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和增量式PI电压环控制的逆变器研究 原创论文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锁相环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锁相环的设计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fb7ecf2cc58bd63186bd98.png)
文章编 号 :0 93 6 (0 7 0 —0 80 10 —6 4 2 0 )60 4 —3
冀 辩钠舞赞
基 于 DS P的逆 变 电 源锁 相 环 的设 计 与研 究
龚 益 民 , 小 惠 臧 ( 州 大 学城 轻工 学 院 , 州 23 6 ) 常 常 1 14 摘 要 :采 用基 于 D P的 数 字 锁 相 环 ( P ) 高频 逆 变 电 源输 出频 率 的 实 时控 制 , 实现 逆 变 器 工作 频 率 对 负载 谐 S D I 对 L 可 振频 率的同步跟踪 , 确保逆 变器开关 器件工作在零 电压 电流软 开关( VZ S 状 态, 著减小功 率器件 的开关损 耗和提 高 Z C) 显 装置 效率 。文 中在 给 出 D P控 制 的逆 变 电源 拓 扑 结 构 基 础 上 , 出 了适 用 于 高频 逆 变 电源 的锁 相 环 数 学 模 型 , Z域 中 S 推 在 对二 阶 数 字锁 相 环进 行 了稳 定性 分析 和 动 态设 计 。在 对 锁 相 环 Z域 传 递 函数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出二 阶 数 字 锁 相 环 的 稳 定 得 条件 , 给 出数 字锁 相 环 的软 件 实现 , 并 最后 进 行 了 实验 验 证 。 实验 结 果表 明在 Z域 中对 基 于 D P 的二 阶数 字 锁 相 环 的动 S 态分 析 和 设 计 是 合 理 可行 的 。 用此 方 法设 计 的 电源 具 有 良好 的 动 态 响 应 和抗 扰 性 能 。
Ab t a t sr c :Th g t l a e L c e o ( II) e h o o y b s d o g t l i n l o e s r( P)i a p id t e Di i a Ph s — o k d Lo p DP t c n l g a e n aDiia S g a c s o DS Pr s p l O e c n r l h p r t g f e u n y o n H ih Fr q e c — n e t r( o to e o e a i r q e c fa g — e u n y I v re HF— I v re )smu tn o sy O a o a a t v r t s o t n n e t r i la e u l ,S s t d p a i i f e e t e l a e o a tfe u n y t e p t e iv re l y r i g o VZ S ( e o Vo a c Z r re tS th n )mo e h o d r s n n r q e c O k e h n e t ra wa s wo k n n Z C Z r h g  ̄ e o Cu r n wic i g d. Att eme n i 。t e l s e f s th n o o e t r e u e b iu l n h fiin y o h o r i i r v d h a wh l e h o s s o wi i g c mp n n s a e r d c d o v o sy a d t e efce c f t e p we S mp o e c g e ty o r a l n ZVZ d .I h s p p r h o o o y o CS mo e n t i a e ,t e t p l g f HF— I v r e a e n DS sp e e td.a d PI Sma h ma i n e t rb s d o P i r s n e n ’ t e t I c mo e Ss tu ,wh c ss i b e f r HF— I v re .Th t b l y o e o d o d rDPI i n l z d,a d t e d n mi d — d l e p i ih i u t l o a n etr e sa i t fs c n r e i s a ay e I n h y a c e sg sc n i e e sn h in i o sd r d u i g t eZ— ta so m e h i u .At h a eo n lz n h r n f r tc n q e e b s fa ay i g t e Z— ta se u c i n o t r n f rf n to fDPI t es a i … I h tbl — i o d to fs c n r e t c n i n o e o d o d rDPL s p e e t d Th o t r ft e DP i i e y i L i rsn e . e s fwa e o h LI sg v n,a d t e c r e p n i g e p r n s n h o r s o d n x e i me ti d n i a l. Th e u t fe p rme t h w h tt e d n mi a ay i a d d sg fs c n r e ) r e s n b e o efn l y e r s ls o x e i n s s o t a h y a c n l ss n e in o e o d o d r IPI a e r a o a l I
基于DSP三环控制的逆变电源的设计
![基于DSP三环控制的逆变电源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0d00a5b307e87100f69608.png)
基于DSP三环控制的逆变电源的设计针对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波形畸变并且在大功率负载下输出电压掉压严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电压有效值外环、电容电压环和电感电流内环的三环控制策略,选用TI公司的DSP TMS320F2812芯片实现了三环的控制算法,并且给出了程序流程图以及逆变电源的详细设计过程。
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采用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的6 kVA /50H z/220 V 逆变器,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所采用的三环数字化控制方案能达到??逆变电源带大功率负载条件下较优的动态、稳态特性。
0前言以前,正弦波逆变器大多采用输出电压均值环来维持输出电压的恒定,而波形控制是开环的,这种控制方式不能保证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特别是在非线性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严重,失真很大; 在突加(减)负载时输出电压的动态性能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目前的逆变电源大多采用外环电压、内环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电压瞬时值外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波形的质量,电流内环加大了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带宽,使得逆变器动态响应加快,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减小,非线性负载适应能力加强。
但是,当负载比较大时会出现输出电压掉压严重的现象。
为解决逆变电源在大功率负载下掉压严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在双环控制的基础上外加一个电压有效值的三环控制策略,它的实质是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大基准正弦信号,从而保证输出电压幅值稳定。
