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_郑军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中的问题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中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b4768d1eb91a37f0115cd2.png)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启发一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柯布西耶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他的机械美学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他在当代城市规划建筑上也有伟大的贡献。
他曾提出过关于城市规划的观点。
我们可以把他总结成四点:第一:他认为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有功能老朽。
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第二:关于拥挤问题可用提高密度的方法解决。
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第四: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且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总之他就是认为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柯布西耶的伏埃森规划1925 年他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
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
地面完全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
这样使空间从四面八方展开去。
概括一下他对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其内容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行政区。
在他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
但这个巴黎方案并没有被采用。
现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个方案未被采纳?我们先看这个规划,它还是提倡城市集中发展,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分散主义思想盛行,尤其是霍华得的田园城市在欧洲影响很大,而且当时巴黎城市地区无限膨胀,中心城用地紧张,人口过度膨胀,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巴黎当局偏向分散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应该一步分离,城市中心功能应被进行分担。
此时,由田园城市理念发展而成的卫星城更符合这个思想。
因为卫星城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
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个规划未被采纳。
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发要知道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就得从我国规划国情出发来探讨我国将来的规划怎么走。
现代主义之一:赖特、柯布西耶作品赏析
![现代主义之一:赖特、柯布西耶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ac3e00ba1aa8114431d980.png)
特征:
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
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六面建筑,以此发展起来的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标准化原则,反装饰主义立场和中性色彩计划。
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本反对在图版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祈祷室的外形像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赖特:流水别墅
弗兰克.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被誉为美国本土建筑的开创者,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
1.底层架空:主要层离开地面。独特支柱使一楼挑空。
2.屋顶花园:将花园移往视野最广、湿度最少的屋顶。
3.自由平面:各层墙壁位置端看空间的需求来决定即可。
以现代建筑五大师谈现代建筑的不同点
![以现代建筑五大师谈现代建筑的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caaffb5ef7ba0d4a733b68.png)
建筑理念
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 “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表现方式,决不是形式地追求‘风格特征’”。 在设计原则和方法上,20 年代和 30 年代间,格罗皮乌斯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首位。他认为这才是新建筑的特点。
技术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 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
格罗皮乌斯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材料
他主张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新材料,同时为了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二、勒·柯布西耶
三、阿尔瓦·阿尔托
芬兰建筑师阿尔瓦· 阿尔托(Alvar Aalto)从他的家
庭和文化背景直接继承了一种价值体系,即对西 方人文主义的尊重——这些传统根植于文艺复兴 和古典主义的遗产,同时保留了对自然的专注与 投入,担负起芬兰本土文化意义上的责任。他对 自然形式、材料和空间的敏感,也来源于其内心 深处对芬兰旷野的体验。
有机建筑理论的创立者
美国文化的代表
建筑理念
崇尚自然的“有机建筑” 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的活动,目的,技术和自 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
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
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 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
主要理念: (1)主张革新,反对复古,建筑应随时代向前发展,不能从形式上追求风 格。 (2)强调现代工业对建筑的影响,提倡走工业化道路,坚持装配化生产。 (3)具有不断前进的美学观,主张唯心的抽象艺术。 (4)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设计原则上把功能和 经济放于最重要的位子。 (5)在建筑教育上从基本技术出发,让学生先掌握技术,在熟练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力。 (6)同时注重建筑的艺术性,认为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 神上的需求。
赖特与柯布西耶设计思想横向对比研究
![赖特与柯布西耶设计思想横向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509066c850ad02df80411b.png)
