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学生用)

合集下载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共18题;共206分)1.小古文阅读。

卧薪尝胆吴既赦①(shè)越,越王勾践反②国,乃苦身③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⑤(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ɡ)采;折节⑥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⑦贫吊⑧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注释】①赦:免除或减轻刑罚。

②反:同“返”,返回。

③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

④坐:同“座”,座位。

⑤女:同“汝”,你。

⑥折节:放下身架。

⑦振:同“赈”,救济。

⑧吊:慰问。

(1)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厚遇宾客()A.相遇B.对待,款待C.机会②置胆于坐()A.坐下B.椅子C.座位(2)“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描写。

A.语言B.心理C.动作D.神态(4)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文言文阅读凿壁偷光①匡(kuàng)街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āi)③,衡乃穿壁④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西京杂记》,②区街:西汉经学家。

③速: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④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1)下列说法只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读“匡衡勤学而无烛”时可以这样停顿:“匡衡/勤学/而/无烛”。

B.匡衡偷邻居家的蜡烛来照着读书。

C.这是《西京杂记》中的一个故事。

D.匡衡穿过墙壁到邻居家看书。

(2)匡衡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跟他一样的古人是________。

3.课外阅读。

东施效颦(pín)①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③之,归④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⑤妻子⑥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长竿入城》文言文解释成语《长竿入城》典故启迪

《长竿入城》文言文解释成语《长竿入城》典故启迪

《长竿入城》文言文解释成语《长竿入城》典故启迪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个成语叫《长竿入城》啊?今天小编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就是关于《长竿入城》这个成语的典故及背后的启迪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长竿入城》作品简介《长竿入城》出自《笑林》,是三国(魏)书法家邯郸淳作品。

启示(道理):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

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

《长竿入城》作品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长竿入城》作品注释1.鲁:鲁国。

2.执:手拿着。

3.老父:老人。

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5.亦:也。

6.俄:一会儿,不久。

7.但:只是;不过。

8.计无所出:办法没有(可以想)得出来(的)。

计:方法,计策。

9.遂:于是;就。

10.初:最初,刚开始。

11.以锯:用锯子。

12.依:按照。

13.中截:从中间断开。

14.何不以锯中截之: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入城门。

何:为什么。

15.…者:……(样)的人。

16.世之愚,莫之及也: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

17.依而截之:省略句,应为“依之而截之”。

《长竿入城》作品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要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进不去(城门)。

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

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过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才智高超的人,仅仅我见到的事情多罢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在当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长竿入城》作品道理“执竿者”做事不懂思考,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老父”还不如执竿者,自作聪明,乱指挥,却把事情弄得更糟,给那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其实只要斜着拿就好了。

成语典故文言文加翻译

成语典故文言文加翻译

昔者,愚公年九十有二,居太行、王屋二山之间。

出入山道,出入甚难。

愚公患之,将妻子迁于豫让之墟,以避二山之险。

愚公于是,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遗男,虽吾老病,宁移之哉?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亡以应。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于是北山愚公遗以一箧,南函,北裹,曰:“吾将以此遗来者。

”智叟深以为怪,曰:“何苦而不平,以病吾志?”北山愚公应之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于是北山愚公遗以一箧,南函,北裹,曰:“吾将以此遗来者。

”智叟深以为怪,曰:“何苦而不平,以病吾志?”北山愚公应之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亡以应。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吾虽老病,然吾志不已,汝等何为不助我?”其妻怒曰:“吾虽老病,然吾志不已,汝等何为不助我?”其妻怒曰:“吾虽老病,然吾志不已,汝等何为不助我?”于是京城氏之遗男,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京城氏之遗男,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翻译:从前,有一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已经九十二岁,他住在太行山和王屋山之间。

出入山间的小路非常艰难,愚公对此感到非常烦恼,于是决定将妻子和孩子们迁到豫让的废墟,以避开这两座山的险峻。

于是,愚公带领他的三个孙子,每人挑着担子,开始凿石头,挖土,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2017经典素材:33个文言文典故

2017经典素材:33个文言文典故

2017经典素材:33个文言文典故导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大全,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33个文言文典故的中考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2017经典素材:33个文言文典故1、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

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手不释卷(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①,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②。

所至厄塞③,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④;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⑤坊肆⑥中发⑦书而对勘⑧之。