另外,由于对逆变电源的数字化控制是当今电源的发展方向,所以本研究通过选用T I公司的DSP TMS320F2812来实现对逆变器的数字化控制。
1 逆变系统单相全桥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
采用了单极性倍频SPWM 调制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开关损耗的情况下将谐波频率提高一倍,大大减小了输出滤波器的体积。
采用了瞬时电压环、瞬时电流环和电压有效值外环的三环控制策略,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环是内环,电容电压瞬时值是外环,电容电压有效值反馈环是第三环,有效值反馈控制用来改变电压瞬时值反馈环的正弦波给定幅值,三环控制很好地解决了“随着负载的增加,输出电压幅值下降”的问题。
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研究
![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5996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1.png)
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研究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逆变器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逆变器控制技术的发展中,DSP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一、三相逆变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三相逆变器由直流侧、逆变侧和控制部分组成。
直流侧主要包括整流器和滤波电容,用于将直流电源输出电压平整化;逆变侧则是通过控制电子开关器件(如IGBT)进行电流的开关控制,将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压;控制部分主要是基于DSP芯片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以实现逆变器的性能优化。
二、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应用1.谐波抑制在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存在着许多谐波成分,这对于接入电网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利用DSP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逆变器输出进行谐波抑制处理,提高电网的电质量。
2.电流控制电流控制是逆变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采用DSP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流的精确控制,提高逆变器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使逆变器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
3.矢量控制在三相逆变器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将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压,并根据负载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DSP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矢量控制,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精确控制在负载要求的范围内,提高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稳定性。
三、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优势1.精确度高DSP控制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逆变器的输出数据,对逆变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监测和控制,提高逆变器的控制精度。
2.稳定性好DSP控制技术可以实现逆变器的闭环控制,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响应速度快DSP芯片具有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实现快速的控制计算和响应,降低逆变器控制的延迟时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动态性能。
结论三相逆变器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DSP控制技术则是实现逆变器高性能控制的关键。
基于DSP控制的双模式逆变系统的研究
![基于DSP控制的双模式逆变系统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e3d51ea2161479171128ec.png)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到。
采用定时中断。
在每个开关周期.程序从参考正弦表中获得相应数字量,并将它赋值给比较寄存器CMPRx。
PWM输出设置为高有效时,当计数值从零开始计数到周期值TxPR的过程中与CMPR】【匹配时.则输出高电平:当计数值从周期值TxPR开始计数到零的过程中与CMPRx匹配时。
则输出低电平。
设置为低有效的另一组PWM输出与高有效互补。
当到达一个正弦周期时,将查表的指针复位到正弦波的初始处循环读取【4】。
为了同一桥臂的上下开关管直通。
两路互补的PWM信号还要通过死区时间寄存器来设置一定的死区时间。
4.2.3数字锁相在由独立切换到并网时,需要锁相使此时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同幅同频同相.以减小电压冲击,同时由于系统在并网运行时为电流输出型,需使输出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以实现最大有功输送,故需进行锁相。
该设计采用软件锁相实现并网切换前使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同步。
并网后输出使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严格同步151。
将电网电压信号经霍尔传感器比例缩小、滤波和电压抬升,整形成与其同步的符合DSP输入的方波信号。
该信号送入TMS320LF2407A的CAPl引脚。
当捕捉到方波信号的上升沿时,记录下此刻定时器的值。
由相邻两次定时器值之差可算得电网电压周期。
用此周期值作为正弦调制波的周期.即可实现输出电压或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
通过判断电网电压过零时正弦表指针的位置来判断二者的相位差.调整输出电压或并网电流参考正弦表的指针.可实现输出电压或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
5仿真与实验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
仿真参数设定为:直流侧母线电压Ud=350V,参考电流幅值I=10A,滤波电感L=5mH,开关频率疋=15kHz,仿真算法采用Ode23t,误差为lxl0巧。
负载为阻性负载。
在O.08s时由独立工作模式切换为并网工作模式,如图7a所示。