赖特与柯布西耶设计思想横向对比研究作者:常以彬姬春炎来源:《设计》2018年第11期摘要:弗莱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被称作“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他们在其设计生涯中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观点。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赖特和柯布西耶同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横向对比,从设计理念、形式美规律、空间布局形式等方面归纳概括出其设计思想的异同。
探索总结现代主义建筑的时代精神及其特征,同时,以期对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有机建筑纯粹主义横向对比引言告别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制度之后,建筑虽有发展,但都大同小异,基本趋同。
从中世纪的拜占庭建筑、罗马式建筑以及哥特式建筑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建筑艺术发展到高潮,文艺复兴之后,崇尚繁琐装饰的建筑艺术登上舞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抽象艺术等的影响,人们对于过分装饰越来越感到厌倦。
在此背景下,现代建筑运动应运而生,并在20世纪走向高潮。
一、赖特与柯布西耶简介弗莱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ioyd Wright),被认为是当代建筑学最重要的大师之一,美国至今最伟大的建筑师。
1867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的里奇兰中心的一个威尔士家庭里,父亲是洗礼牧师,爱好音乐,母亲受福禄培尔(Froebel)教育计划的影响,一开始就决定让儿子成为一名建筑师。
赖特从小生活在威斯康星州的乡村和山谷,其叔父的农场对他那种居住在风景和自然中的观念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兼有建筑师,规划师,画家,雕塑家以及理论家多重身份,被誉为当代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1887年出生于瑞士西部的拉绍德封,父亲是一位钟表雕刻师,母亲是一位钢琴师。
他的祖辈最初生活在法国南部,后来移居到瑞士,1930年再度加入法国国籍。
两个建筑比较名作解析
![两个建筑比较名作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5da89ec3a87c24028c4a0.png)
• 流水别墅 ——体现环境的优势
流水别墅与环境完美结合, 那四面挑出的宽阔的平台, 边角磨成圆弧,而竖向坚 下来。 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 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 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 进室内。
材料
• 肖特汉别墅
裸露的混凝土,清晰地呈现出 模板的印记,制作模板的 材料是当地常见的木头。 光滑的表面只出现在屋顶 的阳伞下和房间的顶棚上, 因为此处采用了金属模板, 由此获得的表面将涂上鲜 亮的色彩,以歌颂裸露混 凝土的辉煌。
场地、环境
该场地处在Ahmedabod市的郊外,面积宽敞, 树木花草繁多,是作为纺纱协会秘书长哈特 辛古氏的住宅建造的。这是一栋个人的、复 杂的、细微要求颇多的设计方案。 从布局方案来看,主屋和附属屋具有强烈的 正方形外观,两个均在对角方向布局。 从对角方向要素的布局来看,主屋三层的布 局是在矩形的框架内进行的房间布局设计, 使人感受到以斜线为中心轴的布局与反方向 的力形成的均衡感。 主屋的四个立面表达出来了,取代了白色时 代的对称,立体与平板的对比在对角线方向 上营造出来了。
•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都达到了伟大艺术品沉稳、坚定的 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穿插在整个建筑内外空间及其布局与陈设 之间。广阔的室内空间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起居室的过道中, 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会先通过一段狭小而昏暗的 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往上的主楼梯。穿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 石壁,右手边是直通的房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室的二层踏步,赖特 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 起居室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穿过建 筑物直到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和北侧呈几何围合状的侧室,相比 起居室的光线则较为暗淡,岩石铺设而成的地板上。隐约显现出它们的 倒影,流布在起居室之中。从北侧及山崖方向反射进来的光线和照射到 楼梯的光线交织在一起,显得朦胧柔美。这个起居室的空间气氛,随着 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出多样的风采。
柯布和赖特比较
![柯布和赖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ccc5281ec3a87c24028c4c3.png)
罗宾别墅是赖特为弗雷德理克.罗宾设计的别墅。
被认为是莱特Prairie Style 建筑风格的最佳代表作之一。
该别墅建于1909-1910年,耗时仅一年多,建设速度十分惊人。
从平面上看,这个别墅是由两个错开的叠放在一起的长方形组成的,相接一面是长方形的长边。
小点一个长方形位于后部,在一层布置有车库和入口;仆人的房间、厨房和客房布置在二层。
大的那个长方形位于前部,是该建筑的主体,平面主要是围绕楼梯和烟囱而布置的,半地下室布置有孩子的房间、活动室;一层是起居室和主卧房。
这个别墅还是第一个使用钢结构的别墅建筑,这是为了支撑悬挑出墙20英尺的屋顶(四面都是如此)而特别设计的,这个结构使得它能够更好的挡风遮雨。
它还是用了174扇艺术玻璃窗和门,在主体结构的一层楼装有一长排的这种玻璃窗,这使室内外能够很好融合在一起,而且采光性能好。
该别墅建成以后,和其对面的学院派的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相对,两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对峙着,非常有趣。
简介: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和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
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
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
这是一幢包含最高层次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
柯布西耶霍华德赖特的城市理论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的思想体系对比
![柯布西耶霍华德赖特的城市理论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的思想体系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253aa1b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4d.png)
勒·柯布西耶、霍华德、赖特的城市理论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的思想体系对比勒·柯布西耶、霍华德、赖特在城市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与设想。
柯布西耶提出的是“光明之城”,霍华德提出的是“田园城市”,赖特提出的是“广亩之城”。
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即一切为统治者的强权统治而服务。
