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四川省课题研究报告

四川省课题研究报告

四川省课题研究报告报告题目:四川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引言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省的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报告旨在对四川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四川省的经济发展现状1. 经济总量的增长:近年来,四川省的经济总量实现了快速增长,GDP保持在全国前列。

其中,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发展得尤为迅速。

2. 产业结构的调整:四川省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传统的农业和重工业正在逐渐减少,而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在快速增长。

三、四川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城乡发展不平衡:尽管四川省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但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滞后。

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和贫困问题的加剧。

2. 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尽管四川省在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短板。

教育资源不够均衡,医疗服务不足,社会福利水平有待提高。

3. 生态环境问题:四川省是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了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4. 城市化进程加快:尽管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机遇,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四、对策建议1.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加强农村产业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增加教育和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力度,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土地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分解

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分解
第 3 0卷 第 2期
Vo . 0 13
No 2 .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n l fC iaWet oma U ie i N trl c n e) ora o hn s N r l nvr t s y( aua Si cs e

图 1 19 2 0 9 6— 0 5年 南充市 人均 G P差异 的变化 D
F g1 T e df rn e o i. h i e e c f GDP p r c p t n Na c o g Ci r m 1 9 o 2 0 f e a i i n h n t fo a y 6 t 0 5 9
小值 。
根据 19 2 0 9 6— 0 5年 《 充市 统计 年鉴 》 供 的相关 数 据 ( 9 7年 的 数据 缺 失 ) 运用 上 述衡 量指 标 和方 南 提 19 , 法 , 算 出相关 的结 果 ( 计 详见表 1 。 ) 为 了更 为 直观 的分 析 问题 , 据表 1 出 了威廉 逊 系数 和极值 比率 的 变化 图 , 根 得 如图 1所示 :
12 经 济发 展整 体差 异变 化特点 .
收 稿 日期 : 0 8— 9— 0 2 0 0 1
基 金项 目: 川 省 科 技 厅 软 科 学 项 目(0 6 1 0 5 四 2 0 R 6— 2 ) 作者简介 : 王 英 (9 3一) 女 , 18 , 四川 资 阳人 , 华 师 范 大 学 区域 经 济研 究所 硕 士 研究 生 , 西 主要 从 事 区 域 经 济 学 研 究 . 通 讯 作 者 : 有 龙 (9 4一)男 , 翟 16 , 四川 南 部 人 , 华 师 范 太 学 国土 资 源学 院教 授 , 要 从 事 经 济 地 理 与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研 究 西 主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对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行研究。

一、四川省现有产业结构的问题在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能源类和传统重工业在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其次,四川省的现有产业结构高度依赖大量的资源投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相当明显,不能够适应经济绿色发展和持续性的要求。

此外,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四川省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针对四川省现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应是实现经济持续性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组合和空间布局,提高效率和产出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应注重: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应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适时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产业,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增加市场竞争力。

2、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注重发展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制造生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制造业从“量变”向“质变”发展,为四川省的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3、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更为突出。

四川省应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项目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聚集,构建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训、引进、评价机制等,从而形成人才、技术、市场的互动体系,推动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为促进四川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具体如下:1、减免企业研发成本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创新资源,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成本,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南充市市情及优势产业情况介绍

南充市市情及优势产业情况介绍

南充市情及优势产业情况介绍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辖5县、3区、1市,总人口742万,是四川省的第二人口大市。

市区建成区面积7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70万,是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有条件向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迈进的四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已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南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建城史有2200多年,春秋战国以来皆为郡、州、府、道、署的治所,涌现出了天文学家落下闳、文学家司马相如、历史学家陈寿、民主革命家张澜、开国元勋朱德、罗瑞卿等名人志士。

科教实力雄厚,驻市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中川学院等高等院校5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10万余人。

南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南充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城市,达成(达州—成都)铁路横贯东西,即将开工建设的兰渝(兰州—重庆)铁路纵贯南北。

