年度的60名减肥队员42 d 训练的跟踪观察,探讨适宜减重的目标、速度和持续时间及运动加营养的效果。

结果显示:宝迪沃第42 d减肥训练营采用以有氧训练为主,其他训练为辅,配合科学的营养饮食的训练方法是科学的,这种方法不仅使队员们在42 d的封闭式减肥训练后有效地减少了预定体重比减少10%左右的目标,同时在控制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方面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科学营养配餐,整齐一致的作息时间,使队员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保证了队员们在42d艰苦训练中的身体健康。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威胁人类健康的肥胖症也在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

/全球肥胖0现象正在引起世界各国医学家的高度重视。

据泛美卫生组织(P A H O)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肥胖现象出现了2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逐渐向青少年发展,二是由第一世界向第3世界蔓延。

与20 年前相比,美国的肥胖儿童数量增加了66%;在巴西,肥胖儿童人数增加了240%。

而在智利、墨西哥和秘鲁等国,每4名4岁到10岁的儿童中就有一个体重超标或患肥胖症[1]。

在中国,青少年肥胖患者也是越来越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在2002年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肥胖地区差异极其明显,部分发达大城市男女生肥胖率达9.63%和4.50%,超重率达15.29%和8.77%,中小城市和较富裕乡村主要表现为超重大量增加, 肥胖率虽然较低,但增势迅猛[2]。

肥胖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胆囊病、社会心理问题及某些癌症(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尤其对青少年儿童而言,生理外观的不美和生活的不便,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3]。

北京宝迪沃第42d减肥训练营针对不同肥胖人群把合理的饮食调整和科学的运动方法等落实到了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上来。

肥胖与减肥的研究进展

肥胖与减肥的研究进展

肥胖与减肥的研究进展
王传军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1(032)006
【摘要】人们对肥胖的认识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关于肥胖病因学研究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是肥胖发病的原因从本质来讲是人体热量摄入超过机体的消耗,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储存造成的.适宜运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防肥减肥手段之一.
【总页数】2页(P33,47)
【作者】王传军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基础理论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肥胖与运动减肥研究进展 [J], 刘一平;王有乐
2.肥胖与减肥方法研究进展 [J], 侯树慧;陈晓东;潘桂兰
3.肠道微生物与减肥手术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章雄;王廷峰;张鹏
4.肠道微生物与减肥手术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章雄;王廷峰;张鹏;
5.减肥药再次拉响红色警报——科学减肥应该成为肥胖者减肥的最重要手段 [J], 马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部分亚健康状态人群中运动干预及科学指导的研究现状