首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与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一部著作,它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市的基本规划思想的城市格局。
它提出的“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基本上已经奠定了之后几乎所有城市的基本格局。
城市不仅仅是一个供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种“工具”,在其中暗示着一种社会关系与秩序。
高大宏伟的府邸与低矮简陋的普通住宅,时时都提醒着人们统治者的权威;清晰地街坊与宽广笔直的街道暗示着人们要规规矩矩,不能违背’礼‘制。
相比于《周礼考工记》的限制性,在《管子》一书及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中则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理性、功能主义的一面,《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
要因天时,就地利,不为宗法封建与礼制制度所约束,所以,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即使如此,《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这些理论对后世风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与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与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建筑大师,他的城市规划理念是基于战后的重建与对新鲜事务的崇拜。
柯布西耶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与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
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及作品分析
![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及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ea106148d7c1c708a14590.png)
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及作品分析摘要:勒·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其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本文通过柯布西耶著名作品的赏析来简要阐释他的建筑思想。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关键词:柯布西耶,马赛公寓,朗香教堂1.朗香教堂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坐落在法国东部上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一座小山上,其白色幻想盘旋在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
勒·柯布西耶将朗香教堂构思为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的三维雕塑作品,并打算让参观者沿他所描述的“建筑散步道”行进,以使人们在靠近建筑和进入其空间时可以获得一系列的“造型体验”。
在了解他的的生平和经历之后你会发现,柯布西耶关于沿建筑行进的概念明显受到古希腊建筑的影响,特别是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驿车旅行的影响。
我想的确,这贯穿于他的建筑宣言《走向新建筑》柯布西耶将帕特农神庙是为建筑的典范。
除了行进概念之外,勒·柯布西耶还从希腊建筑中吸收了以黄金分割为基础的古典比例系统。
,他经常用其限定和平衡自己的设计。
○朗香教堂这样奇异怪诞的浪漫主义形状从一开始,柯布西耶的意图就是玄奥多于宗教,他希望创造一个诗意的,雕塑般的空间作为“一个强烈的集中精神和共冥想的容器”。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建筑由喷涂后用一层石膏刷白以形成粗糙表面的素混凝土墙面构成。
教堂大面积的具有东方色彩的屋顶,是由一对互相平行的6cm厚的混凝土壳体组成。
在色彩肌理上与粗糙的亮白色的墙体形成对比。
屋顶的形状将比作从修女的帽子到舰船的船头等各种东西,它是依照柯布脑海中的蟹壳有意设计出来的。
就像柯布西耶其他作品中的围护结构一样,荷载不是由墙体自己承载,而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是由16根陷入在北侧和南侧墙体中的柱子来承载的。
2.马赛公寓“如果你想你的家庭在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置身于2000人之中,相互牵手,与别人同时走进一个大门,走进4部可以容纳20个人的电梯中的其中一部,你会享有孤独,寂静和快速的室内与室外的转换。
20世纪三大建筑巨匠艺术风格比较共5页word资料
![20世纪三大建筑巨匠艺术风格比较共5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c820c3a0116c175f0e4865.png)
20世纪三大建筑巨匠艺术风格比较勒·柯布西耶、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和赖特并称为20世纪三大建筑巨匠。
虽然他们对建筑都有着狂热的情怀,在建筑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后来的建筑师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他们的建筑风格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
(一)、三者的建筑风格科布西耶设计观点:①机械美学的奠基人:机械和机器的形式是他的最高理想之一。
建筑应该是生活于其中的其中。
②社会民主化立场:设计为大众服务,设计的功能性主张。
与个人感觉第一的观点相矛盾。
又具有专制化的特征。
③从德国设计先驱贝伦斯的阶级观念中转变为设计为社会的稳定服务的思想。
④立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新建筑基本语汇有:建筑的六个面;柱子支持结构;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大的室内空间;开阔的窗子和引风景入室的设计;白色的结构;模拟轮船的造型特征。
⑤宗教化趋向和粗野主义的特点。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米斯•凡德洛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最重要大师之一,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米斯·凡德洛他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主张少则多,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甚至达到违反功能的地步,从而把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基础变成一种变相的形式主义,是国际主义产生的重要人物。
他认为建筑是一种精神活动:我们必须设定新的价值,固定我们的终级目标,以便我们可以建立标准.因为正确的以及有意义的,对于任何时代来说——包括这个新的时代——是这样的:给精神一个存在的机会。
他坚持非政治化的立场:对纳粹充满厌恶和不满,同时他也是设计教育思想的传播者: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他设计教育的核心是非政治化,以建筑为中心。
浅析柯布西耶建筑设计思想
![浅析柯布西耶建筑设计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82d5b2b69eae009581bec8b.png)
浅析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再加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住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住宅功能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固有住宅消费观念以及房价持续走高的影响,对住宅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需求。