成南(成都—南充)高速公路、南广(南充—广安)高速公路、南渝(南充—重庆)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南巴(南充—巴中)高速公路、南万(南充—万州)高速公路、广南(广元—南充)高速公路,与国道212线、318线在此交汇。

南充机场2004年即建成通航,嘉陵江流经南充7个县(市、区)301公里,全江渠化完成后1000吨级轮船可从广元经南充直达长江水域,国家光缆、微波通讯干线纵贯全境,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城市和川东北交通通信电力枢纽。

南充检验检疫局、成都海关驻南充办事处均可受理相关业务,进出口企业可直接产品送检、报关出口。

南充市场广阔,商贸繁荣。

南充历史上一直是川东北地区的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地,辐射周边3300多万人口。

有农资、汽配等专业市场数十个,人才、劳务、技术、证券、房地产市场居全省前列。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3亿元,居全省第3位。

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驻市金融机构已达11家,保险机构23家。

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分析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提出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02
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总体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南充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布局 合理,协同发展。
第二产业发展情况
南充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 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南充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加快发 展,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南充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完 善。
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01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02
第二产业比重稳定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南充市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但仍 需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力度。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强化区域合作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
建设特色产业
立足本地资源,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区域竞 争力。
推进城市群发展
加快推进南充市融入成渝经济圈,协同打造城市群 一体化发展格局。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建议
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园 区。
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 经济发展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策建议 • 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策建议 • 研究结论和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1

2024年南充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南充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南充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南充房地产市场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南充房地产市场进行前景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以及潜在机遇和挑战。

1. 市场概述南充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

近年来,随着南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逐渐崛起,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 市场发展趋势2.1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南充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对住房需求量不断上升。

这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开发商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2 政策的支持政府在推动南充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也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比如,土地价格的优惠政策和对购房者的补贴等,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入南充房地产市场。

2.3 增值潜力的释放南充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特别是南充市内的古镇、风景名胜等,将会成为吸引投资和开发的重要地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增值潜力将会逐步释放。

3. 市场机遇与挑战3.1 市场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南充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更多的刚性需求。

这将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商机,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3.2 市场挑战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面临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监管。

4. 发展战略建议为了促进南充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交通和配套设施,提升居民居住质量。

•增加土地供应,提供更多的开发机会,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推行差别定价政策,减少市场波动风险,稳定市场发展。

•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市场风险。

结论南充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南充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南充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贸 业 。 全 市 民 营企 业 中年 产 值 5 O 10 0 0万 元 的 有 12 7 户 ,5 0 0 0万元 以上 的 17户 ,亿 元 以上 的 1 ,其 中 ,友 0 4户 合集 团 ,明宇集 团 、庞大集 团公司实现 总产值 突破 3亿元大
关 。同时 ,一批 国际 、国内知 名的 民营企业 ,如世 界 5 0强 0
龙头企业初 具规模
轻 工业多 ,易于转型 和生 产要素 的重新组合 ,有利 于发展个


体 私营经济 。进 一步深化 改革 ,调 整结构 ,优 化环境 ,将推
动南 充 民营经 济上总量 、上品牌 、上台 阶 、构建 以民营经济 为主体 的区域 经济新格局 。
民营经济 高于经济 总量增长
S 县 济cmf n 市 经 Eootdu oycn t n i cy ao y
南 充 民 营 经 济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研 究
■蒋 志华
林颜
张淑珍
个 体 、私 营经 济是 推 动南 充 市 民营 经济 发 展 的 动力 。20 04
年 ,全 市 个 体 私 营 经 济 增 加 值 占全 部 民 营 经 济 增 加 值 的 9 .%,外商经 济 占全部 民营经 济增 加值 的 04 95 . %,港 澳 台经 济 占全部 民营经济 增 加值 的 01 .%。这 表 明南充 目前 民营经 济 的发 展主要依靠 的是本地 私营企业 、个体工 商户 和民间投 资 的推 动。一批规模 以上 民营企业充 分利用优 势资 源 ,强 化 管理 ,提升档次 ,掀起 了新一轮 的扩 张高潮 ,特别是 市上确
的普 尔斯 马特及 国 内知名 的成都 统力 集 团 、浙 江华立 集 团 、

