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天时不如地利》教案长版
天时不如地利和吕氏春秋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和吕氏春秋教案]教学课题《吕氏春秋》两则(一) 引婴投江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反复朗读成诵,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并能形象生动地复述主要内容,天时不如地利和吕氏春秋教案。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3.从叙议结合的表达中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两个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疏通文义基础上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理解寓意,懂得随着对象或情况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酿成大错,进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启迪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理解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难点了解寓言的特点教学练习设计分层教具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绿色教育结合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简介《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
在公元前239年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2、作者简介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秦相。
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
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
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王孙异人(后改为嬴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
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
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
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
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九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理解“人和”的时代意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教学设想: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从而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最后引导学生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儿时的佳话是孟母三迁,尊你为亚圣青史流芳——唱的是谁呢?(生答孟子)你痛心疾呼为天下苍生请愿,一颗仁心想化解连年征战——唱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你博才雄辩正气势不可挡,又展现了孟子那雄辩的风采。
今天我们就追随孟子的这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穿过历史的风烟来寻觅一代亚圣孟子的仁政思想,感受孟子的雄辩风采。
二、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1、孟子名轲(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尊称为“亚圣”。
2、了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仁政”学说。
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其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文章以雄辩著称,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带锋芒,句句咄咄逼人。
《天时不如地利》ppt课件
结果攻城失败 环而攻之而不胜
4 原因何在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阅读第三自然段
6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7 战争结果如何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8 为什么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9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方 法 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 居住的地 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 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 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 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 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夏历每 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 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 来了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 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 __三__里__之__城__;七__里__之__郭___ ;表 明攻势之大的短句是 __环__而__攻__之_________
而不胜 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 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
还是不能取胜的原因;这 如地利也
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
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 城非不高也;池
天时不如地利 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教案标题:天时不如地利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天时不如地利”的意义和应用;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环境因素对决策的影响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教材和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白板和马克笔;3. 学生练习册。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在白板上写下“天时不如地利”这个成语,并请学生尝试解释其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并与“天时不如地利”进行联系。
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天时不如地利”的含义和由来。
2. 解释环境因素对决策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实际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或问题进行分析。
2. 学生需要考虑天时和地利因素,并讨论它们对于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影响。
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其中包含一些与“天时不如地利”相关的问题。
2. 学生个人完成练习,并随后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观点。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天时不如地利”的重要性。
2.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和练习中的表现,并提供反馈。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行寻找更多与“天时不如地利”相关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2.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并记录下来。
教案评估:1. 学生对“天时不如地利”含义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评估能力;3. 学生在练习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4.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环境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要求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天时不如地利”的原则,并撰写报告。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天时不如地利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注音和节奏
fú guō sù guă qī
pàn
夫郭
粟寡戚
畔
封疆 jiāng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9/36
补充注释:
▪ 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震慑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施行仁政君主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到至 极,亲点戚
畔 通“叛之”。,多助背之叛至,
内外亲戚
天下顺之。以 凭天下之所顺 归顺,服从,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行仁政君主
有 或者不战,战必胜矣。
23/36
学习第四部分:
域民、固国、威天下关键是什 么?为何?
这一段利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 “施行仁政”主要性?
理清结构:
本文按 “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次序给本文划分层次。
27/36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论据)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攻而不胜 ↓
(论据)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守一方而言) 守而溃退 ↓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2、解释划线字词。 NhomakorabeaA 七里之郭
B 环而攻之
C 池非不深也
D 委而去之
E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F 亲戚畔之
G 地利不如人和
H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2/36
3、解释以下词语古今义。
A 池 古义:
今义:
B 兵 古义:
今义:
C 亲戚 古义: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天时不如地利》课件3 长版
•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 作战胜利的例子?
