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问题(能源问题)分析
2022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2 能源资源的开发
母题十二:能源资源的开发【母题来源】2022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37题【母题原题】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整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整电站的缘由。
(4分)【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谁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沉没等问题。
(3分)(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3分)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宽敞(充分)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分)(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有)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2分)(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整、把握,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削减热电站发电量)。
(4分)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命题意图】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的重要话题,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学问模块,该组试题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与煤炭、水能相比,开发风能的优势”、“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整电站的缘由”四个问题,重点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学问的拓展和迁移。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开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解析】1选A,2选D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 .第2题,煤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开展火电的根底,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开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开展煤化学工业 .【加固训练】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21年的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以下图中外圆为2021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开展速度最|慢(2)以下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给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外圆(2021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而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开展很快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给紧缺程度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答复3、4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开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4.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 .第4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应选C .(2021·成都模拟∶∶∶∶∶∶31.9 .以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市最|有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6.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开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根底雄厚的优势,开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5选B,6选A,7选D .第5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6题,比拟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7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方法技巧】建设原料、能源基地区位条件分析思路(1)原料(或能源)分布、储量大小、埋藏深浅、质量好坏、厚度大小 .(2)地形是否平坦开阔,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3)供水、电力等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4)消费市场的大小或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2021·合肥模拟)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答复8、9题 .8.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开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8选B,9选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9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 "碳的零排放〞 .读以下图,完成10、11题 .1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1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11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兴旺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开展 .【加固训练】以下图是美国外乡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科技【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电站主要分布在美国城市经济兴旺地区,即能源消费区,最|可能是需要原料最|少的核能;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电站分布区并不全是太阳能和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选 B .第(2)题,该电站主要分布区是经济兴旺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故影响因素是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1·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2分)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 "脏油〞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局部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分析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信息,以及图中阿尔伯塔省位于高纬度的位置信息 .由位置可知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不利于开采;同时因冬季寒冷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 .第(2)题,图中显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石油管线相连,那么加拿大油砂开采会保障美国的石油供给,减少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石油加工业本钱 .答案:(1)开采本钱和风险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广布,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 .(2)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给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 .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本钱,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开展 .13.(能力挑战题)(2021·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34分)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结合题干提示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公众号:惟微小筑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兴旺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我国经济开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拟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中国的能源安全
塔里木盆地于1950年正式开始油气勘探,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图)。在阶段4塔 里木盆地开始实践超深层勘探,并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实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生产组织 (即把原先相互独立的勘探与开发结合起来,勘探向开发延伸,开发向勘探渗透,由 前后接力衔接的模式转变为互相渗透的模式)。据此完成6~7题。 7.阶段4塔里木盆地实行勘探开发一体 化生产组织,能够 A.减少勘探时的环境破坏
中国的能源安全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提问:为什么说能源安全是我国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2.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 量大、增长快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 炭为主
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 置错位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2.我国石油供需关系变化
阶段
时间
①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占用耕地,破坏
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地表塌陷;产生水污 染和大气污染,危害 人体健康。
