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心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终关怀护理心理研究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濒死状态,心理关怀
临终关怀护理是近几年来护理学上新起的概念与探索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自己需要有临终关怀中的心理安慰准备,同时需要强烈的心理关怀传播本领、、、、、
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监终关怀心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
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
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临终关怀和肿瘤预防、治疗一样,是癌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
方面。通过临终关怀的实践,至少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癌症防治工作作出有益的贡
献:①研究影响癌症发生与扩散的心理及社会因素;②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估
价;③缓解症状与控制癌症疼痛的措施;④了解病人病危死亡的过程。
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在《护理心理学》一书中,刘晓虹主编阐述了下述观点。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从总体上讲,虽有共同的实施对象———
病人,但各自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心理治疗比较注重开展神经症、人格障碍等精神有异常的病人的诊治性研究。而心理护理则更侧重精神健康人群的心理保健,强调对患有心身疾病、躯体疾病而无明显精神疾患的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或干预。所以说,“心理护理”绝不是“心理治疗”等医学心理学概念的简单外延,而是运用于护理领域、有别于“心理治疗”的独特概念。心理护理的运用也不应是心理治疗技术的模仿或照搬,而必须有一整套自成体系的先进科学理论和规范化操作模式。心理护理的理论作为现代护理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十分深奥,但在广大护士的知识结构中却是不可缺少的。它必须紧扣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借鉴“他山之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系统理论和应用技术。从实施形式上看,心理护理既不限于泛泛的护患交谈,也不同于日常做政治思想工作,它必须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临床应用模式。从实施效应上看,心理护理无时不体现在护士与病人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但它却又是常易被广大护士所忽视的。目前在临床心理护理中更能普遍发挥效应的,恰恰是这种尚未被广大护士所意识到、正有待于积极开发的心理护理途径。
: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整体护理的方法学体系。
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二者依据的原理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前者侧重于解决心理问题,更加关注与健康和疾病紧密关联的心理学问题,较多地通过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心理调节等方式帮助个体实现其促进康复或增进健康的目标。例如,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测量病人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状态,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必须遵循心理学理论,使用依据心理学原理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而后者则侧重解决除心理问题之外的其他影响健康的问题,较多地借助外界条件或客观途径,以生物、化学、机械、物理等方式去帮助个体实现其促进康复或增进健康的目标。例如,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该护理方法所遵循的是物理学原理,所用工具是依据物理学原理设计的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和心电监护仪等。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二者各司其职,彼此无法相互替代。
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联系。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具有共同的服务对象,即病人和(或)健康人群,都是围绕着相同的服务宗旨———促进病人康复和增进人类健康而展开工作。心理护理和其他护理方法共存于整体护理模式之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只有与其他护理方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其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独特功能。心理护理在具体实施时,虽然既可以与其他护理操作同步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专门方法而独立展开,但它却绝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护理方法而孤立地存在。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搞清楚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确保心理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致步入误区,有原理可依据、有规律可遵循的关键所在。心理护
理只有在整体护理中与其他护理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其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独特功能更好地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并能更突出地体现出其特殊的功能和优势效用。(白求恩军医学院计惠民)
临终儿童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的突出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活动情境而迅
速变化。因为他们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又比直率、外露和单纯,只要依据其
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护理,易于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因病情需要而必须住院的患儿,最好允许母亲陪护,尤其对乳婴更应这样做。因为他们身患疾病,蒙受着生理的痛苦与折磨,正当需要亲和、依恋和支持的时候,
突然连亲人也看不到了,这对他们幼上的心灵容易留下创伤。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
究,乳儿从6个月到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
因素之一是母爱。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
药。心理学家认为,人体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天生的需求,有人把这种需求称为
“皮肤饥饿”。儿童的皮肤饥饿现象,在家庭中可由父母的搂抱等方式满足。在医院
里,护士对他们轻拍、抚摸及搂抱,可使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产生
如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作心理上的安抚
休克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护士在实施抢救中,说话要细声而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病人心理,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
给病人安排安全舒适的体位
可给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并将下肢拾高30,以减少腹腔器官对心肺的压迫,利于呼吸与促进冠状循环,并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这样既可促进休克的恢复,又可使病人感到舒适。
对病人要亲切关怀
护土要经常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情况,并随时记录。要关怀病人,询问病人有何不适,有何要求,耐心解答提问,及时解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病人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要特别观察病人的精神症状