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4 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 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chpt4-汽车制动性-3-4
汽车理论Automobile TheoryProf. Dr. Baohua Wang Schoo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Add: 167 Checheng West Road, Shiyan, Hubei 442002, China Email: w724681466@汽车理论Vehicle Theory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第4章 汽车制动性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方向 稳定性和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4.1 4.2 4.3 4.4 4.5 4.6 4.7Prof. Dr. Baohua Wang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驻车制动性 汽车制动性的影响因素Schoo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2 2013-5-13Page汽车理论Vehicle Theory4-3 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第4章 汽车制动性制动效能: 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
由于汽车的动力性(最高车速)不同,对制动 效能也提出了不同要求:一般轿车、轻型货车 行驶车速高,要求制动效能也高;重型货车行 驶车速低,要求制动效能就稍低一点。
Prof. Dr. Baohua WangSchoo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3 2013-5-13Page汽车理论Vehicle Theory1.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1.制动距离第4章 汽车制动性汽车在附着性能良好的水平路面上以车速u0滑 行时,从驾驶员踩着制动踏板开始到停车为止汽车 驶过的距离。
4-汽车的制动性_汽车理论_西南大学_冀杰
F
FXbmax F
只考虑滚动和抱死拖
滑两种状况
FXb F FZ
FXbmax FZ
pa
地面制动力取决于 前期:制动器制动力 后期:地面附着条件 两者兼备!!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车轮渐变制动三个阶段
车轮接近纯滚动
uw rr0w
车轮边滚边滑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胎面花纹
沥青路面上的轮胎附 着系数变化比较大 而在石英岩路面上不 同胎面的差别较小
胎面花纹深度减小, 附着系数显著下降。
低气压、宽断面和子 午线轮胎的附着系数 一般较高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胎面花纹
为了增加潮湿时的附 着能力,
路面的宏观结构应具 有一定的不平度且有 自动排水的能力; 路面的微观结构应是 粗糙且有一定的尖锐 棱角,以穿透水膜, 让路面与胎面直接接 触。
良好路面制动时的受力情况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二、制动器制动力Fμ
与附着力无关
Fμ
Tμ r
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切向力。
Fµ取决于制动器的类型、结构尺寸、制动器摩擦
副的摩擦因数及车轮半径,并与踏板力成正比。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三、 FXb、Fμ与 F的关系
试验路面 载重 制动初速度 制动时的稳 定性 制动距离或 制动减速度 踏板力
≥0.7
任何载荷 50km/h 不许偏出 2.5m通道 ≤20m ≥5.9m/s2 ≤500N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有时也用在良好路面条件下,汽车以 100km/h
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最短距离来表示。 几种车型100km/h→ 0的制动距离
汽车的制动性PPT课件
17
高速行驶经过积水层出现滑水现象。
痕,看不出花纹。 uwr r0 ww0
10
不 同 滑 动 率 轮 胎 印 迹 变 化 规 律
11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的滑动成分越来越大。它
通常用滑动率S表示。
S u w r r 0 w 100 %
p
uw u w r r 0 为纯滚动
S 0
s
w 0 , S 100 % 为纯滑动
对于装有 ABS 的汽车,则
s g xmax p g
在预见性的非紧急制动 车轮不抱死。
x s g p g
20
2 制动距离分析
驾驶员反应时间:
Evaluation Criteria of Braking Performance
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抗热衰退性能:汽车在高速行驶或下长坡道时
制动性能的保持程度。
抗水衰退性能:是指汽车涉水后对制动性能的
保持能力
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的评价:常用 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制动时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 时,则汽车将偏离给定的行驶路径。这 时,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能不佳。
T r
2 制动器制动力
F
T r
Braking Force
W
ua
T
Fp
F xb
F
Fz
7
W
ua
T
汽车理论课件: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FXb1
FY1
o
A
F FXb2 j
FY2≈0
C uB
B
側向干擾
FXb2
後輪抱死時,Fj與後 軸側滑方向一致,慣性 力加劇後軸側滑,後軸 側滑又加劇慣性力,汽 車將急劇轉動,處於不 穩定狀態。
汽車理論 吉林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1
第四節 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3.前輪抱死或後輪抱死時汽車縱軸線轉過的角度
試驗條件
FXb1
FY1 0
受到向右的側 向干擾
FXb2
1.前輪抱死拖滑
uA
FXb1
前輪抱死時,Fj的 方向與前軸側滑的方
A Fj(離心力)
C
向相反,Fj能阻止或 減小前軸側滑,汽車
處於穩定狀態。
uB
FXb2
FY2
B
O
汽車理論 吉林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1
第四節 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2.後輪抱死拖滑
FXb1
uA
汽車理論 吉林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1
第四節 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本節內容結束
下一節
1
➢試驗是在一條一側有2.5%橫向坡的平直混凝土路面 上進行。
➢為了降低附著係數,使之容易發生側滑,在地面上 灑了水。
