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测量的基本知识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讲义测量》绪论

《建筑工程讲义测量》绪论
精品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绪论 单元一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项目一 地形图、平面图的识读 项目二 地形图、平面图的应用
单元二 水准仪
项目一 水准仪的操作 项目二 水准路线的测量 项目三 水准仪的检验 项目四 水准仪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单元三 距离丈量
项目一 钢尺量距
退出
单元四 经纬仪
项目一 经纬仪的操作
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自我提高。 (测量的理论知识为考测量员,方案设计做准备,掌握测 量基本工具为了以后的工作)
教学方法:
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偏重房屋建筑测量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学习理论知识,采用教师演示法和学生自主 操作法学习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检修。
学习要求: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②已知A、B 两点间距离为50M,若A 点在地面上的位置 已知,从A点沿地面直线方向丈量50M,得到地面上B点的 距离,这个过程称为?
要求:
⑴ 工程质量要求 满足验收规范 ⑵ 施工进度要求 ⑶ 安全要求 施测人员安全,仪器安全
二、地面点位的确定
⑴ 地物,地貌定义 ⑵ 地形测图
返回
后退
下一节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4
15
16
17
18
19
20
78°
84° 90° 96° 102° 108° 114° 120°
27
29
31
33
35
37
39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
当测区范围较小时,可以用测区中心点a的水平面来代 替大地水准面。在这个平面上建立的测区平面直角坐标系, 称为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A
x

建筑工程测量 ppt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  ppt课件
(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 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计算竖直 角〆
(4)计算出水平距离D和高差h
ppt课件
返回 49
三、视距测量的误差和注意事项
1用视距丝在视距尺上的读数误差是影响 视距测量的主要因素,尽量读准上下丝 读数,同时视距长度不超过一定限制,
2作业前,应检验校正仪器
5计称指标差及-测回竖直角〆
X=1/2(〆左-〆右)
〆=1/2(〆左+〆右)
ppt课件
41
实习、竖直角观测
一、注意事项: 1对于具有盘指标不准管的经纬仪,每次竖
盘读数 必须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2竖丰角观测时,应以+字丝横丝切准目
标。 3计称竖直角和指标差时,应就意正负号。
ppt课件
42
距离丈量的工具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ppt课件
返回 11
(一)、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测定地 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的方 程,求出求知点的方程。 图示,2-1
ppt课件
返回 12
(二)、 计算待定点高程;
1.高差法:Hb=Ha=+has 2.视线方法:Hi=Ha+a
Hb=Hi-b
ppt课件
返回 13
(三)、 水准测量仪器
ppt课件
返回 44
二、直线定线
1、目估定线。P57图4.4。 2、经纬仪定线。
ppt课件
返回 45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平坦地面的距离大量。 图4.5
① 先在直线两端点A、B外侧各竖立一标杆。
② 大量时,后尺手持钢尺零端,站在A点处,前尺手持钢尺
末端并拿标杆和一组测钎,沿大量方向前进,到一整尺长度 处停下,进行直线定线,使测钎与A,B两点标杆在同一直 线上。

建筑工程测量PPT

建筑工程测量PPT

3.1观测要求
前进方向
h4=+0.385 h3=+0.946 h2=+0.120 1.444 1.324 TP3 TP2 TP1 1.822 0.876 TP4 1.820 1.435 h5=+0.118 1.422 1.304
h1=-0.543 1.134 1.677
BMB
BMA
(1)水准仪安置在离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 (2)为及时发现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 “双面尺
般的工程建设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规划设计阶段、建筑施工
阶段与经营管理阶段。1.1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在本 阶段中,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与地形数字资料,另外还要
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及水文测验进行测量。对于重要的工
程或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区进行建设则还要对地层的稳定性进行观测。
第二步计算限差:
f h容 40 L 40 7.4 108.8(mm)
f h f h容 故可进行闭合差分配
第三步计算每km改正数:
fh V0 5mm / km L
• 注意要点,(怎样消除i角误差, i角误差的检验方法).

