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子宫纵向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运用
![子宫纵向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17d5cb9ec3d5bbfd0a741a.png)
在 2个 以上。本组病 例均 为后牙 游离 缺失 , 所 以均 采用 双基
牙。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嚼功能 和固位 功能好 : 传统的活动义齿修 复 , 如果患
者的牙 周情况差 , 牙槽 嵴低 平 , 则 容易造成 黏膜压 痛 , 只有加 大基托的覆盖面积 , 以增 加义 齿的支持力 , 但 这又增加 了患者
小, 患者异物感小 。应该 注意 的是用 于后 牙游离 缺失 修复 的 义齿行使 功能 时 , 容易 引起 义 齿翘 动 , 基牙 负 荷大 。研究 表 明 J , 3基 牙 变 为 2基 牙 , 支持组织应力分布无明显改变 , 变 为
1 基牙时支持组织应力明显增加 , 并 加 大 了基 牙 的扭 力 和 水 平
体 的费用较高 。
精密附着体义齿用 于后牙 游离 缺失 的修复 有其优越 性 , 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①基牙受力小 : 传统 的卡环式活动义 齿 将卡环置于基牙上 , 义齿受力时 , 咬合力通过 卡环及牙合支 托
传递至基 牙 , 基 牙负担重 , 缺牙 区黏膜 也受力 , 而且 传统 的卡 环 式 活 动 义 齿 基 托 组织 面大 , 患者异物感较 强 , 往 往 不 能 很 快 适应。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 的阳性 结构与基牙 上的烤瓷 联 冠连接成整体 , 阴性结构与义齿的支架连接 , 栓道 上有一橡胶 垫圈 , 两部分结构形 成弹性连接。义齿受力 时 , 咬合力通过橡 胶垫 圈得到 缓 冲, 减 轻基牙 的 负荷 , 增加 缺牙 区牙 槽嵴 的 负
受力 , 因此远端游离缺牙 修复 的义齿 附着体基 牙 的选择应 该
子 宫纵 向压 迫 缝 合 术在 剖 宫产 术 中宫 缩 乏 力 性 产 后 出血 的运 用
史碧云 , 徐亚娟 , 上官亚娟 , 张 帆 ( 陕西省岐 山县医院妇产科 , 陕西 岐山 7 2 2 4 0 0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35dc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1.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健康风险。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
产后出血的发生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会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为提高糖尿病产妇的产后健康和生存率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期望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手术方式,为糖尿病产妇的产后保健工作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分析糖尿病产妇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和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评估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
通过观察糖尿病产妇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改善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提高生产妇妇幸存率和生存质量,促进母婴安全和健康发展,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经验。
1.3 研究意义研究可以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的开展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子宫压迫缝合术原理的理解,揭示其在治疗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可以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糖尿病产妇产后出血的危害糖尿病产妇在产后出血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危害。
糖尿病本身会引起血管病变,导致产后出血时血管壁脆弱,难以有效止血。
糖尿病会引起血糖不稳定,影响凝血功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效果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0f550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1.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9-08T13:04:00.26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王瑜瑶[导读] 探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王瑜瑶(新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南新乡453000)【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划分至实验组和常规组中,每组划入患者150例。
在处理产后出血症状时,常规组患者予以传统方式止血,而实验组患者予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经相应处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数据对比分析后得到:实验组患者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治疗,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可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建议广泛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治疗效果产后出血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大多出现在产后2h内,需要依据分娩方式确定患者是否为产后出血症状,如:行剖宫产者,产后出血量超出1000ml时,则可诊断为产后出血[1]。
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止血处理,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临床上的传统止血方式止血效果并不理想。
在此背景下,有研究人员提出可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产后出血进行处理。
特此,本次针对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并作出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3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例产后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至实验组和常规组中,每组划入患者150例。
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得出:常规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16±3.65)岁,平均孕周为(39.01±1.03)周;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33±3.21)岁,平均孕周为(38.98±1.10)周。
子宫压迫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子宫压迫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9d9889d4d8d15abe234ead.png)
产 后 出 血 是 指 胎 儿 娩 出 后 2 h内 产 妇 失 血 量 超 过 5 0 L是 4 0m 产 科 严 重 并 发 症 之 一 . 我 国 产 后 出 血 时 是 造 成 产 妇 死 亡 的 四 在
大 原 因 之 首 … 我 院对 2 例 产 后 大 出 血 患 者 采 用 子 宫 压 迫 缝 合 。 1 加子宫动脉结扎术 , 取得 了 良好 的临 床 效 果 , 报 道 如下 。 现
!