➢試驗用轎車有調節各個車輪制動器液壓的裝置,以 控制每根車軸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動力,達到改變前後車輪抱死拖滑次 序的目的,調節裝置甚至可使車輪制動器液壓為零。
1
第四節 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1)前輪無制動力而後輪有足夠的制動力(曲線A) 或後輪無制動力而前輪有足夠的制動力(曲線B)
2)若後輪比前輪提前一定時間先抱死拖滑,且車速超過 某一數值,汽車在輕微的側向力作用下就會發生側滑,路 面越滑、制動距離和制動時間越長,後軸側滑越劇烈。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另外注意,跑偏与车轮抱死无关。) 1.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 2.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
22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弯道行驶条件下的制动试验
弯道行驶时进行的制动试验也会得到类似结果: 1)只有后轮抱死或后轮提前抱死,在一定车速条件下, 后轴才会发生侧滑; 2)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因侧向力系数为零,不 能产生任何地面侧向反作用力,汽车无法按原弯道行驶而 沿切线方向驶出,即失去了转向能力。
23
因此,综合考虑制动效能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 性,将制动工况划分成如下四种(不考虑跑偏):
24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和汽车制动性有关 的主动安全系统
一、ABS系统
ABS系统 EBD系统
左侧:地面附着力随汽车 制动力矩的增加,能提供 足够的地面制动力,此时 的侧向力系数也较大,具 有足够的抗侧滑能力,— 稳定区。
右侧:随制动力矩的增大,地面制动力减小,抱死侧滑。 25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3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跑偏
侧滑
4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跑偏、侧滑、失去转向能力之间的联系:
跑偏和侧滑是有联系的:严重的跑偏有时会引起后轴 侧滑,容易侧滑的汽车也加剧跑偏的趋势。 失去转向能力和后轴侧滑也是有联系的:一般汽车如 后轴不会侧滑,前轮就可能失去转向能力;后轴侧滑, 前轮常仍有转向能力。 制动跑偏、侧滑、失去转向能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 要原因。在侧滑事故中,发现有50%是由制动引起的。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7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侧向力系数 侧向力系数φℓ : 侧向力极限值与垂直 载荷之比。
侧向力包括: 侧向风 离心力 侧向力
18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9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较低滑动率时(S=15%),可以获得较大的制动 力系数与较高的侧向力系数。
ABS系统
3)在τ3时间段内所驶 过距离S3
u2f ue2 2jmaxS3
S3
u
2 e
2 jm ax
(u 0
1 2
k
'' 2 2
)
2
2 jm ax
(u 0
1 2
(
jm
ax
)
'' 2 2
)
2
2 jm ax
u 02 2 jm ax
1 2
u 0
'' 2
1 8
j '' 2
m ax 2
31
第三节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3
第四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一、汽车制动跑偏 跑偏原因有两个:
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转 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制造或调整 误差 2)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杆系在运动 学上的不协调或干涉。——结构设计原因
44
第四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由于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 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
τ——制动时间s S——制动距离m
27
第三节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2)在τ2''时间段内所驶
过距离S2'' (作匀变减
(完整版)汽车理论知识点.docx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3)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汽车的上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 imax 表示的。
货车的imax=30% ≈ 16.7 °,越野车的 imax= 60%≈ 31 °。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1)汽车的行驶方程式F tF fF wF iF jT tq i g i0 TC A2duGf cosDu aG sinmr21.15dtT tq i g i0 TC D A 2durGf21.15u aGimdt2)驱动力 F t :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产生 驱动力矩 T t ,驱动轮在 T t 的作用下给地面作用一圆周力 F 0 ,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 t 即为驱动力。
3)传动系功率 P T 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4)自由半径 r :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 r s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滚动半径 r r :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5)汽车行驶阻力 : F F f F w F i F j6)滚动阻力 Ff:在硬路面上,由轮胎变形产生;在软路面上,由轮胎变形和路面变形产生。
7)轮胎的迟滞损失指: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8)滚动阻力系数 f 指: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的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故Ff=W*f 。
9)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这就是驻波。
此时轮胎周缘不再是圆形,而呈明显的波浪形。
4.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思考:为什么转向盘锁住对制动跑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思考:为什么转向盘锁住对制动跑偏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了?