i角误差指的是指长水准器水准轴与视轴在铅垂面上投影的交角,i角大
式中,fh容——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n——测站数 。
4.2.2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原则,将 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4.3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用改正后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来 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5.水准测量成果整理实例
【例】如图按图根水准测量施测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

建筑工程测量通用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通用课件

3
误差传递
测量误差会传递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数据预处理
01
数据筛选、异常值处理、数据转换等。
数据分析
02
统计、回归、趋势分析等。
数据可视化
03
制作图表、地图等,直观展示测量数据。
03 建筑工程测量的常用工具与设备
CHAPTER
测量仪器
经纬仪
用于测量水平角和垂直 角,是建筑工程测量中
距离测量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丈 量法和光电测距法等,可以快速
准确地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坐标测量
坐标测量是利用坐标系来确定点位的 测量方法。
坐标测量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于地 形测绘、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领域 。
坐标测量需要建立坐标系,并使用测 量仪器进行点位的精确测量和定位。
05 建筑工程测量的应用与实践
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是确定点的高程位置的测量方法。
高程测量的常用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等。
高程测量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角度与距离测量
角度和距离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 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确定两点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角度测量常用的方法包括方向法 、距离交会法和导线法等。
CHAPTER
施工前的测量准备
01
02
03
测量设备选择
根据工程需求和现场条件 ,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 如全站仪、水准仪、GPS 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量方案制定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 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方 案,包括测量精度、测量 方法、测量步骤等。
测量点位布设
根据测量方案,在施工前 布设好测量控制点和基准 点,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建筑工程测量学》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学》课件
控制点布设
在施工区域内布设控制点,建立施工控制网,为后续测量提供基准。
场地勘察与规划
通过测量获取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数据,为场地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03
02
01
土方开挖与填筑
通过测量技术确定土方开挖和填筑的边界、标高,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划部门提供的坐标系统,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确保建筑物的位置准确。
资源开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仪器和设备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智能化
信息化
标准化
服务领域拓展
信息化技术如GIS、GPS等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随着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测量的标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促进测量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测量学的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为更多领域提供专业化的测量服务。
特点
建筑工程测量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精确的地形图和数据,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城市规划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是施工放样、质量检测和竣工验收的重要手段。
建筑施工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为水电站建设、水库大坝施工和河道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水利工程
通过测量手段,可以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环境、观测者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误差来源
测量结果应满足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指标,是评估测量质量的重要依据。
精度要求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筛选、转换和推导,以满足工程需要。
通过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挖掘测量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 件
CATALOGUE
目 录
• 建筑工程测量的概述 •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 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 建筑工程测量的实践与应用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CATALOGUE
建筑工程测量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工程测量是利用测量技术对建筑 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进行 测量工作的总称。
采用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和自动化监测 系统,加强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量方案不合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测量 方案,包括控制网的布设、测量方法 的选择等。
建筑工程测量的新技术与趋势
智能化测量
利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误差 。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 ,为工程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结构件的快速制造和精确安装,提高 施工效率和质量。
05
CATALOGUE
案例分析与实践
案例一:高层建筑的定位与放线测量
高层建筑定位与放线测量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的定位与放线测量是确保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施工的关键环节。通过 测量,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度,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
未来展望
未来建筑工程测量将朝着智能化、 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提高 测量精度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工 程建设和社会发展。
02
CATALOGUE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坐标系与方向
测量坐标系
介绍测量中常用的地理坐标系和施工 坐标系,以及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电子教案 第1篇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3章