或径行⑨平原大野,无足⑩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⑪;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⑫复之。

[注释]①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

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

指顾炎武。

②自随:跟随自己。

③厄塞:险要关口。

④曲折:详细情况。

⑤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⑥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⑦发:打开。

⑧对勘:核对校正。

⑨径行:任意而行。

⑩无足:不值得。

⑪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⑫熟:认真仔细。

(材料四)对联:手不释卷识三昧,汗牛充栋满书斋。

典故: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手不释卷,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屡建奇功。

[1]阅读材料一、二、三,思考:顾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思考: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四则材料后的启发或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材料一、四,写一句话用上“手不释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文言文成语故事大全_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

文言文成语故事大全_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

文言文成语故事大全_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翻译: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晏子春秋》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1),国人尽服之(2)。

公使吏禁之(3),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4)。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5)。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6),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7):“君使服之于内(8),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9),而卖马肉于肉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10),则外莫敢为也(11)。

(完整版)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答案

(完整版)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答案

答案(一)孟母戒子1.①…的样子。

②为什么。

③同意,赞同。

④哪里,哪一点。

2.諠是3.D(助词,的。

其余皆为代词。

)(二)铁杵磨针1.成(成功)去:(离开)方:(正)欲(想要)2.她(老妇人)它(学问)它(这幅画)它(这件事)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三)凿壁偷光1.而(连词,表示转折)大姓(大户人家)偿(报酬)怪(奇怪)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D)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C )4. 匡衡在墙上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翻开书本就着烛光读书。

5.囊萤映雪、悬梁刺骨、不耻下问(四)螳螂捕蝉1.攻打早晨你伸2.螳螂螳螂黄雀黄雀3.蝉螳螂黄雀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

(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不能顾此失彼。

4.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五)郑人买履1.“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2.D3.(1)反归取之(代词,代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

)(3)至之市而忘操之(动词,到,)(代词,代尺码。

)4.略5.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六)买椟还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做,制造)缀(装饰,连结)饰(装饰)还(归还)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代词,代楚人)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代词,代郑人)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这个)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这)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可以认为擅长卖匣子的人,未必可以说擅长卖珍珠。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①楚人:擅长卖匣子的人,就不要去买珍珠。

②郑人:不要只求外表,不看本质,不能主次颠倒。

(七)自相矛盾1.D2.A有的人,有时B用C的,到D来,但是(八)鹦鹉灭火1.集:停留辄:总是去:离开遥:远远地足:能够云:说2.翻译划线句: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小力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带我如兄弟,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面临这场大火,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3. 鹦鹉具有怎样的精神?文中鹦鹉的哪些举动体现了这种精神?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

古代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古代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极富特⾊的组成部分。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成语典故⼤全及解释。

欢迎阅读参考!古代成语典故⼤全及解释【篇⼀】 1、⼀⿎作⽓(曹刿guì) 出⾃《左传·庄公⼗年》:“夫战,勇⽓也。

⼀⿎作⽓,再⽽衰,三⽽竭。

” 释义:第⼀次击⿎时⼠⽓振奋。

⽐喻趁劲头⼤的时候⿎起⼲劲,⼀⼝⽓把⼯作做完。

2、⼀字千⾦(吕不韦) 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其上,延诸侯游⼠宾客有能增损⼀字者予千⾦。

” 释义:增损⼀字,赏予千⾦。

称赞⽂辞精妙,不可更改。

3、⼀字之师(郑⾕) 出⾃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改僧齐⼰《早梅》诗:‘数枝开’作‘⼀枝开’。

齐⼰下拜,⼈以⾕为⼀字师。

” 释义:改正⼀个字的⽼师。

有些好诗⽂,经旁⼈改换⼀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为“⼀字师”或“⼀字之师”。

4、⼀饭千⾦(韩信) 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

”⼜:“信⾄国,如所从⾷漂母,赐千⾦。

” 释义:⽐喻厚厚地报答对⾃⼰有恩的⼈。

5、东⼭再起(谢安) 出⾃《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年逾四⼗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喻失势之后⼜重新得势。

6、图穷⼔见(荆轲) 出⾃《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见。

” 释义:⽐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败。

释义:在纸⾯上谈论打仗。

⽐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杞人忧天文言文中的成语

杞人忧天文言文中的成语

杞人忧天文言文中的成语杞人忧天【释义】比喻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担心。

【出处】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典故】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又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

