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综合练习题
(2019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六套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2019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六套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第一单元单元复习1.(2018河南)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是指( A )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2.(2018南京)下面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A )A.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B.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3.(2018潍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C )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国家统一C.加速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4.(2018青岛)中共中央政治局于 1950 年 10 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
”“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B )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成立新中国D.和平解放西藏5.(2018临沂)如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图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B )A.人民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C.朝鲜解放战争D.朝鲜统一战争6.(2018南充)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A )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朱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2018宿迁)“彻底废除了中国2 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表述的是( A )A.土地改革B.新中国成立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西藏和平解放8.(2018德州)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C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9.(2018重庆B卷)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一、选择题1.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A.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2.1950——1952年行的土地收运动据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观察下表,导致浙江省各阶层占有土地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完成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D.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6.“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所述的史实(任务)在哪一年基本完成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1958年7.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时代要求C.农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8.下表为常熟县团结、胜利、高峰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9.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10.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11.“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精神上对土地的依赖。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课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B. 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南京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答案】C【解析】A项抗战胜利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
故A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B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C项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C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正确;D项南京解放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故D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
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土地改革完成B. 三大改造完成C. 抗美援朝胜利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B符合题意;A 项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C项抗美援朝胜利的时间是1953年;D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3.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
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大改造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改革开放时期;选项B一五计划完成;选项C三大改造过程中对手工业的改造,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2.20世纪50年代,四川金堂县贫农徐某分到了三亩七分地,其所依据的法律文献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迎来重大突破。
2015年5月7日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安居型商品房用地供应暂行规定》,为“农地”入市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盘活原农村集体土地方面迈出了探索步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中华民国土地改革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内,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下面不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名词是A.和平解放, B.“最可爱的人”C.赎买政策, D.分配土地5.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彻底摧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7.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8.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课中华⼈民共和国成⽴同步习题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历程时,⾃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2.在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泽东说:诸位代表先⽣们,我们有⼀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作将写在⼈类的历史上。
“我们的⼯作”包括()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地改⾰法》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亚太经合组织3.新中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C.标志着中国从此⾛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4.1949年9⽉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A.代⾏⽴法机构的职权B.暂⾏中央政府的职责C.建⽴了⼈民代表⼤会制度D.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5.1949年9⽉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A.为新中国的成⽴作准备B.贯彻党的七届⼆中全会的精神C.讨论夺取全国⾰命的胜利D.将⼯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6.1949年9⽉21⽇,⽑泽东在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中国⼈民站起来了”由此成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号之⼀。
⽂中“站起来了”就当时⽽⾔是指新中国的成⽴()A.提⾼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C.实现了⼈民的⾃由平等 D.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7.1949年10⽉1⽇的开国⼤典标志着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A.国家的名称 B.国家独⽴富强了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民的⽣活改善了8.下列选项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民共和国成⽴的伟⼤历史意义的⼀句是()A.中国进⼊了新民主主义⾰命时期 B.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了社会主义⾰命9.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①国家独⽴②⼈民当家作主③⼯业化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杨凯在《中国梦的⽅位》中说:“……⼀路⾛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土地改革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土地改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A.在农村减租减息B.打击地主阶级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2.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中国人此成为国家的主人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3.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A.推行土地改革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掀起“大跃进”运动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4.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5.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1950~1952年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6.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农村发生的变化是()A.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7.“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取得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B.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8.1950年10月的一天,湖南岳阳县策口乡农民集中烧毁了旧地契,第一次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反映了新中国正在()A.举行开国大典B.进行抗美援朝宣传 C.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一五”计划9.如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练习题:5.1.1《明清帝国的兴替》
(2)相同: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
说明:科举制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表述的意思与之相同即可)
(3)评价: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朝廷.但明清科举形式趋向僵化(八股取士),不讲求实际学问,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或:束缚思想,摧残人才)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12.(本题2分)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
佃作者什九.”这主要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B.土地兼并严重C.民众不堪重负D.农民流离失所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1)总结明清两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各一点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示内容
【萌芽出现】
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3)材料二中“工匠”与常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政策解读】
材料三:“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⑵ 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⑶ 古代中国机构的变革.
15.(1)图1:西周;分封制.
图2:秦朝;郡县制.
图3:元朝;行省制.
(2)汉武帝(刘彻).
(3)明太祖(朱元璋).
秦朝、明朝.