6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
7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FXb2
Fj
C uB
FXb2
轴侧滑方向一致,惯性
力加剧后轴侧滑,后轴 侧滑又加剧惯性力,汽
B
FY2≈0
车将急剧转动,处于不
稳定状态。
9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3.前轮抱死或后轮抱死时汽车纵轴线转过的角度
试验条件
试验是在一条一侧有2.5%横向坡的平直混凝土路面 上进行。
为了降低附着系数,使之容易发生侧滑,在地面上
面越滑、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越长,后轴侧滑越剧烈。
14
100%
思考:前轮的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还是 后轮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为什么?
3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FX1l>FX1r 使前轮偏转、汽车跑偏 FY2
FX1形成 转向力矩
地面侧向 力形成的 反力矩
FY1
FX1对主销的力矩会
FY1将使前轮绕主销偏转, 加剧跑偏
4
使前轮发生偏转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方向稳定性主要是指 制动跑偏 后轴侧滑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1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跑偏
侧滑
2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10讲4-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10讲4-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第10讲 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动距离的计算,理解制动力矩恒定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制动跑偏和侧滑的概念,能够分析汽车制动跑偏和侧滑机理。
主要内容:§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教学重难点:1.制动距离的计算,影响制动效能恒定性的因素2.侧滑与跑偏概念的理解,前后轮抱死对制动时方向稳定性的影响,悬架和转向系统干涉教学过程:§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
其评价指标:制动距离,s(m);制动减速度,j(m/s2)。
一、制动时整车的受力分析:沿行驶方向:F j = F Xb + ∑F ≈F Xbi=0(水平路),F f=0(坚硬路),F W=0(制动初速度不高)。
其中F j = mj为减速惯性力二、制动减速度:jj = F Xb / m汽车在不同的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为:j max= F Xbmax/m = φb G/m =φb g允许前后轮都抱死:j max = φs g装有ABS的汽车:j max = φp g三、制动距离:s指汽车车速为u a0 (空档)时,从驾驶员踩着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1、制动过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τ1=τ1’ +τ1”(驾驶员精神反应+生理反应)制动器的作用时间:τ2=τ2’ +τ2”(制动器滞后时间+制动力增长时间)持续时间:τ3 (j 基本不变)消除制动时间:τ4(τ4过长,影响随后起步或加速行驶)2、制动距离的大小估算:制动距离应是τ2’ 、τ2”和τ3期间驶过的距离。
1)τ2’ 期间驶过的距离:S 2'= u 0τ2' ,m2)τ2" 期间驶过的距离:S 2"∵制动减速度线性增长,即:dud τ = k τ其中 k = - j maxτ2"∴ ∫du = ∫k τ d τ又∵τ=0 时 u = u 0故u = u 0 + 12 k τ2则τ=τ2"时u e = u 0 + 12 k τ2"2 (求S 3用)S 2" = ∫u d τ = 0τ2"(u 0 + 12 k τ2 ) d τ= u 0τ2" - 16 j max τ2"2∴ S 2 = S 2' + S 2"3)τ3 期间驶过的距离:S 3∵作匀减速运动,且知初速为u e ,末速为0,则:S 3 = u e 22j max = u 022j max - 12 u 0τ2" + 18 j max τ2"2总制动距离:S = S2 + S3= u0(τ2'+ τ2"2) +u022j max-124j maxτ2"2≈u0(τ2'+ τ2"2) +u022j maxS =13.6(τ2’+τ2"2)u a0 +u a02254φb,m3、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⑴附着系数:φ↗→S↘⑵起始车速:u a0↗→S↗↗⑶制动器作用时间:τ2——主要原因(与τ3比)四、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取决于摩擦副的材料、制动器的结构。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概要
侧滑印迹
制动跑偏
向左、向右 偏驶
制动过程
后轮侧滑
一轴或两轴 横向移动
制动时的 方向稳定性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不能按照 给定方向行驶
一、汽车制动跑偏
制动跑偏
左、右轮的制动器 制动力不相等
悬架导向杆系与 转向系拉杆干涉
制造原因
设计原因
1. 因制造或调整误差造成汽车左、右车轮, 特别是左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 2. 因结构原因使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 杆系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或干涉。 其中第一个原因是制造、调整误差造成的,汽 车制动时跑偏的方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个原因是设计造成的,制动时跑偏的方 向是固定的。
O
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悬架导向杆与制动跑偏的关系
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后轴侧滑
汽车剧烈的 回转运动
汽车调头
后轴车轮抱死 前轴车轮不抱死 后轴侧滑
后轴车轮抱死 前轴车轮抱死
失去 转向能力
直线行驶制动试验
一侧有坡度的路面
制动试验
低的附着系数(洒水)
制动器有调压装置