②消费过程中的问题: 释放污染性气体, 粉
尘、有毒汞等污染物, 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 危害人体健康。释放大 量二氧化碳,导致 全 球 变暖。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3.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4.能源问题的分析思路
(1)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 一般要找出消费比重较大的一种或两种能源资源,并分析能源消费变化趋势。 (2)能源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般要分析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例如,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包括经济 发展速度快,尤其是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能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能源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复习:能源专题【热点分析】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
目前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
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建立节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
能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高考持续性热点。
【知识链接与问题分析】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水电开发的优缺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发电少,电量不稳定,枯水期需火电调节;对位置的要求高。
煤: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缺点——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易造成环境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优点——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天然气的燃烧会造成的污染较小。
缺点——石油的燃烧会造成较大污染。
太阳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不稳定,受地域和季节影响较大。
水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比较廉价,水利枢纽可以综合利用。
缺点:能量不稳定(如我国四川水电时有短缺),水利枢纽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核能:优点: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缺点:需要较高的科技和充足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风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如达坂城)缺点:利用难度大,受地区和季节影响大.沼气:优点:热带、亚热带利用时间长缺点:温带利用时间短地热能:优点:成本低廉,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缺点:开发难度大,受地域限制(2).通过数据、图表说明煤炭、石油、水能、生物能、核能和沼气的特点,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前景。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能源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能源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理答题技巧能源小专题:(1)中国能源利用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⑵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比重上升。
⑶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⑷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巨大;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 国际油价上涨;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 加快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⑥ 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水电、风能和海洋能源;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 使用乙醇汽油。
⑹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① 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广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 中国可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样化;在里面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附近可以节省交通费用。
⑺(去年)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① 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水力发电有限;②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8)西气东输和西电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①对西部的意义:a、改变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保持;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c.增加就业机会;d、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对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能源问题
国家 ① ② ③ ④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标准煤) (亿吨标准煤) 13.2 30.7 7.1 8.5 单位GDP能耗 能耗 单位 吨标准煤/万美元 万美元) (吨标准煤 万美元) 14.22 3.73 1.89 30.7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69.6 24.9 17.7 17.3 石油 21.5 39.7 51.1 20.6 天然气 2.2 25.7 12.5 55.3 水电和核电 6.7 9.7 18.7 6.8
1.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 . 为某地地层示意. 点向下钻井, 为某地地层示意 点向下钻井 当钻头位于① ③ "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天然气 水 石油 B.水 石油 天然气 . . C.石油 天然气 水 D.天然气 石油 水 . . 2.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 .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 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 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 域, 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先顺水航行, .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 .航行期间, 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已于 年建成通气.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该工程主线的西部 年建成通气 起点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 . C.柴达木盆地 D.鄂尔多斯高原 . . 4.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1.D .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 ①运输成本增加 ②垄断的加强 ③供需关系的改变 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
2.B
3.A
4.B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Ⅰ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Ⅲ,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二地理能源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能源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1.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距青岛市107公里。
规划建设2台125万千瓦核电机组,首台计划于2014年5月投产发电,届时年发电量将达175亿千瓦时,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①核能资源丰富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半岛及周边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促进了海阳核电站的建设,故答案选B。
【2】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B.投资成本低廉C.技术先进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答案】A【解析】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山东半岛的生态环境,故答案选A;而和电站建设投资成本高,对技术要也高,一般建在海洋中或者水源较丰富的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故答案BCD错误。
【3】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A.地热B.天然气C.风能D.太阳能【答案】C【解析】沿海地区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多形成海陆风,而且冬夏季往往形成季风,风力较大,风力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风能,另外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潮汐也蕴藏着丰富的能量,所以潮汐能也是沿海可以开发的新能源。
【考点】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
2.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ⅠB.ⅡC.ⅢD.Ⅳ【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判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如太阳能、风能、石油、天然气等,自给率高,由于在西部大开发后,天然气的不断开发。