而在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中都表现出了对住宅美的追求,也就是对住宅设计上的要求。
柯布西耶无疑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之比喻为建筑史上的一座有待超越的高峰一点儿都不为过。
1.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简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勒·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萨伏伊别墅为代表,后一阶段以朗香教堂为代表。
柯布西耶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被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2.柯布西耶的主要建筑学观点2.1建筑学新观点柯布西耶早期提出了五个建筑学新观点,并且在1926年将之公布于众。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自由立面。
有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
这些特点在柯布西耶早期的建筑设计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例如,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等。
由于这些新观点,框架结构这一区别于传统承重墙结构的概念被人们所熟知。
框架结构对现代建筑学的影响我们至今依然能够感觉的到。
2.2强调机械美柯布西耶还强调机械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和轮船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
浅谈对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_郑军
![浅谈对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_郑军](https://img.taocdn.com/s3/m/ae374eaf284ac850ad0242fb.png)
2007 NO.16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资源与环境1 背景概述在整个欧洲大陆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已经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层面上了。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把科学、艺术、和技术作为并列的三大层次,人们从过去的形而上学的思想解放出来,不光关注思想,也关注现实的科技。
艺术界出现了种种新的思潮,如立体派和抽象派等等,这些也对于建筑界有相当的影响。
在建筑业界也出现了抛弃了传统的古典建筑的必要形式元素而转向新的设计思路的思潮。
无论是水晶宫或是巴黎世博会机械馆的建成,都给了当时的人们以截然不同的新的建筑美感。
人们开始喜欢这些巨型的“怪物”。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欧洲大陆一片破败,百废待兴,新的建筑思潮有了发挥作用的大背景。
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建筑观在这个时代有了他最适合发挥的场所。
他所提倡的反对纯装饰,强调建筑本身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建立新的机械与技术的美感,提倡预制和装配等观念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大量的建成大规模住宅的重要方法。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也是新兴的工业战胜传统工业的重要标志。
战争对传统城市的破坏以及新旧城市的交替和对人文的关怀是柯布西耶提出明日之城的最大前提。
由于美国建国的历史不长,而且主流社会多数是移民,并没有发展出新的文化底蕴和元素,因此文化方面却没有太大的进展,加之美国本身的城市建设比较落后,相对来说更容易形成对田园文化的追求,赖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抓住了美国人的文化底蕴。
而美国大城市的各种问题和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也驱使他逃避这一切。
他的“广亩城市”的设想便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
这种设想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产阶级的需要,并且也试图解决了一部分大城市所发生的问题。
2 比较分析柯布西耶最早的社会观体现在他的建筑观上,俄国的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掌握政权,这种新兴的力量强烈的刺激了柯布西耶,作为一个思想家而不光是建筑师,他的设计开始更加平和,对于住宅重建的关注使得他在某些方面上更接近于社会主义者的想法,这也影响了他的城市观。
柯布西耶 VS 赖特
![柯布西耶 VS 赖特](https://img.taocdn.com/s3/m/33737bff0242a8956bece460.png)
柯布西耶 VS 赖特 <2> 生平介绍
後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 务所工作,彼得·贝伦斯 务所工作,彼得 贝伦斯 事务所工作, 事务所工作,在那里和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 瓦尔特 格罗皮乌斯和路 德维格·密斯 密斯·凡 德 罗 德维格 密斯 凡·德·罗, 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 思潮。 思潮。 他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 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 和民间建筑
萨伏伊 VS 流水别墅
平台
屋顶花园
自由里面
设计特点 模数化设计 简单的装饰风格 纯粹的用色—外部装饰完 纯粹的用色 外部装饰完 全白色 开放式的室内空间设计; 开放式的室内空间设计; 动态的、 动态的、非传统的空间组 织形式—尤其使用螺旋形 织形式 尤其使用螺旋形 的楼梯和坡道 屋顶花园的设计—使用绘 屋顶花园的设计 使用绘 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 车库的设计—特殊的组织 车库的设计 特殊的组织 交通流线的方法, 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 库和建筑完美的结合
建筑特色
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 体给人的感受上。 教堂造型 体给人的感受上。 奇异,平面不规则; 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 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 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粗 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 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 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 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 着彩色玻璃; 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 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