《建筑工程测量》电子教案 第1篇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3章
• 偶然误差的产生,是由仪器的精密度和观测者感觉器官的局限,以及 外界条件的随机变化引起的。这种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是无法预知的, 所以属于偶然误差。
• 在观测中,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往往是同时产生的。
上一系统误差设法被消除或减弱后,决定观测精度的关键是偶然误差。 • 测量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错误(粗差),例如,记数时把“6”误记成
• 某一被测量对象的真实值与测量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 3.1.1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可概括为观测仪器、观测者和外界条件 三个方面。
• (1)观测仪器: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局限,仪器往往存在结构缺陷和 精度限制,或仪器轴线间的几何关系达不到设计要求等。
下一页 返回
3.1测量误差概述
第3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 3.1 测量误差概述 • 3.2 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 • 3.3 观测值的中误差
返回
3.1测量误差概述
• 实践表明,对某一被观测对象(如角度、距离、高差等)进行多次重 复观测,不论仪器多么精密、观测者多么仔细,都会发现各次观测值 之间有差异。如测量一段距离,往返两次测量的结果往往不一致。
•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构造上的缺陷或校正不完善、观测者的生理习性 以及外界条件(如温度变化、大气折光)等因素引起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测量误差概述
• 如果对观测条件加以分析,一般可以了解系统误差的存在方式,而设 法将其消除。
• (2)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 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来看,其大小和符号 没有规律,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来看,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 差称为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 此处的真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 常用的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有中误差、相对中误差和限差。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设计(说课)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设计(说课)课件

如何测设房子的 首先测什么? 位置和轴线
测设房子的外轮廓 (建筑物定位)
建筑定位的 四种方法外Fra bibliotek廓之后呢?确定内部轴线 (建筑物放线)
如何测? 如何放?
设置轴线控制 桩、龙门桩
任务总结
民用建筑测设的准 备工作(概述)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设计(说课) 课件
8
笃实刚毅 善建勤思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5min)
建筑物的放线(10min)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视频演示法 教学内容:完成任务的第二步,确定
建筑物的开挖边界线。 实施过程:通过提问,让学生预先思
考,再结合视频讲授放线 方法和注意事项。
预期效果
1.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 放线的内容及方法, 突破授课难点。达到 课标要求的知识目标。
2.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并能将已学知识与实 际结合起来。
预期效果
1.学生更好的掌握了 建 筑定位的方法及 适用 条件。对应课标的知 识和技能目的。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 力。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设计(说课)
12
课件
教学过程
完成布置任务的第二步 确定建筑物的轴线
实施放线
放线结果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设计(说课)
13
课件
教学过程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设计(说课)
17
课件
教学反思
理训融合
测量学是一门理论性 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 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是测量学授课的关键所在。 现有的测量学课程将理论和 实训独立开来,导致学生学 习事倍功半,能否将测量课 堂带出教室,寓理于训、理 训融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 问题。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

检 查
置仪 仪器







照 准






录 、 计 算



粗平: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 旋置圆水准气泡居于圆指标圈之中心位置 。。。
水准仪的操作
调整目镜 大致瞄准 调整物镜 消除视差
步骤四








照 粗准 平标 仪尺 器










录 、 计 算

照准: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供一条水平视线; 2】测得两个高程; 3】得到一个高差。
测量工作一、水准测量
方法一: 高差法
后尺读数:a 前尺读数:b
B点相对于A点高差:
A点高程:,B点高程:
B点相对于A点高差:
B点相对于A点高差:
()
水准仪的构造
物镜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调焦手轮
反光镜
粗瞄准器 目镜 圆水准器 水平度盘
水准仪的操作
步骤五
微动望远镜,视场居中 调焦 检查视差是否消除

照平

准仪


标器




仪 器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对B32水准仪而言,就是再次看看 圆水准器是否是居中地。。。
水准仪的操作

