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课程设计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书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书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桥梁方向年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一节设计任务 (3)第二节基本资料 (3)第二章地基和基础设计 (6)第一节绘制设计资料总图 (6)第二节复核土层 (6)第三节地基和基础方案的比较 (8)第四节地基和基础设计与计算 (9)第三章施工方法及程序 (27)第一节施工方法及主要机具设备 (27)第二节主要施工程序 (27)第一章概述§1 设计的任务及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设计任务:根据已有建筑物的图样,所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设计某铁路干线上跨越某河流的桥梁之R 号桥墩的地基和基础。

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该桥梁为等跨度32M,上承板梁,桥面系为无渣桥面,并设双侧人行道,桥墩为混凝土实体桥墩,该桥位于直线平坡段上,与河流正交,该地区无流冰及地震,该河道不通航。

该桥除了为铁路客货运服务外,亦为附近居民来往的通道。

设计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进行设计,活载按铁路标准活载,即“中—活载”。

§2 基本资料一、建筑物的立面示意图如下:二、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及钻孔布置图如下:场地地形图及钻孔布置图(单位:m)水平比例尺1:1000高水位:142.0m施工水位:132.0m 常水位:132.0m一般冲刷深度:河底以下1.50m局部冲刷深度:河底以下5.50m 三、建筑物地区水文、地质情况钻孔柱状剖面图:(其中土层顶面标高和土层厚度单位均为m)第1号钻孔第2号钻孔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图例土层顶面标高(m)土层厚度(m)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图例土层顶面标高(m)土层厚度(m)# 13 粘砂土138.0 1 # 13 粘砂土130.0 1.0 # 4 粘土137.0 2.5 # 4 粘土129.0 2.5 # 11 粘土134.5 # 11 粘土126.5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图例土层顶面标高(m)土层厚度(m)# 13 粘砂土133.0 1.0# 4 粘土132.0 2.5# 11 粘土129.5四、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表如下:土的力学性质表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土粒比重G s孔隙比e饱和度S r液限W L塑限W P内摩擦角φ内聚力C(KPa)渗透系数K# 13 粘砂土2.71 0.863 0.96 31.3 25.6 23° 15 8.1×10-5 # 4 粘土 2.74 0.936 0.98 40 21 16° 36 5.3×10-7 # 11 粘土 2.72 0.626 1.00 41 23 18.5° 60 4.3×10-5五、作用在桥墩上的荷载桥梁试样及跨度作用力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纵向力横向风力恒载活载制动力风力墩帽墩身承台重桥梁自重一孔活载二孔活载钢梁上风力墩帽上风力墩身上风力列车风力钢梁上风力墩帽上风力墩身上风力重载轻载满载空车一孔活载二孔活载上承板梁32m力(k N)7249.08870190152290320 340 ∕ 3.5常水位7261 122 115 1.5高水位13.4力臂x/y(m)0 00.350.350 00.93∕0.26常水位7 6.6.02.440.26高水位11六、墩帽尺寸简图及墩身坡度墩宽δ=240cm墩帽长b=546cm墩帽厚d= 52cm墩身坡1:m=1:20如右图:单位cm七、补充资料墩帽顶面在高水位以上2.52m第二章地基和基础设计§1 绘制设计资料总图设计资料总示意图:(单位cm )#13黏砂土#4黏土#11黏土§2 复合各层土的名称、确定其允许承载力一、土层名称的复核,如下表:土名称鉴定表土的状态鉴定表三、确定各土层的基本承载力σ0,如下表:地基允许承载力表四、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K经查表,结果如上表:五、各土层的地基的允许承载力的计算由于地基的尺寸和埋深还没有确定,暂时无法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道路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道路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道路桥梁 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道路桥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掌握道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 熟悉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4. 了解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道路桥梁设计的初步分析;2.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完成道路桥梁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3. 能够根据实际案例,分析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道路桥梁进行简单的养护与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知识,对道路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桥梁概述- 了解道路桥梁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体系。

2. 道路桥梁设计原理- 学习道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掌握道路桥梁的受力分析、荷载组合及设计方法。

3.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熟悉道路桥梁施工的工艺流程;- 学习桥梁基础、桥墩、桥台、梁体等主要结构的施工方法;- 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 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 了解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学习常见病害的成因、检测方法及处理措施。

5. 实践教学环节- 完成道路桥梁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 参观施工现场,了解实际工程案例;-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全过程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全过程