中部主要为煤炭、水能、石油,中部能源较少,但时间在70—80年代自给率高,但在后期自给率下降,,中部自给率高于东部,故判断I为中部,II为全国平均值,III为西部,IV为东部。
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问题逐渐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难题。
地理学中对能源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能源专题是高考地理的重点内容,其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经常会涉及。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一、能源类型和分布能源是指可直接或间接利用进行物质转换的物质或者自然现象。
按来源可以分为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
其中,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非化石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则包括核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
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非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水力资源丰富的中国、巴西、加拿大等地区以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资源丰富的欧洲和北美地区;新能源则由于技术落后,分布较为分散。
二、中国的能源资源及其特点能源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但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影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特点:1.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煤炭、铁矿石和钨、锡等资源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
2. 我国能源开发结构不合理。
煤炭仍是国内主要能源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65%;而油气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国土面积较小的东南海岸地区。
3. 我国能源消费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对铁矿石、铜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较高。
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
三、中国的能源供给与需求状况能源供给是我国基础、重要、紧迫的国计民生问题之一。
我国能源供需结构存在着供给紧张、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根据统计,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4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比例近60%,原油比例约14%,天然气比例约8%,水电比例约5%。
这也说明了我国非化石能源利用率仍然比较低。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能源问题)分析
【热点分析】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
目前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
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建立节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
能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高考持续性热点。
【知识链接与问题分析】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水电开发的优缺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发电少,电量不稳定,枯水期需火电调节;对位置的要求高。
煤: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缺点——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易造成环境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优点——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天然气的燃烧会造成的污染较小。
缺点——石油的燃烧会造成较大污染。
太阳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不稳定,受地域和季节影响较大。
水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比较廉价,水利枢纽可以综合利用。
缺点:能量不稳定(如我国四川水电时有短缺),水利枢纽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核能:优点: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缺点:需要较高的科技和充足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风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如达坂城)缺点:利用难度大,受地区和季节影响大.沼气:优点:热带、亚热带利用时间长缺点:温带利用时间短地热能:优点:成本低廉,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缺点:开发难度大,受地域限制(2).通过数据、图表说明煤炭、石油、水能、生物能、核能和沼气的特点,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前景。
二、分布以及运输特点:分布特点:煤炭:①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②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③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检测:能源安全(附答案解析)
能源安全一、单选题1.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决定了我国的能源供需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是( )A.煤炭和天然气丰富B.水能和风能丰富C.天然气和太阳能缺乏D.石油和风能缺乏(2)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 )A.生产量居世界第一B.消费量居世界第二C.生产量大于消费量D.生产量与消费量持平2.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有(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全面使用新能源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据此回答下题。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B.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C.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D.我国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2023年,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在湖北应城开建。
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在压力容器(如密封的报废矿井、盐穴、山洞)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
应城是我国最大井盐产区,废弃的盐穴空腔有170多个。
下图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该储能电站落户应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技术C.交通D.市场5.空气储能电站的运行( )①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③通常白天压缩空气来储能④储能发电量有明显日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陕京输气管道是由陕甘宁气田供应天然气至北京的输气管道,是中国第一条有干、支线管道和压缩机站以及地下储气库的完整配套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
首条陕京输气管道工程于1997年9月竣工投产,目前四线工程正在建设中。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之资源与能源问题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之资源与能源问题资源与能源问题本专题侧重于考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断的思维能力,注重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整合,分析解决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能力。
主要涉及:①资源问题;②能源问题;③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形成原因。
(1)气候资源。
对某地气候要素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发展农业、旅游、地方经济等。
(2)水资源。
以水资源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我国的河湖水文、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关系,以及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3)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是我国土地利用中的防治重点,与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4)生物资源。
从某地生物资源(如森林、草原)的保护或生态破坏现象分析其自然原因(气候变化)、人为原因(人类生产活动的不合理方面)。
(5)能源资源。
考查有关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资源的分布、成因、消费结构以及利用中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指引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东部资源已经处于开采中后期,而且中西部地区勘探开采进展不快,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勘探还处于开发初期。
主要考点:一、某地区水资源总量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
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某地水资源数量。
一般降水越多的地区,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水资源最丰富的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二、我国水资源问题1.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水质型缺水(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
2.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资源型缺水。