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y1
y
X12 =D12 cos 12 Y12=D12 sin 12
2023/11/5
24
(2)计算待求点坐标
X
y12
2
x1
X12
12
D12
1
0
y1
y
X2=X1+X12 =X1+D12 cos 12
y2=y1+Y12 =y1+D12 sin 12
2023/11/5
25
已知:A、B两点坐标(XA,YA),(XB,YB) 计算:距离DAB;方位角αAB
➢ 为了能正确区分某点所处投影带的位置, 规定在横坐标值前面标以两位数的投影带 带号。
2023/11/5
47
例:国家高斯平面点P(2433586.693,38514366.157) 所表示的意义:
(1)表示点P在高斯平面上至赤道的距离;
X=2433586.693m
(2)其投影带的带号为38 、P点离38带的纵轴X轴的实际坐标
➢ 施工阶段——建(构)筑物定位和细部放样测量
– 把建(构)筑物外轮廓各轴线的交点,其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 定出来,然后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
➢ 工程竣工阶段——竣工测量
– 通过实地测量检查施工质量并进行验收,同时根据检测验收的记录 整理竣工资料和编绘竣工图。
➢ 变形观测
– 对设计与施工指定的工程部位,按拟定的周期进行沉降、位移与倾 斜等变形观测,作为验证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依据。
水准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水准面
铅 垂 线
铅 垂 线
铅 垂 线
➢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
2023/11/5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PPT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PPT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PPT
介绍建筑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包括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测量数据的处 理和计算,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误差分析等内容。
建筑地形测量与评价
1
地形评价指标
2
探讨建筑地形分析的重要指标,如地形
起伏、坡度和坡向。
3
地形测量方法
介绍建筑地形测量的主要方法,包括直 接观测法、间接法和测绘法。
地形剖面图制作
详细说明建筑地形剖面图的制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
建筑物尺寸测量
水平尺寸测量
介绍测量建筑物水平尺寸的方 法,如使用测量仪器和计算方 法。
垂直尺寸测量
讨论测量建筑物垂直尺寸的技 术,如高度测量和屋顶测量。
墙体测量
解释测量建筑物墙体尺寸的步 骤和技巧,包括角度测量和长 度测量。
建筑墙面与屋面积测量
1 墙面积测量
偏差调整技术
探讨建筑施工测量中的误差 调整技事项
提供建筑施工测量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案。
2 屋面积测量
介绍测量建筑墙面积的方法, 如采用平面测量和立面测量。
讲解测量建筑屋面积的技术, 如使用测量工具和计算公式。
3 计算误差分析
探讨建筑墙面和屋面积测量中的误差源和误差分析方法。
建筑图标准符号
平面图符号
介绍建筑平面图中常用的符号和 表示方法。
立面图符号
展示建筑立面图中常见的符号和 标识,以及其含义。
剖面图符号
演示建筑剖面图中常用的符号和 代表意义的图形。
建筑划界定位测量
1
地面标志物
2
讲解建筑物划界定位中常见的地面标志
物和其使用。
3
建筑定位方法
介绍建筑物划界定位的主要方法,包括 直接定位和间接定位。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情景一、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单元一:小地区控制测量第一章(一)测量的基础知识第一节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1.测量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求得点的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1) 勘察设计阶段:地形图,提供设计依据;(2) 施工阶段:施工前放线;施工中轴线(斜)控制、高程(层高)控制;竣工测量的竣工图;(3) 施工及运营阶段的监测;3.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分类第二节二、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表面起伏最大值/地球半径≈20/6371很小;如图1-1所示。

(2)地球表面71%的都是水。

图1-1 地球的形状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可用悬挂垂球的细线方同来表示;水平线:与铅垂线正交的直线;水平面:与铅垂线正交的平面称为水平面;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不受风浪和潮汐影响的静止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

第三节三、地面点位的确定1.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工作的实质: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点的空间位置(三维)=该点在水准面或水平面(球面或平面)的位置(二维)+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维)。

如图1-2所示。

图1-2 三维空间2.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简称高程:用H表示,如。

如图1-3所示。

图1-3 地面点高程3.地面点的坐标(1)地理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以西南角为坐标原点,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X轴正向为正北方向,负向为正南方向,Y轴正向为正东方向,负向为正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象限以顺时针方向编号。