: !
CHI A F N OREI MEDI TREATMEN GN CAL T
临 床 医 学
子宫压迫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宫缩乏力出 血 中临床应用 价值 分析
黄 志琴 娜 仁 高娃 李 恒 瑜 广 东 省 揭 西 县 人 民医 院 妇 产科 , 东 揭 阳 5 50 广 14 0 【 要】目的 探 讨 子 宫 压 迫 缝 合 加 子 宫 动 脉 结 扎 术 在 产 后 出血 中 临 床应 用 价 值 分 析 。方 法 4 例 产后 出 血 随 机 分 为 实 验 组 摘 3
计 量 资 料 用 t 验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x 检 验 检 进行 统计 学分 析 , P 00 以 < .5有 统计 学 差 异 。
2结 果
中发 生 在 本 院 l 2例 , 外 出诊 抢 救 3 例 。所 有 患 者 均 符 合 诊 断 院 1 标 准 以第 6版 《 产 科 学 》 材 制 定 的 标 准 , 有 患 者 按 照 随 即 妇 教 所
【 中图分类号】 7 98 R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4 0 4 (0 2)5 c 一 0 7 0 1 7 — 7 2 2 1 0 ( )0 6 — 2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如何治疗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如何治疗产后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a0f77e4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9.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如何治疗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24小时之内,产妇的出血量多于500毫升的状况。
产后出血也是导致孕产妇在围手术期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其主要的治疗策略常集中为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几率的同时,保留产妇的子宫,并保证产妇体内各项器官的完整性。
当前,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处理方法,多为对产妇进行纱布填塞、子宫或者髂静脉结扎以及选择性动脉栓塞,但这些治疗措施并不完全有效,当其无效时医生则会采取子宫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而子宫切除手术不仅会对产妇的解剖功能受到影响,还会对产妇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而子宫压迫缝合手术作为上世纪开始流行的一种临床止血措施,将其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中,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基于此,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子宫压迫缝合数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止血的相关内容。
产后出血的因素知多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因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受损、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因素等,其详细的内容如下:(一)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当前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该因素大约占据产后出血因素中的70%左右。
这是由于产妇体内的子宫纤维肌组织结构存在收缩乏力的情况,进而对体内血管的压迫作用降低甚至消失,最终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
此外,部分产妇在分娩之后体内的子宫肌纤维发育不够完善,或者产妇存在子宫畸形或者子宫肌瘤的情况,都会显著增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
(二)胎盘因素产后出血患者是由于胎盘因素的人群大约占据20%左右。
根据患者存在胎盘剥离的情况以及胎盘滞留、胎盘粘连等因素,都会对产妇的宫缩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
(三)软产道损伤软产道主要包括产妇的阴道、宫颈、会阴以及子宫,而软产道损伤则是指产妇的这些部位发生损伤情况。
产妇发生软产道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外阴组织结构的弹性较差,患者可能存在阴道炎或者外阴炎等情况。
产妇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产速较快或者生产力度比较强,或者产妇分娩出巨大胎儿的时候,都会导致产妇发生软产道损伤的情况。
子宫局部全层压迫缝合技术在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子宫局部全层压迫缝合技术在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cf4eb7960590c69ec376e8.png)
1 1 } 资料 . 临床
20 0 8年 3月 ~ 0 9年 9月 在我 科 20
住 院分 娩 产妇 479例 , 置 胎 盘采 用 剖 宫产 分 娩 3 前
共4 6例 , 龄 2 3 年 1~ 9岁 , 止妊 娠孕 周 3 4 周 。 终 4~ 1 边缘 性前 置胎 盘 2 3例 、 分性 1 部 6例 、 中央性前 置 胎
例。
பைடு நூலகம்
缝 合 时 间长且 效果欠 佳 。观 察组 缝合 后 胎盘剥 离 面
皆迅 速止 血平 均 缝合 2针 , 多缝 4针 。进 出 针 位 最
于浆膜 面 , 缝合 术 野 清 晰 , 作 简便 , 合 时 间 明显 操 缝 对 照组 将 子 宫托 出腹 腔 , 分暴 露 充 短 于宫 腔 内 “ ” 8 字缝 合 。
47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0卷第 1 2期
图 1 子 宫 局 部 全 层 压 迫 缝 合 示 意 图
留子 宫患 者均无 晚期 产后 出血 。产后 出 院前及 4 2d B超检查 子 宫复 旧及 疤 痕愈合 情 况 , 无 异 常表现 。 均 随访 5~ 2个 月 , 产后 3— 2 于 9个 月恢 复月 经 , 期 周 如常 。观察组 2例 患者 分别 于产后 1 月及 1 0个 3个
有 患者 常规 静脉 滴 注抗 生素 防治感 染 。
2 结 果
盘 7例 ; 盘 粘 连 1 胎 4例 、 盘植 入 5例 。术 中胎 儿 胎