在0.2s时由并网工作模式切换为独立工作模式.如图7b所示。
基于DSP控制技术的逆变器谐波失真消除
![基于DSP控制技术的逆变器谐波失真消除](https://img.taocdn.com/s3/m/7cfacdccf61fb7360b4c6572.png)
基于DSP控制技术的逆变器谐波失真消除1 引言 随着数字处理系统应用的快速发展,许多设备,如报警系统,健康护理设备和安全照明设备等对高品质不间断电源的需求也就随之增加。
而且随着高频静态功率变换器的广泛使用,包括临界载荷在内的许多电力负载都成为了非线性的,并将产生谐波。
因此,必须应用附加谐波滤波技术来保证UPS逆变器有高品质的正弦输出电压。
一台典型的在线式UPS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它主要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整流滤波电路、充电器、逆变器、输出变压器及滤波路、静态开关、充电电路、蓄电池组和控制监测、显示告警及保护电路。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由整流器提供存储能量的蓄电池组和把直流电压转换成正弦交流输出的逆变器。
由于与输出相连接的非线性负载的影响,使得UPS的输出电压产生谐波失真,难以达到设备对高品质正弦输出电压的要求。
图1 典型在线式UPS的系统框图 UPS转换开关的控制对减小输出电压谐波含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而控制转换开关的难点在于滤波器的输出阻抗。
因而人们想提供一个近似于零阻抗的转换级,使它能在理论上产生接近于零失真的正弦输出电压,并且不受负载条件的影响。
虽然通过高频转换开关可以实现极低的输出滤波阻抗,然而在大功率应用中(如功率大于20kVA),由于转换频率被限定在1-2kHz,它便不能降低滤波器输出阻抗了。
因此,现代UPS系统通过一种采用了复杂的大规模无源元件的滤波方案使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达到最小。
另外,许多PWM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补偿滤波器的输出阻抗和降低输出电压的失真。
本文介绍了UPS系统非线性负载的实时DSP控制,讨论了采用DSP控制的优点,并对DSP控制的UPS逆变器和谐波调节系统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一个1KVA系统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2 逆变系统的分析及模拟控制 现代UPS系统使用PWM逆变器来产生单相或三相交。
整流器将单相或三相交流输入转化成直流输入,这不仅向逆变器提供了能量,而且使蓄电池组保持满载。
基于DSP 的逆变电源模糊 PID 控制
![基于DSP 的逆变电源模糊 PID 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c324b4c2b160b4e767fcf6a.png)
2.2 模糊PID的实现 DC/AC逆变电源控制的主要是输出电压及频率
的准确性。频率的准确性由SPWM发生器决定(它是一个 存贮在存储器内的一个正弦输出表格),只要触发计算 准确就能达到设计要求。负载的变化使输出电流产生 变化,对于一定脉宽输出的DC/AC电源来说,势必 导致输出电压的变化。因此采用模糊控制规则根据不
存储、滤波
计算kp、ki、kd
2.3 DSP 软件算法实现 为了保证模糊 PID 控制的时实性和准确性,DSP
在 A/D 采样的中断子程序中就调用模糊 PID 控制算法 程序,立即计算出输出控制量并送到被控对象,根据 TMSLF2407 的性能,机器时钟周期和中断延时可以计 算出本系统从采样当前实际输出值到输出控制量大约 需要 6.67μ ,这对于 1ms 一次的采样来说是足够的, 完全满足时实性要求。程序流程图如图 3 所示。下面 是部分程序
同的 e 和 ec ,对PID控制器的参数kp、ki、kd进行在线
μ
Z
S
M
L
0
1
2
3
E/EC
4
5 KP/KI/KD
图 2 语言变量 E、EC、KP、KI、KD
自整定来调节输出电压。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是偏 差绝对值 E 、偏差变化率绝对值 EC ,模糊控制器
在本文中,利用 CRI 法推理时控制过程是用查控 制表来产生控制量的,在控制表中,模糊偏差量 E 、
(3) 采用 DSP 控制系统在满足逆变电源控制的要 求下,具有成本低、控制灵活、可靠性高的特点。
e(k)=r(k)-u(k) ec(k)=e(k)-e(k-1)
增量式PID算法
e(k)、ec(k)取绝 对值并模糊化
SPWM发生器 返回
基于DSP闭环控制的逆变器
![基于DSP闭环控制的逆变器](https://img.taocdn.com/s3/m/4fd679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e.png)
DSP闭环控制逆变器的硬件实现
1 2 3
硬件架构
基于DSP的闭环控制逆变器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 ,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 等。
核心元件
主电路的元件包括开关管、滤波器和变压器等, 控制电路的核心元件是DSP控制器和相关外围电 路。
电路连接
各电路元件通过合理的连接,实现能量的转换与 控制。
DSP的主要应用领域
总结词
通信、音频处理、图像处理、控制系 统等
详细描述
DSP技术在通信、音频处理、图像处 理、控制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语音识别、音频编解码、图像识 别、雷达信号处理等。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设计
总结词
实时性、高精度、稳定性
详细描述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设计具有实时性、高精度和稳定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对复杂 系统的精确控制和优化管理。
03
基于DSP的闭环控制逆变器设 计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反馈控制
通过比较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调整系统参数以减小 误差。
负反馈
将系统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用于纠正系统误差。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基于DSP的闭环控制逆变器设计方法
快速响应
DSP的高速运算能力使得逆变器能够快速跟踪负载变化。
闭环控制逆变器的优点与局限性
• 灵活性:可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适应不 同的应用场景。
闭环控制逆变器的优点与局限性
对硬件要求高
需要高性能的DSP和高速A/D转换器 等硬件支持。
抗干扰能力有限
容易受到电网波动、电磁干扰等外部 因素的影响。
基于DSP的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基于DSP的并网逆变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150c6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7.png)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grid⁃connected inverter;energy feedback control;DSP;software phase locked loop;PI closed⁃loop regulation
0引言
