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主流媒体遭遇了全方位的挑战,其中最为严峻的是青年受众的规模急剧缩小,这一趋势对于广播电视机构而言尤为显著。然而,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广电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BC)在BBC的受众群体中,这个年龄段的占比达到了23%左右,高居全英广电机构的首位,在新媒体时代成功抓住了年轻受众,BBC也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粉丝数量最多的全球媒体机构之一,仅在“脸谱”(Facebook)网就拥有超过3300万粉丝。可谓成功的度过了自己的“中年危机”,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给媒体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BBC始终以技术迭代、内容细分、社会责任和用户体验为抓手,在优质与流行、迎合与引领之间寻找平衡点和着力点。

社交媒体的运用与扩展:目前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受众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BBC紧紧抓住变化趋势,立足于打造“新闻+社交”的信息传播模式。与其他传统主流媒体机构一样,鼓励其辖属的各频道以及栏目的制作人员在脸谱、推特以及优兔等既有社交平台上开设账户,扩大BBC在青年网民中的影响力。目前几乎所有BBC的栏目及制作团队都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并有专门团队负责其运营与维护。

与此同时,在短视频领域,BBC加大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推送力度,专门为千禧一代受众制作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和娱乐产品。例如,在全球最大的图片和视频分享网站“快照”(Instagram)网上开设了“BBC短片”(#BBCShorts)的专栏,定期发布长度仅为15秒的短视频。参与的账户不仅包括BBC下属的各个频道(如bbcturkce和bbcnewsbeat),而且其他“快照”网的用户也都能参与其中。

VR与AR技术的运用: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体业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一场由“全媒体”到“浸媒体”的更新迭代中。早在2014年,BBC 就已开始试水VR,并于2015年3月在各大媒体中率先将VR与360度全景视频运用于新闻产品的开发中,以此加强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效果。《严肃话题》(No Small Talk)是BBC将VR 和AR技术应用于新闻访谈节目的一次尝试。主持人与嘉宾进行对话,话题从婚姻、女性主义聊到技术与生活,观众则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对话场景,并借助于AR技术通过扫码了解节目相关背景,更为深层次地参与讨论。

2016年年初,BBC借助于VR内容发布平台(Oculus)推出了第一部运用VR技术摄制的纪录片《复活节起义:抗议者之声》。该影片的内容基于亲历者迈克·尼弗的口述,运用VR技术还原了1916年爱尔兰共和派争取独立时的历史情境。观众戴上VR眼镜或“头显”设备,可以不受传统纪录片叙事模式的束缚,自由选择视角与焦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验。

短视频与新闻应用:2016年12月份起,BBC首次尝试在其手机应用上发布“特稿视频”,力图将短视频与深度报道进行结合。目前,多数“特稿视频”仍以BBC擅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为主,获得了青年受众良好的反馈,超过半数的“垂直视频”都被点击观看,超过四分之一的用户每周平均观看的“特稿视频”超过5部。

数据新闻的深度化:在数据新闻兴盛的当下,多数媒体采用“信息图示”(Infographics)的形式对信息与数据进行简单的整合与归纳,力图勾勒出新闻事件的总体指向。BBC则更进一步要求其数据新闻产品不仅做的准确美观,而且还要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建立数据与受

众之间更为私人化的联系。具体而言,BBC的数据新闻记者在报道股指或税率时,不仅要呈现其变化趋势,而且更要分析这些变化对不同社群的意义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参与性新闻:社交媒体时代的“数字原住民”习惯“短平快”的阅读方式,在选择新闻时往往“视觉先行”,BBC一方面适应他们对视觉效果的需求,采用数据互动游戏等形式强化新闻的参与性,同时着力挖掘图像和数据背后蕴含的意义,引领青年受众进行深度思考,更多采用全球视角来关注公众事务。

用户参与新闻创作:为了实现用户体验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BBC还开发了媒介产品的创意共享平台,以便及时聆听用户——尤其是青年受众——的意见与诉求。这个平台被命名为“品尝者”(Taster),于2015年底上线。BBC借助这个平台发布自己未完全成形的新闻和娱乐产品创意,直接在此获得受众的反馈。当一名用户在使用Taster来参与评价BBC的策划案时,他在了解这个创意的梗概后需要做一系列多项选择题,比如“你觉得这个创意有趣吗?”用户就有三个选项“是”、“否”以及“略过”。除却这些直接询问态度的题目,还有深入探究其情感倾向程度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该创意是否有趣?”,再请用户根据趣味性的高低来打分。

引导用户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到专业媒体的内容生产当中,打破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格局,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并使得媒体的内容生产更加贴近受众的实际需求。

瓦叔评论:前几天,有同学问我们能不能推送一些国外的媒体转型的例子。我们今天就推送一个BBC的。这篇文章怎么用?我们可以“一鸡多吃”。首先作为整体,BBC可以在我们答类似于全球媒介的趋势,或是谈新闻生产的转型之类的题目作为一个大的案例分析。而小的化,这里面的每个小标题,你把它记下来进行“中国化”,答“中国媒体的媒介转型”,“电视媒体如何运用社交媒体”,“VR新闻与数据新闻”之类的题目,就不愁没得写了。所以,每一个这种大媒体的媒介转型案例都是富矿,我们要把它的最后一点价值都榨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