娩 出后 常 规应 用 催 产 素 2 0 u静 脉 滴 注 、0 u 宫 体 2 注 射加 强宫缩 。术 中胎盘剥 离 面 出血 较 多致产 后 出 血3 5例 , 出血 量 <10 0 m 7例 , 0 2 5 0 m 0 l 1 10 0~ 0 l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501aee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1.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陈华玉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产后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的为研究组,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止血治疗的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总出血量、处理时出血量、处理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行子宫压迫缝合手术在处理时出血量、处理时间、住院天数等都少于对照组,P约0.05统计学有明显差异。
术后六个月内回访,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约0.05统计学有明显差异。
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显著,其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值得推广并运用。
【总页数】1页(P119-119)
【作者】陈华玉
【作者单位】内江市市中区凌家中心卫生院,64100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效果观察
4.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5.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压迫缝合术及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
![子宫压迫缝合术及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27df1459eef8c75fbfb348.png)
c v a c cr J . u C ne , 9 ,5 16 5 . e i e[ ] E r acr1 9 3 : —19 rc a l n J 9 5
[ 6] C hnJ. xo et rwh i aots [ ] I u o T d y o e J E pnn a go t n ppoi J .mm nl oa , i l s
21 8—2 2 2 1 9.
[ ] Fmbi i B coi M, agl e a. l i l ti f 8 a r uclmyA B relG,t 1Ci c it o m M, e i n a u ly
l u d b e y oo y f r te c a a t r a in a d ma a e n f i i — a d c tl g o h h r c e i t n n g me t o q s z o
,
过去难以控制的子宫 出血只能切除子宫 , 这不仅使
患者 丧失 生育 功能 , 造成 心理创 伤 , 也易 引发 医疗纠 纷 。近年 来 晚期 产 后 出血 病 例 亦 屡 见 不 鲜 。我 科
20 — 6 20 —1 0 5 0 ~ 0 9 2间对 3 0例产后出血及晚期产 后出血的患者实行相应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及子宫动 脉结扎术 , 效果 良好 , 现总结如下。
总结子宫压迫缝 合术 及子宫动脉结 扎在 产后 大出血中的作 用。 方法 我院 2 0 0 2 0 0 5— 6— 09—1 2对 3 产 0例
后大 出血 ( 不含凝血 功能异常 因素 ) 的患者施行了子宫压迫缝合术及 子宫动脉结扎 术 , 回顾性 分析手术 适应证 、 手术 方法 、 手 术效果及 随访术后并发症 。 结果 2 8例均在 3 i 0m n内迅 速止 血 , 留子宫 ; 因继发凝血功能障碍切 除子宫 。 结论 保 2例 子宫压迫缝合术及子宫动脉结扎术对于产后大 出血 的抢救治疗 , 迅速简捷 , 简单易行 , 得推 广。 值 关键 词 : 子宫压迫缝合术 ; 子宫动脉结扎 ; 产后大出血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12d39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8.png)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剖宫产术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预防和处理剖宫产术后出血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方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围绕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一、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子宫B-Lynch缝合技术是由英国威尔士的Christopher B-Lynch博士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它通过特定的缝合方法,有效地控制子宫出血,防止或治疗产后出血。
其原理是通过在子宫上部和下部之间制作交叉压迫带,并在宫颈处缝合,使得子宫得到压迫,从而有效地止血。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将子宫颈提拉向上,并在宫颈处进行缝合;然后,制作交叉压迫带,通过缝线将子宫上部和下部固定在一起;确认缝合紧密并且没有过度牵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防止或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避免产妇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二、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1. 显著降低出血量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压迫带和缝合,有效地减少子宫出血。
研究表明,采用B-Lynch缝合技术的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甚至有研究显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了停止出血的效果。
这对于产妇的术后恢复和健康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避免术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危机。
2. 减少二次手术风险由于剖宫产术后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而B-Lynch缝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地减少产妇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
通过及时有效地止血,避免了产妇再次进行手术的痛苦和风险,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3. 提高手术成功率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