部分亚健康状态人群中运动干预及科学指导的研究现状

部分亚健康状态人群中运动干预及科学指导的研究现状李蕾【摘要】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游离的动态,是广泛存在于各类人群中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超重和肥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2型糖尿病人群的运动干预的保护性作用,并对科学化运动干预的结论与建议进行总结,旨在为促进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系统的完善建设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2)001【总页数】5页(P94-97,109)【关键词】亚健康;超重和肥胖;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作者】李蕾【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6目前对亚健康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大体趋于一致的认识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游离的动态,它包括了一大批初显的小症状和未显症状的潜在疾病.随着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步研究和建立起了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运动能力评价标准及相应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亚健康状态是广泛存在于各类人群中的现实问题,其复杂性和隐匿性不容忽视.重要的是,亚健康人群的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也是从公共卫生事件的角度为进一步促进国民体质监测及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主要综述了超重和肥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2型糖尿病人群的运动干预的保护性作用,并对普通和高危人群科学化运动干预的结论与建议进行总结,旨在为促进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系统的完善建设提供参考.在众多的减肥方法中,以有氧运动为理论基础的运动减肥作为防肥减肥的一种合理手段已开始被人们广泛认可.运动量是确保减肥有效与安全的关键所在,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决定.其中运动强度起主要作用,因为它是决定运动时脂肪氧化分解程度、保障减肥参与者在健康状况允许下可能承受的主要因素.近几十年来,国外对体内脂肪代谢的调节与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1-3],并得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结果[1]: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水平增高,抑制脂肪分解.在低强度运动时(25%VO2max),外周脂肪分解受到强有力的刺激,同时伴有少量的肌肉甘油三酯分解.在此强度下运动时,脂肪酸释放入血的速率和氧化率是最高的.在中等强度运动时(65%VO2max),脂肪氧化所占供能比例是最高的.此时的脂肪分解全部来自外周脂肪细胞和肌内储备的甘油三酯,且两种来源在脂肪氧化中占的比例基本相等.伴随着运动强度达到85%VO2max时,脂肪氧化总量下降,脂肪酸进入血中速度也明显下降,肌内甘油三酯的利用并未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肌糖原分解和乳酸增加抑制了体内的脂肪分解.基于上述的讨论,当安静或低强度运动时脂肪酸氧化供能在总能量消耗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超过70%~80%VO2max时,脂肪酸的氧化率受到限制,为主的供能物质出现由脂肪向糖的逐渐转变[4].可见,只有中、低强度的运动才能为肥胖者接受并坚持.这一点也在Weyer等[5]对美国运动医学大学(ACSM)提供的传统运动方案和美国疾控中心(CDC)与ACSM联合推荐的新方案的对比研究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今,运动对减肥、控体重和保持健康所产生的正面效益已不言而喻[6].然而,在诸多的运动减肥实践中,不乏存在着许多减肥失败的现象,这其中与减肥运动强度或运动持续时间的掌握不当不无关系.由于无氧阈强度以下的有氧运动是运动减肥的有效运动方法,而不同个体的无氧阈值不同,因此减肥参与者对运动强度的耐受性个体差异很大,使得运动减肥方案因人而异.因此,有必要在减肥运动处方实施前测定参与者的无氧阈值水平.笔者[7]曾采用测定个体无氧阈强度的方式监控运动减肥中的运动强度,发现不同体脂成分的人无氧阈值水平不同,表现为体脂成分越高,乳酸无氧阈值小,乳酸无氧阈强度低.提示在运动减肥中,肥胖程度越高的个体应采取相对较小的运动强度,以保证在无氧阈强度下的有氧代谢供能,充分动员脂肪的供能能力,从而达到最好的减肥效果.同时建议今后还需不断摸索其应用效果,总结规律建立起无氧阈值与体脂成分间的方程关系,从而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减肥运动处方的制定.肥胖的流行带来了许多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的健康问题.临床研究[8]提示,腹腔脂肪堆积及内脏脂质沉积与IR关系更为密切.然而肥胖致IR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依然存在肥胖与IR孰因数果的激烈争论.现普遍认为IR是机体抑制肥胖进一步加重的代偿表现.IR是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本意指需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始能在其效应器官产生正常生理效应,现代IR泛指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作用减低[9].其实质是胰岛素刺激的肌肉和脂肪葡萄糖摄取以及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的能力低下.有趣的是,大约25%非糖尿病个体也存在IR.胰岛素敏感性在人群中存在10倍以上的差异,对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尚未有充分解释,遗传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美国内科医生库泊博士首先提出有氧运动(aerobic exercise)的概念.有氧运动指以增加人体吸入、运输和利用氧气为目的的耐久性体育运动.运动主要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提高机体维持血糖稳定的激素调节能力,同时耐力运动促进I型和IIa型肌纤维增加,减少体脂和保持瘦体重,促进减肥效果,是防治一切IR相关代谢综合征的有效辅助手段.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不是简单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其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会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尤其与能量代谢调节相关的一些激素都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临床上代谢综合征(MS)治疗的基本策略是以改善IR为基础的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要内容的非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是目前MS防治的主要基本手段[10].