四川经济和产业分析:南充篇

四川经济和产业分析:南充篇

一、南充总述南充,别称果城或绸都,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多为丘陵地形,它是川东北片区的重点城市,下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三个区,另加阆中市、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六个县(或县级市),辖区面积12480平方公里,居四川省第11位。

辖区户籍人口756.2万,居四川第二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全市常住人员644万,是主要的劳务人员输出区,人力资源在地区未能充分利用。

二、历史沿革春秋末年从巴国分出充国,南充位于充国南部,故名南充。

秦国灭巴国,置阆中县,南充属之。

西汉初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

东汉末,刘璋在南充境内置巴郡(后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

唐时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北宋南充境内置果州,南宋分属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及隶利州路的阆州等。

元代置顺庆路,明代境内置2府,南部为顺庆府,北部为保宁府,清代沿续,中华民国初年属嘉陵道(道治南充)。

1950年设南充专区,后苍溪、阆中、广安县划入,又由广安、岳池2县析置华蓥工农区(相当于县级)。

1985年苍溪县划归广元市,1993年设立广安地区,划走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华蓥市。

三、经济现状2018年南充市GDP突破2000亿,在四川21个市州中排名第5位,和宜宾市处于同一水平中,与德阳、绵阳两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2018年经济增长率为9%,领先全国和四川全省,居全省第4位,落后于甘孜、绵阳和宜宾。

财务收入113.9亿,居省内第7位,不仅大幅落后成都,也远远落后宜宾、泸州等以酒闻名的城市,而一般预算支出高达495亿,财政赤字率达-334.8%在四川的主要经济体中高居第二位(指GDP高于1000亿以上的市州,不算广元、巴中、甘孜、阿坝等市州),仅次于凉山,不过2018年政府基金收入高达202亿,抵消了一般性财政收入的不足,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南充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主要有如下:第一:优势产业不突出,重点企业不多;第二:末能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和资源;第三:政府产业政策和招商力度不够突出;四、南充市经济优势分析第一: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

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不 同的产业结 构和技 术及 制度 因素所 确定 的生
产 函数 为 :
Y =F , ,3… , ( ,X , A) () 1
y i ,, n 表示第 i 产业 济增长 ; 反之可以造成经济增长的停滞或萎缩。改 式 中, 表 示总产 出 ; ( :12 … ,)
革开放以来, 四川省南充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但与 的产 出量 ; 表示 经济 制度和技 术水平 。 省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南充 在此 , 们需 进 一 步说 明统 计 意义 上 的总产 出 我 市已进入成 、 渝两小时经济 圈, 作为它们 的重要结 量 与产业产 出量 之 间 的恒 等关 系 , 国 民经 济核 算 从 点, 扮演 着成渝 经济 区经 济腹地 的重要 角 色 , 研究 其 的统 计角度来 讲 总产 出量 恒等 于所有 产业 的产 出量 经济增 长与产业 结构 的关 系具 有重要 意义 。本文 通 之 和。 然而在 一定 经济制 度下 , 些产 业之 间会 出现 有 过定量法对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研 极高 的共线性 ; 而有 的产业 自身 对 总产 出没有 显 著 究 , 图找出一些 规律或 问题 , 望为政 府制 定 区域 的贡献 , 与其 他产 业 合 在一 起 却对 总产 出有极 大 试 希 但 经 济政策 提供参考 。 的解 释作用 , 于这 部分 产 业 我们 视 为经 济制 度 的 对

部 分 , 非经 济 的一 个 产业 部 门。 而 因此 , 上述 的 在 函数 中有可 能不存在 总产 出量 等于所有 产业 产 出量
1 产 业 结构对 经 济增 长 的贡 献模 型
罗默( o e) R m r 通过对经济增长 的计算后认 为 :
长期 经济增 长是 由技 术 进 步 ( 含经 济 制 度 的变 迁 ) 贡献 的 , 而短 期 经济 增 长是 由资本 和 劳 动等 要 素 投 入 的增 加贡献 的 。然 而 , 技术 、 资本 和劳 动是 在一 定