在术中遇到出血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采用B-Lynch缝合技术进行处理,避免了手术失败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50例围术期护理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50例围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078dfdf61fb7360b4c65cc.png)
参考文献:
版 社 , 0 6:5 . 2 0 1 4
1 妇 M . 北 人 身体素质密切相关, 如短时间内失血过多可发生失血性休 [ ] 郑 修 霞. 产 科 护 理 学 [ ] 4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E ] 安 力 彬. 用 妇 产 科 护 理 学[ ] 北 京 : 民 军 医 出版 2 实 M . 人
速度 , 检查子宫收缩效果, 以免子宫过度收缩导致产妇不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剖宫产因顽固性子官收缩乏力行子宫压迫式缝扎 10 5
例, 年龄 2 ̄4 岁 , 3 ̄4 周, 3 0 孕 7 2 所有病例均采用腰硬联合 g剖宫产指证包括重度子痫、 , 胎儿宫内窘迫、 巨大儿、 双胎妊 娠、 前置胎盘等。
社 ,0 9 4 1 2 0 :2 .
E3 3
史 常旭. 代 妇产科 手术 与技巧 E . 现 M] 2版 . 京 : 北 人
3 讨 论
是否通畅、 术中尿量及颜色。 及时供给术中所需药品, 注意保 好 , 质硬, 出血逐渐减少至停止, 生命体征平稳 , 尿量正常。
・6 0・ 2
Pr e di i c lM e cie, u oc e ng ofClnia di n A g.2 Vol2 o. 01 l, 0N 8
出血原因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处置。出现休克时, 采用头低
位, 给氧, 同时建立第二条静脉通路准备输血。 观察产妇尿管 暖,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在 10例中, 1 5 除 例因部分胎盘植入给予切除子宫外, 其余 19 4 例均治疗有效, 阴道流血量≤5 / , 0 mL h 子宫收缩 良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1)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5ae01facb0717fd5360cdc2e.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作者:许云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3.55%,无效率为6.4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6.47%,无效率23.53%,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疗效观察本文将对荥阳市妇幼保健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4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29±2.21)岁,孕周32~41周,平均孕周(37.43±0.81)周,产次:初产妇34例、经产妇14例,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19例。
按照患者自愿选择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等)具有临床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措施,如子宫按摩、注射宫缩素(静脉注射或宫体注射)、给予止血药等,必要时进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子宫压迫缝合术患者经给药、按摩等保守治疗无效后,实施子宫压迫缝合术。
下推膀胱腹膜反折,将子宫下段暴露后进针,进针位置为右侧子宫切口下缘2~3 cm、子宫内侧3 cm处,出针位置为宫腔至距切口上缘2~3 cm、子宫内侧4 cm处。
手术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手术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1353ca5fbfc77da369b10e.png)
2 0 1 4 年第 2 7 卷第 1 期
Vo 1 . 2 7 , No . 1 , J a n 2 0 1 4 J Me d T h e or &P r oc 口
3 7
手术治 疗在 产后 出血中的应用
许 聪 颖
天津市宝坻区妇 产医院 3 0 1 8 0 0
反射性引起子 宫收缩而止 血 , 宫腔填塞可暂时止血 , 等待机体发挥 自身 的凝 血功能 ; 对药物 治疗无效 的产后 出血盆 腔 静脉结扎是一种 既安全又有效 的治 疗方 法 ; 急症 子宫切 除术应 用于子 宫收缩 乏力 、 胎盘异 常 、 子宫破 裂、 凝 血功能 异
常等因素引起 的产后 出血保守 治疗 无效时应用 。
以及 合 并 黏 膜 下 子 宫 肌 瘤 的 患 者 。
3 宫腔 填塞
压 迫试 验 , 加 压 后 出血 基 本 停 止 , 则 成 功 的 可 能 性 大, 可行 B - L y n c h缝 合 术 。 应 用 可 吸 收 线 缝 合 [ 2 ] 。 下 推 膀胱 腹膜 反 折进 一 步暴 露子 宫下 段 。先从 右侧 子 宫 切 口下 缘 2  ̄3 c m、子 宫 内侧 3 c m 处进 针 , 经官 腔 至距 切 缘上 缘 2  ̄3 c m、 子宫 内侧 4 c m 出针 , 然 后
摘要
产后 出血的手术治疗有好 几种 , 如: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用于治疗 产后 出血的一 系列 新方法 , 包括 B- L y n c h缝 合
术、 C h o缝合术 、 子宫下段平行 垂直 压迫缝合术 ; 动脉栓 塞作 为难治性 产后 出血的首选方 法 , 已获得产科 医师的认可 ;
官腔填塞可用 于因宫缩乏力 、 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所 引起 的产后 出血 。通过增 加官腔 内压 力压迫动静 脉及扩 张官 腔
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论文
![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1a61cebb4cf7ec4afed031.png)
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20例的止血效果。
结果:20例经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治疗后均有效止血,效果满意。
术后42天检查子宫切口愈合好,无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无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关键词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置胎盘是妊娠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剖宫产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
