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实验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一【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数据库原理及应⽤实验⼀【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实验⽬的1.熟悉SQL Server2012操作界⾯,了解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组件;2.熟悉SQL Server的管理控制台操作环境;3.掌握使⽤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及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法;4.掌握数据库及表结构的修改⽅法;5.掌握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1.启动SSMS(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2.通过向导创建数据库3.通过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4.通过向导创建数据库表5.通过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表三、实验内容1.启动SSMS(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1)打开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将弹出如下图所⽰的登录窗⼝。
这⾥有两种⾝份验证⽅式:第⼀种⽅式选择Windows⾝份验证登录,服务器名称为本机⽤户名(如:WIN-E1G5CJSSRP5)或(local)登录;第⼆种⽅式选择 SQL Server ⾝份验证登录,⽤户名为 sa,密码为安装数据库时设置的密码。
点击连接按钮,进⾏连接(注:若服务器连接不上,打开控制⾯板中管理⼯具下的服务,检查 SQL Server 的服务是否启动)。
(2)右击 SQL Server 服务器,弹出如下图所⽰菜单菜命令,点击【断开连接】,则将断开当前数据库管理⼯具这个应⽤和 SQL Server 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3)点击菜单命令中的【暂停】,可以暂停当前的 SQL Server 服务。
点击菜单命令中的【停⽌】,可以停⽌当前正在运⾏着的 SQL Server 服务。
点击菜单命令中的【重新启动】,可以重新启动当前已经停⽌的 SQL Server 服务。
(4)点击菜单命令中的【属性】,则将弹出如下图所⽰的对话框。
该对话框定义了许多SQL Server 实例级别的配置参数。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实验一是关于数据库定义的实验。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学习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和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
1. 数据库的定义意义数据库是指存储数据的集合,它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可以提供查询、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功能。
数据库的定义是建立数据库的结构和特性,包括数据表的定义、数据类型的定义以及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定义。
数据库的定义可以规范化和统一数据存储结构,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管理方便性。
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在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1) 数据表:数据表是数据库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多个数据行和数据列组成,用于存储和表示数据。
(2)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格式和表达方式,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数、浮点数、字符型、布尔型等。
(3) 主键:主键是数据表中的一列或者一组列,其值用来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每一行,主键的值不能重复。
(4) 外键:外键是数据表之间的关系表达,它是一个指向其他数据表主键的列,用于建立数据表之间的联系。
(5) 索引:索引是一种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
3. 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使用SQL语言来创建数据库表格。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SQL语言的创建表格语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字和语法:(1) CREATE TABLE:用于创建数据库表格。
(2) 表名:指定创建的表格的名称。
(3) 列名和数据类型:指定表格中的各列名称和数据类型。
(4) 主键:指定表格中的主键。
(5) 外键:指定表格中的外键。
4. 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在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时,我们需要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包括表格的名称、列名、数据类型、主键和外键。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案第一篇:数据库原理实验教案《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实验1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一、实验目的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界面;掌握通过图形化向导和执行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5软件。
三、实验课时2课时。
四、实验内容SQL Server中的一个数据库必须至少包含一个数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所以创建数据库就是建立主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在SQL Server 2005中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中使用可视化界面,通过方便的图形化向导创建,二是通过执行Transact-SQL语句创建。
(一)向导方式创建1、从“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使用Windows或SQL Server身份验证建立连接。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展开服务器,选择“数据库”节点右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打开“新建数据库”窗口。
3、该窗口中有3个页,分别是“常规”、“选项”和“文件组”,完成这3个页的内容即可完成数据库的创建。
这里,我们仅设置“常规”的相应内容,其他2个页的内容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1)“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名称,如“sample_st”,再输入该数据库的所有者,这里使用默认值即可。
