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写出事件的波澜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作文1:波澜起伏的人生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波折和挫折。
然而,正是这些波澜起伏的经历让我们成长和进步。
那么,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呢?第一步,要找到事件中的矛盾冲突,这是波澜的源头。
可以从自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与内心之间的矛盾等多个方面入手。
第二步,要抓住矛盾的变化和发展,刻画波澜的起伏。
可以从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等多个角度体现事件的波澜。
第三步,要注意波澜的高潮和低谷,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
高潮时,可以采用夸张、亢奋的笔触,表现事件的紧张和激烈;低谷时,可以采用细腻、缓和的笔调,表现事件的沉寂和寂静。
在用词方面,可以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波澜的大小和强度。
例如,“汹涌澎湃的浪花”、“沉闷的氛围”等。
同时,还可以使用动词和名词来表现波澜的起伏。
例如,“冲击”、“犹豫”、“悸动”、“波动”等。
总之,写出事件的波澜,不仅要注意矛盾冲突的刻画,更要关注波澜的起伏和变化。
同时,用词方面也要贴近实际情况,让读者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作文2:人间烟火,闪闪发光的波澜人生如梦,起伏波澜是必然的。
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探寻出波澜起伏的精彩。
那么,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呢?第一步,要注意事件中的转折点。
平凡的事情经过转折点后,就容易产生波澜。
可以从事件的开头、高潮、转折点和结尾等多个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
第二步,要注意情感的刻画。
波澜往往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动荡和波动。
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情绪表达、思路转换和心路历程等多个方面,把握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
第三步,要注重波澜的力度和节奏。
波澜起伏,有高有低,有快有慢。
可以通过语言的音量和语调的变化,呈现出事件的节奏感。
并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来形容波澜的大小和强度,让读者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在用词方面,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来凸显事件的特点和趣味。
例如,“拨开云层,阳光狂奔,一切都变得明亮起来”、“月色如银,岁月如梭,岁月的蚕丝裹着我们温暖”的语言等。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作文一: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在写作中,我们总希望能够写出富有波澜的事件,那么如何写出这样的事件呢?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话题,比如人物的奋斗、爱情的纠葛、社会的变革等等。
接着,就需要通过鲜明的细节和生动的描写来表现出事件的波澜。
写作重点:选择合适的话题;通过细节和描写表现出波澜;运用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丰富写作。
用词分析:在选择话题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描写细节时,要注意描写的精细化和具体性,生动地呈现事物的形态和情感。
作文二:突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中,不仅仅要写出事件的波澜,还需要突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这是要从事件所反映的人性、社会问题等多个维度来考虑的。
通过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可以让读者在波澜之外看到它所传递的深层意义,进而产生共鸣和思考,引导读者去思考人性、社会等更广阔的领域。
写作重点:从多个维度考虑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描写表现出来;让读者看到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引导读者思考。
用词分析:在表现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时,要注意用词的深度和
广度,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在写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度,避免过于理性和宏大化,也要避免过于情感化和夸张化。
作文指导——写出事件的波澜
• 2、升格意见:
•
《拐角处的眼神》不能说文笔有多美,但是作者用朴素平实
的语言叙述了父亲在我“受伤”以后的行为态度,较好地表现了
父爱的那一份深沉和独特,情节也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不过,同
学们仔细读读,会发现文中尚有须作修改,方能更好地写出事件
的波澜。比如:
• 文章开头可用“因果倒叙法”设置悬念,由父亲在拐角处的
老爸的身影,那臃肿的显得笨拙的身影,那习惯性皱着
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满关爱的眼睛……在马
路的拐角处,在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
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没有回头。但我还是认
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顿时一种十分奇妙
的感觉流遍了全身。我想起了他曾对我说过:“人生的
路很长,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牵着你走,自己学走路时
的事情多有波澜曲折,但有波澜曲折的事情未必符合风波 的内涵。要把握好“风波”与“惊涛骇浪”的区别。写作 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层次,安排好材料的详略,着力点要 在“风波”的发生、发展、高潮上。要运用必要的细节描 写。行为过程应该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千万不能以叙述代 替形象的描写。在关键处要注意精当的抒情和议论。文章 要有鲜明的立意。那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风波也应挖 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来。