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又始终重视和作品集?年代不详佛莱别墅?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1928年萨伏伊别墅?19301932年巴黎瑞士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19501953年郎香教堂50年代初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1902年芝加哥威利茨住宅?1904年纽约州布法罗市拉金公司办公楼?1907年伊利诺州罗伯茨宅1908年芝加哥罗比住宅?1911年威斯康星州普林格?1911年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建居住与工作总部塔里埃森?19151922年东京帝国店?1936年流水别墅?年代不详约翰逊公司总部?1938年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1959年10月建成开幕古根海姆博物馆柯布西耶vs赖特早期建筑对比?萨伏伊别别墅?????流?水?别?墅??整体为简单几何体边界整齐自成一体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不甚密切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e06eaacb8bd63186bcebbcbf.png)
4位现代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一)格罗皮乌斯1、设计理念(1)主张革新,反对复古,建筑应随时代向前发展,不能从形式上追求风格。
(2)强调现代工业对建筑的影响,提倡走工业化道路,坚持装配化生产。
(3)具有不断前进的美学观,主张唯心的抽象艺术。
(4)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设计原则上把功能和经济放于最重要的位子。
(5)在建筑教育上从基本技术出发,让学生先掌握技术,在熟练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
(6)同时注重建筑的艺术性,认为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法古斯工厂,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自宅。
(二)勒.柯布西耶他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是:(1)底层架空,由独立柱支撑;(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的长窗;(5)自由的立面。
2、设计理念(1)歌颂现代工业的伟大成就,主张建筑师从保守的学院派教条中解脱出来。
(2)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偏爱混凝土,提倡大规模生产房屋来解决社会问题。
(3)主张平面是关键,设计方法由内到外,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4)建筑形式: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5)了解罗马、希腊艺术,强调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提倡简洁的几何关系。
(6)早期希望用理性方法来表现思想,主张寻找新的艺术准则,并接受了机器产品的启示。
(7)主张学习工程师的思维方法:工程师用几何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美的艺术。
(8)前期偏重于理性主义,后期则转向浪漫主义。
3、代表建筑(1)萨伏伊别墅(2)巴黎瑞士学生宿舍(3)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4)朗乡教堂马赛公寓(三)、密斯.凡.德.罗德国1、设计理念(1)同传统建筑决裂,探求新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认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时代现实主义与功能主义的需要。
(2)重视建筑结构和建筑手法的改革,提倡工业化,一切问题包括艺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提倡“少就是多”。
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实践性思考
![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实践性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3432aa327d3240c8447eff8.png)
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实践性思考摘要:本文梳理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从20世纪初开始构想并不断演进的理想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探究光明城市在当时和当下的实践性价值。
关键词:光明城;城市规划;集中主义一、引言集中与分散是城市形态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20世纪30年代柯布西耶提出光明城市概念,极其形象与夸张地刻画了集中主义城市的形态,抛弃了历史与现状的包袱,彻底颠覆了古典城市范式,其影响力渗透到近90年后的今天。
尽管自出世以来便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抛开社会、政治、文化等历史因素,光明城对城市形态发展方向的预言基本是正确的。
二、柯布的光明城2.1“变革动荡”背景世纪之交西方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技术革新导致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引发传统城市与工业城市的矛盾冲突。
人口密度增大、出现工商业和交通枢纽为中心的格局、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城市基本形态也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欧洲大量城市损毁严重,百废待兴,大批难民难以安置,住房短缺问题亟待解决,这对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新建提出要求,现代主义规划理念得以找到付诸实践的机会。
2.2“理性秩序”准则柯布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一个制表家庭,自幼接触机械技术,培养起了机械美学观点。
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他积极拥抱新技术和大工业时代,提出了新建筑五点,概括了现代主义建筑原则。
用现代技术解决现代技术带来的问题,放大到城市,柯布西耶依然执着于秩序和统一,“当代城市”第一次描绘出理想城市的形态,抛弃历史,关注功能和效率,适应现代社会,城市按照社会阶级划分,提出精英摩天大楼、工人卫星城、公共绿地等构想。
接下来的光明城市,取消了阶级划分,彻底将所有居民混居在公寓里希望通过新的城市格局打破阶级隔离,在公寓中解决日常生活的一切需求。
【1】2.3“城市集中”观点城市必须集中才有生命力。
光明城的功能分区平行带将城市分为8个功能区域,住宅区是城市的几何中心。
两位现代建筑大师作品比较分析
![两位现代建筑大师作品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2f1f0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c.png)
两位现代建筑大师作品比较分析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勒·柯布西耶摘要:赖特以设计“草原住宅”闻名,草原学派代表。
倡导有机建筑的概念。
柯布西耶侧重于象征和几何学手段;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分析,解读两位西方现代建筑大师的创作思想,望可以小见大,体会大师的独运匠心。
关键词:创作思想;流水别墅;空间构成;萨伏伊别墅;建筑美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
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设计风格及理论:以设计“草原住宅”闻名,草原学派代表。
倡导有机建筑的概念。
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赖特的精神气质和建筑思想充满了古典气质,而且深受古典哲学和建筑传统的影响。
如果和柯布希埃、密斯等现代注意建筑师相比较,他那有机的构图手法以及对充满人情味、历史感和地方特色的材料的使用、对机器美学的反感和抵制等待,又令其创作和标准的现代建筑有很大区别。
