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语文诗经三首最后冲刺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1

合集下载

2021-2022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后巩固:2.4 《诗经》四首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后巩固:2.4 《诗经》四首 Word版含解析

其次单元诗言志4《诗经》四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淇.水/哄骗..愆.期/衍.生垝.垣/兵行诡.道B.罔.极/惘.然隰.水/潟.湖萝卜./尔卜.尔筮C.涟猗./绮.丽县貆./绵亘.帆樯./不稼不穑.D.呦.呦/山坳.不恌./轻佻.上飨./不素飧.兮解析:A项,qí/qī,qiān/yǎn,guǐ;B项,wǎng,xí/xì,bo/bǔ;C项,yī/qǐ,huán/gèn,qiáng/sè;D项,yōu/ào,tiāo,xiǎng/sūn。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载笑载言言笑晏晏靡室劳矣B.总角之宴士也网极脩我矛戟德音孔昭C.士贰其行咥其笑矣躬自悼矣吹笙鼓簧D.承筐是将视民不恌清且涟猗自我徂尔解析:B项,“士也网极”应为“士也罔极”。

答案:B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行说也!C.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解析:A项,“寘”通“置”;B项,“说”通“脱”;C项,“脩”通“修”。

答案:D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为《诗》,因其共收录了300篇,故而又称为《诗三百》。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由于《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从而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解析:B项,《诗经》收录的诗歌有305首,称之为《诗三百》是取其约数。

答案:B二、阅读鉴赏5.(一)(2022·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5~6题。

2022届新高考语文冲刺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2022届新高考语文冲刺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2022届新高考语文冲刺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的家人对女子这段婚约不了解甚至冷嘲热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反问手法,表明作者对秦统治者极尽搜刮而又极端不珍惜的愤慨。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这首词中的“______________”与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都写到了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阐释了“师”的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璧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3)《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要涉猎广泛并进行反思来使自己得到提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临船寂静、冷月无声,来衬托音乐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的结局。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了行人跋涉蜀道时屏住呼吸、咨嗟长叹的情形。

2022秋季高二语文期末冲刺试卷(全国卷)附答案

2022秋季高二语文期末冲刺试卷(全国卷)附答案

2022秋季高二语文期末冲刺试卷(全国卷)附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

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

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

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

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

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

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

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语文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心术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

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养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

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惠,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7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7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202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朝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没必要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长的传统,至唐朝又发生了新变。

唐朝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情感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取得空前的发挥。

唐朝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朝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成心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非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起身,贬抑唐人古诗的成绩,乃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度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份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成见。

却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经》两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章的叙事手法颇似电影的蒙太奇,写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B.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忠厚老实。

女主人公接受了氓的爱情,但婉言拒绝了男主人公急于成婚的要求。

C.在讨论婚事的过程中,男主人公表现得急躁、任性,女主人公则温柔、体贴、情深义重,并主动约定了婚期。

D.在恋爱中,女主人公非常痴情,经常登上高处眺望,但男主人公故意不来相见,而且很随便地应付婚事。

项,“但男主人公故意不来相见”理解错误,诗中也没有表现出“很随便地应付婚事”。

2.在《氓》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情感也经历了由陌生、熟悉、热恋到疏远的变化。

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感情还较疏远。

当面称对方为“子”,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想法。

“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感情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

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感情疏远,却也含有嘲讽的意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4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

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高二语文诗经三首达标测试题

高二语文诗经三首达标测试题

《诗经》三首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énɡ)白头偕.老(xiē)修我矛戟.(jǐ)静女其姝.(shū)B.与子同袍.(bāo)尔卜.尔筮(bǔ)淇水汤汤..(shānɡshānɡ)靡有朝.矣(cháo)C.匪我愆.期(qiān)于.嗟鸠兮(xū)体无咎.言(jiù)渐.车帷裳(jiàn)D.自我徂.尔(cú)将.子无怒(qiānɡ)送子涉淇.(qí)犹可说.也(tuō)答案:D解析:A项“偕”应读“xié”;B项“袍”应读“páo”,“朝”应读“zhāo”;C项“渐”应读“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即见复关无食桑葚搔首挠耳B.其黄而殒向隅而泣情投意合C.总角之宴载歌载舞踟蹰不前D.匪夷所思靡有朝矣无与士眈答案:C解析:A项,“即”应写为“既”;B项,“殒”应写为“陨”;D项,“眈”应写为“耽”。

3.指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B.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彤管有炜,说怿女美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D.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答案:A解析:B项前一个“说”通“脱”,后一个脱身;后一个“说”通“悦”,喜欢、高兴。