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

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

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

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

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

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

”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陷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

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

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

”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个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国人的忧愁,也十分高兴。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个成语。

【作者简介】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间,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

主张虚静无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信奉道家的与世无争思想,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他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农耕之馀,醉心读书著述,潜心撰文二十篇,约十万多字。

流传有《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部分散失,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

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黄帝神游》《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百馀篇,篇篇珠玉,妙趣横生,且影响极大,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小学生经典文言文(小古文、成语、典故等)含生字注意、解释、翻译、主题理解

小学生经典文言文(小古文、成语、典故等)含生字注意、解释、翻译、主题理解

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 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③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朝三暮四》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古文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

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1.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狙,猴子。

2.解:了解,理解,懂得。

3.意:心意。

4.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得,懂得。

5.损:减。

6.口:口粮。

7.充:满足。

8.欲:欲望,要求。

9.俄而:一会儿,不久。

10.匮:缺乏。

11.限:限制。

12.恐:恐怕。

13.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

引申为服服帖帖。

14.诳(kuáng):欺骗。

15.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16.与:给。

17.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18.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19.朝:早上。

20.足:够,足够。

21.众:所有的。

22.皆:都。

23.起怒:一齐生气起来。

怒:恼怒,生气。

24.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

伏,驯服、服服帖帖、趴下。

【译文】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

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

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了吧?”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一会儿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

【拓展】成语: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反复无常。

启示: 朝三暮四这则成语典故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

【课堂作业】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精选成语典故文言文

精选成语典故文言文

精选成语典故文言文(一)孟母戒子(《韩诗外传》)[选文]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讠宣(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矣。

[注释](1)[诵]背诵。

少(sh4o):小时候。

③辍(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辍:中止。

④諠(xu1n):因为分心而遗忘。

⑤裂其织:割断她自己织的布。

织:这里指织的布。

⑥戒:警告。

⑦自是:从此。

译文: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

(发现这种情况),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

”(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

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二)铁杵磨针(《方舆胜览》)[选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

(2)[卒]完成。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三)凿壁偷光(《西京杂记》)[选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成语典故文言文及翻译

成语典故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昔有画龙者,笔势雄浑,神采飞扬,龙之形象,跃然纸上。

然未点睛,龙似未醒,全无生气。

时有智者,见画龙者,遂以毫尖点其目,龙便腾空,气象万千。

【译文】古时有一位擅长画龙的人,他的笔势雄浑有力,神采飞扬,画出的龙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

但是,龙的眼睛还没有点上,龙看起来就像是没有醒来一样,全无生气。

有一位智者看到这幅画,便用笔尖点上龙的眼睛,龙便腾空而起,气势磅礴,变化多端。

【典故】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

后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精彩之笔,使整个作品或事物生动有力。

此成语出自《宣和画谱》。

【故事】相传,唐代画家吴道子擅长画龙。

一日,吴道子受命于皇帝,要在皇宫中画一幅龙。

吴道子深知画龙点睛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精心构思,用心描绘。

画龙时,他笔走龙蛇,龙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画中跃出。

然而,画到龙的眼睛时,吴道子却犹豫了。

因为他知道,只要点上龙的眼睛,龙便活了,如果点得不好,整个画面就会失去平衡。

正当吴道子苦思冥想之际,一位智者路过,看到这幅画,便说:“画龙点睛,方能成活。

”吴道子听后,茅塞顿开,立即拿起笔,点上龙的眼睛。

果然,龙瞬间腾空而起,神采飞扬。

皇帝看到这幅画,龙颜大悦,赏赐了吴道子许多财物。

【现代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画龙点睛的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通过一语中的、一招制胜的举动,使事情或作品达到高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在谈判中,关键的一句承诺;在演讲中,精彩的一句总结;在写作中,恰当的一句比喻,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画龙点睛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揭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把握关键,使事物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哲理。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成语与典故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成语与典故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成语与典故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后人喜爱和借鉴。

其中,成语和典故作为古代文言文的重要表达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文章、诗词和对话中。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成语和典故,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应用场景。

一、常用成语1. 一言九鼎这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成语,意为“一句话像九鼎之重”。