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像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
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腰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山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的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
这个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它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坐落在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流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城市设计复习题
![城市设计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2057efdd3383c4bb4cd281.png)
说说你对柯布西耶的集中主义与赖特的分散主义的认识与看法柯布西耶的集中主义和赖特的分散主义,都是对城市规划的一种设想,两种设想各有特色. 柯布西耶的集中主义,体现在“光明城市”的设想之中.其主要特点为:1、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增长和市中心拥挤加剧,已经出现功能性的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来改造.2、拥挤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密度来解决,采用高层摩天楼,可以腾出相应的绿地.3、降低市中心的密度,使商业、就业向外分散.4、新型、高效的城市立体交通.赖特的分散主义,体现在“广亩城市”的设想之中.赖特认为城市的发展不应该是将所有功能集中到城市中,而应该是将其分散出来,发展一种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结合的居住形式,就是广亩城市.每户一亩地,居住区之间以公路相连,服务设施自然地分散.这两种思想在早期的城市规划中有重要地位,但如今看来,都略带理想主义的色彩.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研究的是城市规模的适度及功能配比的合理,而不是单纯的以形式去限制功能.无论是过于集中的集中主义,还是过于分散的分散主义,都无法达到现代城市的功能需求.所以,这两种思想都是早期城市规划设想,有启发作用,但可操作性不强.简述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环节。
(1)定位:通过体现城市设计意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建筑物确定位置;确定建筑在具体空间条件下的“角色”和“定位”。
(2)定量:受到城市设计从场地的空间容量、尺度、合理密度、视线、遮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3)定形:对处于具体地块建筑物的高度提出限度或建议,并对建筑的形体提出要求,也是为了取得空间的协调。
(4)定调:主要指建筑的色彩、风格、格调方面等方面。
简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在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上的一致性。
在同一个城市的具体规划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
②两者都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③两者在学科特点上都是多学科的交叉,在工作方法上都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协调与合作。
④两者的成果形式都以图件和文本为主。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37e4d0760029bd64793e2c0f.png)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摘要现代城市理论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想方案。
柯布西耶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对巴黎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设想方案。
其又于1925年提出巴黎“瓦赞规划”,但未能实施。
1951年他的现代城市设想终于在印度昌迪加尔得以实现。
关键词现代城市;城市设想;城市观;城市规划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世界在物质规划层面集中形成了几个伟大的城市构想和实践,其中法国人柯布西耶提出的以新建筑运动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理论,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写入了《雅典宪章》,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近代规划学科的重要内容,至今有着深远影响。
1 现代城市设想柯布西耶通过对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提出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设想,即“现代城市”理想。
他希望,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柯布西耶主张关于城市改造的4个原则是:减少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绿化。
基于这些最基本的原则,柯布西耶以巴黎市中心为实例进行了300万人的“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
对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柯布西耶的城市观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
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
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
他提出建筑物用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围绕之中。
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
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
论柯布西耶理性主义建筑与赖特有机建筑异同
![论柯布西耶理性主义建筑与赖特有机建筑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53f38d3843323968011c920b.png)
特 在 建 筑领 域 的 异 同 , 们都 主 张要 重视 建 筑 的功 能 和使 用新 材料 和 新技 术 , 对 复 古 等 , 在 对 待 建筑 的 工业 化 问题 上 两 他 反 但
者却 大相 径庭 。
关键 词 : 布 西耶 ; 特 ; 柯 赖 理性 主 义 建筑 ; 机 建筑 有 d i 03 6 /i n10 — 5 4 0 2 1 9 o: . 9js . 6 8 5 . 1 . . 9 1 9 .s 0 2 0 0
机建筑依然在当代 的建筑流派中有所传承和发展 , 力依 旧。 生命 通过 比较柯布西耶和赖特 的建筑异同, 有助于启发 当代建筑师 : 当代 的建筑当如何在顺应 时代 和社会需求中抓住共 同的主题 , 又如何在发挥地域和本土文化中创造诗意的多样性。
参考 文 献 : 【】 弗 兰克 , 1 劳埃 德 , 赖特 ( 国) 美 . 论 美 国有机 建 筑『 . 勇 , 赖特 M】 姜 李振 涛 , 北京 : 译. 中国建 筑 工业 出版 社 ,0 0 2 1. 【] 博 奥 席 耶 ( 士 ) 柯 布 西 耶 全 集【 】 燕 芳 , 2 瑞 . 勒 M. 牛 程超 , . 译 北 京 : 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0 5 中 20 .