如图1-4所示。

4.空间直角坐标空间直角坐标主要用于卫星定位。

图1-4 平面直角坐标象限第四节四、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需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
测量学
Surveying
第十章
建筑工程测量
可编辑ppt
1
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10.1 测设的基本工作
• 测设
• 工程建设施工开始之前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或构
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注出来的工作,又 称放样或放线。
• 测设的数据准备
•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轴线
位置,尺寸、高程算出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各
10.1.1 基本要素的测设
距离的测设
• 从地面上一已知点(控制点)开始,沿指定方向通 过测量标出另一点,使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已知 值。
• 测设方法
• 测设已知距离时,线段起点和方向是已知的。 • 要求以一般精度进行测设,可在给定的方向,根据
给定的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的一般方法,量 得线段的另一端点。
设。
• 当欲测设的高程点与已知水准点之间距离较远
时,首先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已知水准点的
高程引测至欲测设点的附近,然后用上述方法 测设。
*
可编辑ppt
15
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10.1.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 将图纸上的一系列控制点定位到实地中去。 • 测设方法
• 直角坐标法 • 极坐标法 • 距离交会法 • 角度交会法 • 直接坐标法
• 可根据施工控制网的形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地
形情况、现场条件及待建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等 进行选择。
*
可编辑ppt
16
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10.1.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直角坐标法
•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 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 适用条件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

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地面点的投影位置 地面点的高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与水平面
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 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 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 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 为水准面。
水准面的特点是水准面上 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 于该点的曲面。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 为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 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
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章 绪 论
学测点概 习量位念 方工的及 法作确任
概定务 述
一、测量概述
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内容: 测定:指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 物和地貌缩绘成
地形图。 测设:指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作 为施工的依据。 分类:地形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制图学 应用与发展: 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生产活动、军事活动、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利用高斯投影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广大区 域内确定点的平面位置,一般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方法: 6°带从起始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为一带,将椭球面分成60个 经差相等的投影带,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60进行编号,即东经0°~6°为第一 带,6°~12°为第二带,……,如图。
4.角度单位 测量上常用的角度单位有度分秒制和弧度制两种。
(1)度分秒制 1圆周角=360˚,1˚=60′,1′=60″ (2)弧度制 弧长等于圆半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一个弧度,用ρ表示。
1弧度==57. 3˚=3 438′=206 265″
(四)学习方法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实习教学
掌握基本理论 加强动手能力 提高操作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课件