制动跑偏:制动时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 现象。 侧滑:制动时汽车的某轴或多轴发生横向 移动的现象。严重的跑偏必然侧滑,对侧 滑敏感的汽车也有跑偏的趋势。通常,跑 偏时车轮印迹重合,侧滑前后印迹不重合。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 来弯道行驶而沿切线方向驶出或者直线行 驶时,转动转向盘汽车仍按直线行驶的现 象。
制动跑偏受力图
FY2 FX2r FX1r Fj u1 FX1l FY1 FX2l u2
ξ
Fr
Fb Fl 小的制动器制动力
汽车制动性能(最新)
(4)侧向附着系数φ , 在Fy 侧向力的作用下, φ =Fy /Fz 侧向力Fy与地面垂直反 力之比。
侧 侧
φb—S关系:
(1)OB段:φb直线上升, S从0—15—20%,出现 峰值φp。 (2)S再增大,φ纵下降, φ侧也下降。
(3)S再增大,S=100% 时,φ=φS 纵向φ较小,制动距离长。 侧向φ=0,能承受的侧向 力Fy=0。 所以:极易侧滑。
4——2制动时车轮受力 一、地面制动力( T—— 车轴的推 力;W——车轮垂直载荷) Tu FXb ( N ) r 因为:FXb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力, Fφ=Fzφ的限制。 T 所以: FXb u FZ
r
制动力图:
W Ua
Tp FXb
Tu
r
Fz
当 则FXb不再上升, F F 即:
最理想的制动系统 应能防止车轮抱死,工 作在S=15—20%以内。 ABS即: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系统 (S=15—20%) (1)利用φp获得较大的 F 和最小的制动距离。 ( 2 )同时φ侧较大,也可 承受较大的侧向力Fy,不 致侧滑。
Xbmax
滑水现象:减小了胎面 与地面的φ, Ua=100km/n时, 水膜=10mm时。 φs≈0,滑水现象,雨天 路滑,易翻车。
G (b hg ) L
G (a hg ) L
Fu1 FZ 1 FZ 1 b hg 所以: Fu 2 FZ 2 FZ 2 a hg
Fu1 Fu 2 G Fu1 b hg Fu 2 a hg
(1)
第四章汽车的 制动性能
4-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制动性能:指汽车 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 停车,并维持行驶方向 稳定,下长坡时能维持 一定车速的能力。
汽车制动性能(最新)
例如“红旗”轿车。
改进制动系结构,减少制动 器起作用时间,是缩短制动 距离的有效措施。
3、持续制动时间 (d——e) 4、放松制动时间 (e ——f) 0.2——1秒
(二)制动距离(S——m) 经验公式: 轿车: S=0.0034Ua0+0.00451U² a0 液压制动客、货车 S=0.06ua0+0.0085ua0²m
X
X
所以:Gφb=G•amax/g
amax=φbg, m/s² 或φb=amax/g
即:当所有车轮都抱死时,
产生的amax与φb成正比。
前后轮都抱死时(前后轮同 时抱死)amax=φsg, ABS装置:amax= φpg, 汽车制动时不希望车轮都抱 死。
所以:amax<φsg
因为:φb=amax/g,
2、减少有机成分含量,增 加金属添加剂成分。 3、使摩擦片具有一定的气 孔,便于散热。 4、用前,先进行表面处理, 使其产生表面热稳定层,缓 和衰退。
(二)制动器的结构型式 1、双向自动增力蹄(BJ130) 双增力蹄(BJ212) ,具有较大的 制动效能因数,但稳定性差。 制动效能因数Kef=F/P。 F——制动器摩擦力 P——制动泵推力
FXb FXb1 FXb2 Fj
(Gb FXb hg ) L (Ga FXb hg ) L
FZ 2 L Fj hg Ga
Ga F j hg FZ 2 L L
即: Ga FXb hg FZ 2 L L
G dv Fj , FXb Fj g dt 所以: G dv Gb hg hg d v g dt G FZ 1 (b ) L L g dt
第四章汽车的 制动性能
4-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制动性能:指汽车 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 停车,并维持行驶方向 稳定,下长坡时能维持 一定车速的能力。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s2 u0 2
在 2时间内 du k d
du kd
式中 k abmax
2
当τ=0时,u=u0
u
u0
1 2
k
2
当 2 时
ue
u0
1 2
k 22
由于
ds
d
u0
1 k 2
2
ds
u0
1 2
k
2
d
当
''时,将k
ab max ''
2
代入
当τ=0 时,s=0
s
u0
1 6
k
3
s2
u0 2
凯迪拉克GTS 100km/h~0的制动距离
汽车制动工况 冷车空载 冷车满载 热车满载
制动距离/m 37.8 39.0 40.6
15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抗热衰退性能主要与制动器摩擦副材料及制动器结构有关。
1)摩擦副材料
➢制动鼓和制动盘用铸铁。 ➢摩擦片用无石棉或半金属材料。
温度/℃
温度/℃
➢进京56.7 ~53km路段是事故的生成段,53 ~50km路段是事故 的发生段。虽然这6km路段整体上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但在事故 生成段,却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一是第3号坡段坡度为3.99%,设 计要求坡长应小于700m,实际坡长却为1400m,超过设计坡长的一 倍;二是第四、五、六路段坡度均超过4%,按照设计要求,连续 下坡的坡段坡度超过4%时,坡长不得超过1500m,而实际坡长为 1600m,超过设计规范要求。这意味着这段路长距离连续下坡,汽 车制动能力承受不了,最后失灵发生事故。另外,来自外地的超载 车辆日益增多也是事故生成的隐性原因。
汽车制动性能的恒定性
汽车旳制动性
六、前后轴制动力旳分配
1.前后轴制动力旳理想分配 令 Z 1 dV,称为制动强度。
g dt
水平路面上制动,忽视空气阻力影响,前后轴旳地面垂直反力为:
Fz1
G L
(L2
hg
Z)
Fz 2
G L
(L1
hg
Z)
若附着系数为 ,前、后车轮都到达抱死,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
力: Fb G,制动强度为: Z 。 作用于前后车轮旳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为:
盘式制动器旳水衰退影响比鼓式制动器旳要小,制动效 能下降小,恢复也较快。
2汽.车制动旳器制旳抗动水性衰退性能
1-鼓式制动器;2-盘式制动器
汽车旳制动性
五、制动时汽车旳方向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旳能力。 失去方向稳定性旳原因是:跑偏、侧滑和转向轮失去转向能力。 1.汽车旳制动跑偏 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称为“制动跑偏” (1)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 转向轴左、右车轮(转向轮) 制动器旳制动力不相等是引起制 动跑偏旳主要原因。