其中又以运动干预为核心.早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即显示:体力活动的减少与IR发生密切相关[11].早期一些研究发现,运动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在几天内会消失,大部分在末次运动后3-5天即检测不到[12].但这种改善又能够通过一次运动重新得到.因次,除了强调长期运动的重要性外,还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究竟是仅反映末次运动效应,还是反映长期运动的作用和末次运动遗留效应的共同结果?虽然如此,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长时间有氧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正常和异常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外周和肝脏)及降低体脂.表1总结了一些长期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人群的干预研究结果.此外,关于不同强度运动训练是否在改变胰岛素效应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尚不明确.一些研究表明仅仅是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13].而另一些结果显示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差别在于检测运动时身体健康作用的指标不同[14].可见,以上研究中运动处方尚未区分不同强度训练来提高胰岛素效应.2型糖尿病(T2DM)本身的特性以及大量有关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资料提示其具有可预防性[15,16].尽管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但环境因素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直至出现临床症状这一过程起重要作用.通过饮食和运动进行行为学干预十分引人注目,并对其他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肥胖等均有作用[17].表2提示了规律的运动对T2DM的发展具有保护性作用.另外,某些研究也显示,运动的频率与其保护性作用之间存在量-效关系.运动的保护性作用与基线的体重指数无关,这一点在肥胖患者中更为明显.在Helmric等[18]的研究中,5990名男性受试者中202名罹患T2DM.以所消耗的能量来表示休闲时间的运动量,发现其与糖尿病的发生呈相反关系.每消耗500kal热量,年龄调整风险降低6%.对肥胖、高血压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运动带来的收益仍十分显著.Lych等[19]发表的一项样本量为897名芬兰男性的研究,表明自我报告的每周4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将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6%.近来几件尝试使用的干预方法详见表3.其中中国大庆研究[20]是第一个以群体为基础的随机研究.后来,这一研究组继续进行的“中国大庆糖尿病20年长期跟踪随访研究”结果发表于著名的Lancet杂志[21],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经过6年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推迟糖尿病发生长达14年之久.据观察,在男性和女性以及不同种族之间,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在糖尿病中的保护作用相似.一般来说,生活方式干预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效果相同.与年轻或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相比,老年而且体重指数较低的患者效果更好.有意思的是,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对降低空腹血糖同样有效,而对降低餐后血糖,则生活方式干预为佳.在T2DM高发人群中,其预防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法国、德国和英国的一些机构组织[22]评价了美国DPS和芬兰DPP研究中糖尿病干预的成本,发现生活方式干预的成本高于二甲双胍治疗.提示了以药物治疗作为较佳预防手段这一观点尚值得商榷.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大多数试验中,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LDL、甘油三酯等)有下降的趋势,舒张期、收缩期血压也有降低.但还没有或很少有报告明确糖耐量低减(IGT)的预防是否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对DPP和DPS队列研究进行的长期随访,期待能发现这些研究中的干预方法能导致心血管疾病长期病死率的下降.亚健康状态或处于某些疾病前期阶段的高危人群的健康情况令人担忧,制定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已迫在眉睫.可以看出,以上试验中使用的干预的强度,即使在富裕国家,也较昂贵.因此,科学制定和指导人群进行具有可支付性、可实施性以及可接受性的运动干预行为,不仅是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运动医学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的结论和建议可供参考:①通过低成本,有节制、但高效的措施增加普通人群运动量(群体策略).②对高风险人群需采取更强的干预措施,同时制定一种方法以寻找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策略).③高风险人群根据其依从能力进行分组,使干预方法具有靶向性.如某些人可能不会或者不能选择增加运动量的方法,因而,需要灵活使用干预方法,配合饮食控制或者药物治疗,以增强各措施间的协同互补效应.④初始阶段高强度的训练对参与者的长期依从性非常重要.因此,形式化的程序最有利于他们的初始教育.帮助他们如何安全进行体育运动,适当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运动方式.⑤如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的最佳时机是在诊断的前后,因为这个时间,大多数患者改变生活行为的动力最大.⑥宣传运动可能造成的损伤.在运动初始阶段,通过设定实际训练目标,限制运动强度和时间而实现.强调运动开始的伸展和热身阶段以及结束的整理阶段的重要性.合适的运动鞋和护踝等配套装备也十分必要.⑦需明确一个完整有效的训练项目应当包括柔韧性锻炼、有氧运动和肌肉耐力,而不仅仅是单纯进行有氧运动.⑧目前还不清楚究竟哪一强度的活动是促进健康所必须的,因为剂量-效应公式非常复杂“,许多健康结果中并未对运动量效关系进行描述.因此,对这一课题进行更多研究的必要性不言而喻”[23].【相关文献】[1]Romijn JA,Coyle EF,SidossisLS,et al.Regulationof endogenous fat and carbohydratemetabolism in relation to exercise intensity and duration[J].American J Physiol,1993,265:380~391.