“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 的姑娘的住址告诉我?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 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 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 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 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
对我说: “背不动就滚吧!”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 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 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 轮子。”
作文——写出事情的波澜
3、抑扬顿挫法。 抑就是压低、否定,扬就是振发、褒奖。
欲扬先抑就是为了赞扬某人或某物,先予以贬低 ,然后提高的手法。抑的目的是为了扬得更高, 给读者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形象。鲁迅在《纪念 刘和珍君》中,赞美刘和珍有思想、有爱心,始 终微笑的和美性格,开头却叙说她桀骜不驯的一 面,这种明抑实扬、欲扬先抑的表现形式,可使 作品含蓄而奔放,能让人生出柳暗花明的情致。
(三)情节曲折方式。 1、一波三折法。即善于利用故事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 ,形成波澜。只要把握好事物的常态、变态,偶然、必 然,有层次地展开矛盾冲突,就能使文章有起有落,富 于变化,平中见奇。蒲松龄的《促织》叙事别有波澜: 成名无法寻找到蟋蟀,惟思自尽,忽得巫师指点,抓得 俊健促织;谁知儿子发盆毁虫,惊悚假死,一家人“如 被冰雪”;子化促织,轻捷善斗,战败“蟹壳青”大雄 鸡等……这是从大处说,如凝眸微观,大曲折中套着若 干小曲折,如翻腾的激流,飞迸出点点浪花,景中有景 ,奇中生奇。
4、误会法。 生活中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人与人之 间也充满矛盾,其中也有因误会产生的。如果能扣 住因误会而产生矛盾这一点状元成才路进行叙事,就能把事件 叙述得曲折生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5、突变收尾法。 即欧•亨利式结尾。常在文章结尾处,笔锋 陡转,结局出人意料,收到“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项链》中主人 公路瓦栽夫人,为赔项链含辛菇苦,十年 艰辛。到最后,才知道当年丢失的项链竟 是假的。这真是神来之笔,令读者惊愕万 分,拍案叫绝。
• 从内容上说,既可写伟人壮举,也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造 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有一点,这绝对是令你感动,也能令 读者感动的事情。
• 说到让人感动的事,决不是让你去瞎虚构,胡编乱造。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
一般写作用顺叙,但为了突出结局,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这可以设置悬念。
插叙、补叙往往起到扩充文章内容、丰富文章表达的作用。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
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
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学一学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特别是写事的记叙文,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也要通过一个事儿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这样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就应该斟酌了。
作文虽然不是文艺创作,但其中也少不了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记叙文在写人或记事中要善于借鉴一些表现手法,当然这也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怎样可以写出一波三折的作品呢?一是蓄势陡转(情节突转法)。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例:一群旅游者正在进晚餐。
他们一面品尝菜肴,一面即兴谈天。
鱼端上来了他们便七嘴八舌地讲起那些关于在鱼肚子里发现珍珠和其他宝物的有趣故事。
一位老年绅士一直默默地听着他们的闲聊,终于忍不住了,也开口了:“我已经听了你们每个人所讲的故事,现在该我讲一个了。
我年轻的时候,受雇于纽约一家大进出口公司。
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我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相爱了,很快我们就订婚。
就在我们要举行婚礼的前两个月,我突然被差到伯明翰经办一桩非常重要的生意,不得不离开我的心上人。
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等6篇
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等6篇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等6篇第一篇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第二篇作文厚积“三招”,第三篇作文应急“九法”,第四篇作文几种特别的写法,第五篇作文修改五步走,第六篇让作文题目先出彩的三个方法。
第一篇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澜是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
从阅读心理来说,一篇一波三折、悬念迭出的文章最能扬起读者心底的波澜,获得情感的共鸣。
张弛有道、动静分明、跌宕起伏的情节构思也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中外名篇名著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一、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绘画与造型史上有一条著名的原理:蛇行线最美。
蛇行线就是S型曲线。
有些事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只要准确地把握这些事件本身的进展,就会使文章一波三折,显出一定的波澜。
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曹操赤壁之战后率领一百多人在火海中仓皇逃窜,败走乌林。
在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他三次“仰而大笑不止”,笑诸葛亮、周瑜没有谋略,不在这三处设下伏兵。
而在每次笑声还没有停止时,分别杀出了赵云、张飞和关羽,几乎把他活捉,吓得他魂飞魄散。
后来曹操死里逃生,最后到了自己的地盘南郡,终于可以大笑了,而这时又是“火把齐明,一簇人马拦路”,曹操惊呼:“吾命休矣!”却原来是曹洪。