四川 调研报告

四川 调研报告

四川调研报告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四川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报告。

1. 经济发展状况:四川省经济发展较为迅速,GDP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2019年,四川省的GDP超过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2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6万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6万亿元,增长8.5%。

经济结构逐渐向服务业转型,成为主导产业。

2. 产业结构: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比较多样化,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能源资源、高新技术产业等。

农业方面,四川省以粮食、油料、糖料、烟草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

制造业方面,四川省有机电设备、化工产品、建筑材料等产业较为发达。

能源资源方面,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资源,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重要供应地。

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四川省发展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3. 旅游业发展: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自然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

著名的景点包括九寨沟、峨眉山、稻城亚丁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万亿元。

4. 发展潜力和挑战:尽管四川省在经济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四川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网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四川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提高自身的发展潜力。

此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是四川省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5. 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可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 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营销能力。

四川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及产业发展预测

四川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及产业发展预测

第23卷第I期资源与产业 V〇l. 23 No. 1 2021 年2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SOURCES & 1N1)[ STR1K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b. 2021 http://www. resourcesindustries. net. cn *************.cn四川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及产业发展预测龙启超v,何敏2,陈军辉:,王波“2,唐斌雁12,潘玉瑾钱骏:,刘政:(1.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随着工业污染源末端治理的不断推进,各种污染物末端减排空间持续收缩,产业结构调整是缓解区域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四川省三大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泰尔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从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市(州)3个视角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及高级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并对区域工业企业主导产业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通过构建成分数据模型和AKIMA模型对2025年四川省三次产业占比进行预测,以期为四川省制定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四川省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但区域间及区域内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除成都平原经济区电子信息相对发达外,传统能源、资源消耗密集型行业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业在区域内仍占有较大比重;加强区域间及区域内协同发展和加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仍是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成分数据模型;ARIM A模型;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2464 ( 2021) 01 -0046- 09INDUSTRIAL S T R U C T U R E CHARACTERISTICS A N D INDUSTRIALD E V E L O P M E N T PREDICTION IN SICHUAN P R OVINCELONG Qichao12,HE Min2,CHEN Junhui2,WANG Bo1'2,TANG Binyan1'2,PAN Yujin1',QIAN Jun',LIU Zheng-(】•Si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Chengdu 6U)04i,China;2. Sichuan Academy o 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engdu610041 , China)A b stract:As end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s advances, their end emission space continuously shrinks.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an effective means in mitigating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is paper, basedon status of three industrial stnictures in Sichuan, uses Theil index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vancing index to estimate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extent and advancing level from perspectives of Sichuan province, five economiczones and cities, statistically analyzes the changing trend of leading industries, and applies component data model andARIMA model to predict their percentages of three industries, aiming at offering references for Sichuan to make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olicies. It concludes that Sichuan'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consistently upgrading收稿日期:2020 -05-27;修订日期:2020 -09-03;责任编辑:胡媛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 s://k n s.(,n k i.n e t/k(m s/d e丨a i l/丨1•5426. TD.20210105.0852.004■•丨1丨m l DOI:10. 13776/j.c n k i.r e s o u r c e s i m l u s l r i e s.20210105. 0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 F C0214005);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9JD R0281)。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发展与建设构想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发展与建设构想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发展与建设构想近年来,随着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经济区域正在不断崛起,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分别是成都经济区、绵阳经济区、南充经济区、宜宾经济区和自贡经济区。

这五大经济区发展迅速,对于四川省经济发展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发展与建设构想。

一、成都经济区成都作为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一直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拥有成熟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交通网络。

未来,成都经济区的发展应该注重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绵阳经济区绵阳位于四川省北部,是四川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绵阳经济区的发展应该以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为主要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等能源设施,提高生产和生活质量。