L2 0 hg 1 L1 0 hg
经整顿,得:0
L L2
hg
式中:L -汽车轴距。
汽车旳制动性
3.转向轮失去转向能力
转向轮失去转向能力,是指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 旳弯道行驶而沿弯道切线方向驶出;直线行驶制动时,虽 然转动转向盘但汽车仍按直线方向行驶旳现象。
转向轮失去转向能力是转向轮抱死拖滑或转向轮先抱死 旳直接成果。
转向轮抱死拖滑或转向轮先抱死拖滑时,因为侧向附着 系数降低,不能产生足够旳地面侧向反作用力,汽车无法 按原弯道行驶而沿切线方向驶出,即失去了转向能力。
2汽.制车动旳器制旳动抗水性衰退性能
大学_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著)课后答案下载
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著)课后答案下载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著)课后答案下载本书为全国高等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与拖拉机专业小组制订的规划教材,并于“九五”期间被教育部立项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于“十五”期间被教育部立项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根据作用于汽车上的外力特性,分析了与汽车动力学有关的汽车各主要使用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及通过性。
各章分别介绍了各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建立了有关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对各使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进行性能预测的基本计算方法。
各章还对性能试验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另外,还介绍了近年来高效节能汽车技术方面的新发展。
本书为学生提供了进行汽车设计、试验及使用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著):推荐理由点击此处下载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著)课后答案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著):书籍目录第4版前言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常用符号表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第一节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第二节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一、汽车的驱动力二、汽车的行驶阻力三、汽车行驶方程式第三节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一、驱动力一行驶阻力平衡图二、动力特性图第四节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一、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二、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三、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四、附着率第五节汽车的功率平衡第六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参考文献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第一节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第二节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第三节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一、使用方面二、汽车结构方面第四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第五节电动汽车的研究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四、能量管理策略五、实例分析一一丰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rius六、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计算第六节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一、路上试验二、室内试验参考文献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第一节发动机功率的选择第二节最小传动比的选择第三节最大传动比的选择第四节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第五节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一、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二、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三、发动机、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参考文献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第一节制动性的评价指标第二节制动时车轮的受力一、地面制动力二、制动器制动力三、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第三节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一、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二、制动距离的分析三、制动效能的恒定性第四节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一、汽车的制动跑偏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第五节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二、