表 2 钢筋混凝土 T 形梁永久荷载计算表
构件尺寸(mm)
单位长度体积 重度
1600 80
140 710
1600
0.444
25
180
每米延重 11.10
中 横梁 隔 梁
边 梁
90
桥面 铺装
1200
1090 1600
110
0.049
25
1.23
150
0.0245
25
0.61
沥青混凝土
1600
(2cm)0.032 21
EIc mc 2 24.52
11.78102 3.0 1010 Hz 4.62Hz 1128
由于 1.5Hz f 14Hz ,那么:
0.1767Inf 0.0157 0.255
由此可得: 1+ =1+0.255=1.255
3.2.2 公路-Ⅱ级均布荷载 q K
q =10.5×0.75KN/m=7.875KN/m K
5
ij 1/ n aie /
a2 i
i 1
5
式中,n=5, ai2 =2×(3.2 2 1.62 )m 2 =25.6m 2 i 1
2
表 1 ij 值计算表
梁号
i1
i2
i3
i4
i5
1
0.6
0.4
0.2
0
-0.2
2
0.4
0.3
0.2
0.1
0
3
0.2
0.2
0.2
0.2
0.2
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0.194 0.275
0.388
0.442
一号梁影响线
二号梁影响线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2.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3.熟悉桥梁工程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

6.能够进行桥梁工程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施工技术、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具体内容包括:1.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2.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4.桥梁工程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调整和安排。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调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桥梁课程设计.DOC

桥梁课程设计.DOC

桥梁课程设计.DOC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

具体包括:1.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2.掌握桥梁设计的常用方法;3.熟悉桥梁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桥梁设计的辅助计算和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设计流程。

具体包括:1.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桥梁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等;2.桥梁设计的常用方法:包括桥梁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等;3.桥梁设计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桥梁设计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具体应用;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设计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练习题和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考试: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技术,培养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熟悉桥梁基础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桥梁基础工程的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和计算。

•具备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和现场管理能力。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基础工程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增强学生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基础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桥梁基础工程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

2.设计方法: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

3.施工技术: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技术和要点,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

4.质量控制: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掌握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了解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5.验收标准: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验收方法和标准,掌握验收程序和要点,了解验收中的注意事项。

6.维护方法: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维护保养方法,掌握维护技术和要点,了解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过程,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m
m
m
m
m
m 限限
评定名称依据
# 砂土土 细 1类 沙
0
0 4.8 25.5 46.4 85.1
粒径大大于0.075mm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部质量的
85%
# 砂土土 粉 7类 沙
0
# 粘土土 粘 2 类 土土
0
0
0
2.4
50.6
粒径大大于0.075mm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部质量的
50%
21.6 44.4
0.52 2.40 5.46 1:20
M
1.3.5土土的物理力力学性质
1.3.6其它补充资料 墩帽顶面面位于高高水水位以上3.72米米。
2.1设计资料总图
第二二章 地基与基础设计
2.2土土层资料复核及承载力力确定
土土
层 编
类别

名称
土土粒 比比重
已知数据
孔隙 液性 相对 比比 指数 密度
状态
基本允许 承载力力
1.2建筑物性质及用用途
该桥除了为铁路客货运服务外,还为附近居民来往提供通道。
1.3基本设计资料
1.3.1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及钻孔布置图
高高水水位:242.0m 施工工水水位:232.0m 常水水位:232.0m 一一般冲刷深度:河底以下1.5m 局部冲刷深度:河底以下5.5m
1.3.2建筑物立立面面布置图
可塑
152
0 1.5 18.38 8.58
#5 砂土土类 细沙 2.67 0.651 / 0.47 中密
270
1.5 3 19.71 9.91
#3 砂土土类 中沙 2.65 0.64 /
0.4 中密
370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桥梁及其特点,了解桥梁的历史发展。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和软件,进行桥梁设计的草图绘制和模型构建。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和计算方法,估算桥梁所需的材料和工程量。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与同伴共同完成桥梁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对工程领域的探索精神。