曹洪为他摆酒压惊,他本应大笑,庆幸自己死里逃生,谁知他却捶胸大哭,悔恨谋臣郭嘉不在。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读者的心情也随着事件的发展起起伏伏,为曹操游走在刀口上的命运而担忧,也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折服。
二、恰当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
1.悬念法。
又称“关子”或“扣子”,就如古典章回小说中每到故事关键处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它是作者为了激发那种“紧张与期待的心理活动”,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
这种手段包括“设悬”和“解悬”两个方面。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_记叙作文指导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_记叙作文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五大窍门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一、扣人心弦——悬念法悬念法,是指在文章开头或文章中,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读者急切地想往下读的兴趣,直至读完全文才恍然大悟的一种技巧。
人有追根问底的天性,而悬念法恰能把这一心理激发出来。
所以,悬念法是最容易取得引人入胜效果的方法之一。
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一开头就描写了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地转动,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段肖像描写本身就造成极浓厚的悲剧色彩,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
读者不禁会想到:祥林嫂是什么人?她是怎样沦为乞丐的?而且还是这样一副麻木的神情?这些都给读者造成了很强的悬念,吸引着读者去寻找答案。
二、节外生枝——误会法误会法,是指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间的误解,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丰富情节的戏剧性的一种表现技巧。
误会法能让本来能按常理发展的事情节外生枝,而文章就在这“生枝”之外显示出情节和主题的精彩。
如有一篇《买壶》的文章,写爷爷在集市上买了把水壶,奶奶问爷爷试过没有,漏不漏。
爷爷刚拿起水瓢要试,打开壶盖一看,愣住了,放下了水壶。
“奶奶见此情景,就唠叨开了:‘这死老头子,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这么毛手毛脚的,买把壶也是漏的!’奶奶还没说完,爷爷早提着壶出门了,脸阴沉沉的,奶奶不放心,叫我跟了去。
爷爷来到集市上,找到卖主,刚说了句:‘同志,这是你卖给我的一把壶……’那人误以为爷爷要换壶,就指了指墙上‘商品出售,概不退换’的红纸条。
作文指导——写出事件的波澜
波澜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波澜的设置,可以使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波澜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写作目的与意义
写作目的
写出事件的波澜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叙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 脉,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内涵,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读性和感染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事件分类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事件可分为社会事件、个人事 件、自然事件等。社会事件如政治变革、经济危机等;个人 事件如成长经历、家庭变故等;自然事件如自然灾害、气候 变化等。
波澜概念解析
波澜定义
波澜原指水面上的波涛,引申为文章的起伏变化。在作文中,波澜指通过叙述 技巧使事件发展呈现曲折变化,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04
波澜表现手法举例分析
叙述角度变化
第一人称叙述
通过“我”的视角来讲述事件, 使读者身临其境,增强真实感和
代入感。
第三人称叙述
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事件,能够 更全面地展现事件全貌和人物性格 。
多角度叙述
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讲述同一事 件,形成互补和印证,使事件更加 立体和丰富。
描写手法运用
环境描写
捕捉瞬间
关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 键时刻,捕捉那些能够展 现事件波澜的瞬间。
积累素材
将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 ,形成丰富的素材库,为 写作提供充足的材料。
深入剖析,挖掘内涵
分析原因
探究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内 在联系。
揭示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事 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或普遍规律。
情节安排要巧妙合理
在安排事件情节时,要注重逻辑性和合理性,同时可以通过设置悬 念、转折等方式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作文技法指导-写出事件的波澜
前提:不了解,不清楚实情
写出事件的波澜
抑扬法 悬念法 误会法
小贴士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为中心服务
实战训练:
修改作文《啊!五元钱》
要求:恰当选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 ,使 得文章结构曲折,情节引人,更好地表 现中心。
作文原稿:
啊!五元钱
星期天下午,我从家里回到学校,就和李斌他们一块儿去买餐票。轮
钥匙试试,没想到,“咔吧”一声竟然真把小于的门打开了。 于是我的妻子要求把自己的锁换了,“以后,万一有点……”。 我拒绝了,我们的关系那么好,小于待我也不错,不会有事 的。 小于在又一次忘带钥匙而门打不开时,我又像上次一样去 帮他,但是钥匙没有打开他的门,他的锁已经换了。
我们两人都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 --《尴尬》
佛呆了一般,僵僵的坐在那里。 误 会 法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 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
如何引起误会? (1)谐 音
如何引起误会?