C项“泮”通“畔”,边岸;“爱”通“”,隐藏。

D项“泽”通“”,内衣。

4.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乘.彼垝垣(登上)②泣涕.(鼻涕)涟涟③将.(愿,请)子无怒④与子偕.(一起)作⑤以我贿.(财物)迁⑥无与士耽.(沉溺)⑦躬自悼.(追悼)矣⑧爱.(隐藏)而不见A.①③④⑥⑦B.②③⑤⑥⑧C.①②⑤⑦⑧D.①③④⑤⑥答案:D解析:②涕:泪。

⑦悼:伤心。

5.指出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冲刺清单之三+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冲刺清单之三+Word版含答案.doc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冲刺清单之三班级:姓名: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宗白华先生是一位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大师,《美学散步》一书汇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学论文,《中国艺术表现力的虚和实》就是其中的。

这篇文章,将中国绘画、书法、戏剧、舞蹈建筑等门类的艺术,揭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领略中国古典艺术美的大门。

A.收官作旁征博引融为一体B.代表作寻章摘句融为一体C.代表作旁征博引融会贯通D.收官作寻章摘句融会贯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B.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

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避免作弊。

C.《北京晨报》消息称,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凡的世界》一书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写作已经衰落,对此我们深表惋惜。

D.政法战线的同志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3.“梅兰菊竹”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3分)()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长篇非虚构作品《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是刚健沉浑的交响曲,________,________。

这部作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诸多问题上,都给我们以诚恳实在、有理有据而富有情义说服力的启示。

①一方面真实再现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和义勇无私的英雄生涯②一方面全力还原与此相关的一部戏剧名作的创演历程③如何作用于当代人的心灵④如何处理思想基础和艺术追求的关系⑤如何处理史识与史事的对话⑥如何更清晰地激活蕴藏在历史中的核心价值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④⑥③C.②①③⑥⑤④D.②①④③⑥⑤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险越大意味着收获越多B.要警惕诱惑背后的陷阱。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专题03 诗歌鉴赏(过关原卷版)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专题03  诗歌鉴赏(过关原卷版)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专题03诗歌鉴赏过关训练(2021·湖南·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小题。

国风·秦风·无衣《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采用问答式的句法和强烈动作性的语言,情感充沛激动人心。

B.诗歌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这正是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C.诗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D.诗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写出战场上士兵们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

2.重章叠句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这首诗分析其效果。

(2021·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②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

工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了同裳⑤。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释):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②王:此指秦君。

一说指周天子。

③同仇:同伴,仇,匹偶,一说共同对敌。

④泽:通“裸”,贴身内衣,如今之汗衫。

⑤裳:下衣,此指战裙。

3.从本诗内容上看,应分属于《诗经》中()这一类别。

A.风B.雅C.颂D.赋4.孔子对《诗经》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由此可见,《诗经》中的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你认为《无衣》一诗体现出以上哪种社会价值?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2021·山东滕州·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节选)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2021届语文三轮冲刺 古诗词鉴赏练习(三)含答案

2021届语文三轮冲刺  古诗词鉴赏练习(三)含答案

2021届语文三轮冲刺古诗词鉴赏练习(三)含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诗经·唐风·鸨①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②。

王事靡盬③,不能艺稷黍。

父母何怙④﹖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注:①鸨(bǎo):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本性不喜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

下文苞棘、苞桑也均为树木。

③靡盬:没有停息。

靡:没有。

一说,盈,姑且,片刻的闲暇。

④怙:依靠,凭恃。

(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从鸨飞翔栖于树上写起,以这种反常行为引发下文对百姓不能正常生活的叙述,是《诗经》“兴”这艺术手法的典型表现。

B.“肃肃”是鸟扇动翅膀的声音,带有萧杀、凄厉之感,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悲凉压抑的氛围。

C.“王事靡盬”一句在《采薇》中也有出现,两首诗都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连年发动战争对百姓日常生活的破坏和伤害。

D.诗人叙述了自己父母无所依靠、无粮食可吃之艰难之苦,这本是人祸所致,却反复向“悠悠苍天”发问,表现出他面对现实的绝望。

(2).本诗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有评价云“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请结合此结构特点,分析诗中主人公抒发了哪几个层面的情感,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饮酒(其七)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②下,聊复得此生。

[注]①裛(yì):通“浥”:沾湿。

②轩: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清晨带露摘花,三、四句写纵情饮酒,诗人借此忘却忧愁、消解郁愤。

B.“壶自倾”用语极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酒壶的善解人意,也暗示自酌时间之长。

C.七、八句写日落之时,群动止息,飞鸟归林,运用了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手法。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学问目标1.了解《诗经》及思想内容,背诵两首诗2.把握诗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等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语句力量目标1.分析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学习倒叙手法的运用情感目标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憧憬,理解古人对和平奇特生活的渴望[知作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知背景]1.《氓》本诗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

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氓》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出悲剧。