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4.对策和措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建立蓄水工程(修建水库、营造防护林等)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修建跨流域引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等)用水量迅速增加──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以补地表水不足。
13碳达峰与能源问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考点解读与训练13 碳达峰和能源问题【热点背景解读】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能源资源安全。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立足国内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确保能源安全始终是中国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
此外,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10月17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记者招待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答记者问中也再度重申,要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任京东表示,中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不仅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严峻考验,而且有力应对了国际能源价格动荡对国内发展的传导影响,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要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升油气供给能力,不断完善油气进口保障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炭石油的储备体系,加快储备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设施建设,确保能源供应保持合理的弹性裕度。
煤电是当前中国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支撑性电源。
至2021年底,全国煤电装机11.1亿千瓦,占比46.7%,提供了全国六成的发电量,支撑超七成的电网高峰负荷。
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分别为70%和40%。
“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的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水平”,任京东表示。
近年来,中国油气储备能力稳定提升,原油产量实现连续三年增产,天然气产量连续五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探讨有哪些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探讨有哪些高考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常常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连。
了解和探讨这些热点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提升我们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地理热点问题。
一、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在高考地理中,可能会涉及到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原因方面,主要包括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排放、森林砍伐、工业活动等人类活动,以及自然因素如太阳活动等。
影响则体现在生态系统的破坏、农业生产的变化、水资源的分布改变等。
应对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二、城市化与城市问题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问题日益凸显。
人口过度集中在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高考地理可能会要求分析城市化的特点、进程,以及探讨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
对于城市化特点,可以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功能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发展公共交通、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措施都是重要的考点。
三、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利用资源短缺是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的短缺问题备受关注。
高考地理中可能会考查资源的分布特点、短缺的原因以及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以水资源为例,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一些地区则极度短缺。
短缺的原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导致的用水需求增加,以及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等。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节约用水、跨区域调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推广节水技术等措施。
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都是重要的热点话题。
高考地理全球能源危机与地理
高考地理全球能源危机与地理全球能源危机与地理全球能源危机是指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逐渐减少,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导致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
地理学在解析和理解全球能源危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地理学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全球能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探讨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问题,并且为可持续能源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全球能源分布与开发利用1.1 全球能源分布与类型地理学指出,全球能源分布呈现不均衡特征。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中东、俄罗斯等地,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则更多集中在赤道和海岸线附近。
这种能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了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地理利益博弈。
1.2 能源开发利用对地理的影响能源开发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造成破坏,煤炭的开采导致土地沉降和水污染等问题。
同时,能源开发利用也会引发土地利益争端,导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产生。
第二部分:能源与地缘政治2.1 能源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关系地理学研究表明,能源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在全球能源危机中起着重要作用。
能源输出国通过控制和调节能源供应来实现地缘政治利益,而输入国则需要依赖输出国的能源供应,这种依赖关系成为地缘政治影响的核心。
2.2 能源管道与地缘政治能源管道建设也是地缘政治斗争的焦点。
例如,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引发了中亚地区和俄罗斯、中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
地理学深入分析了不同管道线路的利弊,为相关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第三部分:可持续能源发展与地理解决方案3.1 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能源危机的解决需要转向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持续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和分散化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地理学研究全球不同地区的可持续能源潜力,为可持续能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2 地理学对可持续能源的贡献地理学在可持续能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学家可以评估不同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情况,为可持续能源的选址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复习:能源专题【热点分析】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
目前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
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建立节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
能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高考持续性热点。
【知识链接与问题分析】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水电开发的优缺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发电少,电量不稳定,枯水期需火电调节;对位置的要求高。
煤: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缺点——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易造成环境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优点——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天然气的燃烧会造成的污染较小。
缺点——石油的燃烧会造成较大污染。
太阳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不稳定,受地域和季节影响较大。
水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比较廉价,水利枢纽可以综合利用。