一个江湖郎中给病人吃了一斤会引致腹泻的巴 豆,第二天病人就死了,病人家属就去官府控告 郎中。 法官问:“你用药时看过医书吗﹖” 郎中答:“就是因为看了医书,才用了巴豆。” 法官又问:“医书怎么写﹖” 郎中答: “医书写‘巴豆不要轻用’。” 法官再问:“叫你不要轻用,你为何用一斤﹖” 郎中答:“不可轻用就是说要重用,因此用了 一斤。” … …
例二:
你自己再列举一段人物细节描写 的例子,读给大家听。
实战演练
1、下面句子中哪个词语运用不当? 请改正。
1)三年级的方晓告别了妈妈,迎 着朝阳,步履蹒跚地向学校走去。
2)听了她说的话,我感到十分后悔。 因为我身为班长,还不如一个一般同 学。
作文技法指导-写出事件的波澜课件
例文:
钥匙 我转学时间不长,已经感到压力了。这里的同学都很注重 成绩:学得好的受人尊敬,相反,就抬不起头来。我很努力, 语文不错,可数学成绩却比较差。我很着急。 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班主任老师让我请同桌、班上数学最 棒的同学帮助我复习。她的语文不怎么好,我们俩正可以互相 帮助。我跟同学们还不太熟,可对她印象挺深。她白白净净,很 文雅。她有个习惯──爱笑,笑得厉害了,就要流泪,尤其是听 我说笑话的时候。 放了学,我马上把老师的意思告诉她。她听了,微微一笑, 低头想了想。“行啊,不过,这两天我的事挺多……” “那,怎么办呢?要复习也就在这两天了。”我不想让她为难。 听说她考试前总要列一个详尽的复习提纲,我就说: “这样吧,先借给我你整理的复习提纲吧,我明天就还你。” 一边把我整理的语文复习要点给了她。
抑扬
抑即贬抑,扬即褒扬。 写文章时,对人和事物的褒 贬不径直道出,而是在褒贬 中求变化。
例文一
三四五Biblioteka 国人乘车“只争朝夕”。我几乎被挤扁,终于钻 进了车门。
我的座位是临窗的三号。还没坐稳,刚才踩我脚的 那个小山似的女人,一屁股将四号座位压得“咯吱” 呻吟,一下子,我的地盘被她侵占去三分之一。盛夏 乘车摊上这样的芳邻,真是不幸。
“行啊,”她笑着接过我的《要点》,“可我把提纲放在家里 了。 你看……”
“没关系,我跟你取一趟吧。” “我家可远呢!” “不怕,我有月票。” “那……好吧。” 我们上车了。大概是两个人就伴儿的缘故吧,说说笑笑的就到 了。估计不过是五六站的路。 这里是一片新建的住宅区,一栋栋高大的楼房挺立着,真神气。 我忍不住问:“你家在哪栋楼?”
“啊?!!!”一片空白的脑海里被强拽出在食 堂里的一点回忆:空手去吃饭的她,随手又拿起邻桌 的一个饭盒走出去……
“写出事件的波澜”写作指导
尺幅之内掀波澜——“写出事件的波澜”写作指导(一)先看如下一篇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伊丽微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丽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
”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
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收到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佛莱特。
这篇小说虽短,却波澜起伏,情节包含三次曲折:巴布远猎非洲,不幸身亡;伊丽要求运回丈夫的尸体,不料运回的却是狮尸。
她又去电,回电后才知巴布在狮腹内。
像这种情节起伏,曲折有致的变化就是事件的波澜。
“波澜”,是个比喻性的说法。
要说江河上的波澜,大家都很熟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后浪推前浪,景象十分壮观。
我们借用“波澜”这个词,是想叙写事件,要富有变化,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要太单调。
为何要在叙事中兴波澜,一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变化,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
二是“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一是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二是运用写文章的技巧来兴波澜。
这里主要介绍兴事件波澜的技巧与方法:一、常用技巧:(一)出乎意料法:往往用在文章情节结局上。
作者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的格林尼治村,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
主人公苏艾和琼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她们租用同一间画室并在一起生活、工作,随着秋天的到来,一位不速之客———肺炎,开始在“艺术区”游荡。
琼珊不幸被感染,生命垂危。
尽管好友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但是琼珊都不理睬,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凋零的藤叶。
此刻的她,已放弃了主观上求生的努力,而把生命寄予给随风飘零的树叶,深信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时,她也该离开人世了。
初二作文指导写出事件的波澜
啊?!