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五、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六、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七、辅助制动器和发动机制动对制动力分配和制动效能的影响八、制动防抱装置第六节汽车制动性的试验参考文献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第一节概述一、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二、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三、人一汽车闭路系统四、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第二节轮胎的侧偏特性一、轮胎的坐标系二、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三、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四、回正力矩一一绕OZ轴的力矩五、有外倾角肘轮胎的滚动第三节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一、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二、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汽车稳态响应一一等速圆周行驶三、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四、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第四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一、汽车的侧倾二、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响应的影响三、侧倾外倾一一侧倾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四、侧倾转向五、变形转向一一悬架导向装置变形引起的车轮转向角六、变形外倾一一悬架导向装置变形引起的外倾角的变化第五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一、转向系的功能与转向盘力特性二、不同工况下对操纵稳定性的要求三、评价高速公路行驶操纵稳定性的试验一一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四、转向系与汽车横摆角速度稳态响应的关系第六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一、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与“不足-过多转向特性”的关系二、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控制转向特性的基本概念简介第七节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一、极限工况下前轴侧滑与后轴侧滑的特点二、横摆力偶矩及制动力的控制效果三、各个车轮制动力控制的效果四、四个车轮主动制动的控制效果五、VSC系统的构成六、装有VSC系统汽车的试验结果第八节汽车的侧翻一、刚性汽车的准静态侧翻二、带悬架汽车的准静态侧翻三、汽车的瞬态侧翻第九节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一、低速行驶转向轻便性试验二、稳态转向特性试验三、瞬态横摆响应试验四、汽车回正能力试验五、转向盘角脉冲试验六、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参考文献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一、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二、平顺性的评价方法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一、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二、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C。
4-3-汽车的制动性能汇总
MFDD ub2ue2 25.92(SeSb)
u0为起始车速, ub=0.8u0,ue=0.1 u0 ,sb为u0到ub经过的距 离,se为u0到ue经过的距离。
邹旭东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二、制动距离分析
制动过程
邹旭东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邹旭东
Ff FXbFj 0 Fj Ff FXb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一、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各分量展开
Fj
m
du dt
m abmax
FXb FZ b G b
Ff FZ f G f
代入平衡方程式,得汽车制动减速度:
mabmaxGb G f abmaxg(b f )
邹旭东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三、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摩擦副材料及摩擦系数μ
提高摩擦材料的抗热衰退性的方法:
采用耐热粘合剂,如改性的酚醛树脂,或用无机粘 合剂
减少有机成分含量,增加金属添加剂 使摩擦片具有一些气孔 可先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其产生表面稳定层来缓和
热衰退。
邹旭东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三、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采用ABS制动系,使用最大地面附着力 p。
应对路面条件合理选择胎面和结构,提高制动 力系数。
邹旭东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二、制动距离分析
表4-3 装用不同助力制动系时CA770轿车的制动距离
制动系 形式
性能指标
制动时间 /s
制动距 离 /m
最大制动减 速度/(m·s-
2)
真空助力制动系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在对汽车实施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制动跑偏、后轴侧滑或前轮失去转向能力等现象,从而造成汽车失去控制而离开原来的行驶方向,甚至发生撞入对方车辆行驶轨道、下沟、滑下山坡的危险情况。