[2]Romijn JA,Coyle EF,Sidossis LS,Zhang XJ,Wolfe RR.Relationship between fatty acid delivery and fatty acid oxidation during strenuous exercise[J].J ApplPhysiol,1995,79:1939~1945.[3]Sidossis LS,Wolfe RR.Glucose and insulin-induced inhibition of fatty acid oxidation:the glucose fatty-acid cycle reversed[J].American J Physiol,1996,270:733~738.[4]Gollnick PD.Metabolism of substrates:energy substratemetabolism duringexercise and asmodified by training[J].Federation Proceedings,1985,44:353~357.[5]Weyer C,Linkeschowa R,Heose T.Implicationof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new ACSM Physical Activity Recommendationsonweight reduction in dietary treated obese subjects[J].Int JObesity,1998,22:1071~1078.[6]Jeff S,Volek,Jaci L,et al.Diet and exercise forweight loss[J].SportsMed,2005,3(1):1.[7]李蕾,陈文鹤,郭黎.运动减肥中运动强度确定依据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50~53.[8]Marchesini G,BriziM,Bianchi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feature of the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2001,50:1844~1850.[9]廖二元,超楚生,伍汉文.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3.[10]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Institut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 themetabolic syndrome: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 ScientificStatement[J].Circulation,2005,112(17):2735~2752.[11]West KM.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and its Vascular Lesions[J].Elsevier:New York,1978.[12]Burstein R,Polychronakos C,Toews CJ,et al.Acute reversal of the enhanced insulin action in rained athletes:association with insulin receptorchanges[J].Diabetes,1985,34:756~60.[13]Kang J,Robertson RJ,Goss FL,etal.Effectof carbohydrate substrate availabilityon ratingsof perceived exertion during prolonged exerciseofmoderate intensity[J].Percept Mot Skills,1996,(2):495~506.[14]Seals DR,Hagberg JM,Allen WK,et al.Glucose tolerance in young and older athletesand sedentarymen[J].JAppl Physiol,1984,56(6):1521~5.[15]KnowlerWC,Narayan KMV,Hanson RL,et al.Perspective in diabetes.Preventing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J].Diabetes,1995,44:483~488.[16]Tuommilehto J,KnowlerWC,Zimmet P.Primary prevention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J].Diabetes/Metab Rev,1992,8:339~353.[17]King H,Kriska AM.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by physical training[J].Diabet Care,1992,15:1794~1799.[18]Helmrich SP,Ragland DR,Leung RW.Physical activity and reduced occupancy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J].New Eng JMed,1991,325:147~152.[19]Lynch J,Helmrich SP,Lokka TA.,et al.Moderately intense physical activity and high levels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reduce the risk of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 inmiddle-aged men[J].Arch Intern Med,1996,156:1307~1314.[20]Pan X,Li G,Hu Y,et al.Effectsof diet and exercise in preventing NIDDM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Diabet Care,1997,20:537~544.[21]Li G,Zhang P,Wang J,et al.The long-term effect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diabetes in the China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a 20-year follow-upstudy[J].Lancet,2008,24(371):1783~1789.[22]Palmer AJ,Roze S,Valentine-William J,et al.Intensive life style changes ormetformin in patients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modelling the longterm implicationsof the diabetesprevention programme in Australia,France,Germany,Swizer-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J].Clin Ther,2004,26:304~321.[23]Hardman A,Stensel D.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M].London:Routledge.。