情感起伏法训练
为下列短文设计一个结尾: 又要迟到了!又要面对老师那严厉的目 光,当然,“交待”迟到的原因是必不可少 的。闹钟坏了?不行,太老套了;自行车出 毛病了?不行,中午放学时被他遇上准会 “露馅”;上学途中匆匆忙忙扭伤了 脚?……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做出一瘸 一拐的样子,不行!上次小明用这一招,一 眼被他识穿……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
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 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 到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
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
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 “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
阿房宫。”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返回
猎
狮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 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 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 报:“ 巴布猎狮身死。 ——佛莱特。”
一天,我正要下楼,楼下传来 了脚步声。糟糕,“见鬼”来了,真 是冤家路窄。无奈,我只好昂首阔步 视而不见,下楼梯如履平地,一脚踏 了三个台阶,结果可想而知——让 “见鬼”笑了个够。而由于自己“光 荣负伤”,在床上趴了好几日,恨恨 发誓与“见鬼”势不两立。
几天后,忽有人敲门,一看,是 “见鬼”。“你的腿怎么样了?”满脸 灿烂的笑容和关切的神情让我如坠千里 迷雾,又受宠若惊。“没,没事 儿。”“那你可以帮我抬煤气罐吗?”
返回
思想反复法训练
满怀信心,努力拼搏
万念俱灰,自暴自弃 振作奋发,努力进取
返回
(
)里的风波
1、补充题目; 2、写出波澜; 3、不少于600字。
巧合兴波法
设悬解悬法
最新作文指导——写出事件的波澜
枪
•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 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报纸上 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 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司机一再 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就在这个时候,我看 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 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 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 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 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3、误会法:
• 误会,就是误解了对方的意思。 有些作品,其情节的发展,都是由 于“误会”而造成而推进的。我们 把这种结构方式,称为“误会法”。
• “误会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 组织方式,在传统的情节小说中, 特别是在戏剧作品中,此法比比皆 是。
例文一
三四五
国人乘车“只争朝夕”。我几乎被挤扁,终于 钻进了车门。
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 “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 分以上和七十分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 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 格的人数呢?”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
“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 情节突转法
•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 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 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 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 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 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汽车在郑汴公路上飞驰,闷热的空气与发动机的 “哼哼”声胜过催眠曲,车上的乘客有半数在打盹 。四号的眼皮也在合拢,小山似的身躯慢慢向五号 位倾斜,我幸灾乐祸起来;胖女人灰衣服上那汗渍 斑斑的“盐碱地”,可以从俏姑娘那里揩到一点香 水味了。
高中作文写出事件的波澜作文训练
三,怎样兴波澜
A.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文章的波澜是读者的一种心理反应. 文章的波澜是读者的一种心理反应.我们说文章有没有 波澜,最终要看能不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波澜. 波澜,最终要看能不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波澜.是不是让 读者牵肠挂肚,是不是出乎读者意料, 读者牵肠挂肚,是不是出乎读者意料,是不是让读者感 到惊喜,是不是让读者扼腕叹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到惊喜,是不是让读者扼腕叹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就必须研究读者心理,针对读者心理选取材料, 就必须研究读者心理,针对读者心理选取材料,安排结 构. 运用写文章的技巧来兴波澜. B.运用写文章的技巧来兴波澜. 作者在掌握了事物的复杂性和读者的心理以后, 作者在掌握了事物的复杂性和读者的心理以后,很好地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安排波澜的技巧.例如,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安排波澜的技巧.例如,事 情本来都是从前向后发展的, 情本来都是从前向后发展的,如果事情本身的结果出人 意料,用顺叙就有波澜,用倒叙就会索然无味了; 意料,用顺叙就有波澜,用倒叙就会索然无味了;如果 事情的起因更让读者关注,像重大案件,用倒叙, 事情的起因更让读者关注,像重大案件,用倒叙,造成 悬念,就比顺叙的效果更好. 悬念,就比顺叙的效果更好.