(也可以通过单击文本框右边的“浏览”按钮选择所有者。
(2)“数据库文件”列表中包括两行,一个是数据文件,一个是日志文件。
通过单击下面相应的按钮可以添加或删除相应的数据文件。
λ逻辑名称:指定该文件的文件名。
λ文件类型:用于区别当前文件是数据文件还是日志文件。
λ文件组:显示当前数据库文件所属的文件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1(二版)1
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与组成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安装过程、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作界面以及数据库建立。
主要要求有:●了解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条件及其过程●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的结构体系及实例的含义●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作环境●熟悉系统数据库的功能●了解数据库文件组成二、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一)SQL server 2005安装环境安装数据库SQL Server 2005有很多软件要求,在安装数据库软件之前,必须准备好这些必要条件,依次按照以下顺序安装相应的内容:1、浏览器软件。
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之前,需要安装Microsoft Internet 6.0SP1或更高版本。
2、IIS组件的添加:如果Windows服务器没有安装IIS,必须要安装该组件之后,SQL server 2005才能完整安装。
(1)对于Windows 7操作系统,开始”->“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界面中,添加上Internet信息服务,实现IIS组件的安装,如图2-1-1。
图2-1-1 Windows 7操作系统下加载Internet信息服务界面(2)对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请从“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进行安装。
如果系统是ghost版本,要下载i386文件或者使用非ghost版本中i386文件。
3、.NET Framework 2.0在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开始之前,在电脑屏幕给出安装之前必须准备的必要条件信息之前,必须同意终端用户许可协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原则。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4. 掌握数据库的索引、视图和存储过程等高级功能。
5. 培养实际操作数据库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新数据库打开现有数据库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 表的创建与管理表的创建表结构的修改表的删除表的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3. SQL语言基础数据定义语句(CREATE、ALTER、DROP)数据查询语句(SELECT)数据操纵语句(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语句(GRANT、REVOKE)4. 索引与约束索引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主键、外键的设置与维护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的设置5. 视图与存储过程视图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调用三、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计算机实验室,每台计算机配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2. 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编程语言环境(如Python、Java等),文本编辑器或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 Code、Eclipse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安装并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
2. 实验一: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实验数据库”的新数据库。
打开已存在的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3. 实验二:表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学生”的表,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
插入、删除和修改表中的数据。
4. 实验三:SQL语言基础使用SELECT语句查询学生表中的数据。
使用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操作学生表数据。
5. 实验四:索引与约束为学生表的学号字段创建索引。
设置主键、外键、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MySQL版)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MySQL版)附录A MySQL实验指导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管理一、实验目的1. 了解MySQL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2. 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选择、删除数据库。
3. 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表。
4. 学会使用SQL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
5. 了解MySQL的常用数据类型。
二、实验内容1. 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studentsdb。
2. 使用SQL语句选择studentsdb为当前使用数据库。
3. 使用SQL语句在studentsdb数据库创建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三个表的数据结构如表1-表3所示。
表1 student_info表结构表2 curriculum表结构列名数据类型允许NULL值主键课程编号char(4) 否是课程名称varchar(50) 是否学分int 是否表3 grade表结构列名数据类型允许NULL值主键学号char(4) 否是课程编号char(4) 否是分数int 是否4. 使用SQL语句INSERT向studentsdb数据库的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 表插入数据,各表数据如表4-表6所示。
表4 student_info表的数据表6 grade表的数据学号课程编号分数0001 0001 800001 0002 910001 0003 880001 0004 850001 0005 770002 0001 730002 0002 680002 0003 800002 0004 790002 0005 730003 0001 840003 0002 920003 0003 810003 0004 820003 0005 755.使用SQL语句ALTER TABLE修改curriculum表的“课程名称”列,使之为空。