绵阳还应该加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拓展市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

三、南充经济区南充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是四川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交通枢纽。

南充经济区应该以农业、食品加工和现代物流为主要发展方向,发展特色农业和食品产业,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南充市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农产品销售和物流运输的发展。

四、宜宾经济区宜宾地处四川省东部,是四川省的工业和旅游基地。

宜宾经济区应该以先进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旅游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宜宾的独特生态资源,提高旅游吸引力,促进宜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自贡经济区自贡地处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的煤炭和盐化工基地。

自贡经济区应该以煤炭、盐化工和新能源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新能源替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自贡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文 分 别运 邓 聚 龙 教 授 1 8 年 提 出 的灰 色 关 联 分 析 进 和 尊 新 元每 2 9
[ 摘 要 ]文 章 对南 充 市产 业结 构对 经 济增 长 关 系和 贡献 率进
行 定量 分析 ,17 年 以 来 ,二 产 业对 经 济增 长 的影响 力 最大 。 17 98 98 年一 9 3 贡献 率波 动 的幅度 不 断缩 小 ;1 9 年一 0 1 贡献 率较稳 19 年 94 2( 年 ) 定 ,产 业 结构 相 对 比较 稳 定 ;2 0 年 一 O 7 开 始波 动 ,呈扩 大趋 0 2 2O 年
区 域 经 i 斋
南充市产业结构 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一 郭基伟 南充 职业技 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增 长是 社会 物质 财 富不 断增 加 的过程 。通 常表现 G i; .所 以小 DP ̄X ]
文 选取 南充 市 G P D 作为 衡量 经济 增 长的 指标 ,选 一 二 二 产 _ 鼍 值 为产 业结 构 的衡 量指 标 。选取 南 充市 1 7 — 0 7 的 数 隔作 为 9 8 2 0年 析 对 象来考察 南 充市 产业 结构 与 经济 增长 关 系。 为 了对 南 充 市 经 济 增 长 与产 业结 构 的 关 系进 行 定 迥 分 析 ,
析 ,以期 为南 充市经 济发 展提 供理 论依 据 。 为分 界 点 ,各产 业 关联 系 数较 稳定 ,第二 产业 对经 济 增长 影 响力最 大 ,其次 是 第 一产 业 。 而 从 1 9 年 开 始 ,第 三 产 与经 济 增 5 9 l 的 关联 系数 波动 较 大 ;1 9  ̄-1 9 年 期 间是第 三 产 业对终 济增 长影 95 98
.1 7 值 ,利 用 G P D 与产 业结构 统计 数 据 的方法 ,就 南充 市三 次 产业 结构 动 了 我 国建 立 社会 主义 市 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 体 制 进 程 和 经济 快 速 增 长 . 9 8 年一 0 7 2 0 年南 充 市三 大 产 业 的关联 系数 图 ( 图1) 示 ,以 19 4 显 94 变动 与经 济增 长 的关联 度 ,对 经济 增长 的贡 献 及其 变化 规律 进 行分

四川省产业结构分析

四川省产业结构分析

四川省产业结构分析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也经历了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方面对四川省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首先,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由于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地区和盆地交错分布,使得农业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

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和蔬菜为主,畜牧业以猪、牛、羊等为主要品种,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

然而,由于四川省地势高差大,土地资源分散,农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效益较低。

此外,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因此,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仍然需要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并探索农旅融合等新兴产业。

其次,四川省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方面,四川省以电力、能源、钢铁、装备制造、化工、非金属矿物等为主要产业。

四川省地处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含煤储量丰富,是中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储量居中国前列。

四川省还具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随着四川省实施西电东送政策,电力装机容量大幅增加。

此外,四川省工业部门还面临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

因此,四川省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推动工业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转型升级。

建筑业方面,四川省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建筑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近年来,四川省逐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以防止过度投资和投机性需求。

最后,四川省的第三产业包括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此外,四川省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也发展迅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川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川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川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研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川南地区受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影响。