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剥离面出血问题是临床中治疗的难点,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为了抢救产妇生命不得不行子宫切除术。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是广大产科医生常常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采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治疗2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2011年收治分娩孕妇4216例,剖宫产1762例(41.8%),发生剖宫产术中出血87例(2.1%),33例为前置胎盘所致出血,中央性前置胎盘1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2例,边缘性前置胎盘8例。
其中13例经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8”字缝合、热盐水纱布垫压迫、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或直肠塞入等措施后创面出血减少,20例经常规处理后仍出血的患者行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
20例患者年龄20~40岁,孕周34~39周。
初产妇8例,经产妇12例。
手术方法:将子宫托出腹腔,用双手压迫子宫下段前后壁,观察出血情况,若压迫后子宫下段出血明显减少,提示此手术成功率高,即可进行该术式。
下推膀胱腹膜反折,充分暴露子宫下段,用1号可吸收缝线,从宫颈内口上2~3cm,左侧缘2~3cm处由子宫下段前壁进针贯穿缝合至后壁,然后从子宫下段后壁相当于子宫切口下缘2~3cm进针贯穿缝合至前壁相应位置,同法缝合右侧,分别打结。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2bce54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b.png)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简称环状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使用环形缝合线将子宫下段组织进行压迫缝合,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环状缝合术的治疗效果1. 压迫止血效果显著环状缝合术通过将环形缝合线缝制在子宫下段组织上,形成一种环形压迫的效果,有效阻止子宫下段出血的发生。
这种手术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止血,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环状缝合术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
2. 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环状缝合术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医生只需将环形缝合线固定在子宫下段组织上即可。
这种手术方法风险较低,术后恢复快速,临床观察表明,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恢复良好。
3. 避免子宫切除的可能性对于一些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患者,采用环状缝合术可以避免进行子宫切除的可能性。
通过迅速有效地止血,避免了患者因为出血严重而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情况,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和手术的风险。
二、环状缝合术的临床意义1. 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2. 为保留子宫提供了有效的手术选择三、环状缝合术的应用前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新型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环状缝合术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df01f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f.png)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剖宫产是目前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然而在剖宫产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情况。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手术方式,其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的定义及操作步骤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是一种通过缝合手术来止血的治疗方式。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出血点进行彻底的检查,确认出血位置和出血原因;接着,清洁手术部位,采取无菌操作,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然后,运用专业的缝合技术,将出血点进行缝合,以止血;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1. 高效性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首先体现在其高效性上。
手术精细,能够快速找到出血点并进行有效缝合,从而迅速止血。
专业医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出血点的位置,避免二次出血的发生,保证手术治疗的高效性。
2. 安全性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在手术安全性上也表现出色。
手术采取无菌操作,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医生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手术操作,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低复发率子宫下段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具有紧急性。
一旦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症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迅速止血,避免病情恶化。
1. 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产妇;2. 子宫下段出血症状明显,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产妇;3. 经过初步处理后,子宫下段出血症状未得到缓解的产妇;4. 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产妇。