诗歌深刻反映了春秋时期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可悲命运,显示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公平,也在客观上揭露和控诉了那个时代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2.《采薇》本诗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月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订,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狁(即后来的匈奴)已格外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战胜狁的记载。

[知常识]1.《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冲刺卷(二)(新高考版)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冲刺卷(二)(新高考版)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冲刺卷(二)(新高考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期末冲刺卷(新高考卷)(二)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

这类病毒原本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把它们引到人身上,与一些人乱杀、乱吃野生动物有关。

而事实上,野生动物不仅在营养上没有什么优势,吃了还可能致病。

“人类历史上夺走近2500万欧洲人生命的黑死病,祸首就是来自老鼠、旱獭身上的病菌;导致SARS 的冠状病毒源自蝙蝠,并以果子狸为中间宿主……”虽然吃的时候烧熟、煮透可以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但在捕捉、运输、储存及销售过程中,相关人员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动物活体或冻货,依然有很大的概率被各种细菌、病毒感染。

这些野味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检疫,一旦携带可传染人的病原体,后果不堪设想。

17年前的SARS,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都是惨痛的教训。

(摘编自《善待野生动物,别让舌尖上的疫情重演》)材料二:不论细菌还是病毒,都要突破人体的重重防线才能够完成入侵,但人体终将发现它们的存在,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有着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

人类保护自己的方式首先是防御,皮肤和黏膜使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皮肤和黏膜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

接下来,黏膜表面和人体内部总是有着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在“巡逻”,防范病原体的入侵。

以溶菌酶为例,它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流出而使细菌溶解;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结合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专题04 诗经(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2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专题04 诗经(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2

2021年高中语文专题04 诗经(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2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9分)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②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③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21-2022年高二语文琵琶行冲刺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年高二语文琵琶行冲刺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年高二语文琵琶行冲刺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夜晚)、地点(浔阳江头)、人物(主人和客人)、事件(主人送客人)和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谪九江后的苦闷与凄凉的心境。

4.“今夜闻君琵琶语”中“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语”既指曲声,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所表露出的心曲,比“曲”的含义更深广。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音乐声中塑造了怎样的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

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泊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语文诗经三首最后冲刺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1课前预习无师自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匪我愆.期()将.子无怒()无与士耽.()自我徂.尔()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也罔.极()言笑晏晏.()答案:qiān,拖延qiānɡ,愿、请dān,沉溺cú,往jiān,溅湿、浸湿shuǎnɡ,差错wǎnɡ,无yàn,欢乐的样子2.请分别写出句中的通假字。

犹可说也隰则有泮爱而不见说怿女美于嗟鸠兮自牧归荑答案:“说”通“脱”“泮”通“畔”“见”通“现”“说”通“悦”“于”通“吁”“归”通“馈”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至于..顿丘(2)泣涕.涟涟(3)以我贿.迁(4)体.无咎言答案:(1)古义:到了。

今义: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

(2)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古义:财物。

今义:用财物买通别人。

(4)古义:卜筮的卦象。

今义:身体。

4.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几百年间的社会生活,共_______篇。

从采诗和作品的性质上看,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从艺术手法上看,它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人们把以上六者合称为《诗经》的___________。

《诗经》大多数是___________言诗。

(2)《诗经》中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尤其是多方面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作品《氓》反映的是___________,《无衣》反映的是___________,《静女》反映的是___________。

它们的写实精神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___________优秀传统。

答案:(1)305 “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四(2)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情形古代男女青年的恋爱生活现实主义课堂巩固一点即通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qiān)将.子无怒(jiānɡ)氓之蚩.蚩(chī)尔卜尔筮.(shì)B.体无咎.言(jiù)淇水汤.汤(shānɡ)咥.其笑矣(xì)隰.则有泮(xí)C.无食桑葚.(shèn)静女其姝.(zhū)与子偕.作(xié)与子同泽.(zé)D.自我徂.尔(cú)静女其娈.(lán)彤管有炜.(wěi)自牧归荑.(tí)答案:B解析:A.“将”应读“qiānɡ”;C.“姝”应读“shū”;D.“娈”应读“l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泣涕涟涟载笑载言送子涉淇靡室劳矣B.无与士眈其黄而陨渐车帷裳躬自悼矣C.与子同袍俟我城隅搔首踟蹰洵美且异D.匪夷所思总角之宴说怿之首美人之贻答案:B解析:B.“眈”应为“耽”。

3.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刻画出一个热忱多情、温柔可爱、为爱陶醉的少女形象。

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哀怨、痛苦、失落、无奈和消沉表现得淋漓尽致。

C.《静女》描述了一对男女约会的场面,写得很有波澜。

[来源:]D.朗读要读出节奏,同时还要读出语气语调。

比如:岂曰/无衣?(反问语气)与子/同袍。

(肯定语气)(稍停)王于兴师,(快连)修我/戈矛,(稍停)与子/同仇!(感叹语气)答案:B解析:悔恨多于哀伤,决不留恋,表现了女主人公清醒刚烈的性格。

4.下列关于“兴”这一表现手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以桑叶的柔嫩兴自己年轻时的美貌。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桑落兴自己容颜衰老。