① ②
DYJK=YK-YJ=- 39.637
DXJP=XP-XJ=-52.110 DYJP=YP-YJ=+63.775
J
XJ=502.110 m
D=(-52.110)+63.775= 82.357mYJ=496.225
b D
aJK=tg-1
-39.637 +244.092
=360L-
m
9L1325N=350L4635N
第十一章
第十章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10-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概述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主要指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测设)。 基本任务:建筑物轴线、标高的现场放样定位; 要求:设置轴线、标高的现场标志,满足所设计的
位置和精度要求。
二.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精度要求高 责任重(多复核) 配合施工,现场计算多 施工控制网布置难度大(通视,使用方便,点位保存)
(四).距离交 会法
1.计算DAP、DBP
2.在测站A用钢尺测设D1; 在测站B用钢尺测设D2, 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
通常待定点P离已知点 A、B不超过一尺段,地 面平坦,便于钢尺作业。
P (XP,YP)设计
DAP A
DBP B
(XB,YB)
(XA,YA)
四.设计高程的测设
四.设计高程的测 设
1.测设设计高程
注:β如果向右,那么配度盘至0’0’0’,顺转至 β; β如果向左,那么配度盘至β ,逆转至 0’0’0’ ;
例:右图中J、K为已知导线点,P为 某设计点位。按图中数据计算 在J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
K
XK=746.202m YK=456.588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 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的影响
目录
1.3 测量工作概述
1.3.1 测量的基本工作
如图1-6所示,若地面点A 为已知点,欲确定地面点B、C、 D、E在某一坐标系的位置,应 先测定各点组成的多边形各边 长度和邻边所夹水平角β,以 及AB边与北向的夹角α,根据 A点的坐标计算出B、C、D、E 各点的坐标。
1.34.5 衡量精度的指标
1.中误差
2.极限误差 3.相对误差
在相所同谓的极观限测误条差件就下是,所对允某许一的未知 量进最行大一误系差列。的由观偶测然,误其差观的测特值性的可真 误差知分,别在为一Δ定1条,件Δ下2,,…偶,然Δ误n差。不则中 误差会定超义过为一个界值,这个界值就是
所说的极限误差。
目录
目录
目录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32.1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大地水准面 人们设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
面向陆地延伸,由此形成一个包围 地球的封闭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 大地水准面。
目录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32.1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3)参考椭球与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有微小起
伏的不规则曲面,如图1-1所示。 这个形状和大小一定,并在地球 上定位的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
31 建筑工程场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这项工作是指利用各种测 量仪器和工具测量建筑工程场 地上各种地物、地貌及其他信 息,并按照一定比例尺和规范 图示符号绘成图,作为规划设 计的资料。
目录
1.1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2 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这项工作是指利用测量仪 器和工具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 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在 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 据。
目录
思考与练习
计算分析题
1.已知A点的高程为72.334 m,B点到A点的高差为- 23.118 m,那么B点的高程为多少?
2.某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为-15.32 m,其对应的假定水准 面的绝对高程为72.65 m,则该点的绝对高程是多少?请绘出 示意图。
3.若一方向的观测中误差为±6″,且每个角度都是作为 两个方向之差求得的,求六边形中六个内角和的中误差。
1.34.1 测量误差的定义
若用L表示观测值,X表示真值,则真误 差Δ为
Δ=L-X
目录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34.2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仪器误差的影响 2)观测者的影响 3)外界环境的影响
目录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34.3 测量误差的分类
1.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
目录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34.6 误差传播定律
1.倍乘函数 2.和或差函数 3.线性函数
由倍乘函数和和差函数的误差传 播定律可得出其误差传播定律为
观测值与一常数的乘积的中误 差,即等常于数观与测独值立的观中测误值差乘乘积以的该代常数 和数方,差亦,即等其于中各误常差数仍与然相保应持的倍独乘立关观 测系值。乘积的方差之和。
目录
1.3 测量工作概述
1.3.2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如图1-7所示,在A点只能测 绘A点附近的房屋、道路、地面 起伏等地物、地貌,对于山的另 一面或较远的地方就观测不到, 因此必须先在整个测区范围内均 匀选定若干数量的点作为控制点, 如图中的A、B、C、D、E、F诸点, 以控制整个测区。
目录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目录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1.建筑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 4.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 标系有哪些不同? 5.什么是绝对高程(海拔)、相对高程和高差?
目录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6.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必须进行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7.测量误差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8.举例说明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区别。 9.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10.什么叫中误差、极限误差和相对误差?

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表

面看没有任何规律性,那么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

差,也称随机误差。观测时的照准误差、读数时

的估读误差等都属于偶然误差。
目录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34.4 偶然误差的特性
1)有界性 2)聚中性 3)对称性 4)抵偿性
目录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目录
谢谢!
目录
目录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23.2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1.地面点的坐标 1)大地坐标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
目录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23.2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2.地面点的高程 1)绝对高程 2)相对高程 3)高差
目录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32.3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即在观测

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一常数,那么,

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例如,水准尺的刻划

不准、水准仪的视准轴误差、温度对钢尺量距的
误差、尺长误差等均属于系统误差。
目录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34.3 测量误差的分类
2.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
测量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 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掌握测量工作基准面的概念, 掌握坐标、高程、高差的相关概念,掌握水平面代替水 准面的限度。 理解测量的基本工作,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掌握误差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及衡量精度的指 标,熟悉误差传播定律。
目录
1.1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