6. 使用SQL语句ALTER TABLE修改grade表的“分数”列,使其数据类型为decimal(5,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问题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
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问题三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
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
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ODBC接口库和ODBC驱动程序来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载ODBC接口库。
2. 初始化ODBC环境。
3. 建立数据库连接。
4. 执行SQL语句。
5. 关闭数据库连接。
6. 释放ODBC环境。
问题九ODBC接口库是一组API函数,用于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实验答案
3)向SC表中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1,1,92);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1,2,85);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1,3,88);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2,2,90);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2,3,80);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1,4,92);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1,5,85);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1,6,88);
Insert Into SC(Sno,Cno, Grade) Values(200215123,2,90);
select sno,grade from sc where cno='3' order by grade desc;
8)查询各个课程号与相应的选课人数。
select cno, count(sno) from sc group by cno;
2. 连接查询操作。该实验包括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求笛卡儿积、一般连接、外连接、内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和自连接等。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1 实验目的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1.3 实验内容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命令行工具或图形界面工具创建数据库学习使用SQL语句创建表实验二:数据库的简单操作学习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第二章:数据库设计2.1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实体-关系模型设计数据库2.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2.3 实验内容实验三:实体-关系模型设计学习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根据给定的需求设计实体-关系模型实验四: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学习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的方法将设计的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第三章:SQL语言3.1 实验目的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查询和更新操作3.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3.3 实验内容实验五: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视图和索引学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第四章: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4.1 实验目的了解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和备份恢复功能4.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4.3 实验内容实验六: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创建用户和角色,分配权限实验七: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备份与恢复功能,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第五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5.1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5.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编程语言环境和开发工具(如Java、Python或C等)5.3 实验内容实验八: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程序的连接、查询和更新操作实验九: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功能使用编程语言环境和开发工具,实现用户登录、数据查询和数据增删改等功能实验十:测试与优化数据库应用系统对实现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第六章:数据库性能优化6.1 实验目的学习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
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MySQL Server 6.0 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和方法;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MySQL Server 6.0 和Navicat for MySQL 9.0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安装MySQL以及相应的GUI工具2、用SQL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学生Student(学号Sno,姓名Sname,年龄Sag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课程Course(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选课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要求:1) 用SQL命令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四、实验步骤:1、运行Navicat