经过多年的发展,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对川南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进行研究,对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川南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川南地区包括四川省南充市、遂宁市、内江市和乐山市等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

目前,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

制造业是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是地区的传统特色产业,服务业则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制造业方面,川南地区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化工等产业为主要代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川南地区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

在农业方面,川南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中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和油菜籽等作物为主要产业,畜牧业则以猪、牛和鸡等为主要畜禽。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业劳动力外流问题的加剧,川南地区的农业产业也亟待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

在服务业方面,川南地区的服务业增长迅速,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川南地区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需要对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川南地区的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推动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

特别是要加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南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特向您汇报一下南充市的产业发展情况。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北,是四川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南充市开始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是南充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作为四川省的粮食基地之一,南充市农业以粮食、油料、棉花和畜牧为主。

目前,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150亿斤,居四川省第一。

同时,农业结构调整也在逐渐推进,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逐渐崭露头角,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其次是南充市能源产业的发展。

南充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力资源,是四川省的能源重要基地。

南充市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相继建设了一批水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项目,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产业结构。

此外,南充市还注重发展制造业。

南充市拥有一批中小型制造企业,涵盖了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

目前,南充市拥有一批高技术企业和制造业研究院,不断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南充市还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南充市的商贸业非常发达,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南充市还积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最后,南充市还加大了科技产业的投入。

南充市设立了科技园区,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

近年来,南充市的科技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南充市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注入了新动力。

以上就是我对南充市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南充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服务业水平,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南充市成为四川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感谢您对南充市产业发展工作的支持与关心!此致敬礼XXX。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发展与建设构想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发展与建设构想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发展与建设构想
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四川省提出了五大经济区的发展与建设构想。

一、成都经济区
成都经济区是四川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之一,也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都经济区以成都市为核心,包括了成都、德阳、绵阳等多个城市。

该经济区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

二、川南经济区
川南经济区是四川省南部的经济重镇,包括了泸州、南充、内江等地。

川南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四川省的能源基地。

川南经济区以能源、化工和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石油化工、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

四、川北经济区
川北经济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包括了广元、达州、广安等地。

川北经济区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农业资源,是四川省的农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川北经济区以农业、装备制造和物流仓储等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五、西部大开发经济区
西部大开发经济区是指四川省境内的藏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了阿坝、甘孜、凉山等地。

该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

西部大开发经济区以旅游、农业和特色产业为主导,加快推动旅游业和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发展与建设构想是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等措施,力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四川省的综合竞争力。

关于南充市经济地理位置的分析

关于南充市经济地理位置的分析

发 展 得 都 特 别 好, 成 都 正 迅 速 崛 起 为 中 国 IT 产业“第四极”;重庆 IT 产业辐射圈也 正形成 。与此相应,南充已经将 IT 产业作 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其虽位于成都和重庆 的经济圈内,与成都、重庆形成一个“三角”, 不过却没有进入成都和重庆经济圈的中心位 置,导致其 IT 产业发展远不如预期。而南 充要想单独依靠自身力量,成为与成都和重 庆相应的另一个区域 IT 中心,那几乎是不 太可能的。
的产业合作。同时,南充作为川东北唯一的 大城市,是川东北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凭借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毫无争议地成为 川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南充与成都、重庆 构成准三角经济区。
(二)南充市经济地理位置的不利及影 响分析
1. 经济地理位置的不利分析 四川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以川 南、 川 西 资 源 开 发 为 重 点, 成 渝、 宝 成、 成昆铁路和成渝、成南、成乐高速公路为 纽带的经济布局。四川省的经济布局可分 为四大区域:成都平原、川南地区、川东北、 攀西地区,南充位于川东北经济区。成都 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绵阳、德阳、乐山、 雅安、眉山等市的大部分区县,该地区凭 借其位于四川盆地的有利地理位置,成为 四川经济最发达和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区域。 而南充是位于地形以丘陵为主,含有部分 山区的川东北经济区域,通过南广高速、 成南高速、成达铁路等连接。南充地区第 一产业以粮食种植、蚕桑养殖和经济作物 生产为主;第二产业以纺织、石油天然气、 食品、医药、化工等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 文化和电子信息为主,相比之下南充市偏 离成都平原经济区域较远,与该区域城市、 产业、经济联系较少,这种经济地理位置 上的不利较大影响了南充市经济的发展。 2. 南 充 经 济 地 理 位 置 对 产 业 的 影 响 分析 第一,文化旅游产业。南充市是三国文 化的发源地,是全国旅游城市,文化旅游产 业说南充的支柱产业,可惜其文化旅游却没 有得到充分地发展。相比之下,成都以“武 侯祠”为核心的三国文化已全国知名,文化 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成都已向着成为中西部 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 之都”这一目标稳步前行。而南充由于经济 地理位置的局限,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 源,如三国文化源头——《三国志》文化、 四大古城阆中的“状元文化”,却缺乏相应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IT 产业。成都和重庆的 IT 产业