(4)清朝.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单元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练习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见学生用书P99]一、林则徐1.“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一些西方书籍,以便了解世界。
当时他组织人编译了《__四洲志__》。
该书概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初步勾勒出当时世界的大体轮廓。
《四洲志》为闭塞已久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户。
2.地位:林则徐被誉为近代“__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__”。
3.影响:此后,一些先进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以不同的方式积极介绍外部世界,帮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一些思想家开始重新审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
魏源在鸦片战争中亲眼看到英军的“坚船利炮”,深受震撼。
2.撰写著作:《海国图志》(1)目的:唤醒国人了解世界,挽救危亡。
(2)成书:魏源于1842年写成《__海国图志__》50卷。
此后他不断增补,1852年,全书扩充为100卷。
(3)价值:该书是__中国近代第一部较为详尽介绍西方的著作__,全方位地描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各种情况,并提出“__师夷长技以制夷__”的主张,即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3.主张(1)魏源主张设立__工厂__,制造__轮船和枪炮__,兴办__民用工业__;学习__西方__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__考试制度__。
(2)魏源还提出,不但要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而且应该与其他民族__平等相处__,用“夷狄”来称呼那些文明发达的民族是不妥的。
三、推动留学生计划的容闳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学子开始负笈海外,对西方社会有了更近距离的观察。
__容闳__便是其中之一。
1847年,他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
2.教育计划——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1)产生:留学生涯使容闳身受文明教育,同时,中国国内的腐败情形触动了容闳的心灵。
2022-2022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
2022-2022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单选题1.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轮宁波。
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B.对外开放C.闭关锁国D.重文轻武2.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或再来,必押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反映了清朝()A.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放松B.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工商业的发展3.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包括()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②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④外来的侵略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4.嘉庆时有一个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这反映了当时()A.军备废弛B.土地集中C.贪污成风D.经济衰退5.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造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主要原因有()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③推行闭关政策导致国家闭塞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君主专制B.重本抑末C.闭关锁国D.对外开放贸易7.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其主要表现有()①乾隆中期,中国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②当时中国的GDP占世界总份额的近1/3③乾隆时期人口持续增长,达到3亿左右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书五经》编纂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
八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参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参考答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参考答案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要点北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新纪元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争取解放西藏1951 阿沛阿旺晋美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A(确定国旗、国歌是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
)2.D(课本p. 2。
)3.A(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为毛泽东。
)4.A(《宪法》尚未制定前,《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5.D(新中国成立时大陆尚未全部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大陆解放的标志。
)6.D(2015年距1949年66年。
)7.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大陆解放的标志。
)8.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决议。
)9.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距28年。
)10.A(“赶考”指建立新中国,巩固政权,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受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11.B(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
)12.A(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
)13.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4.A(课本p. 4。
)15.A(B为辛亥革命的意义,C、D中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
)二、非选择题16.问题一: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二:如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杨靖宇、赵登禹、佟麟阁等。
注意,要求是1840~1949年期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人物,举其中两例即可,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问题三: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7.问题一:阿沛阿旺晋美。
问题二: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中华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开辟了西藏百万农妇翻身解放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60分)1.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事()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中庆新生2.到1957年底,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
由此可知当时我国A. 已经迈进工业国家行例B.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除经济阶段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已经超额完成各项指标3.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A. 交通运输业B. 农业C. 轻工业D. 重工业4.“它贯穿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这里的“它”指的是()A. 《共同纲领》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民法通则》5.国家统计局1953-1957年国民经济执行结果公报:“我们现在有了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等制造业。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A. 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开始实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C. 实行“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D. 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A. 1951年B. 1952年C. 1953年D. 1954年7.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
下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 大跃进时期C. 改革开放以后D. 文革时期8.A. 农业B. 重工业C. 轻工业D. 商业9.下列图片能体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A. 图一B. 图二C. 图三D. 图四10.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 )A. 新民主主义宪法B. 社会主义宪法C. 旧民主主义宪法D. 共产主义宪法11.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①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② 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③ 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④ 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40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有人说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你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也不怎么样!请根据上述材料予以反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某校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下列人物与诗句“七渡重洋使亚非,长风万里鼓帆催。
远航带着文明去,满载和平友谊归。
