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花间词的特点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庄花间词的特点分析

【全文摘要】韦庄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韦庄虽属花间派,但在抒情上,韦词与花间派代表词人温庭筠有较大区别。

(一)在抒发的感情上,与温词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细致描摹女性的娇羞慵懒,代女子立言,抒发共泛的女性之情不同,韦词注重个人情感的展露,常常直接采用男性的口吻披露男性的感情,抒发自己对所钟爱的女性的爱恋和思念,抒发漂泊之感、离乱之痛、惜春之情和对已经灭亡的前唐的怀念;即使是写女性,也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挖掘女性的内心。

(二)在抒情手段上,与温词组织繁密的意象,依靠意象来承托与暗示人物的心绪不同,在韦庄的笔下,隐约的叙事成为抒发情感的背景:词人的心灵受现实人生中某些事件的振荡,情感郁结于中而不得不发,于是作词;作词之时,词人或者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对事件的叙述,或者在叙述事件的基础上抒发自己郁结于中的感情。

(三)在抒情风格上,温词浓艳,韦词清丽。韦庄的词,往往以白描的手法,运用明白晓畅朴素自然的语言,叙事写人,表达深藏内心的情感,有如“天然去雕饰”的出水芙蓉。更多花间词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关键词】韦庄词抒情个性

【提纲】

一、注重个人情感的展露,是韦庄词作抒情的第一个特点。⑵

(一)有别于温庭筠的代女子立言,韦庄的词常常直接采用男性的口吻披露男性的情感,这向展露个人情感迈出了第一步。

(二)韦词的情感包含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寄托,流露出词人对已经灭亡的前唐的一种怀念。这种感情具有明显的男性色彩,更是韦庄个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韦词所抒之情涉及面较广,是对词人情感的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的表现,不像温词集中于表现女性心理。

(四)韦词即使写的是女性,也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展示女性内心,而有别于温词的第三人称写法。这种写法使韦庄的这类词仍具有注重个人情感展露的特质。

二、隐约的叙事为情感的抒发提供背景,同时也是抒情的一种手段,这是韦庄词作抒情的又一特点。⑸

(一)韦庄的一部分词作,常常是一首小小的叙事诗,或者像一篇短短的叙事散文,叙事就是抒情。

(二)词人还以一组词来叙述一段时间跨度较长、内容较复杂的事件,而将抒情穿插在叙事之中;相对于这些抒情的句子,词中的叙事则是抒情的基础和触发点。

(三)韦庄的词中,另有一些则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通过某种细节描写,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

三、清丽疏淡的抒情风格。⑻

(一)这种清丽疏淡以明白晓畅朴素自然的语言为根基。

(二)这种清丽疏淡风格的形成与白描手法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韦庄简介】

韦庄(公元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年轻时游历江南,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为前蜀皇帝,韦庄任宰相,三年卒于任上。其诗词都很有名。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享有盛名。《十国春秋》称:“庄疏旷不拘小节,幼能诗,以艳语见长。应举时,遇黄巢犯阙,著《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多有诋毁。韦庄词多收在《花间集》中,其词描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语言清丽温婉,对后代词作影响甚大。与温庭筠齐名而稍逊之,人称“温韦”。但是,韦庄的词在抒发的感情和抒情的方式两个方面,与温庭筠都有很大的区别。本文试就韦庄词的抒情个性作一粗略探讨。

一、注重个人情感的展露,是韦庄词作抒情的第一个特点。

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看出:

