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整理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师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师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2.第二单元:加减法3.第三单元:长度单位4.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5.第五单元:时间的认识6.第六单元:乘法7.第七单元:除法8.第八单元:分数9.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第1课时:数字1-5的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引入数字1-5,让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

2.认识数字1-5: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

3.练习:让学生用数字1-5进行加减法运算,巩固数字的认识。

4.小游戏:数字接龙,让学生更快地熟悉数字1-5。

第2课时:数字6-10的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数字1-5,引出数字6-10。

2.认识数字6-10: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

3.练习:让学生用数字6-10进行加减法运算,巩固数字的认识。

4.小游戏:数字猜猜猜,让学生更快地熟悉数字6-10。

第二单元:加减法第1课时:10以内的加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数字1-10,引出10以内的加法。

2.认识加法:展示加法算式,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3.练习:让学生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巩固加法的认识。

4.小游戏:加法竞赛,提高学生的加法运算速度。

第2课时:10以内的减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10以内的加法,引出10以内的减法。

2.认识减法:展示减法算式,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3.练习:让学生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减法运算,巩固减法的认识。

4.小游戏:减法接龙,提高学生的减法运算速度。

第九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字1-10的复习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游戏引入数字1-10的复习。

2.复习数字1-10:让学生快速说出数字1-10的名称,巩固数字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五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五篇】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编整理了⼩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第⼀课时毫⽶、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做"中的练习⼀的第1、2题。

三维⽬标:1.使学⽣认识长度单位毫⽶和分⽶。

通过直观演⽰和学⽣⾃⼰操作,使学⽣初步建⽴1毫⽶、1分⽶的长度观念。

让学⽣知道⽶、分⽶、厘⽶、毫⽶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毫⽶、分⽶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厘⽶、毫⽶之间的⼗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1毫⽶、1分⽶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师:⼀把⽶尺、直尺和⼀根带⼦。

⽣:⼀把⼩尺⼦、⼀根带⼦、⼀枚⼀分硬币。

教学过程:⼀、复习、1、复习⽶、厘⽶(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1⽶、1厘⽶⼤约有多长?2、复习量法:(1)量物体的长度⼀定要注意把物体的⼀端对着尺⼦的什么刻度线?(2)认整厘⽶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法对不对?B.错在哪⾥?C.订正:正确的⽅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端对着尺⼦的"0"刻度线。

D.认整厘⽶,再看铅笔的另⼀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厘⽶?8厘⽶是整厘⽶数吗?E.⼩结:象8厘⽶这样的结果是整厘⽶。

⼆、引⼊新课:这张纸条还是整厘⽶吗?不是整厘⽶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结:这个⽐厘⽶更⼩的单位就是毫⽶。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毫⽶的认识1、出⽰⽶尺放⼤图提问:⽶尺放⼤图上有⼀些什么样的格⼦?每⼀⼤格表⽰多少?每⼀⼤格⾥⼜有多少⼩格?2、认识1毫⽶(1)从观察中你知道⼀毫⽶是怎么得到的?(2)这个放⼤图上的每⼀毫⽶都是放⼤的。

(3)实际的1毫⽶有多长?请拿出尺⼦来随便找1⼩格看看。

3、建⽴1毫⽶的长度观念。

(1)⽤1分硬币建⽴1毫⽶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读法及数的顺序;2. 理解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3. 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4. 熟练运用减法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5. 研究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数的大小顺序;6. 能正确使用尺寸单位进行测量;7. 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8. 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数的读法和顺序;2. 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3. 减法的计算;4. 数的大小比较;5. 尺寸单位的使用;6. 几何图形的绘制。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一:数的认识- 数的读法- 数的顺序2. 单元二:加法运算- 加法概念- 加法的运算法则- 两位数的加法计算3. 单元三:减法运算- 减法概念- 减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的减法计算4. 单元四:数的比较-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大小顺序5. 单元五:尺寸单位- 尺寸单位的认识- 尺寸单位的使用方法6. 单元六:几何图形- 线段、直线和射线- 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绘制方法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讲解;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数学知识的运用;3. 讨论互动: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4.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5. 练巩固:提供大量的练题,巩固所学知识;6.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注意力、参与度等;2. 通过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3. 组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4. 进行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5. 定期举行小测验,帮助学生检验巩固知识的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本: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3. 练题集:根据课本内容准备相应的练题。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练习三第1题)。

6×7+4= 2×8+6= 7×9+5=5×5+3= 3×9+7= 8×6+4=2、提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顺序是什么?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2题。

43×8= 7×44= 39×5= 75×6=3×284= 9×263= 6×724= 355×8=学生分组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连续三次进位的题目,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几,是如何得到的。

2、练习三第3题。

(1)出示题目中条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云有多少张照片?小兰有多少张照片?(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4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第一篇:数的认识
目标:通过游戏和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 游戏:使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让学生进行配对游戏,将数
字与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匹配。

- 实例: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
估算它们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步骤:
1. 引入数字1-10,并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每个数字。