1. 术前评估在进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前的检查情况、病情的发展情况等,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2b028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0e.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索产后出血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具体止血作用。
方法:48例产后出血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4例根据具体出血原因进行常规止血,观察组24例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开展止血。
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治疗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P<0.05。
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有利于提高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效果;疗效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健康威胁较大,且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增多,已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实践显示,以往治疗产后出血的措施主要包括按摩子宫、口服止血药和宫腔填塞纱条等,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作用有限[1]。
相关研究指出,相较于常规的止血措施而言,子宫压迫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的鲜明优势,对治疗产后出血有突出价值[2]。
基于此,本次实验以48例产后出血产妇为对象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定48例产后出血产妇展开具体分析,实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
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有经产妇8例、初产妇16例,年龄22~40(31.05±6.17)岁,孕周38~40(39.43±2.28)周。
观察组有经产妇7例、初产妇17例,年龄23~39(31.28±6.04)岁,孕周38~40(39.31±2.39)周。
纳入标准:(1)确诊为产后出血;(2)均为自然分娩;(3)知晓实验,自愿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1)患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2)配合度较低或中途退出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
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信息,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实验具有价值。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止血措施。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2e0c53ad02de80d4d8406d.png)
呈纵 向压迫状。观察官腔内无活动性 出血 ,将子宫切 口连续缝 合。观察子宫变硬 、色泽转红 ,阴道出血停止 。将 子宫放 回腹腔 , 常规关腹 。其余 15例为宫体部或子宫局部收缩欠佳 ,故采用 Cho 缝 合 术 :(1)在 子 宫 出血 严 重 处 任 选 第 1个 进 针 点 ,从 子 宫 前 壁 到后壁贯穿缝 合后 在宫底部 打结 ;在第 1个进针点对侧相应部 位同法缝 合第 2针 。观察子 宫收缩及 阴道 出血情况 ,若宫缩好 转 ,阴 道 出 血减 少 ,则 在 宫 底 部 中央 褥 式 缝 合 浆 肌 层 1针 将 两 缝 线 固定于子宫防止缝线滑脱 ;若宫缩无好转 ,第 1、2针之间距离又 较宽 ,则在其 中间 以同样缝合法缝合第 3针或 /和第 4针 ,每 2针 间距 2 ̄3cm,使宫腔空隙变小 ,出血减少 ,宫缩好转 。(2)若宫缩乏 力 则 从 宫 底 到 子 宫 下 段 行 3~4个 缝 合 ;若 胎 盘 粘 连 ,则 在 胎 盘 剥 离 面 进行 2-3个缝 合 。(3)子宫 放 回腹 腔 观察 ,正 常 后逐 层关 腹 。
所 有 患 者 均 为 子宫 下 段 剖 宫 产 。缝 合 针 线 均 采 用 弧 形 5-6cm 的 大 圆 针 带 0-1号 可 吸 收 线 。将 子 宫 托 出腹 腔 ,行 子 宫 压 迫试 验 ,加压 后 出血 基 本 停 止 ,则 成 功 可 能性 大 。3例 前 置 胎 盘 、1 例双 胎 妊 娠 、1例 巨 大 儿 因子 宫 体 及 子 宫下 段 收 缩 欠 佳 ,故 行 改 良 B—Lynch缝 合术 :下推膀胱腹膜反折暴露子宫下段 ,从子宫下 缘 切 口右 侧 外 1/3交 界 处 的切 缘 下 2 ̄3cm 处 进 针 ,贯 穿 子 宫 下 段 全 层 ,从 对 应 的 上 缘 切 口处 出 针 ,将 缝 线 拉 向 子 宫 底 前 壁 右 侧 距 宫 角 3cm 处 ,在 宫 底部 褥 式 缝 合 2-3针 (不 穿 透 蜕 膜 层 )自宫 底 后 壁 出针 ,再 在 子 宫后 壁 右 侧 子宫 骶 骨 韧带 的 上 方 ,相 应 于 子 宫 下 段 切 口水 平 处 自右 向左 、 由外 向 内斜 行 进 针 并 贯 穿 子 宫 全 层 ,在 对 应 的 子 宫 左 侧 水 平 出 针 ,同 法 以 反 方 向进 行 左 半 部 缝 合 ,最 后 在左 侧 子 宫切 口下 缘 对 应 部 位 出针 。在 助 手 再 次 挤 压 子 宫的同时 ,术者缓慢渐进性拉紧缝线 的两端后 打结 ,使宫体缩 小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1b0c63e83c4bb4cf7ecd12e.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作者:张秀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在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根据患者临床出血原因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56例患者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又55例患者均成功止血,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且子宫切口均良好愈合,子宫体血运情况显示正常,仅有2例患者术后通过B超检查在子宫切口发现液性暗区存在。
结论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并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临床疗效产后出血指的是在产妇娩出胎儿后,24h之内失血量在500ml以上的情况,是临床上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其中,大部分产后出血发生在娩出胎儿后2h内。