源于古代圣贤周公的铸九鼎,象征国家权威和尊严。

形容言辞权威,具有重要影响力。

2. 以卵击石此成语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比喻力量悬殊,以微弱势力去对抗强大敌人,自取灭亡。

3. 不胫而走出自古代文学家刘向的《列子注》。

比喻消息传播非常快,形容信息迅速传播,犹如脚不离地而走。

4. 指鹿为马原出自西汉丞相赵高在秦始皇面前,故意把马说成鹿,想考验秦始皇的智慧。

后用来形容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5. 守株待兔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

比喻不思进取,固守成规,等待机会从天而降。

二、典故的运用1. 相敲做《水浒传》本典故源自《水浒传》中的故事,比喻相互勾结,共同做坏事。

在古代的文言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勾结势力的行为。

2. 钟鼎人家这一典故出自《吕氏春秋》中的故事,意思是为了钱利而背叛友谊。

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可以形容一个人对朋友的背叛行为。

3. 抛砖引玉出自《礼记·玉藻》。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以增强自身的学识和文化。

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用来进行谦虚陈述,表达对他人的敬重和欣赏。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史记·苏秦列传》。

比喻老年人依然怀抱远大的志向和壮志。

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可以形容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不达目标坚持奋斗的决心。

5. 鸟语花香出自《史记·张良列传》中的故事,比喻春天的景色美好。

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用于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生动性。

通过对古代文言文常用成语和典故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成语和典故不仅仅是表达一种意思,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体现。

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学生用)

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学生用)

文言文阅读(初)1孟子少时诵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一、解释文中字词:①喧(xuān):通“”,。

②裂:。

○3引: 4 有所失:5 诵:6 辍然:7 何为:8 自是:9 喧:10 戒:11 .方:启示: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二、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三、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2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选自刘向《列女传》)【舍】【墓间之事】【乃】【嬉】【贾(gǔ)人】【炫卖】【徙】【俎豆】【徙居】【及】【大儒】【揖让进退】【揖】【遂】启示: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因为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

“三”字类似的用法如“”等。

3孟母断织教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文言文中的典故与成语

文言文中的典故与成语

文言文中的典故与成语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的写作方式,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典故和成语。

这些典故和成语在古代的文献中频繁出现,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寓意深远的故事,传递出深刻的道理和智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典故和成语,并且分析它们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和意义。

1.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楚策一》中的记载,形容一种事物无法同时拥有两种不可兼得的好处。

在文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成语的应用,如“夫举贤而不使,鱼熊之掌也”。

2.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这个典故源自《列子·汤问》。

故事中,杞国有个杞人常常为自己担忧天塌下来,忧心忡忡。

在文言文中,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无事生非、杞人忧天的人。

“杞人忧天,道乏其人也。

”3. 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源自《庄子·胠箧》。

寓意着及时补救错误、防止损失日益扩大的智慧。

在文言文中,这个成语常用于劝告人们及时采取行动,“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4. 闭门造车闭门造车这个成语源自《汉书·孔融传》。

比喻缺乏实际经验或与外界隔绝而无法取得良好成果。

在文言文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某人的方法或观点不切实际,“既已闭门造船,未见江海也”。

5. 志同道合这个成语源自《论语·述而》。

形容志趣相投、有共同目标的人彼此结合,共同努力。

在文言文中,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群人追求共同目标并且团结一致,“志同道合,心心相印”。

6.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这个典故源自《列子·宥坐》。

故事中,有个农夫守株待兔,希望兔子撞到树根上。

在文言文中,守株待兔形容不思进取,依靠机会之幸而不努力,“守株待兔,其亡失之速也”。

7.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源自《淮南子·后嗣训》。

比喻只是希望或幻想,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文言文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某人不切实际的行为,“画饼充饥,非常之法也”。

8. 杯弓蛇影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源自《汉书·任安传》。

形容由于过度的猜疑而杞人忧天,疑神疑鬼。

交友的成语典故文言文

交友的成语典故文言文

交友的成语典故文言文关于古人交友的成语典故有《伯牙绝弦》、《管鲍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舍命之交》、《管宁割席》、《忘年之交》等。

1、《伯牙绝弦》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则善于听。

伯牙弹琴,志向在高山,钟子期说:“妙呀!巍峨高大像泰山!”伯牙的志向在流水的时候,钟子期便说: “妙呀!浩浩荡荡的琴声像江河!”钟子期死了之后,伯牙将琴摔了,终其一生都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间,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其弹琴的人了。