2024年南充房地产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南充房地产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南充房地产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南充作为四川省一个重要的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充的房地产市场规模,本文将对南充房地产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和评估。

1. 南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南充的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近几年迅速发展。

在过去十年中,南充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其中,政府的大力扶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的流入等因素都为南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南充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南充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最新统计数据,南充全市的住宅类房地产总面积已达到X平方米,商业类房地产总面积为Y平方米,办公类房地产总面积为Z平方米。

3. 南充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在过去几年中,南充的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总体良好。

根据统计数据,南充市场上的住宅销售量稳步增长,商业用地和办公用地也有较高的销售表现。

房地产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XX%。

4. 南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南充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虽然整体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但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状况、政策调控等。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南充的房地产价格在过去五年中年均上涨了XX%。

5. 南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南充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一些投资机会和风险。

投资者可以关注南充市区的房地产项目,特别是一些有潜力的商业用地项目。

然而,应该注意到市场竞争激烈和政策风险等因素可能对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总体而言,南充的房地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销售情况良好。

然而,投资者在进入南充房地产市场时应谨慎对待风险,并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对于南充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我们应持续关注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为观点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对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其对经济发展所做贡献做出分析,并对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南充市的产业结构经过了几次重大转变,由原来的农业转向制造业再转向工业,其对经济的增长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即使在今天,南充市仍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期。

选择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带动周边县市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成为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
一、引言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生产结构。

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长期增长必然与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有关,而短期是由资本引入和劳动力增加有关,生产结构由前三者联合决定,并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走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了整个经济红利的增加,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效益。

许多调查研究指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变动息息相关,两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

也就是说,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与优良决定了经济增长与效益。

另一方面,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

四川省南充市作为地处川东北地区的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需要强有力的新时期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典型,加速推进城镇化,是南充市嘉陵江阶梯级开发
中南充在吸引外地资本和制造业的转移所面临的巨大机会与挑战。

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方式给出南充市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
展的一些疏见。

二、南充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南充市1978-2004年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8:25:27,是I-II-III结构。

从2005-2007年变成II-III-I结构。

第一产业占GDP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占GDP比例从1978-
1985年是递减1986-1993年是递增,1993-2000年又出现了下降,2001年又开始递增。

2003第三产业占GDP36.89%,2003年以前,第三产业比例呈增加趋势,之后,其比例是逐年的下降,且2003-2007年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大于第三产业。

出现上诉态势的主要原因是南充市缺乏工业基础,尤其是上规模的工业企业,是以农业为主
的城。

同时是消费性城市,城市建设落后,所以2003年以前南充市是I-III-II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

2003年以后第二产
业所占GDP迅速上升,但其原因不是因为南充工业的起步,而是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2003年建筑业的增加量是19.3亿元,比上年增
长28.71%,且呈继续扩大趋势。