2. 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

3. 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关注桥梁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结合数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实践项目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应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桥梁的定义、作用和历史- 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桥梁的分类与特点- 按结构形式分类: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各类桥梁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3. 桥梁设计原则与方法-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经济、美观、适用- 桥梁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草图设计、计算分析、施工图绘制4. 桥梁受力分析- 桥梁的受力特点及主要受力构件- 桥梁的荷载分析及受力计算方法5. 桥梁材料与施工技术- 常用桥梁材料: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桥梁施工方法:预制、现浇、悬臂施工等6. 桥梁设计与实践- 桥梁设计项目:小组合作设计一座桥梁- 实践活动:制作桥梁模型,进行受力测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桥梁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二课时:桥梁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课时:桥梁设计原则与方法第四课时:桥梁受力分析第五课时:桥梁材料与施工技术第六课时:桥梁设计与实践(小组合作、制作模型、测试评估)教材章节:参照《工程技术》课本第四章“桥梁工程”相关内容。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13.桥梁创新设计理念:探讨现代桥梁设计中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如绿色桥梁、智能桥梁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4.桥梁模型试验:组织学生进行桥梁模型试验,观察桥梁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5.课程设计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桥梁设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设计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1.桥梁工程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如BIM技术、3D打印、新材料应用等,激发学生对行业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本部分教学内容旨在提升学生对桥梁工程项目的全面认识,培养其项目管理能力、法规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教学内容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第五部分教学内容着重于以下方面:
22.桥梁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探讨桥梁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2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讨论桥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4.桥梁工程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桥梁工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国内外著名的桥梁工程,了解其设计特点及创新之处。
5.桥梁模型制作:结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内容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进一步深入以下教学内容:
6.桥梁结构力学原理:探讨桥梁结构中力的传递和支撑原理,理解力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18.桥梁工程法规与标准:介绍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桥梁课程设计范文文库

桥梁课程设计范文文库

桥梁课程设计范文文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桥梁建筑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了解桥梁工程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材料特性、受力分析、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了解桥梁工程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一定的工程图纸阅读和分析能力,掌握桥梁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工程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基本原理、桥梁设计、桥梁施工和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四个部分。

1.桥梁基本原理:介绍桥梁的分类、基本结构、材料特性、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

2.桥梁设计:讲解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选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耐久性设计等。

3.桥梁施工:阐述桥梁施工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基础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桥梁装饰工程等。

4.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探讨其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和工程特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桥梁模型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关注桥梁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一、课程目标本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旨在让八年级学生通过对桥梁工程的学习,实现以下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功能;(2)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了解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工艺及其作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结构,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3)提高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3)通过了解桥梁建设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活动课程,以桥梁工程为载体,结合物理、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限,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的教学内容如下:1. 桥梁基本知识:- 桥梁的定义、功能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桥梁的组成、结构及受力分析(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2. 桥梁设计原理:-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桥梁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3. 桥梁施工工艺:- 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工艺(对应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施工工艺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第二节)4. 实践活动:- 桥梁设计实践活动(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 小组合作制作桥梁模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桥梁基本知识学习,进行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第二周:桥梁设计原理学习,布置相关课后作业;第三周:桥梁施工工艺学习,组织学生参观桥梁施工现场;第四周: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进行桥梁设计和模型制作。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条件:所选题号为18,五梁式,公路-Ⅱ级,标准跨径L=25m。

b根据设计条件,查阅《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DG G60-2004(以下简称《公桥规》)第2页表1.0.11可知此桥属中桥;查阅《公桥规》第2页表1.0.9可知其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查阅《公桥规》第24页表4.3.1-1可知当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时公路等级应为二级或三、四级公路,现假定为二级公路,且设计速度为60km/h,查阅《公桥规》第9页表3.3.1-1及表3.3.1-2,得车道宽度必须大于3.5m,该桥梁为双车道桥梁,为改善行车条件必须充分利用桥梁宽度增加行车道宽度,因此不设中间带。

每车道宽度为(900/2)cm。

取桥面横坡度为1.5%。

一、拟定上部结构尺寸根据《公桥规》第14页3.6.4条规定,取人行道桥面铺装厚为80mm,则桥面中心线处的桥面铺装的厚度为80mm+(9000/2)mm×1.5%=148mm。