for MySQL,然后进行数据库连接,进入到GUI界面;2、利用图形界面建立基础表:student表的信息:Sage smallint 6Sdept varchar 20course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Cname varchar 40Cpno varchar 4 与course表中Cno关联Ccredit smallint 6sc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Sno varchar 9 非空、主键、与student表中Sno外键关联,级联删除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与course表中Cno外键关联Grade smallint 6(1)、连接数据库,在localhost中点击鼠标右键(如图1所示),点击“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如图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内容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内容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数据模型和操作等知识。
下面是一个关于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的参考内容,供参考。
实验一:数据库系统环境搭建与SQL语句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一,学生将学会搭建数据库系统的环境并进行SQL语句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2.1数据库环境搭建- 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并配置相关环境。
-创建数据库,设置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等参数。
-创建表格,并设置表格的结构、字段属性和约束等参数。
2.2SQL语句基本操作- 插入数据:学生将通过编写Insert语句将几条记录插入到已创建的表格中。
- 查询数据:学生将编写Select语句通过指定条件从表格中查询数据。
据。
- 删除数据:学生将编写Delete语句通过指定条件删除表格中的数据。
3.实验环境与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或MacOS。
-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Oracle等。
-编程语言:SQL。
4.实验步骤4.1数据库环境搭建-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设置数据库的根用户密码、监听端口等参数。
-创建数据库: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并设置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等参数。
-创建表格: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表格,并设置表格的结构、字段属性和约束等参数。
4.2SQL语句基本操作- 插入数据:使用Insert语句将几条记录插入到已创建的表格中,并验证插入是否成功。
- 查询数据:使用Select语句通过指定条件从表格中查询数据,并验证查询结果是否正确。
验证更新是否成功。
- 删除数据:使用Delete语句通过指定条件删除表格中的数据,并验证删除是否成功。
5.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数据库环境搭建的步骤和配置信息。
-SQL语句基本操作的步骤和相关代码。
-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实验环境熟悉与数据库(表)的建立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的环境,掌握数据库、数据表的建立方法。
实验内容1、熟悉SQL的使用环境进入SQL环境(企业管理管理器、查询分析器)。
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数据表一个数据库,三张数据表。
实验环境1、硬件PC机,具有网络功能。
2、软件OS:windows xp professional;DBMS: SQL Server 2005.实验过程一、SQL server 2005环境1、系统的安装系统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给学生演示一下。
2、进入查询分析器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如下图所示:图1-1查询分析器的界面如图1-2所示:图1-2在文本框输入命令即可。
举例:计算圆面积的SQL程序的输入与运行结果界面(图1-3)。
图1-33、企业管理器的进入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如下图所示:图1-4企业管理器的界面如图1-5:图1-5二、建立数据库与数据表1、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用SQL语句(生成的主文件名为: XSGL.MDF)语句为:CREATE DATABASE XSGL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表(共3个)使用SQL语句建立如下三个数据表(表结构见课本P92):学生表: Student.DBF(选本班10个同学作为10条记录)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9) PRIMARY KEY, Sname CHAR(20)UNIQUE, Ssex CHAR(2),Sage SMALLINT,Sdept CHAR(20));INSERT INTO Student ( Sno, Sname, Ssex, Sdept, Sage) V ALUES ('200215128','陈东','男','IS',18);建立表结构的语句见课本p85(P88—P89),记录的输入用插入命令INSERT, 详见课本P115。
数据库原理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
数据库原理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一. 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1.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备份,删除和还原数据库和数据表(1)创建SPJ数据库,初始大小为 10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
(2)在SPJ数据库中创建如图图的四张表(3)备份数据库SPJ(第一种方法):备份成一个扩展名为bak的文件。
(提示:最好先删除系统默认的备份文件名,然后添加自己指定的备份文件名)(4)备份数据库SPJ(第二种方法):将SPJ数据库定义时使用的文件(扩展名为mdf,ldf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复制到其他文件夹进行备份。
(5) 删除已经创建的工程项目表(J表)。
(6) 删除SPJ数据库。
(可以在系统默认的数据存储文件夹下查看此时SPJ数据库对应的mdf,ldf文件是否存在)(7) 利用备份过的bak备份文件还原刚才删除的SPJ数据库。
(还原数据库)(8) 利用备份过的mdf,ldf的备份文件还原刚才删除的SPJ数据库。
(附加)(9) 将SPJ数据库的文件大小修改为100MB。
(10) 修改S表,增加一个联系电话的字段sPhoneNo,数据类型为字符串类型。
2. 利用SQL语言创建和删除数据库和数据表(1) 用SQL语句创建如图图要求的数据库Student,初始大小为20MB,最大为10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10M兆字节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日志文件名请自定义。