(一)有别于温庭筠的代女子立言,韦庄的词常常直接采用男性的口吻披露男性的情感,这向展露个人情感迈出了第一步。

温庭筠虽为男性词人,但是,代女子立言,却是他词作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已为许多诗词评论家所指出。韦庄与温庭筠生活在同一时代,又同属“花间派”词人,我们不能说,韦词中完全没有代女子立言之作;但是,韦庄的许多词,却抛开了代女子立言的创作思路,转向注重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注重词人自己的情感的展露。我们先看他的《女冠子》(二):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词人在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生活的断面,一个梦境:自己钟情的女友,分别已久的女友,忽然在梦中出现,而且是那样“分明”,而且是“语多时”;女友也仍是那样年轻而美丽,“依旧桃花面”,也仍像当年那样,羞涩而又有如小鸟依人,“欲去又依依”。这样的梦境,叫人怎能不感动!并且,抒情者根本不知这是梦境,完全把它当成了现实,所以,“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毫无疑问,在这首词里,抒情者是一位男性,也可以说,就是作者自己。这里面有女性,但是,这是男子眼中的女性,是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观察女性,来描写女性。也可以说,描写女性是为抒发男性的感情服务。它不同温词,温词里一般是没有男性的。温庭筠的词,或写独处闺中的妇女起床梳妆穿衣的动态和心情(《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或写妇女午后睡起时的情景(《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或写女主人公长夜不眠追念往事,自怜自惜的隐曲(《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或写女性春晨早起无聊怅望的思想情愫(《更漏子》“星斗希,钟鼓歌”);或写女性秋闺独处,夜不能寐的苦恼之情(《更漏子》“玉楼香,红烛泪”);如此等等。不难看出,直接采用男子的口吻披露男子的情感,这使韦庄的词从温庭筠的代女子立言向抒发个人情感,迈出了一大步。更多花间词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二)韦词的情感有时包含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寄托,流露出词人对已经灭亡的前唐的一种怀念。这种感情具有明显的男性色彩,更是韦庄个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谈到

这一点的时候,首先要提到他的五首《菩萨蛮》。叶嘉莹先生在她的《唐宋词十七讲》中谈到:这五首词是一个整体,里面所写的是什么呢?表面上是一段爱情故事,但却结合了他自己的身世和经历,也流露出对于故国的一种哀悼的怀念的比兴寄托。①其实,叶先生的观点是有所本的。对韦庄的这五首《菩萨蛮》,张惠言就认为是唐朝灭亡,韦庄留蜀后的寄意之作,张选也持这种看法。②持这种观点的还有羊春秋先生等。羊春秋在分析《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时说:“这是韦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把故国之思,兴亡之感,有机地熔铸在这首词里面。”③

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五首《菩萨蛮》的字面内容。把这五首词连起来看,韦庄依次写的是“我”离别红楼的美人,出门而去;他来到江南,但却时时思念那个红楼,那个美人;然后又离开江南,却又怀念江南的好,表示要是还能有江南那样的遇合,就“白头誓不归”了;在第四首里,他表示要“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但在第五首里,又感慨老在他乡,“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他还在思念那个红楼的美人啊!

且不说韦庄身为唐朝的进士,而后却因唐朝灭亡成了前蜀的宰相,这种经历,与韦庄这五首词的内容如此相合;也不说他珍重眼前“主人”的深情却又念念不忘红楼的美人,这种感情,与韦庄身为前蜀宰相却又怀念已经灭亡的唐朝何其相似;只要想一想古代诗词中“美人”一直有一个寄托的意义,我们就会相信张惠言、张选、叶嘉莹、羊春秋等人的看法实在有其道理。既然早在屈原笔下,美人就一直被用来比喻为国君、祖国或理想;那么,说韦庄在这五首词中以对红楼美人的思念,来寄托自己的对已经灭亡的唐王朝的怀想,就是合情合理的了。而这种感情,既具有浓厚的男性色彩,又与韦庄个人独特的经历相契合,因而具有更为强烈的韦庄的个性特征。从这一点看,我们甚至可以说,从韦庄的词中,已能隐约看见宋代苏东坡所代表的“以诗为词”潮流的滥觞。

不独这五首《菩萨蛮》,甚至完全站在女性角度落笔的《思帝乡》(二),也有这种寄托。《思帝乡》㈡写道: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词,从字面看,写的是女性,抒发的是女性之情:“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但是,叶先生认为,这种情怀,同屈原《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感情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表面上,词人在这里抒发的是女子许身自己钟情的男性时那种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思想,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词人则是在抒发自己为了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怀。她的论韦庄词诗云:“谁家陌上堪相许,从嫁甘拼一世休。终古挚情谁似此,楚骚九死宜相侔。”④叶先生的观点,可以说是道出了韦庄《思帝乡》(二)的思想精髓。那么,韦庄“从嫁甘拼一世休”这样为之付出的对象是谁呢?只能是前唐。这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寄托,实在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

(三)韦词所抒之情涉及面较广,是对词人情感的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的表现,不像温词集中于表现女性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