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利润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总就是愿意吹嘘利润最大化原则,因为这个原则可以圆满地用数学公式表达,甚至可以使用一阶导数推理,俨然一副科学的面孔。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本不能约束厂商的行为,也产生不了任何经济规律。用这些不存在的规律以及利润最大化原则装饰西方经济学,只能就是哗众取宠而已。

应该指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有可能存在,问题就是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此产生的最大利润。原因如下:

第一,虽然企业继续增加产量将减少利润总量,但生存与竞争的意识却丝毫不敢松懈。如果哪一个企业率先停止了扩大产量,那么,它的产量在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就会下降,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增加失败的危险。因此,为了竞争与生存,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大多数企业也不得不继续追加资本,扩大产量。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可以向其她行业追加资本,减少利润损失。其实,这就是不正常的。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大多数行业差不多同时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现象。无论企业向哪个行业转移资本,几乎都不能避免利润的下降。不仅如此,企业还可能增加转移资本的费用,加速利润的下降。显然,为了竞争与生存,所有行业中的企业只有追加资本,扩大产量这一条路可走。

第二,每一个行业随时都有可能增添新的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当老企业的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新企业的利润总量正在增长。于就是,新企业一定会继续增产以谋取更多的利润。由于新企业不断地诞生,因此,就每一个行业来说,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产品的产量也会继续增长。

综上所述,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产生的最大利润。

我们应该承认,任何企业都想在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停止产量的增长,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残酷的现实屡屡破坏这个美好的愿望,即使垄断行业也不例外。如果垄断行业的产品产量被垄断企业控制住,那么,社会扩大再生产将会要求替代产品扩大年产量。迫使垄断行业增产降价。因此,垄断行业也不能永久保持利润最大化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应就是MR=MC

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来瞧

MR与MC的交点E就就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的产量Q便为最佳产量,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小于Q,那么厂商处于MR>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讲选择继续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由于MR始终保持不变,MC不断增加,MR>MC的状况会逐渐转化成MR=MC。相反,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大于Q,那么厂商处于MR

商实现了这一最优产量,她便能够从产量的调整过程中,可能得到利润增加的全部好处,或可

能避免利润减少带来的损失。这个最优产量点便就是MC=MR的均衡产量点。

我们还应注意到,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就是盈利的,也可能就是亏损的。如果厂商就是盈利的,那么这时的产量所带来的利润一定就是最大利润;如果厂商就是亏损的,那么这

时的产量所带来的亏损异地就是最小的亏损。

4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个经济学悖论

点击数: 1668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瞧评论】

利润最大化原则对推动市场自由与社会财富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利润最大化原

则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倾向就是把利润最大化等同于“利润

唯一化”,强调追逐利润就是经济活动的唯一目标,对其它的合理目标加以排斥;第二种倾向就是把利润最大化等同于“逐利合理化”,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原则在法律、道德上处于无可挑剔、无可争议的地位。随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与实施,引人们对于利润最大化原则产生了广泛的质疑,正如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F、德鲁克认为的那样,“利润动机以及衍生而来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导致我们的社会误解利润的本质,并对利润怀有根深蒂固的敌意,视之为工

业社会最危险的疾病。”

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导致弱成本约束

成本—收益机制就是一个对经济活动起引导与规范作用的重要机制,但这一机制就是由成本与收益共同作用组成的复合机制,即成本约束与效益激励缺一不可,否则经济活动就会在效

益与速度、增长与发展、利润与福利、企业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等重大问题上出现偏差。然而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成本—收益机制失衡,利润最大化导致成本约束软化、弱化、虚化,即弱成本约束——在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准则的效益激励机制中,成本最小化服从并

服务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其自身只具有工具价值,而不就是经济活动追求的真实目标。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使经济活动对资源消耗控制在一定限度(生态阈值与自然资源安全保有量)之内,这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觉约束与限制,以遏制生产规模过度扩张的趋势。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成本约束,不同于适用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理论的传统的成本约束,而就是一种强成本约束。与弱成本约束不同,强成本约束就是在维持经济适度发展的前提下对生产活动的资源消耗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成本最小化成为发展目标,而非

从属于效益目标并为其服务的手段。

弱成本约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机制。首先,弱成本约束往往就是指企业、公司等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的自我约束,其直接目的就是追求成本最小化,但根本目的则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这种成本约束与控制只关注一个问题,即单位成本的利润水平最大化,而不关注实质性成本的总量。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成本投入总会以达到最大规模为限。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弱成本约束不会实现对成本总量的理性控制。而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强成本约束则就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