一般称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跑偏是指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
制动侧滑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的现象。
最危险的情况是在高速制动时发生后轴侧滑,此时汽车常发生不规则的急剧回转运动而失去控制。
跑偏与侧滑是有联系的,严重的跑偏有时会引起后轴侧滑,易于发生侧滑的汽车也有时加剧跑偏的趋势。
图[1]画出了单纯制动跑偏和由跑偏引起后轴侧滑时轮胎留在地面上的印迹的示意图。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指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的弯道行驶而沿弯道切线方向驶出;直线行驶制动时,虽然转向盘但汽车仍按直线方向行驶的现象。
失去转向能力和后轴侧滑也是有联系的,一般如果汽车后轴不会侧滑,前轮就可能失去转向能力;后轴侧滑,前轮常仍有转向能力(后面将做具体分析)。
一、汽车的制动跑偏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 汽车左、右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
2)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杆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相互干涉)。
其中,第一原因是制造、调整误差造成的,汽车究竟向左或向右跑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第二个原因是设计造成的,制动时汽车总是向左(或向右)一方跑偏。
图[2]给出了由于转向轴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而引起跑偏的受力分析。
为了简化,假定车速较低,跑偏不严重,且跑偏过程中转向盘是不动的,在制动过程中也没有发生侧滑,并忽略汽车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及车身绕质心的惯性力偶矩。
设前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大于右轮,故地面制动力F X1l >F X1r 时,前、后轴分别受到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为F Y1和F Y2。
显然,F X1l 绕主销的力矩大于F X1l 绕主销的力矩。
43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ppt
动器制动力有关。
1
不同制动工况时的地面制动力
地面制动力为
车对Fxb轮于抱装b死有mg时AB,S的mxmx汽ax车m,(s g则b g) s g xmax p g, 理想情况,xmax p g
在预见性的非紧急制动车轮不抱死,
x s g p g
17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2.1520 .12.15 Tuesday , December 15,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 3:41:20 23:41:2 023:41 12/15/2 020 11:41:20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1523 :41:202 3:41De c-2015 -Dec-2 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3:41:2023 :41:202 3:41Tu esday , December 15,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 1520.1 2.1523:41:2023 :41:20 December 15,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5 日下午1 1时41 分20.12. 1520.1 2.15
4.3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
x 汽车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是制动距离S(单位m)和制动减速
度 (单位m/s2)。 1. 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S,是指汽车以给定的初速u0,从踩到制动踏板
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与踏板力(或者制动系 管路压力)以及地面的附着情况有关,也与制动器的热工况 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动距离的计算,理解制动力矩恒定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制动跑偏和侧滑的概念,能够分析汽车制动跑偏和侧滑机理。
主要内容:
§4-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教学重难点:
1.制动距离的计算,影响制动效能恒定性的因素
2.侧滑与跑偏概念的理解,前后轮抱死对制动时方向稳定性的影响,悬架和转向系统干涉
教学过程:
§4—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
其评价指标:制动距离,s(m);
制动减速度,j(m/s2)。
一、制动时整车的受力分析:
沿行驶方向:F j=F Xb+∑F≈F Xb
i=0(水平路),F f=0(坚硬路),F W=0(制动初速度不高)。
其中F j=mj为减速惯性力
二、制动减速度:j
j=F Xb/m
汽车在不同的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为:
j max=F Xbmax/m=φb G/m=φb g
允许前后轮都抱死:j max=φs g
装有ABS的汽车:j max=φp g
三、制动距离:s
指汽车车速为u a0(空档)时,从驾驶员踩着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1、制动过程: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τ1=τ1’+τ1”
(驾驶员精神反应+生理反应)
制动器的作用时间:τ2=τ2’+τ2”
(制动器滞后时间+制动力增长时间)持续时间:τ3(j基本不变)
消除制动时间:τ4
(τ4过长,影响随后起步或加速行驶)2、制动距离的大小估算:
制动距离应是τ2’、τ2”和τ3期间驶过的距离。
1)τ2’期间驶过的距离:S2'=u0τ2',m
2)τ2"期间驶过的距离:S2"
∵制动减速度线性增长,即:du
dτ
=kτ
其中k=-j max τ2"
∴∫du=∫kτdτ又∵τ=0时u=u0
故u=u0+1
2
kτ2
则τ=τ2"时u e=u0+1
2
kτ2"2(求S3用)
S2"=∫u dτ=错误!