误会掀澜法
2,讨论下列选文的不足 题目: 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 题目: 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 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 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 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 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旅都不会一帆风顺, 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旅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 的时候,只要你静心地走过自然, 的时候,只要你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 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 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 会发现,生命原本如此,就像太阳东升西落, 会发现,生命原本如此,就像太阳东升西落,草 木花开花谢,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 木花开花谢,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太阳落了还 会升起来,花谢了还会再开. 会升起来,花谢了还会再开.既然生命躲不过新 陈代谢,那么人生又何必畏惧挫折失意呢? 陈代谢,那么人生又何必畏惧挫折失意呢? 请以"生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 请以"生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 篇记叙文
考场作文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考场作文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在考场作文中,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何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到事件的重要性,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的建议。
一、烘托事件背景
在写事件时,可以先从烘托事件的背景入手。
通过描绘背景,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也可以更好地体会事件的影响。
比如,如果要写一件社会事件,可以从社会背景、历史发展以及人们对待该事件的态度入手,通过丰富的细节去表现事件的背景。
二、突出事件亮点
在写事件时,可以找到事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比如,某个人的英勇救人,某个企业的创新发展,某个地区的突破性进展等等。
通过突出事件的亮点,可以让读者从中找到看点,更好地关注事件的实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现事件的波澜。
三、运用鲜明的对比
在写事件时,可以通过对比来表现其中的波澜。
比如,可以对比事件前后的形势,对比事件前后的人们的状态,对比事件前后的社会变化等等。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事件的波澜,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事件的影响。
四、抓住事件代表性
在写事件时,可以找到事件中的代表性,比如,社会事件中的代表人物,科技事件中的代表技术,历史事件中的代表事件等。
通过抓住事件的代表性,可以更好地表现事件的意义,让读者感受到事件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也能够更好地表现事件的波澜。
五、运用比喻与象征
总之,在考场作文中,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以上建议来表现事件,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体验到事件的波澜,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意义。
记叙文写作之写出事件的波澜
记叙文写作之写出事件的波澜第一篇:记叙文写作之写出事件的波澜记叙文写作之写出事件的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需要曲折的韵致,只有曲折回环,山重水复,才能抓住读者,使之兴味盎然地品读下去,并且读后余香满口。
能写复杂记叙文是在初中写简单记叙文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的要求,也是高考考纲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写作能力之一。
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要内容,学生写起来很容易平铺直叙,如无波湖水,死气沉沉,索然无味。
怎样让叙事有起伏有波澜呢?这里就教学实际总结了几个方面,以共同探讨。
(—)深入认识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它是错综复杂的,充满了各种矛盾,而且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作文应当以深入地认识生活为基础,努力表现出生活的复杂性。
这样也就容易写出事件的波澜。
宝黛二人的爱情经历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虽然“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最后还是一个命归离恨天,一个身寄佛禅院。
这样的故事能让读者拜读再三,原因离不开其曲折的情节和这种曲折反映的封建大家庭的复杂性。
所以,作文时应当深入地思考笔下的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避免浮于表面,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导致文章平淡苍白。
(二)灵活运用技法譬如做菜,有了鲜嫩的鲤鱼,还得有高超的厨艺,才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的美味。
生活故事有如鲜嫩的鲤鱼,作文技巧是厨艺。
只有对生活素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才能成就佳作,才能使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使事件生起波澜的技巧有哪些呢? 1.悬念法影视中刑侦剧总让人心弦紧绷,导演们往往这样展开情节:更深人静,突然一声枪响,一具尸体登场亮相;或者警局气氛骤然紧张,人马骚动,干警鱼贯而出,警笛一路呼啸……于是,观众立刻紧张起来:怎么啦?出了什么事?这里实际上就运用了一种技法——悬念法,即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的方法。
鲁迅的小说《祝福》第一部分也运用了悬念法:“我”到鲁镇,在一片“祝福”的气氛中遇到了“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的祥林嫂,她神情麻木,只有眼睛“间或一轮”,才知道是个活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悬念时的注意事项: (1)设置悬念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在“疑问”和“曲折”中展示人物 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 (2)设置悬念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 一定要适度、自然,不要脱离生活, 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有漏洞。
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 “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 分以上和七十分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 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 格的人数呢?”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
• 世事本身有波澜:生活本来多磨难,如实反映亦 有澜。 • 读者要求有波澜:平铺直叙,见头知尾,则索然 寡味;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则吸引读者。 • 名家感慨要波澜: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 未平,一波已起,兴味无穷。 • 美学家支持兴波澜:曲线可以让人的视觉无限延 伸。
怎样兴波澜、生变化?