桥面净宽为11m,结构形式为五梁式,可取主梁中距为2.0m,翼板宽200cm,主梁梁肋20cm。

高跨比在1/15到1/25之间,即梁高在25×1/15m到25×1/25m 之间,最后取定主梁高为1.5m。

横隔梁高h=(3/4)H=1.1m=110cm,梁肋宽取15cm;设5道横隔梁,间距取612cm。

计算跨径:L=2450cm。

桥梁的横断面示意图及T梁的尺寸图如下:图(1)图(2)一、行车道板(翼缘板)的设计与计算行车道板采用铰接悬臂板形式。

桥面铺装层厚为814.811.42+=cm ,普通混凝土体积质量为3124/c KN m γ=,钢筋混凝土悬臂板体积质量取3225/c KN m γ=。

1、 恒载及其内力(1) 每延米板体的恒载桥面铺装:10.114 1.024 2.736/g KN m =⨯⨯=T 梁翼板:20.10.15 1.025 3.125/2g KN m +=⨯⨯= 恒载合计为:12 2.736 3.125 5.861/g g g KN m =+=+=(2) 每米宽板条每延米的恒载弯矩 悬臂板的悬挑长度:0 2.00.20.922l b l m --=== 每延米恒载弯矩:22011 5.8610.9 2.37422Ag M gl KNm =-=-⨯⨯=- 每延米恒载剪力:0.5()0.5(2.00.2) 5.861 5.275Ag Q L b g KN =-=⨯-⨯=2、 公路-II 级产生的内力根据《公桥规》第24页表4.3.1-2,汽车后轴重P=140KN ,轴距为1.4m ,轮距为1.8m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一、设计背景与要求:现代桥梁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领域之一,承担着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任务。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掌握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独立设计一个具体的桥梁项目,深入了解桥梁的结构、材料和施工过程,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最终完成设计图纸和技术报告。

二、课程设计内容:1. 桥梁选址和设计参数的确定;2. 桥梁结构设计(包括桥墩、桥面、支撑结构等);3. 桥梁材料的选择;4. 桥梁施工技术方案;5. 桥梁设计图纸的绘制;6. 桥梁设计报告的撰写。

三、设计流程:1. 桥梁选址和设计参数的确定: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桥梁的具体位置,并确定桥梁的设计参数,包括桥梁跨径、荷载标准等。

2. 桥梁结构设计:根据桥梁的设计参数,学生进行桥梁的结构设计,包括桥墩的形式、桥面板的形式等。

3. 桥梁材料的选择: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等。

4. 桥梁施工技术方案: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制定桥梁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等。

5. 桥梁设计图纸的绘制: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绘制桥梁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等。

6. 桥梁设计报告的撰写: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方案等,撰写桥梁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计算结果、安全分析等。

四、成果要求:1. 完成桥梁的设计图纸;2. 完成桥梁设计报告。

五、考核方式:1. 课程设计及报告:50%;2. 技术交流与答辩:30%;3. 设计图纸质量:15%;4. 设计过程的规范性和工作纪律:5%。

六、参考资料:1. 《桥梁工程设计手册》;2.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3. 《桥梁结构设计原理》;4. 《混凝土桥梁设计与实践》。

以上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仅供参考。

具体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3.熟悉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4.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结构受力情况;6.能够运用基本计算方法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7.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梁工程结构形式;8.能够独立完成桥梁工程的设计案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敬畏之心;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

2.桥梁工程的基本结构组成:讲解桥梁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桥跨、桥墩、桥台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受力特点。

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介绍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如受力分析、内力计算、稳定性分析等,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

4.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讲解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如弯矩计算、剪力计算、扭矩计算等,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

5.桥梁工程的设计步骤:介绍桥梁工程的设计步骤,如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流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 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桥梁特点;2. 学生能够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影响桥梁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主要因素;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桥梁设计进行评价;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和软件,设计简单的桥梁模型,并展示其结构特点;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桥梁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探究欲望;2. 学生能够认识到桥梁在国民经济和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基础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激发兴趣和引导。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概念与历史: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通过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桥梁。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概述2. 桥梁的结构与功能:讲解桥梁的主要结构部分及其功能,分析影响桥梁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因素。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结构与功能3. 桥梁设计原则与方法:介绍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学习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设计原则与方法4. 桥梁受力分析: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讲解桥梁的承重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在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给定基本资料(地质及水文资料,荷载)进行桥梁群桩基础的设计,初步掌握桥梁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一)基本资料 1 地质及水文资料河床土质为卵石土,粒径50-60mm 约占60%,20-30mm 约占30%,石质坚硬,孔隙大部分由砂填充密实, 卵石层深度达58.6m ; 地基比例系数4/120000m kN m =(密实卵石);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01000a f kPa =; 桩周土摩阻力标准值kPa q ik 500=; 土的重度320.00/kN m γ= (未计浮力);土内摩擦角40ϕ=。

地面(河床)标高69.50m ;一般冲刷线标高63.54m ;最大冲刷线标高60.85m ;承台底标高67.54m ;常水位标高69.80m ,如图1。

承台平面图如图2所示。

纵桥向断面 横桥向断面图1 桩基剖面图(单位:m ) 图2 单位:m2 作用效应上部为等跨30m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桥,荷载为纵向控制设计,作用于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纵桥向的荷载如下。