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
• 借助“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地道战
• 依靠“人和”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陈胜吴广起义 抗日战争
文章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这一观点,突出强调了“人 和”的重要性,“和”是克敌制胜的首 要条件,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 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 统治者是否“得道”。全文从战争谈 起,最终归结到治国道路,那就是 君主要施行“仁政”
帮助他的多 到了极点,
服从 天下人都 服从他。
用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攻打内亲外戚都 背叛他的人,
所以施行仁政的 作战就一定胜利。 人要么不作战,
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 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孟子曰:“天时
不有如利于作地战的利地,形
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比不上 孟子说:“拥有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比不上拥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地利不如人和。”
得人心,上下团结 拥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拥有作战中上 下团结的人心。”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外城 围 周围三里的城,七里的外城, 包围着攻打它却不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 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guǎ助。寡助/之至,亲戚q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陈翠华 2009 10)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
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课时安排:1课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③池非不深也 ( ) ④委而去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结论。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的重要性,推出了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①委.而去.之(委:)(去:)②亲戚畔.之(畔:)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1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
事例:。
2008内江市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3 分)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4 分)9、翻译下面句子。
( 3 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答案:(2004·烟台)1.①却、可是②这③护城河④放弃 2.①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天时不如地利的教案设计
天时不如地利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时不如地利”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地利”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天时不如地利”的含义。
分析“地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时不如地利”的概念和意义。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地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程度。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天时不如地利”的理解。
第二章:地利的概念与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利”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地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地利”的概念和含义。
分析“地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利”的概念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地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程度。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地利”的理解。
第三章:地利的实际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地利”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地利”在农业、商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探讨“地利”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如选择居住地、就业等。
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地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利”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程度。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地利”应用的理解。
第四章:天时与地利的对比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时”与“地利”的对比。
让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地利”优势。
4.2 教学内容:分析“天时”与“地利”的对比,探讨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运用“地利”优势。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利的天时条件下,运用“地利”来取得成功。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时”与“地利”的对比及运用“地利”优势的方法。
天时不如地利的教案设计
天时不如地利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时不如地利”的含义和背景。
2. 引发学生对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思考。
教学内容:1. 讲解“天时不如地利”的含义。
2. 分析“天时不如地利”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例子。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时不如地利”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教师通过讲解历史和现实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天时不如地利”的意义。
作业:1. 让学生课后寻找更多“天时不如地利”的例子,并进行思考。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地理环境优势。
教学内容:1. 讲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分析如何利用地理环境优势。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
2. 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地理环境优势,进行实践活动。
作业:1. 让学生课后思考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利用策略。
第三章: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地形优势。
教学内容:1. 讲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分析如何利用地形优势。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
2. 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地形优势,进行实践活动。
作业:1. 让学生课后思考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利用策略。
第四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和利用气候优势。
教学内容:1. 讲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分析如何适应和利用气候优势。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
2. 教师讲解如何适应和利用气候优势,进行实践活动。
作业:1. 让学生课后思考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适应和利用策略。
第五章: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3
设计者:龚侃复旦初级中学教学目标: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认为什么叫做“仁”?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畔、夫三、把握中心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
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如何利用地利克服天时的不利影响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如何利用地利克服天时的不利影响天时乃至国运,当是难以左右的。
但若不甘被人蹂躏,若想自己决定船到哪里靠,就得在利用好地利上花些巧思。
本文将利用军事、政治、经济三个角度分别介绍,在坚持对天时的敬畏和尊重基础上如何运用地利取得战胜困难的制高点。
军事:采取主动防御策略谋士孙子曾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想保家卫国,得深刻认识战争中国缘何如此。
咱们看看常见的天时不利因素有哪些。
一、雨雪大难,河流暴涨。
如孙武所言:“兵者,诡道也。
”带兵走军事教条,往往只会死于天灾人祸之下。
政客周恩来反复研究了鲁迅的《阿Q正传》后总结出一句“工夫在诸葛亮之下,神仙也未必做得到”,拿的就是这层意思:孔明比天气预报厉害,依据自身长处灵活应对,走主动防御策略。
二、地域复杂,交通不便。
道路崎岖、人烟稀少,除了对野战中的兵力和运输带来影响,还方便了敌军偷渡过河湖入侵本土。
好比美国的达拉斯就是一座无人问津的草原小镇,但只要核武库在那,谁也别想占领。
以上两点说得实在,那如何运用地利提升自己呢?下面介绍两种军事策略:以少打多和迅速攻破为突破口。
一、以少打多策略派骑兵奇袭敌后,可以在巧妙运用地形和地貌方面获胜。
错综复杂的山路和辽阔无垠的平原,对登山家和平民车辆的艰难脱离,在战士眼里是隐藏优势和精神支援的战利品。
这里人迹罕至,突袭敌人吃惊、击中对手要害、发动对方退却,就不止因为数量上的优势而赢得关键胜利。
二、迅速攻破策略为了突破被动局面,领导者应对战的攻坚能力和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做出比较充分的准备。
清军乾隆时期也学过游击战,把步卒藏在树丛中,只有等对方逼近近十米之内,才予以一起迎击,藉此免去了负伤的风险。
政治:奠定自身政治基础一个国家政治稳固,有利于经济稳定,从而保障国家安全。
政治上,国情和外部环境两面都要考虑周全:一、国内稳定稳图远不稳图近。
凡是国家政治本身就有不稳定的因素,需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决策,并且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力量,让政府更多地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反思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反思二七天时不如地利《孟子》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 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2、学习课文层层推理的学习方法,体会孟子作品“雄辩”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 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层层推理的学习方法,体会孟子作品“雄辩”的风格特点。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我们经常听说”孔孟之道”, 上篇课文我们学习了《论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作品《天时不如地利》。
一、读通课文,积累理解1. 学生分小组轮流朗读课文, 读准读通。
读准字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 与“栗”,lì区别。
“畔”,pàn2. 请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句读,读出韵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PPT 字词积累(考查重难点词句)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2、“是天时”:“是”,“这(就是)”的意思,”3、“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4、“域民”:“域”,界限,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5、“固国”的“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6、“威天下”的“威”,形容词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7、“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8、“畔”:通“叛”,背叛。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教案主题: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教案目标:1.了解天时与地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3.掌握几个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案例;4.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2.掌握几个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案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2.启发学生思考天时与地利在自己身边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地图、图片资料、相关视频;2.学生准备:学生地理笔记本、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依次展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图片(如高山、河流、沙漠等),并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2.提问:你觉得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什么影响?Step 2:观看视频(1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视频。