(2) 用SQL语句创建上述的三张表,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请自己确定,每张表只要有主键约束即可,不要其他约束。
不用输入数据。
(3) 用SQL中的backup 语句将数据库Student备份到一个bak文件。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2)1.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 (5)二、实验内容 (6)1. 数据库基本概念 (7)2. 数据库设计 (9)3. SQL语言基础 (9)4. SQL语句练习 (11)5.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2)三、实验步骤与结果 (13)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5)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 (16)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1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和组成部分 (19)2. 数据库设计 (20)需求分析 (22)概念模型设计 (23)逻辑模型设计 (25)物理模型设计 (26)3. SQL语言基础 (27)SQL语言的基本语法 (28)SQL语句的分类和功能 (30)SQL语句的操作对象 (31)4. SQL语句练习 (32)5.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34)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35)数据库优化与调整 (36)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 (38)四、实验总结与展望 (39)1. 本实验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40)2.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方法 (41)3. 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展望 (42)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据库原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并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数据库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还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1.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可以是关于企业、组织或个人的信息。
它提供了一个有组织的数据存储环境,可以高效、有序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作为支持数据存储和操作的核心软件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2级本科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06月18 日实验项目列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纸实验一数据库创建与管理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SSMS中界面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2、熟练掌握SSMS查询编辑器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3、熟练掌握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二、实验内容1、界面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1)创建数据库(2)修改数据库(3)删除数据库2、利用企业管理器备份和还原数据库(1)备份数据库(2)还原数据库3、T-SQL语句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1)创建SPJ数据库:在SSMS中“新建查询”,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CREATE DATABASE SPJON(NAME=’SPJ_Data’,FE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a.MDF' ,SIZE = 3,MAXSIZE = 10,FILEGROWTH = 10%)LOG ON(NAME = 'SPJ_Log', FILENAME =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Log.LDF' ,SIZE = 1,FILEGROWTH = 10%)(2)修改SPJ数据库: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ALTER DATABASE SPJMODIFY FILE(NAME='SPJ_Data',SIZE=4,ALTER DATABASE SPJADD FILE(NAME='SPJ_Data_2',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e_2.ndf',SIZE=1,MAXSIZE=10,FILEGROWTH=10%)(3)删除SPJ数据库:DROP DATABASE SPJ4、界面方式创建数据库XSBOOK,写出操作过程。
数据库原理-实验1- 认识SQL Server 管理数据库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数据库常用对象及组成;2. 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3. 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4. 熟练掌握使用T-SQL 语句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5. 熟悉在企业管理器中和使用系统的存储过程分离和附加数据库。
二、实验环境SQL Server 2008三、实验原理(或要求)假设SQL Server 服务已启动,并以Administrator 身份登录计算机;请分别使用Management 界面方式和T-SQL 语句实现以下操作:(创建新的文件夹存放数据库)1.要求在本地磁盘D 创建一个学生-课程数据库(名称为s_+人名汉语拼音首字母+学号尾数),只有一个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文件名称分别为stu 和stulog,物理名称为stu_data.mdf 和stu_log.ldf,初始大小都为5MB,增长方式分别为10%和3MB,数据文件最大为50MB,日志文件大小不受限制。
2. 在数据库s 中增加数据文件db2,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50 MB,按10%增长;3. 在数据库中添加日志文件db_log,初始大小为3MB,最大无限制,增长方式按照1MB 增长;4. 修改数据库student 主数据文件的大小,将主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修改为10Mb,增长方式为20%;5. 修改数据库student 辅助数据文件初始大小为3MB,最大为100MB,按照10%增长,名称为db;6. 删除数据库student 辅助数据文件和第二个日志文件;7. 使用sp_attach_db 和sp_detach_db 附加和分离student 数据库。