临床上造成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在临产过程中,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或软产道发生裂伤,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后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年龄分布为23-41岁,孕周平均为39.1±2.8周。
56例患者中,共计有子宫及宫角部收缩乏力出血35例,胎盘因素出血15例,凝血功能障碍等出血6例。
患者在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后,首先采取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注射治疗及按摩子宫,治疗无效后按照出血原因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
1.2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
在进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的过程中,将子宫由腹腔托出,然后进行子宫压迫试验,通过加压来控制出血。
根据患者出血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于因子宫及宫角部收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出血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术;对于因凝血障碍等原因出血的患者,采用Cho缝合术。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进展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82957cd964bcf84b8d57b3f.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进展产后出血对于产科来说是较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产后出血现象也随着升高。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是广大产科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B-Lynch缝合技术具有简便的操作性、快速的止血特性以及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等被大家所认可,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子宫压迫缝合术。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进展若产妇在胎儿娩出生后的24 h内,阴道的出血量高于500 ml,则被称为产后出血。
这种病症对产妇的伤害极大可能致使产妇死亡,若产妇在产后出现此种疾病,首先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止血,否则将会危及产妇生命安全。
近年研究表明,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产后出血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为此本文对子宫压迫缝合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阐述。
1 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在1997年被英国B-Lynch医生首次提出,缝合术的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机械性纵向压迫子宫平滑肌从而达到缩小宫腔的目的,而通过压迫作用能够使子宫肌壁动脉关闭,进而减小血流量减缓血流速度,这种治疗办法称之为血栓凝结止血,采用机械性纵向压缩的办法还能够刺激子宫收缩进而压迫血窦,进而血窦关闭而止血[1]。
具体如下:将子宫从腹腔中托出,然后用手挤压子宫并观察子宫出血的情况,进行前后对比,观察产妇出血状况有何变化,并根据经验估计手术止血成功性。
下推膀胱腹膜反折,在子宫切口下缘3 cm、距离子宫左侧缘3 cm处进针[2],并且使针穿过子宫宫腔,与子宫切口上缘3 cm、距离子宫左缘约4 cm处出针,然后将缝线从宫底垂直绕到子宫后壁,在宫底韧带间,在右侧对称点穿出,然后将缝线从宫底绕至子宫前壁,同法缝合子宫右侧,将缝线缓慢渐进性的拉紧并打结,并关闭子宫下段切口,从而使子宫呈现出压缩的形状[3]。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江华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江华](https://img.taocdn.com/s3/m/d56bf1ebed630b1c58eeb542.png)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刘江华[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象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其治疗方法包括B-lynch缝合术、Cho缝合术、Hayman缝合术和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恶露干净时间、子宫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恶露干净时间、子宫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其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共计发生1例感染,1例再次出血,6.67%;对照组患者共计发生2例梗阻,1例粘连,2例感染和2例再次出血,23.3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其术中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子宫恢复时间、恶露干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临床应用止血效果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3.72作者单位:042200,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民医院产后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妊娠期临床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3%[1]。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h内发生出血,且出血量大于500ml的现象[2]。
一般来说,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异常、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软产道损伤等[3]。
产后出血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面健康,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寻找有效措施积极解决产妇产后出血,针对不同出血原因,采取迅速有效的缝合止血,按照需求补充血容量,避免产妇子宫切除,是有效治疗产后出血,维护妇女生育能力,挽救病人生命之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对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0%,观察组止血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成功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安全性较好。