2、管鲍之交昔,齐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自幼以贫贱相交。

后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己上。

两人同心辅政,终始如一。

管仲曾有言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故而古今谈知心结交,心旧“管鲍”。

3、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显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4、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含答案)

小学古文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1.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什么都不能够刺穿的盾与可以刺穿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C 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3.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4.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2.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初). 1孟子少时诵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一、解释文中字词:①喧(xuān):通“”,。

②裂:。

○3引: 4 有所失:5 诵:6 辍然:7 何为:8 自是:9 喧:10 戒:11 .方:启示: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二、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三、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2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选自刘向《列女传》) 【舍】【墓间之事】【乃】【嬉】【贾(gǔ)人】【炫卖】.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因为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

“三”字类似的用法如“”等。

3孟母断织教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1.既:2.绩:3.以刀:4.故:5.子:6.斯:7.立:8.是以:.9.则:10.旦:11.夕:12.事子思:事:13.道:她用来比喻学习,用取此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

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

孟子不是生来就聪颖的人,但仍然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这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这与《》正好是一个相反的例子。

天资聪颖,但他的父亲不让其学习学习,让他缺乏后天的教育而变成平凡的人。

可见后天的教育及努力是十分重要的。

4铁杵磨针(《方舆胜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未成()②弃去()③逢老媪方磨铁杵()④还卒业()6逢:7媪:9铁杵:10之:12感:13还:14卒业:15今:16氏:2、翻译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孤:称:徙焉:徙,焉,而: 辄遂: 肆:师事:遂:2、翻译句子。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6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临:(2)日:(3)以:(4)率(5)书遂大进,书:(6)遂:(7)进:(8)于:(9)尝:(10)苟且:(11)或:(12)简札:信件,书信。

(13)少:(14) 当意:(15)必:(16)易:(17)厌:(18)故:(19)愈益:(20)精妙:(21) 打进:(22)平生于书,书:(23)苟且:.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7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讴:(2)穷:(3)谓:(4)技:(5)遂:(5)之:(6)辞:(7)归:(8)弗:(9)止:(10)饯:(11)郊:(12)衢(qú):(13)悲:(14)振:(15)遏(è):(16)谢:(17)反:(18)抚节:2.翻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8范仲淹故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固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词语:⑴孤:⑵适:⑶世家:⑷去:⑹寝:⑺或:⑻怠:⑼辄:⑽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⑾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去之南都B.之虚所卖之C.后天下之乐而乐D.子将安之3、翻译下列句子。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的作用:9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谪:2.寓:.3.昧爽:拂晓,破晓;天刚亮。

昧,爽:4.辄:5.执:6.就:7.明:8.如:9. 是:10.着:11.洎:12. 趺:13. 犹:2.翻译下列的句子。

①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译文:②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A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B、其如土石何C、如是者十四年D、其寝室有短窗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10程门立雪《宋史》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3)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4),时与游酢侍立(5)不去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 3 4.5 6 7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11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少孤:少,;孤,2.明:3.授:4.诸:5.好:6.怪:7.索:11.樵薪:12执苦:13.庐:14.笞(chi).:15数:16欲:2、翻译句子: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3、理解古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承宫的特点。

12颜回好学《史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回:颜回,又称颜渊,孔子弟子。

⑵尽:.⑶蚤:⑷恸(tòng):⑸自:⑹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

益:⑺鲁哀公:鲁国国君。

⑻孰:⑼为:⑽好:⑾对:⑿不迁怒:不转移愤怒。

迁:⒀不贰过:不重复犯一个错误。

贰:过:⒁短命死矣:命短死了。

⒂今:⒃亡:同“”,。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13邴原泣学《初潭集》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孤:2.过:4.泣:5.何以:6.亲:7.羡:8.其:9.得:10.感:11.伤:13.苟:14.愿:15.书:16.徒:17. 资:18.遂:19. 卒:20.诵:21.就:22.过:23. 凡:24.以:25.苟: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14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人有从学者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或问“三余”之意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5. 这段文字围绕读书讲了哪两方面内容?6. 文中所说的“三余”,其具体内容是哪“三余”?15推敲《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贾岛:唐朝诗人赴举:得句:使欲着”推“字:开始想用”推“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