2010-2016年以来,第一二三产
业结构比变成了11:17:21,成功转变为了III-II-I型产业结构,从原来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转化为以服务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川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建筑业在南充市的蓬勃兴起,伴随着全国建筑业市场的景气,对南充市GDP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数据分析与选择
在对南充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中,由于经济
增长是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通常表现为GDP增长,所以本文选取南充市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选择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作为产业结构的指标,选取南充市1978-2016年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来考察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

为了对南充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定量分析,本文采用回归方法,借助EXCEL进行分析。

由于作者时间匆忙,难以制作详实有效的表格图像,公式打印有一定难度,所以这里只给出分析结果。

我分别对第一二三产业引入关联系数与关联量,分别得到了三幅回归线形图,通过对数据的详细比对以及图像所反映的信息。

以1994年为分界点,各产业关联系数稳定,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力量大,其次是第一产业,而从1995年开始,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关联系数波动较大,1995-1998年期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

1998-2002年期间,第一产业影响力最大,2003-2005第二产业影响力最大,2005-2007是第三产业。

2007-2016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持平,都对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

由此我们可知,1978年-2016年南充市产业结构变动引起GDP 增长呈如下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经济的增长率均大于零,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利于南充市经济增长;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经济的增长呈现阶梯性变化,出现多个峰值,即1996年,6.7%,和2010年8.1%;三是从1978-2016年来看,1978-1995年产业结构变动引起GDP增长率较1997-2016年要大,而且在1997-2016年这种波动性还成扩大趋势;四是南充市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

四、结论
南充市三大产业对南充市经济增长均做出很大贡献,使经济现状有很大改变,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转变为工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初期。

但结构改变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远低于产业本身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南充直到现在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且调整速度较慢。

主要表现在:一是第一产业效率不高,对经济增长关联度和贡献都小;二是缺乏主导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三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发达城市,对劳动力吸引不足使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未能得到有效转移,影响经济良性发展。

五、南充市区域经济现状
四川省南充市作为地处川东北地区的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南充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六大以来,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别是2005年,全年实现市区生产总值335.3亿元,增长12.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30.8:35.2调整为32:33.7:34.3,实现
了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

从南充市所辖的9县区的经济纵向发展趋势和后劲来看,
1993-2016年期间,嘉陵、顺庆、和高坪三区中,嘉陵和顺庆经济
发展趋势表现出一致性,经济发展轨迹基本相同。

而高坪在2006-2010年间其间差异特别明显。

营山、蓬安和仪陇三县中,蓬安经济发展要好于另外两县,而仪陇县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偏后。

阆中、南
部和西充三县中,阆中和南部两县竟相发展,并保持一个较快的增
长速度。

2016年,南充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比上年实际增长23.3%和21.7%。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2.9%,四川省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4%,同期南充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5.1%。

虽然南充市实现了二产超一产的历史
性突破,但第一产业的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南充市的经济
发展水平较低。

除了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区位因素与政策效应
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以下原因。

1.自然资源缺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是南充产业经济的突出特点,也是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
力窘迫的根本原因。

2.工业化程度低,重点企业支撑能力弱,在全省有一定地位
的石化、汽配产业,作为龙头企业南充炼化总厂和东风南
充汽车公司,生产能力在本行业中偏小,难有规模效应。

3.农产品商品率低,缺乏特色优势。

南充市农产品自产自销、
自给自足占主导,水果产量缺乏竞争力。

南充市九县市区
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共性多特色少,缺乏立县产品和立县产
业链。

4.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严重。

各地政府
在发展本地从产业经济时,都以食品加工机械、纺织为主。

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阶段,设备闲置,资源浪费,不
利于市场机制的充分形成,成为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产
业布局的合理化形成的主要障碍。

5.外部变化给南充的压力。

周边城市,如广安、达州和合川
等中心城市的崛起,对南充现有地位形成挑战。

这些挑战
主要来自南充市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风貌特色不突出、
城市景观形象与区域中心存在较大差距和城市经济势力不
雄厚。

六、总结
总之,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农户经营方式是随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而逐步深化的,呈现出“单元化-多元化-专业化-集约化”并
存的发展局面,呈现出由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现代农业经营方
式转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