运动减肥中运动强度的确定及在肥胖青少年运动减肥中的应用

运动减肥中运动强度的确定及在肥胖青少年运动减肥中的应用

运动减肥中运动强度的确定及在肥胖青少年运动减肥中的应用李蕾【摘要】依据无氧阈理论,探讨运动减肥强度的确定方法,为制定科学的运动减肥处方提供建议.首先,令受试者在实验室进行运动试验,采指尖血测血乳酸值,计算无氧阈值(%VO2max、HRAT和乳酸阈速度),建立起无氧阈值与体脂百分比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实验结论,指导6名肥胖青少年进行为期1个月的减肥实践,结果发现:无氧阈值与体脂百分比之间呈显著的中度负相关(P<0.05),随体脂百分比值增加呈下降趋势;1个月减肥实践后肥胖青少年体重和体脂肪均有显著降低(P<0.05).采用测定个体无氧阈强度的方式监控运动减肥中的运动强度,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05【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无氧阈;运动减肥;运动强度;体脂百分比【作者】李蕾【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21在众多的减肥方法中,有氧运动为理论基础的运动减肥已开始被人们广泛认可。

运动量是确保减肥有效与安全的关键所在,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决定。

其中运动强度起主要作用,因为它是决定运动时脂肪氧化分解程度、保障减肥参与者在健康状况允许下可能承受的主要因素。

如今,运动对减肥、控体重和保持健康所产生的正面效益已不言而喻[1]。

然而,在诸多的运动减肥实践中,不乏存在着许多减肥失败的现象,这其中与减肥运动强度或运动持续时间的掌握不当不无关系。

无氧阈强度以下的有氧运动是运动减肥的有效运动方法,因不同个体的无氧阈值不同,减肥参与者对运动强度的耐受性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运动减肥方案因人而异。

因此,有必要在减肥运动处方实施前测定参与者的无氧阈值水平。

本研究旨在通过2次实验:①在实验室对减肥参与者运动试验中无氧阈水平进行测定,建立起无氧阈值与体脂成分之间的关系;②将实验①中的结论和建议应用于6名肥胖青少年为期1个月的减肥实践中,以期为探讨科学的运动减肥理论、制定出科学的运动减肥方案提供一些建议。

经络锻炼与健步走练习对肥胖人群身体的形态影响

经络锻炼与健步走练习对肥胖人群身体的形态影响

经络锻炼与健步走练习对肥胖人群身体的形态影响赵子建;李乐乐【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肥胖者腰臀比、皮褶厚度等相关形态指标,分析经络锻炼与健步走相结合的锻炼方法对肥胖人群健康促进的影响.研究对象及方法:80名肥胖者,年龄45~59岁,其中男、女各40人,参加经络锻炼与健步走练习3个月.研究结果:受试者的体重略有下降的趋势,第3个月的平均体重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BMI也呈下降的趋势,第3个月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受试者的腰围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臀围第2个月和第3个月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腰臀比第3个月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肱三头肌皮摺厚度平均值较第3个月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络锻炼与健步走练习对肥胖者体重和身体形态有良好影响.【期刊名称】《体育成人教育学刊》【年(卷),期】2013(029)001【总页数】4页(P41-43,56)【关键词】经络锻炼;健步走;腰臀比;肥胖人群;身体形态【作者】赵子建;李乐乐【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系,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6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人群在迅速增多。

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但至今仍没有一个满意的治疗方法。

1956年,人们发现与下半身肥胖相比,腹部肥胖与健康风险的关联度更大[1]。

2002年WHO公布了由于营养不良、饮食相关因素和缺乏身体活动导致的全世界死亡率,其中由于脂肪含量超高导致高血压的死亡率排在了第一位,高身体质量指数和缺乏身体活动导致的死亡率分别排在了第五和第六位,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依据中医经络理论,将一套经络锻炼的方法(按摩合谷穴、足三里、拍打胆经、腹式呼吸等)教授给受试者,并结合传统的健步走锻炼,通过3个月的跟踪实验,观察分析经络锻炼与健步走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对肥胖人群健康促进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年龄在45~59岁之间的肥胖患者,在进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随机选取肥胖患者共8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各40人,平均年龄48.67岁,平均身高166cm,平均体重93.41kg。