2. 进行数字配对游戏,让学生将数字卡片与相应数量的计数棒
进行配对。

3. 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估算它们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4. 小结:复习数字1-10,让学生互相出题,考验对数字数量关
系的理解。

第二篇:加法与减法初步
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
- 教具:使用计数棒和数字卡片进行操作演示。

- 游戏:利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游戏练习。

教学步骤:
1. 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含义。

2. 使用计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操作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 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游戏练习,让学生使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进行计算。

4. 小结: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加减法题目,互相出题。

(以下省略剩下的18篇教学设计)。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1.11.4节)1.1 超前认识整数1.2 认识自然数1.3 认识整数1.4 数轴的认识2. 第二章:加减法(2.12.4节)2.1 100以内的加减法2.2 1000以内的加减法2.3 加减法的估算2.4 加减法的应用3. 第三章:乘法(3.13.3节)3.1 表内乘法3.2 乘法口诀3.3 乘法的应用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4.14.3节)4.1 认识时间4.2 认识长度单位4.3 认识质量单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加减法的估算,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2. 教学重点:数轴的认识,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模型,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例题讲解:讲解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方法,以及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数轴的认识,整数的概念。

2. 第二章:加减法10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的估算。

3. 第三章: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

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认识时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完成练习册第14页。

第二章:完成练习册第58页。

第三章:完成练习册第912页。

第四章:完成练习册第1316页。

答案:见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优秀9篇〕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

〔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

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局部说说表示的意思?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会解答,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教师板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提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法不再教学。

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2),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教案,共74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测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1.1 认识整百数1.2 认识分数1.3 认识货币2. 第2章:图形与几何2.1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2.2 认识平面图形2.3 认识方向和位置3. 第3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1 数据的收集3.2 数据的整理3.3 统计图表4. 第4章:乘法与除法4.1 表内乘法4.2 乘法口诀4.3 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整百数、分数、货币的概念;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平面图形、方向和位置;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熟练运用表内乘法、乘法口诀和除法初步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乘法口诀、除法初步认识。

2. 教学重点:整百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表内乘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量角器、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2. 重要概念、公式、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4.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整百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分数的简单计算认识货币,进行简单换算识别平面图形,计算周长和面积表内乘法、乘法口诀、除法初步应用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作业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8篇)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简单的数据分析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求平均数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会看两种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课时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

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5、小组合作学习6、小组汇报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26-27页第4—7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计算找联系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

(有的同学做了27×5=一叁5,直接就得出:一叁5÷5=27)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数出示2()×4=104,你能在()里填正确的数吗?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三、熟练笔算方法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除数一位数被除数首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2.27页第7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一、谈话情景导入师:朋友们!你们去过遵义吗?去过哪些地方?生1:去过,去过遵义会议会址。

生2:去过遵义姑妈家。

生3:去过遵义游乐园。

课件出示遵义游乐园的一处场景师:这是遵义游乐园,你们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木马、风车。

(利用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

)二、复习角师:你们能在这幅图中找出角吗?生积极主动的找到了很多角。

师:你们生活中哪里还有角呢?生:桌子上有角;生2:窗户上有角;生3:安全出口牌上也有角;生4:书本上也有角(让学生在图中找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大幅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8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8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8篇)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生:……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二、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3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你们看,都有谁呢?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能说说它的位置吗?(出示电脑图片)二、学习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它的位置却没有表达清楚。

第几排是怎样确定的,第几个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猴是怎样说的?播放电脑媒体课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乌龟(我在第二排第三个)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找一找哪儿是第一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几个应该从哪边开始数呢?指着图看看。

从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知道了排数一般从前往后的,个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要讲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同时出示媒体课件)三、试一试1、小动物的位置讲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学们,从右往左数,可以这样确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谁来试试说说自己的位置?()在第3组第2座?()做在第4组第4座?2、师里来了新同学,请同学们来帮他们找找位置?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打“√”。

A同学:第3组第2座B同学:第2组第5座C同学:第4组第3个电脑课件展示,集体校对。

四、闯关练习1、电脑出示题目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消息,要求正确说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出示电脑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2、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组交流。

出示小朋友的电影票(第几排几号),学生回答正确后,进行表扬鼓励。

3、找图书。

(帮图书管理员来找图书)说出什么书在第几层第几个,正确说出它们的位置。

(整理)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整理)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3)教师讲解:㎏与吨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所以 1吨等于多少千克?(等学生回答后板书:1吨=1000㎏)
(4)教师板书:计量很重……读了这句话,你认为哪些词比较重要?
2、课堂活动:对口令
(1)师生示范对口令
(2)生生对口令
(3)你知道了什么?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吨”?
4、填一填2000㎏=()吨 4吨=()㎏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该怎样列式?
3、哪些小组来汇报,并说说自己的算理。
4、该怎样作答呢?(等学生回答后板书答语)
5、整十数乘一位数,你是怎样计算的?
6、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试一试吗?
30×4= 40×8= 5×60=
7、通过刚才的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二)例2的学习
1、出示图片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通过观察、估算重量、推理后掌握吨的实际概念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估计很多物品的重量
教、学具准备
小食品,卡车图片
教学流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个性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个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吗?
2、做一做,练一练(4道换算题,2道比较题)
(2)教师板书:(计量较轻的物品有…)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4、填一填
(1)看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些物品都用什么做单位?
(2)那我们一起来称一称、然后填在横线上吧
(3)填好了就读一读,所以我们计量较轻的物品,通常用什么做单位?
5、巩固练习:练习一1、2题
(二)例2学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一本节课首先利用情境图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