逆变器也称逆变电源,逆变器是能将其他形式的能 量(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机制动、电源老化试验等)转 变 成 交 流 电(工 频 或 中 频 交 流 电)的 装 置 。 其 通 过 控 制 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开关,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能 。 [1]
现能量再循环,设计了基于 DSP 的并网逆变器,采用倍频单极性 SPWM 技术实现逆变控制,并利用 DSP 外设 CAP 检测逆变器
输出电流频率和相位,以软锁相技术实现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相位和频率与电网电压同步;利用 DSP 外设 ADC 采集逆变器的
输出电流与电网的电压,采用最后搭建实验样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能量回馈控制;DSP;软锁相;PI 闭环调节
中图分类号:TN710⁃34;TM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4)18⁃0159⁃04
Design of DSP based grid⁃connected inverter
YANG Shu⁃tao,HE Tian⁃zhang,LIU Jun⁃guo
并网逆变器输出年工频交流电,且输出电流的频率 和相位与市电的频率和相位相同,它能以最大功率因数 向电网回馈能量,是 UPS、馈能式电子负载、分布式电站 的核心控制器。逆变技术原理在 1931 年提出,1948 年 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研制成功。随着新型功率器件和计 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今功率开关器件从 20 世纪 60 年代 的 SCR 到大功率高频 IGBT,为逆变器向大容量方向发 展奠定了基础 。 [2]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逆变控制器 件从分立模拟电路到高速 DSP,使先进的控制技术如矢 量控制技术、多电平变换技术、重复控制、模糊逻辑控制
基于DSP闭环控制的逆变器的研究
![基于DSP闭环控制的逆变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bb3d747fd5360cba1adb25.png)
基于DSP闭环控制的单相逆变器的研究汪建平1黄秉錬2彭红海3(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基于DSP的闭环控制逆变器,采用TMS320F2812作为控制器。
通过对DSP编程产生的PWM和SPWM,以光耦隔离分别来驱动高频逆变桥和工频变换器,同时分析了逆变桥中开关损耗,通过改进算法,提高了转换效率。
关键词:逆变器;脉宽调制;闭环控制;开关效率中图分类号:TM464Research of Single-phase Inverter based on closed loop through DSP WANG Jianping1HUANG Binglian2 Penghonghai3(1.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China;)Astract:Closed-loop for controling inverter that takes TMS320F2812 as controller, which is programmed to produce PWM and SPWM,which drive high-frequency bridge for inverter as well as Frequency transform,at the same time,analyssing Switching losses to inverter,improving Algorithm to increase inverters efficiency.Keywords:inverter;pulse width modulation;control by closed-loop; switching efficiency.1 引言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太阳能发电将成为生产、生活等领域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cb3b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d.png)
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光伏发电则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起着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单相逆变器设计与控制技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单相逆变器的原理及结构单相逆变器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调控电力开关器件的开关时间和形状,实现输出交流电压的调节。
逆变器的结构主要包括输入整流器、中间电容、输出滤波电感和输出逆变器等部分。
其中,输出逆变器是关键组成部分,通过PWM技术实现对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控制。
三、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设计1. DSP的选择和配置选择合适的DSP芯片对单相逆变器的设计非常重要。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DSP的计算能力、接口类型以及编程环境等因素。
配置DSP时,可以利用DSP的PWM输出功能实现输出交流电的调节,还可以通过片外ADC获取输入直流电压和电流等信息。
2. 控制策略设计单相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两个方面。
通过电压控制,逆变器能够稳定地输出设定电压,从而满足电网的要求。
频率控制用于确保逆变器的输出频率与电网的频率一致,以实现电网连接。
3. 电流控制设计电流控制是单相逆变器中的重要环节,影响逆变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常采用电流环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的方式进行电流控制。
电流环控制是通过调节电压环的输出来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而电流内环控制则是通过调节电流环的输出来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
四、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1. DSP软件程序设计利用编程环境提供的开发工具,编写逆变器控制的软件程序。
包括输入电压采样和处理、计算逆变器的PWM信号宽度和周期、输出电流控制和频率控制等功能。
基于FPGA和DSP的PWM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FPGA和DSP的PWM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09af63b84ae45c3b358c2f.png)
基于FPGA+DSP的PWM逆变系统研究1.序言近几年,由于逆变电源的迅猛发展,呈现出多种PWM逆变的控制系统。
有采用单片机和PWM专用芯片,通过反馈信号来实现对PWM波形的宽度的调节,从而获得稳定的输出。
当控制电路设计完成后,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调节、控制方式不能再更改,系统的总体协调功能差。
由于DSP运算能力很强,速度很快,体积很小,而且采用软件编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因此为PWM逆变控制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但灵活性差,通用的DSP系统总体控制、协调性能不是很好,而且DSP开发过程比较复杂,开发工具价格昂贵。