”搭配最合适的是()A.B.C.D.2.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八世纪中叶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联系起来,该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B.古希腊C.古代波斯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3.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是()A.种姓制度B.阿拉伯数字C.《神曲》D.汉谟拉比法典4.中国和欧洲文明的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为中欧文明交流作出贡献的有()①马可·波罗②亚历山大大帝③阿基米德④阿拉伯民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13世纪时,有一位意大利人到中国生活了17年,他认真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他的东方经历和见闻记述在一书中,此书是()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战争与和平》D.《马可•波罗行纪》6.下列哪一部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A.《大唐西域记》B.《马可波罗行纪》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7.下列最能体现“东学西渐”这一文化交流特征的著作是()A.B.C.D.8.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自由和平等的著名思想家是()A.莎士比亚B.霍布斯C.托尔斯泰D.伏尔泰9.被誉为“东方热启动者”的是()A.穆罕默德B.亚历山大C.马可•波罗D.屋大维10.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
下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A.希腊人B.中国人C.罗马人D.阿拉伯人11.1416年12月28日(永乐十四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2.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板块的是A.革命根据地的开辟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A.①属于历史结论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②属于历史史实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4.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章济济一堂,各抒已见。
共商建国大---感到了民主的滋味。
”与此相关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5.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合议辩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
这一现象反映人民A.绘画能力较强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6.“它在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因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这个材料主要描述的是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7.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乾隆盛世2.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真正目的是()A.为乾隆帝祝寿B.带战船攻打中国C.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D.与中国进行平等贸易3.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其主要表现有()①乾隆中期,中国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②当时中国的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1/3③乾隆时期人口急剧增长,达到3亿左右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书五经》编纂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乾隆帝观看英国“皇家号”军舰模型后,对沿海地区高级官员说:“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无法进入内地。
如果海岸防守严密,他们也无计可施。
”他的认识说明了()A.对英国的海军认识很透彻B.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C.清朝统治者很有远见D.感谢英国送厚重寿礼5.下列是马戛尔尼来华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是19世纪中期由英王派遣来华的②来华的目的是为乾隆皇帝祝寿③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岛屿的要求④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隐藏的危机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马戛尔尼说:“广东一处地近海洋,洋人到中国者必在此间登岸,中国为防御洋人起见,特设重兵镇之……此辈宽衣大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马戛尔尼认为中国军队不能抵抗入侵的洋兵,其主要依据有()①中国军队战斗力弱②中国军队所用的军器落后③中国政府没有派重兵镇守广东④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7.在近代世博会上,中国的丝绸、茶叶、景泰蓝等农耕文明的经典之作,在蒸汽机、电灯、电话机等工业文明的杰作面前,犹如“明日黄花”。
造成这一差距的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是()A.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B.专制皇权严格控制着人们的思想C.盲目自大的心态使国家闭关自守D.商品经济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8.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二、非选择题9.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综合练习题一、请选择: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新四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主要是因为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A.发展重工业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培养建设人才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C.公布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7、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8、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9、今年,某人五十岁生日时,朋友们决定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来表示祝贺。
如果朋友首先唱的是他童年时的一首歌,这首歌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C.《北京欢迎您》D.《学习雷锋好榜样》10、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被提名为候选人。
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11、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A.孙中山和毛泽东B.孙中山和邓小平C.毛泽东和邓小平D.刘少奇和邓小平13、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③“一国两制”构想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A.南京B.上海C.深圳D.厦门15、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A.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C.经济特区D.内地16、中国共产党哪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17、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
下列流行语与时音对应不正确的是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北京奥运会----21世纪初18、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
外国军事评论家答: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这支部队创建于A.1949年B.1964年C.1966年D.1970年19、图2中的人物“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位科学家是A.邓稼先B.詹天佑C.袁隆平D.侯德榜20、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定工程的是A.素质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在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久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出现的什么严重失误?(4分)材料三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2、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有哪些?(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3、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材料二: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
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港澳回归;2008年12月1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年3月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心愿?(3)材料二中“三通”的实现表明党和政府制定的哪一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4)联系材料一、二说明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4、材料解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阶段;而1949年到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
”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摘自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请回答:(1)50多年的时间,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试概括说明其中4项即可。
(8分)材科二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
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
材料三 2007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请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008年“神七”飞天圆满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并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反应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历史(答案)一、请选择: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AADDDD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DBCBCCB21、(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4)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不拘泥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其他符合题意也可,)(4)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意思相近即可,)23、略24、(1)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港澳回归等。
(2)863计划航天技术(3)科教兴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技术的提高也能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局限上述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