永久作用及一孔可变作用 (控制桩截面强度荷载) 时:∑N=40746kN∑(制动力及风力)=H kN358.60∑M=4617.30kN.m(竖直反力偏心距、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矩)永久作用及二孔可变作用(控制桩入土深度荷载)时:∑N=46788.00kN3 承台用C20混凝土,尺寸为9.8×5.6×2.0m,承台混凝土单位容重3γ=。

25.0/kN m4 桩基础采用高桩承台式摩擦桩,根据施工条件,桩拟采用直径m=,以d2.1冲抓锥施工。

(二)主要设计依据规范1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设计满足要求的群桩基础,并形成图纸与计算文件。

计算文件包括以下内容:1.群桩结构分析(1)计算桩顶受力(2)计算沿桩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并画出相应分布图(3)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2. 桩身截面配筋并绘出基桩构造及钢筋图(横截面,立面),进行桩截面强度校核3按地基土的支承力确定和验算单桩轴向承载力4.承台验算验算项目:承台冲切承载力验算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4] 江祖铭等主编.墩台与基础.北京:民交通出版社,1994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12 月 10日指导教师签名:吉小明计划完成日期: 2012 年 12 月14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设计计算1.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计算:1.1 永久作用加一孔可变作用:∑=9.86.525(-40746)2⨯⨯⨯+=N42392.4N k10∑=NH k.35860∑=+⨯=⋅M N m4617.32358.605334.5 k1.2永久作用加二孔可变作用∑=26.59.82500(46788).=N-⨯⨯+⨯N k1048434.4b2.1桩的计算宽度1由于m d 0.1≥,查表取得)1(1d k k b f +=, 已知m d h m L 6.6)12.1(3)1(3;21=+⨯=+==m h m L 36.36.66.06.0211=⨯=<=查表可得9.0=f k ,由n=2可得6.02=b ,故取11226.0)1(h L b b k -+=802.06.626.0)6.01(6.06.0)1(1122=⨯-+=-+=h L b b k所以m d k k b f 59.1)2.11(802.09.0)1(1=+⨯⨯=+=3.2桩-土变形系数α先拟定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0,经查表可得27/100.3m kN E c ⨯=2727/104.2/100.38.08.0m kN m kN E E c ⨯=⨯⨯==444102.0642.114.364m d I =⨯==π,600.0102.0104.259.11200005751=⨯⨯⨯==EI mb α 桩在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m h 31.11=,其计算长度为5.279.631.11600.0>=⨯==-h h α,故按弹性桩计算 3.3 桩顶刚度系数1ρ、2ρ、3ρ、4ρ植的计算m l o 69.6=,m h 31.11=,查表可得,钻孔时取21=ζ 222130.142.114.34m d A =⨯==π36/10357.131.11120000m kN h m l o o ⨯=⨯==经查表可知当为摩擦桩时,O A 取2)4tan 2(-+ϕπh d 和42S π的较小值22217.21)440tan 31.1122.1(14.3)4tan 2(m h d A o =⨯+⨯=+=-ϕπ,22204.842.314.34m S A o =⨯==π,故取204.8m A O =,所以EI A l EA h l o o 747.01083.104.810357.11104.2130.131.112169.61116671=⨯=⨯⨯+⨯⨯⨯+=++=ζρ已知479.631.11600.0>=⨯==-h h α,故取4=-h ,m l l o o 01.4600.069.6=⨯==-α由上述-h 和-o l 可以查得67433.0,17312.0,05989.0===m m Q x x ϕEI EI EIx Q 0129.005989.0600.0332=⨯==αρEI EI EIx m 0623.017312.0600.0223=⨯==αρ EI EI EI m 4046..067433.0600.04=⨯==ϕαρ3.4计算承台底面原点O 处位移0a 、0b 、0β(单孔活载+恒载+制动力等)EIEI n N b o 37.9458747.064.423921=⨯==ρ ∑==⨯⨯+⨯=+ni i EI EI EI x n 1221490.136.16747.04046.06ρρEI EI n 0774.00129.062=⨯=ρ EI EI n 3738.00623.063=⨯=ρ222232)(13973.0)0623.0(6EI EI n =⨯=ρEI EI EI EI EI n x n n Mn H x n a ni i ni i o 71.7454)(13973.0)(90.130774.05.53343738.060.35890.13)()(221232214231214=-⨯⨯+⨯=-+++=∑∑==ρρρρρρρEI EI EI EI EI n x n n H n M n ni i o 25.584)(13973.0)(90.130774.06.3583738.05.53340774.0)(222321214232=-⨯⨯+⨯=-++=∑=ρρρρρρβ 3.5 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作用力i P 、i Q 、i M竖向力:kN kN EIEI EI x b P o i o i 12.636770.7763{)25.5846.137.9458(747.0)(1=⨯±⨯=+=βρ 水平力:kN EIEI EI EI a Q o o i 77.5925.5840623.071.74540129.032=⨯-⨯=-=βρρ弯矩:m kN EIEI EI EI a M o o i ⋅-=⨯-⨯=-=04.22871.74540623.025.5844046.034ρβρ 校核:∑=≈=⨯=kN H kN nQ i 60.35862.35877.596∑∑=⋅=≈=-⨯+⨯-⨯=+ni ii mkN M nMP x 1150.533434.5335)04.228(66.1)12.636770.7763(3∑∑==≈=+⨯=ni i kN N kN P 14.4239246.42392)12.636770.7763(33.6 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身弯矩0M ,水平力0Q ,及轴向力0Pm kN l Q M M o i i o ⋅=⨯+-=+=82.17169.677.5904.228kNQ o 77.59=kN p O 14.78771569.62.1470.77632=⨯⨯⨯+=π3.7 最大冲刷线深度下沿桩身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的计算: 3.7.1桩身最大弯矩处及最大弯矩的计算: 由=z Q 得72.177.5982.171600.0=⨯==ooq Q M l α,72.1=q C 及0.4=-h 查表可得813.0max =-z ,故m z mxx 36.1600.0813.0== 由813.0max =z 及0.4=-h 查附表可得302.1=M K ,mkN m kN M ⋅=⋅⨯=71.22382.171302.1max3.7.2 最大冲刷线深度下沿桩身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的计算: 采用无量钢法计算,由5.279.6>=-h ,所以用摩擦桩公式计算)(,21x o x o zx m o m oz B M A Q b zB M A Q M αασα+=+=-,其中mkN M o ⋅=82.171,kNQ o 77.59=。