四、实验步骤准备知1. 数据库相关属性1)逻辑名称: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名称2)文件类型:数据文件及日志文件3)文件组:各个数据文件所属的文件组名称4)初始大小:文件的最原始大小5)自动增长:文件按指定的大小增长,也可限制到最大容量。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使⽤⼀、实验⽬的(1)认识⼏种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熟悉它们的使⽤界⾯;(2)熟练掌握建⽴数据库和表,向数据库输⼊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实验内容分别在Access 和SQL SERVER2000 中建⽴数据库并设计各表,输⼊多条实际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操作。
三、实验步骤:分别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 SERVR 2005环境下利⽤图形操作界⾯(⾮SQL语句)实现以下操作:1、创建⽤于学⽣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对表中的记录进⾏浏览、修改、删除操作。
本信息,课程信息和选课信息。
数据库XSGL包含下列3 个表:(l) student:学⽣基本信息。
(2)course:课程信息表。
(3)sc:学⽣选课表。
各表的结构分别如表1、表2和表3 所⽰。
表1 学⽣信息表:student表2 课程信息表:course表3 学⽣选课表:sc提⽰:在不使⽤SQL语句创建表的情况下,可通过ACCESS中的关系(菜单—⼯具—关系)和SQL SERVER 2005中的数据库关系图(数据库节点展开—数据库关系图)实现外键的创建。
外键字段和参照字段之间的数据类型以及长度要保持⼀致。
2、输⼊表中的记录分别在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中输⼊如下表中的记录:观察输⼊时有⽆提⽰错误,如果有如何修改,体会参照完整性的作⽤,弄清楚先输⼊那些表中记录,为什么?3、对表中的记录进⾏浏览、修改、删除操作。
实验⼆SQL语⾔(⼀) SQL定义语⾔⽬的:会⽤SQL语⾔进⾏基本表的结构的定义、修改、删除,会建⽴与删除索引;内容:⽤SQL语⾔进⾏基本表结构的定义、修改、删除,索引的建⽴和删除步骤:1、在SQL SERVER 2005中新建查询,建⽴到服务器的连接2、⽤SQL语⾔CREATE TABLE语句创建实验⼀中学⽣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 和选课表sc及其相应约束,具体约束如下:表1 学⽣信息表:student表2 课程信息表:course表3 学⽣选课表:sc3、向创建的表中输⼊数据,测试所创建的完整性约束是否起作⽤4、⽤SQL语⾔ALTER语句修改表结构;1) STUDENT表中增加⼀个字段⼊学时间scome,2)删除STUDENT表中sdept字段;3)删除创建的SC表中CNO字段和COURSE表CNO字段之间的外键约束;4)重建3)中删除的约束5、重新定义⼀个简单表,然后⽤SQL语⾔DROP语句删除该表结构;6、⽤SQL语⾔CREATE INDEX语句定义表STUDENT的SNAME字段的降序唯⼀索引;7、⽤SQL语⾔DROP语句删除索引;实验三SQL(⼆) SQL语⾔进⾏简单查询⽬的:掌握简单数据查询操作。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摘要数据库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工具,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的意义进行总结。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理解,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方法;2.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3.学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查询和管理;4.掌握常用数据库操作和管理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一台配置较高的个人计算机;2.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3.实验工具:SQL语言编辑器。
三、实验过程1.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
这包括确定数据库的实体、属性和关系,并建立表的结构和关系。
在设计和规范化过程中,需要考虑实体之间的关系、主键和外键的定义、规范化的程度等。
2.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根据设计好的数据库结构,我们需要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命令或图形界面工具,创建数据库,然后在数据库中创建对应的数据表。
在创建数据表时,需要指定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约束和默认值等。
3.插入数据创建完数据库和数据表后,我们需要向数据表中插入数据。
可以通过手动添加数据或者导入外部数据文件的方式,将数据插入到对应的数据表中。
4.查询和管理数据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和管理是数据库操作的重要部分。
根据实验需求,编写相应的SQL语句,执行数据查询、删除、修改和更新等操作,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操作。
可以通过SQL语言编辑器执行SQL语句,获得查询结果。
5.性能优化和数据保护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数据的安全性,我们还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和数据保护。
可以通过索引、视图、事务、备份和恢复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库的查询和操作效率,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2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号:学生姓名:班级:2014年月日实验一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5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3)1~2人为1小组,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相互学习。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36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5)在my.ini 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6)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7)查看数据库属性。
①在Navicat 中查看创建后的gradem 数据库和MyDB 数据库的状态,查看数据库所在的文件夹。
②利用SHOW DATABASES 命令显示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8)删除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图形工具删除gradem 数据库。
②使用SQL 语句删除MyDB 数据库。
③利用SHOW DATABASES 命令显示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9)使用配置向导修改当前密码,并使用新密码重新登录。
(10)配置Path 变量,确保MySQL 的相关路径包含在Path 变量中。