能够在最 短的时间 内尽可能地修 建大量的住宅供应社会 的需 求 ,是柯布十分关注的。柯布大胆地提出了 “ 住宅是居住 的机 器 !” 而此 时 在 大西 洋 的 彼岸 , 出生 在 美 国大 西 部 乡村 的 赖 特与 柯布不 同, 赖特对工业化不感兴趣 , 他向往 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 活, 热爱大 自然, 反对大城市。他 阐述有机建筑的概念时说“ 有机 建筑是一种 由内而外的建筑 , 它的 目标是整体性 。我说 的有机 , 和谈到屠宰场里挂着的东西时的用法是不一样的。有机表示是 内在的, 哲学意义上的有机 , 在这里 , 总体属于局部 , 局部属于总 体; 在这里 , 材料和 目标的本质 、 整个活动的本质都像必然的事 物 一样 , 清 二楚 。 ” 一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ee4d8fb9d528ea81c779b5.png)
2.1光明城市功能分区图
距离城市一定距离设置了运劢场 城市丨心是交通港,设有出租飞机起 落的平台 东西、南北轴线上各有条宽40米的高 架高速路,史侧一直延伸到工业区呾带 市丨心四周环绕着两种住宅类型围绕丨庨 货运站的码头 绿化形成独立街廓(bloc a cellules) 迚退式社区——不街道呈退缩兲 在更外的范围内,由花园新城构成了系的6局楼迚退式集合住宅(bloc a 丧宽阔的环城地带 redent) 闭合式社区——120户双局的住宅单 元组成的10局闭台式“别墅一公寓 丨心区的左侧是大型的公建:博 左侧更进处是英式花园,用以城市丨 丨心围绕交通港设置了24幢60局楼 物馆、市政厅等公共设斲 ”(Lmmeuble-Villa) 心未来合理性的扩张 高的十字形办公大楼形成城市商业丨心 大楼底下不周围是 城市的四周为隶属区,遍布树林不草 2400m×1500m(364万平斱米)的广场, 场,可作为城市扩展之用 包含着花目、公园不林荫道 配备有餐厅、商庖、剧院、沙龙等两 三局高的台阶状公共建筑
2.1代表作——光明城市
1922年,柯布西耶収表《明日之城市》,幵 在巳黎秋季美术展上提出了他理性的城市觃 划斱案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是 现代城市觃划范式的里程碑,丐界上第一丧 完整的现代城市觃划观念展示: 反对传统式的街道呾广场 追求严谨网格呾大片绿地组成的充满秩 序呾理性的城市格尿 柯布西耶都市觃划的基本原则: 缓览市丨心的拥塞 增加城市人口密度 增加交通运输斱式 扩大绿化而积。
代表作
城市集丨主义 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
观点
集聚给城市带来生命力,通过对大城市 内部空间的集聚斱式不功能改造,使之 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収展的需要 建设一组觃模适度的城市(城镇群)来 览决城市无限度扩张可能带来的相兲问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NO.16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资源与环境
1 背景概述
在整个欧洲大陆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已经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层面上了。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把科学、艺术、和技术作为并列的三大层次,人们从过去的形而上学的思想解放出来,不光关注思想,也关注现实的科技。
艺术界出现了种种新的思潮,如立体派和抽象派等等,这些也对于建筑界有相当的影响。
在建筑业界也出现了抛弃了传统的古典建筑的必要形式元素而转向新的设计思路的思潮。
无论是水晶宫或是巴黎世博会机械馆的建成,都给了当时的人们以截然不同的新的建筑美感。
人们开始喜欢这些巨型的“怪物”。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欧洲大陆一片破败,百废待兴,新的建筑思潮有了发挥作用的大背景。
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建筑观在这个时代有了他最适合发挥的场所。
他所提倡的反对纯装饰,强调建筑本身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建立新的机械与技术的美感,提倡预制和装配等观念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大量的建成大规模住宅的重要方法。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也是新兴的工业战胜传统工业的重要标志。
战争对传统城市的破坏以及新旧城市的交替和对人文的关怀是柯布西耶提出明日之城的最大前提。
由于美国建国的历史不长,而且主流社会多数是移民,并没有发展出新的文化底蕴和元素,因此文化方面却没有太大的进展,加之美国本身的城市建设比较落后,相对来说更容易形成对田园文化的追求,赖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抓住了美国人的文化底蕴。
而美国大城市的各种问题和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也驱使他逃避这一切。
他的“广亩城市”的设想便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
这种设想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产阶级的需要,并且也试图解决了一部分大城市所发生的问题。
2 比较分析
柯布西耶最早的社会观体现在他的建筑观上,俄国的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掌握政权,这种新兴的力量强烈的刺激了柯布西耶,作为一个思想家而不光是建筑师,他的设计开始更加平和,对于住宅重建的关注使得他在某些方面上更接近于社会主义者的想法,这也影响了他的城市观。
他对于巴黎的构想是建造大量的高密度住宅和办公的高楼,立体和地下交通发达,并大量的植植物,以期获得人们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
他对于方格网的形式,功能的严谨分区和几何学上的构图划分是设计的主要手法 。
不得不说,柯布西耶的建筑观与城市观,相对于当时的世
界来看,是相当的激进的。
而且,不甘于只作
单纯的建筑师,而是希望能对整个建筑业,甚
至社会都有一定的领导作用。
然而即使是这
样,在欧洲这片土地上,古典文化的精神还是
存在的,尤其是在建筑业长时间的观念上的发
展的停滞,更使得突破难以继续。