FPGA近几年快速发展,具有功能模块设计灵活,集成度高,速度快,设计周期短,应用在数字化电力电子设备中可硬大大简化控制系统结构,受到不少PWM逆变电源设计者的亲睐。
但其不足就是:进行复杂计算时编程困难,而且模数转换和显示等功能都得依靠外部芯片。
2.基于FPGA和DSP逆变系统的控制结构鉴于FPGA和DSP各自的优缺点,这里提出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PWM 逆变系统控制结构。
DSP内部结构已经固定,通过对RAM内部的指令和数据变换工作开发遵循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原则。
承担实现触发脉冲控制,显示和参数调节,系统检测信号处理,电流电压反馈信号计算等。
FPGA内部结构是寄存器和组合逻辑(查找表),遵循逻辑电路设计原则。
信号逻辑关系处理和PWM驱动信号的生成就交给FPGA来实现。
数据采集图1 系统框图主控板基于TMS32OLF2812 DSP,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实现触发脉冲控制,显示和参数调节,系统检测保护功能。
通过键盘或旋钮输入控制命令和逆变器输出频率设定,DSP向FPGA送入需要的触发脉冲信息,同时检测保护信息并实时显示。
还可以通过标准接口与外部系统进行通信,完成逆变器的智能管理和实时数据交互。
辅助FPGA模块,输出多路触发脉冲至驱动电路,DSP仅发送控制命令和设置参数,使得脉冲触发电路具有可扩展性和通用性。
基于DSP的并网PWM逆变器的的研究
![基于DSP的并网PWM逆变器的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19cf25b4daa58da0114a41.png)
Vol .26 N o.1 2 D ec .201 0
基 于
D SP
� 78 �
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报
201 0 年 1 2 月
无需升速齿 轮箱� 系 统首先由 风轮拖动 风力发 电 机, 把捕获的风能转化为频率变化� 幅值变化的交流 电, 经过 P W M 逆变器将其整流为直流, 直流电容作 为能量缓冲环节, 稳定直流电压, 再经过 PW M 逆变 器将其变换为三相恒幅交流电并入电网 �系统有功 功率 � 无功功率由发电机侧 PW M 整流器控制, PW M 整流器通过调节定子侧的 d 轴和 轴电流, 控制发 电机的电子转矩和定子的无功功率, 使发电机运行
1.1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如图 1 所示 � 1.2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采用背靠背双 PW M 变流 器拓扑结构 , 风力机与永磁同步发电机直接相连 ,
基金项目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200705c 08) ; 吉林省教育厅 "十一五 "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2008 390) � 作者简介 : 张丹彤 ( 1 965), 男, 吉林松原人, 吉林工程 技术师 范学院 信息 工程学 院副教 授, 主要 从事计 算机软 件开发 � 电工 电子技 术教学 研究�
在变速恒频状态, 实现最大功率跟踪� 最大效率利用 风能� 网侧的 PW M 逆变器通过调节网侧的 d 轴和 轴电流, 控制 PW M 逆变器输入侧的直流电压, 保 证直流电压稳定, 控制流向 电网的无功功率 , 实现 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输出通常运行在单位 功率因数状态, 同时网侧的 P W M 逆变器还要保证逆 变器输出的总谐波畸变率尽可能小, 以提高注入点 网的电能质量 �
基于DSP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SP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81260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f.png)
基于DSP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逆变器在工业控制和电力传输中被广泛应用。
在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中,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具有输出电压波形质量高、 PWM 技术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基于 DSP 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探究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控制性能。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解决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质量等。
通过研究基于 DSP 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和适应性,实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三、研究内容1. 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分析;3. DSP 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分析;4. DSP 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理论分析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研究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优劣,对其进行优化。
然后,采用基于 DSP 控制的方法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并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
五、预期成果1. 具体阐述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分析和评价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优缺点;3. 研究和实现基于 DSP 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控制器;4. 对该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适应性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对 DSP 控制在逆变器控制中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同时,本研究对于提高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质量,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锁相环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锁相环的设计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013c5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d.png)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锁相环的设计与研究