四、思考题My SQL的数据库文件有几种?扩展名分别是什么?五、实验总结1、收获2、存在的问题实验二管理表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表的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成绩:实验项目名称:表的创建和管理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名):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
(2)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及表。
(3)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表。
(4)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修改表的定义。
(5)学会使用SQL语句修改表的定义实验环境:winXP +Sql server 2000实验内容及过程:(1)用企业管理器,建立的数据库SCHOOL,建立如书本75页的P,S,J,SPJ四张表,并添加数据。
(2)用企业管理器删除所建立的SPJ和J两张表。
(3)在查询分析器中用sql语句删除表S和表P,S,删除数据库SPJ。
(4)在查询分析器中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SPJ,用SQL语句创建各书本75页的P,S,J,SPJ四张表,用insert 命令分别向四张表里面添加如75页所示的数据。
(5)将以上用到的SQL命令以“实验一.SQL”文件的形式保存。
(6)用企业管理器备份数据库SPJ到备份文件SPJ.bak。
实验结果及分析:(1)(2)(3)DROP TABLE P; DROP TABLE S;DROP DA TABASE SPJ; (5)实验心得:附录:CREATE DATABASE SPJON( NAME=pSPJ,FILENAME='H:\SQL\MSSQLDATA\mydb.mdf',SIZE=10MB,MAXSIZE=100MB,FILEGROWTH=1 MB)LOG ON( NAME=logSPJ,FILENAME='H:\SQL\MSSQLDATA\mydb.ldf',SIZE=100MB,MAXSIZE=1000MB,FILEGROWTH= 10MB)gouse SPJCREATE TABLE S(Sno CHAR(2) NOT NULL, --供应商代码不能为空Sname V ARCHAR(20),Status int ,City V ARCHAR(20) ,CONSTRAINT S_pk PRIMARY KEY(Sno) --应商代码为主键);CREATE TABLE P(Pno CHAR(2) NOT NULL, --零件代码不能为空Pname V ARCHAR(20),Clor V ARCHAR(20),Weight INT,CONSTRAINT P_pk PRIMARY KEY(Pno) --零件代码为主键);CREATE TABLE J(Jno CHAR(2) NOT NULL, --工程项目代码不能为空Jname V ARCHAR(20),City V ARCHAR(20),CONSTRAINT J_pk PRIMARY KEY(Jno) --工程项目代码为主键);CREATE TABLE SPJ(Sno CHAR(2) NOT NULL, --供应商代码不能为空Pno CHAR(2) NOT NULL, --零件代码不能为空Jno CHAR(2) NOT NULL, --工程项目代码不能为空Qty INT,CONSTRAINT SPJ_pk PRIMARY KEY(Sno,Pno,Jno), --供应商代码、零件代码和工程项目代码组合成为为主键CONSTRAINT SPJ_sno 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Sno), --供应商代码为外码,参照供应商表的供应商代码CONSTRAINT SPJ_fk_cno FOREIGN KEY(Pno) REFERENCES P(Pno), --工程项目代码为外码,参照工程项目表的工程代码CONSTRAINT SPJ_QK_Jk_Jno FOREIGN KEY(Jno) REFERENCES J(Jno) --零件代码为外码,参照零件表的零件代码);INSERT INTO S V ALUES('S1','精益','20','天津');INSERT INTO S V ALUES('S2','盛锡','10','北京');INSERT INTO S V ALUES('S3','东方红','30','北京');INSERT INTO S V ALUES('S4','丰泰盛','20','天津');INSERT INTO S V ALUES('S5','为名','30','上海');INSERT INTO P V ALUES('P1','螺母','红',12);INSERT INTO P V ALUES('P2','螺栓','绿',17);INSERT INTO P V ALUES('P3','螺丝刀','蓝',14);INSERT INTO P V ALUES('P4','螺丝刀','红',14,);INSERT INTO P V ALUES('P5','凸轮','蓝',40);INSERT INTO P V ALUES('P6','齿轮','红',30);INSERT INTO J V ALUES('J1','三建','北京');INSERT INTO J V ALUES('J2','一汽','长春');INSERT INTO J V ALUES('J3','弹簧厂','天津');INSERT INTO J V ALUES('J4','造船厂','天津');INSERT INTO J V ALUES('J5','机车厂','唐山');INSERT INTO J V ALUES('J6','无线电厂','常州');INSERT INTO J V ALUES('J7','半导体厂','南京');INSERT INTO SPJ V ALUES('S1','P1','J1'2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1','P1','J3'1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1','P1','J4'7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1','P2','J2'1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2','P3','J1'4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2','P3','J2'2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2','P3','J4'5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2','P3','J5'4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2','P5','J1'4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2','P5','J2'1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3','P1','J1'2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3','P3','J1'2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4','P5','J1'1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4','P6','J3'3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4','P6','J4'2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5','P2','J4'1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5','P3','J1'2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5','P6','J2'200); INSERT INTO SPJ V ALUES('S5','P6','J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