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_上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2-26
作者简介:张玉秀(1961-),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海南广播电视大学中文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文学)。
2010年第1期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No .1
总第38期Journal of Hainan Radi o &T V University General Serial No .38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上)
张玉秀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中文教研室,海南海口570105)
摘 要:丁玲,在跨越半个世纪的漫长的文学道路上,创作出了许多人物:农民、革命者、知识分子、士兵等等,都曾走入她的笔端,这些人物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魅力。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最为成功的还是一系列女性形象,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丁玲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敏锐视角,深入到女性形象的内心世界,以这些女性在现代社会的沉沦、挣扎、痛苦、不幸,以及她们对生、对爱、对美的追求、困惑,对死的叩问为艺术视界,向我们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女性的命运,展现了她们对自由、解放的不息的追求、奋斗足迹。
关键词:丁玲;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 2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0)01-0007-06
丁玲,我国新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小说见长的优秀女作家之一,从1927年处女作《梦珂》问世,到1979年《杜晚香》的发表,在跨越半个世纪的漫长的文学道路上,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农民、革命者、知识分子、士兵等等,都曾走入她的笔端,这些人物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魅力。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最为成功的还是一系列女性形象,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丁玲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敏锐视角,深入到女性形象的内心世界,以这些女性在现代社会的沉沦、挣扎、痛苦、不幸,以及她们对生、对爱、对美的追求、困惑,对死的叩问为艺术视界,向我们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女性的命运,展现了她们对自由、解放的不息的追求、奋斗足迹。
一 “五四”落潮、大革命失败后的
早期知识女性形象
丁玲开始小说创作的时候,恰逢中国新文学历史发展中第一个十年终结、第二个十年即左翼文学十年开始萌芽的转折时期,曲折多难的社会生活、人生经历强烈地影响到她的创作,改变着她的创作风格,使她的创作与她的生活道路、与社会的动荡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20年代,“五四”时期高举的“个性解放”的旗帜开始向革命时期的“阶级解放”的标语过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以及大革命在国民党右翼背叛之下失败后的触目的流血、暴力,使一大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生了转变。他们意识到当年“五四”时期追求的“个性解放”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是空幻无力的,它只能给人水中花的虚幻场景,他们
・
7・
开始意识到“不消灭阶级,就达不到个人的真正的自由”,从而积极转向对阶级解放的谋求。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郭沫若就已经反思了自己的思想:“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景仰自由的人,但在最近一两年间与水平线下的悲惨社会略有所接触,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人要来主张个性自由,未免出于僭越。”茅盾、叶绍钧等人也已开始塑造由解放自我到解放大众的时代女性的形象,梅行素(《虹》),金佩璋(《倪焕之》),已经将自身的解放同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不再将爱情、个人幸福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而是“负起历史的使命来",“为自己为社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丁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走上文坛,但她当时的思想却是远离时代的中心,远离革命和革命者,她甚至没有感觉到汹涌的时代潜流,看到即将出现的革命大潮,还暂时沉溺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梦幻中,“记得在1926年,即’五卅’运动爆发之后,我仍然抱着小资产阶级的观点,我的头脑发热,充满着各种杂乱的幻想”。大革命失败之后的严酷现实惊醒了她,使她从理想的云端跌落到现实的尘埃上,找不到出路,“找不到一个朋友”,“因此,我感到寂寞、苦闷,我要倾诉,我要呐喊,我没有别的办法,我拿起了笔,抒写我对旧中国封建社会的愤懑与反抗”。
丁玲这时候经历的社会环境,接触到的社会上的人,都是和她同时代或者稍微早一点的人,“这些人都是一些坚忍奋斗,比较深刻,比较懂得痛苦,珍惜幸福而又有些理想的人物。……我碰到很多这样的人,也就很自然在我脑中形成了一些人物。这些人物都好象是在沉重的压抑下,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在很孤独的心情中,他也要想办法生活下去,这样一些倔强的人物。所以,我开始写小说时,就是写的这样的人物”。因而,丁玲一下笔,便选择了同自己一样从封建社会阵营中分化出来,接受过“五四”洗礼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作为表现对象,她以大胆细腻的笔触,融进深刻的自我体验,描写出一批“五四”落潮期知识女性的丰富、复杂的爱情和精神世界,以及真实而坦白的性爱心理,也因此“震惊了文坛”。
梦珂(《梦珂》)、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嘉瑛(《暑假中》)、伊萨(《自杀日记》)等,这些以截然不同往日的女性形象出现的知识女性,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但是她们在精神上、在性格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些新的女性在现实中总处于一种与环境格格不入、被拒绝、被抛掷的境地,尽管不是社会、生活主动遗弃了她们,而是她们那早早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自己,在与人生、社会的关系上,总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位置。她们要求心心相印、真诚无私的心灵契合式的爱情,她们需要自我形象被理解、被认同、被接纳,而这正是为世人所忽视和难以做到的。因而她们焦灼,她们不安。在生活中,她们要求真诚、要求本真、要求平等自由,却同样被别人视为叛逆。所以,她们痛恨灰色、庸俗的生活,憎恶虚伪、矫情的人生;拒绝虚假、平庸的爱情。她们痛苦、孤独和不幸,而这其实源于她们自己,源于她们的自我心灵、意识的细致、敏锐、真纯,源于她们对崇高灵魂、自由心灵的追寻与叩问。因此,孤独、叛逆、内省和与社会的背离构成了她们、这些知识女性共同的性格要素。
梦珂(《梦珂》)是丁玲笔下的第一个知识女性主人公,这篇小说描写了女学生梦珂在“五四”精神熏陶下,从偏僻的故乡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之后的生活遭遇。这个天真、美丽的少女带着自觉的反封建意识,抱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来到了为当时的进步青年所瞩目、所神往的上海。然而她面对的并非是一方净土,而是一片被污浊的天空。在美术学校中,红鼻子教师调戏女模特的丑行激起了她强烈的怒火,她见义勇为,怒斥这个封建流氓,并愤然离校以示抗议。离校后,梦珂寄住在姑母家里,但是,这里生活的骄奢淫逸、庸俗空虚同样让她感到震惊。她满怀深情挚爱的二表哥,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他骗取梦珂的爱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明白真相后,梦珂感到屈辱,也感到愤恨,毅然又离开姑母家,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生存。但是,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她的梦想,在那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污浊社会里,一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又有什么出路呢?她只能靠自己的色相谋生,进了一家电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