由于学生已有口算加减法的经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实现知识的迁移。

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资料的信息卡教学过程1.课件出示教材10页情境图。

(出示ppt课件)(1)引导学生观察,同时收集数学信息,并相互交流。

(2)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结合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揭示课题:本节课我们就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1)出示例1(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2)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5+34=?(3)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然后汇报。

算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结果是69。

算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得数是69。

(4)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5)引导学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①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用另一个加数连续加上这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②把两个加数都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用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的结果加起来。

2.课件出示例1(2),学生独立完成。

算法一先算39+40=79,再算79+4=83。

算法二用凑整法,先算39+1=40,再算40+43=83。

算法三先算30+40=70,再算9+4=一三,最后算70+一三=83。

[例1(1)不需要进位,例1(2)个位数相加满十了,需要向十位进1]3.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口算方法,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心整理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心整理版)

第一单元时、分、秒所备单元在全册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关于时分秒这部分内容,分3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

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学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第三阶段是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思想教育内容: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本单元知识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本单元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综合、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教学难点: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课时安排: 3课时。

本单元教具安排:投影、课件、插图、钟面模型、各种秒表等。

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用具:主体图课件,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尤其是秒表)。

教学过程:•创境设疑,初步感受秒1.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2.放映课件(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咱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范文:重点难点整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范文:重点难点整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范文: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章:认识10以内的数难点:认识数 1,2,3,4,5,6,7,8,9,10认识数是幼儿数学教育重要的一环。

由于数是数字的概念往往抽象又实际的,很难在幼儿不冻得情况下明白。

因此,幼儿在认识数字过程中,需要从蓝孩子眼中学习认识数字的方法。

本单元将引导幼儿认识数字,之后带领幼儿进行数字数量和数字大小的概念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发问并引导幼儿回答,在让幼儿逐渐形成完整的活动观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认识数字。

在学习数字数量和数字大小的概念中也同样需要引导幼儿理解清楚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第二章:数字的分解和合并难点:数字分解和合并的概念数字分解和合并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难理解的,需要教师通过形象的图片和故事等教学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数字分解和合并的概念。

同时,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寻求幼儿的参与,在让幼儿的实际操作和语言反馈中促进幼儿数字分解和合并的能力。

第三章:10以内的加法难点:加法的概念和符号的应用小学三年级的第三单元主要针对于10以内的加法,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故事形象地展示加法的概念以及加法符号的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例,让幼儿们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模仿,发现加法的规律和易错点,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第四章:10以内的减法难点:减法的概念和符号的应用小学三年级的第四单元主要针对于10以内的减法,对于幼儿来说同样是很难理解的,需要采用形象的形式、环节设置、猜谜等方法,让幼儿逐渐理解减法的符号和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幼儿减法操作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和提醒。

第五章:10以内的比较难点:大小比较符号和概念的理解小学三年级的第五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10以内的大小比较,并掌握大小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等方式,让学生逐渐理解大小比较符号的含义,并掌握使用方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的重点难点依次为:认识10以内的数、数字的分解和合并、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 1 班数学学科教学进度安排
任课教师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提出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先看主题图,自己独立思考,
与同桌交流自己所提的数学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师:原来有850棵,运走两车后,求还剩多少棵?(师板
书出完整的题目)能一步完成吗?(不行)该怎样列式?(二)计算,解决问题
生1:850-256-280 生2:850-280-256 =594-280 =562-256 =314(棵) =314(棵)
生3:850-(280+256)生4:850-(256+280)
=850-536 =850-536 =314(棵) =314(棵)
师:强调计算时要注意进退位问题,做到认真、细心。

师:说出式子中各数各步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生1和生2所提出850-256-280和850-280-256都表
示从总棵数中去掉第一车后,再从剩下的棵数中再去掉
第二车,得出最后的剩下棵数。

生3和生4提出850-(280+256)和850-(256+280)都表
示从总棵数中去掉第一车和第两车的总棵数的和,得出
最后的剩下棵数。

师: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你们能找出相同点与不同
教学反思
1、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

3、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总之,教师要精心的组织、要有效的引导、真诚的合作,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一课时)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你们知道火车“里程表”的
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交流对火车里程表知识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

(1)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
的?
(2)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说一说,
画一画。

(3)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4)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里程\千米
北京——保定146
北京——石家庄277
北京——郑州689
北京——洛阳813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2019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审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