缺点:能量不稳定(如我国四川水电时有短缺),水利枢纽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核能:优点: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缺点:需要较高的科技和充足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风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如达坂城)缺点:利用难度大,受地区和季节影响大.沼气:优点:热带、亚热带利用时间长缺点:温带利用时间短地热能:优点:成本低廉,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缺点:开发难度大,受地域限制(2).通过数据、图表说明煤炭、石油、水能、生物能、核能和沼气的特点,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前景。
二、分布以及运输特点:分布特点:煤炭:①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②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③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河南等省分布较丰富。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利比亚和埃及、俄罗斯、中国和印尼、加拿大和美国、西欧的北海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水能: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西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核能: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
美国核发电量最多。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太阳能:雨日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北地区。
运输特点:能源运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运量大。
②运距长。
③占用运输能力多。
三、我国能源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A. 存在的问题①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能量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③能源消费构成不尽合理,④广大农村仍大量用木材和秸杆等作为燃料。
B. 我国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知识拓展:发展能源农业所谓能源农业,就是以生产能源为目的的农业。
能源农业以生物质能源为主要开发对象,它包括四种能源利用方式:(一)直接燃烧方式直接燃烧方式可分为炉灶燃烧、锅炉燃烧、垃圾燃烧和固型燃料燃烧四种情况。
其中,固形燃烧是新推广的技术,它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再采取传统的燃煤设备燃用。
其优点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可以削减大气CO2和SO2排放量。
(二)物化转换方式物化转换方式包括三方面,一是干馏技术;二是气化制生物质燃气;三是热解制生物质油。
其中,气化制生物质燃气技术推广面积较大,群众易于接受。
(三)生化转化方式生化转化方式有两种,一是厌氧消化制取沼气;二是通过酶技术制取乙醇液体燃料。
(四)植物油利用方式能源植物油是从油脂植物和芳香油(还原式烃)植物中提取的燃料油,经加工后,可以替代石油使用。
发展能源农业的重大意义(一)拓宽农业服务领域,增加农民收入(二)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三)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四)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实施能源农业的重大工程(一)沼气计划(二)酒精计划(三)秸秆能源利用计划秸秆能源利用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秸秆气化:二是秸秆致密成型燃料。
(四)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是指以提供制取燃料原料或提供燃料油为目的的栽培植物总称。
能源作物可分为4类:①以制酒精为目的的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如玉米、甘蔗、甜高粱、甘薯、木薯等;②以生产燃料油(如生物柴油、烃类物质)为目的的植物,如油菜、绿玉树等;③用于直接燃烧的植物;④可供厌氧发酵的藻类或其它植物。
四、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例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什么?①排出SO2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②排放大量CO2气体,使温室效加强,全球变暖;③产生废渣,污染环境;④废弃物污染水源。
例2:以薪柴(秸秆)为主的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①破坏植被(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结构)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②秸杆不能还田,减少耕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③使畜饲料减少,不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②大力建设薪炭林;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五、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等。
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分布少;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③核电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六、我国目前能源利用非常紧张的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七、我国能源利用的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即石油进口路线多元化,石油供给的源头多元化);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⑥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利用乙醇汽油。
八、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九、假设: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个能源输出省,某年却出现能源紧张,试问原因是什么:①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②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十、重要的能源工程:A.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a. 对西部的意义:①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②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中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④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b. 对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①改善东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②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压力;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④推动东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B. “晋煤外运”工程:①大力修建运煤铁路线(大秦线、-兖州-日照线、神骅线等),增加煤炭的外运量;②因地制宜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
C.十一、简述区域(如武夷山)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效益。
有利条件: ①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2分)②低山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③工农业生产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分)环境效益: ①水电为清洁能源,发展水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2分)②解决农村能源不足,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保持水土;(2分)③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洪涝灾害。
(2分)十二、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条件:①流量大,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离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距离较近。
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能主要分布在西江中上游,水能的开发: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十三、有人建议立即上马修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坝,蓄水发电,试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生态环境诸多方面考虑是否可行?为开发利用大峡谷,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什么?A.从社会经济条件看:雅鲁藏布江位于我国边陲,周边地区人口稀少,沿途没有发达的工农业,能源需求并不迫切。
B. 从工程技术看: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加上交通闭塞,工程技术难度大,C. 从生态角度看:这里地质灾害频繁,加上这里是巨大的水汽通道,水热因素活跃,因而生态环境脆弱,若建立巨型水库,有可能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
D. 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广泛的对峡谷进行科学考察研究,逐步制订合理保护和利用的规划。
【课堂演练】1、我国下列地区中,煤炭产量虽然很大,但煤炭的消费量却远远超过生产量的是()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北地区当演员们搭起绿色鸟巢时候,奥运新能源正在发挥着它的功能,在第一期安装在北京官厅水库的33台风力发电装置,总的装机容量达到5万千瓦,每年可以提供1亿千瓦时的电力,满足10万个家庭的生活用电需求。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
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3.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4.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5.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6、下列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地区优势的是A.藏北高原——沼气B.内蒙古高原——风能C.四川盆地——太阳能D.——潮汐能日前我国石油储备一期四个基地(浙江镇海、浙江舟山、青岛黄岛、辽宁大连)已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