示例:
•
1、待升格作文:
• 拐角处的眼神
我在篮球场上摔伤了膝盖,回家途中正好遇上下班 的老爸,“带我回去吧,我实在痛得走不动了!” • 老爸先是惊讶地看着我的伤口,盯了几秒,皱了皱 眉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要打球就得付出代价,自己 走回家!” • 我以为那只是一句玩笑,很自觉的往车上坐。不料 老爸把我推开,自顾自地,飞快地骑走了,远远抛下一 句话: • “自己走回家!” • “自己走回家?”我心里又是气愤又是委屈,“虎 毒还不食子呢!我──不走了。”不过一想,万一不马 上清洗,伤口发炎怎么办?苦的还不是自己,干嘛和自 己过不去呢!于是我憋了一肚子的气一瘸一拐往家走。
汽车在郑汴公路上飞驰,闷热的空气与发动机 的“哼哼”声胜过催眠曲,车上的乘客有半数在打 盹。四号的眼皮也在合拢,小山似的身躯慢慢向五 号位倾斜,我幸灾乐祸起来;胖女人灰衣服上那汗 渍斑斑的“盐碱地”,可以从俏姑娘那里揩到一点 香水味了。 五号由表情讨厌,到怒气升腾,由“厌而远之 ”到奋起反击:她架起胳膊肘顶四号的胖脸。胖女 人一定是在梦中喝醉了酒,任你五号怎样明顶暗碰 ,也撞不开她的梦门。最后五号愤中生智,猛然一 闪身,把四号闪倒在座位上。车内一阵窃笑。 四号从突然破碎的梦中惊醒,艰难地支起身, 很难为情地低下头玩起自己的胖指头来。
学习目标: 1、通过品味有波澜的文章,了解一些生 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2、有目的地进行写出事件波澜的作文 训练。学会由平铺直叙到曲折动人的记 叙文写作。
什 么 是 事 件 的 波 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 件的曲折变化。
感受波澜
飓风到来掀起狂澜 层层蓄势波澜陡起 风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兴波澜的原因
“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 的姑娘的住址告诉我?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 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 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 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 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 对我说: “背不动就滚吧!”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 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 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 轮子。”
• 2、升格意见: • 《拐角处的眼神》不能说文笔有多美,但是作者用朴素平实 的语言叙述了父亲在我“受伤”以后的行为态度,较好地表现了 父爱的那一份深沉和独特,情节也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不过,同 学们仔细读读,会发现文中尚有须作修改,方能更好地写出事件 的波澜。比如: • 文章开头可用“因果倒叙法”设置悬念,由父亲在拐角处的 独特眼神来引出一段父子之情,使读者看了开头就产生一种悬想 和期待。 • 文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照应,如文中“我”在拐角处看到老爸 的身影后,会怎么想?为什么会有一种暖流流遍全身的感觉?交 待老爸“特别”的行动及其所蕴含的感情,同时写出“我”的感 情的变化,这也能使文章产生波澜。 • 结尾可用情节突转法,写父亲为我准备疗伤药品等细节凸现 父爱,使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强化父爱的深沉和 浓烈。 • 原文内容比较单薄,可以用断续法在文中穿插一件凸现父爱 的童年往事。文字不要太长,但是对表现父爱能起补充烘托的作 用。可用“眼神”串联穿插的文字,使行文细密严谨摇曳多姿。
• •
这时,我开始觉得伤口已不那么疼了。爸爸在看我 伤口时的那种惊讶的神情和随后的那个习惯性的皱眉, 都是我所熟悉的,然而他在拐角处的那个眼神我更感到 熟悉。 • 一肚子的气消了,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在路上我这 负伤的人是那么抢眼,有好心人说,“小兄弟,不要紧 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家?”都被我用老爸的“名言” 婉言谢绝了,“我能行,我能自己走回家!”