运动、脂肪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运动、脂肪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运动、脂肪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李蕾
【期刊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能够影响饱腹感、能量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的脂肪细胞因子的发现,为代谢紊乱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对确定糖尿病和肥胖症代谢紊乱症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脂肪细胞因子在胰岛素效应中的作用及运动训练对其含量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李蕾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2
【相关文献】
1.运动调节脂肪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J], 杜海平;刘晨涛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J], 王萍(综述);李强(审校)
3.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脂肪细胞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进展 [J], 唐建林
4.脂肪及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刘滨菘
5.脂肪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周婷婷;秦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3-10;修回日期:2005-04-03作者简介:李 蕾(1978-),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肥胖与运动减肥。

!运动人体科学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李 蕾1,陈文鹤2(11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上海200438;2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上海200438)摘 要:肥胖症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的代谢紊乱综合症,其高发率及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肥胖症的病因、危害性的简述和对其防治手段之一)))运动减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科学运动减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即对运动减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对策,从而给参与运动减肥的人们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肥胖症;运动减肥;方法;负面影响中图分类号:G80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05)03-0072-03Review of Obesity and Exercise -induced Weight LossLI Lei 1,CHEN Wen -he2(1.Postgraduate Department,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200438,China;2.Dept.of Sports Science,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 hai 200438,China)Abstract:Obesity is a kind of complex ,multidimensional and chronic metabolically diso rder syndrome.In recent years t 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has incr eased rapidly in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and received major public health con -cer ns.T o deal with such concer ns ,this review depicts the etiolog y and risks of obesity,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 he mech -anism and methods of ex ercise -induced w eight loss in research,and t hen stresses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methods in prac -tice,w hich include the strateg y for fig hting against the negative effects during weig ht losing pr ograms.T he purpose of thi s r ev iew is to provide available,feasible and scientific guidelines for obese people who par ticipate in exercise -induced weight loss.Key words:obesity;ex er cise -induced weight loss,method;neg ative effect 1 肥胖症肥胖症是一个基因高感者在环境因素(高脂和高热量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及心理障碍等)作用下,引起体脂调控网络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而致的疾病。

常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合并存在,并成为其重要致病原因,称之为/代谢综合征0[1]。

肥胖症中95%以上为单纯性肥胖(以下称肥胖),它是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等病因可循肥胖者。

关于肥胖症病因学研究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几种学说支持,主要包括高胰岛素学说、脂肪细胞增殖学说、嗜食学说、运动不足学说、褐色细胞功能不全学说等。

近来,又有学者提出肥胖与肌纤维类型的遗传因素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总之,肥胖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根本的是热量在体内的蓄积超过了消耗。

肥胖症带来的危害大体包括两方面:其一,它可引起身心障碍,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笨重的体型影响美观及日常生活不便而使其感到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其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增加了发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这也是肥胖症备受人们关注的关键所在。

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 R)的主要因素,而IR 又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密切相关[2]。

多数研究认为,肥胖导致IR 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和数目的增多使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减少,从而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亲和力下降。

此外,医学界大量研究亦显示肥胖也易引起脂肪肝、胆石症、呼吸道疾病(肺泡低换气综合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变形性关节炎、闭经、不孕、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胆囊癌)等。

确定肥胖及评价肥胖程度的方法很多,包括人体测量学和物理、化学、电子等技术。

但应用较多的为理想体重、BM I 、腰围及腰/臀围比(WHR)、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法等。

许多文献对此已有详细阐述,本文不再赘述。

2 运动减肥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减肥方法有节食减肥、药物减肥、外科手术抽脂减肥等,但都因难以坚持、容易造成机体丢失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确切疗效、需承受手术风险等等不科学因素而不被大众所接受。

而科学的运动减肥正以其安全、可行、有效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运动减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对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肥胖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此外,运动可调节能量平衡,降低体脂,保持合理的身体成分,对人体具有重塑作用,也成为人们健身娱乐的首选。

第24卷第3期2005年6月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enyang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V ol 124No 13Jun.2005211运动减肥的理论研究运动减肥最基础的理论原理是运动动员了大量脂肪脂解供能,从而减少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量。

而大量脂肪酸在体内氧化分解的条件是需有充足的氧供应以及脂肪酸氧化系列酶有足够的活性,可见有氧运动是运动减肥的基础。

健康人在有氧运动过程中呼吸商逐渐下降,2~3小时接近01706,而肥胖者有氧运动过程中呼吸商的下降推迟,甚至出现呼吸商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现象,说明肥胖者利用脂肪的能力较差。