经查相关附表可得m A 、m B 、x A 、xB ,计算结果如下;z 00.000.00000 1.00000 2.44066 1.62100171.820.000.10.170.099600.99974 2.27873 1.45094181.7010.780.20.330.196960.99806 2.11779 1.29088191.1119.600.30.500.290100.99382 1.95881 1.14079199.6626.570.40.670.377390.98617 1.80273 1.00064207.0431.840.50.830.457520.97458 1.650420.87036213.0335.540.6 1.000.529380.95861 1.502680.74981217.4437.840.7 1.170.592280.93817 1.360240.63885220.2038.870.8 1.330.645610.91324 1.223700.53727221.2338.800.9 1.500.689260.88407 1.093610.44481220.5637.771 1.670.723050.850890.970410.36119218.2335.941.1 1.830.747140.814100.854410.28606214.3133.441.2 2.000.761830.774150.745880.21908208.9130.421.3 2.170.767610.731610.644980.15985202.1727.001.4 2.330.764980.686940.551750.10793194.2323.301.5 2.500.754660.640810.466140.06288185.2819.441.6 2.670.737340.593730.388100.02422175.4715.511.7 2.830.713810.546250.31741-0.00847164.9611.611.8 3.000.684880.498890.25386-0.03572153.947.811.9 3.170.651390.452190.19717-0.05798142.58 4.162 3.330.614130.406580.14696-0.07572131.040.742.2 3.670.531600.320250.06461-0.09440107.98-4.872.4 4.000.443340.242620.00348-0.1103085.85-10.112.6 4.330.354580.17546-0.03986-0.1113665.47-13.602.8 4.670.269960.11979-0.06902-0.1054447.47-15.843 5.000.193050.07595-0.08741-0.0947132.28-16.973.5 5.830.050810.01354-0.10495-0.056987.39-16.0446.670.000050.00009-0.10788-0.014870.02-12.05zαmA mB xA xB zM zxσ由上表数据可画出桩身弯矩图和桩身水平压应力分布图3.8 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桩在最大冲刷线处水平位移0x 和转角0ϕ的计算:由0.4=-h 和0=-z 查附表可得44066.2=x A ,62100.1-=ϕA ,62100.1=x B ,75058.1-=ϕBmm mm m B EI M A EI Q x Xx o 6592.010592.0102.01040.2600.062100.182.171102.01040.2600.044066.277.593727323<=⨯=⨯⨯⨯⨯+⨯⨯⨯⨯=+=-αα 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