=u0τ2"-1
6
j maxτ2"2
∴S2=S2'+S2"
3)τ3期间驶过的距离:S3
∵作匀减速运动,且知初速为u e,末速为0,则:
S3=u e2
2j max =u02
2j max
-1
2
u0τ2"+1
8
j maxτ2"2
总制动距离:
S =S 2+S 3
=u 0(τ2'+τ2"2
)+u 022j max -124j max τ2"2≈u 0(τ2'+τ2"2
)+u 022j max S =13.6(τ2’+τ2"2)u a0+u a02254φb
,m
3、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
⑴附着系数:φ↗→S ↘
⑵起始车速:u a0↗→S ↗↗
⑶制动器作用时间:τ2——主要原因(与τ3比)
四、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取决于摩擦副的材料、制动器的结构。
1、抗热衰退性:
2、抗水衰退性:
§4—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能力。
跑偏——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
侧滑——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车轮横向滑移。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指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弯道行驶而沿弯道切线方向驶出或直线制动时转动方向盘汽车仍按直线方向行驶的现象。
一、汽车的制动跑偏:
1、汽车的左右车轮特别是转向轮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F μ不相等;
——由制造、调整的误差造成的,有向左或向右。
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杆系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
——由设计原因造成的,总向左(或向右)跑偏。
例:一试制中的货车,制动总向右跑偏,分析原因:转向节上节臂处球头销离前轴中心线太高,且悬架钢板弹簧刚度太小(软)。
二、制动时后轴的侧滑:
试验分析:
1、前轮无制动力、后轮有足够的制动力:
——会侧滑;
2、后轮无制动力、前轮有足够的制动力:
——不会侧滑,但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3、前、后轮都有足够的制动力,但它们抱死拖滑的次序和时间间隔不同:(u a0
=64.4km/h)
⑴前轮比后轮先抱死,或后轮比前轮先抱死的时间间隔<0.5s
——不会侧滑,但前轮失去转向
⑵后轮比前轮先抱死的时间间隔>0.5s
——严重侧滑;
4、起始车速u a0和附着系数φ的影响:
⑴u a0:
只有u a0>u a1时,后轴侧滑才成为一种危险的侧滑。
⑵φ:φ↘→侧滑程度↗
原因:φ↘→制动时间↗→侧滑程度↗
试验结论:
1、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汽车不侧滑(稳定状态),
但丧失转向能力;
2、若后轮比前轮提前一定时间先抱死,且u a0>u a1时,汽车在轻微侧向力作用下
就会侧滑。
路面愈滑、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愈长,后轴侧滑愈剧烈。
(一)受力分析:
1、前轮抱死、后轮滚动:
在侧向力作用下,前轴侧滑使汽车转向,离心力F j与侧滑方向相反,F j减小或抑制侧滑——稳定工况
2、后轮抱死、前轮滚动:
在侧向力作用下,后轴侧滑使汽车转向,离心力F j与侧滑方向相同,F j加剧后轴侧滑——非稳定工况(危险)
(二)结论:
为保证制动方向稳定性,
首先,不能出现:只有后轮抱死、或后轮比前轮先抱死的情况,以防止危险的后轴侧滑;
其次,尽量少出现:只有前轮抱死、或前后轮都抱死的情况,以维持汽车的转向能力;
最理想的情况:防止任何车轮抱死。
(三)出现后轴侧滑时的解决办法:
——松制动,并向侧滑方向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