“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 情节突转法 •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 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 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 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 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 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好朋友 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对他说:“我遇 到一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该怎么办?” “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 我说,也许我能帮你.” “我正在热恋中.” “这是好事,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解地 问。“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漂亮,但 没钱;另一个长得不漂亮,但很有钱.你看我应该选择 谁?” “当然是长得漂亮的那个.这年头,钱算得了什 么?”麦克坚决地回答. “对!”约翰说,“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说 完转身就走. “等一下,约翰.”麦克叫住他,“—————”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 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 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 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 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 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 悬念法:根据文章表达的 需要,起首提出疑问,或 是设置一个让读者产生阅 读兴趣的悬念,再在后文 阐释,慢慢揭开疑团。
悬念的位置和作用:
• 在文章题目和开头,引起读者的关注, 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文章 的曲折,显示了文章的布局之美。 • 方式:可以是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 题,或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也 可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 在文章的情节发展中,悬念让文章波 澜起伏。
枪
•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 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报纸上 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 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司机一再 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就在这个时候,我看 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 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 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 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 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3、误会法:
• 误会,就是误解了对方的意思。 有些作品,其情节的发展,都是由 于“误会”而造成而推进的。我们 把这种结构方式,称为“误会法”。 • “误会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 组织方式,在传统的情节小说中, 特别是在戏剧作品中,此法比比皆 是。
例文一
三
四
五
国人乘车“只争朝夕”。我几乎被挤扁,终于 钻进了车门。 我的座位是临窗的三号。还没坐稳,刚才踩我 脚的那个小山似的女人,一屁股将四号座位压得“ 咯吱”呻吟,一下子,我的地盘被她侵占去三分之 一。盛夏乘车摊上这样的芳邻,真是不幸。 我的这排座位是三、四、五号。五号座位上是 位不满二十岁的姑娘,一副近视眼镜架在高挺的鼻 梁上。我瞥她一眼,见她表情丰富的脸上清晰地写 着对四号邻居的厌恶。原来,五号的“疆土”也遭 到胖女人的“扩张”。只见五号几乎愤然地急挥纸 扇,把胖女人呛人的汗酸味扇到我这边来。我心中 非常恼火,但又不便说她。
•
•
•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我便在马路的拐角处又看到了 老爸的身影,那臃肿的显得笨拙的身影,那习惯性皱着 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满关爱的眼睛……在马 路的拐角处,在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 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没有回头。但我还是认 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顿时一种十分奇妙 的感觉流遍了全身。我想起了他曾对我说过:“人生的 路很长,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牵着你走,自己学走路时 难免要摔交,但是你从哪里摔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有麻烦也要学着自己解决,不能总是依赖父母。”
总
结
一.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 写。(前提) 二.运用使叙事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三.基本原则: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作文
以“风波”为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写出情节 的波澜。
【思路导写】
“风波”是指纠纷或乱子。多指那些纠扯不清或变化 多端的事件。这类事情大体有三类:(1)意外发生的偶 然事件。(2)矛盾冲突事件。一件小事双方发生矛盾, 影响极大,引起轩然大波。(3)惊险新奇事件。由于人 们猎奇的心理,一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往往会引 起人们轰动,也是风波。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选择好写作的素材,称之为“风波” 的事情多有波澜曲折,但有波澜曲折的事情未必符合风波 的内涵。要把握好“风波”与“惊涛骇浪”的区别。写作 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层次,安排好材料的详略,着力点要 在“风波”的发生、发展、高潮上。要运用必要的细节描 写。行为过程应该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千万不能以叙述代 替形象的描写。在关键处要注意精当的抒情和议论。文章 要有鲜明的立意。那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风波也应挖 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来。
思绪跳动
说不清 的滋味 幸灾乐祸
恼火
不幸
抑扬
抑即贬抑,扬即褒扬。 写 文章时,对人和事物的褒贬不径 直道出,而是在褒贬中求变化。
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突转法 悬念法 抑扬法 误会法 障碍法
温馨提示:
要写出事件的波澜,应注意以下几点: • 1、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中心关系 不大。 • 2、情节构思老套,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 果。 • 3、为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4、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