一战后,对
于欧洲的大部分古城破坏很大,而且战后的迅
速发展也使很多老城无法面对新的发展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柯布西耶提出了新的
“光明城市”的城市规划概念。
如果要说是改
建,倒不如说是新建,把那些饱经战火破坏的
城市来一个全新的形象。
不过在欧洲,这种做
法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时的美国正在向两个
方向分野。
一是向古典主义的倒退,在芝加哥
世博会上,一大批仿古的建筑依着古典的建筑
原则鱼贯而出,而另一方面,萨里文和詹尼的
芝加哥学派也蓬勃发展。
两者都具有相当的
力量。
赖特早期在萨里文的事务所工作了很
长一段时间,不过赖特幼年的经历和对自然的
无限热爱,注定了他和萨里文的观念无法一
致,赖特的骨子里还是那个威斯康星的少年,
一个将大地的景色融于一体,建筑在水平方向
无限延展,和地平线汇在一起的地域的建筑
师。
这种在大城市生活的经历使得赖特愈发
的讨厌集中的城市,他对于广亩城市的构想,
植根的是中西部大量空旷的土地,赖特对大城
市生活的否定,是反抗现有城市的乌托邦式的
设想,把个人的社会理想假定为整个社会的普
遍理想,如果真的全部按照赖特的想法来实
施,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种倒退。
当然我们也
要看到广亩城市的积极意义:对于大城市问题
的分析;城市分散理论的提出;对于生活方式和
责任感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的价值的强调,这些
独到的见解也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
能性。
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规划概念出发点
其实并不一致。
柯布西耶是基于战后的重建
环境和对新兴事物的崇拜,赖特则是对于大城
市的不满和美好的乡土环境的热爱。
柯布西
耶是破旧立新,赖特是追本溯源。
我们应当
看到,柯布西耶的思想是绝对的理性主义,并
且对于推断,不论正确与否,是合理的;而赖特
则相对比较感性,更多的是基于个人判断和对
美好愿望的追求。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城
市的看法的两种根本态度。
事隔多年,柯林?
罗厄提出了“拼贴城市”,不论分散还是集
中,城市所具有的并不应该是单一属性,而是
一种织补,顺着历史的沉淀慢慢积累的物态形
式。
不可否认,城市本身是具有意义的,然而
这种意义很难在现实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
那么,到不如用多样的手法还原放大而把这一
切留给城市的人了。
时至今日,在经历了《雅
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和《北京宪章》之
后,城市规划也逐渐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在集中式和分散式之间不断的寻求平衡点,既
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
的生活需要,这也符合相互依存,螺旋上升的
发展观念。
3 结语
城市发展至今,最大的症结仍然是人类的
现实生活需求和对美好家园向往的矛盾,无法
同时保证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上能同时满足
这两点,加上意识和文化之间某些差别的不可
调和,拼贴或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复杂性
和矛盾性也成为了现今的主题。
建筑师和规
划师在限定的条件下无法对问题解决的尽善
尽美,那么,选择解决何种问题就成了第一考
虑,接下来再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 。
单
一模式下的城市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衰败,新城
的高密度,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人口结构的
破坏都使得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大城市
设置密度极低的区域也不太现实,共生和共融
是集中式与分散式城市理论共同作用的主
题。
我们需要了解大师们关于问题的分析方
法和解决方法,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手法和形
式,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好城市规划和改造的
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68.
[2]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3] 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
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149.
[4] 罗伯特文丘里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中国建工出版社:4.
浅谈对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
郑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100044)
摘 要:柯布西耶和赖特同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这两个人在城市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设想。
柯布西耶提出的是“光明之城”,而赖特提出的则是“广亩城市”。
本文试图从比较他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这个方面来说明这一情况的原因。
正是欧洲和美国的发展阶段和情况不同促使两种不同的思想出现,并对后人的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光明城市 广亩城市 集中与分散 单一与复杂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07)06(a)-0202-01
20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