C.兴的手法,表达强烈、鲜明、直白。

D.兴的手法可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答案:C解析:曲折委婉,不突兀。

5.按要求写出相关诗句。

(1)《卫风·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勤劳、勇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风·无衣》中表现战士克服困难、团结互助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战士爱国情感和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邶风·静女》中表现姑娘与小伙子约会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课后检测触类旁通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与子同裳.(shánɡ)铠.甲(kǎi)爱而不见.(jiàn)村氓.(ménɡ)[来源:]B.及尔偕.老(xié)踟蹰..(chíchú)靡.有朝矣(mǐ)号.哭(háo)C.淇水汤汤.(shānɡ)愆.期(qiān)载.笑载言(zǎi)矛戟.(jǐ)D.自我徂.尔(cú)邶.风(bèi)自牧归.荑(ɡuī)体无咎.言(jiù)答案:B解析:A.“见”应读“xiàn”;C.“载”应读“zài”;D.“归”应读“kuì”。

2.下列加点词的注音、释义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ánɡ,民)于.嗟女兮(yú,通“吁”)岂曰无衣.(yī,衣服)B.夙.兴夜寐(sù,早)自我徂.尔(cú,往) 自牧归.荑(ɡuī,归还) C.搔首踟蹰..(chí chú,徘徊) 美人之贻.(wèi,赠送) 洵.美且异(xún,实在) D.俟.我于城隅(sì,等待) 说怿.女美(yì,喜欢) 乘‧彼垝垣(chénɡ,乘坐)答案:A解析:A.氓,ménɡ;于,xū;衣,上衣。

B.归,kuì,通“馈”,赠送。

C.贻,yí。

D.乘,登上。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D.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答案:A解析:B.“泮”通“畔”;C.“泽”通“”;D.“爱”通“”。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也和别的女子打得火热。

B.提及廉洁奉公,张厂长上任之初信誓旦旦....,可没过一年便开始贪污公款。

C.灯光照耀下的T型台上,模特们在欢快的乐曲中搔首踟蹰....,与服装的明快风格十分和谐。

D.老师天不亮就辅导学生自习,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真是夙兴夜寐....啊!答案:C解析:C.“搔首踟蹰”指心绪乱或有所想念时抓挠头、徘徊犹豫的样子。

与句意不符。

5.关于“赋”的艺术手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赋”就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它不借助更多的形象化的修辞手法,而是直截了当地铺陈叙述。

B.“赋”就是铺陈叙述,把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叙述出来,给人以明确完整的印象。

这种铺陈叙述的方法,还直接引导了赋体文学的出现。

C.《诗经》中“赋”的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北朝民歌《木兰诗》、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卖炭翁》都是用这种手法描写人物事件的名篇。

D.“赋”的艺术手法即利用华丽的语句来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受它的引导而出现的赋体文学也继承了这一特征。

答案:D二、本课阅读阅读《卫风·氓》第三至六章,完成6—8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答案:B解析:A.①助词,②说。

B.无,没有。

C.①代词,你家;②代词,你。

D.①不专一,②多。

7.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也不是第二次做错事。

B.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他们)都讥笑我啊!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波浪滚滚,溅起的水花浸湿了车上的布幔。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竟会违背自己的诺言。

答案:A解析:A.应为“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8.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和后面的“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形成语意的转折。

B.这句和后面的“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形成语意的对比。

C.这句话的意思是劝告斑鸠不要贪吃桑葚。

传说斑鸠吃多了桑葚会昏醉,这里用来指男子为了取信女子而假情假意,后患无穷。

D.这句话的意思是劝告斑鸠不要贪吃桑葚。

传说斑鸠吃多了桑葚会昏醉,这里用来指女子轻信男子的虚情假意,后患无穷。

[来源:]答案:D解析:这句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再抓住比兴特点来作分析。

9.对《秦风·无衣》一诗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A.全诗三章,全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催人奋进。

B.“同袍”“同泽”“同裳”,征战中的“三同”揭示出将士们互相团结、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

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人国家观念不强烈,为君就是为国。

D.“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要上前线了,才搞备战,说明秦人平素军事观念淡薄。

答案:D解析:D.评价有误,这几句应是表现将士们共同对敌、必胜强敌的气概。

三、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来源:]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10.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黍”“麦”“苗”,分别指粮食、成熟的庄稼和未成熟的幼苗,从中可见奴隶主无所不贪的面貌。

B.“莫我肯顾”“莫我肯德”“莫我肯劳”,用的都是词序倒置的特殊句式,这种句式突出了“莫”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