标签: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一般是指产妇分娩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较为常见,也是十分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相关研究表明,国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3%,其中因产后出血死亡的产妇在所有死亡产妇中占比接近50%[1],给产妇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宫缩乏力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产后出血治疗过程中,主张迅速止血,通过补充产妇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并改善微循环,以保证产妇安全。
为研究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35例采取了子宫压迫缝合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确诊为产后出血,妊娠前无不良孕产史,心肺功能、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患者对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存在心、肾、肺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孕期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异常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
观察组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7.1±3.1)岁,孕周为32~40周,平均孕周为(37.9±1.2)周,其中剖宫产21例,阴道分娩14例;对照组年龄为24~37岁,平均年龄为(27.7±3.3)岁,孕周为33~39周,平均孕周为(37.1±0.9)周,其中剖宫产20例,阴道分娩1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止血治疗,包括子宫按摩、注射缩宫素、服用止血药等,必要时可采取子宫动脉结扎术。
观察组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具体如下:缝合针选用4~5cm的大圆针,带01号可吸收线。
由腹腔将子宫托出,并对向挤压子
宫前后壁,仔细观察患者出血状况。
若患者出血量明显降低,则采取Cho缝合术[3]:从出血最严重处选取一点进针,采取大号钝头直针由子宫前壁浆膜层进针,穿过宫腔后,由后壁浆膜层出针。
在第一进针点的一侧2~3cm处由子宫后壁进针,再从前壁出针,然后由第二进针点一侧2~3cm处由前壁进针,再从后壁出针;之后从第三个进针点一侧2~3cm处由后壁进针,再从前壁出针。
将缝线拉紧,构成四边形,在前壁处打结。
若产后出血是由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则需要在宫底至子宫下段位置缝合4个以上四边形,以保证止血效果。
治疗完成后,观察一段时间,若无异常情况,即可采取常规方法将子宫切口缝合。
1.3疗效判定
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出血症状停止或出血量低于30ml/h,体征及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子宫收缩恢复正常,尿量大于30ml/h;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依然存在出血症状,且出血量超过50ml/h,生命体征未恢复,甚至出现恶化,子宫依然无法正常收缩,尿量小于30ml/h[4]。
另外,对两组患者成功止血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有效3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2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0%,观察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成功止血时间为(38.5±4.3)min,对照组成功止血时间为(58.2±3.9)min,观察组成功止血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分娩过程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席汉氏综合征等,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故一旦出现产后出血需立即治疗,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止血。
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术中通过捆绑、压迫让子宫壁弓状血管受到挤压,以降低、减慢患者血流,并可促进局部血栓形成,以达止血目的。
同时,该术可进一步刺激子宫收缩,让子宫内部的毛细血管窦受到压迫,让管窦关闭止血。
由于缝合时,子宫前后壁间并不是紧密长期贴合,所以不会导致宫腔粘连。
施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结扎血管的数量,避免影响子宫活力。
必要时可进行血管结扎,但需先行子宫压迫缝合,再进行结扎,切不能调转顺序。
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过程中,应尽量下推膀胱至宫颈内口,缝合时贯穿子宫下段前后壁可避免因下段薄、组织水肿而发生组织切割现象。
缝合完成后,可用卵圆钳对宫颈内口进行探查,以确认宫颈内口是否通畅。
缝合时要掌握正确位置,打结线时要保持力度均匀适中,以避免缝线滑脱、
缝线切割组织、子宫坏死等不良后果。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0%,观察组止血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成功止血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快速止血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列琼.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4):89.
[2] 刘劲松,李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3,23(01):8485.
[3] 王焱,董武.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43(18):99100.
[4] 武爱萍.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21(0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