龚益民;臧小惠
【期刊名称】《通信电源技术》
【年(卷),期】2007(24)6
【摘要】采用基于DSP的数字锁相环(DPLL)对高频逆变电源输出频率的实时控制,可实现逆变器工作频率对负载谐振频率的同步跟踪,确保逆变器开关器件工作在零电压电流软开关(ZVZCS)状态,显著减小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和提高装置效率.文中在给出DSP控制的逆变电源拓扑结构基础上,推出了适用于高频逆变电源的锁相环数学模型,在Z域中对二阶数字锁相环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动态设计.在对锁相环Z 域传递函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二阶数字锁相环的稳定条件,并给出数字锁相环的软件实现,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Z域中对基于DSP的二阶数字锁相环的动态分析和设计是合理可行的.用此方法设计的电源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抗扰性能.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龚益民;臧小惠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城轻工学院,常州,213164;常州大学城轻工学院,常
州,2131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21
【相关文献】
1.基于坐标变换锁相环的动车组辅助逆变电源并网控制 [J], 李伟;张黎;赵震;马驰
2.基于TMS320F2812的逆变电源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J], 张倩;黄晓林;杨永立
3.基于高频延迟锁相环的高性能电荷泵的设计与研究 [J], 于建华;李嘉
4.基于DSP的臭氧发生器逆变电源设计 [J], 王新春;张自雷;李少波;刘景霞
5.弱电网不对称故障下基于正负序解耦的锁相环设计与研究 [J], 马天诚;黄云辉;王栋;王凌云;朱国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adce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b.png)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逆变电源通常采用模拟控制,其缺点是控制性能难以保证,系统稳定性差,而且难以适应不同的负载特性。
而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逆变电源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逆变电源的控制,以提高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具体内容包括:1. 探究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2. 开展系统设计和仿真,验证数字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优越性;3. 搭建实验平台,实现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三、研究意义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可以提高逆变电源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适应不同的负载特性,使逆变电源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此外,研究结果还可以为电力电子行业的数字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资料法:对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调查和分析;2. 理论研究法:探究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3. 仿真实验法:使用Simulink等仿真工具,建立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模型,验证数字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优越性;4. 实验研究法:搭建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实验平台,实现数字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五、进度安排1. 2021年5月-6月:调查文献资料,研究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2. 2021年7月-8月:探究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3. 2021年9月-10月:建立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模型,使用Simulink等仿真工具验证数字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优越性;4. 2021年11月-2022年2月:搭建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实验平台,实现数字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5. 2022年3月-4月: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
一种基于DSP的电力机车备用电源三相逆变器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DSP的电力机车备用电源三相逆变器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209da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9.png)
一种基于DSP的电力机车备用电源三相逆变器设计与实现发布时间:2021-11-05T02:31:50.68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22期作者:何强1 任虎2 冯索夫3 [导读]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电力机车在无网压状态下使用的三相大功率逆变电源的设计实现方法,分析了逆变电源的基础理论,选定采用组合式三相半桥逆变主电路结构和双极性SPWM 波控制方案。
何强1 任虎2 冯索夫31.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公司河北肃宁 0623502.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公司河北肃宁 0623503.株洲中车电力机车配件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0【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电力机车在无网压状态下使用的三相大功率逆变电源的设计实现方法,分析了逆变电源的基础理论,选定采用组合式三相半桥逆变主电路结构和双极性SPWM 波控制方案。
重点研究了IGBT驱动关键技术介绍了以TMS320LF2407A芯片为核心的DSP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和辅助电路;完成了输出电压和电流采样软件、双极性SPWM的PID电压调节闭环控制软件,通过对原理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设计方案可行,达到了性能指标要求关键词:三相逆变电源;DSP;双极性SPWM控制;IGBT ;设计概述铁路线上运行的电力机车在开天窗期间无法从接触网获取电能。