2.学生观看视频并做简单记录。
Step 3:案例解析(30分钟)1.教师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案例。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小组合作,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填写分析表格。
3.分组展示分析结果,学生进行讨论,整理出案例中天时和地利的重要性。
Step 4:相关讨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觉得有哪些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2.学生发言讨论,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和思考。
Step 5:综合训练(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地理环境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信息进行推测,分析该地区可能的发展情况。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他们的推测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6: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进行简单的课堂小结,总结天时与地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将课堂讨论的结果整理成一篇小结,写在学生地理笔记本上;2.准备下节课的相关预习内容。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设计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设计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是(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都归顺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让天下都归顺他的人,攻打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么不打仗,要打仗一定会胜利的。
【课文结构】本文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次,(第2-4句),列举两个事例,从攻守两方面分别论证分论点。
第三层次,(第5-8句),进一步论述人和的重要性,得出论断,点明主旨。
【课文分析】《天时不如地利》一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很有气势。
文章开头两句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事例,来论证观点。
文章最后又用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仅靠天时与地利条件,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结尾归结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
文章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推而广之,方方面面应该以和为贵。
【思维训练】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论据是什么?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两个论据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课程设计
天时不如地利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了解“天时不如地利”的内涵,分析地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地理基本概念,理解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掌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类活动的特点。
技能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理基本概念、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具体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传授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地理环境下的人类活动;实验法用于观察和验证地理现象。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多媒体资料用于展示地理现象和环境,实验设备用于观察和验证地理现象。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表现等;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结果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和改进的依据。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规定了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等。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2、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3、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认为什么叫做“仁”?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畔、夫三、把握中心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
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天时不如地利 优秀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名句。
2.正确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文常了解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论争。
《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3.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向往历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多助——顺之失道寡助——畔之3.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
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的根本。
三、反馈与检测1.本文的主旨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教学目的】1.在熟读的基础上,讨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轻重关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2.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集体朗诵和个人朗诵相结合,体会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1.在熟读的基础上,讨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轻重关系,体会孟子的思想。
2.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朗读文言文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之前学的《论语八则》是出自哪本书?由何人编纂?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著作?师: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文学常识参考: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3.解题。
回答预习题问题:(参考: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初读课文、翻译疏通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2. 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解释重点加点字: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2)【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解释重点加点字: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2)【翻译:(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时令、气候的有利条件了;但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什么作用?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解释重点加点字: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
去,离开。
意思是弃城而逃。
(2)【翻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3)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什么作用?【双重否定】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重点加点字: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以,凭,靠。
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
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亲戚:(古今异义)所有亲人。
(今义:除了父系亲属之外的亲人)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
有不战,不战则已。
(2)【翻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以,凭,靠。
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利”与“坚利”相区别)寡助之至:之,动词,到。
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亲戚:(古义)所有亲人。
(今义:除了父系亲属之外的亲人)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
有不战,不战则已。
三、再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论证过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对比论证,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 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3. 第4段式多余的吗?不多余的话,它的作用是什么【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溃。
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总结: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生:天时、地利、人和师:三者谁轻谁重/关系如何?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为什么天时不如地利者?生: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为什么地利不如人和者?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会怎么样?生:得道者多助。
师:失道者又会怎么样?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会得到什么结果?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会得到什么结果?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得道者和失道者在打起战来,结果会是怎样的?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参考:本文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第一层(1段):总论。
摆出观点,提挚全文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四、本文议论运用的修辞手法:1. 论证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对比等)五、小结孟子文章的特点◇对比鲜明◇排比铺陈◇句式工整◇气势磅礴◇说理透彻五、板书设计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仁政)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战争——治国地利不如人和需要“人和”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六、作业1.古今异义。
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
3.虚词。
之代词他亲戚畔之。
助词的三里之城。
动词到寡助之至而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