研究发现,肥胖者经过长期有氧运动练习,脂肪酶活性可以产生适应性的增高,呼吸商开始下降的时间逐渐提前。

根据刺激-反应-适应的生物学原理,人体进行运动训练后,就会在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

长期进行有氧耐力运动,慢肌纤维发生适应性肥大,骨骼肌毛细血管增多,毛细血管网加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积扩大,激活存在于内皮细胞上的脂蛋白脂肪酶系统,从而肌肉动用脂肪作为能源的能力提高,结果体脂减少。

尽管体重可能下降不明显,但瘦体重明显增加。

运动不仅本身消耗能量,而且影响安静代谢率及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使能量消耗增加。

1h的步行、跑步或游泳的能量消耗是静坐的几倍到几十倍[3],这与运动引起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加有关,从而提高体内cAM P水平,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加快脂肪组织的脂解。

另外,运动降低了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抑制脂肪的合成;还使a-磷酸甘油脱氢酶活性提高,加速a-磷酸甘油的氧化分解,使a-磷酸甘油含量减少,阻碍脂肪的合成。

近来,有报导提出,运动可使安静状态下脂肪供能增加,这可能有助于调节体重和避免肥胖。

运动同时可活化FFA摄取系统,是运动增强骨骼肌摄取脂肪酸能力的一个有利证据。

有资料显示,基础代谢率降低是肥胖的危险因素[4],而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肥胖者安静代谢率[5]。

运动还可通过调节机体能量平衡使身体成分发生变化。

林华等观察到,半年的健身操使中年妇女的体脂下降,瘦体重增加,腰臀比下降[6],这说明运动不仅改变了身体成分,而且改变了体脂分布,减少了腰腹部脂肪,从而降低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危险性。

212运动减肥对健康的有益影响运动减肥可以避免出现其他减肥方法所出现的体重反弹现象。

有研究显示,男子保持3次/周,2100K J/次,35~60分/次的有氧运动,体重反弹最少;女子在降体重26~27kg后的头3个月进行12周,3次/周,40~60分/次的有氧运动,体重仅增加-011?118kg,而不运动组增加214?714kg[7]。

运动减肥对血清脂质、脂蛋白代谢也有积极的影响。

赵斐等观察到,有氧运动可使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大鼠血清中T C、T G水平降低;HDL-C和ApoA/Apo B升高[8]。

普遍认为,持续、规律有氧运动可降低人体T C、T G、L DL-C浓度,升高HDL-C浓度[9]。

有氧运动可通过改善血液脂质水平而间接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再者,由于减肥运动是有氧运动,还可改善人体的有氧耐力素质,对其他身体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13运动减肥处方运动减肥不是程式化的群体运动而是个体的减肥运动,因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因此,必须在运动减肥实施前分别对个体进行机能评定,以指导制定运动处方,保证减肥效果。

21311运动强度运动量是确保减肥有效与安全的关键所在,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决定,其中运动强度起主要作用。

运动强度是决定运动时脂肪氧化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与肌纤维对运动练习的适应性变化,减肥运动的强度只能是中小强度,而且必须控制在无氧阈值以下,保证运动中脂肪的供能比例。

研究表明,在进行50%~70%V O2max强度运动时脂肪氧化的绝对速率处于理想状态。

在功率自行车或平板跑台上以递增负荷的运动方式(3分钟25W)持续运动,测血乳酸为4mmol/L水平时的心率或最大摄氧百分比,即为无氧阈水平。

运动强度可用心率来控制,人体最高心率=220-年龄。

一般健康人在进行健身运动时,要求心率达到最高心率的60%~70%。

为安全起见,开始阶段宜达到最大心率的50%,如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以身体能耐受无不良反应,且运动疲劳在休息10~20分钟后可恢复正常为合适。

日本爱知大学运动医疗中心提出运动强度为40%~60%最大摄氧量,每次运动215h方有较好的减肥效果。

有学者建议配合力量练习时可取最大肌力的60%~80%作为运动负荷,重复20~30个/次,隔天1次,每隔2~3周增加运动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