在严冬和酷暑的季节,司机要使用机车本身自带的蓄电池给司机室加热或降温。
而电力机车自带的蓄电池原本是设计用于机车控制系统的其容量偏小,特别是目前使用的和谐系列电力机车对蓄电池电量的需求更大;司机在开天窗期间为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就会造成机车蓄电池亏电,使接触网恢复供电时,机车却无法升弓,从而造成事故,因此设计一套满足司机在开天窗期间为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备用电源系统是必要的。
本设计方案是用锂电池组组成的DC96V通过斩波升压及逆变后为负载提供3AC440V交流电源;目前大功率三相逆变电源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实际设计实现中还是有许多研究探讨的地方。
浅谈dsp的技术论文
![浅谈dsp的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7ee95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4.png)
浅谈dsp的技术论文DSP技术在计算机、电子、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小编整理了浅谈dsp的技术论文,欢迎阅读!浅谈dsp的技术论文篇一基于DSP的逆变器数字控制技术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DSP的逆变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逆变器具有广泛的用途,其性能的优劣主要由其控制系统决定。
采用一种基于TMS320F28335为控制器的逆变器控制系统,对其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满足多种逆变器应用场合的需要。
【关键词】逆变器 DSP TMS320F28335逆变器是电力变换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
当前随着发电和用电设备的不断发展,对电力变换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逆变器的性能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逆变器的性能主要由其控制系统决定,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进行控制策略是其性能好坏的关键。
逆变器主要由主电路、电源和逆变器控制电路组成。
其中控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DSP 为核心的运算电路、通讯电路以及各种接口电路。
本文就基于TMS320F28335为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1 TMS320F28335 芯片TMS320F28335是一种浮点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它具有控制外设的集成功能和微处理器(MCU)的易用性,控制和信号处理能力强,C 语言编程效率高,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它具有外设集成度高、精度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势。
主要特点有:(1)具有32位高性能CPU和单精度浮点运算单元(FPU),可以进行16×16、32×32位的乘法累加操作,有2个16×16位乘法累加器;总线结构为哈佛流水线结构;可以快速执行中断响应;同时还有统一的寄存器编程模式。
(2)具有高性能静态CMOS 技术。
其晶振为30M,可以通过锁相环(PLL)倍频使主频达到150MHz,指令周期为6.67ns,能够满足控制芯片的高速处理要求。
基于DSP无差拍控制的逆变电源研究
![基于DSP无差拍控制的逆变电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6ab5f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6.png)
基于DSP无差拍控制的逆变电源研究全晓明;申群太【摘要】随着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广泛应用,传统模拟控制的逆变技术被数字化电源取代已成为必然趋势.逆变电源因非线性负载等因素引起的干扰,采用常规控制难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提出一种基于DSP实现的PI控制和无差拍控制方法相结合的数字双闭环控制方法.逆变器控制电路的电流内环采用优化了的数字PI控制方法;电压外环采用干扰预测型无差拍控制方法.该方案将无差拍控制的瞬时响应快,精度高和PI控制简单,参数易整定,鲁棒性好等优点相结合,能够得到更优的控制效果.最后的仿真试验表明,采用数字双闭环控制方法的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好,响应快和负载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09(032)012【总页数】3页(P189-191)【关键词】逆变器;双闭环控制;无差拍控制;DSP【作者】全晓明;申群太【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0 引言随着高性能DSP控制器的出现,采用数字化控制的UPS电源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1]。
基于DSP实现的数字双闭环控制能有效提高电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噪声,提高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有利于电源的智能化管理、远程维护和诊断。
在逆变器的多种控制策略中,重复控制技术能有效消除非线性负载和干扰引起的波形畸变;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能使系统运行于一种滑动模态,能保证系统的鲁棒性;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智能控制不依赖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适应于非线性系统;无差拍控制能够瞬时控制电压,对负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输出总谐波畸变少,损耗少等优点;PID控制简单,并具有好的可靠性;新型数字化PID控制更能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各种控制策略各有优缺点,如果能把其中的两种或几种控制技术结合运用,将取得更好的输出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DSP和增量式PI电压环控制的逆变器研究原创论文
基于DSP和增量式PI电压环控制的逆变器研究
摘要:研究了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逆变器,该方案采用电压瞬时值环控制,以提高输出稳定性,同时兼顾输出动态性能。
反馈电路中采用增量式PI法则,并对PI增量及PI输出进行限幅控制,避免因误扰动造成输出的不稳定,进一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动态性能。
采用TMS320LF2407A来实现算法,并进行了一个输出最大值为200V,输出功率为500W的逆变器实验。
关键词:逆变器;电压环控制;增量式PI;DSP控制
0 引言
目前,逆变器应用最为广泛的PWM技术中,SPWM控制具有很多优点。
其控制技术主要有电压瞬时值单环反馈、电流瞬时值单环反馈、电压电流双环反馈环控制及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电压环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瞬时值反馈则增强系统的动态性能[1]。
电压环采用PI控制,其中比例环节及时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相对于位置式控制,增量式控制误动作影响小,必要时可以用逻辑判断的方法去掉;且手动/自动切换时冲击小,便于实现无扰动切换;同时其算式中不需要累加,比较容易通过加权处理而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效果[2]。
相对于数字控制,传统的模拟控制已暴露诸多缺点:需要大量的分立元器件和电路板,制造成本比较高;大量的模拟元器件使其之间的连接相当复杂;模拟器件的老化问题和不可补偿的温漂问题,以及易受环境干扰等因素都会影响控制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随着微处理器的可靠性与质量的不断提高,数字控制已经在逆变控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3],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方案。
1 逆变器建模
单相全桥逆变器如图1所示,E为输入直流电压,S1~S4为开关管,L为滤波电感,r为电感等效内阻,C为滤波电容,R为负载。
图1 单相全桥逆变器
将电感用Ls表示,电容用1/Cs表示,可推导出输出电压Vo(s)与AB两点间电压Vi(s)之间的传递函数G(s)如式(1)所示。
G(s)==(1)
忽略电感等效内阻,则式(1)可简化为
G(s)=(2)
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当S1及S4导通时,vi为-E;当S2及S3导通时,vi为E。
由于开关频率与输出频率相比为400,故一个开关周期中可以用平均值代替瞬时值。
vi=ED+(-E)(1-D)=(2D-1)E(3)
本方案采用双极性SPWM,故
D=(4)
式中:vm为正弦波信号,vm=Vmsinωt;
Vtri为三角载波峰值。
则调制比M为
M=(5)
将式(5)代入式(3)可得
vi≈(6)
转化为频域有
(7)
由式(7)与式(1)可得式(8)
(8)
此即逆变器输出传递函数,由此可得逆变器的等效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逆变器等效框图
2 控制方案设计
本系统采用电压环反馈,为提高动态性能,采用瞬时值控制。
电压环控制中,采用增量式PI控制,同时对其算法进行了优化,确保输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控制器采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其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0MHz,能够较好地实现以上算法。
2.1 电压环设计
忽略电感等效内阻,电压环等效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电压环等效框图
图中:Kpwm为PWM环节等效增益,其大小为调制波到逆变器AB两端输出的增益;
K为反馈回路中的电压采样系数。
图3可简化为图4。
图4 电压环简化框图
图中Kpwm系数已归于PI模块中。
逆变器开关频率取为20kHz,输出为工频,则取LC滤波器的转折频率fn为1kHz,综合考虑电感电流纹波与压降,取L=1mH,C=10μF。
本实验取满载时R= 40Ω。
设PI环节传递函数为
G(s)=Kp+(9)
则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K(10)
取PI补偿频率为500Hz,而系统的穿越频率为1kHz。
则由式(10)可得
=2π×500(11)
=1(12)
式中:K为采样系数,实验中设计为0.014。
联立式(11)及式(12)可得
kp=39 ki=124416
其波特图如图5所示。
图5 电压环波特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系统相角裕度为60°,满足稳定性要求。
图6为仿真所得的输出波形。
从图6中可看出,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幅值为200V,频率为50Hz,与设计值相符。
图6 逆变输出波形
2.2 增量式PI算法及其优化
PI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式(9),其对应的时域方程式为
y(t)=kp(13)
式中:y(t)为PI输出;
e(t)为PI差动输入;
Ti为积分时间常数;
kp为比例系数。
对式(13)离散化得
yk=kp(14)
式中:Ts为采样时间。
这即是位置式PI控制,而若采用增量式PI控制,可避免误动作,同时运算不需要累加,对数字控制尤其方便。
由式(14)可得
yk-1=kp(15)
由式(14)与(15)可得
yk=yk-1+kp ek-kp·ek-1(16)
式(16)为一般的增量式PI算法,但实际控制中,很多不稳定因素易造成增量较大,甚至比输出还大,进而造成输出波形不稳定,因此,必须对增量式PI算法进行优化。
本方案采用饱和区判断法则,即对增量
Δyk=kp ek-kp·ek-1(17)
进行判断,当其绝对值越过某一上限ΔYlim,即进入饱和区时,将ΔYlim赋予绝对值。
但是,即使对增量进行饱和区判断后,其输出由于累加的结果,也可能很大,甚至超过载波幅值。
因此,也必须对PI输出进行限幅处理,此时,可以以调制波幅值作为限幅值,也可简单地以载波幅值作为限幅值,等稳定后这个幅值将不会超过调制波幅值。
2.3 DSP控制算法的实现
TI公司的TMS320LF2407A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0MHz,存储结构为哈佛结构,数据、程序和I /O空间的寻址区域均可高达64k,且相互独立,片内则有32k的flash空间。
同时片上具有A/D模块,其分辨率为10位,片上还具有PWM输出口,能实现同相、反相输出,还能添加死区控制,能较好地完成电压环控制算法的实现[4]。
程序中采用最高工作频率40MHz,开关频率为20kHz,运用定时器的周期中断,使用连续增或者减模式,产生对称的三角载波。
设置比较输出使能,利用比较寄存器CMPR1和CMPR2的值控制P WM1~PWM4的输出,产生两路同相和反相的PWM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
同时为避免上下桥臂同时导通,程序中加入0.5μs的死区控制。
而CMPR1与CMPR2的计算,则由每一个周期中断给出。
周期中断时,通过采样电压反馈值,经过优化的PI增量式控制后,产生占空比D,由D 与定时期周期即可得CMPR1和CMPR2的值。
图7为周期中断的程序流程图。
图7 周期中断流程图
3 实验结果
实验主电路为单相全桥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开关管采用20N60S的MOS管,滤波电感取1 mH,滤波电容取10μF,负载R取40Ω,输入直流电压为250V,开关频率取20kHz。
PI算法中比例系数取39,积分时间常数取(1/3140)s。
图8为输出电压波形,从图8中可以看出,输出电压峰值为200V,频率为50Hz,且THD很小,输出波形稳定。
图8 逆变器输出波形
图9为满载切向半载时输出波形的变化,从图9中可以看出,输出经过轻微扰动后,马上恢复稳定,可见动态性能比较好。
图9 满载切半载时输出电压波形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逆变器方案,采用电压瞬时值控制,反馈环采用增量式PI控制,并对PI增量和PI输出进行限幅控制,确保了输出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避免误扰动,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控制器采用T I公司的TMS320LF2407A来实现,较好地完成了控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